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664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立足国际竞争平台、谋求可持续创新和创造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和韩国三星集团经济研究所联合对中日韩24个城市进行研究。这24个城市分别为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青岛和深圳,日本的扎幌市、仙台市、东京都、名古屋市、大阪府、广岛市、福冈和冲绳,韩国的汉城、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和济州。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负责总体技术方案和中国8个城市数据的搜集整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负责搜集整理日本8

2、个城市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韩国三星集团经济研究所负责韩国8个城市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中心负责评价和分析的研究工作。一、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 Development, 以下简称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简称WEF)于1980年创立了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系统实力、运行的系统关系、发展的

3、成长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和发展,包括八个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若干个具体指标组成。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的评价体系,依据我们多年来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前沿性研究,提出如下的设计原则:1、 借鉴IMD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设计思想和原则,选择八个竞争力要素: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的基础。2、 各要素中的指标从三国现有城市统计指标中选择,追求反映各个竞争力方面的比较充分性。3、 在竞争力指数综合评价上讲究对称性

4、的指标设计和等权的综合方法。4、 在一个具体的要素竞争力评价上,讲究立体性和动态性,即从总量、人均、增长率和占GDP比例的结构关系等角度选择指标进行评价。5、 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坚持从单个指标到各个竞争力要素指数和总竞争力指数多个层次的展示方式和互补性说明的系统观点,即讲究竞争力的系统性描述和系统性认识结构。鉴于目前中日韩三国的数据状况,结合上述几项设计原则,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了12个方面,即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成长、投资、消费、产业实力、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共选择了68个指标。表1 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指标城市竞争力总指

5、数要素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标(指标数) (68)经济总量竞争力国内生产总值(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2)经济水平竞争力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 (2)经济成长竞争力GDP实际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 (2)投资竞争力国内总投资、国内总投资的增长率、人均国内总投资、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 (4)消费竞争力个人最终消费、个人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政府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人均个人最终消费、人均政府最终消费、个人最终消费占GDP比例、政府最终消费占GDP比例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率 (9)产业实力竞争力农业产出、工业产出、服务业产出、人均农业产出、人均工业产出、人均

6、服务业产出、工业产出增长率、服务业产出增长率 (8)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预算盈余/赤字、政府预算盈余/赤字占GDP比例、政府雇员占总就业比重、税收总收入、税收总收入占GDP比例、人均税收收入、公司所得税占GDP比例资本、财产税占GDP比例、间接税占GDP比例 (9)金融竞争力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贷款占GDP比重、存款占GDP比重、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 (6)基础设施竞争力铁路客运量、铁路货运量、机场年进出港总人数、机场年货物吞吐量、每10万人拥有医生数、每10万人拥有护士数、人均图书借阅数、城市供水能力、城市交通事故(每10万人交通死亡人数 ) (9)企业管理竞争力综合生产率、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7、综合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劳动成本与上年相比的变化率 (5)科学技术竞争力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增长率、境内高校数量、高校当年毕业本科和研究生人数(4)人力资本竞争力人口、劳动力、劳动力占人口比例、劳动力增长率、总就业人数、就业占总人口比例、就业增长率、失业占劳动力比例 (8)经济总量竞争力、经济水平竞争力、经济成长竞争力分别从总量、人均水平和增长速度反映创造增加值的经济运行能力。其中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作为经济总量竞争力的背景指标;投资竞争力、消费竞争力分别从构成GDP中的固定资产形成、个人最终消费和政府最终消费角度来反映城

8、市投资和消费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要素是从政府总体经营状况、政府人事管理效率、政府控制的经济能力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四个方面来选择选取指标测度其竞争力;金融竞争力是从存款、贷款来反映;基础设施竞争力主要由基本基础设施、健康基础设施和环境构成;企业管理竞争力主要从生产效率和劳动成本反映企业生产产品的能力;科学技术竞争力主要从专利、高校数量和高校学生来反映其竞争力情况;人力资本竞争力主要从人口、劳动力、就业和失业来反映人力资源的结构和数量。指标标准化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计算出在此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下的正态分布函数,即为指标的得分,这里的得分范围为0到1。每个要素中由多个指标构成,

9、将每个城市的各指标的标准化后的得分相加就得到该城市本要素的得分,将各个城市各要素的得分相加就得到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对于正指标来说,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这个城市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越强;对于逆指标来说,情况相反,即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越弱。比如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中日韩24个城市中,东京都的数值最大,济州最小,说明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东京都的竞争力最强,而济州的最弱。而对于消费品价格上涨率这个指标来说,由于它是逆指标,数值最大的城市北京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最弱,排名最后,数值最小的城市上海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最强。竞争力优劣势分析中,在24个城市中排名在前8位为其竞争力优势,排名在最

10、后8位的为其竞争力劣势。二、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 根据我们设计的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我们分别搜集整理中日韩个城市项竞争力指标的可比数据,对每个城市竞争力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标准化,并根据我们设计确定的正指标和逆指标的要求排名计算,得到各个方面的中日韩城市竞争力的比较结果。在各个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基础上,按照12项城市竞争力要素,分别编制了要素竞争力指数和城市竞争力总指数,每个要素竞争力指数分别反映其综合竞争力水平,指数数值高,说明其综合竞争力水平就高,相反指数数值低,则说明其综合竞争力差。运用我们的评价结果,需要从每个竞争力指标的竞争水平,分层次向要素竞争力综合水平,再到城市

11、整体综合的总竞争力,来系统认识每个城市的竞争力水平,结构和优劣势特点等。我们也可以运用各个竞争力指标之间,各个要素竞争力之间建立相互影响和传导的竞争力成长分析的模式,从实证分析中找到发展的规律。 下面我们利用2000年数据,展示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这里主要展示的是要素竞争力和总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1、中日韩24个城市竞争力总指数结果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总指数结果和总竞争力排名见图1。 图1 中日韩城市竞争力总指数 从总竞争力综合排名来看,深圳在中日韩24个城市中排名第11名,在中国的城市中排名落后于北京和上海。 2、中日韩城市国际竞争力要素指数及综合排名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成

12、长、投资、消费、产业实力、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12个要素竞争力来看中日韩24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情况。(1) 经济总量竞争力图2 中日韩城市经济总量竞争力指数从图2可看出,经济总量竞争力,中日韩24个城市中深圳排名第7位。在中国的城市中排名仍仅落后于北京和上海。在这一要素竞争力排名中,中国的各个城市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大多数排名较高。其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情况如图3。图3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指数从图3可看出,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方面,深圳的排名分别为第19、第4和第13。(2)经济水平竞争力图4 中日韩城市经济水平竞争力指数从图4可看出

13、,经济水平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10。(3)经济成长竞争力图5 中日韩城市经济成长竞争力指数从图5可看出,经济成长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1。(4)投资竞争力图6 中日韩城市投资竞争力指数从图6可看出,投资竞争力,深圳排名第16。(5)消费竞争力图7 中日韩城市消费竞争力指数从图7可看出,消费竞争力,深圳排名第13。(6)政府管理竞争力图8 中日韩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指数从图8可看出,政府管理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17。(7)金融竞争力图9 中日韩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从图9可看出,金融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12。(8)基础设施竞争力图10 中日韩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从图10可看出,基础设施竞争力,深圳排名

14、为第9。(9)企业管理竞争力图11 中日韩城市企业管理竞争力指数从图11可看出,企业管理竞争力,深圳排名第18。(10)科学技术竞争力图12 中日韩城市科学技术竞争力指数从图12可看出,科学技术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24。(11)人力资本竞争力图13 中日韩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指数从图13可看出,人力资本竞争力,深圳排名为第1。三、深圳城市国际竞争力资产负债表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是相当困难的,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一个成熟的并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这次关于中日韩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现有统计数据的一种三国合作的研究。比较我们的理论设计和比较完备的体系,因为三国城市可比统计

15、指标和数据的不足,以及缺乏软竞争力指标的调查,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然而,从个竞争力方面建立中日韩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已经具有了比较规模的城市竞争力信息,供分析和研究中日韩区域上城市竞争力的特征,结构与优劣势,这将为未来的发展与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我们更希望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中日韩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真正建立起中日韩城市竞争力体系的信息平台,为各个城市政府科学决策,竞争力资源流动与配置,增进企业间,行业间,政府间,社会民间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客观依据和竞争分析框架。表2 深圳城市竞争力资产负债表城市竞争力资产竞争力城市竞争力负债竞争力指标指标排名要素竞争力指标指标排名数值数值国

16、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计算10亿美元)91.24 4经济总量人均服务业产出(美元)2159.697817经济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美元)4801.23381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年,)14.20 2经济成长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年,)10.72 4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2000年,)32.86957投资个人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2000年,)11.02025消费人均个人最终消费(2000,美元)1865.78817个人最终消费占GDP比例(2000,)38.860617政府最终消费实际增长率(2000,)49.18281个人最终消费(2000年,10亿美

17、元)7.818417消费品价格上涨率(2000年,)2.821工业产出 实际增长率(2000年,)21.31产业实力税收总收入占GDP比重(2000,)12.186政府管理政府雇员占总就业比重(2000年,)5.3521资本和财产税占GDP比例(2000,)0.021公司所得占GDP比例税(2000,)1.7320间接税占GDP比例(2000,)4.1920贷款占GDP比重(%)130.058金融存款占GDP比重(%)189.84每10万人拥有医生数8.581基础设施铁路客运量(万人)106821城市交通事故(每10万人交通死亡人数 )2.532人均图书借阅数(册/千人)227.7622企业管

18、理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成本与上年相比变化的百分比(2000年,)18.521科学技术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增长率(2000,)-82.1724高校当年毕业本科和研究生人数(人)1892.5824劳动力占人口比例(2000,)71.591人力资本劳动力增长率(2000,)2.675从城市竞争力各要素中的各指标来看,深圳城市竞争力优劣势在上表中显示。四、深圳国际竞争力优势劣势分析(一)深圳国际竞争力优势、劣势分布1、中日韩城市竞争力优劣势分布从表3可以看出,进入中日韩城市竞争力前8名的中国城市只有北京(7);日本有六个,分别为东京都(1) ,大阪(2) ,名古屋(4) ,福冈(5) ,扎幌(6) ,广

19、岛市(8);韩国一个为汉城。深圳排名11位,在中国的8个城市中,落后于北京和上海。表3 中日韩城市竞争力优势分布国家前8名城市竞争力(竞争力位次)中国北京 (7) 日本东京都(1) ,大阪(2) ,名古屋(4) ,福冈(5) ,扎幌(6) ,广岛市(8)韩国汉城(3)2、中日韩城市要素竞争力优势、劣势分布表4、表5显示出:日本8个城市的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经济水平、投资、消费 、政府管理、金融、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其劣势主要在经济成长和人力资本方面。韩国8个城市的竞争力优势主要是政府管理。劣势主要在经济总量、消费、基础设施方面。中国8个城市的优势主要为经济成长和基础设施方面。劣

20、势主要为经济水平和企业管理。表4 中日韩城市要素竞争力优势分布经济总量经济水平城市排名 国家城市排名 国家東京都1日本東京都1日本大阪府2日本名古屋市2日本上海3中国福岡3日本汉城4韩国大阪府4日本名古屋市5日本仙台市5日本北京6中国蔚山6韩国深圳7中国札幌市7日本天津8中国広島市8日本经济成长投资城市排名 国家城市排名 国家深圳1中国大田1韩国北京2中国東京都2日本天津3中国名古屋市3日本上海4中国北京4中国青岛5中国大阪府5日本大连6中国上海6中国沈阳7中国青岛7中国光州8韩国沖縄8日本消费金融城市排名 国家城市排名 国家東京都1日本東京都1日本大阪府2日本汉城2韩国札幌市3日本釜山3韩国

21、広島市4日本大阪府4日本沖縄5日本名古屋市5日本仙台市6日本福岡6日本名古屋市7日本北京7中国沈阳8中国広島市8日本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城市排名 国家城市排名 国家蔚山1韩国東京都1日本東京都2日本大阪府2日本汉城3韩国名古屋市3日本福岡4日本札幌市4日本仁川5韩国仙台市5日本札幌市6日本福岡6日本沖縄7日本広島市7日本広島市8日本蔚山8韩国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排名 国家城市排名 国家東京都1日本深圳1中国大阪府2日本東京都2日本汉城3韩国汉城3韩国上海4中国北京4中国北京5中国濟州5韩国青岛6中国重庆6中国重庆7中国上海7中国大连8中国大阪府8日本科学技术城市排名 国家東京都1日本大阪府2日本汉

22、城3韩国北京4中国上海5中国名古屋市6日本釜山7韩国福岡8日本表5 中日韩城市要素竞争力劣势分布经济总量经济水平城市排名国家城市排名国家仙台市17日本釜山17韩国広島市18日本大邱18韩国仁川19韩国北京19中国沖縄20日本大连20中国大邱21韩国天津21中国大田22韩国沈阳22中国光州23韩国青岛23中国濟州24韩国重庆24中国经济成长投资城市排名国家城市排名国家沖縄17日本札幌市17日本名古屋市18日本広島市18日本福岡19日本大连19中国広島市20日本沈阳20中国大阪府21日本光州21韩国札幌市22日本濟州22韩国東京都23日本仁川23韩国仙台市24日本釜山24韩国消费金融城市排名国家城

23、市排名国家釜山17韩国沖縄17日本仁川18韩国大连18中国大邱19韩国重庆19中国濟州20韩国青岛20中国汉城21韩国濟州21韩国上海22中国仁川22韩国青岛23中国大田23韩国蔚山24韩国蔚山24韩国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城市排名国家城市排名国家深圳17中国上海17中国青岛18中国深圳18中国重庆19中国北京19中国大连20中国大连20中国上海21中国沈阳21中国沈阳22中国天津22中国天津23中国青岛23中国北京24中国重庆24中国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排名国家城市排名国家仁川17韩国光州17韩国天津18中国青岛18中国仙台市19日本広島市19日本広島市20日本仙台市20日本大邱21韩国大连21中

24、国大田22韩国札幌市22日本光州23韩国天津23中国蔚山24韩国沖縄24日本科学技术城市排名国家大田17韩国濟州18韩国広島市19日本仙台市20日本光州21韩国沖縄22日本仁川23韩国深圳24中国3、从竞争力要素来看,深圳城市竞争力优、劣势分布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成长、投资、消费、产业实力、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12个要素竞争力来看,深圳的城市竞争力优势为经济总量、经济成长和人力资本,劣势为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表6 深圳城市竞争力优、劣势分布优势劣势要素排名要素排名经济总量6政府管理17经济成长1企业管理18人力资本1科学技术24产业实力工业4

25、图14 深圳在12竞争力要素总排名情况(二)、深圳国际竞争力优势劣势分析1、城市竞争力指标角度的优劣势分析从深圳城市竞争力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经济总量和经济成长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优势,而人均水平,包括人均产出、人均投资、人均消费等指标是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劣势。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达程度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指标即人均财富占有量,而深圳城市竞争力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在中日韩24个城市的第11位,主要得之于总量指标和增长指标的贡献,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2、城市竞争力要素角度的优劣势分析从深圳城市竞争力要素优劣势分布表可以看出,经济总量(7)、产业实力工业(

26、4)、经济成长(1)、人力资本(1)为其竞争优势;政府管理(17)和企业管理(18)、科学技术(24)方面为其竞争劣势 括号内数字为深圳城市竞争力要素排名。(1)、优势分析在经济总量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大部分城市聚集了中国发展中相当比例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等,因此在国际比较中占有优势,虽然深圳在经济总量方面位于第7位,在国际比较中可以认为具有优势,但在与国内城市的竞争中基于总量的优势反而并不明显。但深圳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占有绝对优势,对深圳总体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典型的现代化过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从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

27、,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位于第四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位于第二位,体现了深圳速度,大幅度提升了深圳的竞争力。基于发展速度的竞争优势又与产业实力中工业实力的强大存在密切联系。从深圳发展的历史里看,深圳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遵循了一般工业化进程众的“初期”发展阶段,经济开始腾飞。90年代以后深圳着力发展高薪技术产业,并提出“以高薪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从1990年至2001年高薪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42.3,这样,深圳的工业化就直接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初期阶段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

28、中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以深加工和高薪技术产业为主的中后期。从而,深圳形成了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成为竞争力要素中最为突出的优势。这种跨越是深圳寻求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也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重型化不足、制造业稚弱,第三产业增长空间狭小等问题。深圳在农业产业实力和服务业产业实力中分别排名第19和第13。这对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业结构转移和优化十分不利。另外,人力资本也是深圳的优势之一。在过去20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圳曾经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人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批的企业家从这里走出,足以证明这里的人才优势。在人力资本指标中,劳动力占人口比例和劳动力增长率是重要的优势指标,

29、这也体现了深圳以外来人口为主的特点,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83,这其中主要是年轻力壮的打工者或只身闯荡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深圳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相当突出。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人力资本的优势在深圳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没有提升科技竞争力水平:深圳的企业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在24个城市的排名中均处于劣势。并且,由于非户籍人口比例过大,反而制约了消费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从更深层次来说,目前深圳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优势仅仅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而非以高端人才、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优势。另外,缺乏独特的文化环境也将使人力资本的优势变得岌岌可危。虽然深圳一直努力改善自身的城市形象,试图建立系统、开

30、放而富有内涵的城市文化环境,但由于跨越式发展中的一些必然问题,深圳仍缺少高端技术人才和高级知识分子所偏好的城市文化环境,这使其在面临上海、北京的人才竞争时,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吸引人才。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深圳在经济总量、经济成长、工业产业实力和人力资本四个方面具有优势,但这些优势的基础并不十分牢靠,从提升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还必须在保持这些要素优势的前提下深入的探讨优势成因,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基本问题,巩固优势。(2)、劣势分析深圳政府管理竞争力在中日韩24个城市中排名第17位,这是政府管理竞争力劣势对综合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实际上,竞争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

31、的经济联系,而且,相对于其它竞争力要素,政府管理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经济系统中的外生变量,通过公共产品、制度的选择和供给影响其它竞争力要素,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深圳政府管理竞争力通过对其它竞争力要素的影响也间接影响了综合竞争力。有效的政府管理应该是促进竞争力要素的创造和聚集,并且促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资产)向现实生产力(经济结果)的转化。按照国际竞争力理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两个主要方面的统一。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些国家或地区具有多项优势竞争力要素,但经济表现却并不好;相反,一些国家

32、或地区的竞争力要素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却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变得极富竞争力。依此而论,深圳国际竞争力在资产转换过程方面差距较大,显著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不能形成高素质的劳动群体优势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经济效益,其中的障碍是政府没有提供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当然,在这一点上,不仅深圳,其他所有的中国城市都有类似问题,这说明中国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还有许多机制和体制或制度的工作需要从市场经济原则出发,开展积极的改革,因为它可能是释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香港回归后的几年中,由于深圳在战略上的地位有所下降,其经济活力较以往有所下降,在这一关键阶段,政府的措

33、施将对深圳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和沟通将是深圳在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在香港回归后找到深圳新的发展契机将是深圳面临的问题。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逐步形成,香港与内地的沟通渠道更加多元化,如何在区域资源整合的背景下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深圳独特优势,也是深圳政府需要考虑的。企业管理也是深圳城市竞争力要素的劣势项目,在中日韩24个城市中排名第21位。科学技术竞争力名列第24位,对深圳总体竞争力产生了很大影响。科技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匹配关系,这在深圳的竞争力结构中有所体现,同时,这也是深圳产业结构到来的最大影响。虽然深圳在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取得了较为突出

34、的成绩,但由于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核心技术缺乏等原因,高新技术产业实质停留在代工阶段,而非以研发为核心,这样,企业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很难有跨越式的提高。五、深圳首都国际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将深圳置身于国际平台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一方面是由于深圳现代化水平较高,具备国际比较的实力,通过国际比较从高处着眼,有利于深圳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特区,有必要进一步发挥特区的作用。通过中日韩三国2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及经济总量、经济水平、经济成长、投资、消费、产业实力、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12项城市竞争力要素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发现,

35、深圳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为第11位,在国内8大城市中落后于北京和上海,与国际都市相比较,更明显弱于东京和汉城;而且深圳的12项城市竞争力要素发展极其不平衡,优者很优劣者很劣,其中经济成长、工业实力和人力资本是深圳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而科学技术、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其最明显的竞争劣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被视为高级竞争力要素,但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实力的不匹配不能实现高效的经济产出,经济价值创造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单个竞争力要素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这些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深圳12项城市竞争力要素发展极不平衡,说明深圳城市竞争力要素的配置能力存在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对策研究。(

36、一)确立深圳的特色分工,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竞争性企业,随着明晰产权、资本重组和企业竞争力再造所体现的市场经济深化过程,政府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政府主要职能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计划经中的那种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相反,而是以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创造支持企业、产业、科技创新等核心竞争力成长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与自然环境,从而发挥聚集竞争力资源的重要功能。1、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这次国际比较的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主要是从政府总体经营状况、政府人事管理效率、政府控制的经济能力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四个方面进行的,尽管从直接的指标层次并不能反映政府管理竞争力的方方面面,但是从

37、测度关键点来揭示系统局部功能强弱来看,也是有一定重要价值的。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深化下的政府管理职能,首要的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中,把政府的资源如投入在基础研究或科技攻关研究,以及对大学有关学科或专业建设投入上的,都通过城市发展战略重的关键产业与企业集群有机联系企业,通过这种深入到各种细节上的一致政策,调动和支持企业研究开发的效率发挥和水平提高,提高核心竞争力。激发、培育、统筹、协调企业的竞争力成长关系,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消除市场配置功能有效发挥的主要障碍,应该是政府顺应市场经济机制开发新政府功能的方面,也是政府创新的主要途径。从深圳城市竞争力优劣势分析知道,影响深圳综合竞争力的是科

38、学技术,科学技术滞后于深圳的人才水平,使得人才这样的高级竞争力要素不能得到最优的投入产出比。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宏观调控。因此,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发挥人力资本优势提升科学技术,是深圳政府的首要问题。2、继续发挥特区作用,在泛珠经济区域内寻找独特的角色定位回归前深圳在香港和内地的联系中起着桥梁、中转站的作用,给深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独特的发展空间,但在香港回归后,随着香港与内地的沟通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深入,深圳在其中的作用必然减小,因而也从根本上动摇了经济特区的角色定位。随着泛珠经济区域的逐步建立,深圳重新定位的时机已经成熟,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基础

39、上,有效的融合于区域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发挥特区的特色,将是深圳再次寻求跨越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合作程度、自然地理位置和综合交通条件等综合分析,深圳具备成为泛珠经济区重要节点的可能性。要建设世界级的中心城市,就必须要有全球性的经济腹地;要建设国家级的中心城市,就要有覆盖整个国家的经济腹地;要建设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就要有覆盖整个区域的经济腹地。纵观全球城市化过程,腹地整合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纽约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和她通过伊利运河、中央哈得逊河铁路不断开拓内陆腹地市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鹿特丹港口能成为欧洲的门户,也和她通过莱茵河、新航道把欧洲内陆和沿运河经济区牢牢锁定为自己的经济腹地有

40、着紧密的关联。深圳要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发展广阔的腹地空间势在必行。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她在区位、市场、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是内地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同时,一国两制框架下,深圳作为内地特区的身份和地位,又是香港所不具备的;因此深圳应当也有条件更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核心地作用,而泛珠三角合作所强调的以市场推动为主、行政推动为辅的合作机制,也有利于深圳的核心地功能超越行政边界,从而在广泛的合作中实现它与泛珠三角地区的互利共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客观上加强了深圳在联结香港方面的“国际通道”作用,同时打通了珠三角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通道”联系,强化了深圳“通道经济”的建设

41、。从港口建设的腹地来看,深圳背靠珠江三角洲,又与香港结合在一起,既是全球最密集的加工产品制造基地,又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由于粤港澳是泛珠三角区域的核心,这种“前店后厂”的合作分工关系,事实上间接确立了香港在泛珠三角中的重要地位。其好处在于,粤港澳的功能分异将促进这个地区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功能增强,对泛珠三角的作用会更明显。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兼有粤港澳各方的特点,所以在泛珠三角的合作进程中肯定会抓住许多新的机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客观上为深港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深港合作不应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弱化,而应通过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或次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得到强化。深港经济合作的强化,对于泛珠三角的经济融合只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3、产业结构升级是深圳进一步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早在2001年,由于浦东的竞争和香港的牵制,深圳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