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673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1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0程序文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序号文 件 编 号文 件 名 称有效版本页码1QEM/MZD201-200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A/022QEM/MZD202-2003文件管理程序A/053QEM/MZD203-2003记录管理程序A/094QEM/MZD204-2003管理职责程序A/0115QEM/MZD205-2003信息交流管理程序A/0156QEM/MZD206-2003资源管理程序A/0177QEM/MZD207-2003培训管理程序A/0198QEM/MZD208-2003服务管理程序A/0249QEM/MZD209-2003顾客需求鉴定及合同评审程序A/02510QEM/MZD210-2003采

2、购管理程序A/02711QEM/MZD211-200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A/03012QEM/MZD212-2003过程管理程序A/03313QEM/MZD213-2003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A/03814QEM/MZD214-2003顾客财产管理程序A/04015QEM/MZD215-2003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A/04116QEM/MZD216-2003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A/04317QEM/MZD217-2003数据资料分析管理程序A/04518QEM/MZD218-2003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A/04719QEM/MZD219-2003不合格品管理程序A/04

3、820QEM/MZD220-2003内部审核管理程序A/05021QEM/MZD221-2003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A/05222QEM/MZD222-2003环境方针管理程序A/05423QEM/MZD223-2003环境因素鉴定管理程序A/05624QEM/MZD224-2003环境法规及其他法制与评价管理程序A/06025QEM/MZD225-2003环境目标指标管理程序A/06326QEM/MZD226-2003环境管理方案管制程序A/06527QEM/MZD227-2003废水管理程序A/06828QEM/MZD228-2003废气管理程序A/07029QEM/MZD229-200

4、3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A/07230QEM/MZD230-2003噪音管理程序A/07431QEM/MZD231-2003化学品、油品管理程序A/07532QEM/MZD232-2003能资源管理程序A/07733QEM/MZD233-2003供应商及承包商管理程序A/07934QEM/MZD234-2003工程建设环境管理程序A/08335QEM/MZD235-2003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程序A/085文件编号QEM/MZD201-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 共3页第1页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1、 目的建立和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符

5、合ISO9001:2000与ISO14001:1996标准,有效地执行、维护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防止不符合现象发生。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实施包括全棉灯芯绒、全棉卡其、弹力灯芯绒、弹力卡其、麻类织物及特种功能整理的纺织印染产品生产、服务在内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相关质量环境管理工作。3、 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遵照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做好质量环境管理工作,切实落实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4、 管理程序4.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详见表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4.1.1、第一层次:质量环境手册(规划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及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4.1.2、第二层

6、次:程序文件(规划公司系统化作业过程,各部门协作关系,信息传递的方式途径等);4.1.3、第三层次: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规定各岗位应做什么、应尽什么责任以及怎样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作业方式;技术文件:国标、产品检验标准、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等);4.1.4、第四层次:使用记录、表单等(确定信息交流和记录的格式及检测、评审的依据)。4.2、ISO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1996标准对照表,见附录1。4.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见附录2。质量职能分配表,见附录3。环境职能分配表,见附录4。4.4、质量环境管

7、理规划4.4.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规划:a) 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组织机构等要结合公司各类资源和将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规划,以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和资源,做到质量环境规划真正切实可行;b) 由于组织机构变更、所推行的质量环境管理标准变更或导入其它管理体系(如职业安全、卫生等),管理者代表应重新评估、规划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重新规划后,应进行内部质量审核,以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及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必要时应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讨论;c) 管理者代表,每年底对下一年度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等质量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制订“年度质量环境

8、工作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4.4.2、新产品/过程规划 本公司不适用,详见QEM/MZD101-2003质量环境手册3.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适用范围3.4删减。进行产品/过程策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 资源需求;文件编号QEM/MZD201-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共3页第2页b) 技术、工艺的提供或改进;c) 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工具的开发;d) 若需修订体系文件或制订新标准应尽量与体系事融合,并保持相容性;e)规划所需要记录格式。4.4.3、产品/过程策划,实施的结果,应及时报告管理者代表,应考虑以下因素:a) 对产品、项目、合同等应说明能达到的质量目标。

9、b) 用文件化形式明确规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建立的工作过程,及需要提供的资源和设施。c) 建立验证和确认活动及效果验收标准。d) 保存过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记录,作为规程规划符合性的验证。e) 质量过程策划可以是单一性的策划,也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组合应用。4.4.4、过程测量与监控:a) 公司针对组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作业过程进行测量与监控,尤其是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能力;b) 生产部、各生产车间,依据过程管理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c) 生产部、质检部依据数据资料分析处理程序对生产过程的趋势、产品稳定性和质量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以监测生产过程能力,确保质

10、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4.5、质量环境目标实施4.5.1、公司制订质量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公司质量环境方针,顾客期望、要求等使质量环境目标具有可测量性和可完成性。4.5.2、质量环境目标确定后,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各部门制订实施计划,将质量环境目标进行分解,确保其有效实施,实施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a) 质量环境目标(或项目名称);b) 现状分析;c) 实施办法(包括:负责人,措施,以及指标的分解);d) 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人)。4.5.3、计划制订后,经总经理批准初稿。4.5.4、实施中出现异常时,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5.5、管理者代表应将质量环境目标实施结果向管理层通报,

11、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4.6、持续改进4.6.1、公司对于质量环境管理改进工作应根据内容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推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6.2、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或督促相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和审核结果寻找改进机会,修正错误,发扬优点,执行、维护和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6.3、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4.6.4、管理者代表应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的符合性进行评定,并在管理评审中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及执行效果进行确认。4.7、本程序所涉及到的有关记录由公司企划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保存。5、 相关文件5.1、过程管理程序

12、 QEM/MZD212-20035.2、数据资料分析管理程序 QEM/MZD217-20035.3、管理职责程序 QEM/MZD204-2003文件编号QEM/MZD201-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共3页第3页5.3、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QEM/MZD221-20036、相关记录6.1、质量计划实施报告 6.2、质量目标实施计划 附录1:ISO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1996标准对照表附录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附录3:质量职能分配表附录4:环境职能分配表表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文件编号QEM/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

13、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1页文件管理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及资料进行管理,确保各相关场所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文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3.职责3.1企划部负责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换版、毁损等工作的实施及管理。3.2技术科负责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更换等工作。3.3企划部负责手册编制,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改控制和管理。3.4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程序文件编制,部门专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保管,并控制更改。由企划部负责编目、归档,部门之间传递的文件由企划部分发。4.管理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

14、4.1.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1) 第一层次:质量环境手册;(2)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3) 第三层次: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文件;(4) 第四层次:表单、记录(格式)。4.1.2、外来文件:与公司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涉及公司消防、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4.2、文件的编码:企划部编制文件编码规则,见附录。相关部门按规则对文件进行编码(号)。4.3、文件的编写、收集4.3.1、质量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企划部组织人员编制;4.3.2、程序文件由企划部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4.3.3、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由企划部组织各有

15、关部门编制;4.3.4、表单、记录(格式)由产生各记录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部门编制;4.3.5、技术文件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收集、编制。4.3.6、外来文件由企划部负责接收、收集。4.4、文件的审批和发放4.4.1、质量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部门程序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及质量环境记录清单由编制人签名、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4.2、技术性文件由生产部经理审批。4.4.3、对相关文件中已规定编制、审批人的质量环境记录按文件规定进行签名、审批。4.4.4、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分别经生产部经

16、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相关部门,以便识别现行文件的有效版本。4.4.5、外来文件由生产部经理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4.4.6、由企划部和生产部分别编制文件发放清单,分别经管理者代表和生产部经理审批后,下发至相关部门。文件编号QEM/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2页4.4.7、企划部和生产部按规定要求下发文件,发放和接收部门应分别在受控文件清单内做好收发记录。4.4.8、所有公司内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要其封面上应加盖受控印章,对外提供的(除第三方认证机构外)非受控体系文件不受更改影响,过期失效不必收回,在其封面加盖红色非受控印章,受控章复印的

17、文件无效。4.4.9、技术文件由生产部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其他文件由企划部加盖红色“受控”印章。4.5、文件发放范围4.5.1、企划部和生产部按文件发放清单规定下发文件;4.5.2、若需扩大发放范围,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须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4.6、文件修改4.6.1、各部门在执行文件过程中,对文件的不适用处可向编制部门提出修改建议,由原编制部门对修改建议进行分析,评价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如需修改则由原编制部门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情况报企划部或生产部。填写程序文件更改记录表4.6.2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修改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将文件修改情况填在文件更改通知单中或随附修改后的文件,

18、由原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并在文件更改通知单上做好记录,如需指定他人审批时,则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6.3、由企划部和生产部对文件的修改情况进行登记,填制文件更改台帐以便对文件更改进行有效控制。4.6.4、文件的修改,可采用换页或在修改处划改并加盖“校正”章方式进行,若换页,则应做好换页标识,应在原页后加“A”(第一次换页),“B”第二次换页依次类推;若采用划改则应在修改处和修改状态栏内标明相同的修改标识,如“1”(第一次修改),“2”(第二次修改),依次类推。4.6.5、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经修改后是否换版,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决定,文件的换版都应做好修改记录并保留一份换版前的原稿

19、,并对该文件所换版本的版号加以标识。4.7、文件的收回和销毁4.7.1、对作废的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编制文件作废通知单,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至相关部门,并对作废的文件依据文件发放/接收表及时收回,并加以记录。销毁应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4.7.2、对因法律和信息需要保留作废文件,由保管部门作“文件保留”的标识。4.7.3、对发放的文件需修改、换版或使用后自动失效时,如需收回,接收人和发放人应在文件发放/接收表中做好收回标识,用“”的形式代表已收回,并注明收回日期。4.7.4、对收回的失效文件应隔离存放,除了保留一份失效文件作长期保管外,对其他的作废文件由企划部

20、监督销毁。4.8、文件保管、借阅和复制4.8.1、文件应存放在防止损坏且容易存取的地方,各部门应妥善保管相应文件;4.8.2、人员调岗时,应移交全部文件;4.8.3、根据实际需要或发现文件遗失,则须填制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经按4.4条规定审批后方可发放(补发),同样需在双方的文件发放/接收表中做好收发记录。4.8.4、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借阅须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批准,且借阅人须在文件借阅登记表中登记,并按规定时限及时归还。4.8.5、文件复制须在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上予以登记。文件编号QEM/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3页4.9、文件定期评

21、审检查4.9.1、企划部和生产部在每次内部审核前一星期协助审核组对文件的有效进行评审和检查,并将评审检查情况在内部审核报告中予以明确。4.9.2、各部门对评审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5、相关文件5.1、质量环境手册 QEM/MZD101-20036、相关记录6.1、受控文件清单 6.2、文件发放清单 6.3、文件发放/接收表 6.4、文件更改通知单 6.5、文件更改台帐 6.6、文件作废通知单 6.7、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 6.8、文件借阅登记表 6.9、文件销毁记录表6.10、外来文件清单 6.11、程序文件更改记录表 7、附录 文件编码规则附录文件编码规则1、质量手册编号:QEMMZ

22、D 1 - 2003年号顺序号层次号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2、程序文件编号:QEM/MZD 2 - 2003年号顺序号程序文件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3、第三层次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QEM/MZD 3 - 2003年号顺序号第三层次文件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4、第四层次文件(记录、表单):QEM/R 流水号(1、2、3)程序文件顺序号质量环境记录文件编号QEM/MZD203-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记录管理程序共2页第1页记录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的要求及控制的方法,旨在确保公司在各项质量/环境活动中所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控制,以便

23、:1.1、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实,为质量跟踪、质量改进提供分析依据。1.2、为环境活动符合规定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实,为环境管理体系改进提供分析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活动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记录。3、职责3.1、企划部负责文件发放清单的编制、下发工作,并负责对记录管理、控制进行监督。3.2、各责任部门负责按文件发放清单做好本部门记录的标识、保管、使用和销毁工作。4、管理程序4.1、文件发放清单的编制4.1.1、各责任部门对本部门所产生的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上报企划部。4.1.2、企划部对各部门上报的各类记录进行确认、分类、统

24、一。4.1.3、编号、标识并规定保管期后,编制质量环境记录清单。4.1.4、文件发放清单应包括下列内容:a. 记录编号;b. 记录名称;c. 使用部门;d. 收集保管部门;e. 保管期限;f. 最终去向。4.1.5、文件发放清单经企划部审批后下发至各责任部门。4.2、记录的标识4.2.1、各责任部门按文件发放清单对本部门所产生的记录进行编号标识。4.2.2、记录的标识执行文件管理程序。4.3、记录的保管及使用4.3.1、各责任部门按文件发放清单做好本部门记录的标识、保管、使用和销毁工作。4.3.2、各责任部门的记录应在适宜的环境中保管,以防保存期内损坏、变质、丢失。4.3.3、质量/环境记录保

25、存一至二年。有法规要求的应符合法规要求。4.4、记录填写要求4.4.1、记录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4.4.2、内容必须按表格要求填写齐全,字迹清楚、整齐,数字正确可靠、不准涂改,若因笔误,填写差错可以改正,但改正者必须在改正处盖章/签名。文件编号QEM/MZD203-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记录管理程序共2页第2页4.5、记录的销毁4.5.1、各责任部门保管的记录超过文件发放清单中规定的期限时,由保管责任人填写记录销毁审批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并做好记录销毁清单。5、相关文件5.1文件管理程序 QEM/MZD202-20036、相关记录6.1、记录销毁审批清

26、单6.2、记录销毁清单6.3、记录归档清单6.4、记录借阅登记审批单6.5、文件发放清单6.6、质量环境记录清单文件编号QEM/MZD204-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管理职责程序共4页第1页管理职责程序1、 目的贯彻执行实施ISO9001:2000和ISO14001:1996标准,明确界定各岗位管理职责,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流程符合客户要求和法规要求。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有关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规定、组织机构、管理职责、管理资源、管理者代表、管理评审等各项管理功能的描述。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

27、织安排有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实施;3.3、企划部负责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及管理评审会议的记录、归档。4、 管理程序4.1、质量环境方针、目标4.1.1、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全文见质量环境手册。4.1.2、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由总经理及质量环境推行小组负责制定,以满足客户期望为基础,并符合公司经营发展规划要求。在每年年度的管理评审会议中,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对下一年度质量环境目标的改进建议,经总经理批准后公布实施。4.1.3、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是本公司对上级领导与客户的承诺,要做到充分宣传和贯彻,以此为公司全员努力方向,使全员都能准确理解和执行,并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中去。4.2、

28、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技术文件,记录(表单)等。在产品质量环境/服务不符合现状需求时,必须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重新制订或修改,以维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4.3、组织结构本公司组织结构图见质量环境手册附录2。4.4、管理职责本公司各岗位人员职责,参见质量环境手册5.0之5.5.1及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4.5、资源管理4.5.1、各岗位均根据需求选派经过培训或资格认可的人员担任,确保胜任工作。4.5.2、设备能力、测量仪器等根据生产需要及质量环境管理工作要求配置。4.5.3

29、、物资购置依据采购管理程序选择合格供方并做好质检工作,确保采购品质。4.5.4、不断改进工艺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4.5.5、树立企业优质品牌,创造公司良好文化。4.6、管理者代表4.6.1、管理者代表经总经理任命且发布任命书。4.6.2、管理者代表职责见质量环境手册5.0之5.5.2。4.7、管理评审4.7.1、制定评审计划 (1)管理评审计划每年至少一次,企划部负责将管理评审列入年度评审计划,年度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评审也要根据内部审核结果、上文件编号QEM/MZD204-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管理职责程序共4页第2页次评审结果、外部要求(批第二、三

30、方审核、认证情况)等,由总经理决定增加管理评审频次。(2)每次管理评审前由企划部拟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在评审前一周下发至各相关部门及人员。 (3)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A、 管理评审的目的、内容、范围。B、 评审的时间安排。C、 评审参加人员(包括特别的指定人员)。D、 会议议程。E、 评审的准备工作要求。临时增加的适时评审计划内容与例行管理评审计划内容一致。(4)管理评审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内审人员及指定的有关人员。4.7.2、管理评审资料准备 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中评审目的和内容的要求,根据职责分工,针对主管要求的运行情况,分别准备相

31、应的运行情况报告。报告中需突出各部门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工作成绩,存在问题、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建议。通常情况下,各部门按以下分工,准备评审资料:(1) 管理者代表负责准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报告,内容包括质量环境方针、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状态分析。(2) 企划部负责准备内部审核工作总结,收集内部审核报告。(3) 市场部负责整理汇总市场信息、合同履行、信息反馈处理、服务及外部环境信息交流等情况。(4) 计划销售科和供应后勤科负责汇总供方的供货情况和对环境影响管理等情况。(5) 生产部负责整理生产计划落实、工序产品质量状态、各工序的过程控制及环境运行、环境行为改进情况、生

32、产工艺方法的编制更改实施、检测器具管理以及汇总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6) 质检部负责整理产品检验、产品质量统计分析和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工作。(7) 企划部负责整理员工培训、考评的实施情况,汇总全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等相关文件和记录,汇总环境法规遵循及环境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情况。4.7.3、总经理组织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到会人员填写会议签到表,企划部负责做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会议议程如下:(1) 总经理讲话。(2) 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报告。(3) 各部门分别报告本部门的工作情况。(4) 评审、讨论。(5) 总经理提出管理评审意见,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和质量环境持续改进措施要求,有

33、关部门组织实施。4.7.4、评审内容 (1) 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根据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程序文件、有关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实际操作要求:根据内部审核报告,分析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分析审核的工作效果。文件编号QEM/MZD204-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管理职责程序共4页第3页 (2) 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根据对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对环境绩效分析、对产品质量和服务分析、合同执行情况分析、相关方投诉情况分析等方面,综合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根据初期过程和环境因素识别

34、情况,分析现有质量管理是否充分地识别了所需过程、现有活动和产品是否充分地识别了环境因素,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过程或环境因素清单的调整。 (4) 分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根据内部情况(技术、组织结构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标准更改、相关方要求的意见、市场环境的变化、法规变化),分析现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持续适宜,为增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应能力提高效果,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应进行哪些调整、更改和补充。 (5) 其他重要事项的评审,评审重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适当:评审中层以上领导能否适应体系功能发挥的需要等。4.7.5 每次管理评审内容按4.7.4条中所列情况,结合实际适当取舍。4.7.6 编制

35、评审报告(1) 每次管理评审活动结束后要形式成管理评审报告,由企划部拟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2) 管理评审报告内容:A 评审目的、范围、时间B 会议概况C 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决议D 体系调理修改、补充要求等情况E 应注明对所的问题的评价情况(3) 管理评审报告由企划部负责送达参加会议人员及相关部门。4.7.7、会议决定若要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改、补充,则由企划部按文件管理程序进行修改。4.7.8、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质量改进措施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报告确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和质量改进措施要求,分析原因并负责实施措施,并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36、4.7.9、跟踪验证管理者代表、生产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在商定的期限内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和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做好记录,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4.7.10、建立档案企划部将管理评审中产生的有关资料和记录汇总入档并妥善保管存档,具体按记录管理程序执行。5、 相关文件5.1、质量环境手册 QEM/MZD101-20035.2、顾客需求鉴定及合同评审程序 QEM/MZD209-20035.3、采购管理程序 QEM/MZD210-20035.4、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QEM/MZD221-20035.5、记录管理程序 QEM/MZD203-20035.6、各级各类人员质量

37、环境职责规定 文件编号QEM/MZD204-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管理职责程序共4页第4页6、 相关记录6.1、年度评审计划 6.2、管理评审计划 6.3、管理评审会议资料(包括各部门汇报材料) 6.4、签到表 6.5、会议记录 6.6、管理评审报告 文件编号QEM/MZD205-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信息交流管理程序共2页第1页信息交流管理程序1、 目的1.1、为保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相互间的协调与联系。1.2、让社会各界知道我们在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上所作有努力。1.3、交流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新技术、新方法,为提高产

38、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提供信息。1.4、收集内外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并及时反馈以求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2、 适用范围适合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内、对外的质量和环境方面的交流活动。3、 职责3.1、高层领导与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3.2、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和相互协调与联系。3.3、企划部负责质量交流的管理及负责环境交流的管理。4、 管理程序4.1 内部交流沟通4.1.1、各部门间采用电话、碰头会、例会等方式进行沟通;4.1.2、高层领导采用电话、会议、文件等方式利用公司的组织架构与下属沟通;4.1.3、采用宣传栏发布信息;4.1.4、每次会议由相关人员整理会议纪要,并分发各部门、相关人员,以使其全面

39、了解相关内容;4.1.5、企划部以会议、培训等内部形式各种方式向公司员工宣传公司的质量和环境方针、目标及指标、相关的质量和环保法规、政策及公司在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绩效;4.1.6、公司员工对公司在质量、环境管理方面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可填写质量/环境信息表交企划部处理;也可通过总经理信箱反映。4.1.7、企划部在收到质量/环境信息表后,应及时处理并登录于质量/环境信息一览表后,必要时应及时组织召开由管理者代表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解决;4.1.8、企划部对处理结果及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同时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出来;4.1.9、企划部负责质量信息和环境信息交流的效果确认工作;4.2、外部信息

40、交流管理4.2.1、外部质量和环境交流信息的收集与处置;4.2.1.1、企划部负责外部相关方质量和环境信息的收集,如政府部门、主管机关、集团公司及友厂、供方、客户、承包商、附近的居民等所提供的信息;4.2.1.2、对收集到的书面信息,在质量/环境信息一览表上进行登记,非书面形式收集的质量和环境信息,由收集者填写质量/环境信息表,然后在质量/环境信息一览表上登记;4.2.1.3、企划部接收质量和环境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类,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处理,并及时反馈给信息提供者,对质量和环境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应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4.2.1.4、企划部认为对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改善确实有作用的信息,

41、涉及重大因素的信息应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讨论;文件编号QEM/MZD205-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信息交流管理程序共2页第2页4.2.2、外部质量和环境信息的传达4.2.2.1、企划部利用接待来访、外出开会等方式,对外交流中宣传公司的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针、目标和环境绩效;4.2.2.2、市场部在与客户交往中宣传公司的质量和环境方针,以提高公司的形象;及时收集客户有关环保方面的要求;4.2.2.3、计划销售科、供应后勤科将公司的质量和环保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规定传达给供方,取得供方的积极配合,对现有质量和环境因素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向供应商及承包方提出改进;4.2.2.4、公司通过集团

42、INTERNET网页及其它沟通方式向集团内各厂传达公司的环境管理绩效,并进行资源共享。4.2.2.5、企划部负责与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相关的其它咨询活动,并负责有关外部信息交流的效果确认的工作;4.2.2.6、与外界交流中涉及到的管理体系文件发放按文件管理程序执行;4.2.2.7、对外信息交流应包括广告牌及广告的宣传;宣传资料的制作。5、 相关文件5.1文件管理程序 QEM/MZD-202-20036、 相关记录6.1质量/环境信息表6.2质量/环境信息一览表文件编号QEM/MZD206-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资源管理程序共2页第1页资源管理程序1、 目的对质量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使用,执行和改善质量管理流程,真正做到让客户满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包括人员、技术、信息、设施、工作环境等各类资源的提供和使用管理。3、职责3.1、人力资源由企划部负责;3.2、工艺技术标准由生产部负责;3.3、生产设施、设备使用管理由生产部负责;3.4、市场信息提供由市场部负责;3.5、工作环境、后勤服务由生产部和相关部门负责。4、管理程序4.1资源程序4.1.1资源评估A、 管理评审会议应对公司资源状况是否满足公司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