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738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龙海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0年,龙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地质灾害防治实现连续14年“零伤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漳州市自然资源局的充分肯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以及省、漳州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情况,编制2021年龙海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防治方案)。一、基本概况(一)2021年气候趋势展望L2021年气候总趋势预测预计2021年我市平均气温偏高,除冬季偏低外,早春季、雨季、台风季、秋季都偏高

2、。全年降水量偏多,其中冬季、早春季和秋季偏少外,雨季、台风季偏多。影响我市的台风个数偏多,约56个,可能有早台风影响。2.各季节展望(1)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预计冬季平均气温偏低0.1L(TC;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相对偏冷时段出现在:2020年12月9日14日、12月28日1月3日;2021年1月9日18日、1月30日2月4日和2月16日23日。极端最低气温略低于常年02t,高海拔山区可达局部低于一1七。冬季降水偏少25成,月份分布为:2020年12月偏少23成;2021年1月偏少35成,2月偏少23成。(2)早春季(34月)预计早春季平均气温偏高0.1L(C03月下旬

3、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早春季降水偏少13成。(3)雨季(56月)预计雨季平均气温偏高0.5L(C;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雨季降水偏多23成。(4)台风季(79月)预计台风季平均气温偏高0.1L(TC0夏季235。C高温日数正常,1825天;极端最高气温正常,37.538.5o台风季总降水量偏多23成。2021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台风个数56个,较常年偏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5)秋季(10ll月)预计秋季平均气温偏高0.5LOoCo全市降水偏少13成。3.主要气候灾害分析(1)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大,需防范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

4、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3月下旬将出现阶段性不利于春播的低温过程。(2)预计今冬明春降水明显偏少,发生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需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工作。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旱涝急转。(3)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夏季有12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市。(二)年度形势本年度由局部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很大,分布在西北部、东南部的村庄,其房前屋后普遍存在高陡边坡,在台风暴雨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已发生的灾害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三)灾点分布根据“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21年最新统计,全市共有地质灾害

5、点2处,威胁12户50人;高陡边坡点9处,受威胁15户63人(详见附件1、2)o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港尾镇、程溪镇、东泗乡、东园镇等乡镇的低山丘陵地带。(四)重点防范期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汛期(4月1日10月15日)。其中7-9月是台风暴雨影响地区的重点防范期。二、责任人、监测人(一)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监测人由受威胁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居)“两委”干部担任。(二)乡镇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监测人。(三)其他的直接危及公路、铁路、学校、医院、通讯、水利设施等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与预防。三、预警预报(一)预警预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主要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暴雨预

6、报,结合本地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监测结果,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进行会商后,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并上报同级防汛指挥办公室。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级由弱到强依次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蓝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不大;黄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橙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红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由同级人民政府以文件和电台、电视台播报和短信的形式发布。(二)预警响应级别地质灾害可能性描述预警条件(启动条件)预警响应(转移对象)先色可能性很大市防汛办启动防暴雨I级响应,局部短时强降雨量超过200mm(12小时肘多处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点及高陡边坡点受威胁

7、对象应全部转移避险。橙色可能性大市防汛办启动防暴雨级响应,局部短时强降雨量超过IOOmm(12小时),开始出现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点受威胁对象应全部转移避险。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点监测密度。黄色可能性较大市防汛办启动防暴雨In级响应,防台风I级响应,个别边坡出现变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巡查监测。蓝色可能性不大市防汛办启动防暴雨IV级响应,防台风级响应。做好地质灾害灾害防范准备工作。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居民点,由乡镇驻村干部、村(居)“两委”组织受威胁对象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组织员工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公路、铁路、学校、医院、通讯、水利设

8、施及临时施工工棚等,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转移避险。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一)组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林茂成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文旅局等市直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自然资源局,主任:郑小勇。2021年龙海市国土资源系统汛期防灾联系人及电话一览表(见附件3)。2021年龙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林茂成(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王燕国(市政府办主任)洪宗盛(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朱国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9、成员:丁庆雄(市财政局局长)黄俊斌(市住建局局长)蔡毅勇(市发改局局长)陈霖祥(市经信局局长)杜人江(市教育局局长)陈启福(市公安局副局长)林毅华(市民政局局长)苏打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郭小辉(市水利局局长)陈永洲(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魏玲玲(市气象局局长)郑小勇(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布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加强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沟通,组织领导本辖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住建、水利、交通、气象、民政、教育、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

10、治工作。(二)值班制度汛期期间,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带班领导和人员名单、值班电话应报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并报本级政府和防汛办。带班领导和人员必须保持手机、值班电话24小时处于良好的通信状态,确保联络畅通。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接听电话,接收电传,并做好记录。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进行速报。(三)编制方案各乡镇自然资源、教育、住建、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汛期之前,按各自职责分别组织技术力量对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确定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确定地质灾害点位置、威胁对象及范围,编制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发放

11、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见附件4、5),设立警示标识,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市自然资源局在汛期之前,编制完成本地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同时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四)灾点巡查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受地质灾害威胁单位应当组织群测群防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开展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发现险情和隐患,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书面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五、应急响应(一)应急准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乡镇人民政府应有应急处置物资准备,每年组织1-2次应急演练,确保转移路线明晰,避让场所安全,

12、保障措施完善。(二)应急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应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施分级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防止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应适时启动相关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转移、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做好灾(险)情评估和救援工作。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受威胁人员避险疏散及实施交通管制。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三)灾情险情报告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通知(组织)受威胁对象紧急转移避险,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部门报告。(四)应急调查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后,自然资源及相关部门

13、,组织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开展应急调查,并做好抢险救灾技术指导。(五)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救灾队伍由当地消防、武警部队组成,乡镇(村、居)应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的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队应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灾演练,提高应急救灾能力。市自然资源局应在每年年初确定至少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作为本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技术支撑,签订政府购买技术服务合同。我市聘请福建闽南地质大队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承担我市以下工作: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开展汛期地质灾害“三查”;抢险救灾技术指导;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等。

14、六、报告制度(一)速报范围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避免人员伤亡的成功预报实例。(地质灾害灾情是指发生人员伤亡、失踪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险情是指未发生人员伤亡、失踪和财产损失,但存在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二)速报时限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在事发或获取信息后30分钟内按报送流程先口头报告,60分钟内报送详细信息,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三)速报内容各乡(镇、场)要按固定文字格式(见附件6)报送突发地质灾害信息,具体内容应包括报送时间、信息来源、事发时间、事发地点、灾害类别、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发展趋势、领导到位情况、现场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建议等。接到报告后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

15、用电话或短信报告;来不及报告详细情况的,可先初报,根据情况随时续报。(四)应急报告内容要求地质灾害发生后,各地技术支撑单位应进行应急调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束后,应当及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给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应急报告编写单位应当根据掌握的灾情信息,详细说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和失踪人数、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地质灾害成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报告内容包括:一、应急过程;二、地质灾害概况;三、地质环境条件;四、灾险情发生前天气状况;五、主要成因分析;六、已采取的应急措施;七、发展趋势;八、处置措施建议。附件:1.龙海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点监测防灾

16、责任分解表2 .龙海市2021年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点监测防灾责任分解表3 .2021年龙海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系人及电话一览表4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5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6 .福建省地质灾害速报龙海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点监测防灾责任分解表序号灾点号地灾点(()村自(fi)户名危安对象Mt*任导电话国土所责任人电话村责任人电话灾点监人电话村书记电话村主任电话村协管员电话防治修时处置措一户个)1东泅松岭1苏扬15高秋波林锻勇苏两明苏商明苏两明苏两明苏胡Sik转移逆让2XM石仲社苏国饵14育秋浓林毅勇苏永一苏永吴不清苏永际锢避让转移避让3程澳粗坑1铢俊伟1

17、3甘玉坤李俊杰徐木飞铁木飞IHHt软木飞Ik木飞Sik转移爱让43检甲肝14甘玉坤李俊杰除木飞徐木飞榆奇峰榆木飞徐木飞Sik转移避让55徐川斌27甘玉坤李俊杰徐木飞依木飞怏奇峰徐木飞徐木飞避让转移整让6上坪陈明辉833甘玉芬李俊杰陈海洲陈海洲陈元桂陈海洲陈元桂工程治现转移整让7浮宫海门下的谢亚目17卢进华吴清全潮平育合清工程治理W9ik8白水山边白水慎216县道山边村IWt离陡边城公路行人洪伯达林照平林志龙林启智林俊豪林志龙孙惠龙工程治理际、it9东园就东园慎茶川村北四方向IOO米处育陞边坡(危岩)路上行人朱小舞蔡和全郑志勇先小方伟东WM寿小工程治理咻、Xikt15632021年龙海市汛期地质

18、灾害防治联系人及电话一览表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手机传真紫泥镇林明华人大主席无电话紫泥自然所叶思杰所长程溪镇甘玉坤人大主席无电话程溪自然所李俊杰所长无电话榜山镇袁永前武装部部长无电话榜山自然所张少俊所长无电话石码镇郑武福副镇长无电话石码自然所张棋祥所长无电话海澄镇沈勇明副书记无电话海澄自然所洪勇源所长东泗乡高秋波副乡长无电话东泗自然所林毅勇副所长无电话东园镇朱小辉副镇长无电话东园自然所蔡和全所长无电话白水镇洪伯达副书记无电话白水自然所林照平所长浮宫镇卢进华主任科员无电话浮宫自然所吴清全所长港尾镇陈智聪副镇长无电话港尾自然所高德福所长隆教乡林典华副乡长无电话隆教自然所朱毅鹏副所长无电话双第华

19、侨农场王志强经贸办主任双第自然所林国良所长无电话市气象台:电视台:钟志坚:市政府办:传真:省自然厅:市防汛办:传真:李志猛:漳州市自然资源局:林焕华:卢春江:龙海市自然资源局:郑小勇:江清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野外编号:灾害基本情况灾害位置类型及其规模诱发因素威胁对象监测预报监测人联系电话监测主要迹象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监测预报判断依据应急避险撤离预定报警信号预定避灾地点疏散命令发布人手机预定疏散路线排险单位及负责人手机治安单位及负责人手机医疗单位及负责人手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野外编号:户主姓名家庭人数房屋类别家庭住址灾害类型灾害规模m诱发因素降雨及人工

20、切坡监测频率暴雨期间加密监测家庭成员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注意事项1 .暴雨期间,家庭成员要住远离边坡的房屋,尽量不要去坡脚;2 .房前屋后尽量留足安全距离,不要让房屋紧挨边坡;3 .发生土石下滑后,要立即离开房屋,不要急于抢救财物;4 .暴雨期间,入睡前,要对边坡进行巡查,无异常后,在远离边坡的房间睡觉监测与预警监测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撤离与安置撤离路线预警信号安置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预警信号发布人联系电话救护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本卡发放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盖章)本人已知地灾威胁情况,己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户主签名:联系电话:福建省地质灾害速报20XX年第X期XX市自然资源局/乡(镇、场)签发人XX20XX年X月XX日X时一、信息来源:二、事发时间:三、事发地点:四、灾害类别:五、影响范围:六、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七、发展趋势:八、领导到位情况:九、现场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建议:抄送:漳州市自然资源局,龙海市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龙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3月31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