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93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大学的思维与策略.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梯次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書(2007)目錄壹、 政治大學的思維與策略1一、 緒言1二、 外在環境的改變與挑戰SWOT 分析2三、 政大的策略3四、 本校概況5貳、 發展重點領域8一、 商管領域8二、 傳播領域13三、 兩岸外交領域17四、 法學領域22參、 優化教育品質27一、 前言27二、 計畫目標27三、 執行策略27肆、 全面提升學術水準32一、 學院特色發展32二、 人文與科技跨領域整合34三、 基礎學門精進發展35伍、 建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37一、 任務37二、 發展重點37三、 未來三年重要工作項目39陸、 強化國際化措施41一、 目標41二、 現況41三、 策略

2、與方案42柒、 加強各項研究與行政支援44一、 研究支援44二、 行政支援45捌、 執行計畫48一、 組織規劃48二、 財務規劃48附件:績效指標(量化指標另行裝訂成冊)49壹、 政治大學的思維與策略一、 緒言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本校)自創校以來即以服務國家社會、培育優秀領導人才為己任。多年來均能吸引優秀學生就讀,畢業生表現也極為傑出,為台灣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貢獻良多。然而國際與國內學術環境變化快速,大學不僅要傳播知識,更要創造知識;不僅要與國內的大學競爭,更要與其他國家著名大學競爭;不僅要吸引國內人才就讀,更要爭取國際優秀學子就讀。在此激烈競爭環境下,本校將持續秉持為國舉材的辦學理念,以

3、積極的行政作為來發展並改造成為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導的國際一流大學。本計畫承續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精神,納入校內與校外諮詢委員以及教育部審查委員意見,重新擬定未來五年策略,並以發展重點領域、全面提升學術水準、建構優質教育內涵、輔以建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強化國際化措施、加強研究與行政支援等項共同發展以邁向頂尖大學,以下分述之:(一) 使命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提供一流品質之教學環境,以培養具有人文關懷與國際視野的社會領導人才,創造並傳播頂尖知識,發揮社會影響力。(二) 願景致力促成本校成為台灣、亞洲甚至國際一流人文社會科學重鎮,厚實基礎學門,發展專業領域,教學與研究並重,以培育

4、具有國際競爭力之一流人才。 (三) 策略本計畫是以本校向教育部申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第一、二年計畫內容為基礎,參照教育部審查之第一年意見,本校諮詢委員會、以及校內評鑑機制中委員會的建議,大幅修訂的版本。修正的方向大致可以歸納為幾項:第一, 本計畫將同時成為本校未來五年發展之主要內涵。由於國內高等教育經費逐年減少,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所提供之經費正可用來實現本校發展理念,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與追求國際一流的理想;第二, 本計畫將集中資源發展卓越專業與學術領域,培育具潛力之學術領域,積極改善教育質素,以優化本校教育內涵;第三, 本計畫亦可凸顯本校國際化的努力,致力於吸

5、引國際師資、提升本國與外國學生間之交流機會,深化國際化程度。如上述,本計畫旨在凸顯本校之發展意圖與策略方向,以便凝聚全校師生共識,但其內容不包含正在或已進行之各項重要教學或研究的計畫與工作,包括:1. 已持續進行之核心事務,如優化教學品質、提升研究水準、改善硬體環境、吸引優秀學生、關心學生權益和福利等;2. 已訂定執行且不需更新之政策執行與經費計畫;3. 各單位自行訂定但不涉及整體學校策略方向之計畫。因此,本策略計畫內容未提及之項目並非不重要或應忽視,而係正在執行中或已經執行的例行或重要工作。二、 外在環境的改變與挑戰SWOT 分析由於全球化的關係,各國無不正積極規劃與執行強化國家競爭力的各項

6、措施,包括大幅投資於高等教育與增加國際學生來源,以便在增加經費收入之餘亦能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就讀,強化教育人才的產出。英語系國家與地區(如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由於佔有語言優勢,不僅較易吸引國際優秀師資,更能吸引具有潛力之學生就讀,而非英語系國家(包括先進國家之法、德、日或其他歐、亞、拉丁美洲各國)相形之下則在此波競爭浪潮中不得不格外致力於改善教育制度與環境、強化知識創造能力。本校以過去累積之優異教學與研究品質有幸列於教育部支持之第一批頂尖大學名單,然在面對國內外之學術競爭環境,本校仍須以審慎態度分析各項優劣條件以便據此訂定策略計畫,全面提升教學、研究、國際化內涵,全力

7、邁向國際一流大學。政大自創校以來即以國內人文社會高等教育重鎮著稱,迄今已發展為文、理、法、商、社會科學、傳播、語文、國際事務及教育等九個學院,長期為國家與社會各領域培養傑出領導人才。與國內其他頂尖大學相比,本校具有以下優勢:第一, 擁有較其他大學更為完整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師資、學生與設備,在教學、研究、公共服務的表現俱屬國內大學頂尖,部分專業領域早已馳名亞洲或國際;第二, 不同於理工醫農領域知識之傳播與創新較偏全球性及無疆界性,人文社會領域則較具在地性與疆界性(或區域性)之特色。故就人文社會科學而言,如能掌握有意義之在地性議題就易形成世界性之頂尖學術領域;第三, 與國內其他大學相較,本校國際化幅

8、度一向超前甚多,早已提供最多外語教學與國際交流機會。未來理應擴大此一優勢,配合新的經費投入以吸引更多國際師資與學生,讓本校持續成為台灣最具國際化的大學,由此進一步提升學術品質;第四, 在為國家社會培養各公私部門領導人及民意代表方面,本校一向具有優異表現。相對於國內其他綜合性或以理、工、醫、農為主的大學,本校劣勢:第一, 綜合型大學或理工醫農大學所創造之知識較易受到社會重視,相形之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創造則不易得到經費支持,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方能受到認可;第二, 綜合型大學或理工醫農大學因其研究的知識與發表較具全球共通性而較易進入國際學術領域,相形之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多具本地特色,知識發表未

9、必需要或能夠透過其他語文,如何兼顧知識之本地性但又能國際化勢需投入更多心力;第三, 現今國際學術評比作法,不利於非英語系國家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未來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始能讓社會認知高等教育的競爭,不應單賴以理工醫農大學為主的思考與排名方式,而應重視高等教育發展的全面性及領域特色的多元性。進一步而言,本校未來仍有諸多不確定的威脅需要逐一克服,如第一, 國內其他頂尖大學已逐漸建立對其校內人文社會領域之重視,在人才延攬與經費補助均遠比本校寬裕,長此以往易使本校失去既有優勢;第二, 雖然本校在某些專業領域(如商學、法學、傳播、兩岸外交)領先他校,但基礎領域則仍有再加以充實的空間,故如何擴大專業領域的領

10、先幅度,同時在基礎領域方面快速精進,將是本校立即需要克服的威脅;第三, 本校在邁向國際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尚有急待克服障礙,包括公立大學特有之人事與經費僵化情形,尤須進行諸多制度改革(如以彈性薪資吸引優秀人力)。面對以上優劣勢與競爭威脅,本校正可利用頂尖大學計畫提供之機會發展特色並逐步調整政策,邁向頂尖:第一,本校可持續支持並強化優勢領域、培育基礎領域、改善基礎建設以全面提升學術與研究水準。本校的優勢過去一向是吸引優秀學生與師資之主要因素,如能透過頂尖計畫挹注一定經費與人力,未來當更有優異的績效;第二,台灣已如其他先進國家邁入以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工業生產不論在就業人數或國民生產毛額之比例均逐年下降

11、,而服務業之比例則不斷上升。面對急速之社會變遷環境,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迎向以服務業為主的挑戰,而發展服務業之關鍵即在於擁有堅實的人文社會學術與專業訓練及創新研究。本校為國內唯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頂尖大學,自有發展此一取向之潛力。總結而言,本校未來需以新的策略彌補弱點並克服威脅,不斷投入新的資源以強化優勢領域,並以新的策略來全面提升學術水準,讓本校得能逐步邁向國際一流大學。三、 政大的策略透過以上SWOT優劣勢分析,本校在面對新的國際與國內大學競爭情勢下顯應採取新的發展策略,可歸納為以下幾項,簡要分項說明:1. 發展重點領域本校將集中較多資源以發展具有雄厚潛力並在國內已屬領導地位的學術領域,包括

12、:商管領域、傳播領域、兩岸外交領域、法學領域,其均具有至少以下三個特質之一:無論就教學、研究、規模與設備而言均,已是國內相關學術領域之箇中翹楚;與國內其他大學各該領域相較,國際知名度及國際化程度均居領先地位,與亞洲其他頂尖大學相較亦不遑多讓;這四個領域均為專業學院,對台灣社會走向專業化,在現今與未來國家社會發展及專業人才培育上,有極大的貢獻與重要性。針對發展以上重點領域,本校策略為: 競逐國際舞台,達到國際認可之水準; 建立專業倫理與專業自律機制 推動學院學程制,強化院級行政功能: 回應未來社會需要,推動整合研究; 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實作能力; 強化學習者中心之教學模式;2. 全面提升學術

13、水準本校重點領域之專業領域色彩濃厚,然而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仍須在基礎領域表現傑出,方能與專業學院相互支援達到綜效發展。本計畫因而納入基礎系所精進計畫,含以下三類:(1)以學院為主,統合非重點領域學院之教學與研究特色;(2)科技與人文跨領域計畫,主要由校級研究中心提出,特別鼓勵跨領域計畫以推動整合性研究;(3)基礎學科精進計畫,包括中文、歷史、哲學、經濟、政治、社會、與心理等系所,以強化其教學與研究特色,使其在台灣甚至亞洲能佔有一定地位。3. 優化教育品質基於大學教育之目標在為國家社會培育優秀人才,本校除一般改善教學與學生輔導措施外,特別參考哈佛大學重視人文素養之作法設置新生學院,推動優質

14、教輔計畫、服務課程計畫及建立師生健康照護機制等項。整體而言,本項次可續分成優質教學與優質輔導兩類:在優質教學方面,本校將採多元化招生方式,延攬更為適才適性之學生就讀,提供全人教育之優質專業與通識課程,對本校教師則提供教學與行政支援,使其能在教學方法及與學生互動上逐步精進。而在優質輔導之策略為:提供學生自入學到畢業前的各式優質輔導與完備協助,具體規劃方案包括:新生定位教育創意營、學院導師制、宿舍導師制、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及推動畢業生就業力追蹤機制等。教學與輔導的緊密結合並顧及師生身心健康之維護,將可優化本校之教育素質。4. 建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本計畫擬強化並擴大現有資源以提供更完整平台,藉此支援並

15、深化本校之研究與教學能量,包括發展學術資料庫、數位資料中心、數位圖書館、優質資訊環境改善以及規劃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園區等五個面向。本計畫未來將以現有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及圖書館為基礎,配合本校所建構的資料庫建置為人文社會研究資源中心,以支援研究、教學並提供學術資源為目標。另方面,本計畫亦將投資於整體資訊環境的改善及硬體建制,以優化教學與研究的基礎建設,期能使本校成為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資源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平台。5. 強化國際化措施本校現已進行多項國際化措施,外籍生比例已居全國大學之冠,未來的作法包括(1)在教學方面,加強英語授課之質量、擴大外語榮譽學程、國際雙聯學制、交換師生等計畫;(2)在研究方面

16、,透過獎補助措施,鼓勵跨學科領域之參與國際會議、參與短期進修、組織國際研究團隊等;(3)在行政方面,促進資訊雙語化與行政人員的英文能力;(4)在基礎建設方面,營造具有國際化性質的友善校園環境,也將籌建國際學人宿舍以及國際學生宿舍以利國際交流;(5)強化國際師資之聘任,除重點延攬傑出國際知名學者外,更將採取國內、外同步進行之徵才活動,使各學院都能逐步提高國際師資比例;(6)加強招收國際學生,吸引更多外國學生前來本校就讀。6. 加強各項研究及行政支援本計畫包括研究支援與行政支援兩項:在研究支援方面,本校近年來陸續建制了支持研究之各項方案,包括:(1)獎勵研究成果國際化;(2)鼓勵研究團隊發展計畫;

17、(3)支持學術期刊與專書出版計畫;(4)建立博士後研究制度;(5)設置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專屬研究空間;(6)延攬傑出國內外學者;(7)學術智慧財產管理推廣的計畫等。在行政支援方面,本校將在行政組織與運作、資源取得與運用、優質人力延攬與彈性薪資運用、提升行政效率等四個面向採取因應措施。在優質人力延攬方面,近兩年來本校行事積極,效果良好,未來亦將繼續擴大推動並採取多項創新措施,如:建立長期講座教授制度、繼續執行延攬傑出研究人才方案、辦理大師駐校方案、延聘優質行政人才以及規劃延攬行政人才策略等,未來並期配合教師及研究人員評量調整不同等級之學術研究費獎勵。總之,政大除強調重點發展外,亦希望透過本次

18、計畫整體提升學術研究與教學水準。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本校挹注校務基金而在96學年度進行了校內教學單位之評鑑,要求部分外部評鑑委員必須來自國外,藉此改進並提升整體學術發展。研究單位也將在96年度下半年進行同樣評鑑程序,各單位均要求自行檢討並訂定發展目標,尋求同類或性質相類似單位為標竿,以五年為期,務求追趕甚至超越。各單位因此也將要求制訂策略計畫,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協助制訂目標並給予適當之建議。為使有限資源發揮具體成效,本校除重點支持各重點領域以積極發展進入亞洲一流,進入世界百大之列外,對於整體學術水準之提升以及教育品質的持續優化也都配合實際發展的階段做最適切的資源投入。考量前一年度教學卓越計畫的

19、推動及持續性經費的必要支援,第一年資源分配投入於教學的比例較高。第二年起,部分經費改由學校配合款支應,本計畫之資源分配也愈朝重點支援及凸顯計畫績效方向調整。第三年開始本校硬體建設將逐步進入高峰期,因此投入工程建設之金額亦將逐步提高。四、 本校概況本節提供本校最近、最完整之概況資料,並以表列方式呈現如下:表1-1:校地、校舍、教室及研究室基本資料(94學年)設 施校 地校 舍教 室教師研究室數量面積筆數面積()棟數面積()間數面積()間數面積()47410338411744131306424550780813298每名學生平均使用面積70.3528.113.1016.46 (每間平均面積)註:本

20、校正積極爭取鄰近指南山莊約6公頃土地。目標是達到每生平均使用面積為80。表1-2:教學與研究單位(96學年)學 院大學部一般碩士班在職碩士班博士班校級研究中心數量9354816329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外國語文學院傳播學院國際事務學院教育學院33718741174102114433124122121538192121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選舉研究中心科技與人文價值研究中心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表1-3:員額結構(95年11月)人員分類教師研究人員教官行政人員總計助教稀少性科技人員職員約用人員駐警工友實小教

21、師人數6294217105152561411811,386%45.4%3%1.2%7.6%1.1%18.5%10.2%13.1%100%表1-4:學生結構(95學年)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合計本地生僑生國際生一般在職專班人數9,0473,2071,97791215,14314,332437374%60%21%13%6%100%95%3%2%表1-5:圖書資料統計(95年10月)資料類別圖書書刊視聽資料期刊電子期刊資料庫總計冊(件)數1,661,0801,864,171936,2785,22817,125690註:本校書刊總數居國內各大學之第二;每生平均擁有書刊數則為第一,將維續現有優勢,並增加期刊

22、及電子資源之購置。表1-6:國際交流(95年11月24日)國際合作學校國際學生交流華語班與國外大學合作校數赴國外大學交換生數有正式學籍之國際學生數學生人數校級:40校院級:69學院130人374240人0.86%2.47%註:1. 國外大學合作校數以達百校為目標,並以世界一流大學為新增對象。2. 赴國外交換生及具學籍之外籍生數及百分比在國內各大學中皆已居第一。但本校仍積極努力吸引更多外籍生來校就讀,同時亦努力增取送學生到國外交流之機會。表1-7:外籍學生申請入學(95年11月24日)項目年度外國學生申請入學件數核發外國學生入學許可件數93202949429414295457194表1-8:學術

23、研究成果(91-95年)項目9192939495發表於SCI、SSCI、AHCI收錄期刊之論文數476484116137發表於TSSCI收錄期刊之論文數9412195117141國科會學術研究總件數239265280293344國科會學術研究總經費(百萬元) 120134142161200除國科會外學術研究總件數70779194104除國科會外學術研究總經費(百萬元) 72100118243180註:本校發行之英文學術期刊”Issues & Studies”,是SSCI台灣發行的唯一期刊;其影響力指數排名,更由2005年第42名(IF=0.265),提昇至2006年的第37名(IF=0.31)

24、。本校另有9本期刊被列入TSSCI名單。表1-9:經費來源(94年度) 單位:新台幣千元科 目政府補助學雜費收入建教合作收入推廣教育收入場地收入受贈收入決算數1,458,863758,783250,000145,000138,00030,000%50.54%26.29%8.66%5.02%4.78%1.04%註:本校財務可稱健全,累積現金結餘數約20億。就人文社會型大學之經費來源,政府補助與其餘收入以50:50為較佳結構狀態。在政府外之收入部分,雖本校受贈收入佔總收入比已在國內各大學居第二,惟仍設定應調高為2%以上。餘項之百分比,尚稱允當。本校學生來源優質且頂尖分析:(1). 94年度大學院校

25、指定考試(聯考)人文社會類,排名前10之系組中,本校佔3,排名前20中,本校佔一半(10系組),排名前30中,本校佔14,居各校之冠。(2). 依中國時報94年8月10日3版之報導,94學年度台灣18所明星高中(建中、北一女等)考取台大的有2243人,交大680人,成大997人,清大665人,政大935人。本校提供優質之教學品質:(1). 本校每年進行全校性所有課程科目之教學評鑑(主要由學生評分)學生皆有滿意的反應。以93-95學年度的6個學期為例,其平均得分是83.32(以百分為滿分計)分;如以5分量表計,其平均分數是4.16分。(2). 94年8月台灣評鑑協會公布之大學評鑑,本校專業類組有

26、兩個領域(人文與社會)受評,均被評為表現較佳;校務類有6項受評,3項被評為表現較佳。本校畢業校友表現優異:(1). 94年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最新資料顯示,在行政院各單位擔任簡任級以上(含特任)之人數中,以台大畢業者為最多,計1447人;政大居次,1118人;成大第三,411人;交大223人,清大133人。(2). 中研院人文社會類55名院士中,本校畢業校友有5名。(3). 94學年154所大學校院校長中,本校畢業校友計13名(佔8.4)。(4). 本屆225名立法委員中,本校正式學位畢業之校友計有25名(佔11.1)由以上各項數據,對於本校應可得到初步印象與結論:第一,進入政治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

27、頂尖學校的頂尖學生;第二,政治大學提供頂尖條件,使這些頂尖學生能受到良善的培育;第三,這些學生畢業後,也大多能頭角崢嶸,成為各行業、階層的領導人才;第四,政大將持續增設英語學位學程,並將推動之外語菁英、榮譽等學程班,併同原院系培育之國際人才,5至10年後,本校每年為國家社會培育具國際競爭力之人才,將更為充沛、氣勢更虹。貳、 發展重點領域本校選定四項重點領域包括:商管領域、傳播領域、兩岸/外交領域,以及法學領域。茲就其各自之目標、領域界定及重要性、現況分析、具體發展計畫及推動機制作說明。一、 商管領域(一) 目標與願景本院的發展目標是在五年內列名於全球一百大商管學院中,具體指標為AACSB認證及

28、Financial Times的各項排名。本院的發展願景是在於培育具備商管專業知識、企業倫理觀念、社會責任及具有在國際環境中追求卓越能力之企業領導人,具體指標為讓本院學生成為本土企業以及國際企業的重要招募對象。(二) 領域對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也是個無形勝有形的世紀,加上網路科技與產業國際化的蓬勃發展,商管教育必需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快速調整。而人才的良窳將是全球化商業競爭勝出的最關鍵因素。目前整個世界潮流對商管學院學生之訓練,都著重在使他們具有較廣泛之商管知識、宏觀的經營視野、正確的態度、運用新科技與自我學習的能力。培育適應潮流的產業英才對國家與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的

29、影響。張忠謀先生在本校演講時曾說管理是創造企業的附加價值。(三) 現況分析與策略定位1. 現況SWOT分析(1) 優勢(Strengths)與機會(Opportunity)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創立於四十七年,目前共計8系10所。近年並針對在職人員回流對教育之需求,增設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與IMBA(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是目前全台最大、最完整的商管學院,在全台商管學院中其師資結構亦與歐美名校最為接近。本院共有外藉生200位,出國交換學生120名,堪稱是全台最國際化的學院。本院並首創成立院級的國際事務辦公室協助學生處理國際事務,亦師法歐美名校加強學生就業輔導,設立學生就業輔導實習辦公室,

30、協助學生找到適才適所工作。政大商學院五十年來培育出兩萬多名校友,在政府及民間皆有優異表現。亞洲企業雜誌曾評選本院為東亞十大商學院之一,2005年教育部亦評選政大商學院為一級商管學院。EMBA於2005年初被評選為全國第一,IMBA為全國唯一全英語授課、為有工作經驗學生規劃招收國內、外學生的國際經營管理學程。在教學發展趨勢上,哈佛大學的參與式個案教學是國內、外商管教育積極推廣的教學方式。在研究發展趨勢上,各國商管學院越來越重視將研究成果與商管實務做連結,將其研究成果實務化。在國際化趨勢上,國際性認證及學生的國際學習經驗儼然已成為國際一流商管學院之首要條件。美國AACSB歐洲EQUIS、英國AMB

31、A等為全球三大認證單位,其中以AACSB為全球三大商管學院認證之首。本院於2006年榮獲AACSB認證後,今年度亦成為EFMD(European Foundation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歐洲管理發展聯盟之完全會員(Full Member),擁有參與該組織最高會議的權利。EFMD為全球第二大商管學院認證機構EQIS之母機構。本院預計在三年內通過EQUIS的認證。此外,全球最有公信力的百大學院排名舉辦單位英國金融時報亦邀請本院參加全球百大商學院評比的行列。本院將由國際事務辦公室及學生就業輔導辦公室合作,增加學生的國外實習機會。希望藉由今年的經驗轉化成內部體質調整的

32、動力,把目標放在2011年以前進入世界商管學院百大排名。本院提供完整的商管教育課程,具有厚實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基礎。並針對知識經濟發展成立科技管理研究所與智慧財產研究所,並與校內各院所合作提供跨領域之學程,使學生可以自己選取不同領域的課程及培養更寬廣的視野和有組織地建立自己的專業領域。政大商學院為了與國際接軌,首開國內商學院先河,於民國89年成立英語授課學程(ETP),並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積極與國際知名商院進行學術交流,擬藉由交換制度,加強學生全球視野,培養國際化經驗。目前本院在全球各地擁有42所姐妹院,涵蓋歐、美、亞三大洲的23個主要國家,每所皆是各國首屈一指的商學院,其中1/3是金融時報排名

33、的世界百大商學院。本院教師高達95%以上擁有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博士學歷,在研究成果上表現傑出, 不僅在TSSCI及國際論文期刊中有多篇重要研究發表,而受到世界商管學院重視的專書、應用性專案研究報告、教科書等質量及國際級研討會,皆居全國商管學院之最。本院教師並執行創造力教育、智慧資本、產業創新、智財評價、商業發展等各項大型政府計畫,為政府及企業在商管及財金領域重要的政策諮詢對象。在經貿財金由區域性轉為全球化的趨勢下,掌握全球的商機已成為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崛起中的亞洲熱,更刺激全球對商管教育的高度需求。本院提供多元的教學課程,營造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及五十年來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的校友,連結成綿密的校友網

34、絡,給予學生認識政大商學院在海內外商業界具有傑出貢獻的校友,交流彼此經驗的機會。(2) 待改進項目(Weakness)與面臨的威脅(Threats)我國習以為常的制度是以系所為獨立的預算及執行單位,各系所獨立運作以造成開課數目過多,導致全院在課程安排上缺乏整體性的規劃且協調性不足。未來必須要進行組織改革及文化調整,以全院整合的方式開課以精簡課程,減輕教師負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與研究,我國商學院的教師卻必須承擔許多行政及不需要的服務。學校的薪資及福利制度無法吸引優秀行政管理人才,未能建立有效率的行政體系,導致教師無法專心教學及研究,此將阻礙大學追求卓越的能力。因此商學院必須提供足夠行政資源,

35、創造讓教師能專心教學及研究的環境。另外,台灣的大學教師薪資結構亦會阻礙教師追求卓越;所得與工作表現、投入時間、及市場需求無關的薪資結構,讓有市場需求的教師,從事許多與學校教學及研究無關的工作。然而商學院的成功卻需有教師熱心的投入,並改變過去獨立運作的習慣,因此必須把專業學院的發展願景與教師的誘因產生連動性。另外,台灣缺乏充足的本土個案,本土個案撰寫風氣不興盛,台灣教師的教學負荷過重,學校的行政人手不足等,導致教師能投入個案教學的時間受到限制。如何鼓勵教師寫作本土個案,提昇個案教學的效果,在個案教學的結構上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國內的教室設計過時,不適合互動討論也是一大問題。此外,尚有教師的研究及

36、個案如何結合,如何調整誘因,鼓勵教師參與等問題。台灣商管學院推動參與式教學尚需各界一起努力,不僅需調整學校結構,也必須在教學資源等方面大量投資,才會開花結果。在目前國內重理工輕文法商的環境中,政府補助日益降低,使商管領域在財務及硬體設備的資源愈顯不足,兼以大陸及國外學校來台招生,亦使商學院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更顯艱困。2. 策略定位為了達成進入世界百大目標,本院選擇荷蘭Erasmus University的鹿特丹管理學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為效標性學院。Erasmus University所涵蓋的學術領域非常接近本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大學。鹿

37、特丹管理學院在Financial Times過去三年的MBA排名中,列於世界百大的第26名,是一個發展傑出的世界頂尖商管學院。鹿特丹管理學院與Erasmus University中的各領域搭配及整合良好,組織架構具有彈性,能兼顧商管實務的教育需求以及開拓尖端商管知識的研究功能,同時國際化程度高,不僅在企管碩士學程中以英文為唯一授課語言,學生及教師中亦有高比例的外籍人士,政大商學院與鹿特丹管理學院互為姐妹院,我們將參考校標性學院之成長模式,以為本院未來之發展方向。(四) 具體發展計畫(推動機制)本院一貫堅持的教育理念在於兼重學術與實務,使知識成為可用的力量。我們在教學、研究、國際化等三方面的架構

38、上皆有極重要的創新與變革:1. 在教學方面:(1) 積極延攬優秀師資:繼去年聘請來自日本的教授,今年更從新加坡及以色列、美國聘請外籍專任教師,亦從美國UCLA、UIUC等名校聘請傑出之頂尖人才回台,以求注入新的教學能量,我們仍持續努力延攬優秀師資。(2) 改善教學環境,以哈佛大學商學院為範本:A. 改善教學設施,設置大型互動式研討教室,藉以順利推展參與式教學,提昇教學品質。B. 協助教師自我成長與發展,補助教師帶博士生出國與國外學者共同指導該博士生,預計四年後每年至少發表7篇以上共同著作。C. 補助教師出國參加研究方法及教學方法之研習營,例如哈佛之個案研究及教學研習。D. 請專家教授本院教師英

39、文教學及論文寫作之技巧。E. 與加拿大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erio合作,共同發展個案於全球發行。(3) 推行學習成效確保(assurance of learning)計畫:根據AACSB國際認證的標準,在大學部課程中納入學習確保的機制及精神,並根據學生的問卷意見,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設計的修訂, 務求教學效果更臻完善。(4) 課程健全及整合之規劃及提供教師整合之誘因:96年完成專業學院MBA核心課程及主修課程平台。97年度重點在以參與式教學法授課。(5) 重視學生之國際經驗,以全面提升專業學院學生之專業能力與國際化程度。(6) 建置全院教師知識管理系統、具行政資源、

40、教學輔助、研究資源共享、及知識分享與加值等功能。(7) 組織調整,設立教育及研究平台,讓院內教師適度分工。(8) 推動課程與學程整併聘任高級行政專業人員,減輕教師負擔。(9) 進行課程結構的調整:根據金融時報排名的評比項目,由國貿系與企管系進行 課程規劃調整,與海外校友合作,增加學生海外專案研究/實習機會。(10) 持續整合課程並推動學程化。為配合教育部大一、大二不分系及專業學院的政策方向,本院朝課程設計學程化、推動大學部學生共同必修的核心課程,並將與社科院就經濟學相關課程合作,整合開課。(11) 建置e化教學與研究環境。因應資訊科技的衝擊,積極導入資訊科技於教學及研究上。(12) 推動跨領域

41、及跨校之學程及研究計畫,增強研究及學習效果。本院已有的跨校及領域學程包括與北藝大合作的藝術產業經營學程,及與陽明大學合作的生物科技管理學程,並已規劃與傳播學院設立商管傳播榮譽學程。2. 在研究方面:本院在研究與教學一向採取並重的平衡步調,一方面提高學術水準,另一方面提高教學品質,以提高國際知名度。因此本院的學術研究重點在於經由嚴謹的研究過程,幫助國際社會了解,並進一步推動商管知識的進步。因此,本院的研究卓越團隊即根據目前商管領域的發展趨勢,提出研究卓越計畫:服務創新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下,惟有服務的不斷創新,並透過科學的方法提昇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才是企業能永續經營的藍海策略

42、。除了有形資產被衡量外,企業對隱藏價值(Hidden Value)無形資產,大多將其費用化而鮮少認列為資本。然隨著競爭環境的改變,如:以知識及腦力為基礎的服務經濟體系的形成,企業價值的來源已由傳統的土地、資金、原料等有形資產,轉變為以無形資產為主體的隱藏價值。從Roosetal(1998)的研究顯示,1997年初,當時美國前5大企業GE、Coca-Cola、Exxon、Microsoft與Intel其市場價值減淨資產帳面價值(Book Value)後之隱藏價值,占其市場價值的比率分別為82%、96%、66%、94%及85%。因此在創造企業價值時,除考量有形資產外,當不可忽略隱藏價值的重要性;亦

43、即企業應追求其全面企業價值(包含有形資產傳統財務帳面價值及無形資產隱藏價值)的創造。而服務創新在新經濟時代中,已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唯有追求服務創新,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進而達到全面企業價值的創造。緣此本研究卓越計畫將以服務創新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為主軸,針對商管領域中完整之次領域包括(1)會計、(2)財務管理、(3)一般管理、(4)行銷管理、(5)資訊管理及(6)作業管理與數量方法六個次領域(近年來,資訊管理和作業管理與數量方法兩個次領域有逐漸整合的趨勢),在企業價值所包含之財務資本(傳統財務帳面價值),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研發創新能力、專利、流程、風險管理與文化等內部隱藏資本

44、,及品牌、顧客與供應商關係等外部隱藏資本,和所有個人及組織可能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有形及無形能力上進行服務創新的探討,探究如何達到全面企業價值的創造。經由分析,我們歸納出服務創新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此研究主軸在商管六個次領域之六項研究主題分別為(1)智慧資本、(2)財務金融風險管理、(3)服務型組織策略、(4)品牌創立、(5)服務科學,及(6)科技化服務與應用創新,各研究主題所對應之分項計畫名稱如表一所示。期望透過本研究卓越計畫以提升我國產業迎接新經濟中各項服務創新與價值創造的準備度與競爭力。表2-1商管次領域在服務創新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的研究主題及各主題所對應之分項計畫主領域次領域服務創新

45、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之研究趨勢研究主題分項計畫名稱商管領域(商學卓越研究服務創新與全面企業價值創造)會計隱藏資本之衡量智慧資本台灣跨國企業智慧資本之整合型計畫財務管理財務資本及隱藏資本之風險管理財務金融風險管理探究風險 - 從個人到機構一般管理組織、人力資本之創造服務型組織策略從組織策略觀點探討服務型組織之成因、內涵及結果行銷管理品牌資本之創造品牌創立新興國家品牌創立歷程與理論建立之研究資訊管理、作業管理與數量方法財務資本,流程、關係及創新資本之創造方法論角度服務科學服務科學方法論與個案研究策略與營運模式角度科技化服務與應用創新資訊科技策略與服務價值創造3. 在國際化方面:政大商學院一直是國內國際經營管理人才養成的中心,並以亞太管理課程為特色的一流商學院,期望將亞洲的管理課程及研究融入西方文化中。(1) 擴大英語商管學程(ETP)規模以提高商院學生的英文水準:ETP學程在本院積極推動六年之後,效果逐漸顯現。2006年12月,政大商學院、外語學院與臺灣區ETS對政大2006年應屆畢業生進行多益(TOEIC)測驗,結果顯示政大學生的TOEIC平均成績為711分遠高於2006年台灣的平均成績 (522分)以及國內前十所國立大學的TOEIC平均成績 (611分),並接近亞洲排名第二的印度 (725分)。未來將:1)三年內每年將招收300名大一、研究所新生成為ETP學生。 2)三年內將英語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