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657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011年12月)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是为消费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武威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基础差,尽管近10年来,武威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1、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威旅游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具体表现

2、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地位初步确立,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撤地设市以来,市一届一次党代会、人代会提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加快培育,2002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规定, 2008年7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在2009年的市委全委会议上再次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市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9年起,每年在市财政中安排100万元用于旅游宣传和产品开发的引导资金,2011年起增加到500万元,支持旅游业发展。并在旅游产业开发税收、用地、投资等方面制定了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思

3、路、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武威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126万人次,旅游收入1.20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0.68万人次;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179.23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42%,旅游综合收入8.26亿元,比2001年增长588%。近几年,随着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逐年加大,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武威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

4、年递增。2011年,全市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47亿元。(三)促销手段不断创新,客源市场全面拓展 我市着力打造以“马踏飞燕”为标志的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旅游形象,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天马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全国乡镇企业贸易洽谈会会,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综艺节目来武造势宣传,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黄渤海等地区进行了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推介;通过邀请国内外旅行商、参加国内外的知名旅游展示展览会,在中央电视台、读者杂志等大型知名宣传平台上专题展示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还通过赠送门票等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武威丰

5、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武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积极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武威作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旅游品牌形象正在逐步树立。(四)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逐步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旅游接待能力的快速提升。目前,全市有旅行社20家,星级宾馆饭店11家,其中:三星级7家、二星级4家;星级宾馆酒店床位数1200张、社会宾馆床位数约3700张; A 级旅游景区12个,其中:4A

6、级4个、 3A级4个、2A 级4个,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8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33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游、沙漠生态游、民族风情游、乡村绿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4条。(五)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据统计,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有100多个。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截止2010年,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900人,间接吸引劳动力10000多人,旅游总收入达8.26亿元,增加值3.0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特

7、别是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六)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群众观念日渐转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武威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通过连续举办“天马文化旅游节”,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创建卫生城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市”等活动,武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武威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

8、武威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二、武威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市旅游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新要求相比,同全省特别是与我们基础条件相差无几的市州相比,我们的旅游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六个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对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还不高,没有把旅游业发展摆到应有的位置,培育壮大旅游业的信心不足、理念不强。二是规划编制上的差距。目前,我市还没有编制完成适应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总体规划,个别县区和景区虽然编制了规划,但站位不高

9、、创新不够。景区策划设计、资源整合和创意包装不够,尚无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龙头景区。三是基础建设上的差距。市内没有高档旅游饭店,现有的旅游饭店配套设施差,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差。旅游大交通瓶颈制约尚未得到解决,游客进不来、出不去,景区(景点)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基本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上。四是宣传推介上的差距。宣传方式单一、推介经费投入不足,联动促销机制尚未建立,整体旅游形象还没有真正打造出来,特色旅游线路、景区(景点)的设计包装和促销缺乏力度。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整体影响力不大,吸引力、感召力不强,大量优质旅游资源的价值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五是体制机制上的差距。我

10、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归属多个部门,基本属于事业单位,依赖财政思想严重,缺乏经营景区(景点)、做大景区(景点)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意识。资源管理和行业管理脱节,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推动景区(景点)发展的良性经营机制还未形成。六是旅游人才上的差距。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有5900人,旅游专业毕业生仅56人,占不到1%。尤其是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加快武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目前国家和省上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

11、一系列措施办法,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武威市应该统一思想,坚定发展旅游业的信心,以落实国家、省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一)明确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思路一是要明确旅游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壮大“五大产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定位,强化措施,把提升“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城市形象作为旅游工作的主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保护开发工程,着力培育壮大历史文化游、沙漠生态游、民族风情游、乡村绿色游特色品牌,走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宣传推介、机制创新、规范管理、人才兴旅的发展路子,突出政府主导,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精品线路,

12、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许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 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后政府要 继续加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行业指导和市场监 管,发挥政府在培育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秩 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二)突出亮点,科学搞好规划编制一是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重点抓好武威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武威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县区旅游规划和重要景区的详细性规划及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规划,努力形成完整的旅游规

13、划体系。要认真组织好规划的实施环节,强化执行监督力度,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落实,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严格按规划办事。二是打造亮点景区。聘请高水平设计人员创意设计一批游客参与度高、吸引力强的旅游项目和景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集团来我市开发旅游产品,做大做精旅游景区。着力壮大历史文化游,吸引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的游客,让“过境游”变为“过夜游”;大力开发沙漠生态游,吸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周边市州的游客,拓展客源市场;加快建立两小时旅游经济圈,以天祝“小三峡”为核心,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定期不定期举办赛马会、漂流等活动,提升民族风情游品牌,辐射兰州、青

14、海互助县等市县,形成一个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培育现代农业观光游,发展乡村绿色游。探索筹建集旅游购物、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武威市游客接待中心”。(三)项目带动,全面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突出抓好干线公路、景区专线和景区之间连接公路的建设,着力构建旅游“大交通”网络。建议积极争取建设武威机场。全力配合做好兰州至张掖铁路三四线及早开工建设,加快建设金武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标识,加快通往重点景区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完善二级公路沿线服务区、加油站的旅游咨询、商店、餐饮等配套服务体系。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抓好景区的

15、旅游道路、厕所、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供水供电设施、环保环卫、安全消防、餐饮娱乐、商品购物、旅游标识、通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扶持重点旅游商品企业做好旅游新商品设计开发、项目编制、申报等工作,继续开发以马踏飞燕文物复仿制品为主的旅游商品,策划、研发、包装一批“新、优、奇、特、美”的智能化、微型化旅游商品。引导汉文化一条街、明清一条街、武威历史文化街区建立旅游商品经营门店,建设专业性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带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三)加强促销,培育开拓客源市场紧紧围绕旅游资源优势、区域旅游线路和市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创新宣传载体和手段,强势宣传推介。一是组团宣传。借助

16、省上整体形象宣传的有利时机,建立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整体联动机制,对市内旅游景区捆绑促销,采取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节会、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武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外地游客来武威旅游。二是媒体促销。在电视、报刊、杂志上对旅游景区、特色旅游项目和线路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武威旅游的知名度。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构建武威旅游网络体系,开通全国旅游信息服务12301电话,实现武威旅游网上营销、网上咨询、网络预订等综合服务。三是加强区域联合。加强与省内外的行业交流和区域合作,以实施“金武一体化”为契机,加强与金昌、兰州、西安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合作

17、交流,把旅游线路向周边区域和丝路沿线辐射,进一步完善促销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四)加强监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结合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的“抓素质提高,创优质服务;抓市场整治,创诚信服务;抓机制保障,创安全服务;抓行标管理,创规范服务;抓窗口建设,创文明服务;树立旅游行业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五抓五创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景区、旅行社、导游和宾馆饭店各项管理制度,推动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建设;着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突出抓好行业自律,依法加强监管,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对旅行社、导游、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的管理;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开展绿色旅游饭店评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武威旅游形

18、象;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积极开展“诚信服务、放心旅游”活动,营造文明、规范、安全、清洁、优美的旅游环境。(五)培育新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一是完善产品结构。积极发展观光游,大力开发休闲体验旅游项目,加快我市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转变。完善旅游产品的服务功能,重点景区和有条件的景区要加快景区娱乐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开发建设,增加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消费性的旅游项目,促进景区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服务项目,以适应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风光、乡土风情

19、、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六)完善机制,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旅游人才培养列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市职业技术学院要适应市场需求,增设旅游相关专业,加强旅游策划、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成立武威市旅游职业培训中心,加快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突出抓好导游队伍和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12.16.202213:0013:00:0422.12.161时0分1时0分4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1:00:04 下午13:00:04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3:0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