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823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第一章第二章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黄冈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雪,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 方法,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黄人颂:“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梁志焱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本书中指出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

2、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一)胎儿学校 胎儿学校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胎儿学校招收的对象是孕妇及其丈夫。 (二)托儿所,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三)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四)托幼园所一体化 有些学前教育机构是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的,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五)幼儿班 也称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或招收学前一年的儿童

3、,按年龄分班,或招收学前几年的儿童,混龄编班;每班约40名儿童。,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六)儿童福利院 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七)SOS国际儿童村 SOS是SaveOurSoul的简称,意为拯救我们的灵魂,是国际通用的呼救信号。SOS国际儿童村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八)家庭教育 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

4、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研究内容: 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可以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实际,培养其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学前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之中。 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在西方教

5、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儿童出生以后应接受公共教育;强调通过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等,他把学前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7岁的儿童教育;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夸美纽斯,撰写了历史上的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洛克教育漫话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和葛多德、母亲读物,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国最

6、初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大戴礼本命篇中有关于初生后年龄特点的记载、礼记的内则篇中提出关于小儿出生后选择保姆的要求及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等。 颜之推著颜氏家训,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开始的。 他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kindergarten),并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禄培尔的理论观点:(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 儿童比作花草树木,教师比作园丁,

7、幼儿园比作花园。 (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 教师或保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去除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3)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 儿童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 创造了恩物,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1.杜威杜威是20世纪对幼儿教育理论影响极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杜威宣扬“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的生活过程。,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蒙台梭利 20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8、,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观点:(1)幼儿自我学习法则 吸收力,敏感期(2)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 教师职责有准备的环境(3)强调感觉训练看、听、闻、尝、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皮亚杰,提出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在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具有主动性;儿童通过与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的发展是个持

9、续的过程。,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的教育家:康有为 、陶行知、陈鹤琴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主要教育思想:(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 (5)陈鹤琴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教学与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博览与精读相

10、结合教育漫话爱弥儿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蒙台梭利教育法童年的秘密4、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5、预习与复习相结合,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调查法2、观察法3、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思考与练习1.学前教育学的内涵。2.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3.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经历过哪几个主要阶段?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4.福禄倍尔对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5.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6.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一、儿童观的概

11、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是教育的依据 ,教育者所持有的儿童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儿童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具体教育行为等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一)卢梭的儿童观 他极力反对束缚儿童自由、扼杀儿童天性,认为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卢梭强调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二)杜威的儿童观 杜威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儿童的心理活动就是他的本能发展的过程。 在教育上,他倡导“儿童中心论”,宣扬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

12、中心”和“教材中心”,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三)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着的完整个体,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儿童身上这一自然发展的神奇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发展,使他们的生命如一幅潜能不断彰显和展开的画卷,其丰富性是未可限量的 。她在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的同时,又把它应用于教育实践,推动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她认为“童年构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和保护,一、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1

13、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和保护,二、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和保护,三、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一)儿童权利保障的绩效1、儿童的生存权2、儿童的发展权3、儿童的教育权,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和保护,(二)儿童权利保障的困境1、儿童的出生权2、儿童的生存权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幼儿园安全事故3、儿童的健康权健康的身体,是儿童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为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

14、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以下几点: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教育权等。,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一)遗传首先,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但是,遗传因素不起决定作用。,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二)环境和教育 环境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母体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环境对新生儿发展的影响,环境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影响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

15、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四)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2个月能抬头,5个月能翻身,7个月时能坐,8个月时能爬行,10个月时能站立,12个月时能行走。,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1、儿童的发展有性别差异2、儿童的发展有个别差异3、儿童的发展有文化差异,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六)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行、走、跑、跳、爬,动手(蒙台梭利教具)(七)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儿童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彼此制约。,思考: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有哪些?什么样的儿童观较为科学?儿童应该有哪些权利?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