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48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8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疗和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胆道系统感染概述,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90-95%由胆囊结石引起,5-10%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是指肝、内外胆管的急性炎症,单纯的胆道感染而没有胆道梗阻可以不引起急性胆管炎症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胆道系统感染概述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率高,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

2、1;10(1):9-13.,一项对191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研究表明:急性胆管炎的发病率高达37.8%,发病率(%),80岁患者,80岁患者,Sugiyama M et al. Arch Surg. 1997;132:1129-33.,一项对191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估对于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80岁)的治疗策略,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率高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胆石病仍是我国普外科临床的多发病,约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1.5%,胆道系统感染住院人数多,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52-658.,胆石病仍是我国普外科临床的多发病,约

3、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1.5,胆道系统感染死亡率高-胆囊炎,Kimura Y et al.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7;14:1526.,急性胆囊炎的总病死率为0-10%,而在术后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死亡率高达23-40%,胆道系统感染死亡率高-胆囊炎 Kimura Y et al.,胆道系统感染死亡率高-胆管炎,急性胆管炎的总病死率为10-30%,死因大多是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一项对191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研究表明:,Sugiyama M et al. Arch Surg. 1997;132:1129-33,老年患者(80岁)严重胆管炎死

4、亡高达18.8%,急性胆管炎的死亡高达10.8%,一项对191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估对于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80岁)的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胆道系统感染死亡率高-胆管炎急性胆管炎的总病死率为10-30,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率高,患者住院人数多,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关注目前国内尚未制定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治指南,因此,为规范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旨在为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

5、的诊断和治疗策略,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率高,患者住院人数多,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主要内容,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抗,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与预后,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与预后,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急性胆囊炎危险因素,蛔虫、妊娠、肥胖、艾滋病等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并发症,主要包括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26%,总病死率为0-10%急性

6、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急性胆囊炎危险因素蛔虫、妊娠、肥胖、艾,急性胆管炎的病因与预后,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道恶性肿瘤以及先天性胆道畸形等各种引起胆道梗阻的因素危险因素胆汁中存在细菌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急性胆管炎的病因与预后常见病因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

7、估,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因此本指南制定了诊断标准,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确诊急性胆囊炎:症状和体征及全身反应中至少各有1项为阳性;疑似急性胆囊炎:仅有影像学证据支持,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1)诊断依据诊断标准症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2),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同。因此,指南中将急性胆囊炎分为轻、中、重度三级,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8、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中度胆囊炎:符合中度评估标准1-4项中任何1项;重度胆囊炎:符合重度评估标准1-6项中任何1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2)严重程度评估标准轻度,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1),急性胆管炎的病程发展迅速,有可能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或)脓毒血症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因此,应及时对急性胆管炎作出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 确诊急性胆管炎:症状和体征中2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疑似急性胆管炎:仅症状和体

9、征中2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1)诊断依据诊断标准症状,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2),根据症状、体征、治疗效果的不同,指南将急性胆管炎分为轻、中、重度三级,急性胆管炎的严重程度,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重度胆管炎:符合重度评估标准1-6项中任何1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2)严重程度评估标准轻度,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治疗,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轻度,如需抗菌药物治疗,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首选第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肠道致病菌多可产-内酰胺酶

10、,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唑啉耐药推荐使用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轻度口服或无需抗菌药物需抗菌药物产-,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中度,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对中度急性胆囊炎,应静脉用药经验性用药首选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或者氧头孢烯类药物,中度急性胆囊炎首选抗菌药物,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中度 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名称和用量含,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重度,中华医学会外

11、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怀疑厌氧菌感染时需合用甲硝唑 1.0-2.0g/d,重度急性胆囊炎首选抗菌药物,重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静脉用药首选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药物,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重度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怀疑厌氧菌感染时需合用甲硝唑 1.0-2.0g/d,轻度急性胆管炎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首选第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目前肠道细菌普遍产生-内酰胺酶,对青霉素

12、类和头孢唑啉耐药,推荐使用-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急性胆管炎的抗菌治疗-轻度,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注:*怀疑厌氧菌感染时需合用甲硝唑 1.0-2.0g/d,中度、重度急性胆管炎首选抗菌药物,急性胆管炎的抗菌治疗-中度、重度,中度、重度急性胆管炎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静脉用药推荐首选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药物,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名称和用量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

13、合制,2004年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撰写的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防治,与2004年胆道系统感染指南相比, 2011年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抗菌药物推荐有何更新?,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7-118.,2004年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撰,与2004年指南相比,2011年指南的变化: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推荐药物细化:对于轻度、中度、重度胆囊炎和胆管炎分别给予推荐意见推荐药物地位变迁:推荐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为首选用药,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中华外科杂志。20

14、04;42(2):117-118.,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2004年指南2011年指南对中、重度胆道感染整体推荐对于不,胆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且其致病菌构成呈现多样化趋势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同因此,2010年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针对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抗菌药物推荐意见,2011年指南为何对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推荐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Q,A,胆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且其致病菌构成呈现多样,2011年指南推荐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为首选用药能否应对上述变

15、迁的挑战?,Q,初始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考虑的因素:,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梁力建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7-111.,2011年指南推荐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胆道感染以G-菌为主,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胆道感染致病菌种类日趋增多, G-菌、G+菌均可导致感染,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胆道感染致病菌构成比日趋复杂,70年代,80年代后,KEIGHLEY K et al. Gut. 1976;17:495-500.黄美雄等.中国肝胆外科杂志.2001;5(7)

16、:272-274.郑惊雷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2):86-88.,胆道感染以G-菌为主,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胆道感染致,胆道感染致病菌分布(1),薛峰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48-1251.,对84所医院2006 年6月1日- 2007年5月31日, 胆汁培养病原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2006-2007年Mohnarin研究表明: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007年,胆道感染致病菌分布(1)大肠埃希菌 31%粪肠球菌,胆道感染致病菌分布(2),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20

17、(16):2409-2412.,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2008年Mohnarin研究表明: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非发酵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胆道感染致病菌分布(2)大肠埃希菌 27.4%粪肠,1、李奇为等。中华外科杂志。2009;47(7):527-529.,慢性炎症组,混合感染百分比(%),抽取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行胆道手术的195例患者的术中胆汁,并选取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

18、分析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便合理选择抗生素,急性炎症组,195例胆道疾病胆汁培养阳性患者中,混合感染率为25.0(11/44),且多见于急性感染患者中114.0-75.5%的患者合并厌氧菌感染,以脆弱拟杆菌为主2,混合感染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多不容忽视,P=0.024,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1、李奇为等。中华外科杂志。2009;47(7):527-5,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且非发酵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呈增加趋势混合感染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

19、且多合并厌氧菌感染,多见于急性感染患者,不容忽视胆道感染致病菌构成比日趋复杂多样,应密切关注菌群变化,胆道感染致病菌特点变迁,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且非,头孢哌酮/舒巴坦广谱覆盖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和不产生青霉素酶的菌株 表皮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的多数菌株 粪肠球菌的许多菌株,G+菌,大肠杆菌 克雷白菌属 肠杆菌属 枸橼酸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雷极普罗菲登氏菌沙雷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和某些其他假单胞菌属 醋酸钙不动杆

20、菌 淋球菌 脑膜炎球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G-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其他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韦荣氏球菌属) 革兰阳性杆菌(包括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和乳杆菌属),厌氧菌,舒普深产品说明书。,头孢哌酮/舒巴坦广谱覆盖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耐药率(%),国外研究:进入21世纪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显著上升1,1、Livermore DM 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9;64(1):i29-36.,来自英国地区的耐药监测数据,白色柱子为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灰色柱子为大肠埃

21、希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黑色为大肠埃希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Mohnarin研究2:,证实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56.6%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64.6%,2、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20(16):2409-2412.,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耐药率(%) 国外研究:1、Livermore DM et,国外研究1: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显著增加趋势,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1

22、、Moehario LH et al. J Infect Dev Ctries.2009;3(11):843-848.,雅加达地区2002-2008年间,肺炎克雷件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我国Mohnarin研究2:,证实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31.1%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29.2%,2、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20(16):2409-2412.,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国外研究1:耐药率(%)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23、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外研究1:多重耐药(MDR)的铜绿假单胞菌逐年增加,不容乐观,我国Mohnarin研究2:,证实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8.7%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34.7%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36.3%,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36.3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2、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20(16):2409-2412.,2001年1-5月收集美国27家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共514株,依据NCCLS测定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本次试验中MDR:对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

24、,1、Karlowsky JA et al.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40:S8998,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多重耐药率(%)年国外研,耐药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不动杆菌属中,鲍曼不动杆菌为其主要致病菌,我国2005-20

25、09年CHINET研究显示:碳青霉烯类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增加趋势,耐药率增加约为34%,不动杆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居高不下,耐药率(%)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耐药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呋辛,2008年Mohnarin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12.3%、12.7%,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36.3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肖永红等。中华医

26、院感染杂志。2010;20(16):2409-24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耐药率(%)哌拉西林/,非发酵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耐药率(%),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2008年Mohnarin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19.8%、20.7%,对89所医院2008年1月136.331日, 胆汁培养细菌进行药敏测定,以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20(16):2409-2412.,铜绿

27、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非发酵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耐药率(%)美罗,CHINET研究同样证实: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2、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3、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研究背景:中国CHINET细菌耐药

28、监测项目的目的是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2005-2009年分别测定临床分离菌株为:22774、33945、36001、36216和43670株,CHINET研究同样证实: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对头孢哌酮/舒,感染性疾病抗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根除特定感染部位的微生物致病菌,所选用的抗生素必须对感染灶有较强的穿透力,并能在病灶中达到和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梁力建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7-111.,感染性疾病抗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根除特定感染部位的微生物致病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动物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梁力建

29、等。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2):117-120.,动物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动物研究 抗生素正,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临床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患者胆总管和胆囊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临床研究,梁力建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7-111.,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临床研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杀菌指数大(1),杀菌指数:组织浓度/MIC90,梁力建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7-111.,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人胆汁中(胆囊)杀菌指数最大,胆囊杀

30、菌指数,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杀菌指数大(1)杀菌指,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杀菌指数大(2),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人胆汁中(胆总管)杀菌指数最大,杀菌指数:组织浓度/MIC90,梁力建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7-111.,胆总管杀菌指数,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杀菌指数大(2)头孢哌,-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能够有效应对上述变迁挑战,成为治疗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首选药物,A,头孢哌酮/舒巴坦能够广谱覆盖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Mohnarin研究和CHINET研究均证实: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对头孢

31、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能够有效覆盖,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胆汁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且对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杀菌指数大,因具有上述综合优势,所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能够有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起效迅速,黎沾良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52-555.,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59例确诊为胆道感染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住院患者,评价其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安全性,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患者体温均显著降低,平均退热时间为(3.091.81)d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迅速恢复至正常

32、范围内,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起效迅速黎沾良等。中华医院感染学,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黎沾良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52-555.,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59例确诊为胆道感染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住院患者,评价其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安全性,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黎沾良,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黎沾良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52-555.,百分比(%),一项前瞻性、多中

33、心研究共纳入159例确诊为胆道感染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住院患者,评价其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安全性,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高达86.78%,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黎沾良,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外科治疗,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外科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疗措施胆囊切除是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手段,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正确把握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流程图,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34、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急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道梗阻的治疗措施轻度急性胆管炎经保守治疗控制症状后,根据病因继续治疗中度、重度急性胆管炎通常对于单纯支持治疗和抗菌治疗无效,需立即行胆道引流,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流程图,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严重程度评估,急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道梗阻的治疗,众多权威指南始终推荐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治疗胆道感染,与2004年指南相比,2011年指南推荐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为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那么随着患者基础状态和致病菌改变,未来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又将如何- -,2004 2007,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