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4960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一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也不断增速,省会中心城市的外资及股份制银行纷纷转向基层城市寻找利润空间。使得基层城市的金融市场由原来的国有银行占主导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改变。由于竞争开始不断增加,对于银行发展来说,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关键环节。结合已有文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邮储银行K支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以邮储银行K支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根据D邮储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文章结构通过第一章在综述国内外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

2、内容与方法,为后边进行的研究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铺垫和分析前提;然后,第二章主要介绍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概念和区分,对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充分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支持;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第四章,针对D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第五章主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层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对策以及建议措施。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AbstractSince entering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s economic openness has increa

3、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so growing,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city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joint-stock banks have turned to the grassroots cities looking for profit margins. So that the financial market of the primary city is dominated by the state-owned banks and the market structure has chang

4、ed. Since the competition began to incre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commercial banks, corporate culture has become a key link.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K branc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find the problems with the existing lit

5、erature. This research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K branc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s a case of statis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6、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K branch.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problem,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research for the analysis be

7、hi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alysis the necessity; and the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distinction associated with enterprise culture, to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basis, provide full support;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explains the

8、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level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K branch; analysis and descrip

9、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evious chapter based on the fifth chapter,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success of city commercial bank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Shi. Finally, draw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Key words: basic level c

10、ommercial banks, corporate culture, enterprise 目录1绪论51.1选题背景51.2选题意义51.3相关文献综述61.3.1国外的研究61.3.2国内的研究71.4研究方法与内容81.4.1研究方法81.4.2研究内容82相关理论基础102.1企业文化的产生及概念102.1.1企业文化的产生102.1.2企业文化的概念102.2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内容112.2.1企业文化的结构112.2.2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122.3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及特征122.3.1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122.3.2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142.3.3基层商业银

11、行企业文化的作用153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及问题183.1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183.1.1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存在误区183.1.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无效建设”183.1.3人才流失严重193.2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构建的必要性203.2.1企业发展的需要203.2.2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203.2.3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213.3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3.3.1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缺乏制度保障213.3.2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效率和执行力223.3.3缺乏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233.3.4缺乏真正“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内涵233.3.5缺乏有效的协作与沟通244D

12、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255.1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255.1.1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55.1.2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选拔机制,提供发展机会275.2构建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285.2.1加强发展规划,协调企业文化建设285.2.2积极宣传引导,加强沟通交流285.2.3提高福利待遇,发展员工潜力和“客户至上”意识285.2.4加强银行领导者“巧权力”的建设295.2.5加强多维文化结合,促进银行创新发展295.3构建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需注意的主要问题306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316.1结论316.2进一步研究方向32附录33参考文献371绪论1.1选题背景随着

13、2014年的钟声的响起,中国经济发展又开始了新的篇章。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了不同形势的经济复苏计划,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通过货币贬值等一系列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本国经济复苏;中国也早已开始通过各项宏观调控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来推进经济发展。2000年以后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经济总量的快速上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化,国际间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中国经济已毋庸置疑成为了可以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10年来,无论是奥运会世博会等全球性活动的举办还是博鳌论坛和G20会议等国际性会议论坛的举行,再到对外贸易经常、资本项目改

14、革等制度改变,以及人民币国际结算的业务的展开,无不表示着中国已张开怀抱走向世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开放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不断涌入内地的外资银行,以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各地方根深蒂固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利益”争夺战。如何能够吸引优质客户,创造高额利润,无疑是各家商业银行日思夜想的战略目标;如何对团队进行有效建设,对人员进行激励,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战略目标,无疑也是各个商业银行管理者追求的战略路径。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实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了这一战略路径不可或缺的着力点。1.2选题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较大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既好又完

15、整的企业文化就说明该企业具有明天的竞争力,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迫切需不断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及向心力,提供开拓创新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而且可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以及高尚的人文环境,加强员工之间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合作。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利润追逐者之一,其员工及团队的高效和创新工作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作为资金融通的平台,有效营销其中间业务和服务是其主要盈利的手段。而这些业务中,银行的“人”作为关键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企业文化理论应用在商业银行建设中早已非新鲜之举,但是,就目前来看,针对

16、基层银行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从而反映出基层商业银行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在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多数国家开展经济大复苏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对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探索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模式、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尝试提出可操作性建议,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结构,进一步提高基层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因此,选取其为案例进行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1.3相关文献综述企业文化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家庭作坊或商业活动等。例如,酒坊,酒店和客栈等,都会产生企业文化管理的雏形和身影。从世界范围看,占主

17、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一种是欧美型企业文化,一种是日本型企业文化,再一种是借鉴型企业文化。国内企业文化多以家训和“口口相传”的形式出现,然而,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却开始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文化都发挥着推动企业发展的相同作用。1.3.1国外的研究国外对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开始较早,企业文化概念作为现代管理学发展和延伸的一部分,成为许多学者和企业家争相研究的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杂志商业周刊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价值观的传导,这种价值观是以公司的活动、理念以及行动为员工榜样,通过领导的实践逐渐灌输给企业员工以及其接班人。泰伦斯迪尔在同时

18、代完成的巨作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中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理念、习俗、传统方式、企业价值观和意义分享的综合体,并引导每一位员工确立符合规范的行为。其中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构成了企业文化理论系统的5大要素。日本和韩国企业也成功的将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建设中,并带动了两国的经济和创新的发展。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通过日美两国企业管理经验的比较,在其Z理论一书中对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沙因(Schein)更注重文化改变理论和实践,他通过员工行为登记,价值观和共同假设三方

19、面来评估企业是否适合现在的企业文化。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丹尼尔.丹尼森(1995)通过实证测量建立了组织文化模型,建立了OCQ量表,并将企业文化分为适应性、使命感、参与性和一致性四个维度。他认为这四个维度对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率、员工满意度和整体业绩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日本、韩国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孕育出了知名的三星文化和LG文化等世界知名的企业文化,并推动着韩国经济的发展。1.3.2国内的研究国内对企业文化感念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近代的中国,在半个世纪内先后经历了反封建斗争、军阀割据、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国内战争等社会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阻碍。

20、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而产生的较好的企业经营文化理念被传播开来,例如,耳熟能详的“红旗渠”以及“南街村”精神等。虽然当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并未上升到学术的领域,但其发挥的功能却很好的发挥了企业文化的作用,提高了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创新。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占据市场主动性,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我国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开始加速。国内目前比较认同的是把企业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并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财富,即“文化资本”,并进行企业文化测度研究,魏杰教授在其专著中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春藤,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

21、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是在16世纪80年代意大利威尼斯成立的。随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和英国的伦敦也相继出现了现代银行的身影,并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形式出现的较早,可以从今天向前追溯上千年前的唐朝。而我国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是1897年建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渐渐形成了以中央银行、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等为主体的,多层次金融银行体系。从早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近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从大一统的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制度化和区域化发展。朱启松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中对商业银行文化的内涵、

22、功能和作用,以及现代商业银行建设的思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塑造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陈华蓉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中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也是道德文化、人本文化和管理者文化,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还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在我国,商业银行已成为金融市场主体,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行业特色服务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包含有鲜明的时代因子。1.4研究方法与内容1.4.1研究方法在本论文中,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分类对比法。其他方法包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逻辑演绎等,通过对收集到资料的整理、加工,采用归纳推理等方法,概括总结我国商业银

23、行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和动态;实证研究:以企业为实证,研究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议,得出结论。 (1)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相关信息和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各种期刊和书籍等,查阅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资料,通过逻辑推理,演绎论证、引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分(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情况,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同时,走访各家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实地调研和收集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感受企业文化建设整体现状。(3)分类对比法通过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对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由于企业文化建设难以测量,更没有准确的数据,为了更好地测度D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建

24、设情况,本论文将以问卷的形式收集各个商业银行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方面的主管感受,并用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回归,以测量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1.4.2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阐述,以邮储银行K支行为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指出了其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理论的方法和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员工激励,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K市的基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独特性”进行探索。通过以D邮储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基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建设方面的问题和成功经验,提出一些创新的方法和对策。对于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我国仍存在一

25、些局限性,一是过于偏向理论研究,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过多地描述,缺少实际操作指导方面的研究。二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较少。国内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大多会套用一般的企业文化理论来分析,却没有考虑银行的行业特性。三是通过将问卷调查法引入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领域,获得第一手数据,丰富调查方式,使得结果更可靠,为案例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本文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六章节:第一章,在综述国内外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为后边的章节提供必需的理论结构和铺垫。第二章,主要介绍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概念和区分,对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充分的概念和理论

26、基础支持。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研究总结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中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第四章,针对发现的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对策以及建议。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表1-1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2相关理论基础2.1企业文化的产生及概念2.1.1企业文化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到8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为了迎接日本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

27、文化理论就是这种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他于1981年出版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在此书中,他指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根据美国当前的社会人文环境的特点,吸收揉合日本的成功经验,可以提炼出一种兼具两家之长的新型管理模式。在随后的两年里,美国又连续出版了三本企业文化的专著:帕斯卡和阿索斯合著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更深入地阐述了日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文化;特雷斯迪尔与阿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以日本的经验为基础构建起了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沃

28、特曼出版的追求卓越开始运用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研究美国企业的成功经验。这三部著作连同威廉大内的著作,并成为“企业文化的四重奏”。2.1.2企业文化的概念文化在希腊意义上是“耕作”、“培养”、“教习”、“并化”中国意义上的文化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主要内涵是指在当时的古代社会文化中,以构造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的哲学理论体系和制度,用诗、礼、书、乐来改变天下,并使得社会能够更加文明有序。主流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几种代表性的解释:福里奇和贝尔(1984)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普遍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假定、预期、互动、标准和情感的统一模式。沙因(1990)、怀特(1991

29、)和威廉大内将企业文化解释为全员思想意识以及在达成目标的行为准则的集合。约翰科特(1992)和丹尼森(1995)则将企业文化解释为企业整体的价值观以及日常经营实践。斯蒂芬罗宾斯则同意企业文化是该企业或组织有别于其他企业或组织的价值观体系。我国学者对企业也有自己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组织内部人群中形成合作的一种积淀下来的约定。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刘光明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划分为广义与侠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狭义的文化可以是一种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群体的意识、

30、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文化不仅作用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人类文化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门类、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文化模式。虽然对企业文化的描述并不相同,但其核心本质是相似的。将企业文化应用于现代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中,便形成了“商业银行文化”。我国的商业银行文化,或者可以称之为金融文化,是主流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其在长时间的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并被员工共同遵循和认同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作风习惯、精神风貌及商业银行外部形象的总称。w它不但具有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又同时具有企业文化的特点,对于企业文化来说,金融

31、文化更像是一种亚文化,或与企业文化存在从属关系。2.2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内容2.2.1企业文化的结构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1)潜层次的精神层潜层次的精神层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2)表层的制度系统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它是企业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3)显现层的企业文化载体显现层的企业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指

32、凝聚着企业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了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了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如带有本组织色彩的工作环境、俱乐部等。显现层是企业文化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部分。精神文化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能对组织成员的精神面貌产生持久的作用,并且通过制度文化的途径,来促进物化文化的发展。2.2.2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特征的内容来看,企业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1)组织的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成员对该组织的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和基本

33、观点。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次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成员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2)组织精神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组织精神还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组织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3)伦理规范伦理规范是指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公众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企业文

34、化内容结构中的伦理规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现代管理理论趋势是注重伦理维度,员工对自身利益的要求和公平对待的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地位是否能够职位不断提升也是现代管理伦理规范的表现之一。2.3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及特征2.3.1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经过了近百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在曰趋完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处于三线、四线城市和县乡镇等的基层支行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基本要素包括三方面:人员要素、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首先,企业又是人的集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的文化。由于

35、银行人员作为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实施者,因此,人员要素在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不同个体的情况和经历不同,例如,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和自我职业发展要求等,所以其对银行的企业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实施程度会出现一定差异。影响商业银行员工正确接受并实施企业文化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参考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的五元素模型来分析:第一,价值、品质与特质能力元素。主要涉及到个人品性以及价值观等与之有关要素的集合,比如正直、诚实和责任心等;第二,感情控制能力元素。主要包括控制自己感觉以及调整情绪方面的要素,如控制情绪以及抗压接受程度等;第三,行为能力元素。主要包括社会交

36、往范畴,比如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第四,知识技能元素。主要指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知识、经历和经验等;第五,自我能力元素。这类元素比较特别不仅是其他能力元素的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使得总体综合能力呈现大幅度增长,如自我发展规划、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其次,软件要素,即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属于较为抽象的概念,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相对来说,银行都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基本观念和信仰”。这种价值观一般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特征,而且能够有别于企业企业,并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引导企业发展方向,正确建立企业愿景;二是规

37、范企业员工行为,增强管理效果;三是鼓舞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家商业银行都会对新员工进行入行培训,这是商业银行对向员工介绍企业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对于刚入行的员工来说。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新员工会对该银行的第一次接触印象深刻。同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的价值观一般也会以短句或口号的形式提出,例如,上海P银行的经营理念为“笃守诚信,创造卓越”。这句话所包含的文字虽然较少,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句口号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并且很容易记住,使浦发员工每当听到或想到这句话便想起了浦发银行的经营价值理念。除此之外,软件因素方面主要还包括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企业员工榜样、员工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企业员

38、工习俗礼仪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最后,硬件要素所包含的东西较为具体,主要指基层商业银行的企业环境建设情况,是软件要素表现的载体。例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公场所的大小,装修情况等。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是展现该银行的银行业务和企业文化最直接的地方,因此,各银行都有统一的装修设计,以更好的传达银行的经营服务理念。除了办公环境的装修设计之外,银行所使用办公用品,如信纸、信封和员工着装等,都是银行企业文化表现的载体。三种要素的关系大致如下,硬件要素和人员要素是软件要素的载体,而人员要素通过对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的学习和利用来实施贯彻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行为。2.3.2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1)一

39、致性与整体性古德曼和乔治史密斯认为企业的整体性文化是企业成功的秘密之一。企业的整体性与其财务表现和职位吸引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发展较好的企业其整体性的程度也较高。对于基层商业银行来说,其企业文化建设与其各自总、分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各基层商业银行在建设之初,其经营理念必须与总行在经营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因此这种一致性在全国各基层支行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一致性不仅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上下级的垂直关系上,而且各商业银行之间也表现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或相似性。例如,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宣传口号大多包含有“诚信”、“助业”、“共赢”和“卓越”等内容,体现了一定的行业特性。(2)多样性与参与性商业银

40、行的企业文化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它既有有形的部分,如企业的规章制度、银行标志、银行的营业环境、品牌形象和宣传培训材料等;也存在无形的部分,如广为流传的企业口号、歌曲、员工的言行举止、员工的精神状态、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效率等;另一种较为特殊的企业文化建设形式是以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形式存在的,如企业榜样员工精神宣传、以征文形式存在的期刊和以竞赛方式进行的包含企业文化知识的比赛等。但是任何形式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通过活动的开展,员工素质得到提高,银行的服务能力也会加强。(3)地域性地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地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商业银行分布较广,各地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拥有着自身的

41、特征和特色,这种独特性不仅来自于银行本身,同时,也反映了其所在地的社会和历史情况。尤其是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银行,当地少数民族在其员工和客户中应占了较大的比例。依托于地方文化而构建起来的企业文化更加容易得到员工和客户的认同。因此,在积极贯彻总、分行制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应考虑当地的少数民族风俗和习惯。因此,不同地区的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上级行制定的标准进行微调和补充,并产生了一定的地域性特征。(4)传承性与适应性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看,基本上与新中国一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金融体系与秩序、银行业务与制度以及现代银行的发展,都是在一代代金融人员在理论和实践

42、中一步步完善起来的。市场在不断变化,银行自身也在不断变化来适应市场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在传承性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代代的“师傅”传承给“徒弟”的不仅仅是业务办理流程、风险防范意识和规章制度,还包括有在基层实践中一步步积累的成功经验、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等企业文化精神,使得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历久弥新。(5)连贯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于刚入行的员工来说,由于各自教育背景和价值观不同,工作的目标和动机也不同,所以并不能一次性认同并实践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所以,如何快速让员工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对管理者的挑战。19商业银行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内控制度管理和风险管理中,有效保证了银行即使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43、的情况下的经营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员工对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和实践程度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同时,在对客户服务时,客户的服务的信息反馈,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教育潜移默化的进行。2.3.3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作用(1)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长期植于特有的企业文化之中。其本质是对自身要素的整合的基础上,对外部要素进行更有效的利用。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具体含义是指相似的企业在面临同样的顾客和市场时,有能力拿下当前或以后的更多市场占比的企业,其今后的发展就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2

44、随着近十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各种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不断出现。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选择哪家银行会成为人们的顾虑。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社会形象较好,品牌形象较好,规模较大的银行来办理业务。因为这些因素都成为客户判断这家银行是否值得信赖的依据。因此,品牌就成为金融企业在市场中形象,拥有好的企业形象,就拥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还是提高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企业文化作为开拓市场、营销客户的有利后盾,就不会有企业形象的生成和业务的开展。那家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那家的银行业务开展就好,企业形象就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在金融服务市场

45、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于2007年挂牌成立的邮储银行到2015年已经拥有营业网点达4万多个,服务客户近5亿人,资产总额已经超过6.5万亿,这也证明了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激励、提升员工的贡献力金融机构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提高银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增强团队凝聚力。在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以及企业制度等的建设,对于提升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以及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具有主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之间紧密联系起来,相互依靠相互信任,共同为银行的终极目标而努力。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人对事物认知的引导,如相同的价

46、值观等,将企业团队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并提高团队的效率,实现“1+12”的效果,并让每个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次,激发员工潜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给员工带来归属感和责任感。员工不仅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而且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和效率将比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要高出许多。由于存在较完备的职业规划,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反哺企业,如成为上级行的员工或领导,创新性产品或计划等。最后,自律与榜样效应。良好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自律是相辅相成的。银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自律作用主要体现在业务操作行为、员工举止和规范和银行的行风行貌方面。同时,D邮储银行企业制度中既有约束规范从业人员行为

47、的规章制度,也有对从业人员的绩效奖励,这无疑也成为激发从业人员的内在动力。弘扬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能够推动员工理念和思路创新,促进员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路、制度、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能够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诚信度,不断弘扬和升华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会产生一定的榜样效应。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提高商业银行在社会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3)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学领域的概念,对商业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邮储银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48、不仅要努力的开拓市场、服务客户,更要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用邮储银行的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用企业文化来打造高素质展业团队,用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自身形象等,从而使邮储银行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企业文化建设还有效保障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3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及问题3.1D邮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改革开放,受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随着金融深化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基层城市规模不断壮大。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可得,截止2014年我国已有142个城市人口规模超过百万,较1978年增长约5倍,其中半数为基层城市。基层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也使得基层商业银行所担任的角色也日显突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商业银行在长期金融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