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625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8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IANJIN BINHAI GAOZHI JIAOYU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年第1期(总第19期) 目 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杜学森(1)工学结合条件下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阎 泽(7)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初探李荣华(1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王淑文(1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实践研究电子注册制度与我校学籍管理现代化研究郭 玮(20)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浅谈会计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创新王 静(25)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刘春玲(28)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思考杨中柱(32)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会计李金茹(36)个人所得税引起的税收制度的思考王晓

2、薇(39)员工工作满意感理论来源研究熊明良(42)应用技术研究使用异步调用技术扩展web服务李 民(47)文化与文学研究浅析基于“博客”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仇旺龙(50)从文选看萧梁以前旅游文学文体的使用和发展姜 勇(53)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境赵京立(57)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教 琳(62) 编辑委员会主 任:马连华副主任:杜学森阎 泽常 务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马连华 于崇起 王 俐王洪军 王淑文 刘 峰刘树密 许荣振 张华成李 煦 杜学森 杨 莉孟 恬 武少文 尚书清要同林 徐 芳 徐秀卿窦俊洁 执行主编:阎 泽专职编辑:姜 军专职编务:刘兆媛 责任校对:

3、姜 军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地址:天津市塘沽区庐山道1101号电话:02225215119电子信箱:kyc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杜学森(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451)摘 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门技能水平来实现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运作方式,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作方式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特征全国三次职业教育产学研会议之后,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

4、的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定格、定向、定位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会议主题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周济部长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

5、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

6、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

7、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察评价参加合作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作者简介:杜学森(1963),男,天津市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

8、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诸多的益处:第一,增长工作经验。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第二,增长工作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第三,增长信息判断力,准确职业定位。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第四,增加工作机会。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第五,增加对社会的体验。第六,增加收入,补偿学费。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依据是职业能力分析。包括职业描述、职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职业综合能力分析。下面以会计专业为

9、例加以说明。(一)职业描述:会计是一种以价值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进行汇报总结、提出管理决策建议等。会计执业的显著特征是处理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协调单位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与单位外部的关系。作为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会计要对单位的资金安全及其有效运作负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熟悉专业业务、掌握会计与同级知识、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举足轻

10、重的作用。(二)职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随着人们对信息化与社会化的理解和接受,会计职业的工作性质也将出现两大趋势: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主要表现为以往从事单一岗位工作和基本会计实务的会计人员将大量减少,而取而代之的则是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二是会计职业的社会化,通过建立会计事务所,集各种专业精英于一体,这无论对于企业帐务的客观性、公正性、还是对于会计人员本身的透明性、独立性,无疑都是利多弊少。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比较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会计软件,

11、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为满足会计职业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会计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更要注重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以便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较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三)职业综合能力分析: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西方公认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职业能力分析模式,它以能力为基础,并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即DAC

12、UM表,确定学校应开设的专业,学校再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进行工作分析、任务分析、教学分析并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组织教学的实施,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要瞄准职业能力需要,这些能力分析的来源取决于一线的专家和同仁的意见。综合职业能力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KAQ(知识、能力、素质)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能够胜任职业岗位对专业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先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分析培养目标的内涵要求;二是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素质来充实专业的KAQ内涵;三是按照高职教育要求,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和应变岗位能力要求来分析KAQ结构。1、知识结构:(1

13、)基本素质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时事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2)社会能力知识:包括体育运动、身心健康、生活、情商、艺术、哲学、自然科学等知识。(3)职业基础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网络知识、会计写作知识、会计法规、会计管理、会计礼仪等。(4)专业技术知识:包括业务处理与实务操作技术知识等。(5)综合与创新知识:包括专业综合理论、案例分析与解析、创新与创业知识等。(6)专业拓展知识:会计文化、市场调研、跨文化、人际关系等知识。2、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包括政治与法律的认识能力;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人沟通的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自我认知与自我控

14、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择业能力。(2)核心能力:经济业务判断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会计监督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3)关键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技能应用能力;技术应变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管理调研与策划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任务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能力。3、素质结构:(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懂得人生哲学,爱党、爱国、爱岗、敬业。(2)职业道德素质:有责任心、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合作共事能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创业精神、管理能力、成本观念、风险意识等诚实、守时、讲信用、有社会责任感。(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

15、心理调适力;情趣、情感、意志品质、情操方向;奋发精神。(4)人文科学素质:包括文学艺术修养、美学修养、语言表达、与人交往等。(5)创新素质:自我意识与主动精神;参与和实干精神;善于观察与发现;坚强、执著、刚毅、果敢。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模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双元制”、“工学交替式”、“国家职业资格模式”、“CBE模式”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运行规律。2+1工学结合模式,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2+1工学

16、结合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方法,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具体讲,就是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程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2+1”工学结合模式,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而是通过创设校企结合的内外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作模式上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其中,“十双”运作模式是“2+1”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支撑。十双模式是“双元”

17、、“双体系”、“双纲”、“双教材”、“双师”、“双基地”、“双改”、“双强”、“双证书”、“双身份”。(一)双元 1含义双元,即学校和企业要密切结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双元驱动:发挥两个载体(理论传授载体、实践体验载体)的作用,调动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动机与欲望,驱动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调动学校开拓办学渠道和拓宽学生就业空间的动机与欲望,驱动学校利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双赢。双元联动: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联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产品、业务推广上联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改变学校办学思想定位上的联动。在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上的联动。双元互动:企

18、业经理人员成为专业建设的顾问,学校的教授到企业开展相关的理论咨询;企业学校协作攻关;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二法则。2运作方式:(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2)建立董事会,明确权利、义务关系。(3)开展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运作,规定校企合作完成的项目,以人才需求订单和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双方关系。(二)双体系 双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线运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两个体系如何来设置的问题?二是设置什么内容?三是如何使其有效运行?1、 双体系改革与设置背景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的实质是课程体系,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总

19、方案。课程体系是体现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一系列方案和文件。课程是对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就是按照课程所提出的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实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是按层次结构来分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课程易于编制,有助于打好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学科之间自成系统缺乏联系、增加了知

20、识的冗余度和学习时间等问题。为此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觉得,图(1)的体系思路是可行的。职业素质理论教学与实践专业支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理 论 教 学 体 系实 践 教 学 体 系专门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专门拓展理论与实践教学职 业 能 力 培 养 图1 双体系架构思路这一课程结构表明了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使教育者形成特定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使之顺利进入岗位工作的同时,还强调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基础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技进步职业快速演变的新形势。它突出了适岗、综合、应变、

21、创新发展的高职课程特征,解决了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问题,因而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2、理论教学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精简、必需、够用、适用。(2)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3)设置程序:围绕企业订单要求,逆序设置,即专门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支持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根据各层次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安排理论部分的内容。(4)理论课程体系的运行:层级之间独立运行,同层级课程并行交叉运行,例如国际贸易概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前者先于后者;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国际商务专业

22、的专业核心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为同层次课程,分成两个课程并行交叉展开。形成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互动、互补。3、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设置原则:培养动手能力第一,与实际岗位零距离衔接。(2)设置依据:企业的订单需要;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规范要求。(3)运行:校内、校外课堂联动;实践环节遵循项目的方法,模块运作,逐层递进。l 校内课堂,分为两个渠道,即主导渠道和自主渠道。两个渠道互补、互联,相互照应,主导渠道是在教学计划中的纳入课程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完成每天的实践内容。自主渠道是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参加的学生社团、俱乐部、各类培训、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具体内容见表1。l

23、校外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订单培养:主要形式:1年企业顶岗,学生完全融入企业员工的角色中,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l 实践教学的运行步骤: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照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进行。抓计划(P):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落实教学大纲、落实经费、落实时间与场所、落实考核评价办法。抓实施(D):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抓落实。抓检查(C):期初检查(检查落实情况);期中检查(检查过程运行情况);期末检查(查运行效果)抓总结(A):总结经验与问题,进一步规范操作,改进方法。(三)双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

24、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双纲运作,理论课教学大纲与实践课教学大纲独立运行、自成体系。表1 实践教学渠道教学项目教学形态教学项目实现手段主导渠道职业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训练社会实践调研、体验专业支持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训练、单项操作实验、实训仿真、模拟、实操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训练、操作实训岗位实训实操、课程设计专门技能课程实践教学操作实训、技能取证项目综合实训实操、课程设计专门拓展课程实践教学开发实训、综合实践职业能力养成实训实习、比赛、综合训练、毕业实践环节自主渠道自主、自立、创新、创业学习自主锻炼、自主创业专业社团、技能竞赛、科技活动校内第

25、二课堂(四)双教材采用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分设的方法。1、理论课教材:建设方式:采取选、修、编的办法,建设理论课程教材,理论课教材要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量采用图示、表格、文字等多元表达形式,切忌长篇大论、文字的冗长繁杂。2、实践课教材:结合实践岗位,基本采用学校自编的方法进行。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实训教材可以有四种表现形式:(1)案例型教材:以企业商务活动的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教会学生案例认知、案例分析、研讨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2)岗位训练教材:如国际商务专业的报关员岗位教材,内容包括报关员的职责与要求,报关员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报检员岗位教材、理

26、货员岗位教材等。(3)按活动项目编排教材。如商务会议作为一个项目,实现学生对项目的策划、运作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的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实现对学生的行为引导,在情境中学习,发展个性创造,塑造团队精神。(4)企业岗位培训教材。这主要是对“2+1”中的“1”来说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企业,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材、企业员工的工作手册、企业工作流程、企业应急情况处理办法等,直接用在实习学生的培训中,这样使学生学干结合、身临其境中学、身临其境中干,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更强。(五)双基地 双基地就是要建立起设施完备、效果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基地互相补充、各自发挥作

27、用。1、校内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是:(1)规模性,要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得到实际的动手能力的训练、按岗位、按工位设计。(2)仿真性,要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营造真实的企业氛围。(3)系统性,安排的实训项目要成为体系,要满足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未来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主观和客观的心理预期的要求。实训内容要全面,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工作技能。(4)超前性,教育的功能在于满足现实性需求,更在于满足潜在性需求。在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方面要适当超前于企业的现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至于被快速发展的科技所淘汰。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克服的六个问题:目前各高职

28、院校大都与企业联系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来弥补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一是签订协议的多,真正运行的少;二是短期参观见习的多,长时间接纳学生实习的少;三是接纳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实习的多,接纳批量学生实习的少;四是以需要劳动力为主的多,真正给学生按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辅导的少;五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企业既没有为教学服务的责任,也没有为教学服务的义务;六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2)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学校和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利益共同体,签订协议,把学生的实习实训纳入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中。实行订单培养“2+1”合作模式

29、,把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在第三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企业制定培养方案,实习学生分阶段进行考核,择优转正录用,实现实习、就业的一体化。(六)双师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动手能力的提高最为关键,要建立一支既是工程师又是讲师的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1、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这是锻炼教师的最佳途径。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工作业务流程,锻炼教师的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3、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开展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管理咨询等活动。4、建立教师企联通道,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年至少与3-5个企业建立长期的关系。每年至少有2个月时间到企

30、业实践。5、开展“4+1”模式,即建立一项长期、稳定、有效的制度,确保在教师的一个职称段内,有长期固定的时间下到企业中。即四年校内教学、集中一年时间到企业实践。6、考取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等。7、系办经济实体,教师参与管理、经营。8、企业一线的技术、管理专家到学校任教。(七)双改 “双改”就是要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方法。1、双改的必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重点,以考试为检测手段,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既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工学结合的条件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必须改革。2、双改的基本思路(1)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岗位需求作为质

31、量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实行“三借、一过程”,借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借上岗达标测试取代课程的考试;借完成规定项目取代课程的考试;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的演练与环节的达标测试取代考试。(2)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项目管理教学法、行为引导法、激励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八)双强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能力要强,英语应用能力要强。要保证双强,可行的做法是:1、加大学习的课时量。2、强调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淡化课程的理论性,强调实用性3、改革计算机和外语的学习方法,把“探究式学

32、习”转变为“习惯性学习”。(九)双证 1、含义与必要性“双证”(或多证),是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来说,多一种证书,对一种技能,就多一个就业的机会与可能。2、运作办法(1)职业认证要纳入教学计划。(2)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所),为职业资格认证积极创造条件。(3)实现一书多证制。如“1+4”模式,既一个学历证书、一个计算机能力证书、一个外语能力证书、一个专业资格证书、一个反映学生综合素养的综合能力证书(参加社团活动能力、演讲能力、礼仪表现等),实现“综合素养

33、+专门技能”的培养目标。(十)双身份 1、含义: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要从头做起,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学生入学后,开始实行预订单制,由企业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企业选择学生、学生也可选择企业,被选中的学生分别由学校和企业、学生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向书。实行冠名班级。学生成为在校学生的同时,也成为企业预约的员工。这样学生就成了“学生”和“准企业员工”的身份。2、运作方式:(1)企业到校了解学生、学生参观企业;(2)学校邀请企业领导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教育;(3)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4)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修改教学计划;(5)学校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专业教育及专门技能教育。 工学结合的人

34、才培养模式不单纯是一个教学理论架构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教学环节的具体实现。只有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实,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责任编辑:马连华Research on operation pattern of Personnel Training by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Du Xuesen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personnel training, operation pattern工学结合条件下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阎 泽(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451)摘 要:

35、 “工学结合”作为技能型人才科学的培养模式体系,有其自身规律。它的重要方面依然是教和学。依然要走以质量为生命线。那什么是“工学结合”概念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内涵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工学结合模式;教学质量的内涵一、“教学质量”概说质量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不仅是工业也是一切产业、行业、事业及其他公共职能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输出的第一尺度。学校作为人力资源“产品”的“生产”机构,其“产品”的“加工”、“锻造”的基本方式和过程就是教学。因此,教学质量也就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和第一尺度。(一)教学质量的含义王纯山认为:“教学

36、质量”就是:“教师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总称”(资料来源:王纯山主编.实用教育管理词典.职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P385)。这一解释的实际意义在于指明“教学质量”,是由“教”与“学”主客体能动结构构成的一种协同性事物。其思维走向是外倾的,即更多关注了“教学质量”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没切入到“教学质量”概念的本体意义。在吴志宏等人合编的新编教育管理学中则认为“所谓教学质量,通常是学生经过一定期限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这一认知突出了“教学质量就是达到规格”的质量观。换一种说法就是“产品”,“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对这样一种观点复旦大学

37、高等教育研究所刘凡丰同志评价说“这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证。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具有静止的特征、只关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资料来源: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P39)。那么“教学质量”到底该如何界定呢?我们认为这必须要引入当代质量管理科学的认识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曾先后对“质量”这一概念给出过两个定义:其一在1994年编制的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称“质量”即“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资料援引:宗蕴璋主编.质量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8、版.P:1);其二于“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质量”则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同前.P:2)。在所引的两个定义中,“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一表述,不仅已逐渐成为质量管理学界公认的科学定义,也为我国国家标准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所直接采用。其道理就是它更准确地揭示了“质量”的本质“满足要求”。也就是说在当代科学的质量价值体系中,质量怎么样?是通过测定“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作标准的。“特性”满足要求程度越高,质量等级越高。这一“质量”本质的揭示,不仅将“实体”的能力和特性置于发展和变动的整体论

39、中进行评价,而且也契合了市场机制中“顾客至上”、“让顾客满意”(CS)经营哲学,及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注:“CS”是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指社会组织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为导向,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要,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那么用上述管理科学质量观看“教学质量”,显而易见我们对我国传统的“教学质量”之“解”也必须进行重构。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我们提出:所谓“教学质量”,是指“办学实体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作者简介:阎泽(1950 ),男,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40、科研处,教授。在这里,“办学实体”,是指可以进行教育教学“指定”“指向”活动,可获得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预期目标与结果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教育教学能力等各种存在的总和(注:在ISO体系中,“实体”gntity指“能够单独描述和考虑的对象”);“固有特性”是指实体所已经存在的、可同其他实体区分的质量特征。固有特性由一丛特性参数整合。例如企业的固有特性包括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维修、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种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特性参数,如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环保性等等方面。而教育教学实体的固有特性,则包含了功能特性(即一种类型或一种层面的教育组织究竟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

41、服务”,它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水准、学生能力类型、就业方向与类型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贡献等),教育资源特性(即你能够实现并满足已向“顾客”承诺的产品功能特性质量的种种软硬件条件,如专业设置、课程种类、课程结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师资、专长能力、学校品牌等等),知识特性(知识类型、知识内容、知识量、知识适用性、知识的先进性等),以及过程管理和服务特性及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特性等等方面;学校的“顾客”,具有多元性和连锁性。因为其“顾客要求”不仅包括着第一直接顾客“学生”的要求,第二直接顾客“家长”(学生的直接投资者)对学校育人环境、育人目标、育人资源的要求,学生对学习环境、学习过程管理、课程设置、教学

42、教法及个性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的等等要求,还包括“最终顾客”社会(用人单位、国家或民间的教育事业投资者)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发展”一词,表示着非静止和动态性。它包括着学生在学的过程发展,个性发展,离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着办学实体特性与人才质量皆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岗位能力标准变化而变化等方面,即强调质量来自“持续的改进”。总之,学校种种固有特性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是质量的基础(资源)。固有特性能够在发展动态中不断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适合性、适应性是教于教学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此也可以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在顾客导向的原则下实现和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二)教

43、学质量自身的某些性质1同“硬产品”(机械、建筑物、电子产品等等)质量特性指数,及满足要求的适合性、适应性测量(不论是外在质量还是内在质量)都易于量化的特点不同,“软产品”的教学质量的质量特性及适合性、适应性的描述、监控和测量常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譬如一节课的时空是可以精确描述与监控的,但一节课的信息量、信息价值、信息传通效果等方面则是很难精确描述和测量的。2教学质量,作为人类如何看待和评判教育质量的价值体系,实际上既存在明显的制度文化差异和文化传统差异的差异,也存在教育序列、类型、层次多样性的差异。就是同一种文化体系,同一种类型教育之中,其教学质量观也会随哲学导向的不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

44、变化。因此关于什么是教学质量的求解,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尺度。3教学质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横向比较为主体参照的纵向发展系统。提出这一看法的基点是:计划经济时期“保生源、包分配”所形成的教学质量自我纵向比较的定式已完全不适应今天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二是单纯的、自闭的教学质量纵向比较观常带有主观性,常发生同社会人才培养标准要求、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性。这就是说,一个办学单位的教育质量是发展的、比较的,但这种发展、比较是必须向时代需求、同类型教育教育质量水准看齐的。非此,尽管你自我认为校本质量的纵向发展再好,也难免被市场淘汰。因为在同兄弟院校横向比较中,你却

45、是大大落后的。4教学质量还有狭义和广义两极之分。从狭义一极看,教学质量可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普通的或专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育过程的质量,即一门课程固有特性满足受众(学生)要求的程度;而从广义一极看,教育教学又可指称为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因此,广义的教学质量也就是学校的育人质量,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即指学校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实现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其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特性满足顾客(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教育机构及教育事业投资人等)即时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程度。简言之,也就是学校通过教学实现的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学生、国家、社会以及用人部门需要的程度。正基于此,故而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教学质量也常表述为教育质量或教育教学质量。二、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一)认知定位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实质上就是对本节前面已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放在特定类型教育认知环境中的具体化、特殊化研究。2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分析,必须遵守前面以及确立的基本立场,即:所谓“教学质量”,是指“办学实体固有特性满足顾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