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647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安徽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一八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一三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安徽城镇化发展调研报告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调研组 (2007年7月30日) 安徽向东紧临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接中原腹地,又是华北

2、与华南的过渡带,地理地貌和气候人文兼有南北特征。其城镇化发展及其健康与否,在全国有较强的典型意义。作为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调研地区,我们对部分市、县和中心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建设、公安、国土、劳动和社保等部门参加的城镇化健康发展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 安徽城镇化发展主要成就和特点 1、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以来,全省城镇化走上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6年的37.1%,平均每年保持1.52个百分点的增速,成为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时期。其中“十五”期间就有400多万农业人口变为城市居民。在城镇化较快

3、发展的同时,城镇经济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作为城镇经济主体部分的城市经济增长强劲,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持续提高。“十五”末,占全省陆域面积0.89%的城市建成区容纳了全省30以上的人口生活、工作,产出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2005年竞争力在全国居前200名的地级城市,我省有14个进入全国前200位,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市连续四年均进入全国百强 。 2、城镇规模等级和城镇职能较为合理 2006年末,安徽户籍人口6593.5万人,城镇1026个,其中设市城市22个,县城56个,其他建制镇948个。从城镇规模等级来看,目前我省5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5个,10万至50万的中小城市有17个,绝大多数

4、县城非农人口多在2万至10万之间,建制镇非农人口多在2万人以下。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建制镇个数比大致是1:3.4:11.2:一八3,城镇规模等级序列呈“金字塔”式的分布,结构较为合理。从城镇职能上看,我省城镇职能分工较为明确。其中,省会合肥为全省中心城市,为省级城镇体系核心;芜湖、蚌埠是沿江、沿淮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省级城镇次核心;两淮、马鞍山、铜陵中分别是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为主要工业产业特色明显的工矿城市,黄山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加上其它省辖市,构成了省级城镇体系骨干;其余设市城市及县城可作为省级城镇体系纽带;众多建制镇则可作为省级城镇体系的基础。 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推

5、动了城镇化发展 80年代以前,安徽省的城镇化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民间发动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并日益成为我省省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基本动力。由于“自下而上”模式缺乏政府宏观指导,遍地开花式的农村城镇化浪费了大量资源,过于分散的小城镇对农村人口吸引力也不强,使安徽省城镇化推进的速度依然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在对“自下而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安徽省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呈现出由政府积极主导与地区自发增长相结合的特征。 4、城镇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围绕“两群

6、一圈”形成城镇空间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我省认真实施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抓好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群或城镇带规划,加快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全省22个设市城市全部开展到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工作,56个县城到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已完成90%以上。城镇规划中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和区域统筹,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目标,优化省域城镇空间格局和城镇片区产业分工协作,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空间发展策略上,安徽目前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全面推进城市群(圈)规划与建设,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点。未来我省城镇空间布局主要依托沿江、沿淮城市群和

7、省会经济圈这“两群一圈”展开。 5、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见端倪 在城市的拓展和乡村城镇化的双向作用下,“两群一圈”的一些城镇密集区发展呈现出产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加快流动,生产力在城乡之间逐渐合理布局,城市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张,密集区中的小城镇和集镇不断壮大,城镇密集区中的乡村地区也逐步开始城镇化的良好势头。芜湖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四级结构体系建设,构建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密集区中城市和乡村在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空间等方面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统筹与协调。 6、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

8、以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供水、供气、供电、通讯、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道路、机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200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1260.35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374.35平方公里;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9.90平方米,比2000年的14.76平方米增加5.14平方米;城市道路总长达到7985.47公里,比2000年增加2031.47公里;城市绿地面积达到4一八96公顷,比2000年增加9044公顷;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52%。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得到增强,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

9、均可支配收入9771.1元,比上年增长一三.8%,增幅居中部六省第一,为近10年最好水平。 7、城镇化有关政策措施落实较好,政策导向作用显著 为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安徽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社会保障、投融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还相应制定了有关的配套办法,大大促进了我省的城镇化步伐。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4月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中心建制镇的通知明确调整后的中心建制镇数量为200个;省公安厅于2001年6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户籍管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规定凡在改革实施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根据本人意愿登记

10、城镇常住户口;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管理限制,全面实行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人员登记户口的政策等,对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9月印发关于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掀起了我省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的序幕,有力地推进了安徽的城镇化发展。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城镇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中心城市总体竞争力较弱 全省城镇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规模不大。除合肥外,还没有非农业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其它各级城市和建制镇人口规模也明显偏小;城市首位度很低,一般省份首位城市与次位城市人口之比为,而安徽省这个指标不到1.6;城

11、镇劳动力素质不强。2005年,我省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只有90.42,劳动力素质低必将影响我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城镇化又与服务业密不可分,这就制约了我省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如此,我省城镇化地域反差较大,沿江城市群的马芜铜地区及省会合肥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但安庆、滁州、巢湖、阜阳、六安等后撤区并市的地区城镇化水平靠后,与先进地区最多相差约20个百分点。 安徽各级中心城市与周边相比竞争力普遍偏弱,东部城市竞争力明显不如与江浙接壤的兄弟城市,处在东北部的淮北、宿州的竞争力不如山东南部城市,西北部的阜阳、亳州市竞争力不如河南东部城市,其直接后果就是安徽城镇的发展腹地受到挤压

12、,难以集聚到更多的要素资源。从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来看,即使是作为省域中心和省会城市的合肥市,也面临着对全省、周边地区聚集、辐射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而芜湖市则仅是皖江一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也不强。 2、各级城镇经济中心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安徽省城镇职能结构中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只有3个,其它各地行政中心和资源单一性工矿城市(4个)有14个。工矿城市经济职能单一,不具备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条件。即使是相对处于全省城镇体系核心和次核心地位的合肥、芜湖和蚌埠三个综合性城市,其城市行政中心职能也要大于经济中心职能,对全省经济的带动力不强,其它诸如阜阳、宿州、巢湖、宣城、池州等城市工业职能更显薄弱

13、。小城镇发展囿于规模、产业聚集、建设成本等因素,其经济职能也难以充分发挥。 3、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不突出,培育城镇群的任务相当艰巨 目前,合巢芜、马芜铜一线已经形成城镇集群式发展,蚌埠、淮南、淮北、宿州初步形成城镇群,但其它多数地级城市与周边的县城经济联系不够密切,分工协作关系尚没有建立起来。总体上看,城市与城市之间、县城与县城之间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联动效应较弱,迫切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产业特色、布局形态、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塑造,加快调整城市功能定位,构建集群发展、互补互动城镇新体系。 4、城镇化功能不完善、质量不高 我省不少城镇功能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14、还不适应。很多县城及其以下的城镇总体外观仍是“一条街、一个集市、几幢机关办公楼”,部分中小城市也仅是“低层次”的政府驻地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城镇作为凝聚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城镇的环境质量、文化品位、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品牌、形象等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无论是城镇管理者还是居民,都没有在意识上实现从“县”到“市”、从“乡”到“镇”的根本性转变。 5、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小城镇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引导 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以我省铜陵为例,工业在经济中比重接近60%,财政收入上缴也接近60%,可用财力有限。安徽县及县以下地方财政则更加困难

15、,多数仅够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挤出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此外,一些地方挪用国家和省、市规定收缴的小城镇建设资金,一些本该返还用于建设小城镇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市场管理费等不能全额返还,严重影响城镇的正常维护。有的镇在小城镇建设中还欠下沉重的债务。 我省目前只有少数镇开展了城镇规划。而且,各镇的城建管理机构尚不完善,城镇管理工作远跟不上发展形势,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有些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布局散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用地矛盾突出,存在与农民争地现象;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缺乏特色;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6、城镇化制度安排不适应城镇化的要求 在城镇化进程中,

16、一些制度安排不完全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如,原有的户籍制度较大地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城镇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对进城望而却步;土地管理制度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镇产业发展政策定位不准,一些城镇职能雷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这些制度都与城镇化所要求的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和要素聚集不匹配,造成了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和政策性失衡,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初步分析,形成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认识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了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安

17、徽及全国城镇化的发展,使其被迫走上了一条非城镇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其次,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新形势下的区域、城镇竞争激烈程度认识不够,对区域、城镇发展必须遵循专业化分工协作规律认识不足,自觉不自觉地仍然沿用“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封闭式的建设模式,对如何塑造城镇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 规划方面。我国的城镇规划理论和实践是在“一五”时期开始建立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城镇国有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包括安徽在内的许多地方城镇规划还没有跟上形势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镇规划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规划比较滞后。 投资方面。安徽及中西部内陆省份,由于区位

18、劣势和国家投资不足,使这些地区的重工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从而影响其城镇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基本走的是内生型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尤其是引进外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省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制约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制度方面。我国自1956年实行城乡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迁移。这种制度尽管近年来有所松动,但仍设置许多条件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入,使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福利、保险等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别。 三、当前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1、牢固树立科学、系统的城镇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城镇是人与城镇、经济

19、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载体,城镇化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自然成长机制和调节机制起作用,政府要在尊重城镇化规律的前提下引导、推进城镇化,防止人为“控制”或“拔高”。同时,城镇化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包括城镇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诸多层面的内容,各级城镇领导必须摒弃过分看重城镇化率和城镇建设面貌的片面做法,树立正确政绩观,在推进过程中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防止以偏概全、以当前透支未来。 2、坚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让市场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广泛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主体功能、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发展阶段均有较大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城镇

20、化发展的目标和模式选择上要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城镇化必将出现多元化格局。当前,应从发展大中小城镇的三难争论、抉择中摆脱出来,在城镇化规模上克服过分依赖指令计划、规划设计及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形成符合本地地域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决定不同城镇规模等级及其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乃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化配置作用,合理把握城镇建设进度。包括“经营城市”的管理模式、方法、手段也应更多市场化。政府职能重点转向城镇化规划和政策制定、监督规划和政策实施上来,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政策保障及服务;体现在对市场作用进行必要的补

21、充,以改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果;体现在从国家或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求出发,从维护公共利益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及时介入,或对市场选择失效的行为加以限制或排除等,通过发挥政府规划、服务、规范、宣教等作用来推进城镇化.形成政府制定规制,规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展开竞争,竞争产生绩效的制度安排,逐步营造一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机制。 3、坚持走“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的城镇化道路,不断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为基础和动力的。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不仅发挥不了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容易带来

22、各种各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各地应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努力促使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城镇成长、集聚,依托集聚的产业建立、发展城镇,构筑特色鲜明、富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并促进、带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间的互动发展和良性循环。 4、坚持走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城镇是资源环境集约使用的一种空间形态,但城镇发展的自身张力并不能实现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自动平衡。当前,新型工业化道路已被确定为我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与之对应,我国城镇化必然也要走一条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集约式发展的道路。这就需

23、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镇化初期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工业化水平及其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充分挖掘资源环境潜力,集约使用资源环境,合理投入各类生产要素,获得资源环境利用的最佳综合绩效,努力促使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互动发展。国家层面上应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政策,避免下面在操作中“一刀切”。 5、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任务,对城镇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在政策上、资源配置上和经济社会上平等对待“三农”。主要任务包

24、括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规划布局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服务功能一体化: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社会进步一体化。任务十分艰巨。当前还需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及城镇化结合起来。我国人口众多,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使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在相互协调中共同进步,操作中应防止将两者对立或等同起来。 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与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城镇化体制机制 一是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在城、乡间建立起充当产业关联的中介和过渡带,逐步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工业协调发展。二是鼓励引

25、导乡镇企业在空间聚集,逐步改变农村分散工业化的现状,向相对集中工业化方向发展。三是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四是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五是进一步改革城镇尤其是县城以下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编制、职能配备和机构设置上适应城镇发展需要,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农村管理城市”的问题。 2、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一要加强建设用地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保证城镇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出台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土地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建

26、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土地二级市场流转,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对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的有效耕地优先用于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开垦指标,有效增加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二要积极推进集约用地,着力提高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努力向地上和地下拓展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以切实保护耕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三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对按规划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已退宅还田、退地还耕的面积,可在新址等量置换农用地作为新的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在政策上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四要重视城市用地性质的多宜性,缓解城市发展与农业争地的矛盾

27、。五要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加快建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可以保留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鼓励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用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 3、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加快推进户籍管理改革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就业机会的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做好农民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城乡一体的低保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基本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上实行平等化。 以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为重点,不断改革创新户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方便农民

28、进城入户。全面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管理限制。全面实行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人口中登记常住户口的政策。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与城镇居民一样拥有同等发展机会。全面落实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农民工的待遇。 4、加强法制化和城乡规划管理 加强城乡规划立法工作。科学确立城镇发展决策机制,完善城镇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对已经编制并获得批准的城镇规划,不能由领导人随意改动。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建议国家和各地区加紧立法和各项配套法规的建立和实施,尽快出台城乡规划法、户籍法、农民工社会保障法等。 充分发挥城乡

29、规划在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抓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城镇的数量和空间布局,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严格城镇规划的审批管理,加强对规划资质单位工作的评估。城镇规划和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条件,加强对缺水城市水源地和供水设施的保护,适度控制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 5、坚持“六结合”,夯实城镇化基础 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通过工业化实现“以工补农”,为统筹城乡发展积累资金;把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城镇化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大力扩展城镇功能;把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把城镇化与劳

30、务输出结合起来,通过劳务输出,培养人才,积累资金和技术,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并向城镇集中;把城镇化与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结合城镇规划,鼓励设立民营经济集中区。 6、深化财税体制和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是研究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财税体制,形成人口增加必然带来税收增加的机制,将一部分收入稳定、收益较高的税种留给城镇政府,提高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比重。二是出台化解基层城镇建设债务的办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设立中西部小城镇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小城镇的投入。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规范经营城镇建设用地,使城镇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基

31、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五是根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型确定相匹配的投融资方式,努力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市场主体投资为主导、以项目法人为融资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格局。原则上,对那些公共产品特征强,特别讲求社会效益,自身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主要由政府各级财政资金安排建设,也可以接受国内外捐赠和援助资金推进建设;对那些自然垄断特征强,既讲求经济效益,也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性项目,可采用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国有资本调动全社会资本,鼓励发行市政建设债券、特许投资经营、BOT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对那些市场调节灵敏,投资收益较高,特别讲求经济效益的有

32、竞争性项目,应以市场竞争为主展开经营和融资,财政可注入一定引导资金或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鼓励。六是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符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性质和特点的金融产品,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主动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7、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事关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及早应对。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培育好接续产业。同时根据客观需要及资源条件、资源区域分布,实现原材料开采企业与开发、加工制造企业的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大力支持民营、合资、独资、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此外,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工人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难

33、度大的实际,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上还应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资源型城市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 8、进一步整合空间规划,改进省级规划管理体制 当前,空间规划已成为政府通过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改委、国土资源、建设部分别加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特别是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但如不进行必要的整合,各规划间容易形成交叉和矛盾。这在市县一级已有所表现。因此,要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空间的资源环境要素,在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之下,加强主体功能区、城乡建设、土

34、地利用三类空间规划的衔接乃至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整合。由于此项工作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相比,其内涵与外延要大得多,关系到城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及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涉及到建设、国土资源、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环保、工商、民政、财政等诸多部门。目前有些省份(如安徽)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直放在建设部门,城镇化规划也由其编制,这样的设置不利于城镇化健康、统筹发展,建议改变这一片面做法,做到上下对口。 9、建立城镇化发展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 目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只有城镇化率,难以涵盖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建议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

35、,以便对城镇化健康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对各级城镇领导进行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围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建议对以下指标予以考虑。一是反映城镇经济类指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如单位GDP能耗、水耗、地耗)、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构成、技术进步、人民收入等。二是反映城镇建设类指标。包括城镇合理布局、交通、水电气供给效能、电信网络等。三是反映城镇生态环境类指标,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等;四是反映社会进步和城镇文明类指标,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市民素质、人文自然观、人均公共生活空间等。(课题指导:余群 执笔:彭木生、徐斌、李全军)12.16.202212:5712:57:2222.12.1612时57分12时57分22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12:57:22 下午12:57:22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2:57: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