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192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24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0-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 动 化 工 程 学 院 课 程 教 学 大 纲自动化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目 录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课程教学大纲 (1)0604050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06040503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4)06040504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7)06040101电路原理教学大纲 (10)06040502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12)0604020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4)0604030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5)06040508电路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17)06040509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9)06040510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22)060405

2、11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教学大纲 (25)0604051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教学大纲 (26)06040516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28)电气工程系课程教学大纲 (31)06010101A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31)06010102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大纲 (32)06010104A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34)06010105A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35)06010106A电力工程教学大纲 (36)06010108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37)06010109能量管理系统教学大纲 (38)06010110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分析教学大纲 (39)06010111现代电力系统讲座

3、教学大纲 (40)06010112A工厂供电教学大纲 (41)06010121A现代建筑电气系统教学大纲(42)06010122电磁场教学大纲(42)06010201A电机学教学大纲(44)06010203A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46)06010204A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48)06010206A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50)06010208A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大纲(52)06010210专业英语教学大纲(53)06010214现代电气技术讲座教学大纲(54)06010216A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教学大纲(54)06010230A交流调速系统教学大纲(56)06030104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

4、纲(57)电子工程系课程教学大纲(60)06030101A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60)06030102通信电子技术教学大纲(61)06030103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63)06030106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大纲(64)06030107图像处理技术教学大纲(65)06030108电视原理教学大纲(66)06030109A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68)06030110ADSP应用技术教学大纲(69)06030113现代电子技术教学大纲(70)06030114计算机仿真(信号处理)(双语)教学大纲(71)06030122FPGA/CPLD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72)06030201通信原理教学大纲(73)0

5、6030202A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75)06030203计算机通信教学大纲(76)06030204程控交换机教学大纲(77)06030205移动通信教学大纲(78)06030206光纤通信教学大纲(79)06030207卫星通信教学大纲(80)06030111通信电源教学大纲(81)06030211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83)06030212数字通信教学大纲(84)06030215通信网基础教学大纲(84)06030216网络密码与安全学教学大纲(85)06030217微波技术与天线教学大纲(86)06030303数据结构教学大纲(87)06030304操作系统教学大纲(88)06030

6、305A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89)06030313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92)0603032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大纲(93)0603032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大纲(96)06030324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教学大纲(99)06030401通信原理与通信电路实验教学大纲(100)控制工程系课程教学大纲(104)06020101A运动控制系统教学大纲(104)06020102运动控制系统教学大纲(105)06020106机器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06)06020107现代物流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07)06020121电气控制技术及PLC教学大纲(108)06020122自动控制元件教

7、学大纲(109)06020123DSP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111)06020202A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大纲(112)06020203智能仪器与测控系统教学大纲(113)06020209微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14)06020211现场总线技术教学大纲(116)06020213集散控制系统教学大纲(117)06020214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教学大纲(118)0602022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119)06020222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教学大纲(121)06020223组态软件及应用教学大纲(122)06020301A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123)06020302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大纲(125)

8、06020303A控制系统仿真(MATLAB)教学大纲(126)06020304运筹学教学大纲(127)06020305系统辨识基础教学大纲(128)06020306模式识别教学大纲(129)06020307智能控制导论教学大纲(130)06020308系统工程导论教学大纲(131)06020310A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132)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课程教学大纲0604050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分:10学时:160一、课程目的与要求1.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

9、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2.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会应用基本定律和定理分析简单电路。(2)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能设计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掌握阅读控制电路的基本方法。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并能编制简单的应用程序。(4)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的意义,并了解其使用方法。(5)了解常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6)掌握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特点、参数的意义及应用。(7)了解部分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了解电工电子新器件、新技术

10、的原理及发展动向。(8)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某些典型的实例及系统。(9)掌握电路的连接与测量方法,掌握常规电工仪表及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10)掌握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构造原理及应用。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讲授(112学时)实验(48学时)(一)理论教学部分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传动控制、电工测量、安全用电、EDA技术七部分。1.电路理论(26学时)(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

11、、理解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3)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4)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5)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6)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7)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8)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9)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10)了解实

12、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11)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2)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2.模拟电子技术(24学时)(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晶体管。(2)了解共射极、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3)了解基本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6)掌握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7)了解有源滤波器电路的原理。(8)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9)理解直流稳

13、压电源的结构、工作原理。(10)了解晶闸管和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3.数字电子技术(26学时)(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了解三态门的概念。(2)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逻辑函数的化简。(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4)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七段LED显示译码驱动器的功能。(5)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6)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7)理解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8)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9)了解R-2

14、R型数/模转换器和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4.电机及传动控制(26学时)(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三相电压的变换。(3)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转动原理、转距特性和机械特性。(4)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调速和铭牌数据的意义。(5)了解常用控制电器(断路器、组合开关、按钮、行程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6)了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直接起动、正反转、顺序控制)。(7)了解时间控制和行程控制电路。(8)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起动方法。(9)了解直流电动

15、机的基本结构、转动原理、起动和调速。(10)了解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1)了解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13)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5.电工测量(结合实验)(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学会正确使用方法。(2)了解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方法。(3)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6.安全用电(4学时)(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3)了解静电保护和电器防火、防爆的常识。7.EDA技术(6学时)(1)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16、CPLD、FPGA)的构造原理及应用。(2)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二)实验教学部分1.基本要求: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1)能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及电工、电子设备。(2)学会查阅元器件参数,具有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3)能按电路图接线、查线和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4)能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规范的、条理清楚

17、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6)能根据要求设计部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和电子线路。2.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在下列实验内容中选做48学时的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测定(2)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3)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4)功率因数的提高(5)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6)三相功率的测量(7)RC一阶电路的分析与研究(8)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9)电动机的时间控制与行程控制(10)单级共射放大电路(11)直流稳压电源(12)基本运算电路(13)电压比较电路(14)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变换及应用(15)集成触发器及应用(1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17)555电路的应用(18)电路定理的仿真(1

18、9)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20)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2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2)中规模集成模块的应用(23)数字电路综合应用(24)PLD器件使用练习(25)PLD器件综合设计(26)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27)PLC应用基础(28)PLC应用实验适用专业及层次:机电学院各专业本科(必修)。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电工学(第六版)上、下册,秦曾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040503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分:7 学时:112一、课程目的与要求1.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发展概况,并具有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于本专业和

19、发展本专业的一定能力。2.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会应用基本定律分析简单电路。(2)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会阅读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4)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的意义,了解其使用方法。(5)了解常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组成、用途、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6)掌握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特点、参数的意义及应用。(7)了解部分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了解电工、电子新技术、新器件的原理及发展方向。(8)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些典型实例及系统。(9)掌握电路的连接与

20、测量方法,掌握常规电工仪表及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10)掌握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构造原理及应用。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讲授(80学时)实验(32学时)(一)理论教学部分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传动控制、电工测量、安全用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七部分。1.电路理论(20学时)(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理解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3)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4)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

21、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5)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6)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7)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8)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9)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10)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11)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

22、。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2)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2.模拟电子技术(16学时)(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晶体管。(2)了解共射极、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3)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5)掌握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6)了解有源滤波器电路的原理。(7)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8)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工作原理。(9)了解晶闸管和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3.数字电子技术(20学时)(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

23、辑功能,了解三态门的概念。(2)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逻辑函数的化简。(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4)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七段LED显示译码驱动器的功能。(5)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6)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7)理解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8)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9)了解R-2R型数/模转换器和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4.电机及传动控制(18学时)(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

24、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三相电压的变换。(3)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转动原理、转距特性和机械特性。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调速和铭牌数据的意义。(4)了解常用控制电器(断路器、组合开关、按钮、行程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5)了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直接起动、正反转、顺序控制)。(6)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起动方法。(7)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转动原理、起动和调速。(8)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9)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5.电工测量(结合实验)(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学会

25、正确使用方法。(2)了解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方法。(3)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6.安全用电(2学时)(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3)了解静电保护和电器防火、防爆的常识。7.EDA技术(4学时)(1)了解常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构造原理及应用。(2)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二)实验教学部分1.基本要求: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能

26、独立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1)能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及电工、电子设备。(2)学会查阅元器件参数,对常用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基本知识。(3)能按电路图接线、查线和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4)能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规范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6)能根据要求设计部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和电子线路。2.实验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在下列实验内容中选做32学时的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测定(2)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3)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4)功率因数的提高(5)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

27、(6)三相功率的测量(7)RC一阶电路的分析与研究(8)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9)电动机的时间控制与行程控制(10)单级共射放大电路(11)直流稳压电源(12)基本运算电路(13)电压比较电路(14)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变换及应用(15)集成触发器及应用(1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17)555电路的应用(18)电路定理的仿真(19)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20)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2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2)中规模集成模块的应用(23)数字电路综合应用(24)PLD器件使用练习(25)PLD器件综合设计(26)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27)PLC应用基础(28)PLC应用实验适用专业及

28、层次:纺织服装学院各专业本(专)科。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电工电子技术,徐淑华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6040504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学分:5 学时:80一、课程目的与要求1.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概况。为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2.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会应用基本定律分析简单电路。(2)掌握部分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的意义,了解使用方法。(3)了解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用途。掌握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特点、了解参数的意义及应用。(4)掌握电路的连接与测量方

29、法,掌握常规电工仪表及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5)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讲授(56学时)实验(24学时)(一)理论教学部分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工测量、安全用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六部分。1.电路理论(18学时)(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理解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3)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4)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5)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

30、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6)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7)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8)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9)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10)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1)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2.模拟电子技术(16学时)(1)了

31、解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2)了解共射极、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简化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3)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4)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5)掌握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6)了解有源滤波器电路的原理。(7)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8)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工作原理。3.数字电子技术(18学时)(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了解三态门的概念。(2)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和逻辑函数的化简。(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4)了解加法器、8421编码器和二进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七段LED显

32、示译码驱动器的功能。(5)掌握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6)理解寄存器的工作原理。(7)理解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8)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理解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电工测量(结合实验)(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学会正确使用方法。(2)了解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方法。(3)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5.安全用电(结合实验)(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3)了解静电保护和电器防火、防爆的常识。6.EDA技术(

33、4学时)了解一种仿真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二)实验教学部分1.基本要求: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1)能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及电工、电子设备。(2)学会查阅元器件参数,对常用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基本知识。(3)能按电路图接线、查线和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4)能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测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规范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

34、:(根据不同的专业在下列实验内容中选做24学时的实验)(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测定(2)叠加原理与戴维宁定理(3)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4)功率因数的提高(5)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6)三相功率的测量(7)RC一阶电路的分析与研究(8)单级共射放大电路(9)直流稳压电源(10)基本运算电路(11)电压比较电路(12)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变换及应用(13)集成触发器及应用(14)计数、译码显示电路(15)555电路的应用(16)电路定理的仿真(17)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18)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19)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0)中规模集成模块的应用(21)数字电路综合应用适用专业及层次:化工

35、学院、商学院、理工学院非电类各专业,本、专科。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电工电子技术,徐淑华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6040101电路原理教学大纲学分:5.5 学时:88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电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电路基础知识。(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KCL、KVL)(2)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理(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4)掌握电路的暂态分析法(时域和复频域)(5)掌握交流电路的分

36、析(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6)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7)理解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8)掌握常用仪表及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实验的操作及测试,并具备分析判断排除故障的能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讲授(88学时)实验全部安排在电路实验课程内。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等效的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

37、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一端口的输入电阻与等效电阻的概念与计算。3.一般电阻电路的分析(6学时)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KCL、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法、回路法(网孔法)、节点法。4.电路定理(6学时)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4学时)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6.一阶电路(7学时)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时间常数,自由分量与强制分量,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稳态响应与暂态响应。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冲激函数与

38、冲激响应(*)。7.二阶电路(3学时)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的响应,振荡与非振荡解。8.相量法(4学时)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9.正弦稳态分析(9学时)阻抗、导纳及其等效互换,阻抗的串、并联,相量图,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路方程、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观功表观功率(视在功率)与复功率,功率因数,最大功率传输,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10.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6学时)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和同名端的概念,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39、11.三相电路(6学时)三相电路的特点、联接方式,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3学时)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及其有效值。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功率13.拉普拉斯变换(6学时)拉普拉斯变换定义,拉普拉斯变换反变换,复频域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初始状态的处理,复频域阻抗与复频域导纳,运算电路,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动态电路。14.网络函数(3学时)网络函数定义,网络函数与冲激响应关系,固有频率的概念,极点与零点,频率响应(*),卷

40、积(*)。15.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8学时)割集,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复合支路,节点法方程的矩阵形式,回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方程的矩阵形式,状态的概念,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用直观法列写状态方程。16.二端口网络(5学时)二端口网络及其Z、Y、H、T参数方程,各种参数的计算,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联接,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17.非线性电路(*)(2学时)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段线性方法、小信号分析法)三、说明1.为了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做好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培养学生

41、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为加强实践环节,本课程实验单独设课3.本课程总学时为88学时。可根据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习题课。4.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2004年8月16日制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大纲中标有(*)的章节属于可选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或指导学生自学。5.根据各专业的要求在个别环节上可加以取舍。适用专业及层次:电气信息类本科相应专业(必修)。推荐教材: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吴大正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路典型题解

42、向国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理论基础周守昌,高等教育出版社06040502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64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目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

43、初步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2.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KCL、KVL)(2)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法、回路法、节点法)(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理(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4)掌握电路的暂态分析法(时域和复频域)(5)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6)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7)初步掌握一种EDA软件的使用方法。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讲授(64学时)实验单独设课电路实验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学时)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功率

44、和能量,电路元件,电路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学时)等效的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一端口的输入电阻与等效电阻的概念与计算。3.一般电阻电路的分析(6学时)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KCL、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法、回路法(网孔法)、节点法。4.电路定理(4学时)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替代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2学时)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6.一阶电路(6学时)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初始状态与初始条件,时间常数,自由分量与强制分量,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与全响应,稳态响应与暂态响应。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冲激函数与冲激响应(*)。7.二阶电路(2学时)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的响应,振荡与非振荡解。8.相量法(2学时)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9.正弦稳态分析(8学时)阻抗、导纳及其等效互换,阻抗的串、并联,相量图,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路方程、电路定理的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