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728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受控本非受控本分发号:现行版本:A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管 理 手 册2015-8-30 发布2015-9-1 实施目录颁 布 令1公司理念2管理方针3管理目标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1 总则61.1 目的 61.2 适用范围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73 术语和定义73.1 常用术语 73.2 缩略语 74 管理体系要求84.1 总要求 84.2 文件要求 95 管理职责105.1 管理承诺 105.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15.3 管理方针 125.4 职责和权限 125.5 管理者代表 135.6 沟通与信息交流 145.7 管理评审 145.

2、8 资源提供 166 策划186.1 总则 186.2 过程识别 196.3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196.4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216.5 风险控制策划 246.6 目标和指标 246.7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257 实施与运行 257.1 策划 257.2 与顾客及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257.3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257.4应急准备和响应 288 绩效监视和测量 308.1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要点 308.2 环境绩效监视和测量 308.3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 318.4 合规性评价析 318.5 事故、事件、不合格控制 328.6 数据分析 3

3、38.7改进 33附录 A本手册结构与“三标体系”要素对照表 36B 组织结构图 40C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42D 管理体系文件目录 43文件更改记录表序号更 内改 容修改码页码更改人批准人批准 日期原改 后原改 后颁 布 令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环境 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按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股份公司海外业务的管理需要组织编写。现予发布,并于 2015 年9 月 1 日起实施。手册阐明了项目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确定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和活动,及其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4、明确了公司海外业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是项目部建立和运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项目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照执行。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HSE最高管理者:50OUR PRINCIPLES公司理念VALUE 价值We are building solution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CUSTOMER 顾客We are delivering qual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n meeting our clients needs.满足顾客质量

5、安全 可靠性要求INNOVATION 创新We are striving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competitiveness.科技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PEOPLE 人文We are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culture.全球化的企业文化RESPONSIBILITY 责任We are combin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with a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GOVERNANCE 管理We

6、are pursuing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est corporate practices.树立最优企业形象ENVIRONMENT 环境保护We are committed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related to our activities.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管理方针基于公司理念,项目部制定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环境保护方针a) 遵循当地法律、国际标准和公司要求;b) 以人为本,保护环境;c) 倡导环保理念,提高

7、环保意识;d) 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e) 公开环保措施,接受社会监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a) 执行管理规程;b) 营造良好氛围;c)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保护能力;d) 实施预防机制,持续更新设施;e) 建立应急机制,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目标环境目标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节约能源资源,符合所在国 环境标准。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排放达到合同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零事故”,杜绝发生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任命王志清为管理者代表,自签发之日起生效。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是:a) 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完善、有效运行 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

8、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和改进的需求;c) 确保通过各种方式提高雇员满足顾客、相关方要求 及法律法规的意识;d) 负责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沟通。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HSE最高管理者:2015年 4 月 30 日管 理 手 册1 总则1.1 目的依据公司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 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个标准的要求(见附录 A)并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手册,其目的是:a) 证实项目部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业主)、雇员、社会及其他相关方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

9、进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顾 客、雇员、社会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不断增强顾客、雇员、社会及其他相关方 满意;c)规范本项目部管理活动,保证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面履行合同承诺,保护环境、确保职业健康安全,达到预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持续满足相关方要求,并持续改进;d) 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e) 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主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a) 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各部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

10、;b)项目实施所涉及到的场所及所有人员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c)本手册对 ISO 9001:2008、ISO 14001:2004、OHSAS 18001:2007 标准的要求没有 进行任何删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3 术语和定义3.1 常用术语本手册采用

11、ISO 14001:2004环境 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 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术 语和定义。3.2 缩略语(a) 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国际公司;(b) 职能部门:综合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财务劳资部、商务合同部、设备物资部、实验室、安全环保部;(c) 管理手册: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d) 管理体系:中国水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工程项目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e) 特殊作业人员执行特殊工序操作的人员(如电工、焊工、起重工、司索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 (f

12、) 特殊岗位人员指与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或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直接相关人员(如安全员、消防准备人员等)。 (g) 目标指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h) 方针指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i)文件正本指经过审批的最新版的执行文件的原件或正式文件,无“受控”章和“分发号”标识,正本一般为档案保管。 (j)文件副本指正本文件的复制件,有“受控”或“非受控”和“分发号”标识。 (k)废物特指在本公司范围内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及生活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料、垃圾等。4 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a)确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作用,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b

1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如:适用的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合同、图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测量方法、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c)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策划、运行、监视和风险控制;d)识别、评价产品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定重要风险因素,并通过风险评价确定控制方案;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着重监测过程能力、产品符合性和体系运行有效性; f)通过监视测量、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方式,利用约束和激励机制,持续改进管 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g)识别并确定分包过程,确保对分包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14、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见附录C):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阐明项目HSE管理体系的整体性要求;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描述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及涉及到的部门、作业队和班组的活动,规定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职责和控制要求,以支持过程的有效策划和运作;第三层次:作业文件。是过程或活动的操作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 工作标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措施、流程图、记录等。4.2.2 管理手册编制并保持管理手册。包括:a)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管理体系覆盖范围;b)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职责及要求;c) 为确保各过程有效策

15、划、运行和控制,引用必要的程序文件或其他支持文件,并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d)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描述e)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的控制方法等。4.2.3 文件控制a)文件发布前应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必要时,对 文件进行更改与再评审,并再次批准;b)文件应保持清晰,标识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c)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是受更改控制的文件;“非 受控文件”是不受更改控制的文件,更改不予追溯,不换新、不回收;d)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所有场所和人员都应及时获得现行有效文件;e)建立“文件收发登记表”,识别

16、更新文件,防止失效文件非预期使用。如出于法 律或保留信息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应标识并隔离存放;f)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来文,业主和供方的来文等。对外来文 件进行识别并跟踪新的信息,造册登记,控制其分发;g)建立有效文件清单,识别现行有效文件。h)规定记录的标识、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处置销毁的方法和职责; i)记录有文字、图式、表格等形式,可采用纸质、照片和电子媒介等;内容应真实、准确、清晰、规范, 填写及时、签署完整,编号明确,易于识别和检索;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和安全环保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通过以下活动,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持续改进做出承 诺,并提供证据

17、:a)传达要求。通过有效途径向员工传达法律法规要求,国际市场运营规则,顾客、 社会和其他相关方要求,以及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保护环境、获得社会和相关方满意的重要性;b)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并发布其批准令,依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确保在项目部的相关部门和层次上分解展开。c)进行管理评审。按照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d)提供资源。应确保项目部SHE管理体系实施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 设备设施、信息和资金资源等;e)进行信息沟通。按照信息沟通控制程序,通过内、外部沟通,及时了 解顾客和相关方

18、满意程度、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和管理体系运行状态等方面的信 息;f) 持续改进。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保持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 状态。5.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5.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识别并确定顾客(业主)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和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潜在的期望,通过产品实施过程 沟通、回访、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顾客满意信息,持续改进,不断增强顾客满意。 5.2.2 增强雇员、社会和其他相关方满意通过合同实施、检查和新闻媒体信息及内部沟通等途径了解顾客、员工和社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并实施相应措施,以增强雇员、社会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包括

19、:a)识别并确定员工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满意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要求和期望,制定 并实施相应的措施满足员工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满意方面的合理要求; b)识别并确定相关方、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预防污染、节能减排、保护自 然资源等方面,并采取措施予以满足;c)完成项目年度安全生产和环境考核目标;d)与其他相关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相关方创造价值的能力。5.2.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按规定识 别、获取、传递、使用、评价、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3 管理方针a)体现公司国际经营战略、服务宗旨,具有前瞻性和激励性;b)表明满足顾客、雇员、社会、

20、相关方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c)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包含消除或降低风险和污染预防的承诺;d)提供制定和评审管理目标的框架,也是评价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依据;e)以文件形式广泛沟通,使雇员理解和执行;f)通过管理评审,评价管理方针持续的适宜性,并对方针是否更新做出决策。 5.4 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负责组织策划项目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职能权限,做到结构合理,管理层次清晰,部门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具体,相互关系协调, 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保障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5.4.1项目经理职责1) 贯彻落实国际公司管理方针和目标,建立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确保实现

21、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为本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第一负责人;2) 负责主持项目管理体系策划,审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3) 明确界定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及各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目标,保证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并在运行中形成严密有机的整体;4) 提供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必需的资源;5) 根据业主、监理等单位对本工程进行的检查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组织对本项目的管理进行改进;6) 定期检查和评审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配合国际公司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对检查和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22、,并落实验证。7) 负责审批项目部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和安全管理方案,批准项目应急预案;批准项HSE目管理计划; 5.4.2 安全总监职责 1) 执行项目部HSE体系文件,落实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计划,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本项目HSE计划。 2) 负责了解和掌握分管部门要素职能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3) 积极配合HSE体系审核,组织落实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批准本项目的重要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5)督促分管职能部门HSE相关要求的落实。5.4.3 总工程师职责 1) 落实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计划,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本项目HSE计划。2) 负责了解和掌握分

23、管部门要素职能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3) 负责HSE要素的控制。督促抓好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工作并保证符合HSE管理要求;4) 积极配合HSE体系审核,组织落实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 负责施工过程中分管范围的现场指挥、协调,督促落实SHE管理要求;6)确保在项目部内部提高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负责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中对内、对外的沟通和协商。5.4.4 其他人员和部门职责参见项目部安全责任制管理办法 5.5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在项目管理层中任命一至两名管理者代表,见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管理者代表除履行原工作岗位职责外,同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

24、限:(1) 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HSE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2) 采取有效形式,不断提高项目全体员工SHE方面的意识。(3) 向项目经理及时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业绩,并提出改进建议。(4) 代表项目部负责就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5.6 沟通与信息交流按照信息沟通控制程序履行沟通和信息沟通职责。控制要点:a)内部沟通。通过例行会议、文件传递、简报、公告、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网 络等手段进行。确保:及时传达管理方针、目标、文件、计划等;安全环保部应随时将获取的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改的信息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及时传递到各部门,具体按法律法规与其

25、他要求控制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及时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及时沟通HSE体系实施运行中产生的信息;方便员工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事务的商讨;及时通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等。b)外部沟通:外部沟通手段包括文件传递、简报、报表、报告、协调会议、传真、 电话、电子邮件、年度报告、互联网络等。对分包方和其他相关方就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施加影响;对顾客和相关方的诉求及时处置;顾客及相关方的意见、报告、要求等信息由安全环保部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并予以确认,记录其处理结果。 有关环境监测结果及环境因素变化的情况,按要求向国际公司和业主等相关方通报;环境、安全应急计划应向有关公共机构通报并

26、协商联络事宜。5.7 管理评审5.7.1 评审目的按照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以规范管理评审活动。通过管理评审、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该程序由安全环保部归口管理,每年度进行一次评审。评审参加人员:项目领导、各部门主任和作业队负责人。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批后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发至参加评审的人员。参加评审人员在接到评审通知后,按要求准备好须提交的总结报告和相关资料。5.7.2 评审输入安全环保部按程序要求,规定每次管理评审所需信息及其责任部门,汇总后提交管理评审。(1 )审核结果(包括内部体系审核、外部体系审核)及合规性评价

27、的结果。(2) 各种反馈信息,包括顾客和相关方的意见、投诉和建议等。 (3) 各部门主管的管理体系过程的运行情况总结、组织的环境表现。(4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5) 预防措施及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6) 以往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包括改进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验证结果。(7 )经策划的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如组织机构变动、重大人事变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动、重大经济政策变动等)。(8) 过程、产品和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或计划。5.7.3 评审输出安全环保部根据管理评审议决事项起草“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下发实施。(1)管理评审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项目

28、经理主持。参加评审人员就评审内容展开讨论。确定不合格和改进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明确责任部门,提出相应的整改/改进措施计划和要求。(2)管理评审应以管理评审报告的形式输出,报告应包含以下相关任何决定和措施: 1) 对方针和目标符合性的判定。 2) 为提高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有效性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决定。 3) 为提高顾客满意度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决定。 4) 各种资源的确定和需要(包括人、机、料、法律法规、环境)。 5) 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3)项目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要求。(4)安全环保部根据管理评审会议的分析和结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29、,经管理者代表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及人员。(5)需采取整改/改进措施时,由安全环保部按管理评审提出的有关要求实施,负责对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跟踪和验证,负责管理评审的记录与归档工作。5.8 资源提供5.8.1 项目部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设备、物资、资金、技术、 信息等资源,资源需求计划由安全环保部提出。5.8.2 人力资源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控制程序规定配合财务劳资部对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定期测评资源配置是否充足、适宜。管理的重点包括:结构配置、管理职责、能力和任职条件、培训、评价等方面。(1)安全环保部对从事影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人员的能力(包括学历

30、、培训、技能和经历)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确认和管理,以保证所有岗位的人员满足要求。(2)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实现岗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打好基础。(3)所有从事对环境、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或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4)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培训和考核,使其具备本岗位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5)所有需持证上岗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6)当相关方工作涉及、影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实现时,应对其进行宣传和适当培训,以保证其满足要求。(9)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保持各种培训的资料、档案及技能和经验

31、的适当记录。(10)为验证满足要求所采取措施(培训、调配)的有效性,应采用培训考试、考核或年度总结考评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5.8.3 基础设施(1)为实现管理目标,在项目现场应建设满足履行合同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修理车间、仓库、试验室、医务室、食堂、办公室、宿舍等);b) 为满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需要而配备的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动力设备、水处理设备、噪音检测、空气检测、空调、测量仪器、检测设备、试验设备、监视测量设备及软件等);c) 服务设施(汽车运输、电话、传真、网络、信息、道路、水电供应、照明及预防或应急设施等)。 (2)安全环保部负责提出所需环保设施、职业健

32、康设施、劳保用品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申请,经安全总监审核,报项目经理批准后予以提供。(2)综合管理部负责对营地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进行管理,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办公设备档案,并对设施是否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价。(3) 各施工队负责人应确保环保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功能。(4)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必备的办公设备和水电供应,如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计算机、打印机等。5.8.4 工作环境项目部提供符合HSE管理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环境,关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员工的影响,加强员工心理素质、思想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心情舒畅。安全环保部对工作环境中的各要素进行识别、确认和管理,保

33、证各级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1)总体环境 各部门负责保持各自办公室的环境卫生。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创造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2)施工环境(a) 噪声排放控制由安全环保部按噪声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b) 施工现场粉尘、垃圾、污水排放控制,由各作业队和班组按施工现场扬尘、施工垃圾及施工污水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管理和检查。(c) 各作业队和班组依据有关安全操作规定和规程组织施工,督促施工人员要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安全防护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检查和管理。(4) 项目部负责

34、提供涉及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备、设施和用品。各使用部门和作业队、班组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安全环保部负责定期检查和监督管理。6 策划6.1 总则(1)管理体系策划包括:a)按 ISO 9001:2008、ISO 14001:2004、OHSAS 18001:2007 标准要求,建立整合管理体系;b)对管理体系所需的组织机构、过程、资源、实现方针目标指标的措施,以及持续改进等事项进行策划,形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c)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当市场环境变化、产品更新、机构职能变化,法律法规变更时,对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公司对产品实现的有关过程进行策划并做出规定,并

35、对这些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2)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实现策划的总体要求是:与国际公司管理体系的其他要求相一致,策划的结果应适于项目部的运作方式,在策划产品实现过程中,应适当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1) 应达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要求。(2) 实施的各阶段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及所需的资源。(3) 应采用的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文件。4) 明确有关的记录要求。(5) 需采取的其他措施和方法。(3)在每项工程开工前,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含如下HSE内容: (a)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b)环境要求。6.2

36、 过程识别业务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产品实现过程包括: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保障过程等。a)项目实施过程: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制定前期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人员、设备、材料进场实施验收交付保修服务总结;b)项目实施保障过程包括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 境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检验试验等。6.3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6.3.1 按照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程序规定履行职责。对环境因素 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要点:项目实施初期,按照规定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

37、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当场地、设施、产品、工艺、材料等要素发生变化时,项目部应重新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并更新环境因素清单。6.3.2安全环保部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6.3.3环境因素的识别(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覆盖项目所有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及相关方的影响。(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3)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土

38、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社区问题和当地环境问题。(4)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6.3.4环境因素的评价(1)是非判断法,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a) 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b) 有较大节约潜力的能源、资源消耗: (c) 当地政府、相关方高度关注并有明确要求的。6.3.5评分法本法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影响范围 (2)影响程度(3)发生频率 (4)关注程度(5)可改进程度6.3.6 安全环保组织有关人员利用是非判断法和评分法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

39、,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各部门。6.3.7环境因素的更新每年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更新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需重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a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本项目活动、产品、服务场所发生较大变化时;c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d当国际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e新建项目施工或施工项目变化时。6.3.8 相关记录a环境因素清单 b环境因素评价表 c重要环境因素清单d管理目标、指标和方案6.4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规定履行职责。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确定

40、重要危险源。控制要点:项目部实施初期,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场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重要危 险源。当场地、设施、产品、工艺、材料、操作规程发生变化时,项目部应重新 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更新危险源清单。6.4.1安全环保部负责汇总各部门的危险源清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辩识,形成本部门的“危险源清单”。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6.4.2危险源的识别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物理性(2)化学性(3)生物性(4)心理性(5)行为性 (6)其它因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1)物体打击 (

41、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触电 (5)淹溺 (6)灼伤 (7)火灾(8)高处坠落 (9)坍塌 (10)放炮 09爆炸 (13)中毒、窒息 (14)其它伤害6.4.3危险源辩识方法 (1)询问和交流:与作业人员交流,获取信息 (2)现场观察:通过观察现状,进行辩识 (3)查阅记录:包括事故、事件、健康安全检查、设备检修记录 (4)向外部有关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咨询 (5)安全检查表法:参考JGJ5599中的内容进行辩识。6.4.4危险源辩识应全面,重点放在主体危害物质和影响因素上,要考虑以下范围:a常规活动(正常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 c生产作业

42、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6.4.5危险源辩识实施项目部各部门对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填写“危险源清单”,报安全环保部,识别危险源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安全环保部汇总各部门的“危险源清单”,建立项目“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6.4.6风险评价对已选择确定的危险源,根据本项目施工的特点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的类别: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触电 坍塌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中毒和窒息 火灾和爆炸 车辆伤害烫伤 其他6.4.7事故的后果及严重后果(1)轻微,如: 表面损伤;轻微的割伤和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 烦燥和刺激(如头疼);导致暂时性不适的

43、疾病。(2)一般,如: 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 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3)严重,如: 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 职业病、急性不治之症;一人以上(含一人)人员死亡。(4)事故的可能性应考虑如下问题: a、 暴露人数; b、 持续暴露时间和频率; c、 供应(如电、水)中断; d、 设备和机械部位以及安全装置失灵或失控; e、 暴露于恶劣气候; f、 个体防护用品所能提供的保护及其使用率; g、 人的不安全行为(不经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操作程序)(5)事故的可能性分为:(1) 可能:相当可能或完全可以预料(2) 有可能:可能(但不经常)或可能性小(完全意外)(3) 可能:实际不可能或很不可能6.4.8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a、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b、风险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