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095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的由来11.2 项目名称21.3 建设地点21.4 建设性质21.5 项目投资21.6 项目内容与规模21.7 建设周期21.8 建设征地21.9 拆迁及补偿32 评价区域环境现状32.1 环境现状32.2 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53 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83.1 工程分析83.2 主要环境影响293.3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534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534.1 工可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534.2 环评提出需增加的污染防治措施554.3 建议625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656 评价结论666.1 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66.2 环境影响分析总体结论677 附

2、表678 附图6971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环评单位: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九年一月关于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的由来滇池治理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滇池治理高度重视,从滇池治理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以“湖外截污、湖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为四大刚性指标,实施“环湖截污和交通、

3、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在认真组织实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滇池治理工作力度。根据滇池治理提速和水污染防治的实际要求,云南省、昆明市提出补充环湖干渠截污工程作为“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的重要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已开展了滇池环湖截污工程的前期工作,形成了工程初步方案。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是滇池环湖截污工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份,是力争用10年时间使滇池的水质明显好转,到2020年,提前实现滇池草海类水质、外海类水质控制目标的关键性工程。项目建设将使进入滇池水污染物得到最大限度的收集处理,从而改善昆明市

4、的水环境状况和滇池水质,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前期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委托,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有审批权限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本项目为城市截污干渠建设工程,属城市基础设施,可省略评价大纲,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编制完成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查。1.2 项目名

5、称昆明市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1.3 建设地点昆明市晋宁县、西山区。1.4 建设性质新建。1.5 项目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29.29亿元。1.6 项目内容与规模在规划的环湖公路临城侧,环湖南路可研报告推荐虎山段采用明挖配合短隧道方案,初步设计阶段改为老安晋公路方案,本截污工程干渠不变线。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始于晋宁县腰湾村,止于西山区海口污水处理厂,全长29.91km,设计渠道断面宽高64m3m。将污水就近引入拟建的淤泥河、白鱼河、昆阳、海口污水厂(建设规模分别为15、10、10、15万m3/d,一期建设规模均为5万m3/d,本次只对一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配套雨水处理站四座(淤泥河雨水处

6、理站10万m3/d,一期建设规模5万m3/d,本次只对一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白鱼河、昆阳、海口雨水处理站建设规模均为5万m3/d),新建规模为6m3/s海口提升泵站一座。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服务区域为晋城80km2,规划人口75万人,昆阳海口63km2,规划人口60万人,总计服务收集面积为143km2。1.7 建设周期项目施工期自2008年12月开工,2010年4月完成。1.8 建设征地本项目共占地43.63hm2,征占地主要为建设用地等。1.9 拆迁及补偿截污干渠沿公路主线临城侧布置,拆迁安置由环湖公路解决,截污干渠修建过程中不涉及拆迁问题。污水处理厂、雨水处理站、提升泵站及沉砂池主

7、要征用农田及荒地进行建设,也不涉及建筑物及公用设施的拆迁。2 评价区域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为了解区域目前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昆明市西山区环境监测站于2008年8月15日19日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进行评价。项目所经区域多为村庄和农田,沿线周边无大的污染性企业。根据表4-2 监测结果,对照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中TSP、PM10日均值及NO2、CO小时均值、日均值均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沿线区域地表水属于滇池水系,拟建项目沿线涉及

8、的区域主要入滇池河道有南冲河、淤泥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护城河、双龙西干渠。根据昆明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柴河、东大河及滇池外海均为类水体。而南冲河、淤泥河、白鱼河、茨巷河、护城河及双龙西干渠最终汇入滇池外海,因此,上述几条河流均按类标准进行控制。根据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淤泥河6月、7月、8月份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石油类都分别超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最大超标污染物石油类,超标倍数为8月的4.96倍。最小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倍数为8月的0.05倍,水质评价为劣类。柴河6月、7月、

9、8月份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石油类都分别超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最大超标污染物总磷,超标倍数为7月的6.82倍。最小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倍数为7月的0.03倍,水质评价为劣类。 白鱼河6月、7月、8月份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石油类都分别超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最大超标污染物总磷,超标倍数为7月的10.37倍。最小超标污染物也为总磷,超标倍数为8月的0.06倍,水质评价为劣类。东大河6月、7月、8月份监测结果,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石油类都分别超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

10、382002类水体标准。最大超标污染物CODCr,超标倍数为7月的0.93倍。最小超标污染物为石油类,超标倍数为6月的0.04倍,水质评价为劣类。螳螂川石龙坝断面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和全年平均值各项指标监测结果,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氟化物,都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 全年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总磷24.9倍、化学需氧量3.4倍、氟化物4.5 倍。超标率分别为100%、100%、33%。水质评价为劣类。滇池外海滇池南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全年平均值各项指标监测结果表明,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生化需氧量都超过地表水环

11、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全年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化学需氧量2.95倍、总氮2.43倍、高锰酸盐指数1.7倍、总磷0.2倍、生化需氧量0.25倍、溶解氧1.02倍。超标率除总磷和生化需氧量为8.33%外,其余项目都为 100%。水质评价为劣类。(3)声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沿线不存在集中的、工业化的噪声源,在通过乡镇村庄的路段混杂有人群活动噪声。为了解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昆明市西山区环境监测站于2008年8月20日及21日对沿线不同关心点的昼夜噪声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声环境现状评价标准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经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如下:拟建项目沿线声

12、环境声级值昼间在37.851.8dB(A)之间;夜间在33.943.5 dB(A)之间,全线声环境能够满足昼间60dB(A)、夜间50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限值。总体看来,拟建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现状目前该区域主要是农业与经济开发区,其内村庄人口稠密、水田、花圃及鱼塘分布较广。因此,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受到限制,种类不多,且种群数量也较少。项目沿线评价区内植物种类主要有柏树、桉树、紫茎泽兰和禾本科为主,动物种类以蛙类、鸟类、鼠类,以及当地群众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为主。沿线调查结果显示,拟建项目沿线未发现当地的特有种和保护动植物分布。2.2 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项目沿

13、线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如表2-1。表21 项目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工程保护目标环湖东路桩号方位距离(m)备注干渠腰湾村K04+400K04600北50268户,793人下村K5+180K5390北140170户,516人沙堤K8+260K8640南70155户,472人张家村K8+350K8460北16095户,259人花椒嘴K9+310K9400西北200168户,511人团山K9+900K1080东南190646户,1774人大海晏K10+750K110西北200246户,759人下梁王K12+10K12250西40298户,897人上海埂K13+360K13540西50175户,

14、600人河泊所K14+500K14700西110704户,2229人墩上K15+200K15490东110 324户,587人小渔村K16+900K1710东180158户,559人牛恋乡K17+350K17450西150846户,2896人上蒜中学K17+700K17+800东200学校共有师生420人兴旺村K26+280K26500西北200818户,2288人老塘嘴K29+480K29590东170125户,410人汉仁营K29+720K29830西10088户,261人湾子村K30+700K30800东40117户,384人甸心村K32+800K32900西30 233户,710 人马

15、渔滩K34+650K34730东40 137户,369人上坝埂K35+360K35400西100100户,299人友谊村K36+820K37240西120305户,948人芦柴湾KA1+100KA1300东100110户,309人老街KA4+10KA4400西南70426户,1119人里仁小村KA4+350KA4600东北120139户,401人污水处理厂安乐北110距淤泥河污水处理厂,392户,1090人小新村西南50距白鱼河污水处理厂140户,389人耳材村南50距海口污水处理厂,257户,632人雨水处理站大河尾北140距淤泥河雨水处理站,232户,697人沉砂截污系统上坝埂西北50距马

16、家沟沉砂截污系统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河流包括淤泥河、大河、柴河、东大河、护城河、古城河。区域排水最终进入滇池外海。大河、柴河、东大河、滇池外海在环境功能上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水体,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体进行保护。保护沿线评价范围内的滇池湖滨带生态环境,确保施工及营运过程中不对其产生大的影响;保护区域地下水水质及连通性;保护沿线周边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施工期采取保护措施,减小影响;保护沿线重要的鱼虾产卵场所;保护沿线滇池风景名胜区景观,施工期采取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运营期做好植被和景观恢复(详见表2-2)。表2-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类别保护对象保护目标1牛恋乡、爬

17、齿山金线洞水生生态环境珍稀、濒危和土著鱼类的生境不受破坏2鸽子湾、太史湾、北山湾水生生态环境滇池及沿线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3陆生生态环境沿线的耕地、植被及生态景观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项目沿线文化保护单位见表2-3。表2-3 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序号名称位置保护级别1石寨山遗址及汉代墓群主线K13+680K14+100东面约250m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北方天王石刻造像主线牛恋段东侧约100m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昆明市规划局编制的滇池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正在上报审批中),拟建道路沿线将经过滇池国家风景名胜区九个景点,具体见表2-4。保护要求见滇池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8、修编)。表24 拟建干渠沿线景点一览表序号景点名称类别保护级别1长腰山景点自然景观一级2石寨山遗迹及汉代墓群文物景观一级3北方天王石刻造像文物景观一级4虎大山风景点自然景观一级5团山风景点自然景观三级6小梁王山风景点自然景观三级7金线洞风景点自然景观三级8大湾山风景点自然景观三级9爬齿山风景点自然景观四级3 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3.1 工程分析3.1.1截污干渠平面布置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湖截污干渠主要沿规划的环湖一级道路临城侧布置。始于晋宁腰湾村、止于海口河污水厂,全长29.91km。详见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1.2 截污干渠断面布置断面分格:截污干渠污水分格断面应能同时满足施工

19、和清淤最小断面要求,高度满足清淤车辆进出要求,同时考虑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性。经方案比较,污水渠以1.01.5m宽设计。断面尺寸设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河道未整治完成和排水系统建设,70%80%的城市点源、城市面源和农村面源均从河道和沟渠而来,其雨季流量峰值高。根据污染物70%90%在流量峰值前到来。入渠设计径流量按3倍考虑,为安全计,农村面源水量负荷按初期雨水水量负荷计算。污水量按变化系数1.01.15考虑。竖向布置:为防止影响各河道的行洪功能,截污干渠均需考虑下穿入湖河道,因此截污干渠的顶标高应低于河底标高。3.1.3 截污干渠与河道截污布置3.1.3.1 河道截污的型式南岸河道和沟渠众多,各

20、种河道的情况比较复杂,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对于河道,根据河道的流量和收集范围采用两种型式,即旁流式河道沉砂截污系统和直流式沉砂系统。3.1.3.2 干渠地基处理方案根据昆明市环湖南路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截污干渠底板下主要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存在的主要不良地质土层为: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具有轻微至中等液化的粉细砂、粉砂土、软粘土等。不经过处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行性研究单位经比较,暂定推荐采用低标号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处理。如昆明当地CFG桩所需原材料供应能满足需求量,则可考虑采用CFG桩。下阶段的地基处理方案还有待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提供后,再进一步进行论证比选。3.1.3.3 干渠地基液化处理本干渠地基抗

21、液化措施分别为:(1)对于沿线较厚液化土层段: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已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采用CFG桩或振动沉管灌注桩,处理深度分别为10m及20m。其深度均已超过液化土层的特征深度(8地震区为78m);为满足基坑开挖的需要,基坑支护采用三种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对基坑中的液化土来讲,无异于进行围封。除此之外,对液化土段,结合地基处理,在CFG桩或振动沉管灌注桩间可布设B型塑料排水带,并在干渠底板下设500mm厚碎石反滤层,使其在长期附加荷载作用下消除液化土的孔隙水压力。(2)对于薄夹层的液化土,上述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的工程措施,已能满足减轻或消除液化震害的目的,因此不再采取其他的抗液化措施

22、。3.1.3.4 干渠抗浮稳定设计一般常用的抗浮方式有自重抗浮、配重抗浮、桩基或锚杆抗浮等。由于本干渠埋深较深,渠顶覆土较厚,抗浮矛盾不突出,抗浮采用干渠自重加上干渠顶部覆土配重抗浮。3.1.4 污水处理厂设计南岸片区现有晋宁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1.5万m3/d,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属于片区近期污水处理厂,处理现有城市点源污水,处理后出水达不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本项目把晋宁污水处理厂出水接入拟建的昆阳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修建的新昆阳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是在扣除了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能力后的规模,污水收集范围包含城市点源、面源以及农

23、村面源污水。表31 规划南岸污水厂一期规模表(单位:万m3/d)淤泥河污水厂白鱼河污水厂昆阳污水厂海口污水厂5555 截至2007年底,晋宁县、海口镇非农业人口分别为6.1万人和5.1万人,根据纳污范围内的现状城镇人口数及人口增长率,生活污水量小于现有及拟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3.1.4.1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进水水质参考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并结合晋城、昆阳、海口实际确定。见表32。表32 污水处理厂近期设计进水水质 指标BOD5CODCrSSTNNH3-NTP数值(mg/L)1502502504001503002550204048为了加快滇池治理的步伐,按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

24、0)的要求,使其稳定地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24小时混合样)。污水处理厂具体出水水质指标见表33。 表33 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指标BOD5CODCrSSTNNH3-NTP数值(mg/L)105010155(8)0.53.1.4.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可行性研究单位通过比较,推荐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C氧化沟+深度处理工艺。(1)工艺流程简述污水通过粗格栅间截除进厂污水中较大的杂物后,用进水泵提升细格栅间截除污水中较小漂浮物,经涡流沉砂池去除污水中密度为2.65t/m3、粒径大于0.2mm的砂粒;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池利用厌氧-好氧区微生物菌群的不同功能,

25、进行生物除磷和去除BOD5,生物处理池同时具有一定脱氮功能;当出水PO43-0.5mg/L时,在生物池出水渠投加FeCl3进行化学除磷。生物处理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混合液的固液分离,与生物池配合起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的作用。二沉池出水进入活性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出水经紫外线消毒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再经加氯间向消毒池投加二氧化氯进一步消毒后部分排放,部分进入再生水池,通过再生水加压泵回用于厂内生产、消防用水、部分城市杂用水。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经污泥泵房回流到生物池,同时将二沉池剩余污泥提升到污泥处理区,用脱水机将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后,便于运输、处置。(2)主要附属建筑物综合

26、楼:内设生产管理、行政办公、中央控制、化验、食堂、浴室及值班宿舍、车库等。总建筑面积约3700m2。变配电间:内设变压器室及配电室,建筑面积432m2。机修仓库:主要负责厂内零配件修理,并设机电、仪表和泥、木工车间等。仓库用于存放小口径管件、水泵电机、电气设备、五金工具、劳保用品及其它杂品等,总建筑面积336m2。3.1.5 雨水站设计3.1.5.1 厂址确定本工程将设置四座雨水处理站,分别位于淤泥河、白鱼河、昆阳下游和螳螂川上游。场地现为农田,地势平坦,工程地质为第三系湖岸阶地。地震烈度按区划为八度地震设防区。同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基本一致。3.1.5.2 雨水站设计进出水质根据昆明市雨季监控

27、的昆明河道和旱、雨季污水处理厂进水质资料,考虑到中远期由于城市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善、排水管网的完善等因素导致污染负荷类型在各设计阶段的变化,以及滇池流域污水处理必须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限值要求。可研确定的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程度见表34。 表34 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序号水质指标进水水质(mg/L)出水水质(mg/L)处理程度(%)1CODcr10050502BOD54010753SS10010904TN2515405NH3-N15566.76TP20.5753.1.5.3 雨水站设计规模可行性报告根据降

28、雨资料系统分析结果为:在降雨量为15mm及以上时,月降雨天数最大为6.1天,降雨间隔周期为5.1天,6、7、8月降雨间隔周期为5.4天。雨水站设计规模结果见表3-5至表3-7。表35 雨水处理站设计初期雨水径流量(单位:万m3/d)淤泥河雨水处理站白鱼河雨水处理站昆阳雨水处理站海口雨水处理站9.45.65.15.7表36 截污干渠雨水渠分段贮存调节规模(单位:万m3)淤泥河段白鱼河段昆阳段海口段6.357.475.499.73表37 雨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单位:万m3/d)淤泥河雨水处理站白鱼河雨水处理站昆阳雨水处理站海口雨水处理站105.05.05.0南岸雨水站总规模确定为25万m3/d。根据

29、服务面积及截污干渠流向,考虑截污干渠的可调容积和模块化设计,昆阳雨水站、海口雨水站、白鱼雨水站处理规模为:5万m3/d,淤泥河雨水站处理规模为:10万m3/d,以5万m3/d为模块进行设计。3.1.5.4 雨水处理站工艺(1)MBR处理工艺近期(到2010年),由于还未完成河道治理,本工程原水为河水和一部分生活污水,从目前河道的水质水量监测数据来看,原水可生化性较好,N、P等营养物质比例合适,同时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采用常规的处理工艺基本可达到出水要求。远期(到2020年)以后,完成河道治理,本工程原水仅为初期雨水,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远期原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会低于目前水质, C/N、C/

30、P比值低,碳源不足,N、P去除率下降。针对这类进水,需补充碳源以提高生物处理效率。根据本工程水质、水量特性并结合以往工程实例,设计推荐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本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以5万m3/d为设计模块。雨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工艺流程简述:截流污水经细格栅除杂后提升进入沉砂池,去除部分悬浮物和无机砂粒,再进入超细格栅去除毛发和纤维等,然后进入好氧池去除有机物,再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去除TN。由于原水中碳源不足,来水进入缺氧池前加入甲醇,以保证反硝化反应具有充足的碳源,缺氧池出水进膜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NH3-N和有机物,通过膜过滤系统送入臭氧接触

31、池,经臭氧消毒的出水直接排放。这种工艺流程考虑首先进行硝化反应,同时考虑到碳源不足的特点,在缺氧池前投加甲醇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膜池剩余污泥经污泥泵提升后进入贮泥池,再由污泥螺杆泵送至带式浓缩脱水机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泥饼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房外运处置。带式浓缩脱水机的滤后液及滤布冲洗水与厂内的生活污水经管道汇集至厂区提升泵站,然后进入MBR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3)附属设施设计功能性用房:功能性用房主要包括:化验室、分析室、药品库、检修间、仓库等。预处理室及微生物室、药品库等。检修间主要负责厂内水泵、电机、阀门、管道、水处理机械设备及其它零配件修理,特殊设备和零件依赖于社会服务;药品库主

32、要存放日常运行时需要投加的药剂;仓库主要用来存储一些零部件和移动设备等。变配电间、中控室等:根据工程需要在南北各设一座变配电间,为全厂提供电源。辅助性建筑:根据国家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雨水处理站处理规模50000m3/d,二期工程增设一座综合附属用房,建筑面积2141.82m2(包括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资料室、职工餐厅等)。 雨水处理站出水通过环湖湿地工艺进一步削减污染物负荷后排入滇池外海,确保滇池的水量平衡。3.1.6 截流初期雨水量3.1.6.1 截流初期雨水分段规模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初步界定初期雨水系

33、指每年汛前能够产生地表径流的头一场或几场降雨。根据云南省气象局和水文水资源局实测气象、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昆明地区历年5月的水、雨情变化,因2001年5月13日的降雨量为16.1mm,与重现期为2年的降雨量18.2mm相近,选定5月13日作为计算环湖初期雨水径流量的典型日,按照水量平衡还原计算重现期为2年的初期雨水径流量。环湖各片区初期雨水径流量,由环湖初期雨水径流量按水库群至环湖周边各片区的面积权重计算。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服务区域雨水收集系统分为晋城80km2,昆阳海口63km2,总计服务收集面积为143km2,初期雨水径流量为86.10万m3/d。具体的分片区初期雨水收集面积、初期雨

34、水量如表38。表38 南岸截污干渠初期雨水分段规模(单位:万m3/d)初期雨水收集范围服务面积(km2)初期雨水量(万m3/d)晋城片区8050.1昆阳海口片区6336.0合计14386.13.1.6.2 雨水截流及运行方式雨水干渠截流的原则为尽最大可能在滇池流域内处理再生利用,实现雨水、污水资源化,维持滇池水量的平衡,对于超过设计规模的降雨条件发生时,其初期雨水、雨污混合水、农村面源污水优先在本片区截污干渠贮存并处理;其次可排至相邻片区截污干渠贮存并处理;第三为后期较洁净雨水进入湿地处理后排入滇池;第四为废水高浓度时,可排出滇池流域外处理后外排。截污干渠运行方式为:在雨季启动雨水处理流程,截

35、污干渠收集的雨水进入雨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旱季时截污干渠雨水渠流量很小,大多为进入河道的污水,因此旱季进入雨水渠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超量时启动部分雨水处理单元。3.1.6.3 片区污水产生量根据滇池生态保护规划及本项目分区,确定南岸2030年各污水系统的污水量由各个污水系统的服务面积及服务人口确定,见表39。表39 南岸截污干渠污水分段规模(单位:万m3/d)排水系统名称截留片区污水入渠设计污水流量淤泥河排水系统1517.25白鱼河排水系统1010昆阳排水系统1010海口排水系统1517.253.1.6.4 水量平衡根据可行性研究,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昆明市滇池南岸,在规划的环湖公路临城侧,始

36、于晋宁县腰湾村,止于西山区海口污水处理厂,全长29.91km。建设内容为在规划的环湖南岸公路临城侧建设渠道断面宽高64m3m的南岸环湖截污干渠,将服务区域内的污水就近引入拟建的淤泥河、白鱼河、昆阳、海口污水厂及配套雨水处理站各四座处理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其中淤泥河、白鱼河、昆阳污水厂及配套雨水处理站尾水排入湖滨湿地,经湖滨湿地进一步去除水中污染物后排入滇池外海,海口污水厂及配套雨水处理站尾水排放螳螂川。新建规模为6m3/s海口提升泵站一座,将超过设计规模的降雨条件产生的高浓度废水,经泵站提升排入螳螂川。由于项目在雨季有部分截流的废水将通过规模为6m

37、3/s海口提升泵站排出滇池流域外,将对滇池的水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而目前昆明掌鸠河饮水工程已建成投产,因此,引用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计算在掌鸠河饮水工程建成投产的流域径流调节计算成果说明项目对滇池水量平衡的影响。(1)滇池现状径流和掌鸠河水引入后,在保证滇池五级运行水位并且满足以滇池为水源的工农业耗用水的前提下,维持滇池供需水量基本平衡,允许截污工程截走进入滇池的最大污水量约为31940万m3/a。(2)从滇池水量平衡的结果看,从掌鸠河引入的水供昆明城市使用后的污水可以全部截走;从滇池综合治理而言,不应该让引入的新水源供城市使用后形成的污水进入滇池,加重滇池的污染负荷,必须尽可能将其

38、全部截流处理。(3)上述水量平衡实质上是以滇池为水源的污水量平衡,要实现滇池水体水质的彻底好转,需同时从外流域引入大量的洁净水不断的进行水体置换,才能恢复滇池的生态平衡。(4)本项目拟经提升泵站外排的水量是超过设计规模的降雨条件产生的高浓度废水,根据昆明地区多年平均气象资料,降雨超规模天数约27.74d/a,按日汇流最大6 h计,全年最大可能外排水量约为360万m3/a,加上污水处理厂和雨水处理站排水2725万m3/a,合计外排水量约3085万m3/a,远低于可截走的水量,故不会对滇池的水量平衡产生大的影响。3.1.7 “三场”设置情况3.1.7.1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1)截污干渠产生的土

39、石方工程截污干渠全长28.26km,横断面宽46m,高3m,埋深4.410m;隧洞长1.65km,隧洞为圆拱直壁式断面(圆拱中心角90120,净宽4m,直壁高3m),截污干渠共计占地面积12.27hm2,产生的土石方:建构筑物拆除产生的土石方:本项目建设需对部分建构筑物进行拆除,拆除建构筑物大多为土坯夯筑墙体房屋,拆除时约产生14.17万m3,基本为土方,全部用于环湖截污干渠沿线的围地造景。干渠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预计共产生挖方81.39万m3。其中新街段渠道13000m,产生土石方37.44万m3,含剥离表土2.35万m3;昆阳段渠道6100m,产生土石方17.57万m3,含剥离表土1.1万m

40、3;海口段渠道9160m,产生土石方26.38万m3,含剥离表土1.65万m3。干渠回填利用33.91m3,其中新街段回填利用15.60万m3;昆阳段回填利用7.32万m3;海口段回填利用10.99万m3。用作环湖道路路基修建17.61万m3,还剩余土石方24.77万m3,用于环湖截污干渠的围地造景。隧洞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隧洞挖掘2.67万m3,其中,友谊村隧洞1.05万m3,豹子山隧洞1.62万m3,弃渣2.67万m3,弃渣产生于友谊村隧洞和豹子山隧洞开挖,堆存于各隧洞出口处弃渣场。回填土石方和剥离表土沿干渠临城侧堆放,采取拦挡措施相互隔开,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作干渠表面的绿化覆土或复耕用土。(

41、2)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土石方4座污水处理厂共占地18.67hm2(其中淤泥河、海口污水处理厂各占地5.33hm2;白鱼河、昆阳污水处理厂各占地4.00hm2)。4座污水处理厂场地平整、基建开挖等共产生挖方4.92万m3,含剥离表土1.76万m3(部分剥离),回填利用3.16万m3。其中淤泥河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1.33万m2,含剥离表土0.53万m3,回填利用0.8万m3;海口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1.59万m3,含剥离表土0.47万m3,回填利用1.12万m3;白鱼河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1.2万m3,含剥离表土0.40万m3,回填利用0.8万m3;昆阳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0.8万m2,含剥离表土

42、0.36万m3,回填利用0.44万m3。各厂产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各自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为厂区的绿化覆土。该区土石方达到平衡,无弃渣产生。(3)雨水处理站产生的土石方4座雨水处理站共占地15.12hm2(其中淤泥河雨水处理站、白鱼河雨水处理站、昆阳雨水处理站、海口雨水处理站均占地3.78hm2)。4座污水处理厂场地平整、基建开挖等共产生挖方2.33万m3,含剥离表土0.58万m3(部分剥离),回填利用1.75万m3。其中淤泥河雨水处理站产生土石方0.66万m3,含剥离表土0.15万m3,回填利用0.51万m3;海口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0.57万m3,含剥离表土0.19万m3,回填利用0.

43、38万m3;白鱼河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0.60万m3,含剥离表土0.13万m3,回填利用0.47万m3;昆阳污水处理厂产生土石方0.50万m3,含剥离表土0.11万m3,回填利用0.39万m3。各站产生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各自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为站区的绿化覆土。该区土石方达到平衡,无弃渣产生。(4)提升泵站产生的土石方工程在海口设提升泵站1座,其占地0.19hm2,场地平整、基建开挖等共产生挖方0.07万m3,含剥离表土0.01万m3(部分剥离),回填利用0.06万m3。(5)沉砂截污系统产生的土石方主体设计沿截污干渠在各较大河道及沟渠进入截污干渠前设置沉砂池和截污格栅等沉砂截污系统67套

44、,共征地9.47hm2。沉砂截污系统开挖产生土石方3.06万m3,含剥离表土0.01万m3(只有完全旁流式沉砂截污系统进行部分剥离),回填利用0.69万m3,剩余2.36万m3土方用作环湖道路路基修建,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各自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绿化覆土。该区无弃渣产生。(6)弃渣场区产生的土石方本方案预计在4个隧洞口处设置弃渣场各一处,占地约0.70hm2。挡土墙基础开挖及表土剥离共产生土石方0.70万m3,含剥离表土0.37万m3,回填利用0.13万m3,余0.20万m3弃渣堆存于弃渣场内,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弃渣场部用作弃渣场复耕覆土。(7)隧洞施工临时场地产生的土石方隧洞口施工临时场地进行部分场地平整,产生土石方0.06万m3,含剥离表土0.02万m3,回填利用0.04万m3。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场地一角用作弃渣场复耕覆土。(8)施工临时道路产生的土石方道路平整产生土石方0.11万m3,含剥离表土0.09万m3,回填利用0.02万m3。剥离表土临时堆存于道路两侧,用作弃渣场复耕覆土。本项目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见表319。3.1.7.2 石料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提供石料场的布设情况,经与可研单位联系,拟建项目的建设不准备专门布设石料场,项目建设所需的石料拟从沿线已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