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300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8 大小:66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x(1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2标DK14+733.622DK15+093.750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鲁南高铁RLTJ-2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九月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目 录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二、工程概况12.1 工程概况12.2 主要技术标准2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22.4 工程特点32.5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3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43.1 工程地质43.2 地震动参数53.3 交通运输情况53.3.1 铁路53.3.2 公路63.3.3 水运73.4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

2、用的情况73.4.1 施工用水73.4.2 施工用电73.4.3 油燃料73.5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73.5.1 石料73.5.2 砂73.6 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73.6.1 地区卫生防疫情况83.6.2 民风民俗8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84.1 施工总体目标84.1.1 质量目标84.1.2 安全生产目标74.1.3 投资控制目标94.1.4 环境保护目标94.1.5 社会稳定目标94.2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94.2.1 组织机构设置94.2.2 组织机构职能104.2.3 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职责134.3 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64.3.1 总体施工安排164.3.

3、2 开竣工日期及主要进度指标174.4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164.4.1 施工准备164.4.2 建设协调方案174.5 工程接口及配合19五、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215.1 大型临时工程215.1.1 填料加工215.1.2 汽车运输便道215.1.3 临时电力线路215.2 小型临时工程225.2.1 施工驻地、营地225.2.2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225.2.3 消防22六、施工方案266.1 路基工程266.1.1 工程概况266.1.2 施工总体方案276.1.3 路基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34七、资源配置方案757.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757.1.1

4、 甲供材料757.1.2 采购材料757.1.3 材料供应计划757.1.4 材料的检查与验收617.1.5 材料标识及可追溯性767.1.6 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627.1.7 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777.2 劳动力计划787.3 投资计划787.4 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787.4.1 施工机械设备组织配备方案787.4.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调配计划79八、管理措施818.1 标准化管理818.1.1 标准化管理目标818.1.2 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828.1.3 加快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838.2 质量管理措施848.2.1 质量目标848.2.2 质量保证体系848.2.3 工

5、程创优规划及保证措施918.2.4 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948.2.5 质量保证措施998.3 安全管理措施888.3.1 安全目标888.3.2 安全保证体系898.3.3 安全保证措施898.4 工期控制措施1088.4.1 工期目标1098.4.2 工期保证的组织措施1098.4.3 工期保证的制度措施1118.4.4 工期保证的技术措施1128.4.5 工期保证的经济措施1138.4.6 工期保证的劳力、材料、机械保障措施11398.4.7 特殊时段工期保证措施1158.4.8 工期保证的应急措施1168.4.9 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1178.5 环境保护措施1178.5.1 环境保护

6、目标1178.5.2 环保、水土保护管理体系1178.5.3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措施1198.6 水土保持措施1218.6.1 水土保护目标1218.6.2 水土保护管理体系1218.7 文明施工措施1238.7.1 文明施工目标1238.7.2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238.7.3 文明施工措施1248.8 冬季施工措施1269.8.1 冬季施工准备措施1268.8.2 混凝土冬季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1278.9 夏季施工措施1298.9.1 高温砼施工1298.9.2 夏季施工安排1668.10 雨季施工措施1678.10.1 雨季施工组织措施1678.10.2 雨季设备、物资的防雨措施16

7、98.10.3 混凝土施工安排及措施1698.11路基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1708.11.1 路基沉降控制措施1708.11.2 沉降观测措施1718.12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1728.12.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728.12.2 应急指挥中心1738.12.3 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1748.12.4 应急处理程序1748.12.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758.12.6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1758.12.7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768.12.8 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78.12.9 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1798.12.10 突发洪水的应急预案1798.12.11 其它事故应急救援1808.

8、12.12 预警机制1818.13 信息化管理1838.13.1 信息化管理要求1838.13.2 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及设备配置1838.13.3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1848.13.4 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制度1848.13.5 建立规范的信息管理流程185鲁南高速铁路RLTJ-2标DK14+733.622DK15+093.75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VIIIDK14+733.622-DK15+093.750路基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 编制依据(1)新建鲁南高铁日照至临沂段施工图 绿色通道工程设计专用图 边坡绿化设计(第一册);(2)新建鲁南高铁日照至临沂段施工图 绿

9、色通道工程设计专用图 线路绿化林(第二册);(3)新建铁路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施工图 (RLTJ-2、RLTJ-3标)区间铁路用地给排水系统设计图(第二册 DK11+600DK40+738.85);(4)线路诸表;(5)新建铁路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施工图 RLTJ-2标 区间路基设计图奎山镇-厉家寨区间(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7)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8)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2010-08-03铁建设(2010)126号(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9210-2015)

10、 2015.6铁总建设(2015)80号(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20101208铁建设2010240号(11)铁道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12)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20100104铁建设20104号。1.2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2标DK14+733.622-DK15+093.750段路基及其附属工程。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2标路基工程DK14+733.622-DK15+093.750

11、段,全长360.128m,位于北河村1号特大桥桥尾至北河村2号特大桥桥头。其中有框架涵一座,涵洞横向长14.66m。2.2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350km/h。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m,困难5500m。最大坡度:20,局部25。牵引种类:电力。动车组类型:CRH系列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3。最小行车间距:3min。2.3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2标DK14+733.622-DK15+093.750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2.3-

12、1。表2.3-1 DK14+733.622-DK15+093.750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里程区段长度(m)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备注DK14+733.622DK15+093.750360.128 路基填方m331049 路基挖方(石方)m32747 路基挖方(土方)m316624 级配碎石m32694 2.4工程特点DK14+733.622-DK15+093.750段路基,全长360.128m。主要特点有:(1)工后沉降标准控制高。为满足无砟轨道工后沉降控制技术要求,路基工程须严格控制地基和路堤的工后沉降。 (2)与站后工程接口多。路基工程与综合接地、电缆沟槽、管线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站后工程的接口

13、复杂,在施工中注意控制对已填筑的路基工程的破坏和影响。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 工程地质人工填土(Q4ml):主要分布于既有茶厂及养殖场地表,厚0-1.5m不等。灰褐色为主,主要为粉质粘土,局部夹少量细纱、砾石和建筑碎屑等,松散-稍密。属II级普通土,D组填料。 膨胀土(Q4al):分布于冲积平原地带,厚度0.5-10.5m不等,黄褐色,硬塑,土质不均,局部含少量砂粒,偶见砂薄层。属II级普通土,不宜直接作为填料。粗砂土(Q4al+pl):黄褐色,稍密,潮湿,主要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少量粘性土,层厚 0.0-1m。属I级松土,C组填料。 二长岩(53):灰褐色,浅灰色,灰白

14、色,二长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带(W4)原岩结构完全被破坏,呈砂状,夹少量碎块,层厚 0.00.6m;强风化带(W3),原岩结构部分被破坏,呈块状,短柱状,柱状,层厚 2.04.0m 属级软石;弱风化带(W2),原岩结构基本未破坏,岩芯主要呈柱状,夹少量短柱状、碎块状,属级次坚石。 3.2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日照至临沂段建设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鲁震安评(2015)650号)划分,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参数值见表2.4-1。表2.4-1 地震动参数表起迄里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D

15、K14+733.622D2K18+500.0000.10g()0.45s3.3 交通运输情况3.3.1 铁路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途经日照、临沂两市,沿线地区南北向铁路主要为胶新线和在建青岛至连云港铁路;东西向铁路主要为新菏兖日线、瓦塘至日照铁路、坪岚地方铁路。(1)新菏兖日线新菏兖日线为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自动闭塞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兖州至日照区段承担旅客列车11对,主要担负着鲁南地区与华北、中原、东北、华东等地区的旅客交流,2013年区段客流密度315万人,重车方向货流密度5563104t,铁路在沿线地区和对外的中长途客货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胶新线胶新铁路自山东省胶州市至江

16、苏省新沂市,连接胶济铁路与陇海铁路,目前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改造后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单线电气化,设计运行速度120km/h。(3)坪岚铁路坪岚铁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和日照市岚山区境内,是主要服务于岚山港和周边大型企业的地方铁路。拟进行扩能改造,改造技术标准为I级、双线、内燃预留电化铁路。(4)瓦塘至日照铁路瓦塘至日照铁路位于晋中南、豫北和鲁中南地区,为横穿晋豫鲁三省的一条东西向干线铁路,西起山西省兴县瓦塘镇,横跨山西、河南和山东三省13个地市、48个县区,东至山东省日照市。目前该项目巨峰站及以西段已开通运营,巨峰站至日照南站段2015年开通。瓦日铁路为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设

17、计最高时速120km/h。(5)青连铁路在建青连铁路位于胶东半岛南部,起于山东省青岛市,经日照市至江苏省的连云港市,与本线在日照市交汇.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货车为120km/h),是客货兼顾、具有港口集疏运功能的干线铁路。3.3.2 公路沿线地区公路十分发达,由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公路网。相关公路如下:高速公路:G2京沪高速、G25长深高速、G15沈海高速、G1511日兰高速,国道:6204、G206,省道:S222、5225、S227、S341等。沿途乡村道路比较发达,但是路况较差,大多数为村村通道路(3m宽混凝土路面

18、),少数为土路或泥结碎石路,均需要整改后方能利用。3.3.3 水运线路经过的沂河、沭河、傅疃河、绣针河目前均不通航。3.4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3.4.1 施工用水沿线水系较发育,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傅疃河、绣针河。同时线路经过地区水库较多.各区县乡镇均通自来水,无特殊缺水地段,各工程均可就近取水.沿线水质较好,施工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或利用城市自来水。3.4.2 施工用电沿线地方电网电源较为丰富,属山东电网,分布有500kV、220kV、110kV、35kV、10kV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网络及变配电站,本线主要用电负荷在隧道、桥梁、预制梁场、铺轨基地等,供电方式可就近“T

19、接或从变电所接引专线。3.4.3 油燃料油料供应以沿线加油站供应为主,沿线加油站设置较为充实,可满足工程油燃料需求。3.5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3.5.1 石料本段为鲁东丘陵地区,岩石主要为暗砂斑岩和花岗岩,建材丰富,质量较好,该段各石场作为全线石料供应的主要来源。3.5.2 砂沿线河砂呈不均匀分布,主要集中在临沂市沂河、莒南县沭河,朱芦镇绣针河附近,其中绣针河目前因环保原因禁止采砂。日照段零星分布有小砂场,主要为山砂,质量低,不能做混凝土骨料用,本次初步设计暂不采用,因此日照地区属于砂料缺乏区域,该区域砂料主要由临沂沭河相关砂场供应。同时调查发现沭河、沂河的可采砂时间均在每年的11月初至次

20、年5月底。3.6 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3.6.1 地区卫生防疫情况沿线目前无典型的地方流行病,地方各级卫生防疫系统健全,防治措施行之有效。但由于流动人口众多,流感、甲肝、乙肝等常见传染病仍然存在,施工时各单位应注意保持生活和生产环境卫生,坚持杀虫灭鼠,注射流感、甲肝、乙肝等相应疫苗。3.6.2 民风民俗沿线村庄密集,居民较多,该地区保留着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工程建设期间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遵守乡规民约,正确处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4.1 施工总体目标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以依法合规,科学有序为原则,全面完成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维稳目标,全面实现设计功

21、能,将鲁南铁路建成质量优良、绿色环保、效益一流的百年工程。4.1.1 质量目标(1)满足指导性施组明确的各项质量目标要求。(2)争创省部级、国家级优质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3)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较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4)铁路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4.1.2 安全生产目标(1)满足指导性施组安全事故控制目标要求;(2)满足既有线铁路行车安全事故控制目标要求;(3)杜绝生产安全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4)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设

22、引起的较大交通事故,减少因建设引起的一般交通事故。4.1.3 投资控制目标(1)进行目标分解,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投资;(2)优化施工方案,做好资源均衡配置;(3)做好变更管理,确保投资控制目标实现。4.1.4环境保护目标(1)实现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污染控制目标和措施;(2)实现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控制目标和措施;(3)实现节能、节材、节水控制目标和措施。4.1.5 社会稳定目标(1)做好农民工、职工工资薪酬结算和保障措施;(2)成立与地方政府、村民沟通、协调小组,及时处理各类纠纷。4.2 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4.2.1 组织机构设置(1)成立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鲁南高铁RLTJ

23、-2标项目经理部。(2)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中交隧道局负责在施工现场按合同要求组织工程的实施,按期优质完成本工程任务,尽乙方的义务和责任。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经理(4人)、安全总监(1人),设置七个职能部门: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含测量组)、安质环保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及中心试验室。具体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4.2.1-1。项目部下设工区-架子队,工区设工区副经理、技术主管、各专业工程师、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架子队设队长、技术员、兼职安全员以及各专业技术工人。图4.2.1-1 组织机构框图4.3 总体施工

24、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4.3.1 总体施工安排根据本合同施工总计划及阶段工期计划要求,路基、涵洞等以不影响架梁通过为原则安排施工,为预制梁架设提供运梁通道。因此本段路基总体施工顺序如下: (1)便道施工;(2)路基土石方开挖; (3)软基处理施工;(4)涵洞工程以不影响路基土方施工为前提,争取尽早完成此工程;(5)路基填筑保证路基施工的连续性的同时尽早完成; (6)全线路基段落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进行平行作业;(7)路基附属施工;(8)站后设施施工;4.3.2开竣工日期及主要进度指标4.3.2.1工期目标新建鲁南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段RLTJ-2标DK14+733.622DK15+093.750路

25、基阶段性节点工期计划,见下表4.3.2.1-1。表4.3.2.1-1 奎山镇-厉家寨区间路基阶段性节点工期计划里程区段长度(m)开始时间结束时间DK14+733.622DK15+093.750360.128 2017年10月1日2017年11月20日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安排满足合同要求,主要分项工程进度指标见“表4.3.2.1-2 主要分项工程进度指标表”所示。表4.3.2.1-2 主要分项工程进度指标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进度指标路堑开挖18002200m3/d/作业面路基填筑1000m3/d/作业面沉降观测期不少于6个月4.4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4.4.1 施工准备(1)进行图纸审核

26、,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设计院交付的图纸进行审核,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该段路基长度、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采用GPS测量、导线网测量、边角网测量、三角网测量等形式进行测量控制。符合测规的要求。(3)建立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保证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保证路基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及其沉降值得到持续正确的检查。(4)设备选型为满足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必须机械化。选用大型土石方挖掘、运输及重型振动压实机械。(5)编制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特殊

27、路基、不良地质路基施工前,要求对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核对,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请修改完善设计文件。根据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工期及环保要求,编制各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要合理确定路桥施工顺序。(6)工艺试验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按要求选择试验区段进行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填料配合比、改良工艺、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4.4.2 建设协调方案(1)推进计划2017年9月底前完成部分农用地清表和征地、拆迁,2017年10月初之前完成征地拆迁,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用地需要。(2)协

28、调方案取弃土场,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平整,按要求复垦,经县(市、区)国土、水保部门验收,并办理临时用地验收合格手续。“三电”和管线迁改的协调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迁改和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通信、给排水、天然气及油气等管线迁改,按照先急后缓原则以满足控制性工期节点的要求,积极督促迁改单位进行迁改。4.5 工程接口及配合(1)四电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综合接地预埋件等均要与站前工程同步施工。(2)“四电”工程接触网架线及精调、信号轨旁设备安装与铺轨施工应统筹安排、同步进行,以确保联调联试的顺利进行。表4.5-1 四电工程与站前、房建工程接口关系一览表接口项目专业工程

29、四电工程施工条件及对应站前、房建单位的要求附注四电工程征地拆迁影响工程施工的迁改及征地项目应一并完成,包括站房、中继站、通信基站、直放站、铁塔用地、牵引变电所亭、电力配电所、箱变,通站通所边路等工程在内,尽以避免二次征收。室外电缆敷设(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路基1.同一区间的电缆摘及衔接部分的过渡槽道应同步贯通,盖板同步到位;2.经过手孔、水沟、边坡到设备房电缆井的电缆槽、管道应贯通,并在路基护坡竣工前完成;3.路提、路堑、电缆的施工结束;4.桥、隧、路之间和区间与车站的接合部要考虑电缆过渡路径,要考虑电缆弯曲半径。含站台电缆槽过轨管线(通信、信号、电力)路基1.路基填挖施工结

30、束前,预埋过轨管线按设计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和四电施工单位共同签字验收;2.室外过轨管道及手孔(井)在路基竣工前完成,并预留钢丝保持管道畅通;综合接地(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声屏障)路基1.接地端子与电缆拍同步形成;2.室外路基地段通信、信号设备用综合接地端子,预留在电缆槽壁上,并有明显标识;3.中继站基础、接地网综合接地端子,应预留在基础侧壁上;4.基站、直放站接地网综合接地端子。接触网支柱通信漏缆辅助杆基础(通信、电力牵引供电)路基1.接触网基础、通信辅助杆基础按设计位置、规格与路基施工同步完成,按照设计要求全部验收完毕;2.由监理单位组织四电、站前施工单位共同对接触网基础限

31、界,进行测量,小于限界的要整改或返工处;3.站前施工单位要提供接触网基础的施工技术资料。五、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5.1大型临时工程5.1.1 填料加工设1处填料加工场,其位置位于D3K19+600线路左侧3600m,占地35亩配2 套加工生产线,共加工AB组料约35万方、C 组料约10万方。 5.1.2 汽车运输便道5.1.2.1 设置标准便道最大纵坡15%,单车道顶宽4.5m,路基宽度5.5m;双车车道宽6.Om,路肩宽度0.25m,路基宽度6.5m。施工便道先进行清表,然后用20t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填筑30-50cm厚砖渣或山皮石碾压平整,路面铺筑5-10mm碎石10

32、cm厚。5.1.2.2 设置形式汽车运输便道采用单车道。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道路进行定期维护。在施工高峰期,为防止扬尘,安排专门洒水车进行洒水除尘,保证现场环境不受污染。5.1.3 临时电力线路(1)设置原则就近“T”接10千伏地方电源。混凝土成品预制场、填料拌和站、混凝土搅拌站等每一处大临工程均设置一处临时电力引入线。5.2 小型临时工程5.2.1 施工驻地、营地(1)项目部驻地设置在D3K17+900线路右侧1.5km处,办公地点规划整齐,办公、会议、住宿、就餐、卫生洗浴、文体活动等功能齐全。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具备集约、高效的管理能力。(2)生活营地包括办公室、职

33、工宿舍、厨房、浴室、厕所等采用彩钢板活动房,场地尽量少占草地,少破坏植被。(3)生产用房屋采用活动棚搭建。生产及生活区内修建污水池和垃圾处理场,做好营区周围绿化工作,确保施工工区所在地生态环境。5.2.2 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1)在生产、生活区设置生产、生活垃圾回收站,并定期清理垃圾。同时在生产生活区修建污水净化池,对施工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污水处理池产生废物由专车拉走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处理。(2)工地厕所采用水冲式厕所,厕所旁边设化粪池,粪便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3)弃土场、弃碴场四周设浆砌片石挡墙,施工结束后进行复垦、绿化。5.2.3 消防针

34、对本单位的特点建立施工现场消防保障体系,由各工区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各个工区分别建立消防点,每个消防点配备灭火设备,常备灭火器、防火砂、防火锹等必须的消防设备。六、施工方案6.1 路基工程6.1.1 工程概况该段路基里程、长度、路基工点类型及地基加固处理形式见表 6.1.1-1 。 表 6.1.1-1 DK14+733.622DK15+093.75路基段落一览表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m)路基工点类型地基加固形式DK14+733.622DK15+093.75360.128路堤拱形截水骨架内土工网客土植生护坡、混凝土空心砖客土植生护坡、喷播植草护坡本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表所示。表 6.1.1-2

35、 DK14+733.622DK15+093.75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路基里程挖土方挖石方设计填方弃方1DK14+733DK15+093.7516624m2747m31049m16624m6.1.2 总体施工方案6.1.2.1 施工总体方案和作业队伍部署 以“利于结构物施工,满足标段土石方调配和利于各分项工程顺利展开”为原则,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合理确定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和段落的施工顺序,分段平行流水组织施工,样板引路,再大面积展开。 DK14+733DK15+093.75路基工点的施工计划安排根据运架梁时间安排及轨道施工时间安排综合考虑。 (1)先开工软基处理的路基工点,预留足够的工后沉

36、降观测时间。(2) 涵洞等道路立交工程优先施工,为路基填筑提供作业面。 (3)路基排水与基底处理同步进行,尽可能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确保路基施工排水通畅。挡护工程和排水系统与路基工程协调进行,及时施工,保证路基稳定和利于水土保持。 (4)路基相关设施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槽在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级配碎石场拌施工,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生产。6.1.2.2 施工组织顺序 填方路基:施工准备(便道)测量放样清表、地基处理临时排水系统路堤挡墙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底层填筑堆载预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相关工程(声屏障基础、接触网基座、电缆槽等)整理验收。 挖方路基:施工准备(便道)测量放

37、样清表临时排水系统分层拉槽开挖、边坡分阶段防护路堑基底处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基相关工程(声屏障基础、接触网基座、电缆槽等)施工整理验收。 6.1.2.3 土石方调配 DK14+733DK15+093.75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采用利用区间路基及隧道弃碴中的 A、B 料破碎加工及站场路基移挖作填本段利用两种形式。 表 6.1.2.3-1 土方调配一览表序号 路基里程 设计填方量 土方来源1DK14+733DK15+093.75 31049m本段利用 2747m由D3K18+535D3K20+282运来28302m6.1.2.4 一般路基地基处理方案当地基条件良好时,对于旱地或山地,地表杂草予以全

38、部清除,地表松土较浅时,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松土层较深时,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对软土、松软土上层(人工填土)等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挖除换填合格填料,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实,压实标准均达到其路基相同部位要求。6.1.2.6 路堑基底处理 基底开挖后进行检测,对不满足基底标准要求的土层,进行挖除换填处理,换填厚度根据地层岩性等综合确定。6.1.2.7 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路堑开挖前, 按照设计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及土石方施工临时排水系统。较平缓地段上的短浅路堑,采用不分层的全断面开挖方式;当路堑中心高度大于 5m 时,采用分层逐层顺坡开挖或纵向台阶法开挖方式。 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采用

39、机械开挖,预留刷坡层,确保边坡稳定;硬质岩石路堑采用爆破开挖,开挖深度小于 6m 的路堑和自然坡度较大的石方区段,采用浅孔松动爆破;开挖深度大于6m 的路段,分层开挖,靠近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或预留光爆层法光面爆破,靠近基床表面及侧沟采用浅孔控制爆破。 路堑开挖前时,坡顶、坡面的危石,裂缝等其它不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保证安全。路堑开挖时自上而下,防止出现掏底现象。 基底开挖到位后, 及时进行检测, 对不满足基底标准要求的土层,进行挖除换填处理。6.1.2.8 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施工方案 该段路基基床底层及以下区间路基本体,利用区间路基挖方及隧道弃碴中的 A、B 料填筑。

40、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工程施工质量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的规定要求。路基填筑前,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满足路基压实要求的材料选择、机械组合、最佳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组合方式、填土最佳含水率等工艺参数。 综合接地、过轨连通管道敷设与路基同步施工,当路基填筑到综合接地贯通地线、过轨连通管道的敷设标高后,开挖出管沟,然后敷设完成综合接地贯通地线的电缆、接续、分支接头、防护、测试工作或敷设好过轨连通管道后、再回填中粗砂并压实。6.1.2.9 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该段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级配碎石采用场拌法集中拌和生产。填筑

41、前,根据选用的摊铺压实机械,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基床表层的填筑按照验收基床底层、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 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对已完成的基床表层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6.1.2.10 过渡段施工方案 过渡段施工前,按设计做好纵向、横向排水。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表层以下填筑级配碎石掺3水泥;涵洞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前要选择试验段对掺加水泥的级配碎石进行摊铺压

42、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过渡段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分别采用推土机推料、平地机配合人工进行整平,基床表层采用摊铺机摊铺。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小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进行压实。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对称均匀分层同步填筑施工;桥台后、横向结构物后、横向结构物顶部以及刚性过渡段两侧路基一定范围内不能用大型机械施工的部位,均采用小型设备配合人工进行施工。当桥台、涵洞施工及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保证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可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

43、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后期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具体示意图见下图。图6.1.2.10-1 路桥过渡段主要形式示意图图6.1.2.10-2 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主要形式示意图图6.1.2.10-3 隧道过渡段主要形式示意图6.1.2.11 路基防护及相关工程施工方案 该段路基附属及防护工程和本区间路基施工同步进行,做到路基成型一段,防护一段,尤其是路堑防护工程原则上按“分级开挖、分级支护”,自上而下,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严禁一挖到底再进行支挡防护;工程完工后的弃碴场及时平整绿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路基填筑完成后,即可进行接触网支座基础、电缆槽、声屏障基础等设

44、施的施工。为了不扰动路基表层及底层结构,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采用螺旋钻机成孔,桩帽人工修凿成型,一次性灌注混凝土的钻孔灌注桩,电缆槽采用机械切割至设计开挖底面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 过渡段路堤两侧的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6.1.2.12 路基变形观测方案 为确保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在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均需对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进行连续监测。监控测试项目包括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面沉降监测、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水平位移监测等。 施工全过程采用信息化动态施工,即通过观测数据分析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现场施工。信息化施工流程为:沉降变形监测数据整理稳定性、工后沉降分析调整施工。 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埋设各类监测元器件,构筑纵横向立体监测网络,按规定频度和监测标准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期间和完工后沉降的监测。 成立专职沉降观测小组,观测路基沉降和位移变形,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进行“监测评估调整”循环,分析土体的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验证、优化路基设计、施工(填筑速率等)方案。同时结合预测总沉降推算工后沉降,确定路基以上结构的施工时间。 (1)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等动态观测。路基上铺轨前,对路基变形进行系统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