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892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200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源国礼俗ppt课件.ppt(2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源国礼俗,中国主要客源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蒙古英国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印度尼西亚法国,第一节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第二节 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第三节 美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第四节 大洋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第五节 非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第一节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一、日本二、韩国三、泰国四、新加坡五、马来西亚六、印度七、缅甸,一、日 本,(一)、礼节礼貌,鞠躬作为见面礼节 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要互换名片 日本人的信条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忌讳高声谈笑在正式场合,通常穿西式服装,在隆重的社交场合或节庆日,时常穿着自己的国服和服到日本人家里

2、做客时,进门前要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 。,(二)、饮食习惯,主食以大米为主,多用海鲜、蔬菜,讲究清淡与味鲜,忌讳油腻;日本人非常爱喝酒; 人们普遍爱好饮茶,特别喜欢喝绿茶。,寿司,三文鱼片,(三)、节庆习俗,新年1月1日,庆祝方式似我国春节。前一天晚上吃过年合家团圆面,“守岁”听午夜钟声,新年第一天早上吃年糕汤,下午举家走亲访友。1月15日是成人节,庆祝男女青年年满20周岁,从此开始解禁烟酒。女子过成人节时都要穿和服。女孩节是3月3日,又称。雏祭”,凡有女孩子的家庭要陈设民族服装和玩具女娃娃。,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樱花节,此期间人们多倾城出动赏花游园,饮酒跳舞,喜迎春天。5月5日是男孩节,

3、旧称“端午节”,习俗似我国的端午节,此时家家户户都要挂菖叶、吃粽子。9月15日是敬老节,社会各界和晚辈会向高龄者赠送纪念品。11月3日是文化节。,(四)、禁忌,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的颜色,忌荷花图案。探望病人时忌讳送菊花、山茶花、仙客来花、白色的花和淡黄色的花。对金色的猫以及狐狸和獾极为反感,认为它们是“晦气”、“贪婪”与这一数字的习俗。可是对于“4”与“9” “狡诈”的化身。日本人有着敬重“7”,却视为甚为不吉。原来,“4”在日文里发音与“死”相似,而“9”的发音则与“苦”相近。在三人并排合影时,日本人谁都不愿意在中间站立。他们认定,被人夹着是不祥的征兆。日本人很爱给人送小礼物,但不宜

4、送下列物品:梳子、圆珠笔、T恤衫、火柴、广告帽。在包装礼品时,不要扎蝴蝶结。同他人相对时,日本人觉得注视对方双眼是失礼的,通常只会看着对方的双肩或脖子。,日本人不给别人敬烟。在宴客时,忌讳将饭盛得过满,并且不允许一勺盛一碗饭。饮食禁忌是不吃肥猪肉和猪的内脏,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吃羊肉和鸭肉。,日本人在用筷子时,有“忌八筷”之说。舔筷;迷筷,手拿筷子,拿不定吃什么,在餐桌上四处寻游;移筷,动一个菜后又动一个菜,不吃饭光吃菜;扭筷,扭转筷子,用舌头舔上面饭粒;插筷,将筷子插在饭上;掏筷,将菜从中间掏开,扒弄着吃;跨筷,把筷子骑在碗、碟上面;剔筷,将筷子当牙签剔牙。,二、韩国,(一)、礼节礼貌,一般都采

5、用握手作为见面礼节、鞠躬或者点头致意 ;在交际应酬之中通常都穿着西式服装 ;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喜欢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二)、饮食习惯,韩国人饮食的主要特点是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爱吃的菜肴主要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一般都不吃过腻、过油、过甜的东西,并且不吃鸭子、羊肉和肥猪肉。男子通常喜爱烧酒、清酒、啤酒等。在用餐的时候,韩国人是用筷子的。与长辈同桌就餐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在用餐完毕后要将筷子整齐地放在餐桌的桌面上。,韩国泡菜,(三)、节庆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农历四月八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农

6、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韩国人还很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传统饮食是种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四) 、禁忌,由于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4”这一数目十分厌恶。受西方礼仪习俗的影晌,也有不少韩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与韩国人交谈时,发音与“死”相似的“私”、“师”、“事”等几个词最好不要使用。将“李”这个姓氏按汉字笔画称为“十八子”,也不合适。,需要对其国家或民族进行称呼时,

7、不要将其称为“南朝鲜”、“南韩”或“朝鲜人”,而宜分别称为“韩国”或“韩国人”。,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强调所谓“身土不二”。在韩国,一身外国名牌的人,往往会被韩国人看不起。需要向韩国人馈赠礼品时,宜选择鲜花、酒类或工艺品。但是,最好不要送日本货。,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走在男人前面。进入房间后,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男女一同就坐时,女人应自动坐在下座,并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通常,女子还不得在男子面前高声谈笑,不得从男子身前通过。,三、泰国,( 一)、礼节礼貌,最多的见面礼节,是带有浓厚佛门色彩的合十礼。一般的交际应酬中不喜欢与人握手。泰国人所行的合十礼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规格。其一,是双手

8、举于胸前,它多用于长辈向晚辈还礼。其二,是双手举到鼻下,它一般在平辈相见时使用。其三,是双手举到前额之下,它仅用于晚辈向长辈行礼。其四,是双手举过头顶,它只用于平民拜见泰王之时。,在一般情况下,行合十礼之后,即不必握手。行合十礼时,晚辈要先向长辈行礼;身份、地位低的人要先向身份、地位高的人行礼。对方随后亦应还之以合十礼,否则即为失礼,只有佛门弟子可以不受此例限制。在交际场合,习惯以“小姐”、。先生”等国际上流行的称呼彼此相称。在称呼交往对象的姓名时,为了表示友善和亲近,不惯于称呼其姓,而是惯于称呼其名。,在正式一些的场合,泰国人都讲究穿着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服饰喜用鲜艳之色。由于气候炎热,泰

9、国人平时多穿衬衫、长裤与裙子。在参观王宫、佛寺时,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被禁止的。去泰国人家里做客,或是进入佛寺之前,务必要记住先在门口脱下鞋子。另外,在泰国人面前,不管是站是坐,忌讳把鞋底露出来,尤其不能以其朝向对方。,(二)、饮食习惯,泰国人主食为稻米饭。副食主要是鱼和蔬菜。喜食辛辣、鲜嫩之物。不爱吃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也不吃红烧的菜肴。在用餐时,爱往菜肴之中加入辣酱、鱼露或味精。,最爱吃的食物,当数具有其民族特色的“咖喱饭”。一般不喝热茶,通常喜欢在茶里加上冰块,令其成为冻茶。在一般情况有些泰国人用餐时爱叉、勺并用,即左手持叉,右手执勺,两者并用。,(三)、节庆习俗,泰历1月1日,是泰国人

10、的元旦,这一天举国欢庆。泰历4月13日至15日为宋干节,即求雨节,也叫泼水节。泰历5月9日是春耕节,这一天由国王主持典礼,农业大臣开犁试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泰历12月15日是水灯节,也叫佛光节,人们用香蕉叶或香蕉树皮和蜡烛做成船形灯,放进河里,让其随波逐流,以感谢水神,祈求保佑。此期间的河岸也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场所,(四)禁忌,与泰国人进行交往时,千万不要非议佛教,或对佛门弟子有失敬意。向僧侣送现金,被视作一种侮辱。参观佛寺时,进门前要脱鞋,摘下帽子和墨镜。在佛寺之内,切勿高声喧哗,随意摄影、摄像。,不要爬到佛像上去进行拍照。抚摸佛像,或是妇女接触僧侣,也在禁止之列。在举止动作上的

11、禁忌有“重头轻脚”的讲究。在泰国,人们认为“左手不洁”,所以绝对不能以其取用食物。比较忌讳褐色,忌讳用红色的笔签字,或是用红色刻字。睡觉忌头朝西,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四、新加坡,(一)、礼节礼貌,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华人往往习惯于拱手作揖,或者行鞠躬礼;马来人则大多采用其本民族传统的“摸手礼”。通常竖有“长发男子不受欢迎”的告示,以示对留长发的男子的反感和警告。对讲脏话的人深表厌恶。,在国家庆典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场合,经常穿着自己的国服。在社交正式场合,男子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和深色西裤,并且打上领带;女子则须穿套装或深色长裙。在日常生活里,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的穿着打扮往往各具其民族特色。华人

12、的日常着装多为长衫、长裤、连衣裙或旗袍;马来人最爱穿“巴汝”、纱笼;锡克人则是男子缠头,女子身披纱丽。在许多公共场所,穿着过分随便者,比如穿牛仔装、运动装、沙滩、装、低胸装、露背装、露脐装的人,往往被禁止入内。,(二)、饮食习惯,中餐是新加坡华人的最佳选择。新加坡华人口味上喜欢清淡,偏爱甜味,讲究营养,平日爱吃米饭和各种生猛海鲜,对于面食不太喜欢。马来人忌食猪肉、狗肉、自死之物和动物的血,不吃贝壳类动物,不饮酒;印度人则绝对不吃牛肉。在用餐时,不论马来人还是印度人都不用刀叉、筷子,而惯于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绝对忌用左手取用食物。新加坡人,特别是新加坡华人,大都喜欢饮茶,对客人通常喜欢以茶相待。

13、,(三)、节庆习俗,新加坡华人过春节相当隆重,也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信奉印度教的人过“屠龙节”。国定节日为食品节每年4月17日举行,节日来临,食品店准备许多精美食品,国人不分贫富,都要购买各种食品合家团聚、邀亲请友,以示祝贺。,(四)、禁忌,崇尚清爽卫生,对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胡子拉碴的人,大都会侧目而视。在色彩方面,认为黑色、紫色代表着不吉利,不宜过多采用黑色、紫色。对“4”与。7”这两个数字的看法不太好。这主要是因为,在华语中, “4”的发音与 “死”相仿,而“7”则被视为一个消极的数字。,要多使用谦词、敬语。新加坡人对 “恭喜发财”这句祝颂词极其反感。他们认为,这句话带有教唆别人

14、去发不义之财、损人利己的意思。在商业活动中,宗教词句和如来佛的图像也被禁用。在新加坡,人们不准嚼口香糖。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方便”之后必须拉水冲洗。在公共场合不准吸烟、吐痰和随地乱扔废弃物品。,五、马来西亚,(一)、礼节礼貌,马来人向对方轻轻点头,以示尊重。除男人之间的交往以外,马来人很少相互握手,男女之间尤其不会这么做。马来人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所谓“摸手礼”。它的具体做法为:与他人相见时,一方将双手首先伸向对方,另一方则伸出自己的双手,轻轻摸一下对方伸过来的双手;随后将自己的双手收回胸前,稍举一下,同时身体前弯呈鞠躬状。与此同时,他们往往还会郑重其事地祝愿对方:“真主保佑l”或“一路平安”

15、。被问候者须回以:“愿你也一样好。”,在一般情况下,马来人习惯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马来族男子通常上穿“巴汝”,那是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外衣。他们的下身,则围以一大块布,叫做“纱笼”。他们的头上,还非要戴上一顶无檐小帽不可。马来族女子,则一般要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她们的头上,必须围以头巾。在社交场合,马来西亚人可以穿着西装或套裙。在正规的场合里,绝对不允许露出胳膊和腿部来,所以忌穿背心、短裤、短裙。,(二)、饮食习惯,马来西亚的穆斯林是绝对不饮酒的,喜欢的饮料有椰子水、红茶、咖啡等等,不惯饮用开水。在宴请之中需要干杯时,往往会以茶或者其他软饮料来代替酒。受伊斯兰教规影响,马来西亚人的穆斯林

16、不吃猪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一切猪制品,不吃狗肉和龟肉。,爱吃米饭,喜食牛肉,极爱吃咖喱牛肉饭,并且爱吃具有其民族风味的“沙爹”烤肉串。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可以吃羊肉、猪肉和家禽肉。在用餐前,必定先用清水冲手。在餐桌上,则多备有水盂,以供人们用餐时刷洗手指。不习惯以湿毛巾干擦手部,(三)、节庆习俗,除国庆节和元旦节开斋节和“吉尔邦节”,(四)、禁忌,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和肩部;不要在其面前跷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这一动作在马来西亚人来看是十分下流的。,与其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不然有勃然大怒之疑;不要当众打哈欠

17、。万不得已要打哈欠时,务必要以手遮挡口部,否则便是失敬于人的。忌用漆筷(因漆筷制作过程中使用猪血)忌用左手赠物、进餐。,六、印度,(一)、礼节礼貌,见面礼节所用较多的是传统的合十礼。印度人所用的较有特色的见面礼节有以下三种。一是贴面礼。它流行于印度的东南部地区。二是摸脚礼。它在印度是一种礼遇极高的见面礼。具体的做法是:晚辈在拜见长辈时,首先弯腰用右手触摸长辈的脚尖,然后再用它去回摸一下自己的前额,以示用自己的头部接触对方的脚部。三是举手礼。它是合十礼的一种变通。当一手持物,难以双手合十时,则举起右手,指尖向上,掌心内向,向交往对象致敬。与此同时,还须问候对方“您好”。,目前,印度也流行握手礼。

18、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印度妇女仍不习惯于同异性握手。用左手与人相握,也不许可。在迎接嘉宾之时,印度人往往要向对方敬献用鲜花编织而成的花环。为了表示诚意,主人通常要亲自将其挂在客人的脖子上。,印度男子的着装往往上身穿一件“吉尔达”,印度妇女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是纱丽。出门在外时,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印度人大都讲究不露出头顶。印度的妇女,大都习惯在自己的前额上以红色点上一个“吉祥痣”。过去,它用于表示妇女已婚,而今则主要用干装扮。,(二)、饮食习惯,印度人主食为大米、面食。烹调的方式主要有炒、煮、烩三种。在做饭的时候,他们喜欢加入各种各样的香料,尤其是爱加入辛辣类香料,例如咖喱粉等等。印度人在饮食方面

19、最大的特点,就是食素的人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大多数印度人都不吸烟,也不喜欢饮酒,不太爱喝汤。用餐的时候,一般不用任何餐具,而习惯于用右手抓食。许多印度人认为白开水是世间最佳的饮料。红茶也是他们的主要饮料。在喝茶时,往往将其斟入盘里,用舌头舔饮。,(三)、节庆习俗,印度的节庆较多。国庆节1月26日。独立节8月15日,为庆祝印度实现独立。酒红节,也称泼水节,在印历12月(公历23月)举行。十胜节是印度教三大节日之一,于每年9月、10月举行。,灯节在印历9月(公历1011月)举行,富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前后要庆祝三天。众多节日中尤以“屠妊节”为最,它是印度教徒的新年,在印历8月见不

20、到月亮后的第十五天举行(大约在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四)、禁忌,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弯月图案忌讳送人百合花黑色亦被视为不祥的颜色“l”、“3”、“7”三个数字,均被他们视为不吉利。印度人不喜龟、鹤及其图案。,在印度,当众吹口哨乃是失礼之举。以左手递、取东西和接触别人,或摸别人的头,也是不允许的。在印度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惯于以摇头或歪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七、缅甸,(一)、礼节礼貌,缅甸人采用合十礼、鞠躬礼、跪拜礼为见面礼节 。缅甸人在走路时遇佛、法、僧、父母、师长及德高望重者,要施合十礼。在缅甸,男女通常不握手,不接触对方的身体。,在公共场合,男女若是在举止动作上过于亲密

21、,比如携手而行,相拥相抱,热烈亲吻,都会令人侧目而视。缅甸对待中国人极为亲切、友好,而且往往直接以“胞波”相称.,在极为正式的场合会穿着西式的套装、套裙和皮鞋。由于天气炎热之故,缅甸人一般都不穿鞋袜,至多穿上一双拖鞋。,在日常生活之中,绝大多数缅甸人都喜欢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妇女的着装则大多是:上穿斜襟长袖短衫,内衬白色胸衣;下穿花布长身筒裙,并且在侧面束住,但不用腰带。她们的上衣往往透明或者半透明,出门在外时大多还要披上一条彩色披巾。,( 二) 、饮食习惯,缅甸人以米饭为主食,喜食水产品。喜欢将菜拌入饭中一道吃。爱吃加入椰子汁的椰浆饭,拌有椰丝、虾松、姜黄粉的糯米饭。在用餐之时,通常讲究质精

22、量少。口味偏重于酸、辣、甜,不爱吃太咸的食物。吃饭之时,多爱加辣酱入内。,(三) 、节庆习俗,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新年,每年公历4月中旬举行。点灯节又称光明节,在缅历7月15日前后三天举行。关天门节在公历7月中旬开始,那是雨季的农忙季节,按习惯三个月内不得婚嫁。雨季过后就是开关门节,过了开关门节,婚嫁也就开禁了。,(四) 、禁忌,拜访缅甸人时,进门前最好首先脱鞋。在参拜怫寺时,尤其要注意脱鞋。与他人一同就坐时,缅甸人忌讳坐得高于僧侣,并且不允许露出膝盖或者大腿。有三种人在缅甸是不可轻视的。一是僧侣。任何场合都要对僧侣礼让三分。二是妇女。妇女在缅甸地位较高,她们可以自主婚姻,并且拥有经济收入,故

23、此有人称该国为“亚洲第一女权国”。三是军人。缅甸军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极大的权力。对军人失敬,弄不好便会惹火烧身。,第二节 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一、英国二、法国三、德国四、意大利五、俄罗斯,一、英国,(一)、礼节礼貌,极其强调所谓的“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对妇女的尊重与照顾、仪表整洁、服饰得体和举止有方。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一类的礼貌用语,他们是天天不离口的。,在进行交谈时,对英国人要避免说“Englih” (英格兰人),而要说“British”(不列颠人),因为他可能是苏格兰人或爱尔兰人。英国人,特别是那些上年纪的英国人

24、,喜欢别人称呼其世袭的爵位或荣誉的头衔。至少,也要郑重其事地称之为“阁下”或是“先生”、“小姐”、“夫人”。,男士要穿三件套的深色西装,女士则要穿深色的套裙,或者素雅的连衣裙。庄重、肃穆的黑色服装往往是英国人优先的选择。英国男子讲究天天刮脸,留胡须者往往会令人反感。,(二)、饮食习惯,英国人的饮食具有“轻食重饮”的特点。“轻食”,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在菜肴上没有特色,日常的饮食基本上没有变化。除了面包、火腿、牛肉之外,英国人平时常吃的基本上是土豆、炸鱼和煮菜。“重饮”,即讲究饮料。,绝大多数英国人嗜茶如命,所喝的茶是红茶。在英国,喝“下午茶”既是午餐与晚餐之间的一顿小吃,而且也是“以茶会友”的一种

25、社交方式。英国苏格兰生产的威士忌,曾与法国的干邑白兰地、中国的茅台酒并列为世界三大名酒。英国人除以威士忌佐餐外,还喜欢净饮。,(三) 、节庆习俗,英国除了宗教节日外还有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节日。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国庆和除夕之夜是最热闹的。除夕之夜必须瓶中有酒,盘中有肉,象征来年富裕有余。丈夫在除夕还赠给妻子一笔钱,作为新的一年缝制衣物的针线钱,以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得到家庭温暖。在苏格兰,人们提一块煤炭去拜年,把煤块放在亲友家的炉子里,并说一些吉利话。,(四) 、禁忌,英国人十分忌讳被视为死亡象征的百合花和菊花,不喜欢大象、孔雀与猫头鹰,厌恶黑色的猫。遇上碰撒了食盐或是打碎了玻璃一类的事情,都是

26、认为很倒霉的。,反感的色彩主要是墨绿色。他们还忌用人像作商品装潢。忌用大象、孔雀、猫头鹰等图案。在握手、干杯或摆放餐具时忌讳无意之中出现了类似十字架的图案。,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当二者恰巧碰在一起时,不少英国人都会产生大难临头之感。英国人还忌讳“3”这个数字,特别忌讳用打火机和火柴为他们点第三支烟。,在英国,动手拍打别人,跷起“二郎腿”,右手拇指与食指构成“V”形时手背向外,都是失礼的动作。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吃狗肉,不吃过辣或带有粘汁的菜肴。,二、法国,(一)、礼节礼貌,法国人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吻面礼,使用得最多、最广泛。法国人与交往对象行吻面礼,意在

27、表示亲切友好。为了体现这一点,在行礼的具体过程里,他们往往要同交往对象彼此在对方的双颊上交替互吻三四次,而且还讲究亲吻时一定要连连发出声响。,常用的敬称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对一般人称第二人称复数,其含意为“您”。其二,是对官员、贵族、有身份者称“阁下”、“殿下”或“陛下”。其三,是对陌生人称“先生”、“小姐”或“夫人”。“老人家”、老先生”、“老太太”,都是法国人忌讳的称呼。,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法国人所穿的西装或套裙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妇女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要化妆,并且要佩戴首饰。佩戴首饰的话,一定要选“真材实料”。男士对自己仪表的修饰相当看重

28、,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常出入美容院。在正式场合亮相时,剃须修面,头发“一丝不苟”,身上略洒一些香水。,(二) 、饮食习惯,平时,法国人爱吃面食。在法国,面包的种类之多,令人难以计数。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蜗牛、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带骨的鱼。口味喜欢肥浓,偏爱鲜嫩。选料要新鲜,而且烹饪也大多半生不熟。有不少菜,他们甚至还直接生食。爱吃奶酪。,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酒,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各自选用,无劝酒的习惯。对于鸡尾酒,法国人大都不太欣赏。在中国旅游时,早餐喜欢用西餐,午、晚餐用中餐。,(三) 、节庆

29、习俗,法国节日以宗教节日为主,每天都是纪念某一圣徒之日。1月1日是元旦,这一天也是亲友聚会的日子,家中酒瓶里不能有隔年酒,否则被认为不吉利。,春分所在月份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后40天为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50天为圣灵降临节。4月1日为愚人节,这一天人人都可骗人。11月1日为万灵节,祭奠先人及为国捐躯者。12月25日为圣诞节,是法国最重大的节日。,7月14日为国庆节,全国放假一天,首都将举行阅兵式;5月30日是民族英雄贞德就义纪念日; 11月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5月8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3月中旬第一个星期天是体育节,人们都自愿地为心脏健康而跑步。,(四) 、禁忌,菊花、

30、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仙鹤被视为淫妇的化身,孔雀被看做是祸鸟,大象象征着笨汉,它们都是法国人反感的动物。对核桃十分厌恶,认定它代表着不吉利。以之招待法国人,将会令其极其不满。,对黑桃图案,他们也深为厌恶。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初次见面就向人送礼,往往会令对方产生疑虑。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粗鲁的行为。,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给法国妇女送花时,宜送单数,但要记住避开“1”与“13”这两个数目。在一般情况下,法国人绝对不喜欢13日外出,不会住13号房、坐13号座位,或是13个人同桌进餐

31、。,三、德国,(一)、礼节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准时赴约被看得很重。在社交场合,德国人通常都采用握手礼作为见面礼节。此外,与亲朋好友见面时,往往会施拥抱礼。亲吻礼多用于夫妻、情侣之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与人相逢时,往往习惯于脱帽致意。,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在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看重职衔、学衔、军衔,对于有此类头衔者,在进行称呼时一定要不忘使用其头衔。,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初次见面的成年人以及老年人,务必要称之为。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你”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

32、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在一般情况之下,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且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都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在日常生活里,德国妇女的化妆以淡妆为主。对于浓妆艳抹者,德国人往往是看不起的。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在日常生活里,男子一般是上穿以墨绿色为主的无领外套,下着挂着背带的皮短裤,头戴插着一枝羽毛的小呢帽,脚穿长袜与翻毛皮鞋。妇女则一般上穿敞领、束腰、袖口带有花边的上衣,下着多为红、绿、白色的类似于围裙的长裙。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

33、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二) 、饮食习惯,最爱吃猪肉,其次是牛肉。爱吃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大都不太爱吃羊肉。除肝脏之外,其他动物内脏也不为其接受。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之外,德国人大都不爱吃鱼、虾。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胖人极多。在口味方面,爱吃冷菜和偏甜、偏酸的菜肴,不爱吃辣和过咸的菜肴。在饮料方面,最爱喝啤酒,而且普遍海量。对咖啡、红茶、矿泉水,也很喜欢。在外出用餐时很喜欢自助餐的进餐方式。,(三) 、节庆习俗,除传统的宗教节日外,德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喝啤酒的狂欢节(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开始,要持续10天,到来年复

34、活节前40天才算过完。过完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四是妇女节,妇女们这一天不但可以坐市长的椅子,还可以拿着剪刀在大街上公然剪下男子的领带。元旦,也是德国人的重大节日。除夕之夜,男子按传统习俗聚在屋里,喝酒打牌,将近零点时,大家纷纷跳到桌子上和椅子上,钟声一响,就意味着“跳迎”新年,接着就扔棍子,表示辞岁。,(四) 、禁忌,忌用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送女士一枝花,一般也不合适。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对于红色以及渗有红色或红、黑相间之色,则不感兴趣。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德国人对纳粹党党

35、徽的图案十分忌讳。在德国,跟别人打招呼时,切勿身体立正,右手向上方伸直,掌心向外。向德国人赠送礼品时,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是十分失礼的。,四、意大利,(一)、礼节礼貌,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大都会以握手礼作为见面礼节,并且会向对方问好。在熟人之间,举手礼、拥抱礼、亲吻礼也比较常用。在社交场合,可称其姓氏,或将其与“先生”、“小姐”、“夫人”连称。对于关系密切者,方可直呼其名。为了向交往对象表示恭敬之意,意大利人往往会对对方以“您”相称。,我国国内常用的下列称呼在意大利不宜使用。其一,是“爱人”。在意大利,其

36、含义为“情人”,即“第三者”。其二,是“老人家”。意大利人讳“老”,这一称呼在他们听来具有明显的贬义。其三,是“小鬼”。在中国,将小孩称为“小鬼”,是一种爱称。但在意大利人看来,其含义是“小妖怪”,对孩子既不尊重,而且又带有诅咒之意。,在日常生活里较少穿着其传统的民族服装。但是大都爱戴假发。平时,男士爱穿背心,戴鸭舌帽;妇女则爱穿长裙,有时则爱戴头巾,(二)、饮食习惯,意大利人爱吃炒米饭、通心粉。通心粉又叫意大利面条,口味上接近法式菜肴。注重浓、香、烂,偏爱酸、甜、辣。烹饪方法上,多采用焖、烩、煎、炸,不喜欢烧、烤。肉食与蔬菜、水果,是意大利人都非常喜欢的食品。意大利人大都嗜酒,他们之中不少人

37、鼻子红红的,(三)、节庆习俗,1月1日是元旦,新年钟声敲响后,他们纷纷将家中旧物抛出窗外,以辞旧迎新。3月21日至4月25日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人们纷纷结伴去郊游、踏青、聚餐。复活节前40天为斋戒期,之前数天为狂欢节,一般在2月中旬,此时期有化装游行及盛大游艺活动。复活节后40天为圣灵降临节,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2月25日为圣诞节,(四)、禁忌,意大利,玫瑰一般用以示爱,菊花则专门用于丧葬之事,因此这两种花不可以用来送人。送给意大利女士的鲜花,通常以单数为宜。较为忌讳紫色、仕女图案、十字花图案等。,意大利人最忌讳的数字与日期分别是“13”与“星期五”。除此之外,他们对于“3

38、”这一数字也不太有好感。切勿将手帕、丝织品和亚麻织品送给意大利人。意大利人认为,手帕主要是擦眼泪的,象征情人离别,属于令人悲伤之物,不宜送人。,五、俄罗斯,(一)、礼节礼貌,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有时,还会与对方互吻双颊在迎接贵宾之时,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与他人相见时,他们通常都会主动问候“早安”、“午安”、“晚安”或者“日安”。在称呼方面,过去习惯以“同志”称呼他人,现在除与老年人打交道之外,已不再流行。目前,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

39、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俄罗斯人的传统服装为:男人上穿粗麻布长袖斜襟衬衣,腰系软腰带,下穿瘦腿裤。外面常穿呢子外套,并且头戴毡帽,脚穿皮靴。女人则爱穿粗麻质地的带有刺绣和垫肩的长袖衬衫,并配以方格裙子。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务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前往公共场所时,则还须在进门后自觉将外套、帽子、围巾等衣物存放在专用的衣帽间里,(二) 、饮食习惯,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

40、。他们喜欢酸、辣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一般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平时,爱吃冰淇淋。大都很能喝烈性酒。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通常不吃海参、海蜇、乌贼和木耳的。还有不少的人,不吃鸡蛋和虾。此外,鞑靼人不吃猪肉、驴肉、骡肉,犹太人也不吃猪肉,并且不吃无鳞鱼。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三) 、节庆习俗,俄罗斯人除根据信仰过宗教

41、节日,如俄罗斯人的圣诞节、洗礼节、谢肉节 (送冬节)、清明节、旧历年等,还把圣诞节的传统习俗与过新年结合起来。大多数俄罗斯人喜欢在家过年,男人们通宵饮伏特加。男女老少互祝新年快乐。女主人则往往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要大家说一个新年的心愿。,(四) 、禁忌,拜访俄罗斯人时,赠以鲜花最佳,但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讨厌黑色,因为它仅能用于丧葬活动。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对兔子的印象大都极坏,十分厌恶黑猫。,在俄罗斯,打碎镜子和打翻盐罐,都被认为是极为不吉利的预兆。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们也不允许以左手接

42、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在俄罗斯,蹲在地上,卷起裤腿,撩起裙子,都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公共场所里,男士们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第三节 美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一、美国二、加拿大三、墨西哥四、巴西,一、美国,(一)、礼节礼貌,在一般情况下,同外人见面时,美国人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美国人甚至连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握手礼也略去不用了。若非亲朋好友,美国人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在称呼别人时,美国人极少使用全称。他们更喜欢交往对象直呼其名,以示双方关系密切。若非官方的正式交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称呼官衔,或是以“阁下”相称。对于能反映其成就

43、与地位的学衔、职称,如“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医生”等等,他们却是乐于在人际交往中用作称呼的。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议员而言,称其为“博士”,肯定比称其为“议员”更受对方的欢迎。美国人崇尚“女士优先”,都忌讳老。,在日常生活之中,美国人大多是宽衣大裤,素面朝天,爱穿T恤装、牛仔装、运动装以及其他风格的休闲装。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不要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否则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出入于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二)、饮食习惯

44、,在一般情况下,美国人以食用肉类为主,牛肉是他们的最爱,鸡肉、鱼肉、火鸡肉亦受其欢迎。若非穆斯林或犹太教徒,美国人通常不禁食猪肉。爱吃羊肉者极其罕见。喜食“生”、“冷”、“淡”的食物,不刻意讲究形式与排场,强调营养搭配。不吃狗肉、猫肉、蛇肉、鸽肉,动物的头、爪及其内脏,生蒜、韭菜、皮蛋等。,美国人的饮食日趋简便与快捷,热狗、炸鸡、土豆片、三明治、汉堡包、面包圈、比萨饼、冰淇淋等等,老少咸宜,是其平日餐桌上的主角。爱喝的饮料有冰水、矿泉水、红茶、咖啡、可乐与葡萄酒。新鲜的牛奶、果汁,也是他们天天必饮之物。,用餐时一般以刀叉取用。切割菜肴时,习惯于先是左手执叉,右手执刀,将其切割完毕,然后,放下餐

45、刀,将餐叉换至右手,右手执叉而食。讲究斯文用餐。其用餐的戒条主要有下列六条。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许吸烟。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其五,不允许当众宽衣解带。其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三)、节庆习俗,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美国的政治性节日还有国旗日、华盛顿诞辰纪念日、林肯诞辰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等。2月14日为情人节,在这一天,恋人之间都要互赠卡片和鲜花。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是美国的法定节日。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也叫火鸡节12月25日为圣诞节,是美国最盛大的节日。全城通宵欢庆,教徒们跟随教堂唱诗班挨户唱圣

46、诞颂歌,装饰圣诞树,吃圣诞蛋糕。,(四)、禁忌,蝙蝠被视为吸血鬼与凶神,忌讳黑色。最讨厌的数字是“13”和“3”。他们不喜欢的日期则是星期五。忌讳在公共场合和他人面前,蹲在地上,或是双腿叉开而坐。忌用下列体态语:盯视他人;冲着别人伸舌头。用食指指点交往对象;用食指横在喉头之前。在美国,成年的同性共居于一室之中,在公共场合携手而行或是勾肩搭背,在舞厅里相邀共舞等等,都有同性恋之嫌。,不宜送给美国人的礼品有香烟、香水、内衣、药品以及广告用品。跟美国人相处时,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一般而论,与美国人交往时,与之保持50150厘米之间的距离,才是比较适当的。他们认为,个人空间不容冒犯。因此在美国

47、碰了别人要及时道歉,坐在他人身边先要征得对方认可,谈话时距对方过近则是失敬于人的。,最忌讳他人打探其个人隐私。在美国,询问他人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籍贯、住址、种族等等,都是不礼貌的。美国人大都认定“胖人穷,瘦人富”,所以他听不得别人说自己“长胖了”。与美国黑人交谈时,既要少提“黑”这个词,又不能打听对方的祖居之地。,二、加拿大,(一)、礼节礼貌,对关系普通者,一般握手致意作为见面礼节。亲友、熟人、恋人或夫妻之间以拥抱或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分手时也行握手礼。,加拿大人跟外人打交道时,只有在非常正式的情况之下,才会对对方连姓带名一同加以称呼,并且彬彬有礼地冠以“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尊

48、称。在一般场合里,加拿大人在称呼别人时,往往喜欢直呼其名,而略去其姓。在加拿大,父子之间互称其名是常见之事。对于交往对象的头衔、学位、职务,加拿大人只有在官方活动中才会使用。在日常生活里,他们绝对不习惯像中国人那样,以“主任”、“局长”、“总经理”、“董事长”之类,去称呼自己的交往对象。,与加拿大土著居民进行交际时,不宜将其称为“印第安人”或“爱斯基摩人”。前者被认为暗示其并非土著居民,后者的本意则为“食生肉者”,因而具有侮辱之意。对于后者,应当采用对方所认可的称呼,称之为“因纽特人”。对于前者,宜以对方具体所在的部族之名相称。,加拿大人的着装以欧式为主。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裙。参

49、加社交活动时,他们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每逢节假日,尤其是在欢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大都有穿着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的习惯。,(二) 、饮食习惯,加拿大人对法式菜肴较为偏爱,并且以面包、牛肉、鸡肉、鸡蛋、土豆、西红柿等物为日常之食。在口味方面,比较清淡。爱吃酸、甜之物。在烹制菜肴时极少直接加入调料。从总体上讲,他们以肉食为主,特别爱吃奶酪和黄油。加拿大人特别爱吃烤制的食品。在用餐之后爱吃上一些水果。,在饮品方面,喜欢咖啡、红茶、牛奶、果汁、矿泉水。还爱喝清汤,并且爱喝麦片粥。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腐乳、虾酱、鱼露,以及其他一切带有腥味、怪味的食物。动物的脚爪和偏辣的菜肴,他们也不太喜欢吃。用餐时一般使

50、用刀叉。忌讳在餐桌上吸烟、吐痰、剔牙。一日三餐中最重视的是晚餐。,(三) 、节庆习俗,国庆日7月1日。元旦,人们将瑞雪作为吉祥的征兆,哈德逊湾的居民在新年期间,不但不铲平阻塞交通的积雪,还将雪堆积在住宅四周,筑成雪岭。“枫糖节” 。几千个生产枫糖的农场装饰一新,披上节日的盛装,吸引了无数的旅游者。冬季狂欢节,在加拿大东南部港口城市魁北克。每年从2月份的第一个周末起,都举行为期10天的冬季狂欢节。狂欢节规模盛大,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四) 、禁忌,白色的百合花主要被用于悼念死者。因其与死亡相关,所以绝对不可以之作为礼物送给加拿大人。“13”被视为“厄运”之数,“星期五”则是灾难的象征,加拿大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