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985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云和三中 王海民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认识天平的各个主要的结构,初步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懂得天平的维护。2.过程和方法:观察天平的结构,在观察中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根据说明书使用测量天平;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从而明白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尝试通过对具体的实物,从而总结出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访问能力,并从生活中体念质量的概念。3.态度、情感、价值观:学

2、会与人合作,培养善于观察、善于阅读、敢于发现的品质;了解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质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单位;从而提升爱国情感,感受天平结构中蕴含着的平衡美、对称美。二、 教学准备 天平、天平的说明书、课本、作业本、铁锤、铁钉、铁丝、橡皮泥、橘子、棒棒冰两支(一支冻成冰)、袋装饼干、参与活动评价单等。三、 教学设计思想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3、,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更多地采取观察、实验、讨论、练习、辩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符合新课程教学评价评价的要求,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设计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等,采取多种形式的语言评价,激励学生。整个教

4、学过程突出科学探究,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努力把新课程理念灌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四、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题:情景引题、学生仔细听为了上这节课,我特意买了六元钱的橘子,橘子1.2元钱一斤请问我共买了几斤橘子?待学生算出斤两后予以评价(你们真聪明)来鼓动学生参与学习,然后接着提问:斤是什么量的单位?待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质量的测量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现象、问题入手,学生很感兴趣,能较好的引入新课,又能为后面学生的猜想作铺垫。(二)、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是指什么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木桌和木凳都是由木材这种

5、物质做成的,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做成的,科学课本和作业本都是由纸这种物质做成的,请问做一张桌所需的木材比做一张凳子的木材(多或少),也就是说一张桌子所含的木材比凳子(多或少),同理:做一个铁锤比做一枚铁针所需的铁(多或少),即铁锤比铁钉所含的铁(多或少),做一本科学课本比做一本科学作业本所需的纸(多或少),即一本科学课本比一本作业本所含的纸(多或少),因此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通过同学们对商场、菜市场、邮局进行的调查访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的物质越(多或少)。学生活动:完成练习、归纳出质量的概念并汇报。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和评价(你真棒或你真聪明)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常见的物体

6、的组成练习,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自觉的形成质量概念。问题通过填写多与少以降低难度,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回答,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观。2、我们知道了质量的概念,那么质量的单位又有那些呢?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1)、质量的单位有、。(2)、它们的关系是:1吨千克,1千克克,1克毫克,450克=千克,0.12千克克,30毫克克学生活动:完成练习并汇报。学生评价和自评。 教师活动:当参谋和维持秩序设计意图: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明白常见的质量单位及其关系,空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后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评价和自评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3、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质量的属性。(教师演示实验,学

7、生认真观察思考。)教师分别把一根直铁丝弯成圆形,把一块橡皮泥压扁,两支一样的棒棒冰,一支放到冰箱里冻成固体。学生认真观察后,思考什么变?什么不变?然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把一根直铁丝弯成圆形,把一块橡皮泥压扁,它们的形状(改变或不变),它们的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的改变而改变。(2)、两支一样的棒棒冰,把一支放到冰箱里冻成固体,则它们的状态(改变或不变),温度、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体的质量不随。(3)、我从北京带回两只用密封袋装好的北京烤鸭, 它的空间位置,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质的质量不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质量的属性归纳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的改

8、变而改变。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完成练习、小组汇报。小组评价和自评。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当参谋和维持秩序,教师也对小组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开阔的天性。并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变化为载体,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来突破难点。4、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猜测、估计下列物体的质量。某某同学的质量 ,一本科学书的质量,一只橘子的质量。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答。学生活动 : 学生猜测、估计、汇报、评价。教师活动:请几个同学汇报对某同学的质量估计的结果,然后由被估计的同学报出自己的质量,让学生自己评出最佳小能手。设

9、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创设轻松、和谐的民主气氛,激发兴趣;选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估计,既具有可验证性又为下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5、我们已验证了同学们对某某同学质量的估计,那么我们又怎样来验证对科学书的质量、橘子的质量估计呢?从而引出质量的测量工具。学生活动 : 学生讲述测量质量的各种工具。教师活动:聆听学生的讲述并及时给予评价,随即介绍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质量的工具。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和提升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激情。、天平具有那些主要结构和怎样正确使用?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说明书、查阅课本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

10、完成下列问题。(1)、在天平的图形上填上各结构名称,天平的量程是,最小刻度是(2)、天平的读数:小明用已调好的天平去称一个大苹果,若右盘放一个100克和50克的砝码,游码移至下图位置:则它的质量为克,所以天平的读数应是质量+质量。(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a,b,c。学生活动:阅读说明书、查阅课本资料、小组讨论等。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当参谋和维持秩序。设计意图:在生活中许多电器、生活器具都须在说明书的指导下使用,通过这一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础。、下面我请同学来当一回老师,帮我介绍一下天平的结构和教我测量课本的质量

11、好吗?学生活动:介绍天平的结构和教老师测量课本的质量(可看着说明书、课本等资料)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认真观察,并对讲解同学进行评价。教师活动:听学生讲解,并按照学生的指导一步一步的操作天平,测出课本的质量。同时也对该同学进行评价。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老师在学生的指导下做了演示实验,为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又能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让同学们能科学的使用天平,又能验证同学们对课本质量的估计,做到前后呼应,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学们,下面我们用天平测量出橘子的质量

12、,谁的估计值与测量结果最接近,橘子就奖励给谁。学生分组测量橘子的质量,橘子的质量为克。谁估计的最准确?学生活动:分组测量橘子质量,并汇报结果。教师活动:巡回指导,把橘子奖给估计最准的同学。设计意图:尝试天平的使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行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并验证自己的估计,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三)课后练习 课本P19页14题。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发展,淡化知识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得即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作了一次尝试:摆脱了教师教学生的传统模式束缚,师生互换位置,自觉地建构关于质量的知识,教师的任务和角色也由

13、“指挥”变成了“伴奏”。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提供富于结构的材料,启发推动学生在探究、思考中发现,感受科学的魅力。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创建活跃、开放。轻松、和谐、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轻松、诙谐的话语,为学生营造了上述的氛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尤其是在估计某同学的质量和动手测量橘子的质量时,把活动引向高潮。但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学生的合作、讨论内容安排偏少,大部分内容由学生一个人就可完成;学生的 课前准备不足,没有亲自讲商场、菜市场、邮局进行调查访问,对质量概念和属性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欠自然,有些牵强,也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二00四年

14、十月十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单科学入门第五节质量的测量 姓名:班级:评价内容:1、实验操作是否规范;2、观察是否仔细;3、能否得出明显现象;4、是否能对现象进行思考或提问;5、是否在实验中有新发现;6、是否能从观察中得出有关正确结论。评价等级:1、较好完成其中三项或四项以上为“我好棒呀!”2、基本完成前三项为“我还不错”3、达不到要求或有较明显错误的为“加油呀!”自我评价:我好棒呀我还不错加油呀老师评价:家长评价:活动内容一、引题:情景引题、学生仔细听二、新课教学:(一)我能回答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木桌和木凳都是由木材这种物质做成的,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做成的,科学课本和作业

15、本都是由纸这种物质做成的,请问做一张桌所需的木材比做一张凳子的木材(多或少),也就是说一张桌子所含的木材比凳子(多或少),同理:做一个铁锤比做一枚铁针所需的铁(多或少),即铁锤比铁钉所含的铁(多或少),做一本科学课本比做一本科学作业本所需的纸(多或少),即一本科学课本比一本作业本所含的纸(多或少),因此我们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通过同学们对商场、菜市场、邮局进行的调查访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的物质越(多或少)。(二)我能换算1、质量的单位有、。2、它们的关系是:1吨千克,1千克克,1克毫克,450克=千克,0.12千克克,30毫克克(三)我会分析和归纳认真观察、仔细阅读、积极思考、善于

16、归纳,努力完成下列问题:1、把一根直铁丝弯成圆形,把一块橡皮泥压扁,它们的形状(改变或不变),它们的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的改变而改变。2、两支一样的棒棒冰,把一支放到冰箱里冻成固体,则它们的状态(改变或不变),温度、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体的质量不随。3、我从北京带回两只用密封袋装好的北京烤鸭、袋装饼干带回云和,它的空间位置质量(改变或不变),即物质的质量不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质量的属性归纳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的改变而改变。(四)我能猜测、估计学生猜测常见物体的质量。某某同学的质量一本科学书的质量,一只橘子的质量。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答。(五)我会阅读、合作阅读说明书或课本,认识天平的结构,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六)我能讲解1、在天平的图形上填上各结构名称,天平的量程是,最小刻度是(图略)。2、天平的读数:小明用已调好的天平去称一个大苹果,若右盘放一个100克和50克的砝码,游码移至下图位置:则它的质量为克,所以天平的读数应是质量+质量。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a,b,c。(七)我会测量学生分组测量橘子的质量,橘子的质量为克。谁估计的最准确?三、课后练习课本P19页1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