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430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校代码:10254 密级: 论文编号: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及对策研究 学科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姓名: 陈玲子 指导教师: 骆温平 完成日期: 二一一年六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

2、、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现代港口的发展经历了商品中转型、加工增值型和资源配置型的发展过程,即从第一代、第二代港口发展到第三代港口的三个发展阶段。第四代港口概念是近几年新提出的,强调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而港口物流是把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依托在这个节点所形成的服务平台上进行的物流活动。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

3、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力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论文研究的是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首先从宏观口岸环境和微观的物流企业发展状况两方面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根据香港港高效率的口岸通关和保税物流发展情况,以及欧洲各港口的集疏运结构状况,提出上海港在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和集疏运优化方面应该做出的努力:在口岸通关方面,应建立中国海关“风险管理”监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实施“关

4、检联动”,推行监管“大通关、一站式”服务。在保税物流方面,应积极推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形式转变,完善中国“保税”特殊监管制度,搞活“保税物流”,实行真正的“境内关外”。在集疏运方面,上海港应使集疏运体系朝经济合理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少公路运输、加强海铁联运、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和上海市内河航道。 关键词:港口物流,口岸通关,保税物流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rt experienced commodity transformation, processing value-adde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5、model, three development phase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The concept of fourth-generation port was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emphasized the interaction of port and relevant logistics activities. Port logistics see port as a node in the whole logistics process and relie

6、s on the node to conduct logistic activities.Since 2009,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issuedLogistics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and The Opinion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Shanghai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

7、l Financial Center and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Shanghai Port is the main force of buildi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nd face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This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Ports logistics. Firs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

8、on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from two aspects of port environment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n points out the problem and shortage. This paper uses SWOT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Shanghai port logistics.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internat

9、ional classic portslogistics developing experiences, the paper raises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According to Hong Kong ports high efficiency of port custom clearance and bonded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European ports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this paper offer proposals like promoting the port cu

10、stom clearance and bonded logistics efficiency,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Regarding to custom clearance, Shanghai port shall establish the risk management model to enhance the risk management, implement custom and inspection interaction to realize “big custom and one stop” service. Regarding to b

11、onded logistics, Shanghai port shall actively push Yangshang and Waigaoqiao bonded harbors to transfer to free trade area, and perfect Chinese special supervision system to realize the true “inside the frontier and outside the custom”. Regarding to transportation system, Shanghai port shall reduce t

12、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ocean-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 the water transformation and inner land transportation. Chen Lingzi(Industrial Economics) Directed by Professor Luo WenpingKEYWORDS: port logistics, customs clearance, bonded logistics 目 录第一章引言1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

13、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3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7第二章 港口物流相关理论9第一节 港口与物流9第二节 港口物流概述11第三章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14第一节 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14第二节 上海港的发展概况17第三节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20第四节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问题与不足30第四章 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及建议38第一节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38第二节 对策及建议40第五章 结论43致谢44参考文献45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港口作为物流链的一个重要节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国家出

14、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将导致物流业的兴起;港口是物流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第四代港口的兴起,人们意识到港口的核心功能已提升到综合物流和物流供应链服务上,这将港口物流推入发展的“快车道”。世界航运中心的“东倾”(国际航运中心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以及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出台,更为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提供了动力1 王寅娜.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水运报,2010-9-22。上海港,2011年将以加强航运服务功能性建设为着力点,继续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聚焦三大重点工作

15、。一是积极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完善一门式通关服务,启动报检报关(一单两报)试点,加快口岸通关效率;二是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深化其特殊监管区域(境内关外)等政策研究,即保税物流的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集疏运体系,推进杭申线等航道建设,开工建设沪通铁路,加强郊环北部越江通道的前期研究,推动江海直达船型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水水中转比例和加快发展海铁联运。上海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力,其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对航运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906.9万TEU,同比增长16%,首次超过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其中,枢纽港主要标志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为37.8%;货物吞吐量完

16、成约6.5亿吨,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但世界第一大港并不等同于世界第一强港,与欧美、新加坡、香港等国内外航运中心比较,上海港在口岸通关效率、保税物流发展、集疏运体系建设方面仍较逊色。因此,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应由航运大港向航运强港转变,不能仅追求吞吐量的增长,应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保税物流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二、研究目的现代港口物流是指对通过港口码头的货物进行新的附加增值服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港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通道,即港口的口岸通关方面;二是让货物尽可能留在港口区域内,进行拆装、加工、配送等实现服务增值的保税物流活动;三是形成从货源腹地到港区或者反向的物流供应链,即港

17、口的集疏运等活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发展的概念。它的发展经历了商品中转型、加工增值型和资源配置型的发展过程,即从第一代、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到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2 林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上海城市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93 吴晓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的作用:学位论文.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 4 茅伯科.改造港口主业,拓展港口物流.见(现代物流与港口发展论文集):上海:中国港口杂志社,20015 刘建军.关于港口开展第三方物流的几点思考.见(现代物流与港口发展论文集):上海:中国港口杂志社,20016 王学锋.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上海:同济大

18、学出版社,2007,24-267 李国德,陈坚.盐田港实施物流港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港口经济,2004(4):12-138 张丽君,侯超惠,胡国强等.现代港口物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19 汪长江.港口物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0 程言清.港口物流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911 骆温平.中国水运物流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312 董丹.锦州港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13 汤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港口物流发展研究: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现代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过程,如表1-1所

19、示。表1-1 现代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国际航运中心功 能第一代(-1950年)海运、货物转运、货物暂时储存;是航运中转型的第二代(1950-1980年)海运、货物转运、货物暂时储存+增长性活动,港口商品的处理、服务中心;是加工增长型的;出现了自由港等开放形式第三代(1980-)海运、货物转运、货物暂时储存+增长性活动,港口商品的处理、服务中心+延伸物流等服务机构的服务链;是资源配置型的;包括物流资源配置当前,国际航运中心是指集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的,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而判断国际航运中心是否形成,主要看以下几点。(一)港口的口岸通关效率

20、的情况。(二)港口与经济腹地之间已建成完善、便捷的集疏运网络。(三)中心城市的政策软环境优良,或整体实施自由港政策,或部分实施具有自由港性质的保税区与保税仓库政策14 安东,程祖德.灰色系统理论在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预测上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7(3):68-70.15 周丽娜.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6 莫宝民.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博士论文,200917 王海俊.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的模式设计和策略选择.水运管理,2009(1):1918 杨霞芳,黄君萍.以供应链思想发展港口物流.交通企业管理,

21、2007(3):29-30.19 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物流技术,2005(6):91-94.。目前正在进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大力提高上海港的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根据上面关于现代港口物流所包含的内容,本文从上海港口岸通关情况保税物流活动-集疏运体系三方面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港口物流发展情况首先可以通过口岸通关情况来反映。口岸通关效率的高低是货主、货代和船公司等选择挂靠港口的决定因素,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基础,也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保税物流是港口物流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海关监管区域内,包括保税区、保税仓、港口物流园区等,从事的物流相关业务

22、,企业可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关外”制度以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集疏运情况属于港口物流分析情况中的硬件设施,对港口物流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为节点的物流活动,而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对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很关键。综上所述,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情况,可以从上海港口岸通关情况、保税物流发展状况以及集疏运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三、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目前我国关于港口物流的理论研究比较分散和薄弱,主要是从港口作为货物中心、仓储、装卸、运输中心的方面去研究港口的发展,从口岸通关效率、保税物流的发展和集疏运体系优化等宏观方面角度分析港口物流发展

23、水平的研究很少,而专门分析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状况并提出建议和对策的研究就更少。因此这是港口作为物流节点和服务平台,把研究口岸通关效率、保税物流发展状况和集疏运结构作为港口物流水平的影响是一次尝试。(二) 实践意义自从1995年10月国家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有很多学者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建议,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主力港上海港的港口物流发展做研究;国际物流全球化的趋势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也带动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导致贸易量的大幅增加,绝大多数货物均通过海运进出,且客户对通关效率、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要求越来越高,对集疏运体系优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从这三方面研究港口物流发展水

24、平的研究非常必要,且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思路,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概述港口物流的定义。茅伯科指出“港口装卸主业就是物流的重要环节,港口本身提供的各种服务都属于物流的范畴”,同时他认为要把改造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拓展港口物流的战略核心;纠正仅仅把为保证港口装卸生产经营所需的燃润物料及备品备件的供应、车队、仓库系统作为物流作业系统的片面观念;克服港口开展现代物流就等于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片面观念;转变港口开展现代物流就是搞仓储物流、就是搞物流中心的片面观念4。刘建军认为港口物流是“港口提供的一种增值

25、服务,它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和高效的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增值、有效的服务”5。王学锋得出港口物流是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通关、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程供应链服务6。李国德等人提出发展港口物流的举措“一是建设物流中心;二是建设商贸中心;三是建设信息中心;四是建设综合服务中心”7。张丽君等人把港口物流定义为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依托在这个节点上所形成的服务平台上所进行的物流活动8。汪长江基于港口物流内涵的多方面把港口物流归纳为: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建

26、立货物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加工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利用港口集疏运、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多式联运等一体的特长,发挥由点(港口)到线(陆路、水路运输)、面(港口腹地及周边区域)的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优势,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9。程言清定义港口物流为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建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利用港口存货、集货、配货、多式联运的特长,以区域性经济为中心,发挥其对港口周边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港口物流活动涵盖了物流过程中的所有作业环节10。骆温平认

27、为分析港口物流可以从宏观口岸环境(“大物流”)角度,考察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所具备的物流能力(可以定义为在港口竞争中,能够为国际供应链客户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包括时间节约的能力)。港口发展物流属于“物流平台”这一类别,是站在物流节点的角度分析的,港口发展物流的目的是使货物通过该物流节点,能够降低客户的物流总成本,或者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具体的口岸环境内容包括:口岸的自然地理、区位特点;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辐射:目前国际航线与中转网络;对内辐射:目前的集疏运网络;口岸业务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口岸物流园区;码头运作11。第二,分析港口物流发展的方法。董丹运用SWOT分析法、灰色

28、系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锦州港港口物流发展20 常江.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市场研究,2006(11):26-28.。汤立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分别对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吞吐量、煤炭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金融危机对河北省港口物流的影响进行预测,从定量的角度作了详细分析。提出河北省港口物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21 杨丽梅.我国沿海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22 沈冬柏.发展港口物流的思考.中国水运,2003(11):18-19.23 祝运舫,黄中鼎.现代港口物流功能浅议.企业经济,2006(5):120-121.24 侯祥鹏,何萍.我国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路.

29、江苏商论,2007(2):26-2825 李荷华,黄中鼎.上海港:大力构筑港口物流产业链.中国水运报,2010-9-2226 张明香,王明志. 2010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2011年形势预测.港口经济.2011(3):32-3427 Rhee Yung.Rree Trade Zone in Export Strategies. Industry Study.World Bank,1990.3628 Becky P Y Loo.Interplay of International,National and Local Factors in Shipping Container Port

30、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Transport Review,2001.3929 Tim Schwanen.Transport Planning, Logistics and Spatial Mismatch: A Regional Sci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Heightstown: 2003,43(1):3530 Eiichi Taniguchi,R F Thompson,Logistics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Cities,ELSEVIER,

31、2004.4631 Markus Hesse.logistics and Freight Transport Policy in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of Berlin-Brandenburg/Germany,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Abingdon: 2004,12(7):2832 Powell Duffryn,Banking on ports,PDI,1999.2333 Alex Lennane,Duane L.Kenagy, Hinterland Importance,alameda ambitions,PDI,2001.2

32、134 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A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4.2335 徐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2003.106-10736 李珊珊.广州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2537 任媛媛.我国港口物流模式研究: 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22-2538 黄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33、“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思考.中国港口,2011(3):1339 樊桦.提升铁路比较优势的发展和改革政策措施.综合运输,2011(1):1140 陈继红,谈轶群.中国海关物流监管创新探索.港口经济,2011(3):3041 唐忆文.解读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政策.中国港口,2005(11):1942 郝旭.内河多式联运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水运科学研究,2011(4):1643 蒋革.江海联运:推进长三角水运发展的对策.综合运输,2011(2):544 张荣忠.欧洲内河航道运输生产效率高超.中国港口,2011(2):31。安东,程祖德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以上海港为预测对象,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对港口集装箱吞吐

34、量和口岸进出口贸易值进行预测。周丽娜归纳出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的典型模式有:国际航运中心模式、港口区域物流体系模式、虚拟供应链式联盟模式、区港联动保税港区物流模式、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评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再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15。莫宝民分析了港口在物流服务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港口发展物流产业的四大对策,并运用现代物流供应链和系统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理论框架体系,探索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有效的科学方法,以实现港口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16。王海俊运用协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港口物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35、系,并分析出上海港拓展港口物流服务采取的模式有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向中转型和综合服务型航运中心转变、港口区域物流体系模式、物流链运作模式、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等;采取的策略是整合上海港内部物流资源,把港口主业和港口物流融合起来发展;与大货主企业合作;以上海港为依托开展港口物流链等17。第三,分析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杨霞芳,黄君萍以鹿特丹港为例介绍港口物流发展及经验,提出以供应链思想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18。庄倩玮,王健通过对安特卫普港、新加坡港、香港港、鹿特丹港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我国港口物流要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物流设施建设、拓宽物流服务功能、发展港区联动模式等

36、建议9。常江提出我国各个港口应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港口的自然条件、腹地情况及供求关系等,依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走跨越式发展道路20。杨丽梅提出港口物流的模式有物流中心模式、特许连锁经营模式、模拟物流企业模式,并以宁波港和日照港为实例具体研究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的选取和实施问题21。沈东柏提出港口作为物流链上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应符合国情、港情,适应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2。崔世华将韩国釜山港与青岛港的物流作了比较,提出了发展青岛港物流的两大策略:一是实现以产品为中心的物流发展模式向以销售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二是建立基于物流供应链的联合

37、策略,延伸港口物流功能。第四,港口物流的优化。祝运舫,黄中鼎通过阐述港口物流的发展进程以及港口物流基本功能,提出在增强我国长江港口物流功能方面应采取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加快物流联盟等措施23。侯祥鹏,何萍提出港口物流发展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应通过实施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临港产业、拓宽物流战略联盟、打造物流信息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发展港口物流24。任兴源提出了21世纪中国港口市场需求不仅存在着数量方面的增长空间,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空间。港口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的基本任务是:1、改善港口基础设施;2、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东吴提出应加快推进以港口为物

38、流网络枢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应加快完善以港口枢纽为中心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大力提升物流增值服务的规模和水平。李荷华等分析了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指出港口的自动化水平和集疏运功能与世界一流港口相比还有差距,上海港应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链,着力打造物流大港25。 可见,从绝大多数学者综合来看,目前国内的学者很少从物流角度进行研究;同时针对具体的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战略分析上,尤其很少从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制定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的研究。分析港口物流,均是将港口作为一个物流结点和服务平台,研究其发展水平,只是分析的角度不一样,有从定性角度如港口的运输、中转和装卸等功能分析,有从借鉴国内外典

39、型港口物流发展提出发展对策,也有运用一些计量模型定量分析港口物流的发展,对港口物流的研究都很宏观和概括。本论文分析港口物流,先从从宏观口岸环境角度,主要考察港口作为物流的一个节点,所具备的物流能力和竞争力情况;从微观企业物流服务层面,主要考察港口集团的物流服务发展情况。二、国外研究现状港口物流还涉及港口投资、运营、航运、多式联运等多方面78930 31。Powell Duffryn 等对港口建设中如何使用债券、股票以及民间投资等方式获得建设所需资金问题及相关比例进行了分析32。Alex Lennane 分析长滩和洛杉矶港口为建设物流通道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通道、多式联运网络的

40、建设,同时分析了在建设物流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成本问题以及如何达到目标所需解决的问题33。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 提出了将港口系统放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去衡量,构造了一个评价效率的有效框架34。学术界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不多,只是开始,尤其是针对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的对策研究更少。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外贸额的增加,港口物流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受关注。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本文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回顾了港口物流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上海港港

41、口物流,再分别从上海港的宏观口岸环境状况和上海港物流公司的发展状况的角度去阐述上海港的港口物流发展,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四部分在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第五部分结论,论文框架图,如图1-1所示。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相关综述相关理论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上海港的发展概况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及建议SWOT分析法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对策和建议结论图1-1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 港口物流相关理论第一节 港口与物流一、港口的发展根据联合国1992年贸发会议

42、的认定,现代港口的发展经历了商品中转型、加工增值型和资源配置型的发展过程,即从第一代、第二代港口发展到第三代港口的三个发展阶段。而第四代港口概念是近几年新提出的,其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以形成柔性港口,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港口物流发展演化情况,如图2-1所示。第二代港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未来时间20世纪40年代第一代港口第四代港口港口阶段划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物流阶段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物流供应链上海港第三代港口图2

43、-1 港口物流发展的演化港口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节点。首先,港口是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转换枢纽,水路运输作为目前运量最大、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使港口在物流体系中有优势;其次,由于大量货物的通过,港口汇聚的大量信息流形成了现代物流中的资源,实现信息的集中、扩散和共享,有助于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二、物流的相关概念国际上对物流的认识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如表2-1所示。表2-1 欧美国家对物流的定义 年份定义1967制造业与商业领域的术语,指产成品从生产线末端到消费者手中有效移动的一系列活动,有时也包括原材料从供应点到生产线1976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的整合,以达到计

44、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1985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起始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2001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与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地正向、反向地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我国对物流的定义是: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换言之,物流是指一种系统整合的观点,通过对物流环节的系统整合,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物流效率体现在降低成本与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两个方面

45、。物流服务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其实,针对不同的讨论角度和目的,我国物流理论及企业界所讨论的物流是不同方面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企业物流角度,分析的是物流,目的是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物流企业角度,分析的是物流服务,即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三是物流平台角度,即物流节点(实物节点和信息节点),这类物流与国家宏观层面规划有关,是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考虑的角度是国家层面的资源最佳利

46、用;目的是国家宏观层面的物流效率最高,提高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三、港口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港口在现代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物流环节中的龙头 港口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具有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加工等功能。(二)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港口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能整合物流各种生产要素,使各种资源都可以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实现1+12的效应。(三)重要的信息中心港口已从 “运输中心”经由“配送中心”发展为“综合物流中心”。在港口地区落户的有货主、货运代理、船东、船舶代理、包装公司、陆上运输公司、海关、商品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