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045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山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应急预案编号:Q/ZXTRJ/YA/2013-2应急预案版本:第五版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0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2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3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10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11第五章 应急响应13第六章 信息发布13第七章 后期处置14第八章 保障措施15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16第十章 奖 惩16第十一章 附 则17第二部 专项应急预案.18第一章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8第二章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23第三章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29第四章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32第五章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

2、事故应急预案35第三部 现场处置方案.43第一章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43第二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4第三章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5第四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6第五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6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本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护职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

3、通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发生的火灾事故、冒顶片帮事故、提升运输事故、透水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矿实际,本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煤与瓦

4、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包括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对于本矿,其它危害相对较小,故本预案只附其中一部分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具体见图1-1应急预案体系图。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协调专业救援力量发挥救援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矿长的统一领导下,各救护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

5、,充分准备。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及时和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图11 应急预案体系图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

6、况龙山煤矿属于私营合伙制煤炭生产企业。矿井现有各类职工111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属整合在建申请联合试运转的矿井。我矿井田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县城北东,新场向斜(百纳向斜)西翼北端,属大方县星宿乡所辖,距大方县城直距34.5km,公路距离约50 km。矿山南3km与326国道相接,向北35km经大山、长石与大纳公路(大方-四川纳溪)相接,交通较方便。矿区交通位置详见图1-1-1。矿区共有9个拐点圈定,矿区东西走向长平均约0.427km,南北倾斜长平均约1.875km,矿区面积为0.8007km2,采矿标高为1850m1450m。矿井可采煤层为三层(M18、M51、M73)。根椐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水

7、源队编制了贵州省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9132号关于贵州省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书。开采标高(+1850m-+1450m)范围内,共获得保有资源量(122b+333+334?):425.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122b)资源量52.9万吨,(333)资源量213.4万吨,(334?)资源量158.9万吨。本设计按以上资料作为设计依据,经计算矿井可采储量159.6万吨,详见表1-4-3。图111 龙山煤矿交通位置图(比例:1:46万)表1-4-3 各煤层资源量汇总表煤层编号

8、资源量(万t)工业储量(万t)设计储量(万t)开采损失煤柱(万t)采区回采率%可采储量(万t)122b333334?小计M!852.966.9119.8106.4102.34.40.8078.3M51116.872.3189.193.488.18.40.8063.7M7329.486.6116.323.823.31.360.8017.6合计52.9213.1158.9425.2223.6213.714.16159.6矿井服务年限为8.2a。该矿采用斜井开拓,联合布置,区段下行式开采,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采煤方法。开采煤种为无烟煤,主采煤层为M18、M51、M73。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为330天,地

9、面“三八”制作业;井下按“四六”制作业,每班六小时,边采边准,地面“三八”制作业;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为八小时。工作面用DW16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控制顶板。支柱排距为1.0m,柱距为0.8m,“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上下巷超前加强支护采用DW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从工作面煤壁往外10m范围内采用双排支护,再往外10m范围内采用单排支护。回柱绞车选用JH-8型。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矿井与五凤煤业大方县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基础上,还组建了一支辅助矿山救护小队,以满足煤矿的救灾要

10、求,该矿矿山辅助救护小队编制为12人,其中:队长1人,副队长1人,技术员1人,救护队员9人。2.1.1设施、设备情况2.1.1.1运输、提升设备主斜井选用JTP-1.61.2型矿用提升绞车,矿井一采区轨道下山选用JTKB1.21.0型矿用防爆提升绞车,1181采煤工作面选用SGB-420/30型刮板输送机,1181工作面运输巷采用对拉绞车运输,选择两台JD-11.4型调度绞车,采煤工作面转载选用SGB-420/20型刮板转载机,其他平巷采用人力推车。2.1.1.2通风设备、设施1、主要通风机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现已安装:FBCDZ-6-NO

11、15型防爆轴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安装在矿井回风斜井地面。目前主要通风机运行稳定、良好。采用风机反转反风,配有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监测监控设备等配套附属装置,并实现“双回路“供电。2、回采及掘进工作面通风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工作面上行式U型通风方式,掘进通风为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FBD5/27.5型和FBD5/215型两种防爆对旋局部通风机。3、通风设施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测风站、密闭、防爆门等。在主要进回风巷间安设正反向风门,共安设正反向风门4道,风门墙体为毛石混凝土,门为木质结构,安设有连锁装置和开关传感器。构筑数量、位置、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矿定期进行了巡查、

12、维护。测风站选择在断面规整、支护完好地点,设有甲烷、风速、温度等传感器,设置地点符合要求。密闭设置:主要用于封闭采空区、老巷等,但部分密闭未设观测孔且密闭质量不好、反水孔或措施孔。防爆门:设置在回风井上口,为铁板、胶质结构,无漏风现象。矿定期进行了巡查、维护。2.1.1.3排水设备已安装:MD100-456型离心泵3台,水泵流量Q=100m3/h,扬程H=270m。正常涌水量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2台同时工作,1台备用,配套电机110kw。2.1.1.4压风设备设有一个压风机房,机房内布置有2台空气压缩机,型号分别为:FHOG-D90F型和VF-12/7型, 单台空气压缩

13、机额定排气量16和14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配套电机功率90和75KW、电压380V。2.1.1.5瓦斯抽放设备瓦斯抽放系统选用ZBEA353型真空泵四台(两台工作、两台备用),n=420rpm(min-1),传动形式为皮带,供水量5.5m3/h,电机功率为90kW,电压660 V /380V,其工况点参数为:Q=61.3m3/min,H=40kPa。2.1.1.6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现已安装了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J90NA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地面配备有2台监控主机(其中一台备用),设终端机2台,附属设备有数据传输接口装置、打印机、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语音报警装置等。在地面和

14、井下选用6个分站对矿井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设备开停、风门、风速、温度、烟雾、水位等以及地面瓦斯抽放泵开停、抽放瓦斯浓度、负压、流量、通风机开停、通风负压等环境参数、生产参数进行监测监控,并将监测数据传送到矿安全监控中心站处理,实现井下作业环境通风安全的实时监测、超限报警和断电控控制。2.1.1.7供电设备设施1、供电电源及电压矿井双回路电源来至35Kv百纳变电站两个不同的母线端,一回为10Kv星宿煤矿专线,供电距离7.5Km;二回为10Kv百星线,供电距离7.4Km。该矿与供电单位已签定了用电协议,供电电源落实、安全可靠。2、变压器根据矿井电力负荷计算结果,考虑后期用电设备的增加,在地面变电

15、所安装S11-500/10/0.4型变压器两台供工业场地负荷及照明用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安装二台KBSG-50/10/0.69kv变压器向井下局扇供电;安装两台KBSG-500/10/0.69kv型干式变压器向井下提升、运输设备、水泵、采面及掘进工作面设备供电。地面供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井下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严禁接地。3、矿井电力负荷及设备选型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1605.4kw,工作容量1235.6kw。采掘工作面及其他配电地点均选用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各驱动电机均选用矿用隔爆型。2.1.1.8通讯系统设备矿井所在地大方县已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移动通信网,本矿主要采用移动电话联系,但为工作方便

16、,办公室安装有一门电信座机(号码为0857-5722025)与各界联络。2.1.2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煤矿周边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近年来,因整顿乱挖乱采,井口已全部炸封,勘察工作没有取得实测资料。由于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区及老硐区开采时,要防止采空区及老硐积水突然涌出,加强防治水工作。2.1.3矿井地质矿区普查区内为一单斜层,总体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0-20度,由于地层平缓,局部地段缓波起伏。由于矿区范围较小,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未发现较大的断层,断距小于5m的断层对煤层影响不大。综上所述,矿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较平缓,矿

17、区内未发现明显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2.1.4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区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P2m),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

18、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沙堡湾段(T1y1)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泥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砂泥岩、煤层,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

19、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为845.6m,矿山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本矿山属于以岩溶-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质条件为中等。2、矿井充水因素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本矿井的井下水害主要是来源于地层含少量的水、风化裂隙水、裂隙水、小煤窑、采空区积水和雨季渗水,这些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存在着一定有威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2.1.5煤层及煤质在煤矿采矿权范围内,可采煤层有3层: M18、M51、M73煤层。按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GB/T152

20、2412004、GB/T1522422004 、GB/T1522432004)的规定,矿区内M18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无烟煤,M51煤层为低灰、特低硫、高热值无烟煤、M73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2.1.6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矿井瓦斯龙山煤矿所处的贵州大方县为高瓦斯矿区,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对毕节地区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2007年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8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96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8.56m3/t。2009年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31m3/min,相对瓦斯涌出

21、量为16.63m3/t。2010年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为1.21m3/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为0.98m3/min。2011年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总量为1.21m3/min,CO2绝对涌出量为0.54m3/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对M18号煤层进行了突出鉴定,经鉴定龙山煤矿M18煤层鉴定范围内(标高+1690m+1825m)没有突出危险性。煤层的破坏类型为类,坚固性系数为0.766,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为p:20.97mmHg,瓦斯压力0.21MPa。2、煤尘爆炸倾向性本矿为整合矿井,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关于原龙山及兴发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结论:M18、

22、M51、M73煤尘均无爆炸性。因此,本矿暂按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设计和管理。3、煤炭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关于原龙山及兴发煤矿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自燃倾向分类结论:M18煤为类(不易自燃),M51为类(不易自燃),M73为类(不易自燃),按类(不易自燃)定性。4、煤与瓦斯突出根椐贵州省监局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矿井矿区所属大方县属突出矿区。故本设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矿井对M18号煤层进行了突出鉴定,经鉴定+1690m+1825m标高内不突出,此区域按不突出设计管理。M51煤层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未开展,其上部是

23、M18煤层采空区,本煤层瓦斯压力以通过M18解放层释放,无突出危险性。5、地温:井田内无异常地温现象,按无地温灾害管理。6、地压:目前开采情况没有明显显现。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危险源识别与检测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2、存在形式及场所序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种巷道及采空区、主排水系统及二级排水系统、地质钻孔、主副井口、地面变电所、风机房。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洪水倒灌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2火工作面采空区、变电硐室、炸药库房等主要生产场所、煤场。煤

24、层自燃发火、电器失火、地面生产生活设备火灾煤场煤堆自燃。3爆炸采空区、采掘面、盲巷、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炸药库、炸药使用、运输,压力容器。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压力容器引发的爆炸等。4提升运输主要运输巷、主副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绞车、斜巷运输处。立副井绞车制动失灵,斜巷跑车断绳、车辆冲撞挤压。5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区等。超限、爆炸。6机械伤害矿井生产各个环节。特别注意回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矿车及各皮带运输环节。7地压矿井井下。巷道底鼓、支护失稳大面积垮落、冒顶、片帮,支架压死。8有害气体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盲巷等。表现为超标或积聚而发的爆炸

25、或缺氧窒息死亡等。9电高压输配电场所使用、维修地点。触电。3、检测、监控的手段矿井具备瓦斯监控系统,对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能够满足对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2.2.2危险源风险分析1、煤尘爆炸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关于原龙山及兴发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结论:M18、M51、M73煤尘无爆炸性。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顶板管理、煤炭的装载点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为了保证井下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面、各转载点及主要回风流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粉尘的措施,且在工作面的回风侧设置隔爆设施,防止煤尘爆炸事故。2、瓦斯爆炸根椐贵州省监局黔安监管办字2

26、007345号文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矿井矿区所属大方县属突出矿区。故本设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矿井对M18号煤层进行了突出鉴定,经鉴定+1690m+1825m标高内不突出,此区域按不突出设计管理。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行管字2005512号文件:对毕节地区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8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96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8.56m3/t。鉴定为高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增大,应加强矿井的通风瓦斯管理和防治煤

27、与瓦斯突出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3、压力容器爆炸矿井的压力容器主要有:压风机、压风管道、锅炉、氧气、乙炔气体瓶等。受压容器发生爆炸事故,不但使整个设备遭到破坏,而且会破坏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4、水灾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在矿井煤层露头线附近以往小煤窑分布较多,由于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主要水害危险有老空水、地表水危险等。发生地点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及各种巷道,主排水系统及二级排水系统等。因此在采空区及老硐区开采时,要防止采空区及老硐积水突然涌出,加强防治水工作。发生大的水灾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淹井。5、火灾井下火灾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中

28、毒等,更主要的是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1)地面火灾矿提升机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矿井维修车间、煤场、办公楼、食堂及宿舍、仓库、木场等。(2)井下火灾井下内因火灾(煤层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关于原龙山及兴发煤矿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自燃倾向分类结论:M18煤为类(不易自燃),M51为类(不易自燃),M73为类(不易自燃),按为类(不易自燃)定性。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6、冒顶灾害(1)顶板地压灾害矿区内可采煤层为M18、M51、M73煤层,煤层

29、顶、底板均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属工程力学性较差的岩类,抗压性差,易遭风化水解。在矿井重复开采中,容易产生顶板冒落,形成冒落带,顶板要求较高。7、提升运输事故(1)提升事故灾害本矿井在副斜井有提升设备,在提升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矿井提升事故主要包括:提升过速、过卷、断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设施设备损坏。(2)运输事故灾害本矿开拓运输环节较多,矿车制动、防溜措施采取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运输设备对人员的挤、轧、碰撞造成人身伤害。矿车在运行过程中,因矿车掉道脱轨、断绳、人员躲避不及时因造成对人员的挤、轧、碰撞,造成人身伤害。8、电气安全事故当供电线路发生断线、倒杆、线路共振、

30、雷击等事故,用电设备对人体可能产生电击和电伤、电火花事故,井下供电线网发生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而且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导致发生煤尘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井上下电气设备起火也会引发重大事故。9、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机电、水泵、风机、皮带机械、支架、轨道式机械、机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胶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10、爆破材料爆炸井下爆炸材料库,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管理、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将引发灾难性灾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严格按爆

31、炸品管理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龙山煤矿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图31 应急指挥系统图总指挥副总指挥警戒保卫组通信信息组物资供应组技术处理组指挥部办公室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根据险情等级决定是否向上级单位救援抢险救灾组总 指 挥:李发中(矿 长)副总指挥:赵凤龙(总工程师)、朱宪祥(副矿长)、胡元文(副矿长)、李发科(副矿长)成 员:李建新、黄克松、魏兵、郑延安、万国兴、王锡荣、郭正友、李明贵、石宇、张太均、陈朝兴、曾镜清、陈焕洋、陈刚等。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抢险救援小组、技术

32、处理小组、物资供应小组、通信信息小组、警戒保卫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善后处理小组、事故调查小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和决策工作。包括:落实国家相关应急管理政策,审定企业应急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统一协调应急状态下的各种资源;确定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灵活指派现场救援指挥部人员和专家组成员,赶赴现场处置事故。由主要负责人(或矿长)担任总指挥。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事故发生时接收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授权对外发布消息,保持与外界的沟通

33、渠道,正确引导公众舆论。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授权下,行使现场指挥、协调、处置等职责。主要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人为事故救援的直接指挥人员。其职责是:(1)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订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2)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人力和物力,制定抢修方案和安全措施。(3)随时同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救援命令。(4)负责调配整合现场应急资源。(5)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场与指挥部之间传递信息的真实、及时与畅通,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和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应急处置情况。(6)提供现场应急

34、工作总结。4、总指挥: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并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事故报告。5、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总指挥的命令。6、抢险救援小组:具体负责实施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7、技术处理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8、物资供应小组:主要负责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9、通信信息小组:主要负责地面和矿井下通讯信息畅通。10、警戒保卫小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

35、警戒、维持秩序等工作。11、医疗救护小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12、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13、善后处理小组: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14、事故调查小组:主要负责事故后事故分析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对危险源的监控方法1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

36、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2对事故的预防措施1、矿井火灾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2)设置防火门;(3)设置消防材料库;(4)设置消防水池。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控制瓦斯浓度;消除火源。(2)煤尘爆炸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防止煤尘产生;杜绝一切明火,减少摩擦火花和撞击火花;设置隔爆措施。3、顶板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1)加强对矿井地质情况的了解,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巷道支护形式和材料;(2)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3)必须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

37、度;(4)加强对巷道的维护、修复工作;(5)严格执行巷道贯通安全措施;(6)减少放炮作业对围岩的损害;(7)处理冒顶、片帮时,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4、水害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还必须做到“有疑必停”的探放水原则,同时加强以下工作:(1)防:即建立健全井上下防水设施和防水措施进行预防;(2)排:即建立健全井下排水设施,提高排水能力;(3)探:即进行井巷探水;(4)放:即对老空区积水、可疑水源采取放水,或超前放出顶板水;(5)疏:即疏水降压或疏干有害含水层;(6)截:即留设各种防水煤柱隔阻有害水源;(7)堵:即注浆堵住水口,或加固裂隙带,充填溶改造含

38、水层,加固底板度。5、提升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1)预防过卷。为了防止过卷造成的危害,在上部终点停车位置以上05 1m 处,装设过卷保护开关;(2)严禁放飞车;(3)预防松绳冲击;(4)预防斜巷串车提升运输中发生跑车事故;(5)斜巷串车提升运输必须设置安全装置。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区域性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措施。(2) 加强局部性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措施。(3) 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本预案未叙措施及规定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及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安全专篇(变更)中相关规定执行。4.2预警行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通过以下途径获取预报信息:(1)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

39、警信息;(2)国家或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预警信息;(3)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故,经风险评估得出的事故发展趋势报告;(4)一旦达到安全事故标准时,启动应急预案。依据煤矿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a、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b、本区发生一起较大矿山事故时。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a、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b、本区发生一起重大及以上矿山事故时。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

40、、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4.3信息报告和处置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发生各类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过电话向主要负责人(或矿长)和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说明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基本概况。2、主要负责人(或矿长)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向签有协议的应急救援队伍求援或拨打110或120。3、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小时。报告内容包括:(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2)事故发生时

41、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3)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4)需立即采取的措施等。第五章 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煤矿事故原则上分为一般 (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四级响应。事故发生后,按照级别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当综合应急预案预案启动时,相应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必须已经启动。具体分级如下:(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即事故后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级响应;(2)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即事故后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

42、级响应;(3)发生较大伤亡事故,即事故后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为级响应;(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即事故后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为级响应。5.2响应程序煤矿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或矿长)应按照制定的应急响应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立即率领其成

43、员赶赴事故现场,并调配所需应急资源;(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各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3)根据需要,可以与相关成员单位、人员通过无线通讯实施异地指挥,请求应急救援帮助;(4)密切关注事故动态,随时掌握事故处置进展情况;(5)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5.3应急结束1、应急终止的条件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由相应人民政府确定。应急响应结束后,由有关人民政府或部门及时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发布有关消息。2、恢复现场(1)由煤矿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恢,恢复包括现场清理和恢复现场所有功能;(2)恢复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

44、工作,必要时进行录相、拍照、绘图等,并将这些资料连同事故的信息资料移交给事故调查处理小组;(3)清理现场需由善后处理小组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也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防护措施。3、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并在事故处置结束后4天内,将事故应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按规定进行上报。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后果的初步汇总。(2)在处置事故的同时,请相关部门适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顾问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评估报告的

45、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第六章 信息发布6.1信息发布部门煤矿事故信息报告要贯穿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全过程。煤矿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随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发布。6.2信息发布原则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对于事故信息,应在1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上报大方县安全监管局等有关政府部门。事故信息报告应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概况、事故单

46、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等。一般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传真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应急工作信息报告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形式,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6.3信息发布形式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职权采取适当方式发布。第七章 后期处置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1、矿办公室、工会、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包括遇难人员亲属的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的支付,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