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749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论文:聋哑学生一年级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汉语拼音不仅是聋生识字阅读的工具,也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聋校语文教师可基于聋生的视觉优势,从音素感知、音值辨识、音节理解、音意运用四个维度实施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策略,提高聋校汉语拼音教学质量,提升聋生沟通表达能力。【关键词】聋校;汉语拼音;可视化教学对于聋生来说,汉语拼音不仅是识字阅读的工具,也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聋校传统的拼音教学存在手指语、手势语的使用不规范,强调模仿而让聋生机械地重复,注重识字而忽视对话和语言思维训练等问题,导致聋生的沟通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词不达意的现象普遍存在。可视化教学采用视觉表征的方式,以可视化的图标及程序来

2、呈现知识体系,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聋生主要依靠视觉认识世界,在学习中具有视觉优势,对视觉形象的感受能力敏锐,能根据视觉信息进行关联思考。笔者将可视化教学策略引入聋校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利用聋生的视觉优势促进其更好地学习拼音,为沟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一、以形视音:音素感知可视化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应借助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充分利用视觉观察的优势,帮助聋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让聋生通过图片来了解发音方法,学会正确发音。(一)学声母一一图、物、手一致汉语拼音是一种表音符号。聋生难以建立拼音

3、字母的音、形、义联系,记得慢,忘得快。教师可运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的基本原理,让聋生通过视觉感知拼音字母和相关图片,关注字母和事物在形态上的共同点,建立字母和事物的直观联系。如学习声母“y”时,笔者利用图片与声母对应的关系引起聋生注意,让聋生通过对比形状,在图片中寻找声母“y(见表1)。在初步认识了“y”的字形后,笔者引导聋生在新的图片中找“y”,再根据声母的形状,打“y”的手指语。在充分记忆字形之后,让聋生一边观察图片中人物穿着的衣服,一边聆听声母“y”的音,思考声母“y”的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找、听、思”来引导聋生有层次地学习声母“y”的形、音、义。表1声母“广可视化教学路径(二

4、)学韵母图、口、手对应抽象的韵母是由几个字母组成的。教师可通过手指语、手势语与口语拼音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韵母形态可视化,让聋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模仿来学习。如学习“uai”这个复韵母时,笔者先出示一张“歪”了的图片(见表2),聋生一看心中就会产生疑问,觉得老师搞错了图片。笔者指着“歪”了的图片,带领聋生听播放的“uai”音频,并进行跟读。接着,笔者通过口语和手指语、手势语的示范拼读,让聋生观察并模仿,把抽象的韵母与形象的身体动作建立相应联系。表2韵母“uai”的可视化目标(三)音节三步拼读法一一摆、想、读聋生拼读汉语拼音音节的难度更大。比如音节pi聋生单独认读“p”和“ai”都能读正确,但拼读时会

5、出现“pa等音,主要表现为错误、替代和变音等问题。拼读音节时,笔者先帮助聋生理解声母和韵母组合音节的概念,再采用镜面示范,左右手明确分工,左手打声母指语,右手打韵母指语,以手指语组合动态呈现音节。在聋生掌握声母和韵母发音方式后,运用“摆、想、读”音节三步拼读法(见表3),帮助聋生准确拼读出音节。表3音节三步拼读法摆、想、读二、以康导教:音值辨识可视化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使用发音图、发音镜、教学软件、口形舌位演示、触摸提示等直观手段,让聋生了解发音器官部位和发音方法。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康复辅助技术直接干预,能有效地解决聋生音节拼读的难点。(一)以辅助工具引导声母发音声母z/c/s/zh/ch/

6、sh低可视性,gkhjqX无可视性,难以直接开展直观教学。笔者先帮助聋生找到发音位置,再通过语言提示和发音示范,引导聋生进行发音。针对舌根音“k”音发不出或发音错误的情况,可用压舌板推动舌体至舌根,下颌摆成“e”的发音形态来发音;针对“h”音发不出或者发音错误的情况,指导聋生将水含在咽喉部送气,舌根用力,找到“h”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对于舌面音jqx,可用涂抹蜂蜜的办法,引导聋生用舌面找上颗,再送气发音。教师在诱导聋生发音的时候不要怕矫枉过正,应让聋生在不断练习中逐步精细化发音动作,最终实现准确发音。(二)以音调梯度训练发音节奏教师可借助音调梯度训练聋生发音节奏。例如,以青蛙边跳边叫“呱呱呱

7、呱呱呱”的游戏来训练聋生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对于增减音则用目标音强化来练习,如聋生会把声母本音P读成呼读音po,当拼读pa音节时会出现Poa的错误拼读,此时需要在听辨的基础上,舍去声母本音取发音口型诱导发音。三、以境补知:音节理解可视化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指出,汉语拼音不是取代汉字的拼音文字,而是起补充功能,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受听力障碍限制,聋生的生活范围狭窄、认知经验贫乏,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可先创设视觉化的教学情境补偿聋生的语言认知经验,再进行拼音拼读教学。(一)自然情境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笔

8、者尝试在真实的自然情境开展拼音教学,让聋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例如,在学习“tizIiqiIi”(踢足球)、“tidOsh6ng”(跳绳)、“pGiPiqiu”(拍皮球)音节词组拼读时,笔者将学习场地更换为操场,先让聋生自由地选择相关的体育器材进行活动体验,在分清了可看、可摸的了Iiqiii”膜h6ng”“piqiU”后,再观察动作,习得“tl这三个动词,然后朗读、理解、区分“tizSqiii”“tidosh6ng”“pdipiqiu这三组动宾结构的音节词组,最后运用“你做我说”的游戏方式,巩固音节拼读。(二)故事情境故事情境能够集中训练相似的音,突破拼音教学难点。比如在学习拼音“anian”这

9、一课时,笔者选择贴近聋生生活实际的故事编成哑剧,创设人物安安(dndn)小朋友,让聋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和体会音节发音。聋生与健听学生一样,需要在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逐步领悟语法结构和规则。哑剧既充满趣味性,又是传递视觉信息的良好形式,能够满足聋生的拼音学习需求。(三)生活情境教师可利用聋生视觉感知的优势,指导聋生通过观察,将事物的特点与音节的音、形、义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颜色“h6ng(红)、hung(黄)、Ian(蓝)、1U(绿)”时,笔者先请聋生拿出自己的水彩笔,观察水彩笔上的颜色h6ng(红)、huang(黄)、Ian(蓝)、1i(绿);再观察不同颜色的音节,按声母分组拼读一一h6ng

10、(红)、huang(黄)为一组,Idn(蓝)、Ifi(绿)为一组;最后用水彩笔给音节涂上对应的颜色。聋生在情境教学中通过观察形象、音图配对、操作感受,丰富了自身的认知经验,激发了学习拼音的兴趣,加深了对音节的理解与记忆。四、以思培感:音意运用可视化拼音是聋生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但利用拼音进行对话交际的教学一直未被重视。手指语沟通交流的速度慢,难以直观、形象地表达意思;手势语又经常会出现具有多种含义的情况,使得聋生在沟通交往中常常靠“猜”来会意。一年级聋生已经能熟练运用手指语记忆拼音字母。在拼音教学中,将手指语和手势语结合起来,用拼音指语规范拼音对话的语义逻辑,能实现准确、快速的沟通。(一)调换

11、手指语顺序,区分词义聋生可通过调换手指语的顺序,来区分不同的词义。例如,“今天刷牙我用了新牙刷”一句中,“牙刷”和“刷牙”都是用同一个手势语来表示。笔者增加了手指语,通过手指语与手势语组合顺序的改变来区分“牙刷”和“刷牙二(二)手指语加手势语,区分一词多义汉语的一词多义是语文学习难点。在学习中,教师可从具体语境出发,结合音、形、义三个维度,通过手指语和手势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不同词义。如“谢老师,谢谢你”一句中,笔者采用在姓氏前加手指语的方式来强调姓氏“谢”的音,用手势语来表示“谢谢”的词义。(S)手势语加手指语,完善句意聋生在书面语表达中常丢掉动词,这是由于手语中表示动作的词常被聋生当作为名词替代了。例如,“今天我们一起去踢足球吧”这个句子中“踢足球”和“足球”都是用手势语表示。笔者指导聋生通过增加手指语来区分同一个手势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在表达踢足球的时候,加上声母手指语表示“踢”这个动词,结合手势语一起来表示“踢足球”。汉语拼音是聋生语文学习与沟通交往的工具。聋校语文教师应从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抓起,依据聋生视觉学习的特点,利用可视化教学策略,提高聋校拼音教学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