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684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2001年6月1日定稿)一、说明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是推动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管理科学的重大进展,将会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管理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强有力的支持。 纵观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潮流,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1)传统的以“定量化”为主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开始与信息技术和行为科学相结合,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2、合的方法寻求在现实中令人满意的决策方案。(2)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蓬勃发展,其中包括群决策与群体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等。(3)在新世纪,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求偏好日益多样,企业竞争的焦点也逐渐由产品、技术等硬件转移到信息、策略和知识等软因素上。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管理理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伴随企业重组革命出现的精细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新概念和新思想;运作和战略管理向柔性发展;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开始兴起;合作竞争被日益提倡。(4)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80年代

3、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管理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即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各组元的相互作用及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进化的动因及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取得良好的绩效。国内外已在经济复杂系统、军备竞赛复杂性、灾害管理复杂系统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5)创新管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进行。自1978年起,我国陆续有200多所大专院校开始设立管理学系或管理学院,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在一些著名的大学中,与管理科学相关的专业的研究生人数已占到全校研究生总数的1/5左右。大学已成为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

4、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与管理研究机构,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也明显带有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痕迹。管理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以数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我国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在经济与科技管理的一些领域,我们的研究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工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企业界对管理科学的日益重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管理科学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基地建

5、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基础薄弱;在国际管理科学界有影响的成果不多;企业实际需求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切实结合社会变革研究中国管理问题的深度不够等。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时,便设立了管理科学组,开始以国家项目的名义支持管理科学的研究。1996年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表明了管理科学正逐步为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认可,开始走向成熟。朱镕基总理在1996年7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科战略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管理科学、兴国之道”的讲话,对管理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更寄托了殷切的

6、期望。如何根据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结合国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正确选择和并有效实施优先资助领域,是推动我国管理科学取得迅速和重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十五”将是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选择和实施优先资助领域,对于集中力量开展管理科学的前沿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管理问题研究,对推动我国管理科学的学科发展和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需求,管理科学需要面向三个层次部署和发展:加强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研究;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宏观管理和战略决策问题进行定向研究;为解决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管理难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管理科学“

7、十五”优先资助领域,是在广泛和反复征求管理科学界的意见基础之上,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后提出的,供我国广大管理科学工作者参考。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经过两年多时间制定的本“十五”优先资助领域在某些方面可能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因此2001-2005年期间管理科学部的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将参考本报告,但不局限于本报告的内容,特此申明。二、“十五”优先资助领域下面按照三个学科分别列出其“十五”优先资助领域。(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 决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l 不确定性决策l 群决策与合作对策2 组织理论与行为理论研究l 组织创新研究l 网络组织l 群体动力学与群体行为研究3 工业工程l 时间压缩方法研

8、究l 面向非制造业的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研究4 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l 电子商务管理技术的组织问题l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管理系统5 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l 企业评价研究l 信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l 科学技术评价的理论与方法6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二)工商管理学科1 转型期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l 公司治理l 企业组织研究l 企业技术管理l 知识管理l 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2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企业管理理论l 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研究l 跨文化企业管理3 基于Internet的工商管理4 企业财务与会计管理l 新型投融资的技术与方法研究l 资本运营研究l 现代会计和审计研究5 运作管理l 物流与供

9、应链研究l 质量科学与质量工程研究6 营销管理7 人力资源管理8 非盈利机构管理(三)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1 宏观战略管理l 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l 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2 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l 创新管理l 我国科学研究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资源配置l 技术战略与技术预测l 科技安全问题研究3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l 水资源管理l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l 典型灾害的系统成因与管理方法4 财政与金融管理l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协同l 金融机构的监管与自律研究l 金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5 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l 劳动力市场管理l 社会保障研究三、优先资助领域的论证报告(

10、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 决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意义 虽然组织问题和战略问题都是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无论是组织的设计还是组织的战略选择,都回避不了决策的问题。因此,决策学派称决策是管理的核心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无论企业或个人都经常面临着复杂的决策问题,不仅需要快速作出决策,而且需要分析与解决决策问题中多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难。好的决策可以使企业或个人的发展获得巨大的成功,坏的决策一定会使企业或个人招致失败。所以,开展决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不仅对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解决许多复杂的实际决策问题也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现状 国外十分

11、重视决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仅许多专业性学会经常组织开展决策分析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如IDS、ISMCDM、INFORMS、IFORS、IFAC、IFIP、ISCR、ISMP等),而且也出版了数十种专业期刊,尤其是最近10年来出现了不少这一领域的新刊物。一些著名的研究中心一直把决策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给予重点支持,如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从成立以来就把决策分析作为该所的主要方向加以发展,在现有的7个研究计划中只有“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是一个长期研究计划。美国科学基金会与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对应的机构是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学部,这个学部专门设立了决策、风险与管理

12、研究计划,是该学部设立的少数长期研究计划之一。德国研究理事会每年资助决策分析方面的研究经费约占它资助工商、经济、管理领域总经费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在决策分析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某些方向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尽管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已经有了一支具备相当实力的研究队伍,有十余人担任本领域国际重要期刊编委,这相对于管理科学的其它研究领域来讲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只要我们有效地组织研究力量,选择好合适的主攻方向,中国就一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决策分析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可望形成以中国人为主的一些学派。本领域有两个重点支持方向1.1 不确定性决策这一研究方向存在

13、许多挑战性的难题。我们鼓励结合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提出新的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与方法。下面是国际上决策分析学界关注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l 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试图完全用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刻画似乎是不现实的,即使对某些问题可行,但求解与分析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借助新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处理或支持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例如,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帮助解决商场货物摆放决策问题,著名的“啤酒与尿布”案例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又如,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s)技术实现复杂问题决策支持已成为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一条主线。除了要

14、重视这些重要趋势外,应在解决中国的复杂决策问题中提出自己的不确定性决策的建模与分析技术。l 随机决策模型的求解算法不少实际决策问题可以用随机优化模型来近似刻画与分析,例如,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管理问题可用一个随机规划模型来分析与求解;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规划决策问题可由一个多层多目标随机优化模型来刻画;多阶段金融投资决策问题可用动态随机规划来建模与分析。无论是作为问题的完整模型或是作为问题建模的一部分子模型,它们都具备随机、高维和非线性特征,数学上求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这是不确定性决策方法能否真正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关键之一,也是国际上决策科学界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这方面,演化算法的研究应受到足

15、够的重视。l 风险度量与管理在不确定性决策中,“风险”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如何对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是决策分析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上,常用收益的方差来刻画风险,近年来国际上对市场风险的度量提出了一个新概念Value-at-Risk(简记为VaR),用来度量由基本市场因子的不利运动所导致的下方风险位势(Downside Risk Potential)。VaR的提出受到了金融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但如何从实际数据计算VaR?如何针对一般的不确定性数据过程提高VaR估计的精度?此外,对灾害这一类管理决策问题中的风险又该如何度量与管理?如何预测风险?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未来10年中

16、,在航空航天、金融、灾害和其它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将面临一系列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决策问题。l 新的效用理论效用最优化是决策分析研究的基础。在不确定性决策中,von Neumann-Morgenstern的期望效用准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期望效用准则本身也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国外已提出了条件期望效用和非期望效用等理论,但仍需要提出新的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用理论。 这是决策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l 网络环境下的决策理论与方法Internet对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决策模式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决策理论与方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由于电子商

17、务的快速发展,基于Internet的招投标决策与拍卖已成为国际决策分析学术界激烈竞争的一个热点。Competitive Bidding and Auction Based on Internet被INFORMS和ACM列为21世纪初最有挑战性的决策科学问题。许多与决策分析理论和方法相关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都需要重新开展研究。1.2 群决策与合作对策群决策和合作对策是决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下面列出三个重要问题。l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尽管在J. K. Arrow发表了著名的不可能性定理后,群决策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但群决策理论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寥寥无几。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群决策行为的

18、复杂性仍认识不够。群决策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个体的效用如何集成为群体的效用,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也值得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群决策模式的选择、设计、群决策行为等,基于Internet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群决策的评价(包括质量、效率等),群决策过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l 合作型对策的理论由于企业已从纯粹的完全竞争转向竞争-合作(Cooperation-Competition),合作型对策理论的研究自然就成为对策论研究的中心。事实上,最近10年来对策论学术界发表的大量论著已经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关于对策论的研究基本上还集中在非合作型对策问题上,对国际研究动态缺少及时的了解和足够

19、的关注。虽然合作型对策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存在许多致命的缺点,需要提出更合适的概念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主从对策模型在解决竞争-合作方面也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关于多随从的情形和多阶段的情形。策略空间不明确的对策问题也值得研究。l 冲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冲突分析于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原因是因为冷战的需要和西方急需解决环境与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的需要。21世纪初的世界和我们的社会都面临着许多新的冲突与挑战,需要我们运用冲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这些冲突与挑战。一方面,已有的冲突分析模型和方法不足以用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复杂快变的冲突问题;

20、另一方面,新发展起来的一些信息技术为我们提出新的冲突分析方法和理论创造了条件。可能的途径是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等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冲突分析的新方法并建立相应的理论,如:流域资源管理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问题、对外谈判问题等。 2. 组织理论与行为理论研究 本领域的有三个重点支持方向2.1 组织创新研究研究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发展与变革。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和重组,从未像现在这样普遍和令人震惊。企业重组、特别是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和结构的企业重组,必然带来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创新和重构问题。这是组织创新问题研究成为国际管理科学界关注焦点的主

21、要原因之一。中国正在经受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各种问题,近期又将加入WTO,从而把更多的企业推到了全球经济竞争的平台上。习惯于听候上级指示,按旧有模式运作的企业,必须从理念、精神、结构、功能,直到运行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造,才能适应新的外部条件,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加强组织创新研究,可以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的组织重组和变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有两个研究热点:如何培育和激发组织创新;如何创建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组织创新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现有组织中产生新的组织形态,这被称为组织中的创业(Corporate Venturing );另一类是现有组织通过

22、观念的革新,使自己产生新的活力,这被称为组织更新(Corporate Renewal)。主要科学问题举例l 推动和阻碍组织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环境压力的必然结果。然而,对组织创新的必要性,很多人难以接受。为什么员工和组织常常抵制变革?怎样克服这些障碍?研究影响组织创新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顺利推动组织变革的重要工作。l 组织创新的动力特征及其过程主要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组织创新的主要过程有哪些?怎样在不同阶段有力地推动创新过程?为什么有些组织变革成功了?有些失败了?组织创新需要有动机和激励系统的作用,才能真正发动并持续发展。l 组织创新中组织文化的改造和领导行

23、为评价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在形式上并不难完成,但实质上的机制改造和创新是相当困难的。有两个重要问题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并被认为是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那就是组织文化的重整和领导行为的改造。组织创新的首要条件就是创新文化的建设。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及其领导人在观念上和行为上要有彻底的改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组织创新中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行为中,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重组生产要素的能力和与市场机会相连接的能力。l 组织创新与学习型组织形态的关系2.2 网络组织研究研究意义 正当人们对传统组织模式、组织存在价值、社会责任进行重新思考时,一场新风暴席卷而来:经济全球化,虚拟经济兴起,以知识经济为

24、代表的新经济力量崛起。这使得组织竞争的基础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使组织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组织存在的目的、价值、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要修改组织价值的评价准则,从只关心自身利益到关注组织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要拓展组织利益的相关群体,从只关心组织拥有者利益到关心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要适应环境和资源基础的变化,从只注重整合资源、追求效率和利益到挖掘潜力、协作创新、塑造“不可复制的优势”。网络组织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组织变革的产物,它是一个由活性网络结点构成的有机组织系统。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的运作,网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转,网络组织通过重组的办法适应外部环境,通过成员间的协作和创新实现网络

25、组织总目标。研究网络组织,可以使我们跳出局部的、狭隘的认识问题的框架,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认识组织的生存发展问题,明确组织存在的作用与价值,明确网络组织的社会责任,深刻理解合作生存的思想理念。通过研究网络组织的运作机制和创新机理,认识网络组织的性质、运作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推动组织理论的发展。研究现状 作为注重成员关系及整体运作的组织模式,网络组织在工商组织实践中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和研究基础,如:战略联盟从战略取向和合作利益角度研究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化运作的全球公司致力于公司全球运作能力和全局效益的提高,小企业网络则是小型企业间互助合作、实现多赢目标与集团优势的选择,虚拟公司或虚拟企业则从

26、企业存在的虚拟性、结构的虚拟性等角度探讨组织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网络组织研究的热点。网络组织又是一个具有概括性与前瞻性的概念,依托网络技术形成的以电子商务模式运作的Web公司以及网上社区等组织模式,也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同样,伴随资源信息化进程的深化,远程办公、无纸贸易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以及工商组织实践中组织模式的变革,还会出现其它新的网络组织模式,这也在网络组织概念的涵盖之中。目前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大多从三个层次入手:从技术角度,即从信息处理出发,研究网络组织中信息的传递、沟通,将整个网络组织运作看作一个决策过程模型,但在强调精确与效率的同时往往会忽视网络组织的文化和社会特征;从经

27、济角度研究网络组织则将网络组织的目标定位为通过专业化和资本组合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从社会角度研究网络组织,侧重于将网络组织视为由个体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个体受组织文化和非经济的人性特征的影响。现实中的网络组织会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网络组织要由包括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在内的多目标体系来评价。网络组织的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化。有些学者坚信“结构决定功能”的理念,从结构角度研究网络组织的性质、特征以及结点间的连接方式;有些研究则从网络组织的功能入手,研究网络组织成员对网络资源的拥有、依赖和控制,网络权力的分配以及网络利益的分享等;有的研究则从生态角度出发,将网络组织视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生态商业系统

28、,他们要与环境及其它生态商业系统共同进化;有的研究运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模拟、仿真等手段,通过元胞自动机等方法研究网络组织的运作机制;还有些学者从复杂系统角度研究网络组织,视网络组织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相似、自学习特征的开放复杂系统,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网络组织,揭示网络组织的内在规律和创新机理。国内关于网络组织的研究尚欠深入,成果多为对网络组织具体模式的探讨,还处于描述性研究阶段,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没有形成网络组织研究的理论体系。在网络组织的运作机制、创新机理、管理手段等方法层面的研究更显不足,与工商组织联合进行应用研究(包括成功的案例研究)更是缺少,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一

29、个严峻课题。主要科学问题举例l 网络组织的概念、特征与形式。这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旨在分析网络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抽取网络组织的本质和特征,进而研究网络组织的分类和形态。l 网络组织的运作机制、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活性结点的相互作用,研究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机理与冲突、协调等问题,这是网络组织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网络组织走向应用的必由之路。l 新型网络组织的模式构造和运作管理研究。完善网络组织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工商组织管理实践始终是网络组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网络组织辅助设计会使网络组织的研究更具操作价值。l 网络组织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新经济的关系。分析新经济形成的微观组织基

30、础,研究网络组织作为新的社会经济细胞的宏、微观环境。还应研究网络组织对环境的反作用,揭示网络组织的环境能动性。2.3 群体动力学与群体行为研究研究意义 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组织结构确定、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无正式组织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自发联盟。组织行为学对于群体有过很多研究,但对于非正式群体,认识还很不成熟。例如:对于群体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群体动力学和群体行为领域,消费心理和群体行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于中国人来说,九十年代以来,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急剧增加,消费与投资行为开始复杂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

31、增加。不掌握公众消费和投资心理的规律,宏观调控经济的政策措施得不到千百万群众的配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难以对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对公众消费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现状 中国管理学界对群体动力学与群体行为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这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要的状况,在“九五”期间已经显现出来。最近几年许多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出台之后,其影响和作用与预期效用有很大差异。七次降息难以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消费者信心指数长年低迷不上;住房分配货币化、医疗养老保险社会化这些改革措施,究竟会对群体行为有何影响,人们难以准确回答。股市的非正常波动,消费和投资的长期低迷不振

32、,理论界的迷茫和困惑,都反映出群体行为及其动力学特征在人的经济和社会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科学界对这些作用的规律缺乏足够的研究。国际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有向逐渐扩大的经济心理学发展的趋势。八十年代初,学术性期刊“经济心理学”创刊。十几年里该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投资心理、广告心理、消费心理、税收心理、储蓄心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九十年代末,Nature开始发表投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国内的消费心理学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主要研究消费取向和广告效果。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研究领域有所拓展,但对于投资心理和保险心理等重要领域,研究得仍然很少。这与经济活动中投资、保险、税收、储蓄等金融活动迅速发展的

33、状况是很不适应的。中国股市的大幅度波动,尽管有市场不成熟等内在原因,但有关方面对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缺乏了解,导致举措失当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主要科学问题举例l 社会学习和从众行为的扩散过程l 社会群体的信心和期望的形成和转变l 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l 群体行为稳定性监测指标体系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应以较大规模的社会群体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非正式群体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众行为的传播和扩散,往往使行为缺乏合理性,容易给社会带来动荡和冲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冲击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破坏性。因此,对社会群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需要经常地进行规范性的观测,随时

34、把握其发展过程。“十五”期间是社会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五年,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将可能使社会的稳定性暂时降低。稳定性降低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超出一定的限度,将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建立“群体行为稳定性监测指标体系”,并形成规范化观测系统,将是大规模群体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l 投资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l 影响保险事业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因素l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逐步开放金融、投资、保险市场。管理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由于对中国公众的消费心理、投资心理和保险心理研究甚少,很难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意见,以使

35、中国在开放领域保持一定优势。外国企业积累有几百年的市场运作经验,并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将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所以,研究消费者的投资心理和保险心理,对于分析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投资、保险市场的格局变化十分重要。近几年经济界普遍认识到,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和预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构建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指数量表,反映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对于经济预测和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3. 工业工程与管理本领域有两个重点支持方向3.1 时间压缩方法研究研究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行业。决定制造企业竞

36、争力的五大要素是品种、质量、价格、时间和服务,这五大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同的。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渐形成和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迅速,不确定性增加,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更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缩短对顾客新需求的响应时间,推出用户所需要的全新产品,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企业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工业工程(IE)为支撑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至今仍以此作为国际竞争的基础。这是因为自泰勒的时间研究开拓了工业工程领域以来,工业工程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在于不断地创造新的技术、通过缩短物料转化时间或新

37、产品开发周期等来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based competition)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上市的时间愈来愈短,仅靠缩短产品开发和生产周期已远远不够了。必须从基础研究抓起,把研究与开发阶段也考虑进去,从整体上、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来考虑时间的压缩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时间的压缩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现状 对于时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泰勒时代,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主要就是通过压缩加工时间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一百多年来,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研究中,人们创造了许多用以压缩时间的方法和技术。例如近年

38、来出现的方法有: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通过技术方法和组织措施,调整准备时间,实现了“三分钟换模”,使加工不同零件达到与加工相同零件一样的效率;为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人们在新产品开发阶段采用并行工程。与此同时,提出了“时间压缩技术”(Time Compression Technology),目的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周期。为了迅速满足顾客需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必须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重组。Hammer 和Champy 提出了“业务过程重组”(BPR)的概念,BPR的实质是,将传统的按劳动分工理论来组织生产的方式,改变为按服务对象和业务流程组织生产的方式,变批量加工为

39、单件服务,从而提高对顾客服务的效率。BPR引起了世界各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大突破,是一次管理革命。全球性的竞争使得市场变化太快,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以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s, 或称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AM)模式。现在,人们又在研究“全球并行工程技术”,目标是实现多个工厂各个生产活动的敏捷协调和保证提高生产率。我国工业工程起步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已有38所高校建立了工业工程

40、系,工业工程的进展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和科技部、教育部的重视。部分在制造型企业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广东美的集团、科龙集团、长春一汽集团等许多企业自发地引进和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取得了质量、成本等竞争力指标上的重大改善。这些应用大都采用了各具特色的时间压缩技术。主要科学问题举例l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管理问题。基于时间的竞争要求缩短研究、开发和生产时间。关于缩短生产时间,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有较成熟的方法。关于研究和开发工作的时间管理,则还缺乏有效的方法。研究与开发是创造性活动,其风险性与创造性是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最大区别。因此,需从研究项目的决策、计划与组织管理、研究开发队伍的构成

41、、科技人员的管理培训等方面来加快R&D的速度,提高R&D的经济效果。l 从综合的观点研究各种压缩时间的技术和组织方法。要在更大的时间范围内研究时间压缩问题,例如:不仅需要考察研究过程、开发过程、生产过程的时间压缩,还要研究各阶段成果转化的时间问题。l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带来的问题。基于时间的竞争使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R&D费用越来越高;资源使用浪费;开发新产品的投资越来越大;产品更新太快造成负面效应;等等。l 全球并行工程技术。3.2 面向非制造业的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研究意义 非制造业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历届政府都十分

42、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改革开放率先在农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业经济在近20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诸如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商用建设项目和居民住宅建设等一直高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GDP的增长;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等等。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国民经济诸多产业中,农业、建筑业、流通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包括金融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都蕴藏着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如果将工业工程的应用拓展到上述产业部门,必将极大地改善我国非制造业的基本素质,提高非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综合国力,同时也

43、必将极大地提高非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这对于即将加入WTO的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工业工程技术体系经过世界各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不断发展,已经吸纳了许多学科和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从工业工程的概念和理论范畴看,无论是分析型的理论与方法、规划设计型的理论与方法、生产控制型的理论与方法,还是评价型的理论与方法,从来没有限定其只能用于制造产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非制造产业已经成功地应用了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我国一些非制造产业也尝试性地应用了一些工业工程技术,例如农田路网和渠网的规划设计、养殖场的圈舍设施规划设计、大型超级市场的商品分类区域规划和货架商品陈列等借鉴了工业工程的设施规划与物

44、流设计技术;服务业服务窗口的设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借鉴了工业工程的工作设计(工作研究与人机工程)技术;航空公司对飞机的保养和维护借鉴了工业工程中的设备工程和可靠性工程技术;建筑业的工程造价和预算控制借鉴了工业工程中的成本工程技术。上述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产业效率,降低了成本。研究现状 进入90年代以来,香港在服务业中开展工业工程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美国在医疗保健系统和家具设计、市场营销中应用规划和设计技术,在脑力劳动负荷研究和法律仲裁方面应用了人机工程技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在航空服务与管理中广泛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大幅度提高民航服务质量和效率。在西班牙等国,社会物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

45、相当活跃。西方发达国家将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应用于服务、交通、金融等领域,成果卓著。在制造企业中,工业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已推广到供应和营销系统中。近年来,我国非制造业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也相当活跃。在航空企业、物流公司、养殖业、服务业、建筑企业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基础,但系统化的面向提高运作效率和效益的非制造业工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仍亟待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举例l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特点和对工业工程技术的需求,各产业领域工业工程技术体系的特定理论、方法和工具,各产业特定的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等问题的研究。l 面向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工业工程

46、理论与技术研究,即面向包括建筑业、工业企业前期工程、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各种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准备、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后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工业工程问题。l 社会区域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营与管理问题研究。l 在制造业已经相对成熟的工业工程技术的移植性研究,如各产业对各种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条件、推广约束、辅助技术应用等的研究。l 面向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和不同产业运行环境的企业工程理论、技术和工具,如各产业的企业工程参考模型、企业过程模型等。4. 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本领域有两个重点支持方向4.1 电子商务管理技术的组织问题 研究意义 电子商务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管理

47、模式,它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发展新的管理技术提供了机遇。就目前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来看,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网络技术、交易环境等角度进行的较多,而从管理模式的变革,尤其是从管理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二者之间互动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没有全面系统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粗放,有着明显的行业个性特征,而且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需要的是适合自己个性化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企业管理模式,而绝非简单的生搬硬套。中国企业只能从自身的技术条件、资金状况、业务特

48、点、经济环境等方面出发,全面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研究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变革,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和变革又为企业成功实施和利用电子商务打下了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模式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特点对传统商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已经成为世界商务领域的新潮流。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将达3500亿美元,到2002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美国商务部长在1999年发表的新兴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中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表明它将是21世纪整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此背景下,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促进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知识基础。经济学家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