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351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氨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一、胆红素代谢检查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三、血清酶四、胆汁酸代谢检查,3,常

2、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一、胆红素代谢检查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一、胆红素代谢检查,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一、胆红素代谢检查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主要来源,胆红素,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主要来源胆红素血红蛋白80%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Cyt,部位:肝 、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过程:血红蛋白血红素+珠蛋白 胆红素 氨基酸,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部位:肝 、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6常用肝脏生,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生成,8,常用肝脏生物

3、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生成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O2+N,胆红素(IBIL)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IBIL)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形成复合物的意义:水溶性增加,便于运输不能自由透过生物膜,避免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中的胆红素(及少量游离型胆红素)尚未进入肝中进行生物转化的结合反应,故称未结合胆红素(也称血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1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运输形式:胆红素-清

4、蛋白复合物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10常用肝,1. 摄取:膜载体蛋白2. 在肝细胞内的运输: 胆红素-Y蛋白 内质网 胆红素-Z蛋白,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1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 摄取:膜载体蛋白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11常用肝脏生物,1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红素+UDPGA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胆红素,1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大量),(少量),胆道,UGT,(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1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大量)(少量)胆道UGT(结合胆红素)(未结

5、合胆红素)(,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 17.1mol/L未结合胆红素占80%结合胆红素占20%血浆胆红素浓度的升高称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皮肤、粘膜等的黄染,即黄疸(jaundice) 。根据肉眼是否可见,黄疸分为两类:隐性黄疸: 17.1血清总胆红素34.2mol/L显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2mol/L,1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 17.1mol/L15常用肝脏生物,溶血性黄疸,1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溶血性黄疸1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阴性粪便胆素原,粪色加深尿中胆素原,溶血性黄疸的特征,1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

6、验的临床意义,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溶血性黄疸的特征1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阻塞性黄疸,1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阻塞性黄疸1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中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阳性粪便胆素原或缺失,粪色变浅或陶土色尿中胆素原或缺失,阻塞性黄疸的特征,1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中结合胆红素阻塞性黄疸的特征1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肝细胞性黄疸,2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肝细胞性黄疸2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血中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阳性粪便胆素原,粪色变浅尿中胆素原不定(或或不变),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21,常用肝脏生物化

7、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血中结合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21常,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2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2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血清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原理: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2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23常用肝,血清白蛋白(清蛋白),24

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清蛋白)组成合成场所主要生理功能清蛋白只在肝脏维,ALB分子量:66000合成部位:肝脏(唯一)合成到分泌速度:20-30min合成量:12g/d,约占全身清蛋白总量1/20,占肝合成蛋白总量的1/4.半衰期:15-19d,血清白蛋白(ALB),2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ALB分子量:66000血清白蛋白(ALB)25常用肝脏生物,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作为脂溶性物质的非特异性运输载体每克清蛋白可使18ml水保持在血液循环中。若血浆清蛋白30g/l,约有半数病人出现水肿或腹水。,ALB作用,2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

9、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ALB作用2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脂蛋白、酶等。与机体免疫功能、血浆粘度密切相关。,球蛋白(GLO),2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球蛋白(GLO)2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正常人血浆清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A/G)为1.5-2.5,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清蛋白合成减少,可致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此种变化临床上可作为严重慢性肝细胞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胚胎肝可合成一种结构与清蛋白相近的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正常人很难检测到,HCC中AFP基因的表达

10、失去遏制,血浆中可能检出此种蛋白,是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2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浆清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A/G)为1.5-,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临床意义,2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临床意义2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1)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

11、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水肿及胸、腹水。2)营养不良3)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3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3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4)消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5)血清水分增加:如钠水潴留、静脉补液过多,3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4)消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1)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PBC、

12、肝硬化等;2)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3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3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若结核病、疟疾、黑热病等。,3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3常,血浆PT是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的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见的筛选试验,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血浆PT,3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血浆PT是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的时间,是外源性,

13、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钙离子 易变因子 不存在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Christmas因子 Stuart-Power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前加速素 Hegeman因子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PK 激肽释放酶原HMWK 高分子量激肽原,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Ca2+)外,均为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凝血因子,3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凝血因子目前

14、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正常凝血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3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正常凝血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36常用肝,IIa Ca2+ VIII VIIIa III Plt- PF3 Ca2+ IIa Xa V Va Ca2+,PF3(磷脂) 凝血酶原(II) 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 K,XII 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 XIa,IIa、IXa XIIa、K,IX IX

15、a,VIIa VII,XIIIXIIIa,参加因子:,X Xa,VIII、IX、XI、XII V、X、 II、I III、VII,Ca2+、PF3,Ca2+,IIa,HMWK,PK K,3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中II、V、VII、X因子水平的实验。,凝血酶原时间PT,3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中II、V、VII、X因子水平的实验。凝血,1.PT检查结果以秒(S)表示,通常将PT超过正常对照4S作为截断值,用于评价急性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和预后。2.根据血清BIL、ALB和PT等制定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可正确判断慢性肝病的预

16、后,并有助于手术风险的估测。,PT,3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PT检查结果以秒(S)表示,通常将PT超过正常对照4S作,表3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注:根据5项总分判断分级,A级6分;B级7-9分;C级10分,4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临床生物化学指标 分数 1,三、血清酶,4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三、血清酶4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酶(enzyme)是生物体内催化生化反应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为6类:1.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s)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包括氧化酶类

17、、脱氢酶类、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酶,4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酶(enzyme)是生物体内催化生化反应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2转移酶类(transferases),催化基团的转移,例:谷丙转氨酶(GPT)(EC 2.6.1.2),4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催化基团的转移 例,4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4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3水解酶类(hydrolases)催化水解反应的酶 4裂解(合)酶类(lyases)5异构酶类(isomerase)6合成酶类( synthetases合成酶类,也称连接酶,li

18、gases ),4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3水解酶类(hydrolases)催化水解反应的酶 45常,主要参与体内氨基酸的代谢;,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4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主要参与体内氨基酸的代谢;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存在部位:组织细胞,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肾组织。意义:ALT位于细胞质,其肝内浓度较血清高3000倍,血清半寿期为4710h,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ALT,4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存在部位:组织细胞,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肾组织,存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

19、、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80%左右。意义:同ALT,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可明显升高。,AST,4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存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存,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上限20-50倍,甚至100倍,以ALT升高更明显,ALT/AST1,是诊断病毒性肝炎重要检测手段。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ALT/AST1。3.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且ALT/AST1;酒精性肝炎AST显著升

20、高,可能与酒精线粒体毒性及抑制吡哆醛活性有关。4.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临床意义,4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上限2,5.急性心肌梗死后6-8h,AST增高,18-24h达高峰,升高可达正常参考值上限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d后恢复。6.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肾梗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临床意义,5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5.急性心肌梗死后6-8h,AST增高,18-24h达高峰,,旧称-谷氨酰转肽酶存在

21、部位: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微粒体,肾脏、肝脏、胰腺含量丰富。作用: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为催化谷胱甘肽上-谷氨酰基转移到另一个肽或另一个氨基酸上的酶。意义: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GGT可明显增高。参考值:50u/l.,-谷氨酰转移酶(GGT),5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旧称-谷氨酰转肽酶-谷氨酰转移酶(GGT)51常用肝脏生,碱性环境下能水解多种磷酸单酯化合物的酶最适宜PH:8.6-10.3存在部位:主要分布肝、骨骼、肾、小肠、胎盘,血清中ALP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肝脏ALP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

22、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碱性磷酸酶(ALP),5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碱性环境下能水解多种磷酸单酯化合物的酶碱性磷酸酶(ALP)5,意义:血清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当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升高时,可诱发ALP产生增多,因而ALP也是胆汁淤积的酶学指标。骨组织中ALP由造骨细胞产生,骨疾患(尤新骨生成)时血ALP增高。参考值:成人:40-110u/l,儿童350u/l.,ALP,5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意义:血清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当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血清酶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5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

23、血清酶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5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四、胆汁酸(bile acid,BA)代谢检查,5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四、胆汁酸(bile acid,BA)代谢检查55常用肝脏生,胆汁主要有机成分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类药物、毒性物质、重金属盐等转化产物,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5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道系统肝分泌胆囊浓缩(肝胆汁)(胆囊胆汁)胆汁胆汁与胆汁酸,按结构分,胆汁酸(bile acids)概念: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bile salt

24、s)分类:,胆汁酸的代谢,5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结合胆汁酸(con,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培训课件,结合胆汁酸,牛磺胆酸,甘氨胆酸,胆汁酸的代谢,5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结合胆汁酸 牛磺胆酸 甘氨胆酸胆汁酸的代,按来源分,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胆汁酸的代谢,6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

25、试验的临床意义,按来源分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次,7a-脱羟,胆酸,脱氧胆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6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7a-脱羟胆酸脱氧胆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61常用肝脏生物化,7a-脱羟,鹅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6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7a-脱羟鹅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62常用肝脏生,1.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原料:胆固醇,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限速酶:胆固醇7a-羟化酶,胆汁酸的代谢,6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1.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胆固醇转

26、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的主,胆固醇(27C),7a-羟化胆固醇,初级胆汁酸(24C),结合型初级胆汁酸,7a-羟化酶,过程,胆汁酸的代谢,64,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固醇(27C)7a-羟化胆固醇初级胆汁酸(24C)结合型初,初级胆汁酸由肝利用胆固醇合成。 7- 羟化是第一步且是限速步骤。由7- 羟化酶催化,需氧( oxygen)、 NADPH、细胞色素P450, Vit C促进该酶的作用。,65,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初级胆汁酸由肝利用胆固醇合成。 7- 羟化是第一步且是限速,2.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过程,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胆汁酸的

27、代谢,66,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2.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初级胆,胆汁酸分类,67,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分类按来源分类按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肠肝循环,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胆汁酸的代谢,68,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肠肝循环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生理意义: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6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生理意义:69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的功能,1.促进脂类

28、的消化与吸收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 101,3.是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形式,70,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的功能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4.调控胆固醇的代谢 胆汁酸抑制: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7-羟化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7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4.调控胆固醇的代谢7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增高见于:1.肝细胞损害,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肝及中毒性肝病;2.胆道梗阻:如肝内、外的胆道梗阻;3.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经分流的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4.进食后血清胆汁酸可一过性增高,此为生理现象。,临床意义,7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胆汁酸增高见于:临床意义72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