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30).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达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年2030年)一、总贝IJ-4-(一)规划说明-4-(二)规划内容-4-(三)规划依据-5-二、发展基础与环境-7-(一)发展现状-7-(二)存在问题-10-(三)发展机遇-11-(四)面临挑战-16-三、指导思想与目标-18-(一)指导思想-18-(二)基本原则-18-(三)战略定位-19-(四)发展目标-20-四、空间布局和定位-22-(一)一核-22-(二)三层-23-(三)三极-29-五、发展重点-33-(一)构建四大物流体系-33-(二)推进五大物流工程-36-(三)做强六大行业物流-48-六、主要任务-53-(一)加大主体培育-53-(二)完善基础建设
2、-58-(三)加强标准应用-60-(四)构建信息平台-62(五)强化人才支撑-63-(六)推进区域联动-64-七、实施保障-68-(一)加强组织领导-68-(二)加强政策支持-69-(三)加强规划落实-72-名词解释-74-附件-78-一、总则(-)规划说明物流业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有机结合并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提升城市综合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
3、的意义。为奋力推进达州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结合达州物流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是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的依据。为与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相协调,本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17年,中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二)规划内容本规划通过对达州物流业现状、问题、趋势及挑战的深入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达州现代物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布局物流空间、节点及通道,明确达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系建设和发展重点,指出现代
4、物流业的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从而形成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系统依据。(三)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意见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1162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31949号)(4)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1544号)(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6)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3-2020)(7)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
5、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271号)(8)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9)达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达州市生产性服务业规划(2012-2020)(11)达州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12)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达市府发201325号)(13)达州市“十二五”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14)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达市府办201414号)(15)达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8-2030年)(16)达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2009-2020)(17)达州市贯彻四川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规划(2
6、013-2017)(18)达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9)其它相关规划及基础资料二、发展基础与环境(-)发展现状达州国民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物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基本形成。1、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十二五”以来,全市物流业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导,以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为载体,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物流业完成增加值30.6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货运周转量118.28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量达1.46
7、亿吨,铁路货运量(吞吐量)1596万吨,水运货运量540万吨,航空运输1500吨,水陆空货运总量同比增长10.07%,货运总量在四川省内仅次于成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达州经开区物流园、达川区商贸物流园等7个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预计物流园区投资总规模达60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8.54亿元,可为2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专栏12013年达州市物流业相关统计指标一览表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肃3%物流业增加值其他公铁水货运蚊比就图公路铁路水路2、物流通道建设显著改善“十二五”以来,达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全国公路运输主枢纽及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2013年,全市铁路总里
8、程达614公里,实现年营业性客运988万人次,货运1998万吨;公路总里程19325公里(高速公路370公里、国省干线844公里、县乡道6193公里、村道11918公里),实现年营业性客运9808万人次,货运14627万吨;水运通航河流16条,通航里程866公里,实现年营业性客运533.1万人次,货运535万吨;达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5条航线,年起降航班2492架次,旅客吞吐量达24.8万人次。初步构建了“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辅助,航空和水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3、物流节点建设明显加速“十二五”以来,全市初步形成了与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相
9、配套的物流网络,形成了生产企业“退城入园”集聚发展,主辅分离专业发展,商贸流通依托专业市场群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州公路物流港已完成建设,正在加快建设川煤集团川东北仓储配送中心、达竹煤电物流中心、瓮福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及站场,以及达川区商贸物流园、通川区魏兴食品医药、大竹县双马、渠县北城、万源市官渡等物流园及物流中心。加快规划开江县普安、宣汉县东乡等一批物流中心,抓紧推进秦巴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城市、城乡及农村配送站点覆盖率达95%,物流体系建设水平及专业化水准显著提高。4、物流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已集聚一批专业性和综合性物流企业。截至2013年底,有各类物流企业200余家,专用物流货运车辆28
10、341辆,货轮801艘,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170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2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普及率达76%,涌现出达州公路物流港有限公司等一批具备现代物流特征的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全市有快递公司11家,分支机构达43家。在仓储、运输、配送服务基础上,部分物流企业积极向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地产和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化学危险品、市政应急及再生资源逆向物流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空港物流、冷链物流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二)存在问题达州现代物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由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仍存在物流体系建设不全、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1
11、、物流体系建设不全物流体系建设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较低,物流功能和模式对促进工业、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政府层面职能有待完善和加强,专职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局面尚未形成。物流业政策管理、法制法规及技术统计标准等不完善,政策系统性及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对物流技术、物流金融、企业总部等奖励措施、扶持政策、配套资金不足。2、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物流企业总体层次不高,集中表现为“低、小、散”,多数企业仍处于传统运输仓储水平,不具备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功能。行业缺乏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年营业额上亿的第三方物流
12、企业仅3家,全市无上市、无全国品牌的物流企业。企业管理模式粗放,功能不健全,服务层次低,先进的物流管理手段与技术应用不足,导致物流成本较高,企业竞争力不强,不具备外拓实力和能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少,本地企业与外部优势企业横向联合度低,导致行业发展难有较大突破。3、高端服务水平不足全市物流服务传统服务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传统物流服务业增加值占物流业总增加值比重的80%以上,缺少能提供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全流程、自动化、一体化公共物流信息网络,缺乏物流金融、冷链物流、保税
13、物流、汽车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等高附加值服务,缺乏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联动机制,物流环节割裂和脱节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整体组织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4、专业人才高级人才缺乏达州本地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缺失,未能及时对全市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内陆城市对高端物流人才吸引力不强。全市物流师、物流工程师等中高级人才严重缺乏,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物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不相匹配。(三)发展机遇达州目前正处于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机遇期,大力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不仅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达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14、1、国内发展机遇新时期国家以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获得极大改善。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初步形成,生产性物流和生活性物流将均衡全面发展。国家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西部产业升级、东中西平衡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四川省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西部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打造达州、南充一广安及乐山等八大次区域物流中心,全省物流业驶入发展物流业增加值及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加值变化越势I=物渡业增加值U=I物流止增加值增长率-U*Affl社
15、会扬洸总费用增加值社会物流总额变化趋势困亿元6002010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C=社会勃渡忌颂一-社会物流辍增长率专栏32010-2013年四川省主要物流统计指标变化趋势50000400003000020000l002、达州发展机遇国内物流业已进入提速、均衡发展期,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达州物流业发展迎来区域联动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和需求高位增长的良好局面。区域合作加强为物流业提供跨越发展的良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达渝、达成、达西等城市间的区域合作日益密切,达州可紧抓区域新一轮一体化发展契机,学习
16、借鉴先进经验,打牢发展基础,取得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全市物流业跨越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为物流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势。20082012年全市GDP年均增速达13.6%,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达14.56%o计划到2017年GDP将达2500亿,固定资产投资额将突破1755亿。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达3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1元,分别增长11.6%和13.5%。经济总量长期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速及居民收入的增加,释放出经济总量倍数叫物流潜在需求,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专栏4达州市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变化趋势需求高位增长为
17、物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支撑。据测算,全市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货物周转总量未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122017年年均增长率为20%,20172020年为20.4%o全市航运港口吞吐量2012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8%,20172020年为24%,到2020年末可达2400万吨。据社会物流需求系数测算,未来三次产业的社会物流总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0122017年全国第一产业社会物流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9%,第二产业为23%,第三产业为18%,20172020年分另!为8.8%.22.8%和12.9%o2017年及2020年的值为预测值。预测方法为指数平滑法,预测值分别为37
18、6亿吨公里、657亿吨公里。专栏6达州市三次产业未来社会物流总额预测2017年及2020年为预测值。预测方法坂于国内平均社会物流需求系数,综合考虑达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四)面临挑战达州现代物流业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近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但也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L城市竞争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南充、广安、巴中、万州等临近城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抢抓机遇构建物流体系和布局物流网络,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加大物流招商引资力度,已形成相互追赶的竞争态势,但目前缺乏区域性的统一规划和协调联动,容易导致同质竞争。物流市场的开放性与竞争性,使达州在吸引物流人才、先进物流
19、企业和稀缺物流资源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2、产业发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挑战达州物流业发展目前缺乏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在企业注册、财政税收、土地配置、配送车辆进城、交通收费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等方面的政策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起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对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性障碍,这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3、需求提升对企业观念转变的挑战达州大部分物流企业存在理念落后、专业欠缺、资源整合能力不够、应变能力不强、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等状况,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信息反馈质
20、量、增加服务品种以及提供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要求,达州物流业发展面临企业竞争理念与物流发展不匹配、管理服务观念对市场发展制约的挑战,以及客户和市场对物流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和持续发展能力所提出的挑战。三、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导思想按照达州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定位和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的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突出关键物流载体提升,突出物流服务能力发展,突出物流产业结构升级,突出物流发展环境优化,突出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培育达
21、州现代服务业重要增长极,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由无序发展向有序整合、由产业支柱向支柱产业、由引进消化向自主创新、从交通枢纽向物流名城的五大战略转变。(二)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物流业发展规划,既立足达州又跳出达州,综合考虑区域之间的相融互促,明确达州物流业战略定位,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与发展重点,实现现代物流设施标准、运行水平、服务质量等全面、系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原则。大力延伸物流产业链,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间的战略合作与有机融合,释放社会物流需求,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为社会民生创造更优的服务环境。持续
22、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突破、梯次发展,以重点园区(中心)建设、骨干(领军)企业培育为重心,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化建设为加速器,带动全市物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原则。坚持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速企业信息化步伐,促进物流资源优化整合和配置,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外向发展原则。在满足工农商业对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在秦巴地区、成渝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等物流网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在物流设施建设与空间布局中适度超前配置物流资源,为达州
23、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绿色发展原则。强化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天然气、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传统仓储、运输、配送方式,引领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潮流,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达州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培育物流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化工、钢铁、煤炭、农产品、城乡配送等物流,打造具有资源配置功能、产业支撑功能和民生服务功能的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物流枢纽、综合型物流中心和全国二级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四)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2014-2017年)社会物流总额
24、年均增长15%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超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成为支柱产业。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大幅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到2017年下降至17.5%。培育物流总额超500亿元的物流园3个,超100亿元的5个。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户,超亿元的20户。物流三大平台(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和多式联运)构建取得初步成绩,物流骨干企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物流用地产出效率取得大幅提升,物流发展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现代物流体系框架形成。2、中期目标(2018-202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6%以上。物流业整体
25、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6.5%o物流节点层级完备,物流网络建设完成,多式联运发展成效显著,物流辐射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3、远期目标(2021-203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7%以上。物流业发展五大战略转变全面实现。四、空间布局和定位根据层次清晰、错位互补、经济合理的布局原则,坚持整合和盘活资源,强化集约与高效发展,明确市和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形成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一核、三层、三极的节点空间布局。()一核以达州主城区(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为中心的全市物流业战略发展
26、核心区。依托陆路、航空、铁路货运场站、河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以优化整合为原则,打造“魏兴双龙复兴河市马家经开区杨柳娅”的“CT型环城物流产业走廊,沿线重点打造魏兴食品医药物流园、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河市秦巴综合物流园区、达州经开区生产性物流园、达川区商贸物流园等物流业态。该走廊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建设秦巴地区物流企业总部基地,带动全市物流业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成为实现达州城市发展战略的根据地。专栏7“0”型环城物流产业走廊示意图双庙乡岁乡(二)三层根据节点功能、定位要素及辐射能力,全市着力构建“园(综合物流园,一级节点)心(专业物流中心,二级节点)站(物流服务站,三级节点)”三个
27、层次清晰的物流节点体系,形成“一主五副十心多点”的物流节点空间发展格局。1、“一主”即河市秦巴综合物流园区,为全市物流体系一级节点。按照“国内前列、西部一流”的目标,建设集货运配载、仓储配送、加工生产、交易展览、保税监管、信息科技、办公商务、服务配套等于一体的区域型综合现代物流园区,具有“无水港”与保税仓储、区域中转与多式联运、商贸物流与城市配送、信息管理与产业孵化等多种功能,构建秦巴地区的现代物流业总部基地。并将通川区双龙铁路物流中心作为秦巴物流园区的分点,统合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物流业态。园区最大限度发挥组合交通资源优势,无缝对接铁公水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集装箱仓储、中转和多式联运。满足全
28、市各工业园区原材料、产成品、城市生活物资的物流需要,以及秦巴地区原材料、能源、工业品的中转服务。2、“五副”即经开区物流园、达川区商贸物流园、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魏兴食品医药物流园和马家临港国际空港物流园,为全市物流体系一级节点。经开区物流园。依托达州经开区化工产业集群及公路物流港平台的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硫磺、再生资源等物资的物流服务。以达州经开区仓储物流区为基础,以铁路专线为重要通道,建设仓储、中转、配送、联运于一体的现代物流集聚区,打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集散枢纽平台。实现物流业与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在内的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辐射化工工业区、能源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主城区及周边县
29、市。达川区商贸物流园。打造区域型商贸物流总部,发展现代化商贸市场等高端物流业态,形成汽车汽配、五金机电、家居家具、家用电器、医药器材、工艺文化的专业市场群。以建设现代化商品展示、采购、交易和配送中心为重点,不断提升现代商贸业的层次和能级,建设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区,满足五金、机电、汽车等产业的物流需求及主城区和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物资的物流需求。加快通道建设,重点拓展与达州经开区、主城区的互联互通,建设和改造南北1、2、3号干道,实现物流配送的有效疏通,有效解决目前通道瓶颈问题。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按“城零郊批”原则,发挥复兴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马踏洞片区建设为契机,建设农副产品、医药养生、
30、百货小商品、建材、电子等特色专业市场群,打造商贸企业高度集聚、专业市场功能完善、物流运输配套发展的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培育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业,鼓励电商、供应链管理、快递、金融等企业入驻,打造电商物流集聚发展区。魏兴食品医药物流园。以建设魏蒲产业新城为依托,发挥“川东药库,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入国内外食品和医药企业,集聚发展成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中成药品生产基地,做大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建设食品医药专业物流中心,为园内及秦巴地区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运输、中转、包装、配送、冷链和检验等专业服务。马家临港国际空港物流园。以达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航空运输、货物分拨、
31、临港加工、商业配套等航空物流功能区。发展与航空运输依存度较高的电子、名贵花卉、鲜活农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业,延伸航空货物加工处理等产业链,强化为航空货物提供增值服务。实现新机场与主要物流节点、通道的互联互通,打造全市公空联运物流节点,为秦巴地区提供邮政快件、鲜活农产品、电子产品及贵重物品等货物的快递物流服务。3、“十心”即:万源市官渡、茶堤;宣汉县柳池、东乡;大竹县双马、工业园;渠县北城、工业园;开江县普安、任市等十个物流中心,为全市物流体系二级节点。根据各县(市、区)的产业基础和区位特征,推进生产物流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两类专业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十个区域性、节点型物流配送中心,加强配
32、套物流服务专业化,强化物流产业的聚集功能,完善全市物流网络体系。渠县北城物流中心。包含建材陶瓷、五金装饰、家居家具、百货小商品、农副产品、汽车汽配等多个品类,打造集交易会展、仓储配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质量检测、商务办公及生活配套等为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渠县工业园区物流中心。位于渠县火车站、襄渝线、南大梁高速公路和国道G318线的交汇处附近,依托渠县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实现相关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加工、包装仓储、交易展示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依托粮食、生猪及黄花等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深加工业和冷链物流。大竹县双马物流中心。包括机电、建材、纺织、农副产品、农资、汽配等商品交易区以及
33、停车场、综合服务等配套区,建设成为集商品批发、展览展示、现代仓储、分拨配送、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于一体,对邻水、梁平等周边县城形成辐射带动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大竹县工业园区物流中心。以大竹经开区电线电缆、汽摩配件、机电机械等优势产业为依托,规划建设具有产业集聚功能和专业配套服务功能的节点型生产性物流中心,满足大竹经开区、东柳机电轻纺园、石河建材园、月华食品园、庙坝小微、杨家和周家等五个配套产业园的相关需求,并辐射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广安市邻水县等周边县市的生产企业。万源市官渡物流中心。依托交通、区位和富硒产业优势,规划建设集信息服务、商贸交易、公路和铁路物流等多种形式、提供综合物流功能
34、服务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服务于城市配送与区域运输,满足区域内及周边工农生产需求,强化对秦巴地区的商贸辐射。万源市茶娅物流中心。建设农副产品、家居建材为主的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以服务城乡生活消费为主,是秦巴地区中心区域城乡消费集中配送的重要物流节点。宣汉县柳池物流中心。基于天然气化工、煤电冶建、建筑型材、烟草等产业,突出工业仓储、中转配送特色,建设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平台和物流集散地。宣汉县东乡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集农资农化、生资、特色农产品批零兼营、仓储货运、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县域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发展形成功能集全、集聚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的商贸市场群。开江县普安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农
35、副产品、百货小商品、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车汽配等市场群,满足县辖区及重庆开县、梁平等地区便民生活需求,以商贸促进物流业发展。打造包括油橄榄等在内的产地型特色商品品牌展销中心,提供面向特色农产品、农资的仓储运输、中转配送等物流服务。开江县任市物流中心。以任市火车站场为基础,近期规划以满足化工装备、冶金制造、水泥建材等产业为重点的仓储、配送、运输等物流服务。远期规划建设铁路货运中转和集装箱堆场,提供集装箱中转、拆拼、仓储和简单增值加工业务,以公铁水联运的物流方式发展临港经济,争取将其建造成为重庆万州港重要的后方陆域腹地,打造万州港二级仓储配送中心。4、“多点”各县(市、区)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三级物
36、流节点体系,结合本地物流发展规划,在辖区内工农业较为发达的重点乡镇和交通节点,可布局设置便民、便捷、便利的物流服务站点,作为构筑覆盖全市的物流网络的必要补充。为全市物流体系三级节点。专栏8达州市三级物流节点分布图陕西修(三)三极即:以渠县和大竹县为中心的南部发展极、以万源市为中心的北部发展极和以开江县、宣汉县为中心的东部发展极。1、南部发展极渠县和大竹县组团发展提升整体综合物流能力,整合三纵四横公铁干道(G65、G210、襄渝线,G318、S204、南大梁高速、达成线)与渠江航道组成的铁公水物流运输网络,借渠江航道整改直航长江契机,承接成渝及东部产业转移,全面、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发展轻工纺织
37、等内陆临港经济。渠县物流业发展定位。联结南充市、融入成渝、直航长江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产业集聚地,重点发展矿石化工、水泥建材、农副产品、生资等物流,加快航道航运建设,打造川东北内河航运物流中心。大竹县物流业发展定位。联结广安市,融入成渝,服务环渝腹地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满足重庆产业转移和本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建设成为达州南向区域的物资交换中心。2、北部发展极依托地处川陕鄂渝结合部的区位、交通和富硒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商贸物流业,打造服务秦巴腹地所需外地物品的仓储、供给、周转、销售和本地产品的批发、仓储、加工、外销需求的物流集聚地
38、,构建辐射陕南、渝东、鄂西等区域的双向商贸平台及物流通道。打通至西安市经由新亚欧大陆桥铁路出港的海关直通通道,努力发展西安港南向后方腹地经济并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3、东部发展极依托开江县和宣汉县毗邻重庆多个县、区的地缘优势,以及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和城市功能布局,通过快速通道建设和商贸辐射带动,向东突进寻求发展契机,打通川东出海通道,向万州港西向后方陆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发展。宣汉县物流业发展定位。联结重庆市开县,融入重庆的重要物流节点,依托天然气、矿产和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天然气、硫磺、煤炭、矿石、富钾卤水等特色物流,加快物流设施建设,提高专业物流服务,加快促进产业物流发展。开江县物流
39、业发展定位。联结重庆市万州区、融入长江的“川东大门”重要物流节点,加强与万州港联动发展合作,重点完善公路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为陕甘宁等西北地区物资进入万州出海的最便捷通道,打造成为川渝结合部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定位发展方向通川区全市商贸物流中心和物流业发展核心承载区着力发展复兴、双龙物流功能区,打造全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达川区全市商贸物流中心和物流业发展核心承载区重点发展公铁水空联运和保税物流,形成全市物流业总部基地和集聚发展高地经开区全市新型工业中心和生产性物流中心突出专业规模性,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快递和专业物流,打造全市生产性物流业发展集中区和重要的配送物流中心大竹县
40、达州南向区域物资交换中心重点发展汽摩配件、轻工纺织、水泥建材等物流以及满足重庆产业转移和本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渠县川东北内河航运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矿石化工、水泥建材、农副产品、生资等物流,加快航道航运建设,打造川东北内河航运物流中心宣汉县达州特色产业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天然气、硫磺、煤炭、矿石、卤水等物流,加快促进产业物流发展开江县川渝结合部区域物流中心重点完善公路铁路物流基础设施,成为西北地区物资进入万州出海的最便捷通道万源市秦巴腹地商贸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商贸物流,成为服务秦巴腹地的双向商贸平台及物流通道五、发展重点根据现代物流业体系建设和“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物流枢纽、综合型物流中心
41、”战略定位的要求,发挥后发优势,抢抓机遇、超前布局,以点带面、以能促效,全面建设物流体系、推进物流工程、做强专业物流,提升达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构建四大物流体系按照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专业服务要求,构建与达州三次产业匹配的特色物流服务系统,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联动高效发展,打造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培育联动发展示范企业。1、构建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生产性物流体系依托能源化工、钢铁建材、汽摩配件、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等优势制造业,围绕北中南三大经济区发展布局,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重点片区为优先,组团发展,形成“相对独立、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物流业与制造业
42、联动发展格局,构筑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鼓励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推进生产性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广实施甩挂、托盘应用,支持制造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和标准对接,打造经开区双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加强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标准化改造,鼓励制造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针对硫磺物资制定安全、高效、周密的物流方案,形成产销两旺、物流顺畅的硫磺集散地,争取成为国家挂牌硫磺交易中心。按照“优化网络、集约经营、降低成本”要求,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健全粮食储备网络,加强粮食流通企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进以供销社为主导的农资流通体系发展,进
43、一步深化建设“新网工程”,努力构建新型农资流通渠道。2、构建便民、便捷、高效的生活性物流体系强化物流业与商贸业配套,促进商贸物流优质高效运作,形成“以商带流,以流促商”的良性互融,打造“东有义乌、北有临沂、西有达州的城市商贸名片。大力实施城市物流和城际物流工程,提高城市物流效率,提高民生物流质量。依托河市秦巴综合物流园区、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区、达川区商贸物流园及公路物流港等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物流集疏系统,快速提升城市物流集疏能力。依托各县市专业物流中心和货运场站的规划建设,根据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连锁配送网点,加快商业连锁配送、网购快递物流的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
44、步加强城镇快消品物流配送站建设,引导城市配送物流企业向乡村连锁经营发展。支持企业搭建“农超对接”平台,实施农产品物流科学运作,降低物流环节成本,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物价稳定。关注社区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物流体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加大渠县、万源市、宣汉县等地农副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冷链配送,延伸枝头至餐桌距离,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着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服务,打造“送农资品下乡,引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邮政物流体系。引导城区快递物流企业集群入驻物流园,加快形成秦巴地区快递物流集散中心。3、构建安全、标准、系统的专业性物流体系重点推进并完善冷链、应急、危险品、逆向等重点领域物流建设,大力
45、提升公共物流和专业物流的能力及效率,为社会需求提供多样化、高质化的物流服务。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应急技术与信息系统、仓储设施、专业运输设施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制定危险品仓储布局规划,加大对危险品仓储设施的整合、改造力度,加强液硫、液化天然气(LNG)等化学危险品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安全管理及监督机制建设。推进蒲家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完善成品油、危化品铁路运输和集散体系。鼓励发展逆向物流,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体的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规划设置若干个加工分拣中心、回收中心站和社区网点,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完善区域内及主产业区的输配气管网工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4、构建具有区域带
46、动力的外向型保税物流体系以全球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和达州跨越发展为契机,以河市秦巴综合物流园区和达州新机场建设为依托,规划构建通关便捷、体系完备、运行高效、特色鲜明的达州保税物流体系,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在秦巴河市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无水港”、出口监管仓和公共保税仓,强化“虚拟口岸”功能,做好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在达州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申报工作,打造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辐射秦巴面向全球的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口岸综合物流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畅通高效的保税物流信息网络。按规定条件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保税物流发展的政策体系。依托新机场建设,以空港物流和陆空联运为特
47、色,打造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等功能于一体,以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双轮驱动的空港物流园。加快培育以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大宗商品为重点的国际物流、配送、分拨和先进加工制造业,鼓励企业开展第四方物流增值业务,探索开展离岸金融、大宗商品交易、保税期货交割等高端业务。加强与沿海港口及成渝西等地合作,嫁接新亚欧、蓉欧、渝新欧物流走廊和长江国际航运通道,实现和西南、中南、华南等地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联动和无缝对接,加快运输与通关便利化。(二)推进五大物流工程L物流通道工程充分发挥地处四川“东大门”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多极整合物流集疏运,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运输枢纽(场站)有机匹配,运输综合效能高,内外货运畅顺的物流通道体系。(1)城区绿色物流通道根据道路技术指标、交通管制情况及货物时效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货运绿色通道的规划,既能满足城区生产和生活的物流需求,又能减轻物流通道对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居民的生活影响。过境及中转通道。公路过境原则上不经市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