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675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选修之数据管理技术.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学目标】l 认识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l 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l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应用与影响。l 激发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l 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l 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教学难点】l 把握数据的概念l 描述不同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特点l 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与应

2、用价值。【教学对象】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只是。学生对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数据的优势、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人之发展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起归纳和总结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相结合。【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教师:同学们,某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打算举办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在组织的过程中,由很多数据资料,比如,参赛选手的信息、参赛学校的信息、作品的信息等,需要处理。你们愿不愿

3、意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中学习到数据资源管理知识帮助他们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呢?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1)有哪几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2)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教师:(总结和纠正学生的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大赛的举办过程有个基本的了解。一般来说,大赛由这样几个过程:大赛活动流程报 名评 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教师:由哪些同学愿意帮助我确定在每个步骤中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教师和学生经过共同讨论得到下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报 名评 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

4、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教师:现在,我们清楚了大赛的活动流程,及每个步骤中需要处理的事项,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填写下面的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数据管理办法报 名评 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教师全场巡视学生填表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我看同学们都基本已经能够填写完了。下面,我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填写这个表,其他同学如果由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经讨论修改得如下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数据管理办法报 名

5、评 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Windows文件管理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文件管理、Excel管理 等教师:从填表的情况看,同学们大都使用了Windows文件系统的资源管理方式和Excel软件管理方式。可见,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数据库管理数据有很多优势,为什么不用数据库管理呢?在我们的课本中对这三种方式都作了一个介绍。请同学们按照课本和本教材的光盘去体验这三种数据库管理数据资源的优势。我们刚才体验了三种不同的数据资源分类方

6、式。那么,同学们,有谁能够帮我回答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管理?什么是数据管理技术?关于这三个概念,在书本上有讲述。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这三个概念。阅读后回答问题。现在,我邀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这三个概念。在复述过程中,请你把教材合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用到数据管理技术。比如,图书管理、银行、汽车票联网售票系统等。使用数据管理技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通常这样的特点:(参考教材P5)课后作业:访问,思考:如果要管理全校所有的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

7、息资料,应该用什么方法管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让学生互相讨论填表。学生回答,并修改结果。学生自主操作光盘资料体验三种数据管理方式。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回答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需处理的事情,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由于这个任务相对较难,如果没有同学间的参与讨论,学生的回答质量比较难保证。与同桌讨论既符合学生在课堂活动范围内的实际,避免了因合作人员太多,导致了部分学生作壁上观的现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一个小组的意见,并

8、不能代表全部同学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的优势认识。养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课本的习惯,二不是只听教师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概念,可以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1.2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教学目标】 l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作用与影响。l 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管理技术是在不断满足新的数据管理应用要求、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激发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l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的比较分析,总结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研究

9、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学重点】l 能说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应用特点和技术问题。l 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教学难点】l 理解数据管理技术关于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数据安全行和完整行、数据结构化等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学习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入(10分钟)教师:“在上一节讨论的数据库应用例子中,你是否担心这些数据在管理时出问题?”教师:“其实如果系统管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的,以银行取款或借阅图书为例,你认为通常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会出现什么问题?”教

10、师:“在实际应用时是不允许在数据管理中出错的,如何避免出错就要看技术了”,接着教师讲述“阿波罗登月计划与数据管理”的故事。教师:“从阿波罗登月故事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数据管理技术在科学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应用需求的产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数据管理技术历程本身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师:“事实上,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数据管理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哪些阶段?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及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分组学习。”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提问部分学生回答。用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应用情境发问让其积极思考。通过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使问题更加感

11、性化,启发学生从故事中总结道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作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分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填写“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比较”表。背景情况怎么样(软硬件条件,当时应用需求)?通过什么工具进行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存在什么问题?学生按邻近座位搭配分为4人小组,组长协调,先每人10分钟完成一个或以上阶段的背景及特点分析,然后用5分钟组内交流。以表格的形式作引导,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线索。学生除了运用教材资源外,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资源回答问题,如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或网站资源、因特网资源等。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有

12、目的地提问部分学习小组回答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对照自己的参考解答(表作是适当的引导或补充)各学习小组举手申请发言,小组代表发言时,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给予提示但不可以完全代替其回答。选到的小组由组长或其他组任意指定一位代表发言,交流合作学习的效果,发言这成绩记做小组成绩。深入释疑(10分钟)教师对数据管理技术各发展阶段的数据管理特征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对这些概念术语的困惑,强化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拓展实践(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实践”从网上搜集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

13、的一些重要事件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生上网搜索,并把搜到的资料下载整理提交到学习网站上供交流。提供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和实践,也为学习第五章作铺垫。 1.3认识关系数据库【教学目标】 l 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的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l 进一步认识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思想。【教学重点】l 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的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l 进一步认识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思想。【教学难点】l 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教学方法】教师引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

14、教学过程】学习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教师:“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为例,如果让在座的同学来尝试着管理,你们会怎么样管理呢?同学们先考虑一下,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发表你们的看法。”提问学生,并鼓励学生主动发表看法。 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尽量发表意见,但学生七嘴八舌往往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严格的描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据信息如何保存、数据信息如何使用管理两个方面来梳理。形成一个初步方案。教师:“数据的保存牵涉到数据结构问题,数据使用管理牵涉到数据操纵问题,这两个都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问题。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人工管理的办法就比较麻烦,所以,当数据量很大时,一般采用关系数据库来进行

15、管理。”教师:“那么,如果使用关系数据库来进行管理。时如何表示和保存这些数据的呢?”学生思考,自主发表意见。 教学开始时,通过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实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比如学校图书管理,让学生考虑如何来进行。讲授新知,启发探究教师:“关系数据库中时通过最常见的二维表来表示数据的。为了更好的描述二维表,我们需要用到记录、字段、域、关键字、键、关系模式等术语,这些术语在我们教材上也有说明。这些术语以后还会用到,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教师:“如我们的教材所示,这就是一个二维表格。除了对“书人”、“图书”这样的实体数据可以通过“借书人信息表”、“图书登记表”等二维表格来表示之外,对这两个实体之间的相

16、互联系如“借阅”也同样可以用二维表格方便地记录。这样的二维表格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关系数据库中能够成为关系的二维表格是有条件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需要哪些条件,探究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会给数据管理带来什么问题。总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个问题的讨论不是为了给学生整理出一个标准答案,关键是要让学生领会到这些田间的限制是为了让计算机系统不够更好的管理和使用数据。此处的难点是而维表中的关键字可能不只一个字段,而是两个字段的组合。进一步拓展开来,还有没有多个

17、字段的呢?完全由可能,关键看怎样才能唯一标识一条记录。交流总结,提升认识教师:“老师已经提供了部分关于关系数据库资料,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阅读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资源。结合自己的体会,总结自己对关系数据库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对关系数据库的认识。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关系数据库如何表示数据,有何特点和优势;二是关系数据库如何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三是目前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关系数据库。可以先在小组内总结,再全班总结。学生阅读材料,可以用教师提供的,也可以自主上网搜索、查阅相关信息资源。 实践应用,加深体验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日常应用的关系数据库,如通讯管理,写出关系模式并标明

18、关键字。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日常应用的关系数据库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2.1认识关系数据库【教学目标】 l 通过该实例分析,介绍了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方法;l 介绍了客观事物的抽象过程,从而引出人们描述客观事物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以及三个世界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术语;同时还介绍了信息世界中实体集之间的三种联系;l 介绍了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抽象出来的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用E-R实体联系模型来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概念化、抽象化描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l 了解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的基

19、本术语及其含义,以及客观事物的抽象方法。l 掌握三个世界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术语,及信息世界中实体之间的三种联系。l 掌握利用E-R实体联系模型来抽象描述事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l 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类,从大量的现实数据中确定出实体及其属性,判别实体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客观事物的概念模型。l 在构建概念模型时,如何通过实体联系模型(E-R图)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其联系,即各个实体的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教师引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教学环境】 课程引入:通过

20、第一章的“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演示,请同学们思考管理系统是怎样开发出来的呢,数据库究竟是怎样构建的呢?老师:它的构建需要经历四个基本过程 : 1、数据的收集与分类; 2、建立实体联系模型; 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4、创建数据库。一、数据的收集与分类要想建立数据库,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收集相关的信息,获得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纳。1、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就是利用外部设备,将时间上或空间上分散的数据收集起来的过程。 2、数据的分类对于已经收集好的、建立数据库的各种信息,我们都是按照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存放的。通常的方法是将数据按照人、事、物来进行分类存放,

21、作为最基本的数据。任务1:以4人小组为单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设计一张报名表,研究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将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需要的数据分为三类:(1)有关参赛选手的信息,如:参赛选手的姓名、性别、学校名称、电子邮箱等;(2)有关参赛作品的信息,如:作品名称、作品类别、作品大小等;(3)有关参赛学校的信息,如: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任务2:报名材料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数据信息? 你是怎么进行划分的? 最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所需的基本数据分为三类:(1)有关参赛选手的信息,如:选手编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学段、电子邮箱、备注;(2)有关

22、参赛作品的信息,如: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品类别、作品链接、作品大小、备注;(3)有关参赛学校的信息,如: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备注。二、数据的抽象过程 问题一: 请把教材中“数据的抽象描述”部分出现的名词术语找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术语用在什么场合,有何含义?问题二: 划分三个世界有何意义?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概念模型)机器世界(数据模型)用户的观点机器的观点问题三:你认为在信息世界阶段,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分析事物或数据的?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1、判别用户的应用涉及到哪几类事物(实体集);2、这些事物(实体)有何特征(属性),3、哪些特征(属性)是能够把不同事物个体(实体)

23、区分开来、即唯一标识具体某个事物(实体)的,4、不同类事物(实体集)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个体 特征 总体 事物及其联系 实体 属性 实体集 概念模型 记录 字段 文件 数据模型 问题四:两个实体集之间存在多少种联系?请举例说明。班主任班级担任11n图书读者借阅m日期学生班级所在n1一对一联系 一对多联系 多对多联系 实体间的三种关系经过分析和综合,可以得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管理的E-R图,如图所示。 n11所在参赛nm作品得分获奖等级参赛选手选手编号姓名性别学段电子邮箱参赛作品作品链接作品大小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参赛学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学校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管

24、理的E-R图 2.2建立关系数据模型【教学目标】l 学习把E-R图表示出来的概念模型,转化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l 学习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其他数据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教学重点】l 掌握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方法。通常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将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二是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为一个二维表。l 理解并掌握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其基本特点。【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教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关系数据库进行剖析,讲解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2)、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法教学,把需要学习的知识

25、蕴含再每个问题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寻找转换方法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将小组活动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3)、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种把规则总结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5、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问题1:为什么要把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因为E-R模型只是数据的概念模型,要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时,需要把概念模型转换成被机器存储的方式,并把这种存储方式的逻辑结构表示出来,这中描绘机器中数据存储结构的逻辑模型就是数据模型。让学生了解学习E-R模型转换

26、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意义。(二)问题2:什么是关系?如何表示关系数据模型?关系就是二维表格,也就是说,在关系数据库技术中,是通过二维表的结构形式把数据存储在机器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数据的各种操作。表示关系数据模型的目标,就是把经过分析整理后的数据的概念模型转换为若干二维表的形式,以便存储在机器中。学习关系的概念,以及如何表示关系数据模型。(三)问题3: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一是把实体转换为二维表,二是把联系转换为二维表,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转换的问题就解决了。总结出: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最主要的两个步骤。(四)问题4:如何把实体转换为二维表?列出实体属性和唯一标识实

27、体的关键字,并定义二维表的名字。让学生掌握实体转换为二维表的方法。(五)问题5:E-R图中“联系”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联系,可以从一个实体集出发寻找到或关联到相连的其他实体,例如,“参赛选手”这个实体通过“参赛”这个联系可以查询到不仅“参赛选手”本身的属性,还可以查询到“参赛作品”相应的属性和“参赛”本身的“作品得分”和“获奖等级”属性。让学生掌握联系的本质。(六)问题6:如何把联系转换为二维表?直接转换有何问题?如何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联系本身转换为一个独立的二维表,该表除了包含联系本身的属性外,同时还包含相联实体中的关键字属性,通过它们把这些实体关联起来。如果把所有联系都直接转换为一个新

28、的二维表格,会出现表格比较多的情况,数据查询等操作起来就不够方便,有些表格是可以通过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来精简表格数目的。学习联系如何转换成二维表。(七)问题7是否所有联系都可以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有些联系可以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对于1:1的联系,可以把联系合并到其中任意一个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即1:1联系两端的实体,任意选择一端,把另一端实体的关键字添加到这一端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如果联系本身有属性,再把联系的属性也添加进去。对于1:n联系,则在n端实体的二维表格中添加1端实体的关键字,如果联系本身有属性,再把联系的属性也添加进去。对于m:n联系,就不可以合并到实

29、体的二维表格中,否则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冗余。只能把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二维表格,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关键字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新的二维表格本身的关键字为两端实体关键字的组合。学习联系转换时的方法。(八)问题8:能否总结出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其核心思想是什么?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1、将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2、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成一个二维表。其核心思想是把实体集以及把实体间的联系都存储并体现在二维表格中。学习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2.3创建数据库【教学目标】(1)学习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并创建一个“中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2)掌握创建数据表的

30、方法,在数据库中添加三个表:参赛选手表、参赛学校表、参赛作品表;(3)打开数据表(4)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5)掌握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要创建一个“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这个实例,掌握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己看书来掌握书上操作实践的能力;(3)、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和数据表之间关系的创建方法。【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学生讲解每个任务的教学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进行具体操作。(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

31、以小组的方式,研究具体操作步骤的做法,进行充分的探讨,加深对操作步骤的掌握。(3)、将小组活动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创建一个数据库1、教师可先解释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2、然后指导学生对照教材的操作步骤创建一个数据库;3、教师巡视后,演示一遍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4、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创建Access数据库的其他方法,并比较几种方法的异同。通过讨论,可能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任务2:创建一个数据表1、在创建数据表之前,教师可先进入表设计视图窗口,为学生解释数据表的几个基本概念

32、:字段、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的说明、主键等;2、指导学生参考书上表2-4的数据表结构,创建“参赛选手表”的结构;3、教师通过演示、讲解数据表的字段属性设置,使学生学会不同要求的字段属性的设置,如:设置字段的大小、设置必填字段、设置允许空字符串、设置索引、设置有效性规则、设置默认值:学生经过老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后,会比较清楚地掌握创建数据表的方法。(三)学生小组探究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在“参赛选手表”中,“性别”字段只能是“男”或“女”,而不允许输入其他文字,这个有效性规则如何设置。2、在“参赛选手表”中,如何设置“性别”字段的默认值为男性。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更

33、好地掌握字段属性的设置。(四)打开数据表1、教师讲解数据表的打开方式:一种是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一种是以表设计视图方式打开;以及两种方式之间如何进行切换。2、教师演示两种打开方式的具体操作,讲解两种打开方式的使用状态。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数据表,则数据表以表格形式显示数据,常用来查看、修改、插入或删除数据记录。用表设计视图来打开数据表,可以修改表的结构和字段的定义。学生掌握数据表的打开和两种方式的相互切换。(五)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可以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或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学习数据库结构的修改方法,主要有:(1)添加插入一个新字段;(2)字段移动;(3)修改该字段的名称和类型;(4)删除字段;结合

34、实际操作的例子,学习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方法。(六)学习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1、教师首先讲解数据表之间关系的含义;2、建立表之间的关系前,必须先关闭所有打开的表,因为不能在已打开的表之间创建或修改关系;3、教师演示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操作方法;4、教师讲解“实施参照完整性”的意义;5、教师强调创建数据表之间关系时要注意建立关系的两个字段类型必须相同。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是创建数据库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学生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方法。(七)学生小组探究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如何删除和修改表之间的关系?2、创建关系时,如果双方都是各自数据表的主索引,则创建的关系是“一对一

35、”的关系吗?若双方都不是主索引,则创建的关系又是什么类型?是有效的关系吗?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更好地掌握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八)学生练习1、完成“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中表和表之间关系的建立;2、与光盘提供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进行比较,从字段的设置、表间关系的建立等方面进一步改进自己建立的数据库结构。让学生通过练习,完善自己创建的数据库。2.4编辑数据库【教学目标】(1)承接上一节的内容,往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中添加数据;(2)学习通过设置某种查阅方式,通过选择项往数据表中添加数据;(3)学习数据表中常用的浏览数据、插入记录、修改记录、替换数据和删除记录等基本操作。【教

36、学重点、难点】(1)、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添加方法;(2)、学习设置数据表中数据输入的查阅方式。(3)、掌握数据表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学生讲解每个任务的教学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进行具体操作。(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具体操作步骤的做法,进行充分的探讨,加深对操作步骤的掌握。(3)、将小组活动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打开数据库,录入数据。教师可先解释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参照教材中表2-8录入数据库数据。通过具体操作,练习数据库中数据的输入

37、方法。(二)任务2: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1、设置字段的“查阅”选项卡,可以在表中创建下拉列表,既便于数据的输入,也可保证输入数据的无误;2、教师通过演示、讲解,以“参赛选手表”的“性别”字段为例,学习如何设置字段的查阅方式;3、教师指导学生设置“参赛选手表”中的“学段”字段的查阅方式,从“小学”和“中学”两个选项中列表选择;学生经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会比较清楚地掌握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的方法。(三)任务3: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1、在录入数据时,表中某些字段的选择不仅可以设置成一些给定的选项(如前例),也可以设置成通过数据库中其他表的数据进行选择,如设置

38、“参赛选手表”中的“学校”字段,数据选项应来源于“参赛学校表”中的“学校名称”字段;2、教师通过演示、讲解,以“参赛选手表”的“学校”字段为例,学习如何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学生经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会比较清楚地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的方法。(四)学生练习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参考前面例子,设置“参赛作品表”中的“选手编号”字段,从“参赛选手表”中进行选择输入。2、为了方便作品类型和获奖等级的修改,参考光盘第二章第四节的数据库,同学们自己建立两个新表“作品类别表”和“获奖等级表”。把“参赛作品表”中的“作品类别”字段,

39、设置成从“作品类别表”进行选择输入;“获奖等级”字段,设置成从“获奖等级表”进行选择输入。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五)学生小组探究1、在“参赛作品表”中,为了直接查看选手的电子作品,我们设置了一个“作品链接”字段,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字段应如何输入?2、利用字段数据类型的“查询向导”也可以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共同探究,更好地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六)任务4:学习数据表中浏览数据、插入记录、修改记录、替换数据和删除记录等基本操作。1、教师可先解释本任务的具体要求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中具体步骤进行操

40、作;2、打开“参赛选手表”,浏览数据;3、在“参赛选手表”中插入一条记录:4、修改数据表中的记录;5、查找并替换;6、删除指定的记录;通过具体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七)学生练习参考光盘提供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在计算机上完成自己建立的数据库。并与光盘提供的数据库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方法。2.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2)学习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3)了解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原则。【教学重点】(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数据规范化的思想和意义;(2)、理解并掌握数据规范化的方

41、法,理解数据规范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范式的定义,并能对给出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一个实例进行剖析,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同时讲解数据规范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范式的定义;(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对实例所给出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3)、将小组活动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学习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首先通过对学生赵小刚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该数据在设计

42、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学习数据库规范化的必要性。(二)学生小组讨论1、对于上述数据库,课程信息(课程名、课程编号)是不是确实需要多次输入呢?2、当新增加一个学生,他还没有选修课程时,能不能把他的信息添加进去呢?3、问题出在哪里呢?还会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老师的案例分析后,学生会发现该案例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后会对抽象的概念加深理解。(三)任务2:分析梁虹同学的数据库通过分析学生梁虹基于同样任务设计的数据库,发现该数据库,由于将学生、成绩、及学生选修课程的成绩分离成不同的关系,从而使得数据冗余大大减少,而且不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

43、常。总结出: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与变换,以消除数据冗余、插入删除异常等不正常的现象,这就是对关系数据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的目的。(四)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1、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条件可以分成几级,每一级称为一个范式;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疑问听教师进行讲解,从而理解并掌握数据规范化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习数据规范化的三个范式。(五)学生小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表2-14所给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表进行分析,讨论这样的设计会带来什么问题?怎么对它进行规范化处理?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共同探究,更好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系模式规范化的概念和方法。3.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一、教材分析:该门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ACCESS平台来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和技术,体验和感受数据库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进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