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2.3.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2.3.3 液化的判别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有压密趋势,如其本身渗透系数较小,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使原先由土颗粒通过其接触点传递的压力(亦称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则砂土和粉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有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液化”。
2、 液化可引起地面喷水冒砂、地基不均匀沉陷、地裂或土体滑移,从而造成建筑物破坏。,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震害调查表明,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土层的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新老表示土层沉积时间的长短。地质年代越古老的土层,其固结度、密实度和结构性也就越好,抵抗液化能力就越强。反之,地质年代越新,则其抵抗液化能力就越差。 2土的组成一般说来,细砂较粗砂容易液化,颗粒均匀单一的较颗粒级配良好的容易液化。细砂容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其透水性差,地震时易产生孔隙水超压作用。,2.3.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震害调查表明,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2.3.2 影
3、响地,3土层的埋深 砂土层埋深越大,即其上有效覆盖压力越大,则土的侧限压力也就越大,就越不容易液化。地震时,液化砂土层的深度一般在l0m以内,很少超过15m。4相对密度松砂较密砂容易液化。粉土是粘性土与无粘性砂类土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其粘性颗粒含量决定了这类土壤的性质(如粘聚力等),从而也就影响其抵抗液化的能力。粘性颗粒少的比多的容易液化。,3土层的埋深,5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浅时较地下水位深时容易发生液化。对于砂土,一般地下水位小于4m(对于粉土,7度、8度、9度分别为1.5m、2.5m、6m)时易液化,超过此深度后就不发生液化。 6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一般在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地震烈度越
4、高(地面运动就越强烈)和地震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发生液化。而在一般5度6度地区,很少看到液化现象。,5地下水位,2.3.3 液化的判别,当建筑物地基有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应经过勘察试验预测在地震时是否会液化,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某种抗液化措施。鉴于对6度区震害调查和研究的不够,抗震规范规定,6度时,除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外,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对饱和土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2.3.3 液化的判别 当建筑物地基有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第一步,初步判别根据对地震液化现场资料的研究成果,饱和的砂土或粉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5、Q)及其以前时因尚未发现过液化,可判为不液化土。(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第一步,初步判别,(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2-6) (2-7) (2-8)说明: (1)式(26)中,d。为液化土的特征深度,对7、8、9度区分别采用:粉土6、7、8m,砂土为7、8、9m。db-2则是考虑基础埋置深度db2m时,对do的修正项,因为此时液化土层有可能进入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而对房屋造成不利影响。基础埋深对土的液化影响示意图,(3
6、)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2)式(27)可改写成: 式中,do-1为不考虑土层液化时,地下水位界限值。实际震害调查表明,当砂土或粉土的地下水位不小于该界限值(或当db2m,且dud。)时,未发现土层发生液化现象;db-2为基础埋置深度db2m时对地下水位深度界限值的修正项。(3)式(28)是不考虑土层液化时覆盖层厚度与地下水位深度之和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考虑了覆盖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及基础埋深的影响。第二步,标准贯入试验判别,(2)式(27)可改写成:,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以上只是进行了是否可能出现液化的判别,对可液化土可能造成的危害,需进一步进行定量
7、的分析。实际上,在同一地震烈度下,液化层的厚度越大,埋藏越浅,土的密度越小,地下水位越高,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与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儿相差越多,液化就越严重,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液化指数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上述各因素的影响。,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以上只是进行了是否可能出现液化的,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通常是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液化等级,以确定地基液化的危害程度。 地基的液化指数可按下式确定: (2-11)从式(211)可知,液化指数表示沿深度15m范围内,各液化土层液化可能性与影响程度的总和。从地基土液化震害分析表明,液化指数越大,地面的喷冒情况就越严重
8、,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通常是根,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液化等级是按液化指数的高低对地基液化危害程度进行的划分,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见表27。,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液化等级是按液化指数的高低对地基,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当液化指数较小,即015时,为严重液化,危害普遍较重,场地喷水冒砂严重,涌砂量大,地面变形明显,覆盖面广,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值常达0.20.3m,高重心结构可能产生不容许的倾斜,严重影响使用,修复工作难度增大。,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当液化指数较小,即0IlE5,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
9、措施,液化是造成地基失效震害的主要原因,要减轻这种危害,应根据地基液化等级和结构特点选择不同措施。目前常用的抗液化工程措施都是在总结大量震害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即综合考虑建筑的重要性和地基液化等级,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液化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一般可按表2-10选用。,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液化是造成地基失效震害的主要,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表210中的措施未考虑倾斜场地和严重不均匀可液化土层的影响。表中(一)表示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如采用桩基、深基础、深层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或挖除全部可液化土层等;,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二
10、)表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如加固或挖除部分可掖化土层等;(三)表示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采取的构造措施,一般包括减小或适应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各项措施;(四)表示可不采取措施。(一)、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人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应小于1.5m;(2),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二)表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埋人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05m; 3采用
11、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砂桩挤密、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且处理后土层的标准贯人锤击数的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的临界值;4.挖除全部液化土层; 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埋人,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二)、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当判别深度为15m时,其值不宜大于4,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值不宜大于5;对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
12、大值。 2处理深度范围内,应挖除其液化土层或采用加密法加固,使处理后土层的标准贯人锤击数实测值不宜小于相应的临界值。 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与全部清除地基液化沉陷时的要求相同。,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二)、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三)、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考虑采用下列各项措施: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十字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基础系梁等;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 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三)、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