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079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小勇同学用力拉住链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运动中的链球在绳子断开的一瞬间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链球将()A.立即静止在空中某点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竖直落到地面上D.做匀速直线运动2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3 .在汽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耳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与其相对静止的物左;右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C.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5.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6.如图所示,林红同学用手握住一个玻璃瓶,瓶子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对玻璃瓶的摩擦力与玻璃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手对玻璃瓶的压力与玻璃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手对

3、玻璃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玻璃瓶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手对玻璃瓶的摩擦力与玻璃瓶对手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 .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8 .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I小I一口: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F,1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F,_人38.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

4、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B. 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 =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D.若16s时撤去E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货车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被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发生在货车突然(填“加速”或“减速”)时,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填“质量”或“速度”)大.10.一木块在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刚好能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让它以4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宜线运动,所需的拉力为Nt,木块以两种速度运动时具有的惯性(选填“相同”或“

5、不相同”)。IIIL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力内和用的作用下,质量为勿的木J1块可在两竖直长板之间以速度P匀速向下滑落.保持两力内和用的大小Tj_方向不变,若木块以3r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应是.(用题目中提供的物理量表示).12 .如图所示,小勇同学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N,若小勇将推力增大到50N,则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13 .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尸作用于A物体,拉力产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P与时

6、间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3s时受到的摩擦力是N,8s时物体三、实验探究题14 .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毛巾棉布木板甲7,丙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2)以

7、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c”)。(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4)纠正错误,进一步分析实验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状态。A、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5 .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1)小华将系于小纸片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作用在小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当细线两端钩

8、码相同时,小纸片静止不动,说明两个力平衡时的大小相等;(2)当小纸片静止不动时,小华将小纸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纸片不能静止不动,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如何去作;(4)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题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是。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料C.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纸片容易扭转16.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含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木块A的重力为6N,长木板

9、B重力为14N。甲(木板表面)乙(木板表面)(1)实验过程中,根据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必须拉着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能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含含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较大。于是含含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方案,该方案(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Bo(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符号口表示。在如图戊所示实验中,木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己知长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若用拉力F将长木块B匀速抽出,则拉力F=N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