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843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8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一年二月目 录一、 发展现状1(一)主要成就1(二)主要问题7二、 面临的形势8三、 指导思想和原则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四、 发展目标15(一)总体目标15(二)具体目标15五、 重点任务17(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19(二)完善电子政务平台20(三)建设行业管理与决策平台21(四)搭建智能交通服务平台24(五)引导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6(六)构建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系统27(七)健全信息化保障体系28六、 措施和建议30(一)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30(二)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应用30

2、(三)创新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营机制30(四)继续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评估31(五)深化区域交流与合作31(六)重视信息化培训和人才培养31附件: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建设项目及投资实施安排33序 言“十二五”是我省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构建区域一体化格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充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全面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实现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加快交通运

3、输信息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支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引领交通运输行业进步。从我省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发,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要求,我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旨在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成绩,分析研究“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形势,

4、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建设任务和实施计划。规划期限为20112015 年。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一、 发展现状(一) 主要成就“十一五”是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需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为重点,不断深化“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并重,政府行政能力、行业监管能力、公众服务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1. 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省组织开展“广东交通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设,省厅、地市及直属机构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全省

5、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实现了省厅和厅直属单位、全省21个地市交通局、公路局,各片区航道局的公文流转。省厅办公自动化系统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和技术革新,推出基于移动办公模式的WAP-OA系统,曾荣获全国政府2006技术创新大会“2006新技术应用奖”,系统承建单位被授予2007年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电子政务类)称号。 我省升级改造交通运输厅公众网,政务信息数量大幅增加,服务内容基本涵盖了交通运输政府各个职能领域,推出简体、繁体、手机、纯文字等版本,服务内容丰富,方式更加灵活。省厅公众网被评为“2008至200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影响力不断扩大。我省开发了“广东省交通厅统一

6、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省厅26项行政审批事项的电子化处理。系统与省监察厅电子监察系统对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过程和结果实时接受监督。我省建设了全省交通运输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省厅主会场,21个地级以上市交通局(委)及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办公室共22个分会场,并连接交通运输部视频会议系统,制定了广东省交通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制度,构建了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高效的沟通平台。2. 覆盖全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行业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开展行业管理业务系统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交通运输各领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行业监管体系。(1)公路管理信息化我省建立了全省公路属性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发了广

7、东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和广东省公路可视化系统,支持超限运输管理和路网应急管理,并向公众出行提供综合路网服务。建立了交通规费征收稽查系统、年度预算管理系统、路政信息管理系统、特大桥梁安全监控系统、大道班生产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实现路桥年票征收、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路政许可审批、路政案件、路政巡查、特大桥梁安全监管、养护生产等管理业务信息化,极大的提高了公路管理的水平。(2)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我省建成有线和无线两套专用运政网络,建立了覆盖省、21个地级市、249个县(区)和镇的三级道路运政管理部门的广东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全省卫星定位数据联网监管系统和电子证件应用系统,颁布了广东省道路

8、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技术标准。省运政系统与交通部、各地市交通局共享数据,与省财厅、省信息产业厅、省监察厅、省交警局等业务系统联网,先后荣获2005和2007年度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工程称号。2008年,我省作为IC卡电子证照管理工作全国唯一试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IC卡道路运输证及IC卡从业资格证,构建电子证件应用系统,支持“行政许可、行政监督、行政处罚”三大业务,极大的提高了运输市场监管能力。(3)综合执法信息化按照我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我省建设了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实现路政执法、运政执法信息化,实现与道路运

9、政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4)航港管理信息化我省开发了广东省港航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系统,初步实现了全省港航电子数据交换、港口内贸集装箱货物超载管理、港口设施保安、珠江口公共航道引航调度、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港口经营许可、港口岸线申报等信息化管理。建设了以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航道地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广东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初步建设部分航段数字航道地图,实现航道可视化管理。完成船闸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西牛枢纽自动化监控管理和11座阶梯船闸的监测管理,实现了西牛枢纽船闸过往船舶统一调度和IC卡收费管理,实现船闸工作状态远程监控,有效地提升了船闸管理水平。(5)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我省开发了广东省交通建设市

10、场信用管理系统,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建设了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综合管理平台、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质量动态控制信息系统、交通建设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系统、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全省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质量、进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质量监督预控能力。建立了广东省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实现公路工程基本信息、估概预算编审、清单、决算编审、造价监督、造价人员资格、材料、定额等管理信息化。3. 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我省运政卫星定位系统将各地市卫星定位平台与省运政系统对接,对县(区)以上长途客运班车

1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列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驾驶培训教练车六类重点车辆进行卫星定位动态监管。通过广东省交通综合监控中心一期的建设,实现了对高速公路各路段收费站、服务区广场视频监控信息实时采集,行业安全监管范围和能力大幅提高,为应急决策与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4. 公众信息服务成效显著我省建设了“广东省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公众出行服务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短信服务平台和多媒体查询终端等多种方式,提供电子地图、出行路况、客运班次、交通快讯、出行常识等交通信息,提供出行建议。我省开发了广东省交通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办理、审查、归档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12、,通过交通科技网,提供科技信息公开、成果展示等服务。交通运输部高等级公路电子收费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建成并投入作用。截至2010年7月,全省通车的75条高速公路中的73条共计3900多公里纳入联网收费,开通ETC(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303条,ETC覆盖率约为28%。至2010年底粤通卡保有量达到100万张。我省组建一卡通公司,整合珠三角地区现有公交智能卡系统和资源,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汕尾五座城市实现公交卡联网,为实现全省交通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建立了城市智能交通平台,整合城市交通基础数据,监控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客运枢纽、停车场、城市

13、道路等运行状态,预测交通流量,发布出行信息,实施交通诱导,极大的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5. 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趋于完善我省交通信息化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交通政务内网”和“交通政务外网”,构建了覆盖省、市、县(镇)三级的道路运政网,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广东交通虚拟专网”,实现全省大部分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公路系统建成了覆盖省公路局、市公路局的公路规费征稽网。省厅作为一类节点接入交通行业信息专网,建立了交通运输部视频会议系统(广东节点)和IP电话系统,实现了省厅和交通运输部、兄弟省市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传输和实时通讯。省厅制定、实施广东省交通厅

14、机房管理制度、广东省交通厅网络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我省建成涵盖公路、运政、港口、航道、综合执法、市场信用、交通档案等内容的全省交通数据中心,建立了交通资源目录,制定了广东省交通数据采集报送管理制度(暂行)、广东省交通基础数据元集、广东省交通数据中心系统项目数据标准规范等信息资源整合标准规范和制度以保障数据中心的应用,为我省开展交通管理、决策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制定了广东省交通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广东省交通厅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编制了广东省交通信息安全总体方案。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分别安装了

15、网络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漏洞扫描系统等安全设施。初步建成厅机关数据网络备份和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广东省交通系统(云浮)数据备份中心”,数据资产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建立了“广东交通行业虚拟CA认证中心”,保障行业信息系统用户的身份安全和应用安全。(二) 主要问题尽管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在服务社会、强化监管、提高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行业骨干网络建设不完善行业骨干网络建设不完善,依赖公众电信网组建的行业网络运维费用过高,与此同时,高速路段光纤资源闲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而必须加快协调各高速公路路段公司,整合各高速路段光纤资源,建立广东省

16、交通运输骨干专网,以提高业务承载水平和网络安全性,降低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成本。2标准规范建设有待完善,应用系统建设存在孤岛现象目前,道路运政、综合执法等部分应用系统在建设中考虑到了业务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了统筹协调和协同工作。但由于未出台统一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建设等核心技术标准,业务系统普遍存在自建自用现象,未实现信息共用,在某些领域上形成了信息孤岛,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需要站在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高度,完善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建设,统筹信息化设计、建设和应用,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3信息化发展相对不平衡我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资金投入等差异造成了地

17、区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此外,目前我省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趋于完善,公众服务内容范围、方式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二、 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是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构建区域一体化格局,推动粤港澳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体制改革、民生改善、开放合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崭新的任务,交通运输信息化需求呈现出时代特征。(一)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江三角

18、洲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要素,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与服务进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一体化,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开发、利用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的收费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实现城市间公交、地铁、城际轨道、泊车电子计时表等 “一卡通”,实现异地售票、联程售票,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出行咨询、投

19、诉、维修、救援“一号通”,推进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对接融合,推进城市间公交互通互连,增强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间快速通行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二)促进珠三角外联内通,构建亚太地区客流和物流中心,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构建“大交通”格局,既是“大部制”行政体制实施后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的发展任务。现代综

20、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合理布局、顺畅衔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以“结构合理、功能协调、衔接顺畅、管理科学、节能环保、安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运输系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科学集成各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有效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实现运力、客流、物流等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合理配置运输资源,调整优化通道资源,科学布局运输枢纽节点网络,高效引导集疏运客货流,提供一站式出行信息服务和全方位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提高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三)全省交通大建设、大发展,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基

21、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十二五”我省交通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省将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2年,实现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4700万标箱。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总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交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营,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测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运行状态,构建可靠的交通网络,保障交通运输系统平稳运行;挖掘交通网络潜能,充分利

22、用已有设施和装备,扩充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畅通、高效。(四)保障运输安全,保持平稳发展,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运行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交通运输政府的重要职责。交通运输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安全运输、平安出行是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省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至2009年末已突破660万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加之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做好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监测和预警,对公路、站场、

23、港口、内河航道等重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对客运车船、危险品运输车船进行轨迹跟踪,对重点路段、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检测,全面掌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预警,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分析系统,建立畅通的应急通信网络,建立应急资源管理机制,实现统一指挥,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科学调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交通安保舆情管理,公开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信息,维护社会稳定。(五)转变发展模式,发展低碳交通,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集约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我省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长期以来受环

24、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困扰。为摆脱能源困境,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和谐社会环境,近年来,我省倡导“绿色广东”建设,加快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高度重视低碳发展,明确提出加强低碳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公路水路交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推动“两型”行业建设,发展以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实现运输生产精细化管理,充分、合理利用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资源,减少空驶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现象,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空间占用和污染排放

25、;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进行监测,及时预警,推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运输装备的更新;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化业务办理、监督和执法,提高行政效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无效出行,减少资源利用;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实时传播交通信息,保障运输系统畅通,从而避免交通拥堵,节约出行时间,降低环境污染。 (六)打造幸福广东,提高民生福祉,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核心。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做好行业监管,切实服务于民,始终是交通运输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发

26、展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交通出行需求,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运输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整合、共享行业信息,实现业务协同,高效行政和综合、公正、透明执法;监测行业运行状态,采集、分析、挖掘相关信息,实现快速判断和科学决策;引导交通出行,提供不停车联网收费、联网售票、公交一卡通、综合信息查询、投诉举报、遇险报警等全方位交通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出行信息服务质量,让交通信息化建设成果惠及百姓。三、 指导思想和原则(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区域一体化格局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坚持“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电子政务为龙头,深化应

27、用,支撑决策,巩固并继续发挥其在行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带动性作用;以交通智能化建设为重点,整合、共享信息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联动管理、智能决策和一体化服务;以管理和运营机制创新为手段,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保障力度,引导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产业化,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信息化支撑我省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推动实现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二) 基本原则(一)需求导向,深化应用坚持以我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落实并深化信息化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的理念,积极推动信息化系统在交通运输业务领域的应用,不断完善信息化功能,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28、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二)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加强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打破分割,条块联动,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完善全省交通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全省交通信息资源体系,提高行业综合监管与服务能力,为交通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三)覆盖全局,协调发展推动信息化在交通运输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和融合,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强化区域合作,使信息化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四)创新发展,全面

29、提升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新技术与传统交通产业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建立与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安全运输、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便捷服务,提升行业发展能力。(五)以人为本,惠及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推动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经济实用、保障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使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全方位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满足公众出行、办事需求,构建和谐交通、民生交通。四、 发展目标(一)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基本建

30、成智能化交通运输监管、决策与服务体系,形成与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机制创新、运营规范、高效安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管理、运营一体化和交通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实现粤港澳交通运输一体化。全省交通信息化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二) 具体目标1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监测体系基本建成完善行业通信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感知技术和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建成覆盖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重要路段、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城市主要道路、客运枢纽、客货运场站等重点设施和区域,“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

31、”船舶、公交车、出租车等重点营业性运输工具,以及交通运输市场的动态监测体系。2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基本实现 建立和完善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和船舶、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建设项目等基础数据库,推动城市公交、出租、客运枢纽、农村公路等基础信息的整合,开发利用交通信息资源,建立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形成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组织有序、传输高效、安全可靠、更新及时的省、市两级交通数据中心。3信息化在决策支持、安全应急、出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充分利用交通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分析和挖掘,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市场运行状态、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接报和

32、处置,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不停车收费、联网售票、出行智能诱导、交通服务一号通等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4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动多式联运、道路货物甩挂运输的发展,建成交通电子口岸,提供区域物流信息服务,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实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五、 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按照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加强信息化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和行业管理信息平台,深化其应用,加强交通服务、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等应用系统建设,推动综合运输、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幸福

33、广东建设提供支撑。32图 1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总体框架(一)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专网,建立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广东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省交通信息化保障能力。1 建设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专网逐步整合高速公路光纤网络资源,形成广东省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骨干网,省厅及直属单位、地市交通运输局及直属、区县交通运输局通过自敷光纤、租用光纤等方式接入骨干网,构建支持传感器、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RFID等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的无线网络接入体系,形成覆盖全省,联结省厅、地市、区县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广东省交通运输行

34、业专网。2建立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系统统一电子地图建设标准规范,整合各种电子地图数据,依托广东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完善公路空间信息资源;采集、完善港口和航道电子地图数据,整合水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构建广东省电子航道图,形成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数据采集、维护和更新机制,保障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3完善广东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完善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丰富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港口、航道、船舶、从业人员、航道设施、船闸、航政、港政等水路交通运输基础数据,制定和完善数据中心公共标准规范,完善消息通信、任务调度、安全处理、协议解析、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数据交换支撑平台功能,推动

35、各地市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形成省、市两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4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升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推动其在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应用。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做好各级单位的存储解决方案,完善广东省交通系统(云浮)数据备份中心功能,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体系。强化系统安全建设,依托“广东交通行业虚拟CA认证中心”,推动数字证书在交通运输业务系统中的应用。(二) 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交通运输政府公众网和在线行政审批系统,推广使用电子政务邮件系统,拓展视频会议系统覆盖范围,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应用水平。1 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OA身份认证机制、权限控制体系、关键数

36、据加密等安全应用机制,推广使用WAP-OA,利用智能手机终端、PDA等设备实现移动办公。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业务系统、行政审批系统等有机结合,建立融信息处理、业务协同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办公应用系统。2 完善交通运输公众网丰富广东省交通运输公众网信息资源,结合安全智能表单技术,构建集成化内容管理平台,加强web2.0技术应用,提供个性化在线服务、政务信息专题服务、信息自助订阅等功能,全面提高网站政务服务能力。3 推广使用电子政务邮件系统推动电子政务邮件系统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行业各单位统一布置、分级管理。利用电子政务邮件系统账号,结合广东省交通虚拟CA认证中心的数字认证,实现业务系统用户单点

37、登录与统一认证。4 拓展视频会议系统覆盖范围将视频会议系统覆盖范围拓展至省厅直属单位,有条件的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单位和县(区)交通运输局,同时与综合监控中心实现互联互通。5 推进完善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完善“广东省交通厅统一行政审批系统”,积极开展一站式办公服务,实现跨部门网上联合审批,实现审批事项信息网上公开。(三) 建设行业管理与决策平台加强信息采集体系建设,推进道路运输IC卡、数字航道、计重收费等一批提高行业管理效率的信息化应用,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展行业综合运行分析。1 健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采集体系采用视频监测检测技术、环形线圈感应式检测技术、远程交通微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

38、、超声检测技术、浮动车技术、智能卡技术、RFID标签技术、路侧通信技术、气象检测技术、能见度检测技术、路面干湿状态检测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采集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从业企业和人员、交通建设和运输市场、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等交通静态、动态信息。国省道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率达到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率达到100%。城市公交、出租车等运输装备监测率达到95%以上。2 深化业务系统应用建设和完善交通运输业务系统,加强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和推广泛珠三角区域道路运输业务协同办理系统,泛珠三角区域互认道路运输营运许可、营运车辆、执

39、法处置、道路运输从业企业和人员信用等运政信息,实现业务协同办理。完善道路运输IC卡信息内容,将综合性能检测、二级维修等信息加载至电子客车道路运输证和电子货车道路运输证,推动IC卡电子证件在客运站场、危险品运输、移动稽查和综合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在全省收费公路、高速公路重要路网节点收费站,推广货车计重收费系统。建设绿色通道检查系统,自动检测在绿色通道上通行的车辆物品装载情况,与综合执法系统共享违章运输信息。把全省水路运输行业行政许可业务纳入港航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港航管理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在全省重点航道上,推广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船闸监测系统,建设数字航道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实现

40、航道综合管理、船闸联合调度,提供助航信息服务。完善交通综合执法系统,完善路政执法子系统和运政执法子系统,有效对接全国治超信息系统,实现与路政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联动和数据共享。建设规费征稽执法、水路运政执法、港口执法和航道执法子系统,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推动综合执法系统与省电子纪检监察系统、公安交通管理系统、安监系统的对接,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监督。建设广东省交通运输市场信用管理系统,采集信用数据,制订评价指标,开展信用评价与分析,及时公布信用情况。依托广东省交通科技网,建设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广东省子平台,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提供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对接部共享平台。3 建设综合运

41、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依托广东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形成覆盖公路、水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生产、监管、服务等领域的行业经营分析专题数据库,建立支持统计、数据抽取、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功能的分析工具,按照交通统计要求,提取数据,开展统计服务,根据行业管理与决策需要开展运行分析与预警服务,并与部综合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四) 搭建智能交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出行、客运枢纽、不停车收费、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系统,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水平。1 完善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整合公路、水路、城市公共交通、民航等领域的出行、维修、救援等信息,加强信息资源分析、挖掘,完善

42、出行线路规划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开展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地区区域出行一体化信息服务实践,拓宽出行信息服务领域,提高出行信息服务质量,实现全省出行信息服务智能化、一体化。2 建立和完善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全省客运枢纽站建设规划,建有综合客运枢纽的地市建立和完善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客运运输枢纽不同运输方式联网售票、调度发车、车辆位置、应急处置等信息,提供多种运输方式联合售票、自助售票、自动检票、出行与换乘信息、安全稽查、车辆调度与动态跟踪等服务。3 建立和完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地市建立和完善城市出租车、城市公交管理与服务系统,推动实现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

43、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城市出租车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出租车数据资源中心,监控调度中心、电召服务中心,引导和鼓励出租车安装车载终端设备,提供出租车运行监控、车辆调度、预警、电召、投诉、报警、失物查找、应急救助、路况查询、线路规划、营运统计等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公交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智能公交调度管理、公交场站监控、营运车辆和人员信息管理,公交线路、站点、换乘、车辆预计行驶时间和到达时间等信息发布等服务。推广使用全省通卡“岭南通”,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IC卡并网,建立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平台,实现统一结算。推动“岭南通”在全省公交、地铁、出租车、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公共交通

44、工具以及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4 推广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推动现有联网收费区域的资源整合,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推广采用ETC技术,逐步实现粤通卡全省“一卡通行”。提高粤通卡使用用户的覆盖率,拓展粤通卡在小区停车、加油、车辆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珠三角地区跨省区ETC联网。加快建设ETC客户服务网点,建立数据共享、代理充值、代理服务等合作机制,加强安全保障功能,为ETC客户充值、查询、车载设备维护等提供便利条件。5 建设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中心,整合港口、航道、船舶、从业人员、从业企业等的基础数据,采集引航调度、港口作业、通航情况、客运班线和票务、水文气象等动态数据,建立全省统一的

45、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航运信息发布服务。逐步引导水路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参与、提供船舶租赁、买卖、租船揽货等信息发布服务,提供承运人、货主、货物、航线、货物跟踪定位等信息查询服务,推动水路运输市场的发展。6 建设呼叫中心在我省有条件的地市建立以统一客服号为特征的市级呼叫中心,提供出行信息服务、政务信息咨询、行政许可办理问询、突发事件报警、维修救援等服务,逐步形成全省统一的交通运输公众咨询服务中心。(五) 引导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道路货物甩挂运输等现代化货物运输方式的发展,整合物流园区(货场)、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运输工具、公路通行和水路通航状况、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

46、和信用、货物运输状态等信息,加强对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运输工具和运输货物的监管,提供货物运输行政许可服务、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等,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物流管理,支持南方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交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我省智慧物流发展。1 推动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整合物流企业相关应用系统,实现多式联运关键物流节点单位系统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提供协同物流作业服务、多式联运管理服务和物流跟踪服务。2 推动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系统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引导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开发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系统,研发、应用具备移动位置定位功能的甩挂运输车辆车载终端,推动RFID电子标签、无线数码等自动识别装

47、置在货运站场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或改造货运场站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车辆监控、循环甩挂智能化调度、车辆到达提示、甩挂运输运营分析,以及车辆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装卸理货管理等服务。3 建设交通电子口岸依托枢纽港口和地区重要港口,完善港航EDI中心,共享海事、海关、质检、边检等部门的运输工具、旅客、货物信息和出入境监管信息,建立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业务系统,提供货物查验、危险品申报、港政管理、运政管理等“一站式”交通行政许可服务和物流信息服务。(六) 构建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广东省交通综合监控中心,进一步扩大视频监控图像接入范围,形成覆盖全省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国省道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系统、城市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客运站场视频监控系统、港口、码头、泊位、航道视频监控系统以及琼州海峡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联网体系。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应急指挥数据库,形成省市两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公路、水路、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日常监测、应急事件接报、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等功能。建立健全部、省、市交通应急指挥,以及省、市交通运输政府管理部门与省、市政府应急指挥联动机制。(七) 健全信息化保障体系健全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