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476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中毒毒物检测,急性中毒毒物检测,中毒分析重要性和应急流程,中毒分析重要性和应急流程 工作基石 现场调查 毒源调查 事件评估 现场采样 原因调查 后期监测 现场检测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 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 实验室检测 关键 中毒原因,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中毒分析重要性和应急流程中毒分析重要性和应急流程 急性中毒毒,内 容,应急检测前准备 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现场的快速检测,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内 容应急检测前准备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应急检测前准备,重要性: 个人安全性的基础 样品采集代表性的基础 信息收集与初步判断的基础 防止危害扩大的基础 其它,急性中毒毒物检测,4,应急检

2、测前准备重要性: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4,个人安全性,中毒事件中,存在的可能毒物接触暴露途径有所预期,在配备有通用性防护设施的同时,应有所差别 在扩散性或气体载体条件下,配备吸入式、接触式等暴露方式在防护服装、防护呼吸隔离设备,并确认无环境放射性危害的存在 A级 B级 C级 D级,急性中毒毒物检测,5,个人安全性中毒事件中,存在的可能毒物接触暴露途径有所预期,,个人安全性,个人防护设施佩带品,如口罩、手套、眼罩、气体钢瓶的充足等 随身备有急救包 废弃物收集袋 可能的个人救生设施,如安全绳等,急性中毒毒物检测,6,个人安全性急性中毒毒物检测6,样品采集代表性的基础,中毒现场爆发的类型,如职业气体中毒

3、、水源与饮用水污染和中毒、食物中毒等,分别开展相对应的采样器械和用品 气体中毒:气袋、吸附管、采样泵、水质事件: 大容量密闭采样瓶(玻璃和塑料)、吊绳、必要添加化学品、量桶等食物中毒:塑料采样瓶、必要采样工具 生物样品:尿袋、尿杯、采血器械(包括各类血液采集管)等 辅助性设施:记录用品、样品标签、油性记录笔、运输周转箱等 所有与样品接触的物品应符合实验室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求,急性中毒毒物检测,7,样品采集代表性的基础中毒现场爆发的类型,如职业气体中毒、水,信息收集与初步判断的基础,信息收集:对于中毒事故的起因、发展、中毒现场的现况进行初步了解和必要可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后续包括现场检测和

4、样品收集等技术措施的落实。 初步判断:在信息收集和判断基础上,适度开展现场检测,因此现场设备的充分准备现场处于待机工作状态 运输过程中的固定准备 必要辅助型准备,如试剂材料等,急性中毒毒物检测,8,信息收集与初步判断的基础信息收集:对于中毒事故的起因、发展,防止危害扩大的基础,样品运输周转箱、车载低温样品冰箱、低温样品箱、冰袋等 运输过程中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警戒隔离设施配备 现场采样、检测的安全位置,急性中毒毒物检测,9,防止危害扩大的基础样品运输周转箱、车载低温样品冰箱、低温样,其它,现场照明 现场电力供应 现场实验用水 人员识别标记 通讯方式 样品传递 合适的记录 必要的防雨设施,急性中

5、毒毒物检测,10,其它现场照明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0,样品的采集,基本原则 完整性 代表性 针对性 安全性 标示唯一性 信息的详细:采样量、采样部位、采样时间、样品来源等,以及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1,样品的采集基本原则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1,样品的采集气体中毒,直接采样法 采气袋采样 真空瓶(罐)采样 浓缩采样 吸收液法 滤料法 固体吸附剂法,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2,样品的采集气体中毒直接采样法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2,气体中毒采集注意点,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能满足检测目的 采样高度一般在人的呼吸带高度 在同一地点同时采集至少两个平行样品,两个平行样品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20

6、 详细记录完整: 采样时间、地点、样品编号、采样方法等; 可能有害物质名称,采气量; 采样时的气温、气湿、气压、风速; 通风装置、门窗关闭情况、风向及其它有关环境条件情,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3,气体中毒采集注意点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能满足检测目的 急,食物液态样品采集,对于有固定包装的样本,除采集剩余样本外,还可直接采集原包装产品。 散装、均一稳定的液体样本(如水、乳品、酒或其他饮料、植物油等),一般采用密闭性较好的玻璃容器用虹吸或倾倒方法收集和储存500ml以上的样品,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4,食物液态样品采集对于有固定包装的样本,除采集剩余样本外,还,食物中毒中的固体样品,一般采用密闭性较

7、好的玻璃容器或惰性塑料容器收集和储存500g以上的样品。 呕吐污染的土壤样品,依据有毒物印渍和气味并综合考虑地势、风向等因素,确定范围,采集表层5 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5个,并注意采集23个背景对照点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样品采集后应置于低温下保存。,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5,食物中毒中的固体样品 一般采用密闭性较好的玻璃容器或惰性塑,食物中毒采集,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一般应采集与可能中毒有关的剩余食品、可疑原料、现场可疑剩余物、现场操作器具,以及必要的生物样品。,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6,食物中毒采集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一般应采集与可能中毒有,水中毒事件采集,分别用玻璃瓶和塑料瓶

8、采集不少于5L的水样 同时采集对照水,并做好样品标识 具有明显气味的样品,在采集过程、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密封和冷藏。 对于城市饮用水事件,应依据有关标准进行全项目、全流程的规范性采样,包括必要稳定剂的添加等。,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7,水中毒事件采集分别用玻璃瓶和塑料瓶采集不少于5L的水样 急,生物样品采集,人员着工作服,戴无粉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 采血人员应核对采样对象姓名与编号,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使用已贴好编号的采血管 采静脉血时,成人采血1015ml,儿童25ml,婴儿0.52ml 相关信息注明中毒人员的临床症状和急救措施,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8,生物样品采集人员着工作服,戴

9、无粉乳胶手套,一次性工作帽。,血样采集的注意,血样及时混匀,轻轻摇晃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不要猛力振摇 4低温冷藏 采血时间性 储血容器适用性 容器密闭性 尽量不加防腐剂和抗凝剂,急性中毒毒物检测,19,血样采集的注意 血样及时混匀,轻轻摇晃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尿样采集,尿液可直接收集、导出或注射器抽取,无尿者也可取膀胱冲洗液 取中段尿样,不少于100mL 必要时可分装50mL以下小玻璃或塑料瓶瓶容器,不加防腐剂 采集信息:采样量、采样时间、急救用药、处理方法、临床症状,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0,尿样采集尿液可直接收集、导出或注射器抽取,无尿者也可取膀胱,呕吐物采集,洗胃液最好采集最初抽出的液体

10、, 所采集的样本可用玻璃、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器皿盛装,避免使用金属器皿。采集量最好达到100g(mL)以上,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1,呕吐物采集洗胃液最好采集最初抽出的液体,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标签样品名 采样人 采样日期 样品编号(与采样记录相统一的唯一性编号) 添加的其它化学品,如防腐剂及加入量等,交接记录 样品清单 交样人 收样人 交接日期 样品的形状 样品存储条件 可疑的毒物,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2,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标签交接记录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2,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容器 选择原则:根据待测物的化学性质、样品的性状和样品需要保存的条件来选择容器 有机化合物:玻璃或聚

11、乙烯等塑料制品 冷冻样品:不宜用玻璃容器,运输: 必须保证安全,包括人员安全,并防止溢出或倾覆,否则消毒处理 防止被测物变质和不引进干扰物质 保存 与分析方法、样品性质、安全相适应 全血和血浆放入-80冷冻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3,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容器 运输: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3,急性中毒毒物检测培训课件,现场检测直观法,望:观察现场情况,包括毒剂颜色、人员损伤和现场可能遗漏的相关物品。例如氯气,黄绿色;光气,淡黄色;糜烂性毒剂(芥子气,路易氏剂等),烧伤症状;神经性毒剂(沙林、VX等),流涎、呕吐、缩瞳等症状。 闻:味道。沙林,水果味;芥子气,大蒜味;路易氏剂,金属味;

12、氢氰酸,苦杏仁味等 问:询问现场情况,包括周围地理分布情况、逃生人员的过程描述等。 切:综合判断、个人感受。综合以上所有的情况,结合个人的知识进行判断,这需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5,现场检测直观法望:观察现场情况,包括毒剂颜色、人员损伤,现场检测化学显色法,特点 在染毒现场通过简单的毒剂特征显色指示反应实现检测。 缺点 干扰影响:非特征化学干扰、与抗体交叉反应 有效期 检测过程中程序性操作环节比较多 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 ,最多半定量 主要产品: 检毒箱 侦毒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6,现场检测化学显色法特点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6,现场检测化

13、学显色法,检毒箱(食品) 神经性毒剂 芥子气 路易氏剂 氰化物 砷、汞 蓖麻毒素 人血中胆碱酯酶活性,侦毒器(气体) 各类军用毒剂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氨 甲醛 苯 汞,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病毒 微生物 生物毒素,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7,现场检测化学显色法 侦毒器(气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现场检测仪器分类,1.比色法 检测管 2.化学传感器 总量可燃气体侦测器 多用气体侦测仪 声表面波探测器(SAW) 传感器阵列技术(SAT) 3.光离子化检测器(PID) 4.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5.光谱法 便携式紫外光谱测定仪(UV) 便携式红外光谱测定仪(IR)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4、(FTIR)便携式拉曼光谱测定仪 6.色谱法 离子淌度谱(IMS) 气相(GC) 7. 色质联用法 移动式气相质谱分析仪(GC-MS) 8. 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8,现场检测仪器分类 1.比色法 5.光谱法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离子淌度谱(IMS),原理: 待测物被电离后在飘移管中与缓冲气体(氮气和氦气 )发生碰撞,由于碰撞截面的不同,离子可按大小 和形状进行分离,最后用电子检测管或质谱检测,特点 检测准确性 能够区分不同的种类 灵敏度为 ppm 级 快,几分钟 体积小 与质谱联用能够提供离子结构信息,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9,离子淌度谱(IMS) 特点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29,IMS代表仪器 LCD,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0,IMS代表仪器 LCD 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0,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1,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1,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2,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2,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3,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3,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4,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4,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5,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5,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6,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6,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7,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7,谢 谢,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8,谢 谢急性中毒毒物检测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