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010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2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技术标.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一、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标准 1、工期:开工日期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执行,本工程工期为300天。2、工程质量标准:达到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二、施工组织方案 1、编制依据1.1、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招标文件1.2、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工程图纸。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现行有效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和验评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

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混凝土工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建

3、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1.4、国家有关建筑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等。主要有以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5、本公司的生产经营能力,劳动力、原材料和半成品等资源供应情况,施工机械设备的能力。1.6、公司施工积累的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资料和先进的技术经验资料。1.7、我公司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本工程为莱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检测中心工程,由济南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建设地点位于莱城工业区集中办公区西南角。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群房为柱下独立基础,地下一层,地上九层,裙房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0667m2,其中地

5、下618.35m2,地上10048.66m2,建筑基底面积1541.0m2。建筑高度40.40米(至女儿墙的高度)。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建筑设计说明2.2.1墙体标高0.00以上:非承重外墙均采用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内墙采用200mm、120mm、1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中除注明外,均为200mm厚。标高0.00以下:非承重内墙为加气混凝土墙。2.2.2门窗、玻璃:外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型材,玻璃采用(6+12+6)中空玻璃。2.2.3玻璃、石材幕墙:幕墙玻璃采用(6+12+6)钢化中空玻璃;外墙1为现喷聚氨酯复合保温干挂石材外墙。

6、2.2.4屋面为挤塑苯板保温层、3mmSBS防水卷材。2.3、结构设计说明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基础为筏板基础,裙房为柱下独立基础。2.3.1材料选用2.3.1.1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基础C30。混凝土强度等级层号标高(m)混凝土强度地下室墙和柱梁楼板楼梯构造柱、过梁、圈梁-14基础顶至13.15C40C30C30C30C255层以上13.15至屋面C30C30C30C30C25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消防水池池壁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2.3.1.2钢筋及砂浆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级钢;砂浆:0.00以下为M5.0水泥

7、砂浆。其它均为M5.0混合砂浆。2.3.2、地基与基础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持力层上的原状结构,如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根据土的压缩性选用6:4级配砂石进行回填处理,压缩系数应不小于0.97。混凝土基础底板下(除注明外)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基础边100mm。基坑回填土及位于设备基础、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压实系数大于0.94。2.3.3上部结构构造要求环境类型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部位基础、地下室及底板、地框架柱梁板一未说明的其他部位302515二A卫生间303020B 0.00以下,外露砼构件40353525钢筋直径20mm

8、时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本工程结构较长,应采取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设置后浇带,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您图宜在两个月后浇灌;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楼板混凝土施工时应加强养护;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2.4、安装工程概况2.4.1给水排水系统2.4.1.1生活给水系统本工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分别从澳门路和香港路市政给水干管引出1根DN150给水管,经水表和倒流防止器后,在本楼周围形成环状管网,由环管上引入管道,供三层及三层以下用水。市政供水压力为0.3MPa,最高日用水量为5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9.38m3/h。给水

9、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三层及三层以下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低压供水压力为0.25MPa;四层及四层以上为高区,由地下室水泵房内高区加压供水设备供水,高区供水压力为0.6MPa。地下室设一座容积为8m3的装配式不锈钢生活水箱和一座容积为234m3的消防水池,屋顶水箱间设容积为18m3的消防水箱一座。高区生活用水加压泵组采用高效成套供水设备,由泵组、智能变频控制系统、稳流罐、安装底座等组成。室外供水管道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连接,室内给水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接;横支管采用PPR管道,热熔连接。2.4.1.2生活污废水系统本工程污废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本建筑最高日排水量为45m3/d。生

10、活污水经化粪池局部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2.4.1.3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外兼排排水系统,内排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道排至室外雨水管网。室外底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市政雨水管。地下室污废水管道、埋地管道、伸顶通气管和雨水内排水管道采用机制柔性铸铁管,法兰压盖连接。潜污泵泵管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室内其余污废水管道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室外排水管采用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2.4.2采暖系统本工程供暖热源采用换热站提供的95/70热水。采暖方式为散热器采暖。主楼采暖系统为

11、上供中回单双管式,裙楼为上供中回单管跨越式。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9,室内采暖设计计算温度为:检测室20,会议室、接待室18;走廊、门厅和卫生间16。供暖总负荷为460.04KW,采暖热负荷指标为38.2W/m2,系统的总压力降为76KPa。散热器选用灰铸铁锥柱对流750型散热器,内腔无砂型。每片标准散热量为128.5W,所有散热器均落地安装。每组散热器上均安装手动放气阀(DN6),除楼梯间外,每组散热器上均配置恒温控制阀。系统最高点设置自动放气阀,最低处设置泄水丝堵。管道穿墙、楼板处设钢套管,本采暖系统采用气压罐补水定压。采暖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对采暖干、立管进行

12、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8MPa。钢管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明装管道、支架刷樟丹防锈漆两道,银粉两道;暗装管道、支架刷樟丹防锈漆两道。不采暖房间内的管道,室外管道以及地下室和楼梯间的供回水干管均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当管径小于或等于DN50时为50mm,当管径大于DN50时为60mm。 散热器表面刷非金属性涂料。2.4.3配电本工程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3、施工总体部署3.1、部署原则若有幸中标,我公司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高质量的按期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实施原则如下:3.1.1实现目

13、标管理:做到“四全、三优先”,即全力以赴、全方位作业、全公司支持、确保全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协调配合到位,实施统筹计划管理,确保各项目标实现。3.1.2发挥公司优势,在施工机具、施工设备,周转材料、劳动力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精心组织计划,稳步实施,以求在最短的工期内创出最优的成绩。3.1.3采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3.1.4实施科学计划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实行必要的质量和工期奖罚制度。3.1.5施工期间,全体施工人员吃、住在现场,跟踪管理,尊重科学,尊重业主,尊重监理,同心协力,力保目标实现。3.1.6公司各职能部门配合

14、,指导、监督项目部按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各项管理工作时时处于受控状态。3.2、组织机构公司选派施工过类似工程,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创优质工程经验的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进度与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项目部管理机构图见下表。3.3、施工顺序安排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结构后装饰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的顺序组织施工。施工中各专业分层流水施工,工序互不干扰;后期施工时进行适当的工序穿插,确保施工进度。当主体结构完成到4层时,室内粗装修开始从下向上单向跟进,交叉流水作业。主体封顶后,室内、外装饰装修工

15、程从上向下依次进行,实施专业化施工,成为进度的主线。在整个施工期间,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安装、调试工作应始终贯穿于主体、装饰装修、收尾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充分紧凑搭接,循序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施工的项目,我方积极与分包的施工单位进行协调,保证不影响施工。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及机管员技术员预算员财会员项 目 经 理项 目 工 程 师各 施 工 班 组3.4、施工段划分3.4.1流水段划分原则3.4.1.1根据结构特点和楼层面积,进行流水段的合理划分,尽可能做到流水均匀,满足人、机、料的最佳投入和配置,以及施工场地的合理利用。3.4.1.

16、2墙体流水段的施工缝留在门洞或窗洞过梁1/3范围内;楼板流水段的施工缝留在板跨中1/3范围内;3.4.1.3楼梯施工缝留在休息平台板跨中1/3范围内。3.4.2流水段的具体划分3.4.2.1主楼地下室底板不分流水段一次浇筑完成;3.4.2.2地下结构及地上结构施工均以后浇带划分成东西两个流水段;根据上述各施工部位的流水段划分,劳动力实行专业化配置,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划分作业班组,使各专业化作业班组从事相同的部位施工作业,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施工时,流水段的具体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划分。3.5、施工准备3.5.1技术准备3.5.1.1组织各专业有关人员学习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7、对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考核,保证持证上岗。3.5.1.2组织技术人员、现场生产负责人对设计图纸进行学习,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请设计人员进行交底,根据交底情况充分熟悉图纸,组织专业工长、技术骨干搞好图纸会审工作。3.5.1.3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定位放线方案。3.5.1.4做好各种原材料试验和砼、砂浆配合比的试验工作,并报监理方审批。3.5.1.5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和鉴定,保证计量准确。3.5.1.6进行脚手架,模板支撑的设计验算。3.5.1.7提出材料半成品计划,安排加工定货。3.5.1.8编制施工图预算,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程量及劳动力、材料的需用

18、量,为编制详细的月、旬、周等施工进度计划提供详尽的依据。3.5.1.9根据图纸选用图集号,准备相应图集以备施工查用。3.5.1.10会同建设方摸清原有地下管线埋设情况,便于施工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3.5.2现场准备该工程整个工地现场用围墙与周围环境分隔,形成一个独立的施工场地。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施工道路位置,及进出场位置,施工现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材料库、工具堆场等。临时设施建设现行标准按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及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14-033-2005执行。3.5.3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进度和工作量的实际需要,项目部有计划地调配各种专业工种并对技术性工种的施

19、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同时项目部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劳务资源信息,以便人员紧张时,立即调节和补充,做到整个施工工期内均衡生产,不受任何季节影响。3.5.3.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组建适合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专业队伍。3.5.3.2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工艺流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3.5.3.3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3.5.3.4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3.5.3.5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需要,项目部提出劳动力计划主要由我公司劳务公司统一

20、调遣,以专业劳务队形式计划调进调出,施工期内均衡生产。3.5.3.6同时项目部联系市场劳务力量作为补充,进行市场调查后选择施工力量,多方汇集劳务信息,有后备力量的补充来源,以便人员紧张时,通过进行短期培训和三级教育,立即调节和补充,做到整个施工工期内均衡生产,不受任何季节影响。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劳力计划表。3.5.4材料准备 制定各种材料、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掌握材料来源、质量情况,并确定材料供应渠道和进场时间表。使施工能按计划顺利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于项目部自采材料,项目部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掌握市场采购网络信息,现场材料员直接进行市场调查并采购,货比三家,在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下进行

21、市场材料采购,随需供应。对于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项目部将妥善保管和使用,根据施工情况合理使用材料,避免造成浪费。3.5.5机械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由项目部在公司内部或向外部市场进行租赁使用,现场组织维修班,负责安装、调试及维修保养等工作,专人专机持证操作上岗,保证工程正常使用。具体详见附表:3.5.6技术测量及质量检验仪器的配备我们严格执行GB50334-2002及CJJ8-99的规定,厂区平面控制误差达到二级标准,厂区高程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现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配备如下技术测量和质量检验仪器。技术测量和质量检验仪器序号仪器设备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磅秤TGT50台2合格2经纬仪DJ2-2台2

22、合格3水准仪S10台2合格4钢卷尺50m,5m把2,20合格5游标尺125150mm把2合格6坍落度筒只2合格7质检工具套4合格8水平尺500600mm把4合格9塔尺DSLC根2合格10干湿温度计只4合格11回弹仪只1合格12砼抗压试模150150150组6合格13砂浆试模70.770.770.7组2合格14砼抗渗试模组2合格15测温仪个1合格16电器检测仪个1合格3.5.7临时设施、临时用地及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本工程的临时设施采用办公区与生活区分开的办法设置,办公室临设材料用彩钢板搭设,宿舍及厨房等生活配套设施采用简易搭拆房。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5.8厂区施工道路3.5.8.1厂区施工

23、道路布置:道路布置以工程施工和机械出入方便为原则,依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中的道路进行布置。3.5.8.2道路型式,本着坚实、持久节约原则,在进场时进行路基填筑,铺设细石子路面。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场地及路面积水。3.5.8.3生活、办公区均为砼场地,按照场地大小和环境布置花坛盆景或草坪,美化办公及生活环境。根据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生活区与办公区分开设置。3.5.9临时施工用水临时施工用水由建设单位指定水源引出,装表计量。项目部按分支水线及阀门到各用水点,并留有消防专用阀门管线。3.5.10施工用电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

24、TN一S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达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一箱”。在工程现场建总配电室,设总配电箱、分路接至分配电箱及设备开关箱,并装表计量。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1、定位测量4.1.1测量准备施工现场使用的测量工具必须鉴定合格,进场后与业主办理规划座标交接手续,复检规划定位桩、红线桩是否符合测量精度的要求,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网,建立测量数据库。4.1.2平面控制4.1.2.1平面控制点布设原则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和首层平面图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布置定位控制桩。

25、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有鲜明的标记,并保护好。4.1.2.2轴线控制桩布设本工程控制点(控制轴线)采用直角坐标定位,为便于控制施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布设在偏离轴线4m以外,首先根据本工程及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平面位置关系定出该工程的一条长轴控制线,再定出两条短轴控制线,再对另一控制轴线闭合。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定期对控制网进行检查,视情况调整其位置,以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在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0.000m平面上精确测设主体轴线控制点,经复测其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在砼上用墨线弹出十字标志,并用红色油漆标明,以此作为向上投测的依据,准确测设出各楼层的控制轴线。并及时将控制轴

26、线引致建筑物四周远处,以备上部结构轴线检测之用。4.1.3竖向测量以主楼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作为竖向投测的依据。浇筑各层楼面混凝土时,在以上对应位置上预留250250mm的方洞,以保证线坠的穿过。每层施工放线时,可在此安放经纬仪,利用线坠从底层向上投测,定出控制轴线。4.1.4高程控制以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为依据,在建筑物四周测设4个点,红漆标识清楚,用混凝土墩制作,上有钢钉标记并砌砖加盖。地下施工期间,要每周对点位进行复测,并及时调整。主体高程控制是在首层的外墙(柱)上,准确测设出 0.000m水准点,作为主楼高程传递的基准点。结构施工期间,每层施工所需标高顺建筑物框架柱向上传递,每施工完一层

27、即在混凝土柱上测设一条地面以上500mm标高线,用水准仪复测后弹出墨线,作为地面、墙体、抹灰或室内装修的依据。4.1.5沉降观测4.1.5.1沉降观测点经与设计院商讨确定根据设计指定部位设立,并根据设计指定观测次数和时间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观测线路设计,绘制观测线路图,采用环行闭合或往返闭合的方法进行。4.1.5.2沉降观测应在基础结构完工后即开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观测沉降的时间应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变化的规律,并定期向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记录,工程竣工后应将施工期间所观测的成果资料纳入工程文档,以便日后进行观测。施工期间沉降观测

28、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4.1.5.3沉降观测前应在测区范围内,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m之处设置三个基准点,基准点的位置应在不宜碰动,既隐蔽又便于测设的地方。4.1.5.4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测施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1.5.5沉降观测测点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部位进行设置,详见下图。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点设置节点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设置节点图4.1.5.6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30m。4.1.5.7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4.1.

29、5.8沉降观测的次数与频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上部结构荷载作用时间,施工期间具体观测沉降的时间应根据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最后在移交业主前再观测一次,以便日后业主继续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为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大于2mm)。4.2、土方工程4.2.1基坑开挖前的准备4.2.1.1熟悉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挖方深度范围内不同土层的物理性能,采取支护措施。4.2.1.2调查分析基坑周边环境,特别是周边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状态,具体测量其基坑边线尺寸和相对高差。4.2.1.3调查基坑周边的地下设施、地下管线、排水管网和直埋电缆、光缆,不仅要查清数量、位置和结

30、构状况,还要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保护措施。4.2.1.4对挖出的具有考古价值的古墓等应报告当地有关部门处理,使处理与基坑开挖相协调。4.2.1.5认真熟悉施工图,核对基础及地基相关尺寸,核对基坑边线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尺寸,认真分析,相互影响,既要保证设计意图,又要保证临近建筑物与设施的安全。4.2.1.6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对施工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施工噪音、振动和交通的限制,使施工方案落于实处。4.2.1.7了解基坑所需的资源条件和施工条件,如当地的气象资料和施工期的天气预报;当地建材市场供应情况;当地土方机械、排水机械的拥有情况;当地排水系统准入情况。4.2.2挖土方机械运输车辆选定根据本工程现场情

31、况及工期要求,布置多台反铲挖掘机,从基坑(槽)中部东西方向由西向东开挖一道,然后南北两侧开挖,挖土顺序为从内向外依次挖掘。主楼施工基础至0.00以上两层砼结构完成,搭设四周的悬挑脚手架,随即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经验收合格后,再把四周土方用于基础回填。4.2.3土方开挖的主要技术措施根据工程情况,挖土前综合考虑车辆行走路线和土方的挖运顺序土方挖土过程中,要求坑底留置至少200毫米余土用人工挖除清底。4.2.4土方放坡及测量4.2.4.1依地质勘探报告及现场情况,按基坑四周无荷载考虑,根据挖土层的土质,按1:0.5放坡。4.2.4.2做好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对建

32、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核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依据。4.2.5钎探本工程采用机械钎探,钎探前先绘出钎探平面布置图并进行试钎,布钎间距1.51.5m,孔深2.1m,钎探杆直径28mm,呈现梅花形布置,施工时按钎探平面布置图组织施工。待基础挖至设计深度时,钎探查明基底是否有不利因素并会同设计、地质、建设、监理等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平整,轴线及坑(槽)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绘制钎探孔位平整布置图,按孔位平面图洒白灰线。操作工艺: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拔钎(检查孔位)移位整理记

33、录记录锤击数灌砂技术人员填写钎探记录,报请设计、勘察、质监等有关部门验槽。4.2.6回填土施工地下工程验收合格后,组织回填土施工。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应小于250mm,蛙式打夯机夯实不少于3遍,压实系数0.94。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取样测定干密度(压实系数)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4.3、基础施工4.3.1混凝土垫层地基处理验收合格后,机械夯实基底土层,用经纬仪定出垫层的边线,作好边线尺寸四角控制桩,并在控制桩上抄平确定垫层上平标高。垫层四边用普通钢模固定。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砼运输车运至浇筑点,溜槽下料。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再

34、用木刮杆和木泥板槎平。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其上覆盖草苫,洒水养护。4.3.2钢筋砼基础施工待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重新弹线定位,弹出基础轴线及边线,以及上部结构的边线。钢筋采用现场机械制作,人工绑扎,绑扎时底层钢筋下垫1:2水泥砂浆垫块,作保护层控制。独立基础模板用组合钢模板支模,钢管扣件加固支撑,侧部设斜撑顶牢,以确保在砼灌注时不变形。模板尽量使用规格较大者,外转角处使用阳角模,模板高度与基础标高一致,便于浇筑混凝土标高控制。基础侧模加固是重要环节,基坑之内可利用坑壁,在坑壁上加垫板设支撑点加固。地面之上可打地锚作为支撑点加固,或两者结合使用,支撑间距根据计算侧压力确定。相邻基础支撑互相成

35、一体,对模板稳定更为有力。4.3.2.1检查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在模板上标好混凝土浇筑标高。在浇筑混凝土前,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同时注意排除开挖出来的水和开挖地点的流动水,以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 4.3.2.1基础内埋设的水、电等管道已铺设好;一次埋设的地脚螺栓已经固定好,并经检查办理预检手续。4.3.2.2浇筑现浇柱基础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浇筑捣实时,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 4.3.2.3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4.3.2.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

36、走动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4.3.2.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h,如间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4.3.2.6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内覆盖并适当浇水养护,一般养护不少于7d,防水、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28d。4.4、钢筋工程4.4.1材料要求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或盘)都应有标志,进场时,按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核对标志,检查外观。外.观检查合格后,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人员。4.4.2试验人员接通知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

37、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样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并将试验结果回复材料人员。检验不合格的钢筋作退场处理。 4.4.3用于纵向受力的钢筋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加工强度过程中如发现脆断,连接性能不正常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及其它专项检验。钢筋:HPB235、HRB335、HRB4004.4.4钢筋加工由专业班组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使用机械统一加工,分品种、型号、规格分别挂牌堆放。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经过半成品检查合格后,分部位、构

38、件,吊运至现场由工人绑扎成型入模。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4.4.5钢筋连接4.4.5.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纵向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4.4.5.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有关规定。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的规定。4.4.5.3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应先试焊,经测试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施工。4.4.5.4钢筋的接头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39、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头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较大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较大钢筋直径的35倍的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接头型式受拉区受压区绑扎搭接接头25%50焊接接头50不限机械连接接头50不限4.4.6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4.4.6.1质量要求:外观检查焊包均匀,焊包直径为钢筋直径的1.6倍为最好。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弯折不得大于4度。以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取三个试件进行抗拉

40、试验,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数值。4.4.6.2施工注意事项:钢筋焊接端头要直,接头宜平,上、下钢筋要对正压紧。焊接前先做试件,合格后方可施焊。焊机的上、下钳口的同心度要调好,受潮的焊剂要晒干或烘干,且必须洁净无杂物;焊剂罐上部的石棉垫必须垫好或绕紧;从四周向焊剂罐内倒焊剂,严禁一侧倾斜。焊接时要均匀用力掌握好通电时间,控制焊接电流适宜。锈蚀严重的钢筋要预先除锈,钢筋填入焊剂内的深度不得小于40mm。常温下施工在焊5分钟后才能拆除焊剂罐;冬期低温天气焊剂罐的拆除应尽量晚一些,使焊接部位能够缓慢冷却,保证接头质量;雨雪天气不宜施焊。4.4.6.3接头位置设在楼层上部,分两个水平面接头,

41、第一个水平面在楼板上900mm,两接头间距500mm。4.4.7水平钢筋闪光对焊连接4.4.7.1连续闪光焊: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端钢筋端面轻微接触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到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即告完成。4.4.7.2预热闪光焊:即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热影响区。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前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接触和分开,这时发出断续闪光,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

42、而成。4.4.7.3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是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端面烧化平整,使预热均匀,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查,应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作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外观检查:接头表面不能有横向裂纹;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3度;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大于2mm。拉伸试验: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的抗拉强度;试样应是塑性断裂并断于焊缝外。冷弯试验:弯心直径依据钢筋验收及焊接规范规定选取,弯到90度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横向裂

43、纹。4.4.8钢筋的安装钢筋现场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5.5.2的规定。4.4.8.1钢筋保证保护层厚度措施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为确保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要垫水泥砂浆垫块,砂浆垫块厚度依据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骨架内钢筋与钢筋之间间距25mm时,用25钢筋控制,其长度同内架宽。所有垫块25钢筋头间距宜为1m,不超2m。对于双向双层板钢筋,为确保筋体位置准确,要用铁马凳,间距1m; 基础底板铁马凳采用16mm钢筋制作。基础底板铁马凳采用比基础最大直径钢筋小一号的钢筋制作,间距不大于1米。厚大体积部位用钢筋马凳 板钢筋用柱子用砂浆垫块绑在柱主筋上,每边不少于两竖行,上下间距1200mm。楼板支座处的附加钢筋和悬挑构件的受力筋保护层采用马凳控制,间距1000mm,保证受力筋不变形,不位移。采用定型筋控制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墙厚度,利用短钢筋制成定型筋,定型筋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