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学信息化项目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教学信息化项目解决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源整合 创新应用区域新课程教学信息化项目方案同方知好乐教育技术研究院2010年3月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区本教学生成资源专题教参电子教材微格课例教学案例动画教具教学素材区域新课程资源整合平台区域新课程资源中心投影机光电白板无线路由学校网络互动实验教室区域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训教室无线路由投影机光电白板教学工作台教学工作台学习电脑学习电脑实训电脑实训电脑实训电脑实训电脑学习电脑学习电脑学习电脑学习电脑实训电脑实训电脑学校新课程网络教学实践平台学校课程资源中心动画教具教学案例微格课例电子教材专题教参校本教学生成资源整合外部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目 录一、项目建设背景41.1 课程教学资源有问题41
2、.2 学校新课程教学有问题51.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问题6二、项目建设目标82.1 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82.2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82.3 网络互动实验教室的建设8三、项目建设模型9四、项目实施价值9五、项目建设内容105.1 中小学新课程资源中心105.2 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225.3 网络互动实验教室245.4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训室25六、项目建设清单256.1 区域课程资源中心建设清单256.2 学校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清单266.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训室建设清单27附件一:教育部课题实验区申请指南28一、教育部课题简介28二、教育部课题实验区创建通知31三、实验区建设背景3
3、3四、实验区建设指导思想33五、实验区的建设目标33六、实验区的基本要求34七、实验区的实验任务34八、实验区的申请程序35九、实验区申请表35附件二:部分典型案例39一、项目建设背景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强调:“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进义
4、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要把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建成遍及城乡、覆盖所有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优秀课程和教材可以在网上随时查到。教育部门要与广电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合作,整合互联网、村村通等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这不仅对教育有好处,也能带动信息产业发展。鼓励名校开放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 使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方法影响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孩子,为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
5、为主导”。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可以肯定: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和应用大量的“教学素材资源”,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探究,更要充分调动和利用课前和课后的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讨论、探究和课后的指导和讨论,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本项目的建设背景也就是要研究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和教学创新应用?”。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现有的课程资源支持有问题,二是新课程教学方式有问题,三是教师的教学信
6、息技术能力有问题。要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信息技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依靠信息技术解决以上问题。1.1 课程教学资源有问题很多领导都会说,我们买了很多资源了,我们的资源有什么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现有的课程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建立统一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和学校购买了不少的资源库,由于这些传统教学资源库数据标引不规范、内容陈旧、管理混乱、没有建立按课标或教材的导航管理等原因,造成这些资源不能被教师直接方便使用,基本不能在日常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2、现有教学资源与课程教材脱节造成教师不能使用:现有教学资源与新课程教材严重脱节,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没有进行
7、数字化开发,资源没有与课程教材内容、尤其是与数字化教材的章、节等知识点的无缝链接,因此,教师使用起来很难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影响教师备课授课活动。3、现有教学资源内容单调缺乏互动性,难于满足知识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多数教学资源库内容相对单调,主要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缺乏交互性、探究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教具、教学案例、微格课例等,激不起教师的应用兴趣和热情。4、日常教学产生的教学资源不能有效保护利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优质资源往往分散保存在教师个人手中,缺少对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不能得到保护,不能被共享和利用。因此,各级教育
8、主管部门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有区本特色并可持续发展的“新课程资源中心”,以满足全区师生在新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有效应用。1.2 学校新课程教学有问题很多学校都会说,我们的大多数教师都运用了PPT、互动白板和投影幕等多媒体手段授课,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有什么问题?这是对新课程教学严重的误解,只能说这种课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增强了教学在屏幕上的某种互动性,但离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还很远很远。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目前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突出的共性问题: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
9、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度。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
10、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不少教师由于受规范办学行为之前的惯性影响,不少教师缺乏课型意识和优化教学流程意识,寄希望于“广种薄收”,把新知探索、巩固复习、检测讲评、阅读欣赏等课型上成一个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课堂授课时
11、间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7、题海战术多,有效延伸少。学生自主修习时间已大大增多,自主修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题海战术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关注学生自主时间,关注自主修习的方法和效率,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法,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新课程的理念还只是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
12、有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新课程教学支撑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整合和网络教学互动方面的优势,全面优化课前、课中、
13、课后的教学活动,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1.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问题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培训方式单一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2
14、.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
15、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实训,最好将培训融于新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中去。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由于教师信息技
16、术能力培训要求仅仅停留在做课件的水平上,培训方式仅仅停留在理论课程学习,缺乏实践训练,更没有掌握基于网络环境的新课程教学训练,以至于在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时无法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训教室,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即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又探索出新课程的教学创新方式。清华同方在10年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新课程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新课程教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到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的实施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训等层面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二、项目建设目标2.1 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
17、合“新课程资源建设与整合”是指通过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理念,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充分整合自有资源、引进资源和日常生成的资源,并形成资源“自我健壮,持续发展”机制,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课程资源中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服务和教学应用服务。“新课程资源中心”主要内容是以学科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教材为线索,建立学校新课程资源保障体系以及课程资源保护、开发及共享应用机制,从全区出发充分调动全校所有教师参与的支撑校本需求的动态课程资源中心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课程资源建设问题。2.2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学校在校园网上建设“
18、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环境”, 与学校“新课程资源中心”实现无缝集成,从而全面有效共享应用学校新课程资源中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新课程教学的全面应用。“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环境”支持网络学案教学、教学检测反馈、网络互动讨论、课后作业指导等功能模块,以满足基于网络的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前课后学习指导、课堂互动反馈等凸显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活动的需要,全方位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等日常教学行为,为全面、具体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提供可操作手段。教师可利用“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环境”,开展“多媒体教学”、“学案教学”、“反馈教学”、“人手一机教学”等新课程互动教学实验,以微型便携笔记本电脑为
19、学习终端,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化、课堂教学的差异化和个别化,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并可随时随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得到即时教学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可研究如何在开展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加深入领会课改要求,引导教师学会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优化日常教学,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大胆探索新课程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和过程,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探索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过程评价和管理方法。2.3 网络互动实验教室的建设“网络互动实验教室”是中小学探索研究实践新课程教学方式和进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20、实训的实验教室,它有以下四大功能:1、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课的授课教室;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训活动的场所;3、教师集体备课的新课程教学备课室;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电子阅览室。三、项目建设模型四、项目实施价值建成此项目后将产生如下效益:1、通过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弥补了教师资源和教师水平的不足,可让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可享受到同样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2、通过城域网中心管理的“新课程资源中心”,实现全区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将教学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学校课程资源中心的建设和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训和下属学校的实践探索,大力推动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3、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
21、课程资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供了手段,使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全面落实“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全程支持课程教学中的“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4、可有效减少学生盲目请家教、报培训班和购买各种教辅资料的开支,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教育系统的不正之风。5、信息化教学真实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有助于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有助于促进家校沟通,也有助于为未来高校录取提供客观公正的学业评价数据。6、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在学校因突发情况
22、停课时利用网络开课,保证学校教学进度不受影响。五、项目建设内容5.1 中小学新课程资源中心“中小学新课程资源中心” 是通过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理念建立的集成课程配套资源、资源建设与管理工具、教学应用软件为一体的的开放式、个性化、多功能综合平台。以学科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教材为线索,引进优质基础资源如动画教具、微格课例、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参和新课标试题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整合自有资源、引进资源和日常生成的资源,形成教学资源“自我健壮,持续发展”机制,为全区教师日常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而建立的课程资源保护和应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1、功能要求课程资源整合平台包括资源检索、资源排
23、行、资源分类、资源整合、资源链接、图书推送、导航管理、系统管理、统一论证,实现资源与教材的配套,满足教师、学生可按章节或知识点的直接使用,支持电子教材的原版显示、支持校本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外部资源的链接使用,支持教学资源按教材的导航管理。(1)资源导航:支持教材导航,可在电子教材上实现知识点与配套资源(素材)的超链接,资源(素材)与电子教材“浑然一体”,相关资源一目了然。支持导航定制,可自由增删教材版本,可以根据本区教材自由定制导航。(2)资源浏览:支持资源按知识点聚合的栏目式浏览模式,即每个知识点的各类资源分栏目同屏显示。支持传统的表格式浏览模式,支持当前知识点组合检索。支持教材电子
24、原版与配套资源同屏显示,可通过教材翻页同步浏览资源。(3)资源检索:支持标题、关键词、描述、类型等资源属性的专项和组合检索;可全库检索,也可在当前知识点快速检索。(4)资源排行:提供各类资源的使用排行、上传排行。(5)资源管理:基本的资源管理功能,如资源的元数据修改、条目删除、数据内容审核、资源发布等管理功能。支持可配置与其互联其它课程资源中心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共享的数据将被收割到学校课程资源中心。支持设置是否允许被其它某个校园网资源服务器远程连接,作为一个资源的来源,进行统一检索。支持优秀资源的推荐,可撰写推荐意见,可推荐到指定知识点。支持按资源分类的使用统计、按用户分类的使用统计,可组合时
25、间条件。(6)资源整合:支持资源分类维护和支持自定义分类。支持资源上传及属性编辑和支持多文件资源上传。支持资源的批量引入。支持外部在线资源的引入。(7)图书推送:支持图书馆最新书目信息的推送,可推送到指定知识点,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8)互联互通:预留端口,支持与学校现有资源库互通,实现资源共享。2、技术要求(1)平台采取MVC三层架构,系统安全、稳定、强壮。分布式结构,可灵活配置,实现均衡效率和成本。(2)开放的平台接口,满足用户个性网络及资源环境的接入,独立的后台综合管理,提供用户的一站式管理,简化系统管理维护;支持界面的个性化定制。(3)采用采用AJAX技术,用户界面高效、友好。具
26、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和性价比。各功能模块可以分布部署,可根据用户规模进行扩展,满足城域网、校园网的使用需求(4)动态数据采用SQL Server 2005/2008;动态性能高效、扩展性优秀。静态数据采用kbase全文数据库,高速全文检索性能达到500G/s的速度,能实现知识挖掘功能,如自动分词、自动分类、自动聚类、相似性分析等。(5)自主开发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集成了DES加密及ZLib数据打包技术,可保护各种格式的多媒体数据,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网页、音频等。(6)支持元数据规范:资源描述与分类符合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为了保证更准确,更科学的描述素材,根据每
27、种数据类型素材的特性,在CELTS-42规范中所规定的13个必标元数据(标题、学科、关键词、资源描述、标识、格式、日期、语种、类型、作者、适用对象、元数据语种和元数据)。3、内容要求课程资源内容包含优质基础特色教学资源,按教师使用习惯的分类体系分类包括:教学素材、动画教具、教学案例、微格课例、专题教参、电子教材和测评题库等,具体要求如下:(1)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多媒体教学素材库” 是针对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教研备课及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科学系统地设计制作教学所必需的文本、图片、图形图表、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网络课件、案例、题卷、文献资料等各种教学素材而组成的多媒体数据库
28、。通过配套的素材库检索备课系统,教师可以方便地选择素材,形成个性化的多媒体教案或讲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素材直观、动态、交互和信息量大的特点,使知识可视化呈现,充分揭示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所有素材都经各学科专家审定,是学科教师备课、制作课件的专业基础资源。高中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总计不少于17万个教学资源。初中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总计不少于12万个教学资源。小学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等学科,总计不少于3万个教学资源。功能要求: 支持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主要
29、适于日常多媒体教学。包括媒体素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文本)、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扩展资料。软件系统支持素材的知识导航、分类导航、智能检索、播放浏览等功能,并提供了与office无缝衔接的教学备课功能。按照教学阶段分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产品版本,大于30万条素材。技术要求 素材开发选用各种主流多媒体编辑制作工具,如Adobe Flash、Dreamwaver等,与Windows系列操作良好兼容。 软件平台开发选用MVC三层架构,安全、稳定。 资源管理、检索、使用于一体;提供资源属性、检索、浏览、下载、收藏、备课等功能,与WORD、POWERPOINT工具软件无缝链接;提供自建资源功能。
30、规范标准要求 (*)符合CELTS-42元数据规范,资源描述与分类完全采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 为了保证更准确,更科学的描述素材,根据每种数据类型素材的特性,在CELTS-42规范中所规定的13个必标元数据(标题、学科、关键词、资源描述、标识、格式、日期、语种、类型、作者、适用对象、元数据语种和元数据)的基础上,需要适当增加元数据项,如图像素材的尺寸、音视频素材播放时间、文本素材字数、动画和课件素材的缩略图等。 与新课标及新课标主流教材配套:以最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新科标教材为基准,同时满足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新课标主流教材内容,能够满足新时期教师的教学、进
31、修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求,重点解决传统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具有资源版权:除自主开发研制拥有资源的著作权和版权,与其他联合创作或整合收录的资源均与作者或出版社达成使用授权协议,并向作者和出版社支付版税。 资源组织规范,分别按学科、教学功能进行分类,提供新课标导航和新课标教材导航体系;(2)动画教具库:动画教具是基于科学模拟的教师教学工具,是以知识点或者教学主题为单位,针对突破教学难点的需求和组织课堂交互活动的需求而设计的,可以拿来即用的一组一组的教学动画,是多媒体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包括科学建模动画、模拟演示动画、动态图表、交互练习、多媒体题解、感悟动画、诵读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
32、学动画。动画教具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八个学科的教具。用动画改变知识呈现方式,揭示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用动画突破教学难题,让动画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动画教具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设计,满足校园网网络环境使用。高中包含9大学科分607组共2791个教学演示探究动画。初中包含8大学科分496组共1786个教学演示探究动画。小学包含2个科分434组共1323个教学演示探究动画。功能要求 支持中小学各学科进行探究式教学活动的互动型教学动画软件库,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版本,包括中小学各科教学动画近5000个。 所有教学动画均为原创开发。动画开发针对各学科认知难点,利
33、用科学动态模拟等技术手段,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微观现象可视化、复杂过程简单化。 包括模拟演示动画、科学建模动画、交互练习题、多媒体题解、动态知识图表、欣赏感悟动画等各种类型的动画。可应用于情景创设、难点演示、互动探究、交互练习、归纳总结等不同的教学环节。 动画配有专家的教学建议,教师无需再加工即可直接用于教学活动。 既可用以课堂演示教学,更可以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技术要求 核心技术之一是教学动画的教学设计技术,包括科学选题、知识模型化、教学要点分析、模型教学优化、教学场景设计等。 核心技术之二是计算机科学建模技术,包括2D、3D的科学建模,保证知识建构和呈现的科学性、精确性,使动
34、画不仅更定性观察,更能够定量分析。 教学设计由教学专家主持,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跟踪处理,通过动画定格、慢速播放、定点追踪、互动提示、场景对比、模型参数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 模拟类动画采用Adobe Flash8开发,直观形象、色彩逼真;采用AS2动态交互,相应及时、操作简便。 科学建模类动画采用Delphi7.0开发,模型科学精确、运行效率高。 提供动画的打包浏览工具,便于教师整合个人资源形成个性化教学课件。教具价值(1)教具,让教师易教动画示例:横波的叠加:运用科学动态模拟技术,在介质系统的波叠加运动中把两列原波分解并且同步地显示出来,通过对比观察叠加波和原波,使复杂的物理过程大
35、大简化,让学生在动态的波叠加图象中直观观察波的独立性、动态展示波的干涉情景、定量研究波的叠加运动原理。(2)生动逼真,让学生看懂所谓教学难点,很多都是因为知识对象难以观察,或者知识本身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比如动态的、瞬时的、宇观的、微观的现象或者过程,比如复杂的结构或者逻辑,比如过程的抽象描述等。n 模拟演示动画教具不仅仅是生动,更重要的是还原了知识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了本该看见却一直无法看见的知识对象;甚至把抽象的数学描述可视化了“听”不懂的难题,也许“看”会更容易懂。物理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 化学碳原子结合方式生物有丝分裂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3)互动,让师生充分交流n 科学建模
36、动画软件精确的数学模型,准确揭示动态图像的知识本质,是师生充分互动、有效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参与、积极思考。物理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数学长方体 n 交互练习题方便教师组织反馈练习环节的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地理游历世界 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游戏n 多媒体题解通过动画“点”破题目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化学多媒体习题:氯化钠 数学函数与数列n 动态知识图表:方便教师讲授知识结构、动态梳理知识脉络。n 感悟动画体悟文学作品的情感、意境,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美。语文雨巷感悟欣赏课件 语文醉花阴歌曲赏析(4)拿来即用,让教师轻松驾驭教学与教师们熟悉的PowerPoin
37、t界面相似,用起来还要简单!每组动画都写明了具体的教学用途和用法,帮助教师轻松掌握。主要动画还给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是教师有价值的教学参考。(3)多媒体电子教材库人教社新课标电子教材库包含高中和初中版本,教材全文与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化整合的多媒体电子教材。它根据教材章、节、页、栏目各级内容,系统恰当地组织备课教学所需要的各类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从而全面地支持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备课活动;同时,它把教学素材与教材全文内容进行知识链接、无逢整合,使素材的使用像翻教材一样简便,轻松备课。功能要求 多媒体化、数字化的中小学新课程电子教材,是中小学新一代的立体化教材。已出版与人教版配套的电子教材122
38、本,其他各版本教材200多本。 在教材原版数字化的基础上,按教材章、节、页、栏目等内容配备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实现了教材内容的多媒体注释、补充和优化,素材配有教学板书及学生活动设计。 软件提供按教材翻阅检索和快速制作课件功能,方便了教师备课、做PPT课件和讲课使用。技术要求 采用同方自主版权的CAJ数字化电子书技术,实现教材的电子原版显示,同时支持在电子教材上的批注、笔记等功能。 在原版电子教材基础上,通过图文超链接把各种配套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电子书与教学资源的无缝链接。 软件系统基于Delphi7.0和ADO开发,运行稳定高效;通过OLD技术嵌入OFFICE,实现了资源库与教学
39、办公的一体化。素材配套要求: 多媒体素材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针对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难点用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恰当的呈现、优化、注释和扩展,与教材的章、节、页、栏目甚至段落相对应,帮助教师准确理解教材,为教学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程资源。 查找便捷:查找多媒体素材像翻书一样简单,电子教材原版显示,并在电子教材上实现素材的超链接,素材与电子教材“浑然一体”,相关资源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地方便教学素材的查找和使用。 备课简单:备教材、选素材、做PPT讲义一气呵成。备课工具具有素材收藏、调序、模板选择等功能,素材配有教学板书及学生活动设计,可与素材一起插入PPT,教师可在查找、浏览素材的同时
40、,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迅速生成可以直接使用的PPT电子讲义。 教学轻松:教材、素材、板书有效整合,课堂直接使用。教师也可不必制作PPT,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快速选择恰当的素材直接演示;利用批注功能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读教材、看素材的同时,在教材和动画素材上书写板书,使电子教材成为教学互动的理想平台。(4)多媒体教学案例库多媒体教学案例库精选收录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以及各地教育学会和教研部门组织的各学科教学观摩大赛优秀案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获奖案例成果以及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的优秀案例,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9个学科定期出版,是教师新课
41、程专业学习、教研备课的参考资料。高中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总共含有400多节优质教学案例课。初中版: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总共含有400多节优质教学案例课。功能要求 由国家级教学电子期刊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7年在北京发起并制作,汇集国内各类高水平的教学观摩竞赛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的优秀作品。 大部分案例采集自中国教学学会各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优质课大赛,目前包括中小学各学科优质案例近1000节。 案例记录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专家评课、教学反思等内容,而且汇集了相关课件、图片、音频以及动画等教学资
42、源。教学信息完整,特别适用于教师的备课参考和业务学习。技术要求 案例采用Dreamwaver编辑加工成网页格式,便于各种环境的使用。 软件平台开发选用MVC三层架构,安全、稳定。(5)微格课例库新课程微格课例库是由各学科名师针对高中、初中阶段每个学习单元中普遍存在的学习重难点问题设计的系列辅导课程。该课程库不是重复讲解课堂教学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误区设计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通过精心设问和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深入讲解,并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帮助教师备课和业务学习的参考资料。功能内容要求 新课程微格课例库,通过独具特色的“
43、问题”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疑难分解为一个个关键问题,并辅以直观生动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弥补课上学习的缺漏,并形成对知识正确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该系列课程,不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的这种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状态,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后,精心设计每个学习单元中普遍存在的学习要害问题,直指学生思维中的空白和误区。 通过科学的设问、对问题精辟剖析,利用多媒体电子板书与生动形象的教学动画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彻底将概念、原理、规律讲深、讲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使其领悟学科学习方法。 该系列
44、课程,以“问题”为线索,不受教材限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包括高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六个学科。技术要求 全部课程采用流媒体视频格式,按照学科、专题、问题进行组织,查找简单方便,观看清晰流畅。 名师授课,授课教师均是全国知名的特高级教师。 教学示范手段多样,各具特色,以下为部分内容示例:不同证明方法的比较常用辅助线方法汇总解题思路点拨情景模拟实验演示解题思路点拨知识梳理解题方法总结规律 指导方法(6)多媒体专题教参库多媒体专题教参库是以帮助教师备课、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学深、学透各学科课程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由学科一线教师和教研专家从上千种中小学
45、专业期刊和报纸中精心编选、深度加工的系列电子教学参考丛书。多媒体专题教参库可开阔师生思路,引导学生学深、学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改变被动低效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定式,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媒体专题教参库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版本,适合中小学各学段主要学科的教师、学生使用。 可开阔师生思路,引导学生学深、学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改变被动低效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习习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5.2 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活动的网络支撑平台,也是学校新课程教学创新方式创新实践的解决方案。平台遵循
46、“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设计思想,实践“自主、协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整合和网络教学互动方面的优势,全面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平台以网络多媒体学案为中心,教师通过学案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过程,学生在学案的引导进行自主的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复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随时互动,打破传统的课堂时空限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师生教学关系。学校新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功能示意图功能要求(1)网络学案学案编辑与发布,教师根据学习主题编辑网络学案,可灵活定义学习栏目,快速引用资源中心的学习资源,学案所见即所得;学案可发布给指定的班级;可设定学案的有效期。学案学习,学生访问教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