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393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解表药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表药,发散风热药,本类药物多性味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和缓,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某些药物还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以及风热咳嗽等证。,薄 荷新修本草,文献备述新修本草:“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痛。”用药法象:“清头风,除风热。”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收获期因地而异,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2、、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雍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3、。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主含挥发油,主要为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已知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酰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油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对呼吸道炎症有治疗作

4、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发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牛 蒡 子别录,文献备述用药法象:“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肿毒,利凝滞腰膝之气是也。”本草纲目:“消斑疹毒。”,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功效:疏散风

5、热、利咽透疹,解毒散肿。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故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之效,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常配银花、连翘、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若风热雍盛,咽喉肿痛,热毒较甚者,可与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等同,用,如牛蒡汤;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配荆芥、桔梗、前胡、甘草。 2.用于麻疹不透。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荆芥、蝉蜕、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3.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喉痹。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泄其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风热外袭

6、,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连翘、薄荷等同用;本品配瓜蒌、连翘、天花粉、青皮等同用,又可治肝郁化火,胃热壅络之乳痈证,如瓜蒌牛蒡汤;本品配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同用,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用法用量:煎服,3-10g;炒用寒性略减。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牛蒡子甙、脂肪油、维生,素A、维生素B1及生物碱等。牛蒡子煎剂对肺炎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有解热、利尿作用;牛蒡子有抗肿瘤作用,其粗提取物呈选择毒性,较低量就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使肿瘤细胞

7、向正常细胞接近,可能成为强有力的抗癌生药。,蝉 蜕别录,文献备述别录:“主小儿痫。”本草拾遗:“除头昏障翳治小儿痘疹出不快。”本草衍义:“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蝉壳。主产于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夏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生用。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名目退翳,止痉。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本品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者,常配薄荷、连翘等同用;用治风热上攻,咽痛音哑,常与胖大海同用,如海蝉散。,2.用于麻

8、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长于薄荷、牛蒡子、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用治风湿热相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如消风散。 3.用于目赤翳障。本品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又名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常配菊花、白蒺藜、决明子等同用,如蝉花散。 4.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本品甘寒,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故可用治小儿感冒夹惊,惊痫夜啼,可用本品研末,薄荷、钩藤煎汤送下,如止啼散;若小儿急热惊风,可以本品配牛黄、黄连、僵蚕等同用;用治破伤风证,轻证可单用本品研末,以黄酒冲服;重症可配伍

9、天麻、僵蚕、全蝎同用,即五虎追风散。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剂量。使用注意: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大量甲壳质和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蝉蜕具有抗惊厥作用,其酒剂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可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蝉蜕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等中枢兴奋药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抗惊厥作用蝉衣较头足强;蝉蜕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能协同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而表现有镇静作用;蝉蜕尚有解热作用,其中蝉蜕头足较身部的解热作用强。,桑 叶本经,文献备述本经:“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名

10、目长发。”本草求真:“清肺泄胃,凉血燥湿,去风名目。”,为桑叶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叶,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或密制用。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连翘、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饮。 2.用于肺燥咳嗽。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 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11、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泄肝火,益阴,凉血名目,故配菊花、夏枯草、车前子等清肝名目之品,可用治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目赤、涩痛,多泪等实证;配合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同用,即桑麻丸,,又可治肝肾不足、眼目昏花之虚证。 此外,本品甘寒,尚能凉血止血,还可用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之证,可单用,或配其他止血药同用。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密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密制桑叶。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脱皮固酮、芸香甙、桑甙、槲皮素、异槲皮素、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鲜桑叶煎剂体外

12、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高血糖症均有降糖作用,所含脱皮固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但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脱皮激素还能降低血脂水平。,菊 花本经,文献备述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药性论:“治头目风热,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本草便读:“平肝疏肝。”,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由于产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花期采收,阴干生用。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

13、目,清热解毒。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本品体轻达表,气轻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2.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散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名目之功。 3.用于眩晕惊风。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同用

14、,,可用治惊厥抽搐实肝风证,如羚角钩藤汤。 4.用于疔疮肿毒。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疗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用法用量:煎服,10-15g;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名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为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此外,尚含有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微量维生素A、维生素B1、氨基酸及刺槐素等。1:1-1:1.5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高浓度时,对流感病毒PR3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菊花制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

15、降压作用,还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又抗炎作用;菊花浸膏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蔓 荆 子本经,文献备述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名目坚齿。”别录:“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及福建等地。多系野生。夏季采收,阴干、生用或炒用。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膀胱、肝,胃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晕,长于菊花、薄荷等同用,头痛头风常与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本品能疏

16、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配菊花、蝉蜕、龙胆草等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还可用治清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症,如益气聪明汤。 此外,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多配羌活、独活、川芎、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用法用量:煎服,5-10g。,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茨烯、蒎烯,并含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及牡荆子黄酮,即紫花牡荆素。蔓荆子有一定的镇静、止痛、退热作用。蔓荆叶蒸馏提取物具有增进外周和内脏微循环的作用。,柴 胡本经,文献备述本经:“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正义:“约而言

17、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发;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收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应用: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属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

18、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临床常用柴胡注射液,尤其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2.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用法用量:煎服,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使

19、用注意: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服或慎用。,现代药理研究:柴胡根含-菠菜甾醇、春福寿草醇及柴胡皂苷,另含挥发油等。狭叶柴胡根含皂苷、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菠菜甾醇。柴胡具有镇静、安定、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具有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柴胡具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转氨酶作用;柴胡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柴胡挥发油还有抗感冒病毒作用,还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升 麻本经,文献备述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痛,喉痛口疮。”本草纲目:“消斑疹,

20、行瘀血,治阳陷眩晕,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北升麻)和升麻的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密制用。性味归经: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应用:1.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透。本品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发表透疹之功。用治风热上攻,阳明头痛,可配生石膏、黄芩、白芷等同用;若,外感风热夹湿之头面颠顶痛甚得雷头风证,又当与苍术、薄荷、荆芥穗等配伍,如清震汤。本品升散发表,宣毒透疹,用治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白芍、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用治齿痛口

21、疮,咽喉肿痛。本品性甘寒,清热解毒,可用治多种热毒证,尤善清解阳明热毒,故常用治胃火上攻,头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多与石膏、黄连、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若用治咽喉肿痛,痄腮丹毒,可与黄芩、黄连、玄参等配伍,如普济消毒饮;治外感疫疠,阳毒,发斑,咽痛目赤,可与鳖甲、当归、雄黄等同用, 如升麻鳖甲汤;用治温毒发斑,可与石膏、大青叶、紫草等同用。 3.用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崩漏下血。本品入脾胃经,善引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升阳举陷之要药。故常用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证,多与人参、黄芪、柴胡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吸,又常以本品配柴胡、黄芪、桔梗等同用,如升陷

22、汤;又用治气虚崩漏下血,则以本品配人参、黄芪、,白术同用,如举元煎。用法用量:煎服,3-10g。发表透疹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固脱宜制用。使用注意:本品麻疹已透,以及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上盛下虚者,均当忌用。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升麻碱、水杨酸、咖啡酸阿魏酸、鞣质等;兴安升麻含升麻苦味素、升麻吉醇、升麻吉醇木糖苷、北升麻醇、异阿魏酸、齿阿米素、齿阿米醇、升麻素、皂苷。升麻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中度抗菌作用;北升麻提取物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作用;升麻对氧化乙酰胆碱、组织胺和氯化钡所致的肠管痉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抑制心脏、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作用。其生药与

23、炭药均能缩短凝血时间。,葛 根本经,文献备述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用药法象:“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功效: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应用:1.用治外感表证。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入脾胃经,而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故可用治外感表证,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口微渴苔薄黄之证,常与柴胡

24、、黄芩、,白芷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若风寒表证,症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常配麻黄、桂枝、白芍同用,如葛根汤。 2.用于麻疹不透。本品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也可配薄荷、牛蒡子、荆芥、蝉蜕等同用。 3.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若用治内伤消渴,又多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同用,如玉泉丸。 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止痢之效,故可用

25、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之热泻热痢证,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若脾虚泄泻,常配人参、茯苓、甘草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用法用量:煎服,10-15g。发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现代药理研究:,升阳止泻宜煨用。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苷、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苷和淀粉。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广泛的-受体阻滞作用;黄豆苷元,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