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导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系统导论ppt课件.ppt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嵌入式系统,周洪钧,考核标准,70%期末考试期末大考成绩30%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实验课的认真程度等等。,推荐参考书,第1章 嵌入式系统导论,主要学习内容,1.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领域1.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1.2 应用领域1.3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1.4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2.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外围技术2.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2.2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2.3 嵌入式系统软件2.4 嵌入式操作系统2.5 硬实时和软实时2.6 内核加载方式,3. 计算机的发展3.1 冯诺依曼架构3.2 哈佛结构3.3 流水线技术3.4 精简指令集3.5 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阶段3.6 计算机发展历史
2、中的若干重要人物3.7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3.8 嵌入式系统产业发展的动因4. Cortex-M3 简介4.1 概述4.2 Cortex M3的设计背景4.3 Cortex-M3体系架构5. STM32F10 x系列微控制器6. 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与开发,1.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领域,1.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1.2 应用领域1.3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1.4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 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中心,可以根据系统或用户需求(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环境等),灵活裁剪软硬件模块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
3、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1.2 嵌入式系统 应用领域,目前,嵌入式微处理器及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国防军事工业控制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无线通讯领域 网络应用 消费类电子产品 成像和安全产品 。,1.3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嵌入式系统与一般意义上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等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面向应用,系统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环境等具体的应用需求。 嵌入式系统通常含有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CPU,具有低功耗、体积小、集成度高等特点,能够把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系统设计的
4、小型化,移动能力大大增强,跟网络的耦合也越来越紧密。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升级换代也是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的,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将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中,而不是存储于磁盘等载体中。软硬件可剪裁。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某种意义上,是满足具体应用需求的一种实现举措(如:减小体积、降低成本、降低功耗、增强实时性等) 。专
5、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同的嵌入式系统,有不同的应用环境、控制对象,用户需求一般也不相同,软硬件剪裁的内容不可能一样,Bootloader 等程序一般也不一样;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举开发能力,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不能对其中的程序功能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1.4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一个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一个功能完备、可独立运行的软、硬件集成(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单片机。从概念上来看,“嵌入式系统”涵盖了系统“规划、设计、实现”甚至“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既包括控制核心部件、又包括被控对象,它由局部各部件组成,同时从系统角度,根据需求进行各部件的集成、
6、优化。,2.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外围技术,2.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2.2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2.3 嵌入式系统软件2.4 嵌入式操作系统2.5 硬实时和软实时2.6 内核加载方式,2.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外围技术,2.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嵌入式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前者是整个系统的物理基础,它提供软件运行平台和通信接口;后者实际控制系统的运行。硬件: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电路、外围硬件设备。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用户的应用程序。,嵌入式系统组成,硬件: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电路、外围硬件设备。CPU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又称为嵌入
7、式微处理器,负责控制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执行;外围电路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内存、I/O端口、复位电路、ADC/DAC(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电源等,与核心处理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目标系统。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静态随机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动态随机存储器,Flash为闪存器外部设备指嵌入式系统与真实环境交互的各种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设备、鼠标、键盘、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红外线数据传输(I
8、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和打印设备等。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用户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完成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完成各种设计功能。有时,设计人员需要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2.2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微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硬件的核心,具备以下4个特点: 对实时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从而使内部的代码和实时内核的执行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具有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这是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结构已模块化,为了避免在软件模块之间出现错误的交叉作用,需要设
9、计强大的存储区保护功能,同时也有利于软件诊断。 可扩展的结构。 功耗很低,尤其用于便携式无线及移动设备中靠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更是如此,很多只允许mW量级甚至W量级。,2.3 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可分成4个层次:设备驱动接口(DDI)负责嵌入式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实时操作系统(RTOS)分成基本和扩展两部分,前者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的任务调度,存储分配、时钟管理和中断管理,提供文件、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基本服务,后者是为用户提供操作系统的扩展功能,包括网络、数据库等;可编程应用接口(API)也称为编程中间件、应用中间软件,是为编制应用程序提供的各种编程接口库,它
10、针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的安全要求分别构建,从而减轻应用开发者的负担;应用软件是针对不同应用而由开发者自己编写的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硬件,应用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中间件层,常见的几种嵌入式操作系统:,1. uC/OS II 2. uCLinux 3. Windows CE 4.嵌入式Linux,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19,2.4 嵌入式操作系统,大多数操作系统至少被划分为内核层和应用层两个层次。微内核内核只提供基本的功能,如建立和管理进程、提供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等,这些功能以系统调用方式提供给用户。一些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将许多功能引入内核中
11、,操作系统的内核变得越来越大。内核变大使得占用的资源增多,裁剪起来很麻烦。大多数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了微内核结构,内核只提供基本的功能,例如,任务的调度、任务之间的通信与同步、内存管理、时钟管理等。其他的应用组件,例如,网络功能、文件系统、GUI系统等均工作于用户态,以系统进程或函数调用的方式工作。因而系统都是可裁剪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相应的组件。,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0,嵌入式操作系统:任务调度,在嵌入式系统中,任务即进程或线程。大多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多任务运行实际是靠CPU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调度实现的。每个任务都有其优先级,不同任务的优先级可能相同也可
12、能不同。任务的调度有三种方式:可抢占式、不可抢占式和时间片轮转。不可抢占式调度是指一个任务一旦获得CPU就独占其运行,除非由于某种原因使它决定放弃CPU的使用权;可抢占式调度是基于任务优先级的,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可以随时让位给优先级更高的处于就绪态的其他任务;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有同样的优先级时,不同任务轮转使用CPU,直到系统分配的CPU时间片用完,这就是时间片轮转调度。目前,大多数嵌入式操作系统对不同优先级的任务采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式调度法,对相同优先级的任务则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法。,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1,内存管理,针对有内存管理单元(MMU,Memory Manage
13、ment Unit)的处理器而设计的一些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使用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虚拟内存地址被送到MMU。在这里,虚拟地址被映射为物理地址,实际存储器被分割为相同大小的页面,采用分页的方式载入进程。一个程序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而是仅将那些当前要运行的部分页面装入内存运行。,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2,内存管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针对没有MMU的处理器设计,不能使用处理器的虚拟内存管理技术,而是采用实存储器管理策略,因此对于内存的访问是直接的,它对地址的访问不需要经过MMU,而是直接送到地址线上输出,所有程序中访问的地址都是实际的物理地址。而且
14、,大多数嵌入式操作系统对内存空间没有保护,各个进程实际上共享一个运行空间。一个进程在执行前,系统必须为它分配足够的连续地址空间,然后全部载入主存储器的连续空间。,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3,内存管理,由此可见,对于没有MMU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不得不参与系统的内存管理。从编译内核开始,开发人员必须告诉系统这块开发板到底拥有多少内存;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必须考虑内存的分配情况并关注应用程序需要运行空间的大小。另外,由于采用实存储器管理策略,用户程序同内核以及其他用户程序在一个地址空间中,程序开发时要保证不侵犯其他程序的地址空间,以使程序不至于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或导致其他程序的运行异
15、常。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人员对软件中的一些内存操作要格外小心。,TRON,Th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重视实时性TRON是一项开放式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设计项目,它是Th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缩写。该项目由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于1984年发起,宗旨是为全社会的需要开发一套理想的计算机结构和网络。Ubiquitous,Intelligent robot,TRON的结构,TRON规定了设计内核的接口和规范,它本身并不指定内核的源代码.所以基于这个规范,不同的公司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
16、的微处理开发自己的TRON操作系统版本. TRON规范是可以公开获取的,但是基于TRON规范开发出的源代码并不被要求公开.这一点与GNU公共许可证不一样.TRON项目允许基于TRON的源代码成为专利软件.TRON是1984年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提倡下开始的项目。当年日本人寄希望与TRON的PC OS以便能够从每年支付给微软的巨额费用中解脱出来。不过在1989年,这一设想被美国打断了,当时美国方面了解到日本政府准备把TRON安装到校园的计算机里,就扬言要将TRON列为不公平贸易壁垒之一。美国的强大政治压力,和美国市场使得PC业界远离了TRON.不过坂村健教授没有放弃,而是致力于TRON在微处理器操
17、作系统的研究,默默努力20年后,全球30亿到40亿台家用电子产品中用上了TRON,而微软的Windows仅装载在全球1.5亿台计算机上,2003年微软也终于宣布加入TRON项目。,TRON的历史,1984年:TRON项目正式启动.1985年:NEC公司宣布基于ITRON/86规范第一个实现了ITRON操作系统.1986年:TRON 居议会(不联盟的TRON协会)正式成立.日立公司发布了基于ITON/86K规范的系统.:第一届TRON论坛举行.1987年:富士通公司发布基于ITRON/MMU规范的系统.:三菱电器发布基于ITRON/32规范的系统。;日立公司在Gmicro/200 32位微处理器
18、上实现TRON VLSI CPU管理;TRON协会通过制定TRON规范负责管理TRON项目.,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7,2.5 硬实时和软实时,有些嵌入式系统对时间的要求较高,称为实时系统。实时有两种类型:软实时和硬实时。软实时系统并不要求限定某一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求各任务运行得越快越好;硬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一旦系统响应时间不能满足,就可能引起系统崩溃或致命的错误,一般在工业控制中应用较多。,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应用(第二版),28,2.6 内核加载方式,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可以在Flash上直接运行,也可以加载到内存中运行。Flash的运行方式是,把内核
19、的可执行文件烧写到Flash上,系统启动时从Flash的某个地址开始执行。这是很多嵌入式系统所采用的方法。内核加载方式是,把内核的压缩文件存放在Flash上,系统启动时读取压缩文件并在内存(RAM)里解压,然后开始执行。这种方式相对复杂一些,但是运行速度快,因为RAM的存取速率比Flash的高。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嵌入式操作系统对用户程序一般采用静态链接的形式。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经过编译、链接生成一个二进制文件来运行。,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外围技术(续),3. 计算机的发展,3.1 冯诺依曼架构3.2 哈佛结构3.3 流水线技术3.4 精简指令集3.5 嵌
20、入式处理器的发展阶段3.6 计算机发展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人物3.7 嵌入式系统产业发展的动因,3. 计算机的发展,3.1 冯诺依曼架构早期的冯诺依曼架构,改进的冯诺依曼架构,冯诺依曼架构的扩展(1),区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以平衡功能、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一般用速度快、性能高但是价格贵的SRAM作为内存储器,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代码与数据,用Flash、硬盘等速度较慢但是单位存储成本较低的器件作为外存储器,用于脱机断电期间提供程序和数据存储。,3.2 哈佛结构-冯诺依曼架构的扩展(2),程序与数据分别存储,通过不同的总线进行访问;首先从指令存储器读取指令,解码后得到数据地址,再到数据存储器读
21、写数据;在执行一条指令的同时,预取下一条指令;指令和数据可以有不同宽度。,总线还是一条,程序代码和数据分开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哈佛结构(续),两种体系结构的比较,传统的微处理器采用的冯诺依曼结构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同一存储空间中,统一编址,指令和数据通过同一总线访问。哈佛结构则是不同于冯诺依曼结构的一种并行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是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制、独立访问。与之相对应的是系统中设置的两条总线(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从而使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一倍。哈佛结构:I-Cache和D-Cache,3.3 流水线技术,流水线技
22、术(续),以ARM7处理器使用3级流水线为例,分别为:取指级:取指级完成程序存储器中指令的读取,并放入指令流水线中。译码级:对指令进行译码 ,为下一周期准备数据路径需要的控制信号。这一级指令“占有”译码逻辑,而不“占有”数据路径。执行级:指令“占有”数据路径,寄存器被读取,操作数在桶式移位器中被移位,ALU产生相应的运算结果并回写到目的寄存器中,ALU的结果则根据指令需求来更改状态寄存器的条件位。,3.4 精简指令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1979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RISC并非只是简单地去减少指令,而是把着
23、眼点放在了如何使计算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地提高运算速度上。RISC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特点: 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单、基本寻址方式有23种。 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 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所有的指令都可根据前面的执行结果决定是否被执行,从而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可用加载/存储指令批量传输数据,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可在一条数据处理指令中同时完成逻辑处理和移位处理。 在循环处理中使用地址的自动增减来提高运行效率。当然,和CISC架构相比较,尽管RISC架构有上述的优点,但决不能认为
24、RISC架构就可以取代CISC架构,事实上,RISC和CISC各有优势,而且界限并不那么明显。现代的CPU往往采用CISC的外围,内部加入了RISC的特性,如超长指令集CPU就是融合了RISC和CISC的优势,成为未来的CPU发展方向之一。,复杂指令集,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缺点: 指令使用频度相差悬殊;指令格式长短不一;大量复杂指令的控制逻辑不规整,不适合VLSI工艺等。大约有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用,占整个程序代码的80。而余下的80的指令却不经常使用,在程序设计中只占20。,3.5 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阶段,1.嵌入式微
25、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 一般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在母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相关的功能即可,这样可以满足嵌入式系统体积小和功耗低的要求。目前主要的嵌入式处理器类型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 StrongARM系列等。 2.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又称为单片机。将CPU、存储器(少量的RAM、ROM或两者都有)和其他外设封装在同一片集成电路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8051、MCS-251、MCS-96/196/296、P51XA、C166/
26、167、68K系列以及 MCU 8XC930/931、C540、C541,并且有支持I2C、CAN-Bus、LCD及众多专用MCU和兼容系列。 3.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 专门用来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极快的处理计算,提高编译效率和执行速度,在数字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er)、功率谱分析、图像处理和分析等领域,DSP正在大量进入嵌入式市场。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是TI的TMS320C2000/C5000系列,另外如Intel的MCS-296和Siemens的TriCore也有各自
27、的应用范围。 4.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3.6 计算机发展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人物,巴贝奇:英国数学家,机械式通用计算机 。-“存储程序、自动执行”- 仅提出设计方案(1837),1871年巴贝奇去世,这台机器为什么一直没有最终完工。图灵:存储器(纸带)、运算器和控制器,形成具备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通用计算机”模型。冯.诺依曼: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输入、输出装置,共五大部件。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生前曾评价说:如果不考虑巴贝奇等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思想,现代计算机的概念当属于阿兰图灵。冯诺依曼能把“计算机之父”的桂冠戴在比自己小10岁的图灵头上,足见图灵对计算机科学影
28、响之巨大。为了纪念图灵在计算机学科的开创性贡献,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命名为图灵奖。(P),3.7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互(物)联网时代的嵌入式产品,不仅为嵌入式市场展现了美好前景,注入了新的生命,而且,对嵌入式系统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为了满足功能升级,在设计上一方面采用功能更加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如32位、64位RISC芯片)或DSP来增强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还采用实时多任务编程技术和交叉开发工具技术等来控制功能的复杂性,简化应用程序设计、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联网成为必然趋势具备IEEE 1394、USB、蓝牙(Blue
29、tooth)、IrDA等通信接口,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通信组网协议软件和物理层驱动软件支持小型电子设备实现小尺寸、微功耗和低成本 提供精巧的多媒体人机界面并行处理和硬件加速,3.8 嵌入式系统产业发展的动因,技术驱动、需求牵引新的趋势:技术牵引需求(特别是当今高薪科技:笔记本、手机、网络、Ipad等),ARM系列内核,What is ARM?,ARM公司名产品名ARM1 - ARM11ARM公司:全球领先的32位RISC嵌入芯片的设计公司1983年成立于英国 Acron公司首个产品Acron RISC 不敌intel转向低功耗芯片,首个低功耗芯片的开发,联合VLSI Technology和苹果
30、合资成立了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公司主要还是精简指令设计方案开发出ARM6 Apple Newton PDA1993年 ARM7Intel、TI、东芝。,ARM设计的常见特征,提供专门的读取/保存指令,其他指令不对寄存器直接操作ARM6之前要求访问地址对齐固定32比特的指令宽度大多数指令平均一个周期完成指令本身带4比特的头,可以条件执行强大的索引寻址模式,相比X86更加简单强大专门的终端控制器(支持嵌套和抢断的终端控制器,NVIC),ARM指令的例,兼有CISC和RICS的特点,具有流水线作业功能ARM7TDMI三级流水线ARM9五级流水线Cortex-M3定位
31、为中低级三级流水线支持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支持(SIMD),采用64、128位SIMD指令支持,可并行计算,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单指令多数据流)能够复制多个操作数,并把它们打包在大型寄存器的一组指令集,例:3DNow!、SSE。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SIMD在性能上的优势:以加法指令为例,单指令单数据(SISD)的CPU对加法指令译码后,执行部件先访问内存,取得第一个操作数;之后再一次访问内存,取得第二个操作数;随后才能进行求和运算。而在SIMD型的CPU中,指令译码后几个执行部件同时访问内存,一次性获得所有操作数进行运算
32、。这个特点使SIMD特别适合于多媒体应用等数据密集型运算。如:AMD公司引以为豪的3D NOW! 技术实质就是SIMD,这使K6-2、雷鸟、毒龙处理器在音频解码、视频回放、3D游戏等应用中显示出优异的性能。,A Example of MMX,Cortex概述,Cortex是ARM的新一代处理器内核,它在本质上也是ARM v7架构的实现。与前代向下兼容、逐步升级的策略不同,Cortex系列是全新开发的;但因为放弃了向前兼容,老版本的程序必须经过移植才能在Cortex上运行。,Cortex系列,按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分类:Cortex-A: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针对日益增长的
33、运行Linux、WinCE、Symbian等操作系统在内的消费者娱乐和无线产品设计与实现。Cortex-M:微控制器类(Microcontroller),针对应用系统对功耗、成本敏感,同时对微处理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汽车、家电、医疗器械等)。Cortex-R:实时类(Real Time),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可以运行RTOSCortex-W:? WirelessCortex不再区分微处理器ARM和Thumb两种工作状态,指令完全采用Thumb-2体系架构。按照ARM公司的经营模式,ARM只提供IP核,ARM公司本身并不生产销售集成电路芯片。ARM Cortex-M3处理器还首次配备
34、了嵌入式中断向量控制器NVIC,采用抢占、尾链、迟到等中断处理新技术,能够以最小的时钟开销,实现了出色的中断处理。凭借0.35微米和0.25微米先进集成电路生产工艺,Cortex实现了成本与性能的理想折衷,Cortex在未来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STM32 系列微控制器,STM32 系列微控制器,ARM只提供IP,不生产销售集成电路2010年Cortex发出69份授权,Cortex-M3最多,29份Actel,Broadcom,TI,ST、Fujitsu、NXP等业界重量级公司,在标准Cortex M3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技术优势进行生产销售,对Cortex内核进行少量定制修改,集成大容量Flash(数十KB到数百K),进一步扩充GPIO、USART、Timer、I2C、SPI、CAN、USB、A/D等外部设备。几乎可以用一块芯片就能够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监测系统,在实际中使用更加方便,受到广大工程师欢迎。,STM32F10X 各功能模块,STM32F10X应用领域,6. 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与开发,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性能需求分析;安全性分析;可靠性分析;成本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等。2. 架构及概要设计3. 详细设计开发4. 测试、提高、完善,STM32F学习网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