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369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句式(上课)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题型: 文言文第七题 翻译题,文言文句式,设题方式: 1. 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2. 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3. 选出句式相同的项 4. 通过翻译考查句式,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文言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 省略句5固定句式,(1)主谓倒装(2)宾语前置(重点)(3)定语后置(4)状语后置,判 断 句,1、用“者”“也”表判断, 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也 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者也 城北徐

2、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注意:“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肯定“非”表否定判断,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是乃狼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4、直接表判断,荀卿,赵人。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臣本布衣。,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为”是“等表判断。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

3、的判断。4、直接判断,判断句,小结:,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 动 句,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属今为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wi,被 动 句,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

4、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被 动 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城陷而虏,4、用介词“被”表被动,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被 动 句,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4、用介词“被”表被动。,5、动词本身表被动。,小 结,“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

5、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温馨提示,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 )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A,A,3、( )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4、翻译下面的句子。,(朱)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答:朱晖在做官时很

6、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倒装句,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主语(表示符号:双横线)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中国人民志气高。

7、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谓语(表示符号:单横线)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树叶黄了。小王今年十六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明天星期日。什么书他都看。,.宾语(符号:波浪线)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什么叫信息?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定语(符号:小括号)定语是名词中心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

8、(金黄的)珍珠。 (三杯)美洒敬亲人。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状语(符号:中括号)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他已经走了。咱们北京见。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补语(符号:单书名号)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他写的字比原来好得多。 他生于年。 他坐在桌子旁。 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

9、下来似的。,句子成分分析实例,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注意: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1、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

10、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2.宾语前置句,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小 试 身 手,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

11、: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小 试 身 手,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宾语前置句,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1、( )A 子何恃而往?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

12、D 尔何知?,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1、何以战?,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谁与”,“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东向”,“向东”,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

13、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小 试 身 手,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1、( )A 之二虫又何知?B 卿欲何言?C 安得广厦千万间。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小 试 身 手,小 试 身 手,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

14、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3.定语后置,定语后置,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太子及门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荆轲刺秦王,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定语后置,定语后置,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15、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4、中心词+数(量)词,铸以为金人十二。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定语后置,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一 试身 手,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一、下列句

16、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公幸教晞以道。4、于其身,则耻师焉。5、得复见将军于此。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 试身 手,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会于西河外渑池。,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后,宾语前置,状语后置,7、未之尝闻。,8、以为莫己若也。,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17、心服也.(资治通鉴),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句式,被动句:被兵势所逼,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文言文中常常见到由几个文言虚词结构而成的一种短语形式,我们常常称之为“凝固短语”或者“凝固结构”“固定结构”“习惯用法”“固定句式”等。 凝固短语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文言固定句式,文言文的固定格式:,1)表示疑问: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例:王曰:“何以知之?”2、孰与?(与相比,哪个?)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文言文的固定

18、格式:,4、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5、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表示反问:1、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何为?(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何之有?(有什么呢?)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文言文的固定格式:,4、庸乎(“难道吗”)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宁有乎(“难道是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例:何可胜道也哉? 7、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19、?”)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3)表示感叹: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一何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例:吏呼一何怒!3、直耳!(“只不过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文言文的固定格式:,4)表揣度:1、得无乎(耶)?(该不是吗?)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 其欤?(不是吗?)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无乃乎?(恐怕(只怕)吧?)例:无乃尔是过与。4、.庶几欤?(或许吧?)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文言文的固定格式:,5)表示选择: 其,其也?(是呢,还是呢?) 例:其真无

20、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文言文的固定格式:,6)表陈述1、有以(“有可以用来的”)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2、无以(“没有什么用来的”)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有所“有的(人、东西、事情) 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4、无所“没有的(人、东西、事情)” 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5、比及 (“等到.的时候”)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7)表被动1、见于(可译为“被”)2、为所(可译为“被”)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表转折1、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

21、2、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9)宾语前置1“唯是(“是”起宾语前置作用) 例:唯命是从2何之有(“之”起宾语前置作用) 例:夫晋,何厌之有?,10)其它1、得以(“能够”)2、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3、而况(“何况,况且”)4、而已(“罢了”) 例: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何乃太区区6、既而(“随后,不久”) 7、以为 (“把当作(看作) ” “拿.作为” “认为是”)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8、可得(“可以,可能。”)9、乃尔(居然如此, “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10、向

22、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11、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2、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3、往往(“处处,到处;常常”)例: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4、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15、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方式,相当于“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者(“的原因”) 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6、以故/以是/是故(“因此” “所以” )例:以故荆轲逐秦王。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