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9642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一) 科学入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测试(一)科学入门(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干脆加热的是()A.试管B.量筒C.燃烧匙D.蒸发皿2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3 .下列常见仪器的运用正确的是()A.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4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合作与沟通;制订安排;作出揣测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价;获得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排列依次是()A.B.C.D.5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

2、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试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状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状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状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状况6 .(北京中考)下列酒精灯的运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7 .推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

3、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亳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8 .要想比较精确地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较好的方法是()A.用直尺干脆测量B.用精确度较高的直尺测量C.用弹性不大的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棉线的长度D.不能测量9 .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随意量B.为了获得感性相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试验用剩的药品要放PI原瓶中,以免奢侈药品D.为了平安,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0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C,

4、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缘由不行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没有刚好读数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IL(黄石中考)量筒中盛有确定量的液体。假如将量简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12 .要精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最好选用以下哪种规格的量筒()A.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10毫升13 .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梢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推断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A.甲最长B.乙最长C.内最

5、长D.一样长14 .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是什么物质,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设计试验与制订安排C.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D.合作与沟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5 .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1;(2)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500;(3)小明跳高的成果为110=米;(4)一般热水瓶的容积是2o16 .(汕尾中考)(1)体温计是依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C。(2)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厘米,分度值是亳米。17 .描述从

6、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度时,应当选用作为单位比较合适;描述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时,应当选用作为单位比较合适。(填“千米”“厘米”或“微米”)18 .请指出下列试验操作行为的错误之处。A. ;B. ;C. 。19 .把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快速扩散,把同样的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请你做一做,你的发觉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0 .小明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科学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1)将从封面起先的10页纸叠紧;(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L;(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h=L10.小明的做法有几处错误?分别是什么?21 .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

7、,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劳碌中把体温计干脆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运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缘由。四、试验题(每题9分,共18分)22 .“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爱玩的嬉戏。七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漂亮的水晶般奇妙的泡泡,特殊快乐。可是他发觉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原委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的梅梅猜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试验,记录了如下试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毫米)35102050泡泡产生的状况简单

8、较易较难难不产生分析以上试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O(2)依据你吹泡泡的阅历,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答两个因素)。23 .小明打算骑自行车外出时发觉车胎瘪了。他感到很惊奇,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阅历想到,或许是车外胎破了,或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原委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起先找寻证据。他细致查看了外胎,没有发觉有破的痕迹,他乂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觉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觉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细致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或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

9、小的孔。后来,他清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出,小明特别兴奋,自行车车胎漏气的缘由最终找到了。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确定?(3)小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参考答案单元测试(一)科学入门1.B2.C3.B4.C5,B6.D7.D8.C9.D10.B11.A12.A13.A14.C15.(1)亳米(2)亳升(3)厘米1.1(4)升16.(1)热胀冷缩37.7(2)1.75117.千米厘米18.A.干脆用鼻子闻药品的气味B.胶头滴管下端

10、进入容器内C.用嘴去吹酒精灯19.整杯热水比整杯冷水变红得更快一些20.共有三处错误:(1)封面用纸的厚度不同,不能从封面起先叠紧;(2)10页纸太少,测量结果不够精确;(3)“页”不是张,所求厚度还应乘2,即每张纸的厚度为h=L5o21.乙有可能没有发烧。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先测量甲,体温计显示39,说明甲确定是发烧的;乙运用前,体温计未用力向下甩,因此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示数仍旧指示甲测得的体温值39C,除非乙也发烧且体温与甲相同,但也有可能乙不发烧,此示数则不是乙体温的真实值,因此乙可能没有发烧。22.(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气泡(2)液体浓度、液体种类、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有液体的多少等合理均可23.(1)自行车车胎瘪了的缘由。(2)提出的假设有:车外胎破了;气嘴的螺丝松了;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孔。被否定的假设:车外胎破了、气嘴的螺丝松了和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被确定的假设: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孔。(3)自行车车胎漏气的缘由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