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4962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课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目录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1摘要2关键词3ABSTRACT3Key Words4引言5第一章绪论61.1研究背景和意义61.2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71.2.1管理科学的兴起与衰落81.2.2企业管理的新阶段81.2.3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9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01.3.1研究思路101.3.2 研究方法101.4论文结构框架11第二章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122.1企业文化的定义122.2企业文化的内容132.2.1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灵魂132.2.2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基石142.2.3 企业目标企业文化的指示灯152.2.4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套152.3企业文化

2、的特征162.4 企业文化八大原则172.5企业文化的内涵172.5.1企业的精神文化182.5.2企业制度文化192.5.3 企业行为文化202.5.4 企业物质文化20第三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用途213.1企业文化的重要性213.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213.1.2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223.1.3 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223.1.4 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233.2企业文化的用途243.2.1.完善制度管理243.2.2 在继承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253.2.3 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253.2.4在灌输的基

3、础上要身体力行25第四章 、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分析264.1我国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264.1.1.改革前“非系统性、外显性”企业文化264.1.2.改革初期“模糊、隐性”的企业文化264.1.3.改革现期新型的企业文化274.1.4.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其建设274.2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304.2.1把握物质文化基础性建设304.2.2重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304.2.3注重企业文化精神层面建设314.2.4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314.2.5突出企业文化个性,勇于创新324.2.6号召企业内部员工学习现代企业文化的知识324.2.6走企业文化国际化道路32第五章 结论32参考文献34摘要企

4、业文化的建设,是新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决定了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 在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中,不可避免的对国有企业文化造成冲击。同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综合实力,而企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今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到文化层面,文化的竞争是更高的竞争,并且对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当前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如何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本文从H公司的企业文化出发,以H公司的企业文

5、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中国H公司解决目前存在的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促进H公司企业文化的的发展和提高。关键词H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狼性文化ABSTRACT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internal need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ublic Ownership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determin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tate-own

6、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in the prospect of building up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Today,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n the inevitable impact on the culture of the state-owned

7、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success of the enterprise must depends on thei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n which, the corporate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wadays, the competi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has risen to the cultural level,

8、thus the competition of culture becomes competition of a higher level.The competition of the cultur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Since the problem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ts urgent to do a research how to build up the

9、cul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the view of the Sinopec Group, the writ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inopec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eanwhile, this paper aims at helping the Sinopec Group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promote the

10、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inopec Group.Key WordsSinopec Group;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H ; The Wolf sexual culture引言企业文化的兴起时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但追根溯源,关于企业文化的形成,还需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人对文化的反思开始。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日本只是一个国土资源缺乏的弹丸小国。但是就是这个小国,1980年的生产总值却占世界总值的8.6%,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这使美国感到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威胁,也开始了加强对

11、日本企业的研究。日本企业飞速崛起随之与美国企业展开了一系列竞争,在汽车、钢铁、电子等行业美国受到很大挫折。美国人在研究了日本之后,认识到: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部发达,也不是财力、物力缺乏,而是因为美国的企业管理没有日本好。美国要重振经济雄风,必须对美国传统的经济文化和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深刻认真的调整,建立起真正具有美国精神的企业文化。于是,美国企业兴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纷纷以日本企业文化为基础,结合自身文化背景、经济体制等因素来致力于本国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日本运用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并取得了成功经验。美国学者对日本的企业文化实践经

12、验进行调查、总结、研究,并进行理论的概括,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使之成为可以指导美国企业管理改革的管理理论。其后,日本学者又从美国学者的研究出发,致力于企业文化研究,试图从本国的企业文化实践中提取理论。以后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就这样,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文化研究得以兴起和发展。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经营哲学和员工的价值观念,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在现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其自身技术、制度和管

13、理的发展层面上,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的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对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机遇,但同时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制度构建和技术创新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在这样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康、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本文针对H企业文化的

14、建设,结合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对H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在目前在集团公司发展中,关于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使H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更加优秀。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文化一词来源于社会人类学。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对于企业文化的正式研究始于西方管理学界,上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约翰科特(John P.Kotter)和詹姆斯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在长期研究后提出,企业是人构成的,文化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文化对企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随后出版的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

15、一书,开辟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同时,战后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崛起已对美国构成严峻挑战。人们发现,在包括科技水平、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公司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同类型的美国公司,这一现象引起学者的强烈兴趣。结果,80年代陆续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等一批代表作品,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企业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但其根本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为所有员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并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研究发现,成功的公司对价值观非常重视,不仅在高级管理者心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心中,价值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16、并把大家凝聚到一起,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例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提出的“全民服务”理念,IBM要求“向顾客提供完美服务”,杜邦公司提出的“让化学是美好的生活更加美好”,普华永道公司提出的“致力于技术的尽善尽美”等。在外部人看来,这些口号式的句子仿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各自公司里,这些语言都有着丰富的具体含义,是经营宗旨的精髓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这些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基本理念紧密相连,为员工从事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有关著作汗牛充栋,蔚为大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管理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范

17、畴。自19世纪西方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经济学(或者称政治经济学)就把研究对象假定为“理性的人”。由于资源的稀缺,理性的人总是最大化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长期以来,西方企业的管理是“刚性”的,总是思考以最小的付出来得到最大的回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对工人的剥削。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或者称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不仅有理性,还有感性,需要被认可、被尊重、被鼓励。企业归根到底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管理很大程度上讲是“柔性”的,除了科技手段、管理规则以外,更多地需要一种从管理者到

18、普通员工都认同的共享价值观,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激发共同的智慧,造就卓越的企业。近十年来,包括IBM、通用电气等老牌大公司坚持核心文化理念,但在策略、组织、目标、行动等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顺应时代潮流,恢复了活力,实现了基业长青。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新崛起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甚至是特立独行的文化特质,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断创造新的商业奇迹。中国社会已进入工业化,也有观点认为是工业化后期,文化已经是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问题,也出现一批强企业文化的企业,例如海尔的激活休克鱼模式已经被收入哈佛管理学案例。在学习吸收西方理论

19、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提出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例如,所谓刚性和柔性管理,其实与中国古代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很类似的,不少人也开始重视新儒学、中庸、和谐等问题。然而,总体上,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时间都还不够,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当前,我国正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整个社会正加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形势要求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进一步的成果。H公司是我国某国有石油企业的分公司,与总公司距离较远,同时在国内和国外进行石油开采业务。H公司成立时间短,主要机构所在地区为国内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城市和外国某城市。虽然其总公司创立了以大庆精神、

20、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但H公司用工多为当地人,语言、文化间存在隔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企业发展,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更好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希望通过对H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研究,为其他计划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企业提供思路和方法的有益借鉴。1.2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传到中国一种管理理论,然而,直到目前,有些人对企业文化还有某些误解。诸如,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里各种文化的综合表现,认为企业里开展各种文体、宣传活动就是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等等。这种把企业文化理解为一般文化内容或文化现象的

21、原因,主要是这些人对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不甚了解的缘故。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文”化“人”,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

22、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1.2.1管理科学的兴起与衰落近200年以来,人类历史所发生的巨变,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而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体现了个别管理者经验之中的传统管理已显得束手无策了,历史造就了一代资产阶级管理学科,一门崭新的组织、协调、控制物质生产的科学,与传统管理相区别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科学管理脱颖而出了。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美国人泰罗、福特、甘特等创立了科学管理,着重点在于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工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管理作为一们科学,自泰罗创立起来才一百多年,但它却得到了极大

23、的发展,随着当代运筹学等学科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使其能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管理科学的危机在生产力巨大变革的潮流面前,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首先,科学管理的骄傲定额管理发生了危机。在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今天,泰罗的动作和时间的研究,可以测定体力劳动者,而却无法测定脑力劳动者的多余时间,更无法制定标准化的思维方法。其次,流水线上的工人已经有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高技术必须有高情感,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是劳动者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单调重复的劳动使劳动者感到身心疲惫。另一方面,今天的劳动者已不是泰罗时代的劳动者了,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不会为了一个简单的工作程序而一辈子给资本家打工

24、。如何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给流水线旁辛勤操作的劳动者到来乐趣,增添情感,这是在信息时代给管理者带来的新课题。第三,官僚等级制已开始动摇。当时职工素质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职工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工的文化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他们已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细节,反对过分束缚的上级本位制度,他们有了强烈的参与感。最后,集中划一的管理模式,受到信息化,多元化的不断冲击。个别人和个别利益集团已很难长期控制信息,因而信息化的结果必是多元化的。1.2.2企业管理的新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陷入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使自己从崩溃和萧条中挣脱出来,日本派遣了大量的有

25、识之士去美国寻求解决之道。在认真考察了美国企业成功经验之后,几乎所有的日本人一致认为日本不能照搬美国的管理模式,必须寻走自己的路。历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日本人,发现了一种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就在矛盾重重的欧美模式的反面。日本人新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成一个和字和三个支柱。和指日本的企业重视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三个支柱作为和思想的具体化,是日本企业所普遍推行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参与制。日本人找到了适合本国的管理模式,使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从废墟上奇迹般地复苏了。在当代世界上最大富翁中,美国有60多名,而日本就有40多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高科技领域,日本的电器制品无论数量

26、和质量上已和美国不相上下,有的方面已大大超越了美国。日本的奇迹终于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震惊,西方管理学者实地调查了日本的公司和企业后,不得不承认,日本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与他们实行了一种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管理技能。善于标新立异的美国人,将日本的这种管理方式,起来一个响亮的赋予时代感的名词,即为企业文化,于是,企业文化这个名词,传遍了世界。1.2.3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从1981年到1982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了四部主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经营艺术、企业艺术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这四部专着的出版,把人们引入了企业文化这一新阶段

27、,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美国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认为,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奥秘是每一个企业都有一种充满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感的人际关系。他提出了Z组织模式,其特点: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职工在职业有保障的前提下,更加关心企业利益。对职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开制度。培养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管理过程中既严格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有效的启发诱导。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制结合的统一思想形式的决策方式。树立员工平等观念,在整体利益指导下,每个人都可以对事物作出判断,独立工作,以自我控制代替系统指挥,上下级间建立融洽的关

28、系。美国的理查德德帐斯卡尔和安东尼阿尔索教授的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的经营艺术专著认为,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须紧紧抓住七个变量,并且把它们看成是互相关联而不孤立的,因为这七个变量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7S模型。其内容是:战略(strategy),指一个企业如何获取和分配它的有限资源的行动和计划;结构(structure),指一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制度(systems),指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送的程序和形式;人员(staffs),指企业内部表示人员的组织状况;最高目标(supreme goal),指能将职工个人的企业目的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或目标。7S模型后来被美国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齐公

29、司的专家们加以完善并广泛推广,在国际上也被称为麦肯齐7S框架。7S模型理论为企业的软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专著,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在对近80家企业的深入调查之后,提出了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论断。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仪式、文化网络等。他们对如何了解分析企业文化及调查企业文化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对企业文化的类型、分析方法、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美国的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的公司的经验专著通过对美国40多家公司的研究,概括了美国优秀公司的八大特点:行动迅速,

30、决策果断;接近顾客,以优秀的产品和优秀服务维持优势;锐意革新,全力支持敢闯敢做的改革者;珍视企业至为宝贵的资源人,通过人潜能的发挥来提高生产率;以价值准则为轴心,把公司每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到企业目标上来;扬长避短,展开多角化经营,增强应变能力;组织结构简单,减少层次;宽严相济,张弛有节,注重管理艺术。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由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共同构成的企业现代管理理论,是对企业现代管理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日本的成功经验与美国的管理实践是其产生的实践基础,是对日本、美国及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的总结与发展。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

31、采取理论阐述、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措施、研究总结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绪论提出问题;其次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内容、特征、八大原则和内涵进行阐述;再次介绍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通过设置其企业文化的调查问卷,对Hg公司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根据H公诉企业文化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提升思路、方法和具体措施;最后对论文的整体结果进行总结。1.3.2 研究方法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硬性的、软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要素,影响到企业管理和员工应为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建设研究,必须结合多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32、,以确保能达到研究的目的。本文对H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理论联系实际 对问题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理论上的知道,问题研究才能避免偏离方向,才能更有说服力,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使问题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的结果才会切实可行。企业文化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企业文化机器建设研究时,必须将企业文化的理论和企业文化的实践联系起来,以确保最终提出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措施是切实可行的。(2) 系统工程法系统工程法要求我们把企业文化视为一个大的系统,其中有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又有若干个关键要

33、素组成,因此,我们在对企业文化机器建设进行研究时,应当把企业文化视为一个整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时,既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框架,又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各层级的主要内容的建设,并使企业文化各层级的内容相互协调统一。(3) 历史分析法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均来自于企业和员工的历史事件,是企业家和员工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做法等的提炼和凝结。因此,要建好企业文化,我们必须回顾企业的发展史和企业文化建设史,从企业的历史中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过程和原因,并据此找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4) 调研和统计分析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在研究各类社会和企业

34、管理问题时,调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是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也一样,我们只有对去也文化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深入而细微的调查,才能发现其取得的成绩的存在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提升提供思路和方向。1.4论文结构框架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本文的结构框架如下: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

35、、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2.1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有些积极的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些消极落后的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提出,它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自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以来,中外许许多多管理学者对企业文化给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文化表明企业的风格,如激进、保守、迅猛等

36、,这些风格是企业中行为、言语、活动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员以自己为榜样把这个固定模式传输给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二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中人们做事的方式,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三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可见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的分解,不是企业中自然形成的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中的文化,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它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

37、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文秘部落。2.2企业文化的内容2.2.1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柔性的管理制度,贯彻于企业整个过程,从战略理念、设计理念、管理理念、制造理念以至于每个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行为,并被企业员工所认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中的本质要素,是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它反映了企业员工集体志向的决心和追求。企业精神具有两重性:要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要么悲观丧气;要么有胆有识、敢想敢干,要么畏首畏尾、裹

38、足不前;要么勇于开拓进取,要么保守落后、固步自封。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积极进取、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美国成功的饮食服务企业麦当劳公司,有为顾客提供热情服务为荣的精神;有重视小处、完善细节的精神;有重视团队作用,激发兴奋,鼓舞的精神;有重视服务动作快、品质高、服务好、整洁优雅的精神。由由麦当劳公司为顾客提供了热情和周到的服务,因而它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信誉。公司创办人克罗克提出要让金黄色的M形拱门标志成为品质、服务、整洁与值得花钱买来吃的标志。日本松下公司有产业报国、感恩报德等七种精神。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司有激励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等。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富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

39、司激励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精神所采取的措施足以鼓励员工的工作达到卓越的程度。他们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公司的任何一个商店、办公室都贴着一张既吸引人,又使人费解的宣传画:一个巨大的人头像头顶上顶着一个小铁塔,塔尖的四周放射着闪电,这叫做西武公司的热情发电图,象征员工对公司的热烈情感会化作巨大的智慧,像闪电一样给公司以巨大的推动力。他们采取的第二条措施是:建立一系列保证员工自我实现的制度,如自我申报制度、专门职务制度、员工再复职制度,等等,其中自我申报制度要求每个员工每年都要填写自我申报表,表达每个员工对自己深造、工种交换、晋升职务的要求,以及对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该公司一位29岁的女系长,做妇女

40、服装的销售工作,她一边工作一边学外语,提出两年后希望做海外工作,但她外语还不行,于是课长帮助她制定了一个外语进修计画,两年后她如愿以偿。她到海外后十分感激公司的培养,工作、学习劲头比以前更大了,做出了常人想不到的业绩。该公司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人不好,而是没有用好。激励精神、合理用人,当然就能使平凡人干出非凡的成绩。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中的决定性要素,它决定其它企业文化要素的性质。例如它可以使企业价值观、企业信念、企业经营哲学等是上进、乐观、积极、开拓的,也可以使它们是退缩、悲观、消极、封闭的。因此,它影响到企业文化的性质,使企业文化表现为两重性。企业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现形式简明扼要

41、,语言精练、恰当,富有动员性。有时候可用一句口号表示,如:“顽强进取、争创一流”,“开拓服务、争先创优”,”顾客第一、人为中心,开拓文明、求实创新,等等。一个企业创建自己的企业精神必须从实际出发,要使员工经过努力可以做到,任何假、大、空的口号和提法,虽然提得高、喊起来响亮,但对员工和企业没有实际意义,都等于没提。2.2.2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基石由于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只有那些有益的、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在群体中反复出现,因而价值在文化中居有核心的地位。同样,企业价值在企业文化中也起着核心的作用。可以说,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因

42、此研究企业文化的许多人把企业价值称为企业文化的基石。可以这样认为,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取向,对企业兴衰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的那样:公司可以凭借自己高尚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引导到自身想象不到的至高境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情和工作干劲,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美国管理学家 寻求优势一书的两位作者彼得斯和沃得曼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公司的成败取决于价值观正确与否及其清晰程度。企业价值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存在初期。由于企业经营能力差、规模小,其宗旨也只能是为了企业或员工的生存,或者为了养家糊口而赚钱;第二阶段是企业进入成

43、长期,经营能力增强,规模逐渐扩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以蠃得企业的长足发展,它的价值观便超越了生存需要阶段,开始追求“一切为了用户,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服务;第三阶段是企业进入成熟发达期,它的价值观便跨越了用户和顾客,变为为社会服务,追求进步,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产,个性全面发展,等等。不同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引导和制约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取向,进而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2.2.3 企业目标企业文化的指示灯企业目标就是企业的灯塔。何为企业目标,简单地说,企业目标是以企业经营目标形式表达的一种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在企业实践中,企业目标作为一种意念、一种符号、一种信号

44、传达给全体员工,把一个企业的特定经营指向指标化。也就是说,其主旨在于,以一种企业目标(如到2010年实现钢产量吨,或汽车万辆,产值万元等等)的形式,引导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努力,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预期抽象目标变成实在的成果。显而易见,企业目标有若干基本的特点。其一,经营目标数量化。多少产值、多少收入等,把企业生产经营要达到的目标变成一系列具体数位,具体化了。其二,全部内容集中化。多少万元的产值、多少吨钢材的产生等具体数字,不但是企业的经济奋斗指标,同时也集中反映着企业的群体人格价值追求、企业道德规范、民主建设、团体意识、企业形象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内涵。其三,战略指向成果化。具体、实际的数字,又使

45、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指向具体地以成果形态事先表现出来,使人们在过程起点,即可大体预知过程终点的情形。其四,发展指标观念化。经各种形式的灌输、宣传有效的思想工作,使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深入人心,它成了直接导向和调控人们行为的一种观念。2.2.4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外套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

46、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以上就是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一些重要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企业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更快刚好的发展。2.3企业文化的特征 人文性:企业文化

47、的人文性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社会性: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个经济社会群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信息等等。它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文化、物理文化、行为文化。团队性: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日积月累积淀下来形成的,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个异性: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性、殊异性特色。从生产设备到经营品种,从生产工艺到经营规模,从规章制度到企业价值观,都各有各的特色。任何一般的大众企业文化都不可能有持久的强大的生命力。综合性:企业文化的综合性,它实质上是精华的吸收与再创造,包括生产新的文化,企业文化的综合性越强,生命力就越强。规范性: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企业具有整合功能。要求企业内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时代性: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不同的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