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058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研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容说课本课主要讲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第一目“大萧条的来临”叙述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第二目“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具体介绍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第三目“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概述了面对日益恶化的美国经济形势,胡佛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栏目的资料,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发生情况的理解。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及表现,归纳出经济危机的含义。2.掌

2、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3.掌握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通过讨论与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3.通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

3、0年代被很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当时处于总统柯立芝当政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时期,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美国三大支柱行业,一切显得富足而舒适。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实现。然而,到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梦哪里去了?”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4、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推进新课1.“大萧条”的来临想想议议: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但危机爆发的隐患正在悄悄地酝酿和滋长。请大家首先看大屏幕上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师: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5、?生: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工人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师:分析得很正确。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必然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并由此导致建筑业、钢铁业、汽车业等许多部门的生产先后出现相对过剩,导致供需矛盾扩大。师:请大家阅读教材,看一下经济危机的爆发还有其它什么原因吗?生:还有两点: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分期付款膨胀。师:对。当时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使得作为企业“晴雨表”的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同时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

6、购买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反映,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更加尖锐,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生: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师:那么造成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师:对。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7、,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显示示意图)师: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641万股的最高记录收盘。随后,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

8、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换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随之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这样由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开始的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了。接着出示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等图片,教师介绍美国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解释“大萧条”的含义。2.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师: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加拿大、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那么为什么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

9、全世界?生1: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生2:还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师:很正确。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转折,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国结束了彼此隔绝的状态。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以世界为舞台,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把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疯狂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下面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这次经济危机的显着特点?生1:特点之一是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

10、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2:特点之二是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生3:特点之三是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师:这次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倒退了20年,人们习惯于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它破坏的严重性。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为了加深大家对经济危机对各国影响的了解,我们来看一个历史剧表演

11、。现在请四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美国纽约工人、德国柏林工人、法国巴黎工人、日本东京工人。背景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恰巧分别来自美国纽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的四名工人不期而遇,大家都痛苦地谈论起这场灾难。生1:(美国工人)20年代是多么令人怀念呀!那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而舒适,分期付款流行,我们也有充分的还款信心,农民们贷款购买了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和家用电器,许多人拥有股票。街道上的汽车往往排成一条条长龙。那时的我们都非常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美国梦”正在实现。街道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牌:一个看上去吃得很饱、很幸福的家庭开着一辆锃亮的汽车,

12、广告词是:“世界最高水准的生活”“美国生活,独一无二。”生2:(德国工人)一战后我国政府通过道威斯计划解决了德国的赔款问题,获得英美的大量贷款和投资。我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我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我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善。生3:(法国工人)一战中我国是主要战场,经济损失严重。但通过巴黎和会,我们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得到德国的部分赔款,扩大了殖民地,加上政府实行了财政改革,经济恢复发展也较快。生4:(日本工人)我国是一战的受益者,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债权国,战后经济发展比较快。生1:可见20年代大家生活都还稳定,谁知道,1929年开始的这场灾难,无情地粉碎了我们的“美国梦”:到

13、1932年全国工商企业有13万家破产,失业工人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下降40%,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有近百万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农民大批流入城市。我也失业了,我的股票一夜之间成为废纸。为了生活,我被迫去廉价出卖我的汽车,100美元还无人问津。我每天都去职业介绍所,那队伍长得不得了,半天不能动一下。失业人数太多,获得职业太难了。没有职业和工资来源,人们只有靠政府救济,纽约的贫民救济所如百老汇前都排着长队,称为“面包线”。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空前绝望的情绪四处蔓延,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生2:我们国家也一样。由于经济发

14、展主要依靠外国资金,加上被剥夺全部殖民地,因此经济危机对我国的打击仅次于美国。据了解,1932年全国只有1/3多一点的工人能够完全就业,其余的人要么完全失业,要么处于半失业状态。我也失业了,职业介绍所和救济所前的长久等待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晚上由于没钱住宿,只能像其它的贫苦工人一样倚在一条由一位廉价旅店老板提供的挂物绳上睡觉。生3:我国经济危机开始较晚,当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1929年和1930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我国的经济却仍然繁荣。然而正当我们为自己的独家繁荣而备感乐观时。1930年11月,我国经济危机也开始了,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我也因此失业了。生4:我国是一个岛国,资源

15、缺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也很严重。一些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有50%。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丰收,但由于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有些农作物价格甚至抵偿不了运输费,于是出现了所谓“丰收饥馑”现象,农民普遍负债。生1:最可恨的是,当我们处于饥饿寒冷状况的时候,有许多资本家、农场主为了维持利润却大量销毁商品、倒掉牛奶。因此,我们多次参加大示威,要求就业,要求增加工资。生2:面对危机,我国魏玛政府一方面裁减政府职员,削减工资、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等;另一方面给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以巨额资助,企图扭转危机的趋势。但是,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危害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工人、农民的利益,因而每年都有几百次罢工运动。而

16、当时国内有一个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到处活动,它向我们工人保证要实行“社会主义”,让工人分享权利,执政后将消除经济危机,每个工人都会有面包和工作。它还告诉农民,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地位,还会给予经济援助。他们的这种宣传对于正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我们来说,无疑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了面包、为了工作,我们许多任务人包括我在内加入了纳粹党,到1933年纳粹党党员猛增到近百万人。在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了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好一点?没有!生3:我国工人罢工也很普遍,1930年一年就爆发1700次,也有法西斯组织活动,“火十字团”拥有15

17、0架飞机,积极准备武装夺取政权,“法兰西行动”“法兰西团结”“爱国青年”等右翼团体活动日益猖獗。生4:面对危机,我国广大工人、农民为了生存,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和反对地主的斗争。1931年我国的工人罢工达2400多起,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也有3400多起,工会和农会组织不断增加。同时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趁机发展,他们制造了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许多政府官员被谋杀。同时在1931年为了摆脱危机、转移人民视线,我国政府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我国政府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会是好事吗?生1:法西斯主义思潮在我国也存在。美国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白衣

18、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自由同盟、三K党等法西斯组织和左翼团体十分活跃。面对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我们的总统胡佛仍认为危机只是暂时的,宣称“繁荣就在眼前”,仍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怎么办?我们什么时候能有面包、住房和工作呢?师:看了这个历史短剧后,大家从中了解到什么?生1:危机发生前,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危机发生后,从美国先后迅速波及到德国、日本和法国。受打击最严重的是美国,其次是德国。生2:危机发生的范围广,破坏性强,人民生活贫困。生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各国阶级矛盾激化,不少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同时国际局势渐趋紧张。师:(小结)(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发生

19、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运动不断发生;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美、法、英、西班牙、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法西斯势力很活跃,德日两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3.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师:同学们,假如你是美国总统,想一想,该如何摆脱危机?生1: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过剩商品,转嫁危机。生2:提高工人工资,让工人有能力购买商品,以此激活市场,带动工厂恢复生产。师:不知胡佛的想法与同学们的想法是否相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是什么?能阻止形势的恶化吗?为

20、什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生:胡佛主张自由放任,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没能阻止形势的恶化。因为美国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到无法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大规模地进行干预。师:对。这里特别强调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理论。它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在后期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

21、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这种点滴的经济干预,把大批款项贷给一些工商企业,却对广大的失业者不闻不问,这不仅解决不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反而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说明危机已严重到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恢复的程度,需要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干预。自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延伸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及解决措施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深刻教训和启示?答案要点:(1)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2)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内部机制和政策。(3)市场调节要与国家干预相结合。(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主题:查阅历史资料和互联网,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过程:学生查阅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几次大的经济危机,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因、特征、表现、影响等方面去归纳,从而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然后构思完成小论文,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查阅、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归纳概括及史论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