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231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Chapter 1,Slide 1,01,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Chapter 1Slide 101,主要内容,1.1 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1.5 本书的体系安排,Chapter 1,Slide 2,主要内容1.1 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Chapter 1Slid,一、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Mashrell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Paul Samuelson 经济学是研

2、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Joseph Stiglitz 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产品怎样生产?产品为谁生产?谁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Chapter 1,Slide 3,1.1经济学基本知识回顾,一、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Chapter 1,经济学的定义:稀缺与效率,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供给总是有限的。效率:最有效地使用资源。经济学的实质:承认稀缺性、研究有效组织的方法与原则,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Chapter 1,Slide 4,经济学的定义:稀缺与效率稀缺性:相对

3、于人的无限欲望,供给总是,二、学习经济学的生活意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财政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做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选择终身职业,也许是你要做的最重大的经济决策。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你所不能控制的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你的工资。此外,经济学也许还可以帮助你将自己从收入中节省出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当然,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 保罗萨缪尔森,Chapter 1,Sli

4、de 5,二、学习经济学的生活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Chapter 1,Slide 6,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你不会失业,但它能使你明白你为什么会失业! 加里.贝克尔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是对是错,其力量都比人们通常理解的要大得多,实际上,世界就是由这些思想统治者。 梅纳德.凯恩斯,Chapter 1Slide 6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你不,名人名语,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 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Chapter 1,Slide

5、7,名人名语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三、经济学的研究逻辑,经济学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如对事件的观察、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历史的整理与分析。 经济学经济科学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1970 - Paul A. Samuelson,Chapter 1,Slide 8,三、经济学的研究逻辑 经济学采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一, 后此谬误(post hoc fallacy) 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想当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就犯了后此谬误。,Chapter 1

6、,Slide 9,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一 后此谬误(post h,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二, 不能保持其它条件不变(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 考察一个经济事件的影响,必须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影响。,Chapter 1,Slide 10,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二 不能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三,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对局部成立的事情,对总体未必成立。,Chapter 1,Slide 11,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逻辑谬误之三合成谬误(fallacy,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

7、、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8、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度量方法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1.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 基本概念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

9、旺、工资等成本上升,1.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封闭经济开放经济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14.15%,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90 620.90001991 718.40001992 849.40001993 917.40001994 1210

10、.1001995 1487.8001996 1510.5001997 1827.9001998 1838.1001999 1949.3002000 2492.0002001 2661.000,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中国出口商,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 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1.2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 流派与方法之争,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 流派与方法,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

11、流派与方法之争,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15c 初 -17c),(17c 中 -19c初),(19c 初 -20c30 年代),(20c30 年代 - ),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高级,前史,资本主义初,阶段,阶段,各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看不见的手,批封建社会,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政府干预,三次修改,1.垄断(张伯伦等)-个量问题,2.凯恩斯主义 -总量问题,3.序数效用价值论 和一般均衡 -个量问题,萨缪尔森,组装,混合经济,70 年代,滞 胀,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

12、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重商主义古典经,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货币主义、,人物简介:Maynard Keynes,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继亚当斯密后的又一位西方经济学巨匠,Chapter 1,Slide 26,人物简介:Maynard Keynes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消费货币史与货币政策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19

13、76年诺贝尔经济,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理性预期货币中性理论转型经济分析,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1995年诺贝尔经,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早期宏观经济思想古典方法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1.3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早期宏观经济思,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政府债券、不动产商品及劳务市场:货物劳动市场:劳动力,Chapter 1,Slide 30,1.4

1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一、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宏观变量的基础是家庭和单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Chapter 1,Slide 31,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二、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个,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Chapter 1,Slide 32,三、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 模型,然后再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模型。,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Chapter 1Slide,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四、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15、是均衡 分析法,偏重于数量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Equilibrium)是指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Chapter 1,Slide 33,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四、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1.5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Chapter 1,Slide 34,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1.5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Chapter 1S,1.5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主要内容 核算理论 决定理论 专题理论2、章节安排 第1章概述;第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第3章至第8章讨论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第9章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即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第10章以后讨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等其它相关问题,称之为宏观经济学新发展。,1.5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