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58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ppt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复习生命科学4,绿色植物的水盐代谢,考点1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1根:根尖是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组成。_是植物吸水最主要的部位。,根毛区,2茎:茎由树皮、_、木质部、_等组成。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韧皮部中有输导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 地运输。木质部中有输导_。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 向枝端运输。,形成层,有机物的筛管,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由上而下,自下而上,3叶: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上有半月形的_,保卫细胞中间的小孔是_。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a指的是叶脉,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指的是表皮,有保护作用;c指的是叶肉,有

2、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保卫细胞,气孔,1(2019齐齐哈尔)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主要原因是( )A防止烂根 B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C防止营养物质流失 D促进根的生长,B,2(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A甲B乙C丙D丁,D,3.(2018湘潭)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细胞与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B处细胞生长速度很快,根的生长只与该区有关C处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

3、的D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A,4.据图回答:(1)植物进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_(2)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_,属于_组织,和属于_组织,具有运输的功能的结构的是_(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_处进入叶内,该结构的张开和闭合受_控制,所需水分通过图中_所示部分运输而来,叶片,上表皮,下表皮,保护,营养,叶脉,气孔,保卫细胞,5(2018长沙)在校园生物模型制作活动中,小锋利用废弃的羽毛球拍、绿豆、透明硬塑料板以及标签纸(绘制了保卫细胞)等制作了叶片结构模型,如图所示:,(1)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叶片结构的三部分,其中透明硬塑料板模拟表皮,绿豆模拟_

4、,羽毛球拍中的网格细线模拟_。(2)用透明塑料板模拟表皮是因为表皮无色透明,这有利于绿豆模拟的结构接受充足的_进行光合作用。(3)某同学指出该模型还有不足之处,如标签纸上的是_,这是_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应将部分剪裁挖空。,叶肉(或叶肉细胞),叶脉,光照,气孔,蒸腾作用,考点2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的一生中需要量最大的是_等元素。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量也不同。,氮、磷、钾,1氮黄磷红钾褐;2N壮枝叶K根茎P管花B管果,1(2019潍坊)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

5、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A剪掉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的幼苗,C,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 14 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如表: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

6、表中的X、Y 等应为_。,不同的矿质元素(XY等应为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矿质元素),【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方式处理。A比较 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 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A,考点3说出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_。 (2)吸收部位:器官_,主要区域根尖的_。 (3)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_土壤溶液浓度(可记忆为水往高处流);2运输 (1)运输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

7、(2)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是自下而上的,从根茎叶。3利用和散失 (1)利用:约1%用于 。 (2)散失:约99%用于 。,渗透吸水,根毛区,根,大于,导管,光合作用,蒸腾作用,4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_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2)气孔和保卫细胞,水蒸气,a.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散失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上表皮。b.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 ;,多于,张开,闭合,(3)蒸腾作用的应用带土移栽,适量浇水,增强吸水的功能。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

8、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4)蒸腾作用的意义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为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2)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观察比较萝卜条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_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_ (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

9、细胞液浓度的缘故。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浇水,溶液浓度,浓盐水,吸水,大于,2. 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A,3.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D,4.(2018包头)下表是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结合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麦的需水量随表中各发育期的推移而增加B小麦在灌浆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C小麦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构建自身D小

10、麦返青期需水量最小,与其蒸腾作用弱有关 各发育期的天数和需水量,B,考点4 实验 观察叶片表皮上、下表面的气孔数,1在“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表皮细胞的颜色是( )A绿色 B黄色 C无色 D蓝色,2某同学观察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如图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蚕豆叶表皮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 _ 组成,另外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 _。(2)表示的是_,它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3)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A气体是_,B气体是_。,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二氧化碳,氧气,C,3.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

11、三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 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1)采用方案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2)方案二中观察到 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下表皮冒出的气泡数目比上表皮多,(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

12、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信。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_。,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一,考点5 实验 探究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1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位就是导管

13、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_。(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_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D,乙,蒸腾,2(2018杭州下城模拟)小乐在研究植物对水分的运输和散失时,完成了如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验证“茎运输水的部位在木质部”。取粗细大

14、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法处理(其中B组待填);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置于适宜的环境中3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表中。(1)B组枝条的处理方法是 _。(2)若将B组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可以进一步证明_。,除去树皮的带叶枝条,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实验二: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

15、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处理好的枝条分别插入、三个规格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并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3)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4)实验现象:三个量筒中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_(填序号)。,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

16、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考点6 实验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2019宁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装置甲放在阳光下,装置乙放在黑暗环境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_作用引起的。(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

17、量较高的是装置_(选填“甲”或“乙”)。(3)与实验前相比,装置乙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蒸腾,甲,减少,2(2019泰安)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D,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髓,汽化(或蒸发),3(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是实验材料的茎基部上方的横切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哪一部分结构?_。(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_(填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作业时间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