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5462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灌溉工程与提灌工程经济评价摘 要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是关系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也关系到众多农民用水户的切身利益。分析了我国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用水管理改革现状,讨论了国外普遍采用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认为:打破传统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模式,使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灌溉管理,是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大中型灌区; 灌溉; 管理体制Irrigation And Irrigation Works Calculated Economic EvaluationAbstract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s related to China

2、s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vent, many farmers also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water users. Analysis China irrig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water management reform Status discussed abroad common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 that: break traditional irrigation administrative sys

3、tem mode society the strata participation irrigation was irrigation management Reform trend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Large and medium-sized irrigation area;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目 录摘要-1Abstract-1第一章 绪 论-3第一节 水利工程经济概述-3第二节 国内外水利工程经济发展概述-4第三节 灌溉工程及其提灌工程的内容及其概述-4第二章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7第一节 水利工程经济

4、研究的基本思想-7第二节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计算方法-10第三章 灌溉工程经济评价-20第四章 提灌工程经济评价-29 致谢-35参考文献-35论文翻译-36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水利工程经济概述水利工程经济是一门级数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它是工程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水利工程学科与工程经济学相互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众所周知,工程经济学是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经济学科。水利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水利工程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水资源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

5、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问题有:对于新建工程,需要根据水利方面的技术要求、水利建设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和财务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经济计算,对不同工程措施或方案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为决定工程方案的优劣和取舍提供依据;另以方面,通过经济计算和经济效果评价,也可以用来修订水利的技术政策、规章制度、规章规范和财务规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水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等。 开展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把软科学列入决策程序,实现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经济效

6、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好的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可见,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即如何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时间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看,经济评价可使社会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评价中采用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及体现宏观意图的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等国家参数,可以从宏观的、综合平衡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借以鼓励或抑制某些行为或项目的发展,指导投资方向,促进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评论,合理的进行项目排队和取舍,也有利于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看,经济

7、评价可以起到预测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由于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设立了一套比较科学严谨的分析计算指标和判断依据,项目和方案经过“需要可能可行最佳”这样步步深入的分析、比较,有助于有助于避免由于依据不足、方法不当、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使工程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保持良好循环或良性运行。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是水利建设项目或方案取舍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惟经济而断,同时还要把拟建项目的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政治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筛选最佳方案。第二节 国内外水利工程经济发展概述 一、我国水利工程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水利工程为数很小,

8、故未形成自己的水利工程经济科学。但也有一些零星的、初步的研究。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1945年在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中按当时欧美的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的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给水、游览等效益,并进行了投资分摊和投资偿还的计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水电规划、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遇到了许多经济问题。由于政治原因,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成绩很大,浪费也很大”。除此之外,从经济评价方法来说,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原理和方法,采用“抵偿年限法”或“计算支出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强调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

9、,讲求经济效果。并逐步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动态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规定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国家决定试行项目投资由财政预算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即所谓“拨改贷”。 1980年,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提出要普及水利经济科学知识,结合水利建设实际,大力开展重要水利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经济科学。 之后,国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为水利工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的应用到水利工会曾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中,大大丰富了我国水利经济学科的内容,特别是长江

10、三峡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水利经济问题,如防洪、发电、航运和综合效益的计算、集资方式、投资分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分析、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投资风险分析、替代方案经济比较、建设适宜时间分析、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综合经济分析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又促进了我国水利经济学科的发展。 我国水利经济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但通过引进吸收国外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水利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近十多年来,进展很快。目前我国水利经济学术水平,在某些理论和方法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又的方面还又比较突出的特点,如既从宏观上研究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研究水利工程

11、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与国外比较,我国在这两个方面结合得比较紧密,研究的主要内容更加完备、更加系统。但在实际应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水利经济分析论证制度化、法律化方面还要做很大的努力。第三节 灌溉工程及其提灌工程概述一、国内农田水利事业概述 中国是农业灌溉大国,但同时业是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和水土资源组合错位,造成季节性和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使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和排水发展。因此,“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水利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1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兴建灌排工程,因此使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50年代初的1600万hm2增加到1997年的5113万hm2,治理盐渍、渍害中低产田2400万hm2;解决了1.8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粮食总产量从1126亿kg增加到1997年的4925亿kg。中国农田灌溉面积占全国总产量的75、80和90。中国灌排事业的发展为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创造和

13、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例如,在山区、丘陵区的规划治理方面,各地共同的经验是要在管好、用好大中型水库的同时,大力整修塘堰和小水库,充分利用当地径流,扩大灌溉水源,建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系统。在渠系配套改建方面,狠抓了开沟挖渠,即挖排洪沟(又称撇洪渠),防止山洪、冷泉人田;开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改造冷浸田;开灌溉渠,改串灌串排为合理灌溉。此外,在植树造林、整治沟壑、改坡地为水平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少经验。南方坪区的规划治理,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搞好灌溉,排除渍涝,狠抓降低地下水位。在措施方面江苏省总结了“四分开,二控制”的经验,即内外水分开,高低片分开,灌排系统分开,水旱作物分开

14、及控制内河水位河控制地下水位。湖北省江汉平原在又计划的分洪蓄洪河垦殖的基础上发展了河流改道、撇洪入江等措施,改善了田间的防洪除涝。湖北省洞庭湖地区则有大搞园田化建设、开挖深沟大渠、合理留湖蓄渍的经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大力整治排灌渠系河兴建撇洪渠的同时,开展了坪区大联围的规划,为提高防洪除涝标准,降低地下水位,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创造了条件。北方平原地区,开挖和整修了一大批河道,加固了提防,打井修渠,平地深翻,使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井渠结合、深沟水网、引洪淤灌、打坝造地、综合治理旱涝碱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为了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和创造农业机械化耕作条件,园田化建设

15、有了广泛的发展,标准不断提高,已由局部整修发展为大面积治理,由单纯治水发展为山、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解决防洪、蓄水、合理排灌发展到控制地下水位。在灌排技术方面也不断创新,许多灌区的渠道已用各种材料进行了衬砌,有些地区的渠道已由明渠改为地下渠道,并采用了暗沟排水。另外,喷灌技术也得到了很快发展。我国农田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实现农业水利现代化,把农田水利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二、常见的灌溉工程(1)蓄水工程:主要是指全国大大小小的水库,这些水库的大多数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水产养殖等多种功效。除此

16、之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多种形式的小型蓄水工程,如南方地区的塘堰工程,北方地区的旱井、涝池、水窖等。(2)自流引水灌溉工程:是最早出现的灌溉工程,如2000多年以前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等工程。自流引水灌溉工程大多位于河流两岸,如黄河上的宁夏灌区、河套灌区,河南和山东在黄河两岸也修建了大量的自流引水灌溉工程。新疆的坎儿井是采用地下暗沟输水灌溉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流灌溉工程。(3)提水工程:将水用提灌站引到农田中进行灌溉,目前全国的提灌站有以下几种:南方地区的排灌兼用或单纯排水的泵站;北方地区的机井提灌:黄土高原的高扬程提灌站;丘陵地区的中小型提灌站。三、国外提灌事业概述(一)美国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

17、大古力泵站是世界有名的提灌工程,其设计流量为460m3/s,扬程94m,计划安装12台水泵,灌溉干旱高原农田625万亩。19491951年首期安装了6台立式混流泵,单泵流量为45 m3/s,配套电动机功率47807kW;1973年加装了两台抽水蓄能机组,单机抽水能力为48 m3/s 。全站现有抽水能力366 m3/s ,配套电动机总功率38107kW 。该站是从大古力水库内抽水,扬至高原上一座调节水库,有效库容94107m3。在灌水季节抽水蓄入高原水库,待供电峰荷期再放回大古力水库发电。所以,后期的6台水泵为抽水蓄能机组。美国已建大型调水工程十多处,但就工程规模、调水量、调水距离、工程技术和综

18、合效益等权衡,最具代表性的调水工程应首选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南部,西临太平洋,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等水量丰沛。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圣华金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短缺。全州年径流量870亿立方米,其中34在北部,而需水量的45在南部。为了开发南部,联邦政府建设了中央河谷工程,加州政府建设了北水南调工程,两项工程相辅相成,共同把加州北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南部缺水地区。北水南调工程共建有12座大型泵站,利用99台水泵将加利福尼亚北部的水抽送到洛杉矶灌溉沿海的133万

19、公顷农田。计划最终年调水量52.2亿m3,干线抽水总扬程1154米,电动机总功率178万千瓦,提水流量290m3/s(其中扬程在920m以上的流量为170 m3/s )。其中埃德蒙斯顿泵站设计流量为125m3/s ,净扬程为587m,设计总功率82.4104kW ,年耗电量约60亿kWh。装有14台功率为58840kW四级立式离心泵,叶轮直径4.88m,单泵流量9m3/s,效率92.2%,转速600r/m(与电动机同),泵高9.45m,重220T。水泵与电动机直联,机组总高近20m,重420T。该工程于1951年5月提出方案论证,1965年5月最终确定方案,1971年9月正式提出实施,1984

20、年完成最后3台机组的安装。泵站有两条出水管路,每条长2500m,前段管路直径为3860mm,后段管路直径为4280mm。加州调水工程是一项宏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渠道南北绵延千余公里,纵贯加州,其输水能力各渠段不同,设计最大渠段输水流量达509立方米每秒,为加州南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加州南部成为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出口基地,并保证了以洛杉矶为中心的1700多万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等用水。现在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洛杉矶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另外,还有在1970年开始运转的圣路易斯提水工程,它有两座泵站,其中一座泵站装有离心泵3台,扬程38m,单泵流量62

21、 m3/s,单机功率3104kW;另一座泵站装有全调式混流泵3台,单泵流量为3462 m3/s ,灌溉面积为364万亩。值得提出的是,该工程中另有一座抽水-发电站,站内装有8台双速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在转速为150r/min下作为水泵-电动机抽水时,单机容量为47103kW ,作为水轮机-发电机发电时,单机容量为53103kVA;在转速为120rmin下作为水泵-电动机抽水时,其单机容量为25103kW,作为水轮机-发电机发电时,其单机容量为34103kWVA。每台机组从抽水工况转变为发电工况,或者从发电工况转变为抽水工况,其转换时间仅需27s。该机组在电力系统峰荷期发电,在非峰荷期间则向水

22、库抽水。这样,不仅能平衡电力系统负荷,而且可以回收大量电能。(二)日本日本全国排灌设备的总提排水能力为1.110m3/s,其中排水流量为9400m3/s,提灌流量为1600m3/s,全国共有排灌泵站7200多座,其中,中、小型泵站占93。如1973年建成的新川水系的25座泵站群中,只有新川河口是大型泵站。该站共装有6台口径为4200mm的贯流式水泵,扬程2.6m,单泵流量40m3/s,电动机功率7800kW,总排水量240 m3/s ,控制集水面积42万亩,排水受益面积30万亩。该站的水泵与其它设备均由中央控制室远距离操纵。为保证新川河内的水位稳定在设计范围内,泵站采用了自动调节水泵叶片角度和

23、自动选择运转台数的控制机构,并根据内外水位差发出开启自流排水闸的信号。该站其它辅助设备和自动清污装置也均由中央控制室操纵。另外,1975年建成的三乡排水站,装有口径为4600mm的混流泵,单泵流量为50m3/s,设计扬程6.3m,配套动力为4560kW的柴油机。(三)荷兰荷兰地势低平,全国约有1/21/3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加之大规模围海造田和部分地区开垦沼泽地等,排水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机电提水排灌比较发达。泵站的特点是扬程低、流量大。如1973年在北海运河入海处修建的爱茅顿排水站,装有大型贯流式水泵4台,采用低频、低速异步电动机驱动,将50Hz的电源经过变频器变为16.5Hz,以适应水泵低速

24、运转,最大扬程2.3m,单泵流量37.5 m3/s。该站排水能力为150 m3/s,将来可能扩大至350400 m3/s。荷兰目前已建成的大型泵站有600多座,安装口径1.2m以上的大型水泵机组2400多台(荷兰泵的转速高,其口径1.2m相当于我国口径1.8m以上的大泵),其泵站的数量和大泵的台数都在我国的三倍以上。在水泵设计及装置配套方面,荷兰有世界著名的水力机械实验室,可对水泵装置进行性能测试、水锤计算、模型试验等;在机械方面,广泛利用计算机,从计算机辅助选型(CA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到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从水力、结构优化设计到叶片、导叶加工的严格控制,全程使用计算机,使产

25、品在高度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基础上制造出来。荷兰的研究机构齐全,科研力量很强,设施完善,对水泵及其进、出水流道均有比较系统的研究。第二章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一节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基本思想一、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内容在进行经济评价时,能够量化的指标一定要量化。对不能量化的指标必须进行定性分析,对能够量化的指标则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项基本内容。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此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据以判别项目

26、的财务可行性;对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当项目本身无财务收入活财务收入很少时,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时,应按国际有关规定核算运行管理费、工程维护维修费、折旧费等,提出这部分经费的来源(包括由国家补贴的资金数额和需要采取的经济措施及有关政策),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的正常运行。对于大型建设项目,还应在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上进行综合经济分析研究,以便全面衡量建设项目在经济上的各种得失和利弊,正确评价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由于水利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于测算和估算,加上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因素多,牵涉面广,许多因素难以定量;所采用的预测方法手

27、段又有一定局限,因而,项目实施后实际情况难免与预测情况产生差异。换句话说,就时立足与预测估算的项目的经济评价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为了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考察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还必须在经济评价中进行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概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主要是研究在一定市场条件下,在拟建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生产年份,产品销售收入(产品价格与产品结构一定时)与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平衡关系。盈亏平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主要敏感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果发生的相应变化,并据此判断

28、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分析主要是研究敏感因素在未来出现的概率以及建设项目承担的风险有多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对于特别重要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应通过模拟法确定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概率分析,确定其投资风险程度和主要风险因素,研究提出减少风险的对策。二、方法(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影响范围大,涉及的问题且复杂,有许多费用与效益(包括影响)不能用货币表示,甚至不能定量。因此,对大型水利工程进行综合经济评价时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反映其费用、效益和影响。(2)多目标协调与主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大

29、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是由参与综合利用各部门的经济效益组成的,也是各部门经济效益协调平衡的结果。从本部门的效益着眼往往对个别部门甚至所有部门,都很可能不是效益最好的方案(但仍是较优的方案),但从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却是比较合适的总体方案,是总体效益最佳的方案。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半斤对八两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也是如此,必有一个或二个主导目标,它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兴建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丹江口、三门峡工程,就是因为汉江、黄河的防洪问题很突出。因此,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经济分析与评价应采取多目标协调和主导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协调

30、平衡,从宏观上(定性)拟定能正确处理各部门之间、各地区(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关系的合理方案(往往是一各合理的范围);通过计算分析选出综合效益最大和主导目标最优(或较好)的方案。(3)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地区,为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国家和各有关部门、有关地区的经济效益,对大型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应采用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大型水利工程作为一个系统,计算其总效益和总费用,进行总体评价;然后,用各部门、各地区分摊的费用与获得的效益作为子系统,评价其经济效果。(4)多维经济评价方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

31、此,对大型水利工程应实行多维经济评价方法,要在充分研究工程本身费用和效益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工程与地区流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从微观、宏观上分析与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对行业、地区(或流域)甚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5)逆向反证法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复杂,因此,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综合经济评价往往存在不同的看法,有时可能由于不同的看法而推翻原有的设计方案。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在1960年完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中,推荐三峡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200m方案,有人提出这个方案的水库淹没损失太大;为减少水库淹没,在1983年完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32、又推荐三峡枢纽正常蓄水位150m;又有人提出该方案虽然减少了水库淹没,但综合利用效益小,不能满足航运、防洪的基本要求。经过反复论证和比较,最后选用了能兼顾水库淹没和综合利用要求的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的方案。为了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更“稳妥可靠,减少失损,取得更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在进行大型水利工程的综合经济分析与评价时,应重视运用逆向反证法,注意从与正面论证结论不同的意见(包括看法、作法、措施、方案)中吸取“营养”,通过研究相反的意见,或更肯定(证明)原方案的合理性,或补充和完善原方案,加强原方案的合理性;或修正(修改)原方案,避免决策失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灌溉工程按照用水方式,可

33、分为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按照水源类型,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灌溉;按照水源取水方式,可分为无坝取水、低坝取水、抽水取水和水库取水等。当灌区附近水源丰富,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即可选择适宜地点作为取水口,修建进水闸引水自流灌溉。在丘陵山区,灌区位置较高,河流水位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可从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处引水,借修筑较长的引水渠以取得自流灌溉的水头,此时引水工程一般较为艰巨。或者在河流上修建低坝或闸,抬高水位,以便引水自流灌溉。与无坝引水比较,虽然增加了拦河闸坝工程,但可缩短引水干渠,经济上可能时合理的。若河流水量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则可考虑就近修建提灌站。这样,干渠工程量小,但增

34、加了机电设备投资及年运行费。当河流来水与灌溉用水不相适宜时,即河流的水位及流量均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必须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进行径流调节,以解决来水和用水之间的矛盾,并可综合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采用水库取水,必须修建大坝、溢洪坝、进水闸等建筑,工程量较大,且常带来较大的水库淹没损失,投资亦较大。对某一灌区,可能是综合各种取水方式,形成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究竟采用何种取水方式,应通过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才能最终确定。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灌溉和无灌溉相比所赠加的农、林、牧产品的产值,前面已经提到,灌区开发后农作物的增产效益是水利和农业两种措施综合作用的

35、结果,应该对其效益在水利和农业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摊。一般来说,有两大类计算方法:一类是对灌溉后的增产量进行合理分摊,从而计算出水利灌溉分摊的增产量,并用分摊系数表示部门间的分摊比例;另一类是扣除农业生产费用,求得灌溉后增产的净产值作为水利灌溉分摊的效益。第二节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的计算方法一 、静态分析方法 所谓静态分析法,就是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没有把一个方案的投资和效益当做为一个过程,只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经济指标来比较评定工程方案的投资和效益.由于这种方法所用的经济指标,概念较清楚,所以过去我国在工程设计中用的较为广泛,目前一些小工程或短期投资就见效的工程以及泵站技术改造中仍为应用.静态分

36、析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还本年限(回收年限)法 表示一种方案投产后,在运行期间逐渐通过效益的积累,而收回投资的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T=K/(B-C)=K/B0 (1) 式中: T - 还本年限(年),一般可选515年;K - 方案或工程投资(元) B - 方案或工程多年平均毛效益或总增产值(元) C - 方案或工程多年平均管理运行费(含电费,大修,维修及管理费)(元) B0 多年平均净效益或净的总增产值(元) T应小于515年,否则不能作为可行方案. 二)抵偿年限法 一个工程在设计阶段,有时可能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方案比较时.既涉及到各方案的投资大小,又要考虑各方案的管理运行费的多少,

37、这样,有时各方案可能在投资和运行费上各有得失,这时,方案比较时除计算还本年限外,还要计算偿还增加的投资的年限-抵偿年限.其计算方法为: T抵=(K2-K1)/(C1-C2)=K/C(年) (2) 式中: T抵 增加的投资的抵偿年限(年) ; K1,K2 分别表示1,2方案的投资(元) ; C1,C2 分别表示1,2方案的年管理运行费(元) 如规定的抵偿年限为TH,则T抵EH时,则投资大的方案为优,否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一般认为E抵0.120.14左右为宜. 如果是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时,则可用公式(2)或(4)两两先进行比较,淘汰其中一个,再将剩下的方案与第三个比较,依次继续进行,直至选出最

38、优方案为止. 四)、年折算费用最小法 上述二)和三)的方法,是将其计算值和标准值相比较而进行的即: (K2- K1)/(C1-C2)EH 如果将(K2-K1)/(C1-C2)TH这一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C1-C2),即可得到: (K2-K1)TH(C1-C2) (K2+THC2)EH,也可得折算费最小的另一种表示: S=C+EH*K=最小值 将以上两式写成一般通式,即: SK=Ki+TH*Ci=最小 (5) Sc=Ci+EH*Ki=最小 (6) 式中: SK 按标准抵偿年折算的方案投资;Ki 方案的投资,即K1,K2,K3.等; Ci 方案的年管理运行费,即C1,C2,C3.等; Sc 按标准

39、投资经济效益比较系数折算的方案的折算费.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五)、总效益系数法 总效益系数法又称投资效益系数法或投资回收率法,它是还本年限即公式(1)的倒数,即: =(B-C)/K=B0/K (7) 我国有关工程的总效益系数尚无统一的规定,如按工程的还本年限为515年,则总效益系数为0.20.06.甘肃省中部19处供水泵站工程 为0.13,前苏联水利部规定水利工程的总效益系数不得小于0.1,近几年修建的一些大型灌溉工程多为0.140.2,波兰统一采用=0.17. 二、 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的主要特点,是将工程或一个方案的投资和效益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们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间在变化,因为,投资

40、和效益的多少以及投入和取得的时间的不同,其价值截然不同,所以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动态分析法的基础.由于它符合于一般经济规律,所以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分析工程或经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时,多采用这种方法.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中大量吸收内资和外资都要付给利息以及社会购买力的不断变化等原因,合理的使用资金已成重要的问题,所以也很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规律,且将动态分析法用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过程之中. 一) 动态分析法中几个术语概念 1.现金流程及流程图 现金流程(Cash flow)即工程或方案的支出和收入为资金值.将这些资金以横坐标表示年数,横线以上表示收入(+),箭头向上,横线以下表示支出(-),箭头向下,箭头的长短与资金多少成比例.横线上的数值表示年数,资金的支出以年来计算,该图称为现金流程图,如图4-1所示.它有助于经济分析中,应该采用何种公式计算. 图4-1 现金流程图(cash flow diagram) 2.利息和利率 贷入一定时期的货币,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此代价就称谓利息,即: 利息=累积的总金额原来的贷入的金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