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12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地下铁道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送审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二九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11 概述31.1项目后评价概要31.2项目后评价依据31.3项目后评价内容与重点41.4项目后评价实施程序52 项目概况62.1项目情况简述62.2项目决策要点72.2.1 项目建设理由72.2.2项目建设目的72.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72.4项目实施进度82.5项目总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92.6项目运行及效果现状113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与评价123.1项目前期决策阶段123.1.1前期研究工作123.1.2项目立项阶段123.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评估阶段123.1.4项目可行

2、性研究报告批复阶段143.1.5项目初步设计阶段153.1.6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评价153.2项目实施准备阶段153.2.1工程勘察设计与批复153.2.2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163.2.3项目的采购招标情况163.2.4项目的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情况163.2.5项目开工准备情况163.2.6项目实施准备阶段评价183.3项目实施阶段183.3.1组织与管理183.3.2合同管理与执行203.3.3工程进度控制213.3.4工程质量控制213.3.5项目投资控制223.3.6安全控制233.3.7项目的重大设计变更与调整233.3.8项目监理工作243.3.9工程档案管理243.3.10竣工验收情

3、况243.3.11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评价263.4项目投产阶段274 项目分析与评价314.1建设方案分析与评价314.1.1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评价314.1.2技术水平分析与评价354.2投资分析与评价354.2.1项目总投资及构成分析354.2.2资金筹措策划方案384.3客流分析与评价404.3.1预测客流量与实际客流量的比较分析414.3.2影响天津地铁1号线客流量的主要因素分析694.4项目实施管理和运营管理评价894.4.1项目建设管理总结与评价894.4.2项目运营管理与评价894.5项目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914.6项目可持续性评价934.6.1财务目标预测934.6.2未

4、来财务可续性预测974.6.3社会影响975 评价结论与建议995.1 主要评价结论995.2主要经验与教训1025.3提高项目建设效果的主要措施建议1035前言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8个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天津市在内的19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审批通过。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国内共有10个城市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营及试运营线路近780km;19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之中。根据国家审批通过的19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预计至2015年前后,我国内地建设城市轨道

5、交通线路总长度约2100km,投资将超过800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北京、上海市为例,两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分别达到350万和307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流总量比例均超过20,已成为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之一。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早,早在1984年即建成7.4km地铁运营线路。2003年9月,津滨轻轨建成通车拉近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时空距离;2006年6月,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促进天津市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底,天津地铁2、3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的审批通过,并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天津城市

6、轨道交通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保证及提高工程质量日益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关注。项目后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项目效率和实施过程透明性为目的,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地铁1号线是天津快速轨道交通网规划线路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它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天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乘客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而且在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改善交通结构、保持生态环境、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发展和把天津市建

7、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受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2008年7月12月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开展了天津地铁1号线项目的后评价工作,重点对项目前期决策与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对项目建设方案、投资、客流水平、实施和运营管理、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过程的总结评价。通过分析,得出了“天津地铁1号线位于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上,具有较大的客流基础。目前运营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票价偏高、轨道交通未形成网络、规划道路和轨道交通线网的调整、沿线公交的无序竞争以及初期客流预测偏高”的基本结论,并提出建立多层次票价结构体系、降低票价、完善沿线

8、用地规划、加强公交一体化研究等十点建议。期望报告能为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帮助。1 概述后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公共事业项目效率和实施过程透明性为目的,在项目投资完成以后,通过对项目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后评价要从投资开发项目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再运用到未来的开发实践中去。所以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国家把建设项目后评价列入项目管理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热的兴起,引入建设项目后评价机制对其过程、效益以及各方面

9、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势在必行。天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3年,但客流量总体偏低,2008年日均实际客流量只有8.74万人次,仅为2008年预测日均客流量58万人次的15.1,运营效果不理想。通过开展对天津地铁后评价研究工作,力求探寻1号线初期客流较低的原因,并对建设内容、项目投资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1 项目后评价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投资(2008)2959号),2008.11.7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计投资2001888号),2

10、001.5.30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天津市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计投资20021562号),2002.9.64)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建设2002822号),2002.10.145)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天津市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后评价咨询(技术咨询合同),2008.7.151.2 项目后评价内容与重点本后评价咨询课题的主要内容如下:1)项目概况,主要包括:项目简述,项目建设理由及建设目标,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总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项目运行及效果现状等。2

11、)项目实施过程总结与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含项目立项、可研报告与可研批复、初步设计),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含勘察设计、资金筹措、采购招标、合同谈判与签订、征地拆迁、开工准备),项目实施阶段(含组织与管理、合同执行与管理、三大控制与管理、重大设计变更、资金使用管理、工程监理情况),项目投产竣工阶段(含生产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档案),项目投产阶段。3)项目分析与评价(1)建设方案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规划、线路、车站、设备选型等的建设方案分析与评价,与客流需求的匹配程度评价,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评价等。(2)投资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分析,投资规模与结构产生变化的原因分

12、析,投资合理性与效率评价等。(3)客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各设计阶段客流量预测资料分析,各设计阶段客流量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差异的原因分析与评价,提高天津地铁1号线客流量的对策措施。(4)项目实施管理和运营管理评价。(5)项目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建设相关条件与内容变化对项目建设效果的影响分析。(6)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含财务、技术、环保、管理、机制等)和外部因素(含资源、政策、市场、生态、环境等)。(7)项目建设的主要经验与教训。(8)提高项目建设效果的主要措施。本后评价咨询课题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建设方案

13、分析与评价,投资分析与评价,客流分析与评价,项目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建设的主要经验与教训剖析,提高天津地铁1号线建设效果的主要措施建议。1.3 项目后评价实施程序天津地铁1号线项目后评价的实施程序如下:第一阶段召开开题会议,进行资料准备与搜集阶段。开题会议在与甲方充分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并形成报告大纲。甲方组织进行资料收集及准备。第二阶段现场调研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组织专家赴天津召开调研会议,与甲方召开座谈会议,并实地踏勘线路,组织项目组人员在天津开展数据搜集和广泛的客流调查。第三阶段分析研究阶段。结合调研成果,对地铁1号线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项目运

14、营后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剖析地铁1号线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地铁1号线客流水平的改进措施及有关建议,形成后评价报告初稿。第四阶段归纳总结阶段。汇总研究成果,与委托单位进一步交换意见,经领导审查并修改验收后提交最终研究成果。2 项目概况2.1 项目情况简述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北起天津市西北部的刘园,经北辰区、红桥区、南开区、和平区、河西区、津南区至天津市东南部的双林地区,贯穿天津市主要商业区和中心城区(参见图2-1)。线路全长26.188km,共设22座车站,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是部分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内银行贷款建设的天津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业主和建设管理单位是天津市

15、地下铁道总公司(现更名为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截至2008年9月30日,总资产228.96亿元,负债131.49亿元,所有者权益97.47亿元,其中注册资金23.21亿元,资本公积金69.53亿元,盈余公积金0.67亿元,未分配利润4.06亿元。图2-1 天津地铁1号线线路示意图2.2 项目决策要点2.2.1 项目建设理由1)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华北地区海陆交通枢纽和北京首都的门户。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带动房地产业、商贸、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天津市具有先进的综合工业基地;开放型的多功能经济贸易中心;又是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

16、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交通需求量将大幅增长。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才能适应天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3)根据天津市总体规划估算出2010年市区客运出行量将达到47亿人次/年,其中公交出行量达10.9亿人次/年。因此,发展轨道交通,满足城市人们生活出行需要,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必要的。4)地铁是一种城市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建设地铁1号线可以为沿线六个区的交通带来很大方便,尤其是可以解决市中心区上、下班高峰小时的客流拥挤问题,同时还可以改善天津自行车分担率达到80的不合理交通出行结构。2.2.2 项目建设目的1)完善天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乘客提供安全、快速、准点、舒适和环保的

17、交通工具,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改善交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为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建设南北走向的天津地铁1号线,缓解南北方向的交通矛盾突出问题,改善沿线交通阻塞及中心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沟通中心地区与东西两侧的客运交通作用,构建天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2.3 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依据天津市建委和天津市计委“关于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建设26.188km的地铁线路,其中改建原有地下线路7.278km,新建地下线路8.104km,高架线路8.92km,地面线路1.523km,过渡段0

18、.363km。2)新建车站22座,其中高架站8座,地下站13座,地面站1座。3)购置VVVF交流传动地铁B型车辆126辆。4)建设4座35kV主变电所,19座10kV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及其配套的供电网络,电力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管理控制系统。5)建设接触轨及动力照明设施。6)建设同步数字传输SDH接入网传输通信系统;具有ISDN功能程控数字交换系统;调度专用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中心一级母钟,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二级母钟及子钟构成时钟系统;控制中心和车站两级控制的有线广播系统;控制中心和车站两级控制的模拟多路复用传输的电视监视系统以及具有集中监控功能的局部电话(电

19、话集中机);站间行车电话;区间电话等。7)建设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utomaticrainControl)信号系统,自动控制及转换控制信号系统。8)建设地下站环控、地面和高架车站的通风与空调系统;控制中心大楼的集中空调系统。9)建设安全门系统。10)建设给排水系统及水消防系统。11)建设气体灭火系统。12)建设防灾报警与设备监控系统。13)建设自动售检票系统。14)建设自动扶梯与电梯系统。15)建设线路运行控制中心。16)建设人防及其配套系统。2.4 项目实施进度1999年12月由地铁公司编制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1999年12月28日通过了由天津市市政局组织的对天津地铁一号线项目建

20、议书的审查,2000年3月21日由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天津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建设2000210号文联合将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2000年10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天津市地下铁道建设发展公司上报的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2001年4月23日国家计委以计投资2001683号文将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务院,2001年5月20日国家计委下发了国务院批准项目建议书的通知。2001年8月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完成项目可研报告,2001年8月30日由天津市环保局以津环保管2001336号下发了对天津地铁1号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预评审意见,2001年10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

21、1221号文下发了对天津地铁1号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意见,2001年11月16日由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天津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津基础20011069号文联合将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国家计委,2002年8月12日国家计委以计投资20021354号文将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国务院,2002年9月6日国家计委以计投资20021562号文下发了国务院批准项目可研报告的通知。2002年10月14日天津市计委、建委联合以建设2002822号文对该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2002年11月11日国家计委以计投资20022400号文正式批准本项目开工及2002年投资计划。本项目计划2001年8月初开工建设,200

22、5年12月底全面完成,总工期53个月。实际项目受批复时间影响,于2002年11月全面开工建设,2005年12月轨道工程贯通,设备系统安装工程完成,进入全面调试和验收阶段。2006年6月项目完成初步综合竣工验收,2006年6月12日开通试运营,建设工期44个月,比计划工期减少9个月,比计划完工时间晚5个月。项目实施进度见表2-1。项目从立项批复到可研批复,用时1年4个月,项目开工到项目完工用时3年零8个月。2.5 项目总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立项批复总投资68.95亿元;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总投资78.68亿元;批准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78.68亿元;批准调整概算为92.05亿元;实际决算投资

23、91.94亿元,实际单位造价3.511亿元/公里,与批复概算相比总投资增加13.26亿元,增加16.85%。项目计划总投资78.68亿元,其中资本金37.68亿元,国内、国外贷款41亿元;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91.94亿元,其中资本金实际到位46.026亿元,使用国内外贷款45.914亿元,贷款实际到位45.03亿元,尚有建设银行0.884亿元贷款未到帐。表2-1 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科目承担单位文件内容及文号时间1项目建议书天津市地下铁道建设发展公司天津地铁一号线项目建议书1999.122项目建议书审查天津市市政工程处天津地铁一号线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津市政局技委1999咨字第123号1999.1

24、2.283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天津市计委和市建委津计城交2000210号文2000.03.214项目建议书评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评估报告咨交通2000544号2000.08.305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批复国家环保总局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纲2000.10.306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务院国家计委计投资2001683号文2001.04.237项目建议书批复国家计委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计投资2001888号2001.05.208可研报告编制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

25、.089天津地铁一号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预评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预评审津环保管【2001】336号2001.08.3010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环评国家环保总局天津地铁1号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意见,环审【2001】221号文2001.10.1111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天津市计委和市建委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津基础20011069号文2001.11.1612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投资20021354号文2002.08.1213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研报告评估中国国

26、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天津市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咨交通2002126号2002.03.2014可研报告批复国家计委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天津市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计投资20021562号2002.09.0615初步设计编制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2002.0316初步设计审查天津市建委和市计委2002.09.1717初步设计批复天津市建委和市计委关于天津市地铁一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建设2002822号2002.10.1418项目开工批复国家计委计投资20022400号2002.11.1119项目开工许可证天津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天津市

27、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2002.11.1620项目实际开工2002.1121项目实际完工2006.06.082.6项目运行及效果现状 天津地铁1号线是天津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九条线中西北-东南向的主要线路,也是天津市建成通车的第一条地铁线。线路北起刘园南至双林,途经辰昌路、丁字沽三号路、大丰路、西马路、南开三马路、南京路、大沽南路、微山路、珠江道等主要道路,连接了北辰区、红桥区、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津南区等六个行政区。在刘园设停车场,在双林设车辆段。线路全长26.187km,设车站22座,平均站间距1.2km,全线运行时间约45分钟。票务采用分段计价,15站2元/人,510站3元/人,1016站

28、4元/人,16站以上5元/人。天津地铁1号线于2002年开工,至2006年6月12日开通试运行。根据天津地铁运营公司2007年年鉴,2007年天津地铁1号线全年开行列车73102列次,运营里程191.73万车公里,列车正点率达到99.69,累计运送乘客2248.88万人次,日均6.16万人次,相比2006年日均客流增长3.66万人次,增长幅度为46.4%。2008年天津地铁1号线列车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钟,平峰时段为10分钟,奥运期间最大客流量10万人。天津地铁1号线配属车辆25列车116辆,其中17列四辆编组,8列六辆编组。节假日12列车上线,平日上线列车16列车。客流早高峰断面为海光寺鞍山道

29、;晚高峰海光寺二纬路。运营采用一个交路形式。2007年运营公司全年实现票款收入5582.52万元,其他经营收入96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000万元,全年成本费用14512.51万元,全年利润-4963.99万元,人均成本6.45元,人均票价2.48元。由于目前天津地铁运营的只有1条线路,且开通时间较短,客流尚未达到应有的规模,财务处于亏损状态。天津地铁1号线的建成运营,形成了重要的南北向城市交通骨干线路,为完善天津市轨道交通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南北向的交通状况;促进了沿线土地和房地产的升值,加快了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交

30、通效率,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3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与评价3.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3.1.1 前期研究工作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原为“天津市地下铁道南北线(新华路至双林段续建工程、西站至新华路改建工程)”,于1990年8月第一次完成项目建议书,1994年完成初步设计,但在上报审批中,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政策调整的影响,未能通过审批。1999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地铁公司重新启动立项报批工作,组织研究并编制了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建议书,同年通过了天津市市政工程局的审查。3.1.2 项目立项阶段2000年3月21日,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天津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以津计城交

31、2000210号文,向原国家计委提交了关于天津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2000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对天津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工程方案基本可行,财务效益一般,国民经济评价可行。2001年5月20,国家计委以计投资2001888号文批复天津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项目建议书。3.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评估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2001年8月,受地铁公司委托,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天津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建设线路全长26.188

32、km,其中地下线15.378km、高架线8.743km、地面线1.509km、过渡段0.558km;全线共设车站22座,其中高架站8座、地下站13座、地面站1座;新增地铁车辆126辆;全线设4座35kV变电所,19座10kV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安装同步数字传输SDH接入网传输系统,ISDN功能程控数字交换系统,调度专用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中心一级母钟,控制中心和车站两级控制的有线广播系统、模拟多路复用传输电视监视系统、具有集中监控功能的局部电话和区间电话,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的信号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防灾报警与设备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

33、自动扶梯与电梯系统,人防工程。项目计划2001年8月初开工建设,2005年底全面完成,总工期53个月。项目估算总投资为75.73亿元,其中资本金38亿元,利用国外优惠贷款9.9亿元(人民币),国内银行贷款28.1亿元。平均每正线公里投资2.89亿元。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4.71%,投资回收期21.5年,财务效益不好,抗风险能力较差。项目社会效益较好。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2002年3月20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对天津市地下铁道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评估的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项目建设线路全长26.188km,其中地下线15.

34、376km、高架线8.743km、地面线1.509km、过渡段0.558km;全线共设22座车站,其4座为换乘站;在刘园站设停车场,双林设车辆段;新增地铁车辆126辆;新建集中供电及其监控系统、同步数字传输SDH接入网传输系统、ISDN程控数字交换系统、调度专用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时钟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具有集中监控功能的局部电话和行车电话,准移动闭塞的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灾报警、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3)车辆和机电设备综合国产化率为70.05。(4)项目总投资调整为78.6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0亿元。(5)工程项目建设工

35、期为5年(2001年至2005年),2006年1月正式运营,计算期至2030年,计25年。(6)国民经济评价测算内部收益率为15.6,净现值为113379万元,国民经济评价可行。(7)财务评价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4.2%,财务净现值(i=5%)为-76365万元,投资回收期22.8年。 3)环评报告的编制与批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地铁公司于2001年6月编制完成。建设部以建城函2001245号关于请审批的函,向国家环保总局上报了项目的环评报告。2001年10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1221号文下发了关于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对本项目的环评报告提出审查

36、意见,原则同意天津市环保局的初审意见,同意该项目建设。3.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阶段2002年9月6日,国家计委经上报国务院批准了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点如下:1)该项目是天津既有地铁线的改造和延伸,构成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南北主干线,能够吸引和疏散大量客流,对促进天津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本工程建设从刘园至双林,线路全长26.188km;共设车站22座;车辆段1处;停车场1处;调度中心1座。采用750V第三轨直流供电,全线共设29座变电所,信号采用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车辆采用国产B型车,根据客运需要配25列,每列车按6辆编组共150辆(

37、含既有24辆)。3)设备国产化率约70。4)项目估算总投资78.68亿元,其中静态投资75.47亿元(含车辆购置费9.64亿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13亿元,流动资金756万元。资金来源为西班牙政府贷款10亿元(人民币);开发银行贷款31亿元;天津市财政35.6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27.68亿元,地铁沿线各区安排城建专项资金4亿元,市人防结建费安排1亿元,土地开发收益3亿元;国债资金2亿元。国内外贷款本息由天津市负责偿还。5)项目法人为天津市地下铁道建设发展公司。6)本项目属于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项目。3.1.5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初步设计执行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天津市地

38、下铁道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投资2001888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关于审批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与计投资2001888号文相一致(参见3.1.4节)。初步设计于2002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概算额为94.21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3.60亿元/正线公里。天津市建委和发改委批复的工程投资概算总额为78.68亿元。2002年10月14日天津市计委、建委联合对该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2002年11月11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本项目开工建设。3.1.6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评价1)项目前期研究时间长,线站位方案及敷设方式符

39、合城市总体及轨道线网规划要求。2)项目建设规模及系统配置能力、标准适度,未追求过高标准。3)从线路所处城市位置及沿线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方面看,将1号线定位为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恰当的。首先立项建设决策是正确的。4)立项所需的基础资料齐全,报审程序符合国家规定。3.2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3.2.1 工程勘察设计与批复本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直接委托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进行勘察及设计总体。该单位具有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设计单位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对既有地铁结构利用、线路敷设方式、高架桥梁形式、地下结构施工方法、车站规模、机电设备标准等主要内容

40、进行了设计优化和多方案优化比选,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完善性和可靠性。设计深度符合本行业要求。3.2.2 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批准项目概算78.68亿元。资金来源为西班牙政府贷款10亿元(人民币);开发银行贷款31亿元;天津市财政35.6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7.68亿元,沿线各区4亿元,市人防1亿元,土地开发收益3亿元;国债资金2亿元。国内外贷款本息由天津市财政负责偿还。3.2.3 项目的采购招标情况项目根据国家计委批准的招标方式,遵循公开、公平、择优和信用的原则,按照招投标程序和管理要求进行招标工作。委托天津市市政工程招标公司(天津金衡工程招标有限公司)、北京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天津泛亚工程机电

41、设备咨询有限公司、中技国际招标公司、中机国际招标公司、天津广正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招标代理公司进行公开招标。本项目共招标163个,其中:设计标19个,中标单位5家;监理标17个,中标单位7家;土建施工标52个,中标单位28家;设备采购与安装标75个,中标单位65家。主要中标单位参见表3-1。中标单位均为具有相应资质、信誉好的企业,为项目建设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3.2.4 项目的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情况地铁1号线共征地76.623公顷,拆迁公建100202m2,拆迁民居163527m2,拆迁人防9672m2。征地、拆迁工作主要采取了委托政府部门的办法,即地铁公司委托各相关区的政府部门统一办理

42、征地、拆迁,公司按与各部门签订的合同支付费用。各政府部门按天津市相关政策开展拆迁工作。地铁1号线征地、拆迁工作进展较为顺利。3.2.5 项目开工准备情况1)前期研究及勘察设计时间周期长,线站位方案稳定,技术资料及施工图纸准备充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征地拆迁及地下管线切改工作顺利。表3-1 主要工程中标单位科目中标单位资质工作内容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甲级全线的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设备监控、防灾报警、气体消防系统;车辆、车辆段工艺;洪湖里、西站、西北角、西南角、二纬路、小白楼、下瓦房、南楼、双林等9 站 9区间、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等工点的土建工程及风、水、电设计;

43、刘园至西站接触轨、牵引变电所、接地等设计、全线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杂散电流,西站至双林牵引降压混合所、接触轨、接地等设计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全线的给排水系统,海光寺、鞍山道、营口道三站四区间的既有线改建,土城、陈塘庄、复兴门、华山里、财经学院六站六区间及与国铁联络线土建工程及风、水、电设计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全线的轨道系统,刘园、西横堤、果酒厂三站三区间的土建工程及风、水、电设计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全线的环控通风系统,本溪路、勤俭道两站两区间(含过渡段)土建工程及风、水、电设计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全线人防系统施工单位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长江道卡口打通工程、

44、长江道卡口打通工程-洪湖里、海光寺车站天津第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长江道卡口打通工程-河南段、二纬路车站、勤俭道车站、陈塘庄站至复兴门站高架区间及复兴门站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长江道卡口打通工程-河北段、西站车站、新华路小白楼区间、本溪路高架站、本-勤高架区间及敞开段、华-财区间、财院站、财-双区间高架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小白楼车站、本溪路勤俭道站、土城站陈塘庄站地下区间及敞开段、新建段25合同段、华山里站、复兴门站华山里站高架区间及国铁联络线、下瓦房站土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土城站陈塘庄站高架区间、陈塘庄站西横堤车站(不含站房)果酒厂站区间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勤俭道站洪湖里站地下

45、区间、小白楼车站下瓦房地下区间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陈塘庄站、财经学院站、复兴门站、华山里站土建天津市政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声屏障采购与安装合同深圳瑞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勤俭道站、西站装修设计施工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通信系统设备安装监理单位北京铁建工程监理刘园-双林铺轨、线机电工程总监理、车站装修监理一合同、刘园-洪湖里天津华盾监理西北角、二纬路、南楼站、土城站、西南角、土城站-双林站路驰监理1标、2-5标、营口道、小白楼、下瓦房中原监理1号线土建总监设备采购西班牙泰尔文特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无线通信系统采购、自动售检票系统采购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信号系统采购西门子(西班牙)股份公司复合接触轨系统合同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扶梯设备采购及安装车辆采购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市政工程“长江道卡口打通工程”要求既有地铁停车场迁移,地铁公司对地铁北延过子牙河到洪湖里段工程(停车场迁移工程)已按市政工程要求提前实施了工程的招投标和施工,为1号线工程全面招标及开工打下了基础。3)地铁公司组织了赴在建地铁城市的考察学习,建立了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控制程序,从制度和程序上为工程的顺利开工打下了基础。3.2.6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评价项目前期研究和设计工作周期长,技术资料准备充分;建设单位组织征地拆迁投入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