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750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191 大小:1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载分接开关ppt课件.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测试技术,主讲内容,1,2,3,4,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变换原理,测试技术,有载分接开关测试技术,一、有载分接开关基本概念,1、有载分接开关定义,U -重要电能指标电压波动不可避免,需要保持U稳定,保持?变比,分接开关:通过改变分接绕组的抽头位置来进行电压的调节的装置,有载分接开关:在变压器负载回路不断电的情况下,改变变压器线圈有效匝数的机械装置,2、有载分接开关基本原理,有载分接开关需满足两个条件: 分接位置(抽头)的选择不断电情况下对分接位置进行切换,分接位置选择,机械过程,带负荷切换,短路,两相邻抽头必须有一个短(桥)接过程,串接合适的电阻(或电抗),不能开路,不能短

2、路,有载分接开关基本原理,有载分接开关是在带负载(变压器励磁状态下)变换分接位置,它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在变换分接过程中,保证电流的连续,也就是不能开路; 2、在变换分接过程中,保证分接间不能短路。 因此,在切换分接的过程中必然要在某一瞬间同时连接(桥接)两个分接以保证负载电流的连续性。而在桥接的两个分接间,必须串入阻抗以限制循环电流,保证不发生分接短路,开关就可有一个分接过渡到下一个分接。该电路称为过渡电路,该阻抗称为过渡阻抗。 有载分接开关的电路由过渡电路、选择电路、调压电路三部分组成。,3 型号意义,分接开关的型号按其结构方式、相数、最大额定通过电流、绝缘级次,选择器绝缘水平编号

3、、调压级数或基本连接图等技术参数进行标志。,19,3,W,转换选择器形式W:正反调 G:粗细调,中间位置数,圆周分布定触头数(一相),基本连接图代号说明,10,分接位置数,二、有载分接开关基本结构,1 分类,(1)按结构方式,分接位置选择(分接选择器),带负荷切换装置(切换开关),有载分接开关,分接选择器、切换开关合二为一,复合式,分接选择器,组合式,切换开关,+,组合式(M)华明,复合式(V)华明,有载分接开关分类,(2)按过渡阻抗 电抗式(北美地区)和电阻式(除北美地区之外) (3)按绝缘介质 油浸式、气体式(空气式或SF6气体式)、真空式(4) 按接线方式星形(Y接)中性点调压 三角形连

4、接调压,Y接:三相调压线圈经分接开关接成Y形,此类用于中性点调压。接:接成形,用于线端调压和中部调压。,A,O,分接开关,有载分接开关分类,有载分接开关分类,(5)按调压方式线性调:只适用于一个中等调压范围,最大达20%,范围再大,不经济。粗细调,有载分接开关分类,正反调:主绕组可正接或反接分接绕组,调压范围增大一倍 。 正接调压线圈:相当于依次加上调压线圈上的各分接匝数。 反接时:两线圈绕向相反,产生反向磁道,相当于在主线圈上依次减去调压线圈上各分接匝数。,K,+,系统内常用的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110kV、220kV)特点:,过渡方式:双电阻过渡,1,2,3,接线方式:中性点星型接线,调压

5、方式:正反调压,4,结构:组合式,极少一部分复合式,2 基本结构,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本体由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组成,复合式分接开关将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合二为一组成。 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一般情况下在高压绕组上抽出适当的分接头: 高压绕组在最外层,引出分接头方便; 高压侧电流较小,分接引线和分接开关所需的载流截面积小,开关接触部分也比较容易解决。,(1)有载分接开关系统的组成结构,头盖齿轮传动装置 分接开关油室与切换开关 分接选择 电动机构 保护继电器 圆锥齿轮转动箱 垂直转动轴 水平转动轴 压力释放阀 滤油机,分接选择器:把分接头分为两组,即单数组(1、3、5、7、9)和双数组(2、4、6、8

6、)。单、双数触头,接通彼此相邻两分接头。分接开关的变换操作在于两个转换的交替组合,即选择器单、双数动触头轮流交替分接头切换开关:分单双两个触头系统,工作中通过向左或向右往返切换相结合。 通过联结导线对二者进行进行电联结。,(2)组合式分接开关,切换开关,支座,联接导线,分接选择器,基底,基本结构,CM型开关,开关头部法兰,油室,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的组合结构,切换芯,选择开关,开关本体,基本构成,基本结构,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快速机构,油 室,过渡电阻器,切换机构,转换选择器,触头系统,级进传动机构,分接开关,过渡电阻安装在弧形板下部,并与切换开关过渡触头相连。它是由具有

7、高耐热性能的镍络丝绕成回旋形状,用陶土夹片相互隔开装在绝缘框架内,过渡电阻的热量由变压器油介质冷却。 分接选择器是能承载电流,但不接通和开断电流的装置。因此,它实质上是个无励磁分接开关,仅与切换开关配套使用后形成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本体,分接开关本体,分接开关,选择开关,分接开关本体,分接开关,分接开关,中性点输出,选择开关,选择开关,极性选择器,极性选择器,电动操作机构,齿轮箱,分接位置指示,电机,控制回路,分接开关切换芯,主触头,长期接通工作电流运行,所以要求接触良好。,主通断触头,过渡触头,1,2,3,切换开关触头系统,电弧触头,组合式切换开关触头系统,主通断触头,过渡电阻触头,过渡电阻

8、触头,主通断触头,动触头安装在绝缘性能良好的上下导板的导槽内,并与转换扇形件的曲槽滚销相连。在弧形板的两侧,还安装有一“羊角形”并联主触头,保证开关长期接通工作电流运行并接触良好。,过渡电阻触头,过渡电阻,放电间隙,主通断触头,过渡电阻,过渡电阻触头,主通断触头,CM 型有载分接开关,(3)复合式有载分接开关,特点:切换开关和选择器合二为一,CV型开关,分接选择与切换功能结合在一起,开关头,油室,主轴,桶底,(4)组合式与复合式分接开关的区别,组合式,复合式,选择开关与切换开关分开的组合式。适用大容量、高电压,多分接位置。,选择开关与切换开关组合成一体的复合式。结构简单,分接档位少。,三 有载

9、分接开关变换原理,组合式开关,复合式开关,波形变换,变换原理,1 组合式开关切换过程,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的分接变换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由分接选择器在无负载情况下在分接相邻的分接头上预选,第二步由切换开关把负载电流换到预选好的那个分接头上。,K1,K3,K2,K4,R,R,分接开关变换操作前,分接选择器单数触头组接于分接3,双数触头组接于分接4,切换开关处在双数位置;电流通过分接4由切换开关双数触头K4输出,(1)组合式分接开关动作过程,K1,K2,K4,R,R,K3,分接选择器动作,单数触头由3到5,注意:此过程中,没有通断负载电流,K1,K2,K4,R,K3,R,切换开关动作,K4通,K3、

10、K4通,K4断,K3通,K1,K3,K4,R,Ic,K2,R,K3、K2通,K1,K3,K4,R,K2,R,K3断、K2通,K1,K3,K2,K4,R,R,K2、K1通,K1通,K2断,切换任务完成,5档运行,K1,K3,K2,K4,R,R,K1,K3,K2,K4,R,R,K1,K3,K2,K4,R,R,K1,K3,K2,K4,R,R,K1,K3,K2,K4,R,R,分接开关内部动触头的动作顺序,MC = 主触头MSC =主通断触头TC = 过渡触头a = 开关a边b =开关b边,(2)组合式分接开关动触头切换顺序,Ic,Ic,MC = 主触头MSC =主通断触头TC = 过渡触头a = 开关

11、a边b =开关b边,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3)组合式分接开关电气与机械原理图,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

12、,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Page 84,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

13、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

14、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

15、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

16、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

17、,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

18、,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

19、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

20、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

21、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

22、,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输出端子,切换开关,

23、分接选择器,极性选择器,主绕组,分接选择器触头代号,切换位置代号,上分接选择器触头层,下分接选择器触头层,分接绕组,电气原理图,机械原理图,K,1,9,1,2,3,4,5,6,7,8,9a,10,12,13,14,15,16,17,9b,9c,11,1,2,3,4,5,6,7,8,9,K,1,2,3,4,5,6,7,8,9,-,+,+,-,1,3,5,7,9,4,6,8,K,2,0,+,-,0,(4)组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2、复合式分接开关切换过程,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

24、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

25、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复合式分接开关工作原理,3,4,5,6,A相,至中性点,2 分接开关切换波形,由切换开关的动作原理可知, 切换开关在切换过程中,随着过渡电阻的接入与拆除,回路电阻值发生变化,测量回路中电流值随时间有规律地改变。,K,K,K,K,K,I1,I2,I3,波形切换过程中的电流值依次为: I1 I2 I3 I2 I1其中 I1I2I3,双过渡电阻分接开关理想波形图,I1,I2,I3,I2,I1,四 有载调压开关电气试验,(一)过渡电阻测试,5、结果分析,1、测试目的,4、注意

26、事项,3、测试步骤,2、仪器选择,过渡电阻 测试,检查过渡电阻值是否发生变化 检查过渡电阻和触头之间的连接情况,1、测试目的,2、试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单臂电桥,分接开关的过渡电阻,是安装在开关切换部分的辅助触头与工作触头之间,每相共有两个过渡电阻(U单、U双、V单、V双、W单、W双)。(一般在交接时、大修时、吊芯检查时进行),分接开关切换部分,工作触头,辅助触头,过渡电阻,3、现场测试步骤,试验接线,分接开关切换部分,工作触头,辅助触头,过渡电阻,单臂电桥,a 单数组过渡电阻 b 双数组过渡电阻,试验步骤,将单臂电桥的测试端子用测试线分别与分接开关的辅助触头、工作触头相连接,测量时按单臂电桥

27、操作说明书进行测量。分别测量(U单、U双、V单、V双、W单、W双)的过渡电阻值,共测6次。,4、注意事项,(1)测量过渡电阻时,应注意弧触头与主触头之间是否有迂回回路。如M型有载开关当触头合在单数或双数时,应测量触头不在合位置上的一侧一组过渡电阻,避免迂回回路引起测量误差。(2)过渡电阻测量应该包含整个回路,这样可以检查电阻与连线及触头之间有无螺栓松动、脱落等现象。,5、结果分析,符合制造厂规定 过渡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与铭牌值(初值)偏差不大于10。,试验标准:,(二)接触电阻测试,4P , , ,测试目的,仪器选择,试验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接触电阻测试,目的:检查触头的接触情况

28、是否良好。 导电触头接触不好引起故障,由于导电触头接触恶化,使触头温升超出一个正常范围,一旦系统出现过载或短路时,触头接触进一步恶化,触头接触处发生熔焊现象,产生重瓦斯动作。,1、测试目的,2、仪器选择,双臂电桥,分接开关的接触电阻测量,对于M型开关可在它的切换部分进行测量(而V型开关一般不测)。测量部位在开关的中性点与工作触头之间,用双臂电桥进行测量。,3、试验步骤,试验接线,分接开关切换部分,工作触头,中性点触头,双臂电桥,a 单数组接触电阻 b 双数组接触电阻,试验步骤:,用测试线将电桥P1、C1、P2、C2端子分别接入开关切换部分的开关中性点、工作触头上。按电桥操作说明书分别测量(U单

29、、V单、W单),测试完毕后,将分接开关进行切换,再分别测量(U双、V双、W双),共测6次。,4、测试注意事项,触头表面油膜及杂质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测量前分接开关需进行多个循环的切换。用双臂电桥测量开关接触电阻时,测试线等长度,截面积电流线不小于2.5mm2,电压线不小于1.5mm2。被测电阻与电桥连接导线电阻不大于0.01。,5、结果分析,试验标准: 每对触头的接触电阻不大于500,(三)过渡时间、波形测试,5、结果分析,1、测试目的,4、注意事项,3、测试步骤,2、仪器选择,过渡时间、波形 测试,1、测试目的,切换开关在切换过程中,随着过渡电阻的接入与拆除,测量回路中电流值随时间有规律地改变

30、。将这一变化以图形方式记录下来,并与标准波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出切换开关的动作是否正常。 通过波形的变化,可以发现触头动作是否灵活、切换时间有无变化,主弹簧是否疲劳变形、过渡电阻值是否发生变化等缺陷。,2、测试仪器,M型分接开关测量过渡时间,可以在开关的切换部位进行,也可以连同变压器绕组一起进行测量。测量时,只需测出单双(1-2)、双单(2-1)的过渡波形和过渡时间。而V型分接开关只能连同变压器绕组一起测量。,3、试验步骤,a、单独对分接开关进行过渡波形、过渡时间测量,首先将分接开关的U1与U2 、V1与V2、W1与W2的端子分别进行短接,使用有载开关测试仪,将测试仪的接地端子良好接地,测试

31、线按黄、绿、红颜色顺序分别对应接在分接开关U1、V1、W1三相触头上,黑色测试线接在中性点端子上。,试验接线,选择开关,切换开关,U1,W2,U2,中性点,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U1,U2,V1,V2,W1,W2,N,触头短接,试验步骤,测试线连接完毕后,严格按测试仪说明书进行操作,首先打开测试仪电源,选择波形测试,调整仪器对应开关所处的档位(N-1或1-N),按键至测试仪进入测量(待触发)状态,用电动方式进行分接开关的切换,此时测试仪自动显示出分接开关的过渡波形。需要分别测出单双、双单的过渡波形和过渡时间。,b、连同变压器绕组一起测量分接开关的过渡波形,使用有载开关测试仪,将测试仪的测试线按黄

32、、绿、红颜色顺序分别对应接在变压器高压绕组A、B、C三相的套管上,黑色测试线接在高压绕组的中性点套管上,其它非被试绕组各相分别短路接地。,绕组为Y形带中性点接法的试验接线,其它非被试绕组各相分别短路接地,4、测试注意事项,避免在分接开关切换动作时,线夹松动或脱落。,测试线要求接触良好并牢固,运行中的变电站由于母线及其它设备带电,如果不将变压器高压侧引线解开,感应电压会使测量的过渡波形失真,影响测量结果。,感应电压的影响,变压器在注油时由于绝缘油在变压器内部流动,会在绕组上产生静电感应,它会使测量的过渡波形失真,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在注油过程中不宜进行此项试验。变压器在停电后或其他试验结束后,都会

33、在绕组中存在静电荷,它会使测量的波形失真。因此变压器非测量侧应短路接地,且接地良好。,静电及剩余电荷影响,5、结果分析,(1)试验标准:分接开关过渡时间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主弧触头分开与另一侧过渡弧触头闭合的时间不小于10ms。三相同步、切换时间的值及正反向切换时间的偏差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在过渡波形上,曲线应平滑、无开路现象。,a、测量波形的分析,标准波形严格地说应该是理论波形,它应该确切地描述分接开关在切换过程中的过渡过程。比如说,动触头在脱离(或接通)主通断触头后,过渡电阻串入(或退出)回路。在这一瞬间整个回路就由一种状态瞬变到另一种状态。其波形应如下图所示:,(2)测试结果的分析,测

34、试仪显示的波形,波形中三条线从上到下顺序为ABC三相,每条曲线下有一水平直线为零电流线。当切换中有断点时曲线将与零电流线重合,最下行是标尺,每格1ms。,实际测试的波形与理想波形比较都存在不同的差距。即便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开关体现在时间和幅值上也不会完全一样,特别是抖动现象。不同厂家生产的分接开关,对应各切换程序的时间不同,波形各段的幅值也因过渡电阻值不同。使用测试仪得到的波形在与理想波形进行比较时应着重以下几点:,b、测试分接位问题,对于M型开关,其切换开关总是在单双之间作往返动作,所以测一次单到双(如12),再测一次双到单(如23)即可。 对于V型开关,其动触头与每一分接位的静触头的切换

35、都不重复,上行和下行也有区别,状态也就略有差异。因此要从1分接位开始连续测完所有分接位(1n),再反方向测完所有分接位(n1)。,c、各程序段时间的确定,基本原则是:起始时间从曲线向下的拐点开始;结束时间从曲线向上的拐点终止。如下图所示:,(MR公司V、M型双电阻),t 是切换过程总时间;t1是R1电阻接入的时间长度;t2是R1电阻与R2电阻并联接入的时间长度;t3是R2电阻接入的时间长度。,d、各程序段电阻的确定,a-b之间的幅值,可以得到过渡电阻R1的电阻值;b-c之间的幅值,可以得到过渡电阻R1和R2的并联电阻值;c-d之间的幅值,可以得到过渡电阻R2的电阻值; 当波形出现过零点且持续2

36、毫秒以上时,应看看那一点的电阻值,如果阻值超过50欧,很可能存在接触不良或有松动,此时应慎重对待多测几次。,理想的过渡程序,MR公司M型有载开关,用示波器作波形与此图一样、切换速度明显变慢。,储能能弹簧老化故障波形可以看出,桥接前时间过长,已达60毫秒(是正常时间的三倍),并且不止是一相,而是三相差不多。这是典型的快速机构储能能弹簧老化,速度变慢。,案例1,案例2:,某变电站1#主变,有载开关:常州M型,对照单到双(34)和双到单(43)可以看出:单到双时C相动作早,桥接前这一段时间比B、A时间长,桥接后三相差不多是同时。反方向双到单时C相动作晚,桥接后这一段时间比B、A相时间长,桥接前三相的时间差不多。由此可以判断,问题出在C相的单数侧,动触头和主通断静触头的接触配合上,脱离时早,接通时晚。有可能是主通断静触头松动或烧蚀严重。,单到双(34),双到单(43),案例3:,某变电站1#主变,有载开关:遵义长征电器一厂,在波形图中,可以看到A相从单到双(34)和从双到单(23)有对称的过零段,是在单数侧。且过渡电阻值从仪器上观察远大于40欧(超过40欧可以看成开路)。这是典型的过渡电阻缺陷。吊检发现单数侧过渡电阻已断裂。,单到双(32),双到单(23),希望今天的课程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