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584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柴油编制说明doc-深圳经济特区车用汽油清净剂等四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用柴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二九年六月车用柴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2009年2月23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争取在2009年全市机动车和车用燃油全面实施国标准”。2009年3月10日,市政府发布文件2009年深圳市实施治污保洁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分解方案(深府办200935号),文件要求“市质监局上半年制定我市国IV油地方标准”。2009年4月3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下发文件关于印发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实施治污保洁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深质监200979号),提出6月底前完成我市国IV油特区技术规范的制定

2、,并向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质检院)下达了标准编制任务。车用柴油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南销售分公司和中海油销售深圳有限公司参与起草。二、目的和意义(一)柴油车保有量将快速增长1、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柴油车越来越受人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快速增长。2004年后,我市每年的机动车数量都保持着近20%的增长速度。到2007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仅次于北京,居当时全国第二1。2008年,据市交警局通报数据显示,全年新增注册的机动车有17.

3、1万量,深圳牌号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到128.7万辆,加上目前在市内行驶的数万辆外地号牌车辆,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实际突破130万辆2。如此快速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3。这些机动车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大货车、大客车、小货车是柴油车外,还有部分轿车也是柴油车。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习惯把柴油车和冒黑烟、臭味、笨重和噪音等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现代化的柴油车尤其是柴油轿车使用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大量的先进技术,在加强柴油车省油、动力强劲等优势的同时,大幅改善了尾气排放标准,并大大降低了噪音和震动。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当成品油价格一路上

4、涨,不但汽车生产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车族和准备购车的消费者也开始面临艰难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在国内一度遭受“冷遇”的柴油车由于节能环保、动力性能好等优点,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4。2、 柴油车在欧、美、日保有量快速增长在汽车工业十分发达的欧洲国家,柴油轿车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上世纪90年代初,轿车中大约有20%为柴油车;1998年至2002年,柴油轿车在欧洲的销售所占份额以平均每年近4的速度增长,从24.8%跃升至40.3%;2004年柴油轿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已超过45%。欧洲部分国家的柴油轿车销售量更是超过了汽油车。预计到2012年,欧洲柴油车比例将上升至53%。在美国,2000年

5、新注册的柴油轿车为30.1万辆,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7万,增长势头迅猛。日本也有将近10%的轿车是柴油轿车3。 3、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柴油车我国有关部门在近几年出台的汽车相关政策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柴油车。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通过优惠的税收等经济政策,鼓励提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和车用柴油发动机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税收优惠也是欧洲国家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要“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2005年,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共同组织起草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

6、纲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要鼓励发展节能型轿车和柴油车”。 2006年正式颁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务院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柴油轿车。(二)环境保护的需求加入WTO后,国内外各汽车制造商的先进汽车已大量在我国上市。今年以来上市的许多新车排放水平都达到了欧水平。对于达到欧排放的车辆,其发动机也要求使用能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燃油。但是,目前我国除北京推行国燃油以外,其他城市目前推行的是国燃油,有的甚至是国燃油。没有配套的相应质量等级的燃油供应,再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不能改善改善发动机排放水平。深圳市要推行国排放,必须要有配套的国标准燃油供应。(三)深圳市空气质量形势严峻 我市近年高度重视空气

7、污染治理,不断推行各种改善大气质量的举措,如推广深国车用燃油以及在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市环境保护局近日刚发布的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5,2008年全年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1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浓度为0.047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7毫克/立方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大幅攀升,我市空气污染状况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如酸雨频繁、霾日增加、NOx排放、光化学污染等不良状况还未得到有效的根治。酸雨也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化6-7。另据市气象局今年发布的2008年深圳市气候公报8,其中历年霾日统

8、计如图1所示,2008年我市出现霾日154天,与2007年基本持平,比历史第一高值的2004年少33天,但是与2001年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图29中也体现自1993年以后我市霾日就逐渐增多。可见,要全面提升大气质量,净化城市环境,还需做出相当大的努力。图1 深圳市20012008年霾日(根据2008年深圳市气候公报作图) 图2 深圳市19812003年霾日(四)机动车尾气污染颇为严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已成为我市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给城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根据我市环境保护局2003-2008年发布的环境质量状况公报10-14,5统计的三项空气污染

9、物情况如表1,可见我市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指标都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密切关系。在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5中,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两者所占比例高达81.9%(如图3)。可吸入颗粒以及部分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柴油车。因为,柴油发动机排放物中的HC、CO含量很低,一般只有汽油发动机的几十分之一,其NOx排放量和汽油机大致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柴油机的颗粒物(PM)排放量相当高,约为汽油机的3080倍。在国IV排放标准限值上,柴油车NOx排放是汽油车的3.13倍,颗粒物(PM)排放量为汽表1 深圳市2003-2008年三项空气污染物状况年份首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毫克立方

10、米)二氧化硫(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毫克立方米)2003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0.0570.0200.0702004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0.0720.0240.0762005可吸入颗粒物0.0390.0210.0642006二氧化氮0.0530.0300.0642007二氧化氮0.0540.0230.0642008可吸入颗粒物0.0470.0160.063图3 2008年深圳市三项空气污染物负荷系数油车的10多倍。车汶蔚15等人的研究,也证实我市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柴油机动车。前文所述我市较多霾日也与可吸入颗粒物(PM)有关。细颗粒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

11、长,导致机动车排放迅速增加,空气中PM2.5这种细颗粒的累积就越来越多,由此造成大气灰霾天气出现比较频繁16。据资料17介绍,颗粒物(PM)组分主要由固态碳烟(soot)、可溶性有机物(Soluble OrganieFractions,SOF)、硫酸盐三部分组成。其排颗粒中的SOF具有诱变作用,90%以上是致癌物质。除此之外,微粒物还可导致人体患慢性肺病。由于柴油机排放微粒的粒径较小,统计资料表明90%(重量百分比)以上的微粒粒径小于lm,微粒悬浮于空气中停留时间可以很长,这样就增加了与人体接触的机会,也增加了微粒在大气中参与其它化学变化的机会。因此柴油机颗粒排放对人类及大气环境具有不容低估的

12、危害作用。(五)举办绿色大运会的需求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届时,世界各国的大学生运动员、教练及旅游观光者等都会云集深圳。为给运动员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确保运动会顺利举行,并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市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需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为此,深圳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大运”的理念,并特别制定了迎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行动纲领18,纲领中提出,通过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等措施,实现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显著改善,各项环境指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满足举办世界大运会的需要。以治污保洁工程作为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的平台,有计划组织和安排环境

13、基础设施和污染防治工程项目。鉴于以上情况,深圳市政府认为有必要制定满足国IV排放要求的车用柴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促进我市车用柴油进行质量升级,以满足柴油机动车达到国IV排放要求,为我市顺利实施国IV排放做好燃油保障。这将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改善我市城市空气质量,保障第26届世界大运会在我市顺利举行。三、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一)编制原则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在充分考虑我国车用柴油实际生产水平的基础上,既要突出体现车用柴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用性”,也要考虑到油源的充足供应问题。(二)技术依据1、依据柴油车的排放标准GB18352.3-200519轻型汽车

14、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V阶段)中对我国第IV阶段发布的有关规定,参考并吸收了欧IV等国外标准对轻型汽车污染物的管理法规、安全性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案的先进理念,确定本规范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技术要求。2、参考了EN 590:200420、DB 11/239-200721、DB31/428-200922 、GB 252-200023 、GB 19147-2003等相关标准,确定本规范的技术要求与EN 590:2004基本一致的原则。3、编写规则按照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4及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标准中

15、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25的要求进行。四、本规范编制过程本规范的编制经历了以下过程:(一) 基础数据收集和预研准备(2009年3月前)自2003年深圳市实施“净、畅、宁”工程以来,市质检院就一直在研究燃油质量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关系,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2007年深圳市推行深国燃油后,市质检院就开始进行国燃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针对国的燃油质量指标作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并进行了部分预研工作,如:收集美国、欧洲、日本的执行标准;收集北京地方标准;收集上海地方标准;对各标准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收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等。(二) 调研(2009年4月6月)自2009年3月10日深

16、府办200935号文件发布以来,市质监局对市质检院提供的技术对比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联合市环保局组织了包括质监、环保、检测和企业(中石化)的相关人员赴北京调研,与北京市质监局和中石化北京公司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对京国燃油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于6月到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中石化总公司(北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北京)、中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等燃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就规范中相关指标的确定和燃油的保障供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调研,确保规范制定后燃油能充足供应。(三) 立项(2009年4月)车用柴油特区技术规范正式申报

17、立项,并随即成立编制组,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分工以及规范起草工作,并召开多次组内讨论会,拟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四) 试验、数据分析和整理(2009年4月6月)编制组检索和参阅了世界燃油规范、欧盟柴油标准及北京地标等先进标准,经过反复研讨和进行相应的试验工作,并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对比和整理,初步确定各项技术指标。(五) 形成规范的征求意见稿编制组于5月14日召开会议,对车用柴油的草案稿进行讨论,并根据会议的意见和试验情况,进行了修改形成了讨论稿。5月22日再次召开会议对讨论稿进行研讨。随后编制组根据讨论意见和调研情况对讨论稿进行修改,于 2009年6月17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并撰写了技术规范的编制说

18、明。 五、国内外标准现状(一)国外相关标准表2 美国、日本、欧洲柴油技术要求项 目日本JIS K220426欧盟EN 590美国ASTM D 97527等级分为6个等级Grade B分为3个等级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g/m3, -25.00-硫含量,%(质量分数), 0.0010.005/0.0010.0015,0.05,0.510%蒸余物残炭,% (质量分数),0.10.300.35灰分,%(质量分数) , -0.010.01铜片腐蚀(50,3h),级, -13水分,mg/kg -200.00水分及沉淀物0.05%(V/V)总不溶物,mg/kg -24.00运动粘度,mm2/s 2.7,2.

19、7,2.5,2,1.7(30),2.00-4.50(40)1.9-4.1(40)凝点, , 5,-2.5,-7.5,-20,-30-不同州有不同要求冷滤点, , -,-1,-5,-12,-190闪点(闭口) 50,50,50,45,455552十六烷值 -5140十六烷指数 -46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0或芳香烃不大于35%(前2个等级)50馏出温度, -250时流出体积,小于65%-90馏出温度, 360,360,350,330,330350时流出体积,不小于85%282-33995馏出温度, -360-多环芳烃(质量分数) , -11-润滑性 磨斑直径m , -460520密度(15)kg/m

20、3 860820-845-脂肪酸甲脂(FAME)%(V/V)-5-电导率pS/m-25添加剂无要求允许添加推荐添加表3 世界燃油规范(2006)28柴油指标项目1类2类3类4类十六烷值 48.051.053.055.0十六烷指数 48.051.053.055.0密度15,kg/m3820-860820-850820-840820-840粘度40,mm2/s2.0-4.52.0-4.02.0-4.02.0-4.0硫含量,mg/kg 20003005010金属含量(锌,铜,锰,钙,钠,其他),g/L 000总芳烃含量,%(m/m) 252015多环芳烃,%(m/m) 5.03.02.0T90, 3

21、40320320T95, 370355340340终馏点, 365350350闪点, 55555555残炭,%(m/m) 0.300.300.200.20水分,mg/kg 500200200200氧化安定性,g/m3 25252525生物增长量 000泡沫性 ,mL 100100消泡时间,s 1515脂肪酸甲酯,%(v/v) 5550乙醇、甲醇含量,%(v/v) 000酸值,mg(KOH)/g 0.080.080.08铜片腐蚀,级 1111灰分,%(m/m) 0.010.010.010.001机械杂质,mg/kg 10101010外观透明澄清无机械杂质及水分透明澄清无机械杂质及水分透明澄清无机

22、械杂质及水分透明澄清无机械杂质及水分燃油喷嘴清洁度,空气流量损失,% 858585润滑性(HFRR 磨斑直径 60), m 400400400400(二)国内标准我国现有柴油国家标准有:GB 252-2000轻柴油、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但这两个标准均没有明确表示满足某等阶段排放要求,其质量指标也与符合欧排放的车用柴油要求相差很大。达到国要求的柴油地方标准有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239-2007车用柴油和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28-2009车用柴油,对比见表4。表4 北京和上海柴油地方标准技术指标项 目北京地标DB 11/239-2007上海地标DB31/428-20

23、09闪点(闭口), 5555色度,号, 3.53.5密度(20),kg/m3820845,800840810845,790-840机械杂质无无水分,%(体积分数) 痕迹痕迹凝点, 5,0,-10,-20,-355,0,-10,-20冷滤点, 8,4,-5,-14,-298,4,-5,-14运动粘度(20),mm2/s3.08.0, 2.5-8.0,1.8-7.03.08.0, 2.5-8.0馏程:50%馏出温度, 90%馏出温度, 95%馏出温度, 3003553653003553651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数) , 0.30.3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2.52.5酸度,

24、mgKOH/100mL, 77铜片腐蚀 (50,3h),级, 11灰分,%(质量分数) , 0.010.01十六烷值 51,49,4751,49十六烷指数 4646硫含量,%(质量分数) , 0.0050.005多环芳烃,(质量分数), 1111润滑性,磨斑直径,m, 460460六、技术指标的确认以EN 590为主体,参照北京地方标准DB 11/239-2007车用柴油中的要求,并结合深圳特区车用柴油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注:以下内容中的国IV油品的试验数据由三部分组成:石油公司提供的符合拟定的国IV标准的历史数据;我院对石油公司提供符合拟定国IV标准的油品检验得到的试验数据;编制小组收集

25、的日常委托客户样品(声称可以达到国IV的油品)的检测数据。(一)柴油牌号的确定深圳市全年平均气温较高,GB252-2000附录B中表明,广东省全年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为1,因此,在深圳特区内将车用柴油按凝点分为四个牌号:1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有预热设备的柴油机;5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地区使用;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地区使用;-1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使用。课题组综合了24个0号国车用柴油凝点数据,结果如图4所示。24个样品的凝点主要分布在-28-4之间,平均值约为-18,完全可以满足深圳市

26、及周边地区的使用环境。(二)硫含量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与水生成腐蚀性较强的硫酸、亚硫酸,腐蚀发动机排气系统,进而影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寿命和效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各国的燃料油标准中对硫含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硫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硫含量增加,除了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盐固体颗粒增多外,还由于中间产物能够催化碳烟的生成,使总的颗粒物排放量增加。在欧洲车用油计划的研究中发现:硫含量从500ppm降低到30ppm后,可以使轻型车和重型车的颗粒物(PM)排放分别降低7%和4%。而在重型柴油机上采用日本工况法测试时,发现当柴油中的硫含量降低时,在装有催

27、化器和未装催化器的车上均能降低了PM的排放。欧IV排放阶段对柴油机的PM和NOx限值进一步降低,后处理技术将被逐步采用以满足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如NOx吸附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DPF等,但这些先进的后处理器都对硫十分敏感。当前世界燃油发展趋势是对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29-30。欧洲由于对节约能源较为重视,因此其柴油车数量较多,随着排放法规的严格,对柴油的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瑞典出现了低硫低芳烃的柴油,硫含量达到10ppm,而欧洲2000年就实施了欧III(硫350ppm),2005年则实施了欧IV(硫50ppm),并要求欧盟到2009年达到10ppm以下,美国和日本也对柴油的硫含量进行

28、严格限制,如表5所示31。因此从国际趋势看,国柴油硫含量降低到50ppm以下是恰当的,同时经过广泛调研柴油生产企业,了解到我国的石化加工能力也能够达到此限值。本规范依照EN 590-2004以及我国GB 18352.3中的第阶段排放要求,将硫含量指标定为不大于0.005(m/m)。表5 各国柴油硫含量限制变化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日本0.05(m/m)0.005(m/m)0.001(m/m)欧盟0.035(m/m)0.005(m/m)0.001(m/m)美国0.05(m/m)0.0015(m/m)注:斜线代表两种硫含量的过渡课题组汇总了

29、24个国车用柴油样品的硫含量数据,结果如图5所示。除3个样品的硫含量高于0.005%外,其余21个样品的硫含量均不大于0.005。同时,通过调研可知,目前地处惠州的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已具备生产国车用柴油的能力,并已开始生产。(三)十六烷值十六烷值(CN)是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值。因为柴油机是压燃式的,没有点火设备,要求柴油喷入汽缸与压缩空气相混合,在压缩行程气缸达到高温高压条件下很快地着火燃烧。十六烷值越高则表明柴油着火性能越好,但当十六烷值CN大于65时,由于着火时间太短,反而使燃烧不完全而形成碳烟,使排放增加。同时,十六烷值与低温流动性呈反比,十六烷值高,则低温流动性降低

30、,且挥发性降低,在启动过程中会影响柴油的雾化质量,从而使低温启动性能降低。因此,对于十六烷值这个指标而言,不应追求过高的十六烷值,适当的十六烷值才是最佳的。目前,对于柴油发动机的研究表明,符合国IV排放主要在后处理技术上进行改进,发动机本身没有较大的改动,因此,十六烷值保持和国III一致是可以满足柴油发动机的要求的。欧III、欧IV和北京地标的十六烷值下限均为51,本规范也将十六烷值下限定为51。课题组汇总了24个国车用柴油十六烷值数据,结果如图6所示。24个样品十六烷值平均值为52.1,有3个样品的十六烷值低于51,其他的均在51-55之间。可见,标准限值的设定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四)润

31、滑性柴油的润滑性对于柴油供油系统的可靠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目前在供油系统高压化和高强化的条件下。但随着低硫化柴油的广泛使用,硫含量降低的同时使柴油的润滑性下降,主要是在脱硫时天然的润滑性物质也会同时减少,造成了润滑性的降低。我国的柴油硫含量要达到50ppm后,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加入抗磨剂等润滑性添加剂。在不影响柴油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可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能,简便、经济且行之有效的32。 参照EN 590,本规范将润滑性指标定为,校正磨斑直径不大于460m。课题组汇总了24个0号国车用柴油样品的润滑性数据,结果如图7所示。24个样品的校正磨斑直径全部小于460m 。(五)多环芳烃柴

32、油中的多环芳烃可以影响燃烧过程,进而影响颗粒物(PM)、NOx的排放。由于多环芳烃的碳氢比较高,其燃烧温度较正构烷烃要高,就更加容易促进NOx的形成,同时,由于芳烃在燃烧过程中比较难于氧化,燃烧速度较为缓慢和延长,容易燃烧不完全和形成碳烟。多环芳烃的含量对PM排放的影响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多环芳烃燃烧过程中不容易燃烧完全。试验研究表明,当燃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从9%降到1%后轻型车和重型发动机的NOx和PM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图8-9所示31。 图 图8 芳烃含量对NOx排放的影响 图9 芳烃含量对PM的排放影响欧盟、美国等都在燃油标准中规定了多环芳烃的限值,欧盟目前限值为11(m/m),

33、美国的新配方柴油芳烃总量限值为20(m/m)。综合考虑我国的原油特点和环保要求,参照欧盟的要求,将柴油多环芳香烃含量规定为不大于11(m/m)。(六)密度密度与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根据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的品种。柴油的密度一般在810 kg/m3860 kg/m3之间。在使用性能方面,如发现某油品的密度明显的过大或过小,可以判断是混入了重质油或轻质油。另外,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也与燃料密度有关,在活塞式发动机上,燃料的消耗量与燃料的密度值的平方根成正比。本规范把国车用柴油的密度定为820 kg/m3845kg/m3之间。课题组汇总了24个国车用柴油样品20的密度数据,结果如图10所示。24个

34、样品的密度平均值约为831kg/m3,分布在820 kg/m3845kg/m3之间,能满足拟定国指标的要求。中海油惠州炼厂的国IV柴油出厂数据表明密度也在此范围内。我市深国柴油检测数据表明,车用柴油的密度也在820 kg/m3845kg/m3之间。为提高工作效率,拟增加SH/T 0604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作为密度的检测方法。基于以下几点考虑:U形振动管法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密度测试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检测领域。其原理是利用振荡管内装满不同的液体时振荡频率不同来检测液体密度。与比重瓶法和比重计(或密度计)法相比,U形振动管法具有用量少、测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等优点。全球第

35、一台数字式密度计(振荡U形管法)于1967年由奥地利Anton-Paar(安通帕)公司发明和制造,随后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应用。欧美燃油标准均规定密度测试可用密度计法和U形振动管法。欧盟的EN 590柴油标准和EN 228汽油标准中均规定密度测试方法为EN 3675和EN 12185,分别为比重计法和U形振动管法。此外,在世界燃油规范中汽、柴油密度测试方法也是U形振动管法。编制组进行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密度计法和数字式密度计法测量结果一致。为验证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编制小组用GB/T 1884 和SH/T 0604两种方法对一系列样品进行了密度测试,其测试结果对比见表6。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

36、致。表6:密度计法与数字式密度计法测定结果对比汇总表样品依据GB/T 1884的测试结果X1(kg/m3 )(20)依据SH/T 0604的测试结果X2(kg/m3 )(20)差值(kg/m3 )X1- X2柴油1#831.4831.20.2柴油2#826.9827.20.3柴油3#835.4835.10.3柴油4#841.0840.60.4柴油5#845.5845.30.2柴油6#846.0846.40.4柴油7#836.4836.30.1柴油8#826.9826.80.1柴油9#828.9828.60.3柴油10#825.4825.00.4柴油11#838.4838.30.1柴油12#83

37、3.9833.60.3柴油13#840.0840.40.4柴油14#837.4837.20.2柴油15#842.0842.30.3柴油16#845.5845.30.2柴油17#846.0846.40.4柴油18#842.0841.70.3柴油19#835.4835.10.3柴油20#837.9838.10.2注:根据GB/T 1884-2000,透明、低粘度的石油产品在-224.5温度范围内密度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应小于等于0.5 kg/m3,再现性应小于等于1.2 kg/m3。以上对20个柴油样品的密度测试结果表明,GB/T 1884和SH/T0604两种方法测试的密度差值满足上述重复性要求。因

38、此,可以认为两种方法测试结果是基本一致的。综上所述,为保证规范的先进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SH/T 0604方法作为密度的检测方法之一,仲裁仍为GB/T1884方法。(七)馏程油品的馏程是评价油品蒸发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别不同油品的重要指标。对于柴油,“50%馏出温度” 关系到使用时能否形成良好的雾状液滴被点燃,此温度越低,发动机越容易启动,但柴油中轻质馏分含量过多,会使喷入气缸的柴油蒸发太快,易引起全部柴油迅速燃烧,造成压力剧增,使得柴油机工作粗暴。“90%馏出温度”和 “95%馏出温度” 越低,说明柴油中重质馏分含量低,这就使得柴油的燃烧更加充分,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减少机械磨损

39、,避免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而且还可使油耗降低。因此,柴油的馏分过轻、过重都是不适宜的。本规范把国车用柴油50馏出温度定为不大于300,90馏出温度定为不大于355,95馏出温度定为不大于365。课题组汇总了24个国车用柴油馏程数据,50,90,95馏出温度结果如图11-13所示。50馏出温度除一个接近280外,其余均分布在250270之间,平均值262。90馏出温度分布在310345之间,平均值328。95馏出温度均分布在325365之间,平均值343。这些柴油的馏程均可满足国IV柴油质量要求。(八)其他指标闪点、氧化安定性、10蒸余物残炭、灰分、色度、酸度、铜片腐蚀等指标均采用与国家标准GB

40、/T 19147-2003车用柴油相同的指标要求。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对于柴油中清净剂的添加,世界燃油规范中要求柴油中必须添加清净剂,EN 590中指出允许添加清净剂,ASTM D 975中推荐添加清净剂。对于本规范是否需对清净剂添加进行要求,课题组内存在不同的意见,经讨论,课题组内暂时形成在规范中不强制添加清净剂的意见,是基于以下考虑:2008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发改电2008376号),决定取消清净剂加价,并鼓励成品油零售企业以小包装形式单独销售清净剂,由消费者自由选择。此后,为避免加价,我国部分省市都不再强制要求往燃油中添加清

41、净剂。需要强调的是国家发改委实际上只是取消了清净剂加价,并不是不允许添加清净剂,国家发改委本身是鼓励添加清净剂的。编制组在调研期间,中石化销售公司安全质量处的同志强调清净剂是必须添加的,不仅能改善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从长远的角度而言,也有节约燃油的作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参加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燃油中必须添加清净剂,以提高燃油的性能和环保作用。目前我市没有明确是否需继续强制添加清净剂的相关文件。为此,课题组决定本规范中不对清净剂作出强制添加要求。但是,将来一旦我市出台明确的添加要求政策,不排除对本规范进行相应修订的可能。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与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关系本规范参考了欧盟标准EN 590,但充分考虑了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衔接问题,引用和借鉴了多项国家标准。如馏程、色度等指标采用了国家标准GB/T 19147 中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