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371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襄阳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来源:襄阳市商务局 x市场运行科 发布时间:2011-03-10 一五:22:11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蔬菜生产与市场销售情况,2月下旬,按照市政府领导的要求,我们走访了市农委(蔬菜办公室)、市区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菜市场,就我市蔬菜的生产、流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蔬菜生产情况2010年,我市蔬菜复播面积178万亩,总产量321万吨,总产值47.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基本持平、增长11.4%。西甜瓜面积25.5万亩,总产量54万吨,总产值2.6亿元,分别比上年持平和减2.2%、增0.7%。食

2、用菌总产量1.65万吨,总产值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6.5%。魔芋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量7.5万吨,总产值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4%和3%。菜、菌、芋、西甜瓜总产值57.34亿元,同比增加2.39亿元。(一)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已形成了“两区一带”的产业格局,即以襄城、樊城近郊乡镇为主体的城郊精细蔬菜生产区;以保康龙坪为核心的西部山区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区;以谷城、老河口、襄州、宜城等汉江沿岸县市乡镇为主的百里汉江优质蔬菜瓜果带。“十一五”末,已发展专业化基地面积23.5万亩,占全市蔬菜复播面积的11.5%,形成了山药、胡萝卜、大白菜、土豆等十大优质蔬菜

3、生产板块基地。(二)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共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一五个,建成市县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站)7个。制定推广了结球甘蓝、豇豆、山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25项襄阳市地方标准,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40万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68个,其中无公害食品19个,绿色食品49个。2010年我市启动了农产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对市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近郊蔬菜基地生产、销售的时令蔬菜进行抽检,全市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种菜效益不断提升积极发展保护地尤其是大棚设施蔬菜栽培、越夏延秋高效栽培、高山蔬菜生产等,使许多蔬菜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上

4、市的目标。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市郊区1万亩。通过采取“春提早、夏遮阳、秋延后、冬覆盖”的技术措施,提升科技种菜含量水平,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还为菜农增加了收入。每亩露地菜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设施蔬菜达到7000元以上。 (四)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从多方面引导企业走标准化发展之路,引导企业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安全质量标准。帮助企业建立产品品牌意识,坚持按照“树一个品牌、保一方产地、活一方经济”的战略发展蔬菜产业。通过培育和引进外资,我市出现了一大批优秀蔬菜龙头企业,如枣阳福建超大现代农业公司;襄州乾兴公司、和利农业有限公司、李行农业公司;樊

5、城聚龙山公司、汉江源农业有限公司、农信达公司、鑫顺天公司、湖洋农产品有限公司;襄城沃地农业有限公司;宜城万景实业有限公司、大山公司、中泰德胜公司;南漳水镜山野菜公司;保康龙兴公司、八斗食品公司等。目前,全市已有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8家,产值过亿的企业有8家,主要从事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这些企业年生产加工销售量达到85.7万吨,是蔬菜总产量的21.4%;产值27.6亿元,占蔬菜产业综合总产值的16.8%;出口创汇7878万美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拥有基地面积4.6万亩,占常年菜地面积的9%。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五)食用菌

6、生产方兴未艾坚持木腐菌在山区、草腐菌在岗地平原的发展战略格局,支持、引进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扩建基地或创办基地。如宜城市大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分别在保康建基地办厂,在宜城楚都工业园区划地300亩,扩建生产基地和大型交易批发市场,今年该公司预计加工出口香菇、木耳5000吨,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产量同比增10%以上、创汇增70%以上;引进中泰德胜食用菌公司在鄢城办事处周岗村新建490亩基地,进行现代化的食用菌开发生产等等。二、蔬菜销售情况去年,我市蔬菜行业以农业增效菜农增收为目的,突出地方特色,在市场销售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市场优势和特色逐步显现全市蔬菜企业在参与大流通中取得了较强

7、的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了襄州大头菜、食用菌、汉江流域山药、双沟和张家集土豆、宜城孔湾大白菜、南漳金皇冠辣椒等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蔬菜品牌。其中襄州大头菜生产面积1.2万亩,已成为全省知名品牌;襄樊和利农业发展公司、襄阳乾兴农业公司向香港出口蔬菜333万美元,襄樊大山公司食用菌远销日本、韩国和欧美,出口量达到4500吨,创汇额2630万美元,成为湖北食用菌出口大户之一;汉江流域山药生产面积11万亩,产量55.8万吨,亩平产值2万元以上。(二)市场销售渠道不断创新在鼓励、支持农超对接的同时,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脱颖而出,就是蔬菜企业自办超市进社区,代表企业有樊城区鑫顺天农业发展公司、襄樊新田园蔬菜专业合作

8、社等。其中樊城区鑫顺天农业发展公司(蔬菜合作社),自有基地500亩,产品进入沃尔玛、武商量贩、仟吉、雅斯等超市,今年转变经营方式,自办蔬菜超市进社区,目前已开办5家,计划三年内开到50家,自己基地的蔬菜不够销,又联络农户50余户实行订单销售,日销售蔬菜2000公斤以上。这种形式不仅便民利民、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市民的欢迎。(三)市场营销体系日臻完善全市已建有产地批发市场一三个,农贸市场一八1个,专业性批发市场3个,年蔬菜交易量达到330万吨。其中襄阳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量突破75万吨,为我市最大农贸批发市场。目前,全市马路市场交易量一五1.8万吨,占蔬菜交易总量的46%;集贸市场交易量141.

9、9万吨,占蔬菜交易总量的43%;超市蔬菜交易量29.7万吨,占蔬菜交易总量的9%。净菜配送入户和蔬菜超市日益兴起。武商量贩作为重要的蔬菜零售超市,在我市有七个店面,其采用了先进的零库存模式,绕开批发市场等环节,转向种植基地定向采购货源,建立与优化自己的供应链,统一配送。在减少流通环节与运输时间,降低成本与提高新鲜度的同时,也确保了农产品品质。(四)市场比较效益逐年提高2005年到2010年,露地蔬菜年亩收入由0.3万元左右提高到0.45万元左右,增幅40%,年增长10%;设施大棚蔬菜年亩收入由0.5万元左右增加到0.7万元左右,增幅42%,年增长8%;山药高效模式栽培年亩收入由1.4万元左右增

10、加到2万元以上,增幅42.9%,年增长8.6%。目前,种菜年均亩收入是“稻麦”模式、“稻油”模式、“麦棉”模式的5-7倍。三、主要问题襄阳地区土地、气候等条件都非常适合蔬菜种植,但鲜有全国著名的精品菜,引起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群众的高度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基础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弱一是蔬菜基地排灌设施投入少,年久失修,大部分设施老化或废弃;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蔬菜基地被侵占或破坏,面积萎缩;三是农区发展的新菜地缺乏资金投入,排灌设施不配套,抗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差,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冬春季蔬菜供应受制于外部供应环境,价格波动较大,每次重大气候灾害、汽

11、柴油调价、蔬菜主产地产量变化,都会严重影响我市蔬菜价格。(二)设施蔬菜发展滞后,影响两淡季节供应全市蔬菜设施面积7万亩,占基地面积的一三.7%。春季设施栽培以大棚蔬菜生产为主,在3月下旬-4月下旬春淡时期,大棚主要用于大春播育苗,仅有30%的大棚面积直接用于商品蔬菜生产,生产量6万吨左右。秋季设施栽培以夏季遮阳栽培为主,在7月下旬-8月底的秋淡时期,夏季遮阳栽培面积仅1.1万亩,产量2.2万吨。全市设施蔬菜基地规模对春秋两淡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据对超市、蔬菜集贸市场的调查,我市在冬、春季蔬菜产量减少,外购蔬菜达70%,主要到甘肃、内蒙古、山西等省采购土豆、葱头,到山东采购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

12、菜;我市夏、秋蔬菜大量上市,主要有莴苣、花菜、小油菜、大白菜、土豆等,能满足本市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大量外销,但基本上是大路菜,缺乏精品菜。(三)市场主体不发达,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市订单蔬菜面积只占蔬菜面积的9%,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自产自销,还没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大型批发市场,现有产地批发市场数量少、规模不大,交易能力有限。贮运冷链系统建设滞后,冷库设施不配套,全市蔬菜冷藏保鲜能力只有一五00吨左右,应急风险的能力不强。(四)质量检测网络不健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全市蔬菜产地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农贸市场的检测处于试点阶段,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检测刚刚起步。目前,蔬菜农药残留监控面不到5%

13、。安全隐患仍然较大。(五)政策扶持力度小,价格干预多国家在种粮、养猪等方面已建立了补贴制度,在蔬菜产销方面要求建立补贴制度但落实不够。1988年国务院启动了第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落实菜篮子建设市长负责制。仅去年就下发了几个文件,2010年3月9日国办发2010一八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2010年8月27日国发20102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2010年9月1日鄂政发20105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鄂政发20106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的通知。上述文件中

14、都明确提出建立“三金”即新菜地开发基金、蔬菜风险基金、蔬菜发展专项资金,但目前尚未落实到位。2000年以前市级财政设有200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基金,之后因种种原因取消了。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生产环节看,一方面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初期生产设施和科技投入成本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土地、人工、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涨;从流通环节看,不断上涨的汽柴油价格以及对超载车辆的检查使进入我市的外埠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增加。我市蔬菜价格随市场涨跌,也属于正常范围,但当蔬菜价格处于高位时,为了保持市场稳定,政府常进行价格干预,致使菜农经济上受到损失,种菜积极性降低。(六)流通

15、环节过多,推动菜价上涨目前我市外埠调入蔬菜销售市场形成了运输、批发、零售等三道环节,每一道环节增加一次费用,加大了蔬菜销售成本,推动了菜价上涨。柿铺、欧庙、卧龙镇等一些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也有一定的产量,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一些蔬菜种植户只是忙于生产,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劳动力到市场销售蔬菜,只有将蔬菜卖给中间商。加之农贸市场里好地段、好摊位都被菜贩子占领,一些蔬菜种植大户和农民自产的蔬菜没有场地销售,只有转手交给菜贩销售,转手后,菜贩平均每斤加价0.7-0.8元销售给居民,导致了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七)市场设施档次偏低,购物环境差蔬菜市场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强的特点,投入大

16、收益小,属于微利行业。受盈利水平低的影响,一般的投资者投资建设蔬菜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蔬菜集贸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户的后续管理不够。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八)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010年

17、行政机构改革后,市蔬菜办公室撤销并入经作科,在全市9个县、市、区中只有4县市有固定菜办和人员,职能弱化。蔬菜推广过程中必要的试验示范环节无法开展,不仅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利于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四、工作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农业、商务、财政、物价、工商、质监、卫生、环保、公安、科技、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下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市“菜篮子”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都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把“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18、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基础设施等建设。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和建立“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办贷模式,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吸引农行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恢复建立市级新菜地开发基金。用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建设、新菜地开发、科技推广与应用、建后以奖代补、生产风险控制等环节的政策扶持。整合利用土地开发复垦、农发、蔬菜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以投资具体项目方式对蔬菜基地进行倾斜,支持蔬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蔬

19、菜产业。蔬菜主产区各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科技推广、植保工程、标准园建设等项目资金,要集中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菜篮子”工程冷库、仓库、初级加工等用地视同农业用地。冷藏、加工用电用水按农用电价水价执行。鼓励整村、整组迁村腾地的菜农在城镇郊区集中安置,腾出的土地流转给蔬菜龙头企业作生产基地,迁出的菜农解决社会保障 (二)加强基地建设,保证蔬菜供应。“菜篮子”的稳定离不开“菜园子”,只有保证一定的蔬菜种植面积,才能保障本地供应、平抑菜价。要利用行政的法制的手段,保护蔬菜基本种植面积。一是稳住基本基地建设。按照市区人均蔬菜面积不少于0.04亩、县(市)所在地的城关镇、城市人口人均

20、面积不少于0.03亩的要求,规划建设蔬菜基地保护区。襄阳市城区规划建设6万亩,其中襄城区2万亩、樊城区2.35万亩、襄州区1.65万亩,各县(市)也要根据规划要求建设蔬菜基地保护区。二是抓好农区蔬菜生产大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末,蔬菜基地规模达到60万亩,在四个蔬菜优势区域建立一批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全市蔬菜、西甜瓜、魔芋,食用菌等标准化生产建设。保证冬季本地蔬菜70%以上的自给率。三是扩大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在樊城区牛首镇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标准园区1 个,面积1000亩,重点进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成果。在襄城区卧龙镇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 个,面积1万亩,开展

21、有机蔬菜生产,满足高端消费人群需求。(三)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效益。大力发展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培植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亿元以上的10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推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提高蔬菜的组织化程度,每个县、市、区要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家,每年都要招商引进1个基地规模2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生产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四)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促进产销衔接。引导资金投入,加强流通各环节设施建设。首先,加强批发市场建设,在樊城牛首加快建设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形成一个

22、集蔬菜交易、电子结算、质量检测、信息发布、仓储物流、冷链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交易中心。在蔬菜集中产地2万亩以上的地方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全市计划建设20个。引导蔬菜生产基地、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建设蔬菜超市,实现农超对接,到“十二五”末市区要建设蔬菜超市100家。按照蔬菜储备能力满足市区居民7天的要求,需新建总库容3500吨的冷藏保鲜库。其次,加快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蔬菜集贸市场。根据国家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的要求,学习山东省寿光市、宜昌市的经验,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市区菜市场建设改造的支持力度,把标准化菜市场作为我市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并纳入政府目标年度考核范围

23、,基本消灭马路菜市场。(五)加强蔬菜调控监管,确保市场稳定。要建立和完善蔬菜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组织专家构建全市范围内蔬菜供求预警模型,根据各地蔬菜播种面积及气候条件等信息,分析和预测蔬菜供给情况和价格走势,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及时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提前进行市场预警,引导蔬菜合理流通,提高流通效率。要改进价格调控政策,厘清炒作上涨和趋势性上涨等不同情况,分类调控,防止蔬菜价格大幅度波动,保证菜农的合理收益。要建立适当的蔬菜储备制度。可根据我市财力,积极开展蔬菜储备,采取政府补贴、企业承储的方式,委托蔬菜经营龙头企业承担具体储备任务,并给予贷款贴息、运输补贴和储备库建设补助

24、。储备的蔬菜在节日期间、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投放市场,调节价格、保证供应。(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完善质量检测网络,达到每个乡镇和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有蔬菜质量速测仪、每个农贸市场有检测室。进一步完善蔬菜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积极推行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严格蔬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通过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蔬菜产品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七)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启动蔬菜育苗中心建设。依托蔬菜企业和襄阳市农科院建设一个专业化的蔬菜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1000万株。二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示范。通过引进示范筛选出适合襄阳生态区推广的品种和技术,提高蔬菜科技含量,降低蔬菜产业风险。三是加强知识更新培训。培训专业合作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基层农技人员等,提高他们的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12.16.202219:4219:42:3222.12.167时42分7时42分32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7:42:32 下午19:42:32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9:4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