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292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沈阳国家战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超级沈阳国家战略2010-04-07 10:53:39来源: 时代商报发布会现场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 本报首席记者 刘配成 摄居民的幸福感将会更强。 本报记者 王欣晔 摄居住条件将得到改善。 本报记者 王欣晔 摄经济大船将获得更强动力。本报首席记者刘配成摄八城一体化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报记者 王欣晔 摄桂华工作室从此,沈阳不再是一座城。沈阳经济区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百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475个小城镇。从此,城市化进程日进千里。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8%。总人口23

2、59万人,占全省55.6%。去年,地区生产总值9984.7亿元,占全省66.3%,占东北三省32.7%。城市化率达到65%,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继去年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辽宁获国务院批准的又一个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目前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战略的省份。“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相聚在一起。全省人民期盼

3、已久的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终于成真。去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今年4月6日又批准沈阳经济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说是喜事连连,好事成双。”昨日下午,辽宁省政府召开盛大新闻发布会,省长陈政高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试验区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权力,毫不动摇地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什么阻碍我们,我们就突破什么,就改革什么。”下一步,辽宁省政府将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审批后实施。从现在开始,沈阳经济区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与综合配套改革高潮,10年后,即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将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

4、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批文昨日下午,在辽宁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副省长赵国红宣读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原文内容大致如下辽宁省政府: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工业化,关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要秉持先行先试精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创新、率先突破,努力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机制性矛盾。着力完善有利于自主

5、创新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体制机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你省要加强对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建立改革试验推

6、进机制,并以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为基础,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主题,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尽快报送我委,经国务院审批后实施。 2010年4月6日当惊世界殊先行先试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国务院批准在沈阳经济区进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旨在使沈阳经济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大胆探索,率先突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带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陈政高连用5个“必将”解读了沈阳经济区先行先试的重大意义。沈阳经济区先行先试,必将进一步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必将大幅提升辽宁

7、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必将有力地促进辽宁的体制机制创新,必将全方位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必将极大地振奋辽宁人民的精神。“这是继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辽宁发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必将激发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百舸争流护驾新型工业化配套改革何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呢?即在工业化发展中,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5句话、32个字,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概括了工业发展路径,而且涵盖了与之相伴的科技、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各领域。陈政高表示,结合沈阳经济区的实际,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主

8、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体现在工业发展上,着力发展新兴工业、提升传统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体现在城市一体化上,未来的沈阳经济区应该是一个在世界有影响的城市群;体现在城乡一体化上,“我们要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向新城、新市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为新型工业化创造市场需求,为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提供有效渠道,为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打开一条通道。”还体现在城市化程度提高上,“通过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破除一切阻碍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壁垒。”风光在险峰未来沈阳应是国家中心城市陈政高要求,全面启动城际连接带建设。要在城际连接带上,抓好交通走廊建设。把这一

9、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形成更加完善、更具优势的交通体系。特别是要再启动一批城际铁路和城市轻轨项目,在轨道交通线上,每一站都可能崛起一个新工业区,形成一座城市镇。全面启动25个10万人口以上的新城和8个5万人口以上的新市镇建设。“沈阳经济区的每个市都要重点抓一个主业突出的工业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都是达到1000亿的销售规模。我们要求每个新城、新市镇都要规划一个主业突出的工业产业集群,销售规模都要朝着100亿的目标努力。”谈到沈阳,陈政高说:“沈阳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地位举足轻重。沈阳应努力把自己的经济规模做大,应努力提高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应加大对沈阳经济区的辐射能力,应组团式

10、向周边扩城,以连接各市。未来的沈阳应该是国家中心城市。”天堑变通途八个一体化实现八城一体化“只有推进一体化发展,才能增强综合配套改革的协调性、联动性和配套性。”陈政高表示,目前主要实现八个一体化。交通一体化,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空间距离;通信一体化,共享区号,降低通信成本;生产要素一体化,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资源的共享;市场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联合制定市场准入、工商管理、信用监管等一体化改革措施;户籍一体化,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人口流动限制;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实现区域就业机会共享和社保政策的异地接续;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一体化,共享公共资源;生态环保一体化,

11、联合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专项整治。此外,辽宁拟于5月份,在沈阳举办一个大型的沈阳经济区招商项目推介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数百位重要嘉宾和知名企业家出席。同时在上海世博会辽宁宣传周期间,辽宁还将举办一次沈阳经济区项目推介会,借世博会这个平台,把沈阳经济区推向全世界。未来犹可追10年后堪比中等发达国家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底能给辽宁带来哪些机遇?且看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目标便可知晓。经过510年的努力,沈阳经济区将力争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技术研发、转化、创新基地,东北地区现代商贸、物流、金融中

12、心。建设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针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体系。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区。加速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盛装出席辽宁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八市市长勾画

13、蓝图昨日下午,在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特殊日子里,受益最大的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市长盛装出席了辽宁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他们愉悦地接受了与会媒体的采访。沈阳市市长陈海波沈北新区为改革先导区沈阳作为核心区,在今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当中,将突出抓做大城市规模、做大经济规模、进一步增强沈阳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四化共同推进,从而在沈阳经济区发展过程当中走出一条具有沈阳特色的、能为沈阳经济区发展当好先兵的路子。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际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就意味着我们城市的规模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整个城市功能的完善,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近

14、期,沈阳准备启动一区和四项专项改革试验。要确立一个先导区,初步选择在沈北新区,作为沈阳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区进行示范,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同时开展四项专项的改革试验:一是在铁西新区开展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战略重组专项试验;二是在金融商贸开发区开展生态金融专项改革试验;三是在大浑南地区开展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验;四是在辽中县开展现代综合保税物流创新专题试验。鞍山市市长谷春立主要建设四条大通道借着这次沈阳经济区获批试验区,鞍山将采取三种措施推进经济发展。一是主要建设四条大通道,全面起到窗口的作用,首先修建沈阳经辽阳、鞍山到营口的通海产业大道,第二条是城际间人流大通道

15、,修建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的城际铁路,鞍山段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为人才的流动提供方便。第三条是全面建设东北亚铁路大通道,从黑龙江、吉林到达岫岩鞍山营口盘锦,构成了整个东北的铁路大通道。第四条大通道是辽河河港联运大通道,通过鞍山的牛庄,全面通向港口。同时大力推进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和新城建设。抚顺市市长王阳沈抚新城3年成规模这次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抚顺来说面临着很多机遇。去年7月30日沈抚城际轨道交通,正式通车运营,沈抚连接带九条公路,路网与沈阳连接。新城目前是180个项目,近三年总投资相当于前14年的9.3倍。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三个区域: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核心区、南部产业区,今年我们重点推

16、进的是北部生态旅游区200亿的项目,中部是核心区300亿的项目;南部是产业区200以的工业项目。力争三年,沈抚新城基本建成规模,经济总量占全市的50%以上。本溪市市长王世伟重点推进沈本一体化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先,有利于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加快发展。其次,有利于本溪钢材深加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最后,有利于本溪旅游业的发展。本溪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沈本一体化:一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做到充分利用沈阳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商务等方面的资源,推进本溪市场的发展。二是推进沈本交通一体化,本溪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沈本产业大道、沈本旅游景观大道、沈本城际轨道交通等。三是推进沈本城市

17、一体化,本溪将依托国家医药基地,在沈阳和本溪主城区之间规划建设了一个沈本新城。营口市市长高军营口港为沈阳经济区服务营口在这一时刻将主要承担两大责任:一是加快自我发展。二是发挥沿海港口优势,服务沈阳经济区。营口将重点做四项工作。第一,打造大港口。营口港是东北第二大港口,充分发挥经济区港口作用。第二,发展港前物流服务。营口将按照目前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条件及目标,充分发挥港前物流作用。第三,建设大通道。今年营口已经开始全面建设在营口境内的33公里大通道,使港口、港前、运输体系全面配套。第四,集聚大产业。营口已经连续四年经济总量增加达全省第一位,今年要实现“双千亿”目标。辽阳市市长唐志国把辽阳建成特

18、大型城市通过河东新城的开发,把辽阳建设成为一个以太子河为城市中心跨河而立的滨城。河东新城建设中,城市综合体、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块将全面展开,用三年时间改造位于太子河西岸的老城区。通过新城和新市镇的建设,把辽阳建成一个全域城市化的特大型城市。目前辽阳存在许多例如芳烃产业基地一样实力过硬的具有特色的产业基础,辽阳希望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化,并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辽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亿的目标,使辽阳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铁岭市市长张竞强建沈阳经济区休闲度假中心早在2005年铁岭就与沈阳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铁岭经济总量小

19、、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矛盾。在这次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时刻,铁岭重点要进行的是“一区两带”的建设。“一区”即加快建设铁岭新城区,目标为建成100万人口大城市,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休闲度假中心。“两带”即在沈阳、铁岭中间建成产业带,以专用车基地、有色金属基地为代表的产业基地。阜新市市长潘利国为沈阳经济区供应煤、电、气阜新要作为沈阳经济区的新型能源的供用基地。大唐煤制气的项目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全省投资额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它将为沈阳地区提供每年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正在建设的巴新铁路,明年就可以通车,为辽宁提供煤炭资源供应;建设风电之都,到今年末可并网发电180万千瓦,这些洁净能源,可以保障沈阳经济区的能源供应;打造中国液压之都,年底可以有200个企业开工投产;利用1200万亩丰富的耕地资源和林地资源打造沈阳经济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还要构建绿色的生态屏障,500万亩的森林面积,保证沈阳经济区不受科尔沁沙地的侵蚀。本版稿件由记者赵桂华、李小杏、高菲实习生 吴爽采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