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677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看法的调查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论文大赛编码: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六届“经管杯”学术论文大赛第六届“经管杯”学术论文大赛 报名表报名表 作 品 名 称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告 参 赛 者 伍敏 郭璐洋 邱少威 指 导 老 师 龚文进 年 级 专 业 2009/2010 级 应用心理学 专业 联 系 电 话 一三 580329050(619050) 电 子 信 箱 类 别: A 社会调查报告 B.社科类学术论文 C.发明制作 注:1.“x”请尽量填写便于我们联系您的手机号码(长号、短号都请一并注明)(长号、短号都请一并注明)。 2.“类别”处,请在您所选择的项目前用“”代替

2、“”。 3.“论文大赛编码”由院学生会统一填写, 第六届“经管杯”学术论文大赛第六届“经管杯”学术论文大赛报名表报名表 作品名称 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告 第一作者 伍敏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91.02 学 历 ( B)A专科生 B本科生 C硕士研究生 D博士研究生 类别 (B)A 个人作品 B集体作品 (A)A本、专科生类 B研究生类 年 级 2009 级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入 学 时 间 2009 年 学 制 4 年 手机/小灵通 一三580329050 合 作 者 情 况 姓 名 性 别 所在单位(学院、系、专业、年级) 学历 年龄 备注 郭璐洋

3、 女 09 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 本科 21 有无合作者 请在此说明 有 无 请在您所选择的项目前用“”代替“”。 邱少威 男 10 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 本科 20 作 品 分 类 ( A ) A 社会调查报告 B 社科类学术论文 C 发明制作 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告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了解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其的创新进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网上进摘要:为了了解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其的创新进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网上进行收行收发问卷,并通过得出的数据分析人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看法,从而促进我们对中医药

4、事业发发问卷,并通过得出的数据分析人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看法,从而促进我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认识。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们提出展的认识。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我们提出 6 点建议点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 发展发展 高校高校 1.中医药发展史概况中医药发展史概况 1.1 国内中医药发展国内中医药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 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 战国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 20 世纪六个时期。 1.1.1 中医药学的初创中医药学的初创 远古社会至东周的

5、春秋是中医学起源时期, 人类在长期求生存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摸索探讨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 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医药知识, 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2 中医学的经验积累中医学的经验积累 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黄帝内经 , 五十二病方 , 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大批的医学家,期中张机华佗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1.1.3 中医理论的奠基中医理论的奠基 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全面继承与临床方治的变革和发展时期,

6、开始对医经进行整理与研究,病因病机学专著问世,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采。特别对一些病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对外感热病以及急性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并重视养生,炼丹。本草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大量方书的问世为后世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临床医学是中医学发展的主流,且日渐专科化,服石之风由盛而衰,并开始兴办国家中医教育。 1.1.4 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 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晋唐以来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伤寒学开始形成,辨证论治法则崛起,著名医家刘完素,张元素,张

7、从正,王好古相继提出了火热论,脏腑辨证说,攻邪说等新观点,犹如花叶递荣,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中医学的崭新时代。 1.1.5 中医的革新趋势中医的革新趋势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 尽管社会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但中医学按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已成熟,理论思维日益深化,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全书,类书,丛书及各科著作大量出现,对治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力推进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 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 ,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8、1.1.6 二十世纪的中医学二十世纪的中医学 二十世纪前半叶,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 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而受到歧视,并引发生存危机。因此, 中医学在中医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按其自身规律继续缓慢的发展, “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在基础理论方面整理收集,考证古医书,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临床各科则不断地总结新的医疗经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学者和专著。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民间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成立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出

9、版了大量中医药报刊等, 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并开展科学研究; 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 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使中医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1.2 国外中国外中医药发展医药发展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中医学的阳光不仅一直普照着华夏大地,也照耀到了华夏大地以外广阔的空间,而且空间越来越大。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医药就传到了朝鲜,随后传到了日本,传到了中国的远近邻国。中医药学传入欧洲的时间应该不晚于明代。大约在一八世

10、纪中期,中医药传入了美国。至 20 世纪末,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一三 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中医药在世界上 162 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在八个国家获得了合法地位,在九个国家被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中医药学真正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医学。 2.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有淡化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有 2800 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 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之四十,西药占百分之六十。”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院

11、普遍掺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在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2004 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 37.4,中成药费用占 6.57,中草药占 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 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一八,比 2005 年的 28下降了 10。与此相关的是,2006 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为 3.56和 24.47,均比上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 数据显示,农民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 2000 年时下降了 10

12、 个百分点, 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 67变成现在的 38.34。 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徘徊不前。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 8090 年代前期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 1996 开始,出口不进不增长,还出现连年下降,1999 年的中药出口是 1995 年的 69。据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 5 亿元上下, 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 5。 基础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缺乏创新。80 年代中期,中医多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适时的出现在医坛, 整个中医学被作为研究对象而置于多学科、 多视角、 多层次的观

13、察之中,是科学的理性真正切入中医学的体层。 然而, 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含的现代科学思想后,便步履维艰,并未形成知道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研究薄弱,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过多,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的思路方法上,多学科尤其是大学接入中医药领域不足,学科间接触不良、交融不畅,难以形成学科碰撞,就难以形成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3.当今人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当今人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 3.1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我们就人们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展开了一次社会调查, 采用的是网上收发调查问卷的方式,总共收到问卷 81 份,有效问卷为 81 份。其中男生 4

14、7 份,女生 34 份。而在年龄分布方面,14-一八岁的有 27 人,占 33.33%,一八-23 岁的有 53 人,占 65.43%,23-25 岁的有 1人,占 1.23%。 3.1.1 数据情况数据情况 (1)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得出,有 81.48%的样本都有过喝中药的经验,说明中药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 (2)通过样本年龄和是否有喝中药的经验的数据的交互分析看来,有喝中药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大,14 岁-一八岁没喝过中药的比例比一八岁-23 岁的比例大 10%,说明中药的宣传还应该低龄化。 (3) 通过样本是否就读医药类的院校专业与是否有过喝中药的经验的数据交互分析可看出,属于医药类

15、院校专业的样本喝过中药的经验大于非医药院校专业的样本 20%。 而医药类院校专业与非医药类院校专业的区别在于, 接触到的中药文化会多得多, 因此我们也要在大众中增强中药文化的传播。 (4)在调查的样本中,在得了感冒发烧等不算很严重的病症时,有 76.54%的样本会选择西医药,其中有 17.28%的样本选择只服用西药,而有一八.52%的样本选择看中医,则看中医和只服用西药的样本比例比较相似。那么说明造成选择中西医药的差别的关键在于中药。 (5)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得出,样本选择西医药的原因主要是见效快,作用点明确。当样本得类似感冒发烧等小病的时候,往往会先希望缓解到症状,即先治标,因此西医药往往会

16、成为第一个考虑对象。 (6)医药类院校专业的样本在得了感冒发烧等小病的时候,选择求助中医的比例大于非医药类院校专业的样本 16.67%,说明还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足的问题导致的。 (7)在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样本在选择求助中医西医的时候,不再是一面倒向西医药,选择中医的有 46.91%,选择西医的有 53.09%。说明人们在面对不同的病症会选择不同的医疗方式。较严重的病会引起人们的风险意识,会考虑到很多因素,因此在选择医生的时候会有所斟酌。 (8)我们继续就这个问题做出了交互作用分析,将样本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时候,以及他们分别选择中医或西医的原因进行交互分析,得出数据为:求助中医的样

17、本中,有39.47%是因为觉得中医会副作用较少, 26.32%认为中医治疗该类病症的效果会好过西医, 剩下的 26.32%认为中医可以治本,不会一直被该病干扰。然而没有一个样本把原因定位在价格优惠,说明人们在面对治疗病情较严重的病症时,价钱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做中医药事业推广时, 侧重点不应该在价格方面, 说明大众对自身或身边亲人的身体健康较为重视,主要都是考虑到中医是否有效,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等。 (9)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62.97%的人选择西医是因为西医见效快,方便服用,接近 1/4的人没有明确原因,而追究西医是否具有明确治疗目的的人数最少,只有 12.35%。这说明大众更关心的是

18、医术的作用及其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式)是否简便,也就是医术的实际作用与操作方式,而不关心其治疗思想及内涵。 (10)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62.97%的人选择西医是因为西医见效快,方便服用,接近 1/4的人没有明确原因,而追究西医是否具有明确治疗目的的人数最少,只有 12.35%。这说明大众更关心的是医术的作用及其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式)是否简便,也就是医术的实际作用与操作方式,而不关心其治疗思想及内涵。 (11)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绝大部分人(81.8%)都会尝试中药饮品,拒绝尝试的只有少量的 6.17%,说明中药饮品具有较广大的销售市场。 (12)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90.一三%的人认为

19、凉茶非常有用,甚至总体的 53.09%在平常也常常和凉茶,而不管是否生病,这说明中药凉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三)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有 83.95%的人认为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等中医技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总体中,只有 37.04%的人尝试过这些治疗,有 54.32%的人没有尝试过这些治疗方法但依旧觉得非常有用,这说明了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在大众中存在一个较高的治疗评价,但是这些技能的推广远远不足。 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是中医特色技能,对于这种治疗方法的看法, 14-一八岁的抽样样本中有 62.96%没有尝试过, 但觉得有效; 有 14.81%尝试过, 也认为有

20、效; 其余的 22.22%则没有尝试过,也认为没有效。在一八-23 岁的抽样样本中有 49.06%没有尝试过,但认为有效;有 37.74%尝试过,也认为有效;而其余的 11.32%样本则没有尝试过、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没有效。 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 此次调查的大众为 14-25 岁的青年群体, 各年龄阶段相比,23-25 岁的青年更少的接触这些中医技能,从这里可以说明近几年中医在传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是中医特色技能,对于这种治疗方法,在跟医药类有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51.85%的样本尝试过这种治疗方法,并认为有效;有 29.63%的样本虽没有尝试过,但也认为有效

21、;其余的一八.52%的样本则是尝试过,但认为没有效。在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 66.67%的样本没有尝试过,但认为有效;而有 12.96%的样本没有尝试过并且认为没有效;有 19.37%的样本尝试过这种治疗方法,并且其中有一八.52%的样本认为有效。 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 跟医药类相关的院校或专业与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专业的群体相比,跟医药类相关的院校或专业的群体会更多的接触中医,也更相信中医。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大众不相信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中医的不了解,所以普及中医知识,造就一个良好的中医环境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基石。 (14)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76.47%的人

22、不了解针灸,艾灸,推拿,拨火罐这些中医技能,其中,总体的 37.25%没怎么听说过这些中医技能,39.22%不知道这些中医技能有什么用处,只有少数人因为价钱等原因拒绝尝试针灸,艾灸,推拿,拨火罐等。 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 没有尝试过并且认为这些中医技能(针灸, 艾灸, 推拿,拨火罐等)没有效的群体都是因为平时不了解中医 (占 71.43%) 以及很少接触中医 (占 28.57%) , 同时,在部分没有尝试过但认为这些中医技能有效的群体中, 对中医不了解和很少接触中医也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但是只有少数人认为中医价格高,有点老土。这说明中医在大众中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 即使大众对中医不了解也会去尝试

23、中医。 我们不应该去辜负大众对中医的这种信任,应该更积极的提高中医水平。同时,更要多多普及中医知识,让更多的群体去了解中医,信任中医。 (一五)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74.07%的人没有参加过与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大中医的社区服务,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而参加过该类社区服务的人中,接近 3/4的人认为服务人员技术一般, 这说明我们不仅需要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更要努力提高中医人才的技术水平。 在跟医药类有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 55.55%的样本参加过与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 ,其中有 40.74%的样本认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14.81%的样

24、本认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非常好; 在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 88.89%的样本没有参加过与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 ,其中有 59.26%的样本认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29.63%的样本认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非常好;只有 11.11%的样本参加过与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 ,并且只有 1.85%的样本认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非常好,其余 9.26%的样本则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 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 跟医药类相关的院校或专业与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专业的群体相比跟医药类相关的院校或专业的群体会更多的接触中医。 (16)根据我们的

25、问卷数据,虽然在题一三中有 83.95%的人都认为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只有 53.09%的人会去尝试与中医有关的保健社区服务之类的活动,本问卷所设题目并不能较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或许是出于在公共场合的不便。 如果有免费的社区服务,或者在校内有免费艾灸拨火罐等保健服务,在跟医药类有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 74.07%会尝试去体验;在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者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 42.59%会尝试去体验,剩下的 54.71%则不会尝试去体验。 (17)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大众对中医的主要印象是“更注重治本” 、 “治疗时间长” 、 “需要发扬中医”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26、79.01%,69.14%,58.02%,次要印象为“中药无副作用” 、“适合治疗疑难杂症” 、 “价格优惠” 。极少数人对中医抱着敌视态度。 (一八)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中医现在发展的最大弊端是中医药知识不够普及,涉及面太少,大众主要接触的是西医,而非中医。其次是中医的创新问题,不能只抱着中医经典,中医也要随着时代去进步。 3.1.2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1)人们对中医药事业的态度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第 5、6、7、9、10、11、12、17 题,我们主要研究人们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年龄以及院校专业对人们对中医药事业态度的影响。 人们在面对小病 (例如感冒发烧) 的时候, 往往因为希望更快的缓

27、解症状而选择西医西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西医西药的作用点明确,见效更快,他们希望尽快摆脱疾病困扰,避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因此往往会选择西医药。这是中医药不可避免的冲击。 然而人们在面对病情较重的病症时(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选择中医药的比例大很多,但仍然是西医药领先。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选择中医药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认为中医药的副作用较少,因为运用西医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时候,很难避免高科技仪器进行治疗,我们知道, 这些仪器往往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会有部分人考虑到这个因素而求助中医。但仍有超过半数的样本选择了西医, 我们结合到后面题目的数据可知, 人们对中医药人才的技术仍不算十分认

28、可,对治疗效果不可肯定。 对于凉茶的态度,有 53.09%的样本表示常喝凉茶,有 37.04%的样本表示觉得凉茶有用,但生病才会喝。 证明人们对凉茶还是比较欢迎的。 但因为我们的样本主要采集地点在广东省内,而我们知道,其他省份的凉茶普及度并不够广东省高。 根据调查,样本对中医药的印象有三点最为突出,分别为注重治本(79.01%) 、治疗时间长 (69.14%) 、 应该发扬中医 (58.02%) 。 则可以看出其实人们对中医药的态度还是支持为主,但是中医药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尤其人们在生病的时候渴望可以尽早得到痊愈,如果中医药事业能在治本的基础上,在治疗时间方面有所突破,将会

29、大大发展该事业。 (2)好好改良并宣传中药,大力发展中药饮片 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 80%的人都有喝中药的经验,与此同时,有超过 80%的人愿意尝试中药饮片,说明中药的知名度很高,那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则要考虑到中药本身的缺陷,即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不选择中药的原因,这方面需要继续调查,我们猜测有以下原因:一是中药给人们的普遍感觉是苦,觉得难以下咽;二是中药给人感觉服用起来比较麻烦,不符合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三是人们对中药的认识还不够,未能很好的了解中药的作用,认为是药三分毒,但中药用得好可以有强身保健的作用,不一定要在生病的时候才服用。结合以上猜测,我们认为应该好好发展中药饮片事业,并且好好宣传

30、各种身边常见中药的作用。 (3)人们对中医药事业的期待 在如果有免费社区服务的情景下,有 53.09%的样本表示会尝试体验。但是当我们将其与年龄,所在院校专业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14-一八岁的样本中,只有 29.63%的样本表示会尝试参与,然而在一八-23 岁的样本中,有 64.一五%的样本表示会参加。说明社区服务应该普及到年龄小的人群中,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接触到社区服务,并且应该做适当的宣传。 而就读于医药类院校专业的样本有 74.07%选择尝试参加,而非医药类院校专业的样本只有 42.59%愿意尝试参加。 主要是就读于医药类院校专业的人接触了解到的中医药知识较多,较能清楚了解

31、到这些中医特色技能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加大中医药知识的传播, 尤其是社区服务项目的介绍,鼓励大家多参与多体验,并在其中渗透相关知识,让大家多多了解中医药知识。 (4)人们对中医药事业的了解 绝大部分的人群是认为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这些中医特色技能对治疗师有效。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尽管医药类院校或专业中尝试过这些治疗方法的人比非医药类院校、 专业的人多,但是不管是否在医药类有关的或无关的院校、专业的抽样样本中,有八成的样本认为这些治疗方法有效。 对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的了解、 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进步的空间。 由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 在所有抽样样本中, 有超过半数的样本特别是低龄的人群

32、没有参加过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并且对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持一般态度。可以由此推论到整个人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中医的社区服务(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了解不深,可以加大对中医有关社区的宣传,在此同时,反映出社区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进步的空间,有待提高的空间。 人群对中医的社区服务热情不高、了解不足。在实验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所有抽样样本中如果有免费的社区服务,或者在校内有免费艾灸拨火罐等保健服务,有一半的样本愿意去尝试。由此可以从侧面看出,人群对中医的社区服务热情不高,又或者是人群对其的了解不够深入。 最后,得出重要结论:社区服务不够普及群众,中医特色技能人员的技术需要提高。为此,我们提出几

33、点建议。第一,根据我们对样本是否尝试过中医特色技能(针灸推拿、拔火罐等)的调查,这说明中医特色技能未普遍到低龄人群,应该从小宣传起,让社区服务普及到家家户户,至少让尽可能多的家庭体验一下中医特色技能。第二,我们应该积极提高中医特色技能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服务意识,使其能为成为中医中的一个特色。第三,应该积极宣传中医社区服务,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走近中医、接受中医,也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得到帮助甚至助人自助。 3.1.3 提出建议提出建议 提高中医技术水平。提高技术从学生抓起,相关高校应该多注重理论和实习结合,并尽可能地让老师对学生做出指导。而学生乃至现在的中医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医学界应

34、该多交流,提高自己的医术。 提高服务意识。 要增强中医特色技能人员服务意识, 不仅使其技术能成为中医中的一个特色,而且能使技能人员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中医特色。 注重中西结合。由于西医药具有作用点明确,治疗时间较短的好处,中医药应该与其进行取长补短,中西结合。 弘扬中医文化,让中医药文化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家家户户。中医文化流传已久,一方面是中国的特色。 色,另一方面更是可以提高人群的素质。弘扬中医文化,利大于弊。同时,由于人们对中医药的知识认识不足,甚至还有部分误区,所以应该在小区、学校、公司等地方均定期开展相关讲授,让人们在具有基本的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使更多的人群了解中

35、医、走近中医、接受中医、爱上中医。 社区服务要普及群众。 为此, 建议在各社区中开设一个服务点, 使人们方便得到社区服务,与此同时,能使人们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开拓更多中医药事业的副业,拓展中医药的涉及面,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中医药事业,而不是觉得离自己很远,觉得摄取不方便等。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R.国发(2009)22 号,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9 唐汉钧.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从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看继承与创新 N.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第 3 期) 曹成成.浅析中医发展史及其现状R.0940901,无:无,2010 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

36、告高校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看法调查报告 各位大家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位对中医药事业的看法,现恳求各位花两分钟的时间做这份文件,问卷涉及到到所有私人资料均会保密,仅为研究所用,谢谢大家! 1.请问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 2.请问您的年龄是 单选题 必答题 14-一八岁 一八-23岁 23-25岁 25-28岁 28-35岁 35岁以上 3.请问你所在的学校或者专业 单选题 必答题 跟医药类有关的院校或者专业 跟医药类无关的院校或者专业 4.请问您从小至今有没吃中药的经验 单选题 必答题 有 没有 5.平时您如果得了感冒发烧等病症时会选择 单选题 必答题 看中医 (请跳至第6题) 看西医

37、(请跳至第7题) 只吃中药 (请跳至第6题) 只吃西药 (请跳至第7题) 6.(对应第四题)如果你选择了中医或中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单选题 价格优惠 觉得治疗效果好比西医西药好 副作用少 觉得中医治本 7.(对应第四题)选择西医或西药的原因是 单选题 见效快,作用点明确 方便服用 认为西医或西药有明确的治疗目的,更放心 8.那您身边的人如果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你会劝 ta 单选题 必答题 求助中医 (请跳至第9题) 求助西医 (请跳至第10题) 9.(对应第七题)如果你选择了中医或中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单选题 价格优惠 觉得治疗效果好比西医西药好 副作用少 觉得中医治本 10.(对应第七题)

38、选择西医或西药的原因是 单选题 见效快,作用点明确 方便服用 认为西医或西药有明确的治疗目的,更放心 11.中药类有中药饮片, 服用十分简单, 而且价格比西药实惠, 你会考虑选择它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不会 看情况 12.凉茶也算是中药的一种,请问你对凉茶的看法怎样? 单选题 必答题 觉得凉茶很有用,没有病也常喝 觉得凉茶很有用,但只有生病才会喝 觉得凉茶效果不好,有病没病都不喝 一三一三.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是中医特色技能,你觉得这些治疗方法怎样? 单选题 必答题 尝试过,觉得有效 (请跳至第一五一五题) 尝试过,觉得基本没有用 (请跳至第一五一五题) 没有尝试过,但觉得有效 (请跳至

39、第14题) 没有尝试过,也认为没有效 (请跳至第14题) 14.如果没有尝试过拔火罐、艾灸等中医保健项目,请问原因是 单选题 觉得完全没必要,有点老土 没怎么听说过这些,平时生活中接触不到 觉得会价钱贵,不想浪费钱 不知道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处 一五一五.你参加过与中医有关的社区服务(针灸,艾灸,推拿,拔火罐)吗?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参加过,服务人员技术非常好 参加过,服务人员技术一般 没有参加过,但觉得服务人员技术非常好 没有参加过,但觉得服务人员技术一般 16.如果有免费的社区服务,或者在校内有免费艾灸拨火罐等保健服务,请问您会去尝试体验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不会 17

40、.你对中医或中药的印象如何? 多选题 必答题 更注重治本 中药无副作用 适合治疗疑难杂症 治疗时间长 价格优惠 应该发扬中医 很神秘 伪科学 应该取缔中医 其他(请填写) 一八一八.请问您觉得中医药发展现在最大的弊端在于 多选题 必答题 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过分讲五行阴阳 只依据前人经验,没有创新 中医药知识不够普及大众 中医药事业的涉及面太少,平时接触西药比较多 中医不够西医的医生技术好 无法推广到世界 其他 Powered by 问卷星问卷星? xsojumpx 2022 年年 12 月月 16 日星期五日星期五 13:05:16 12.16.202213:0513:05:1622.12.161 时时 5 分分 1 时时 5 分分 16秒秒 Dec. 16, 2216 December 20221:05:16 PM13:0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