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6939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山抬田工程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中水十一局).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竣工验收材料之一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工程(合同编号:JXXJ/SG-KQ-TJ-GSTT)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项目经理部2015年4月20日批准:邵国兵审核:张 伟编制:王徐良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工程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工程位置及施工范围11.2主要建设内容11.3、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21.4项目简介21.5主要材料、生产单位21.6工程开工、竣工日期31.7主要工程量3二、工程投标52.1、投标过程52.2、投标文件的组成6三、施工进度管理63.1施工总进度63.2 主要工程施工情况6四、主要

2、施工方法104.1抬田土石方填筑104.2田间工程134.3导托渠渠道工程164.4导托渠桥梁工程22五、施工质量管理255.1质量目标25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255.3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体系265.4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275.5分部及单元工程质量评定32六、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336.1安全生产336.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36七、合同管理377.1价款结算377.2 财务管理38八 经验与建议38九、附 件389.1、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389.2、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399.3、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409.4、技术标准目录41一、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

3、施工范围葛山抬田区位于乌江下游末端左岸,距坝址上游约43km,工程区域附近由京九铁路、105国道及乡村公路组成交通网络,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区内汇水面积155km2,塔里岭东侧为主河槽,西侧为阶地,主河槽汇水面积为148km2,西侧阶地汇水面积6.51km2,主河槽两岸地面高程在4548.5m,河槽及两岸阶地宽在300m左右,河槽长度约5.0km,设计排洪流量98.7 m3/s。主河槽上游耕地高程49.2m。抬田工程主要是进行填土垫高,重建田间工程。抬田面由上而下为表层耕作层厚25cm、粘土保水层厚35cm、基础料层组成。抬田区布置灌溉与配水系统,并与原有水系相连接;田间道路采用沟-路-渠相结合

4、的形式。为减轻对上游46.5m农田的淹没影响,采用开挖葛山导排渠,抬高导排渠两侧洼地高程, 在葛山导托渠两岸采取抬田措施后,可满足塔里岭、下坑村、东螺村移民就近后靠安置的需求。葛山抬田最低抬田高程为46.6m。抬田区域面积为2593亩。1.2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施工项目主要为抬田工程和导托渠工程。抬田工程包括土方填筑工程(耕作土剥离、基础料填筑、粘土填筑35cm和耕作土填筑25cm)、田间工程田间道、生产路、排水沟、灌溉渠、(斗、农)门、涵管及草皮护坡。抬田以导托渠桩号2+100为界划分为葛山A片抬田工程(GBTT-T-GA) 和葛山B片抬田工程(GBTT-T-GB)2个分部工程。葛山A片抬田工

5、程(导托渠桩号0+0002+100)设计抬田区域面积为1093亩,由于设计变更新增抬田142亩,变更减少抬田69亩,抬完田后实际区域面积1166亩。合同外变更增加面积依据为“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008号、2013报告035号、049号”及“葛山设(2014)01号” 设计更改通知单等要求对0+0000+600老河道及抬田边线外低洼农田进行抬田,合同内减少面积主要原因为抚吉高速公路部位不允许抬田及导托渠开挖边坡由1:1.5修改为1:2后占用面积。葛山B片抬田工程(导托渠桩号0+0002+100)设计抬田区域面积为1500亩,抬完田后实际区域面积1381亩。减少面积主要原因为:导托渠开挖边坡

6、由1:1.5修改为1:2后占用面积;“葛山抬田(2013)01号”设计联系单对靠近铁路抬田范围边线进行了调整,不抬田面积59.33亩(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测量)。导托渠独立划分为1个分部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工程、砼工程、浆砌石和抛石、草皮护坡和桥梁工程。原设计导托渠长度为3812m,设计变更调整后渠线全长3885m。原设计机耕桥2座,经设计变更在导托渠1+600位置增加1座机耕桥,在2+980位置增加1座人行桥。导托渠进口底高程42.10m,出口底高程40.16m,渠底宽30m,渠道开挖边坡1:2,纵向坡降0.0005。1.3、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水文气象条件赣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

7、候,东亚季风区,一年当中的气候特征是:春夏梅雨多,秋冬降雨少,春秋季较短,冬夏季较长,春寒夏热,秋凉冬冷,结冰期短,无霜期及日照时间长,相对湿度大,四季变化明显。(2)、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区地处赣江右岸冲积阶地与丘岗接壤带,属低山丘陵地带,地面高程一般为4268m,地势高低不平。抬田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属赣江右岸一级阶地,地面高程一般为42.8247.18m,地形相对较平缓,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工程区附近不存在不良物理地质现象。1.4项目简介建设项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工程(合同编号:(JXXJ/SG-KQ-TJ-GSTT)工程项目主管部门:江西省水利厅法人单位:江西省峡江

8、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质量监督单位: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设计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监理单位:湖南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承包总公司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运行管理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人民政府1.5主要材料、生产单位水泥:选用“具有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国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的产品”。我部采用江西高安红狮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红狮P.C32.5和P.O42.5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性能指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钢筋:选用“具有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年产200万吨及以上的国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钢筋采用新余钢铁股份

9、有限公司、萍乡钢铁有限公司生产厂家。砂石骨料:砂石料采用吉水县文峰镇水南背邱家砂石料场生产,细骨料为天然河砂中砂,粗骨料为卵石540mm。质量经试验检测满足设计要求,该料场有公路相通,运输较方便。1.6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12年4月25日完工日期:2014年10月25日1.7主要工程量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合同工程量实际完成量6葛山抬田亩259325476.1土方工程6.1.1耕作土剥离m34322234434916.1.2耕作土填筑m3432223413132补6.1.3.1抬田区取粘土料填筑m3605112624274.66.1.4.1基础料填筑m33000003000006.1

10、.4.2土方基础料m3300000300000补6.1.4.3土石比例11基础料m3784130.3797414.9补6.1.4.4土石比例11基础料m312180001247238.8B6.1.12.3KM 基础料填筑m3146610.56.2草皮护坡m26000787.956.3田间工程6.3.1田埂长度m9220872777.536.3.2田间道6.3.2.1泥结碎石路面m22255837131.536.3.2.2路基填筑m31567323198.736.3.3生产路m470495736.3.3.1路基填筑m3984721355.56.3.4排水沟6.3.4.1斗沟挖方m32050165

11、065.216.3.4.2斗沟草皮护坡m22841740932.176.3.4.3农沟挖方m3162295953.016.3.5灌溉渠6.3.5.1农渠U型渠m1043412106.596.3.5.2斗渠U型渠m49274769.236.3.5.3土方开挖m365136062.736.3.5.4土方回填m31302634297.586.3.6斗门个46.3.6.1C20砼m32.011.146.3.6.2钢筋制安kg37.5421.246.3.6.3C10砼垫层m30.30.516.3.7农门个196.3.7.1C20砼m35.116.96 6.3.7.2钢筋制安kg99.4135.30 6.

12、3.7.3C10砼垫层m30.43.40 6.3.8涵管6.3.8.1预制涵管m2448300mm,国际标6.3.8.2预制涵管m2761029400mm,国际标6.3.8.3预制涵管m2481600mm,国际标6.3.8.4预制涵管m626800mm,国际标B6.3.8.1预制涵管m121200mm承插管B6.3.8.2预制涵管m501200mm平口管B6.3.12.31.5m涵管m72平口管B6.3.12.41m涵管m200承插管B6.3.12.5C20砼护坡、护底m3391.8B6.3.11.1砌砖m3354.72B6.3.12.7一字墙砌砖m312.796.3.10农渠灌口素C15砼个

13、3486907葛山导托渠7.1土方开挖7.2渠道土方开挖m3524010521268.87.4土方回填m312739464493.4含进口垮塌回填7.5老河道回填m2332442 373173.17.6草皮护坡m33403930229.67.7现浇C15砼m314051759.27.8C15预制砼护坡m391887934.97.9砂砾石垫层m91887934.9B7.4.1抛石固脚m326050.47B7.7.1C10素砼垫层m316.04B7.7.2C15素砼台阶m368.518葛山机耕桥座24含人行桥1座8.1、X5.1、X6.1土方开挖m245248008.58.2土方回填m340132

14、175.5B8.1、B 8.2、X6.4砂砾回填m32172.24B8.3片石方回填m31051.2B8.4干砌片石160.1B8.5风化料回填m32242B8.6土工布m213.38.4M7.5浆砌石m312841338.858.55%水泥碎石稳定基层m38349.68.6碎石垫层m11072.38.7、X6.6C30路面、桥铺装层砼m154208.298.8、X6.7C25桥板、梁、柱砼m3217624.998.9、X6.8C20桥台、基础、栏杆砼m3141408.728.10、B7.7.1C10砼垫层m3930.988.11、X5.10、X6.10钢筋制安t46109.968.12、X5

15、.11、X6.1150PVC排水管m30579.68.13、X5.12、X6.12沥青杉板M228 59.178.14、X6.13橡胶支座个4090二、工程投标2.1、投标过程我公司在招标人发布招标公告之后,向招标代理人购买招标文件,组织投标小组熟悉招标文件的有关内容,现场实地勘察,了解工程概况和资源情况,确定投标策略,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合理的工程报价,于2012年2月7日递交了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投标文件,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确定我公司为中标人。2012年3月27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对我公司下发了中标通知书,按照招标文件第2章投标人须知第7.3条规定我公司向江西省峡

16、江总指挥部提交了履约担保,并于2012年4月18日签订了合同协议书,工程合同价为57371435元,工程质量要求符合优良标准,工期为365日历天。2.2、投标文件的组成(l)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和授权委托书;(3)投标保证金;(4)已标价工程量清单;(5)施工组织设计;(6)项目管理机构;(7)资格审查资料;(8)原件的复印件;(9)其它材料。三、施工进度管理3.1施工总进度监理部于2012年4月22日下发进场通知,确定开工日期为2012年4月25日,我部主要管理人员于2012年4月23日进场,葛山A片、B片抬田分部工程开工日期为2012年7月31日。根据总进度和阶段性进

17、度要求,我部采取多种进度措施,积极组织施工,但由于料场变更、施工障碍物迁移滞后、村民阻工、2012年冬季气候反常及各年度汛期等影响,工期稍有滞后。2013年8月2日,业主提出峡江枢纽计划第1期蓄水至42.0高程,要求库区工程满足库区蓄水要求,2013年10月6日,业主提出调整工期目标(监理2013纪要19号),要求所有抬田必须于2013年12月底交田(房屋压占区除外)。我部于2014年1月10日完成合同内全部交田,交田区域面积2404.99亩,比业主调整的工期目标2013年12月底交田只推迟了10天,由于受新增抬田、2#机耕桥加宽增加桥面板等工程变更项目的影响,整个工程于2014 年 10月2

18、5日全部完工。3.2 主要工程施工情况3.2.1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施工我部于2012年4月23日进场,2012年7月20日施工准备基本就绪,完成了现场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及地形(原始断面)测量,搞好了四通一平工作,完成道路、施工仓库、生产、生活营地住房等临时工程任务,施工机械设备进场。3.2.2主体工程施工期施工期2012年7月31日2014年10月25日(1)葛山A片抬田工程施工期为2012年7月31日至2014年9月15日,设计抬田区域面积1093亩,实际完成导托渠桩号0+0002+100设计抬田施工及新增0+0000+600老河道及抬田边线外低洼农田抬田,抬完田后实际区域面积1166亩。(2

19、)葛山B片抬田工程施工期为2012年7月31日至2014年4月20日。设计抬田区域面积1500亩,实际完成导托渠桩号2+1003+885设计抬田施工,抬完田后实际区域面积1381亩。(3)葛山导托渠工程施工期为2012年9月10日至2014年10月25日。完成土方工程、砼工程、浆砌石和抛石、草皮护坡和桥梁工程等。3.2.3 工程进度分析本标段工程,因受料场协调难度大、施工障碍物、料场变更、不正常气候、当地村民干扰、变更增加工程量及地质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工程未按合同工期完工,工期稍有滞后 ,但未影响峡江枢纽一期蓄水和交田。工期延后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料场征用协调及料源影响根据

20、监理开工通知,我部于2012年4月25日人员设备进场,46月正处于雨季汛期,主要进行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及设计指定的4个取土场作了初步调查,发现原招标文件中指定的七里料场、柳背料场、檀木山粘土料场、塔里岭粘土料场与现场实际情况均存在较大差异,现场取料场料源情况与设计、招标文件中不符,又因当地村民对抬田料场临时征用的态度十分消极,见2012年5月20日上报的“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001号”,至2012年7月底取土料场才落实一部分。由于上述情况的影响,延误了工期。(2)、施工障碍物影响根据2012年6月8日上报的中水十一局葛抬 2012 报告003号,2012年7月21日

21、上报的中水十一局葛抬 2012 报告 011 号,在我标段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未迁移,其中220KV高压电杆13根,110KV高压电杆10根,铁塔2个,10KV的高压杆131根,移动通讯电杆145根,低压电杆28根,房屋3栋,樟树55棵,果树和松树599棵,坟墓10座等,请业主协调解决。同时吉安供电公司要求我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和车辆保持与电力线路足够的安全距离,见中水十一局葛抬 2012 报告 027 号,由于征地拆迁和施工障碍迁移任务重,难度大,尽管业主与吉水县移民局努力协调,但迁移进度远远滞后于施工进度,严重影响了我部抬田填筑施工。导托渠工程进场后2012年46月为汛期,施工无法进行,根

22、据2012年5月8日上报的“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 001 号”,因抚吉高速公路在K1+400位置与葛山渠成45度斜交,设计对葛山导托渠进行了改线,改线后施工长度为3885m。改线图纸于2012年8月10日下发,致使导托渠工程于2012年9月10才具备开工条件,对我部导托渠工程开工施工造成较大影响。(3)料场变更影响原招标文件中指定的七里料场、柳背料场、檀木山粘土料场、塔里岭粘土料场与现场实际情况均存在征地困难及料源不足,且部分料场还还存在施工交通困难、产权不明、高压铁塔占用、安全隐患大,附近村民出行、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等原因,导致原招标文件中指定的上述料场无法全部征用,经参建四方联合查勘和

23、水利专家现场考察论证,2013年2月27日参建四方联合会议确定对料场进行变更:文峰镇七里风化料场,原招标阶段七里基础料场取料78.9万立方米(其中土方基础料78.6万立方米,石方基础料0.3万立方米),可取土方基础料30万立方米;檀木山土料场53.7万立方米粘土料不取,塔里岭料场6.8万立方米不取,取抬田区耕作土以下土料作粘土料,该取土层土料由下坑料场、磨东坑料场(土石比例11,运距1公里)取料置换;文峰镇柳背抬田基础料场,为葛山村委会所有的71亩山地,现场开挖只能取土方基础料30万立方米;文峰镇田塅村下坑料场(土石比例11,平均运距1.0km),可取抬田基础料78.4万立方米;文峰镇水南背村

24、磨东坑料场(土石比例11,平均运距1.0km),可取抬田基础料121.8万立方米。实际施工中,下坑料场、磨东坑料场大部分料源为石方开挖,增加了施工难度,根据2012年9月15日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020号、2012年9月23日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022号,因料场原因,石方增多,从9月1日起不能正常开挖,造成我项目部大部分人员、机械设备闲置,人员、机械设备大量闲置,业主9月25日相应回复柳背料场部分可取用,至10月20日我部才开始进行料场开挖爆破施工,对我部抬田施工工期造成较大影响。合同内基础料填筑约163.6 万m3,经料场变更,项目部于2013年3月20日与峡江指挥部签订补充协议

25、(合同编号:JXXJ/SG-KQ-TJ-GSTT补1),基础料工程量增加至260.213万m3,其中60.5万m3基础料为粘土料取土层由磨东坑、下坑料场取料置换量。其中200.2万m3(补充协议土石比例1:1) 大部分需要爆破开挖,远远大于招标文件所说的石方0.5万m3,爆破施工与取料运输施工相互存在影响,施工难度加大,影响了工期。 (4)、不正常气候在2012年11月2013年6月,连续8个月以阴雨天气为主,抬田施工时,运输车辆必须从抬田工作面行走,每次下雨至少有5天时间不能进行土石方填筑,大量施工设备闲置,施工效率明显降低,抬田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施工。(5)当地村民干扰2013年10月1

26、日,导托渠0+1003+885完成开挖。根据2012年7月2日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008号,导托渠进口增加范家边、湖头村两片抬田62亩,左侧进口0+100m在前期测量中发现62亩抬田未包括拐弯处老河道,村民阻工要求导托渠0+0000+600段老河道均要进行抬田,否则0+0000+100导托渠不能进行施工,后经参建四方确认拐弯处老河道均要进行回填,总计增加抬田150亩,详见“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 008、2013报告 049号报告、葛山抬田(2014)01号设计更改通知单”,而2014年上半年为雨季无法施工,致使进口100m导托渠2014年6月18日才开始施工,至8月28日才完成预制

27、块铺砌施工,造成导托渠工程完工日期较大延后。2#机耕桥原设计桥面铺装层于2013年7月21日完成,我部准备施工桥面栏杆时遇到村民阻工,此桥位于乡村公路,村民强烈要求进行桥面加宽至净宽5m,设计于2014年7月14日下发了2#机耕桥桥面加宽设计联系单,我部于2014年8月26日开始施工,至10月25日完成了桥面加宽栏杆施工,影响了导托渠直线工期28天。(6)变更增加工程量 根据“中水十一局葛抬2012报告 001 号”,导托渠桩号由K3+812修改为K3+885,增加73m,见设计图,对导托渠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中水十一局葛抬2013报告021号、2014报告011号”导托渠与老河道交叉

28、、重合处涉水部位存在导流难度很大,甚至部分地段无法进行施工导流,坡脚进行抛石处理,增加抛石26050m3,对导托渠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依据“中水十一局葛抬 2012 报告 012号、019号”根据村民要求,新增3#机耕桥和人行桥各1座,导托渠在桥梁施工段开挖、填筑进展相应缓慢,影响了导托渠整体施工进度。田间工程施工中,根据村民要求,葛山A片在1+4002+000右侧g区增加渡槽及农渠,斗沟f01、农渠f04增加钢管过路及田间水系道路更改等,见中水十一局葛抬(2013)报告043号、葛抬(2014)报告005号等,影响了葛山A片抬田工程工期; 葛山B片设计下发“葛山抬田(2013)01号设计更

29、改通知单”,生产路d03 、d09路面宽度调整为6.0m, 变为田间道。根据中水十一局葛抬(2013)报告037号、041号,斗沟d01从铁路涵洞上游3+100左右拐弯后通至导托渠,已开挖段3+5003+850也要填平及田间水系道路更改等,影响了葛山B片抬田工程施工进度;根据葛山抬田(2013)01号设计更改通知单,导托渠左岸渠堤2+0753+500更改为6m,根据中水十一局葛抬(2013)报告 039号,右岸渠堤2+9003+885更改为6m,导托渠增加砼台阶22处等,影响了导托渠施工工期。老河道合同工程量为332442m3,经实测完成工程量为373173.1 m3,比合同工程量多出4073

30、1 m3,影响了葛山抬田整体施工进度。2014年初,葛山A片抬田新增0+0000+600老河道及抬田边线外低洼农田抬田150亩,增加土石方填筑24.3万m3因正处于汛期,抬田无法施工,主汛期过后6月份正式开始施工,至2014年9月15日全部完工,致使葛山A片抬田完工时间严重延后。(7)地质原因影响柳背基础料场旁抬田区基础料填筑后出现陷挖机情况,原因主要为料源属全强风化凝灰质粉砂岩,难以碾压到位,土料易饱和发生沉陷。设计批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排水,避免在积水情况下碾压。见中水十一局葛抬2013报告002、005号。致使葛山A片抬田K0+000K1+400(导托渠桩号)范围内具备粘土料填筑的施工单元

31、及此段剩余的基础料从2013年1月6月无法进行施工,对导托渠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导托渠0+100上游渠堤的开挖边坡为粉质砂土,2014年6月初汛期经雨水冲刷右岸出现垮塌,下游测预制块铺砌也出现约30m沉陷,导致渠堤不稳,详见“中水十一局葛抬2014报告011号”,设计要求此段预制块底部进行抛石处理,影响了施工进度。四、主要施工方法4.1抬田土石方填筑4.1.1抬田土石方填筑施工 (1).施工顺序耕作土剥离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清理表面,排除地表水,然后将耕作土堆放到邻近田块,树根、草木植物等以人工配合清挖。边线放样机械剥离临近地点堆放高程测量复核基面验收(2).主要施工方法1)边线放样根

32、据设计图纸给定的抬田边界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边线放样,得到明确的耕作土剥离范围,经监理审核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2)机械开挖、出渣根据放样标示的边线,采用1.6m3挖掘机和120KW推土机剥离耕作土。耕作土层剥离后,将耕作土堆放到邻近田块。3)检查验收耕作土剥离完成后进行剥离面检查清理工作,并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定,经检查验收签证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4.1.2基础料填筑主要施工方法(1).先针对料场的地形、地质、气象、交通及开采条件,对料场进行开采前的复查,确定其土质质量、开采数量和开采方案。对取土场进行采区规划,分区开采。同时采取样土,进行相关物理实验。以确

33、定土料比重、天然容重、天然含水率、流塑限、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容重、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等。(2).填筑分段分层、由抬田区最低洼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斜坡填筑。沿填筑轴线每120m(120m以下不分段)作为一填筑施工段,自下而上水平分层向前推进,并控制行车坡度在15%以内,保证自卸车能正常行驶,每段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0.5m,每层接缝处做成斜坡状,倾斜坡度不得陡于1:3,上下层错缝距离大于1.5m。(3).为保证土层之间结合良好,铺料前将压实的结合层洒水湿润,并刨毛1-2cm,再进行铺料碾压,每层铺料碾压后厚度不超过40cm,最大土块粒径要小于15cm。石方填筑按每层不大于70c

34、m厚度控制,最大料块粒径要小于50cm。(4).土料填筑时,经常检测土料的含水率,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或降雨季节施工,加强检测土料含水率,及时采取喷水或翻晒等措施,使其含水率基本接近最优含水率,其中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差值不高于5,不低于3,确保土料填筑质量。(5).土料填筑碾压时,保水层压实度不小于0.90,基础料压实度不小于0.85,无粘性土料相对密度不小于0.60,其中石方基础料填筑完成后进行沉降量观测,碾压后沉降量控制在5mm以内。(6).每层碾压结束后,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检测方法进行压实度自检,自检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4.1.3保水层填筑主要施工方法(

35、1).先针对料场的地形、地质、气象、交通及开采条件,对料场进行开采前的复查,确定其土质质量、开采数量和开采方案。对取土场进行采区规划,分区开采。同时采取样土,进行相关物理实验。以确定土料比重、天然容重、天然含水率、流塑限、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容重、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等。(2).填筑分段分层、由抬田区最低洼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斜坡填筑。沿填筑轴线每120m(120m以下不分段)作为一填筑施工段,自下而上水平分层向前推进,并控制行车坡度在15%以内,保证自卸车能正常行驶,每段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0.5m,每层接缝处做成斜坡状,倾斜坡度不得陡于1:3,上下层错缝距离大于1.5m。(3

36、).为保证土层之间结合良好,铺料前将压实的结合层洒水湿润,并刨毛1-2cm,再进行铺料碾压,铺料厚度不小于43cm,最大土块粒径小于15cm。(4).土料填筑时,经常检测土料的含水率,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或降雨季节施工,加强检测土料含水率,及时采取喷水或翻晒等措施,使其含水率基本接近最优含水率,其中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差值不高于5,不低于3,确保土料填筑质量。(5).土料填筑碾压保水层压实度不小于0.90。 (6).每层碾压结束后,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检测方法进行压实度自检,自检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4.1.4耕作土填筑主要施工方法耕作土填筑是将开始集中堆放的耕作土

37、剥离回填到抬田区,填筑厚度0.25m。(1).施工程序耕作土挖装自卸卡车运输机械回填推土机平整自检验收。(2).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卡车运输的方法将堆放的耕作土运至临近抬田区。自卸卡车卸料后,采用挖掘机将土料回填到格田内。最后用推土机平整,格田内要求平整度3cm。4.2田间工程本标段田间工程主要为田间道、生产路、沟渠工程和草皮护坡。4.2.1田间道、生产路路基施工程序如下:测量放样路基土料填筑碾压自检验收。(1).准备工作:下部路基、基层等隐蔽基础,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单位检验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2).施工放样: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程和基层松铺

38、的厚度,道路沿中心线向两侧成1.5%坡度以便排水。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程和松铺厚度,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3).摊铺:以边桩高程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填筑料用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现场,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用自卸汽车把土料运到现场,由推土机或人工摊铺、整平。(4).碾压:使用碾压机械沿道路轴线方向进行碾压,生产路、田间道基础土料压实度不小于0.90,无粘性土料相对密度不小于0.65。生产路高于田面高程40cm,田间道高于田面高程不小于50cm。4.2.2沟、渠工程 本项目灌溉排水设施统一规划,纵横交错布置,包

39、括斗沟、农沟、斗渠、农渠等,相应配套设施为斗门、农门、U型槽、涵管等。为控制施工质量,所有的沟渠都按先填筑后开挖的原则进行,杜绝预留沟渠位置施工。(1).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土方开挖验槽预制U型槽安装(渠道)回填斗门及农门混凝土交工验收。(2).施工方法沟渠的土方开挖因各断面大小不同,故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开挖断面较大的采用大挖机挖土,人工辅助修整,小断面的沟渠则采取小挖机开挖。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和加密布设形成的施工控制网,对沟渠的中心线进行放样,并结合图纸用钢尺定出边线,撒上白灰做标记。2)开挖开挖采用0.3m3小型挖机根据配备的工人生产能力确定施工作业段长度,一次

40、性开挖至设计标高,保证尽快修整完毕并及时验槽进行后续施工。3)U型槽安装本项仅适用于灌溉渠道项目。根据图纸文件,斗渠在田间道填筑时同步进行加宽超填,农渠在田间高程以上补填土方。补填土方时根据设计宽度进行适当超填,碾压完成然后机械修坡至设计断面。U型槽采用加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形式施工。U型槽安装时按照设计高程线每20m精确测放标准块,渠底开挖时预留12cm,人工夯实后铺2cm的M7.5砂浆垫层,然后放置U型槽,两侧缝隙用中砂回填并夯实。拼装块之间用M10水泥砂浆勾缝,压平抹光。U型槽成品进行强度检测,试验结果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方能予以使用。4)斗门及农门混凝土斗门及其农门混凝土主要分为

41、底板和侧墙组成,分两层、分段进行浇筑。以伸缩缝位置分前后段;以底板顶面为分界分上下两层。侧墙浇筑采用镜面竹胶板,拉杆进行对拉,间排距60cm60cm,内外侧双排架搭设,同时左右脚手架连为整体。浇筑采用JZC350混凝土搅拌机现场拌合,人工入仓方式进行浇筑。混凝土振捣采用50软轴振捣棒振捣,人工抹面,洒水养护28天。4.2.3草皮护坡(1).施工流程坡面整理表土铺设草种播种完工清理管理与养护。(2).草皮护坡施工方法使用机械对边坡进行平整后,将坡面不稳定的石块或杂物清除,有松石、危石,边坡开挖凸出或凹进不得大于10cm,本工程设计采用二种草籽混播,以“狗牙根”为主(设计种草密度为15g/)配少量

42、比例的“高羊毛”草种。(3).草皮养护从开始草皮播种到工程交工验收期间,对草皮护坡进行管理养护,成苗数不小于30株/。管理养护内容包括浇水、防病除虫、防止人畜破坏践踏等。4.2.4涵管涵管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主要施工程序方法如下。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涵管座垫混凝土浇筑安装涵管端墙砖砌抹面结构回填。(1).施工准备:机械设备进场、人员进场。(2).测量放样:由测量人员放样涵基开挖边线,并用白灰线标识。(3).涵基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直接开挖、装运,开挖边坡按设计要求放坡,基底预留10cm厚人工清理整平,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碾压,并进行基底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43、后进行下道工序。(4).座垫C15混凝土浇筑:基础采用整体式浇筑,模板安装只有进出口,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采用JZC350拌和机拌砼,小推车直接运送到现场,入仓时从一侧开始,逐步扩展至另一侧,一次性浇筑到基础顶高程,平仓时要注意大料集中的现象,及时平仓,并振捣密实,测量人员配合进行涵管底纵坡收光整平。(5).基础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初凝后,对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护。(6).涵管吊装: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下管,人工配合进行涵管的吊装作业。安装时派专人注意涵管节接头接缝衔接处理,要平顺均匀。(7).端墙及出入口砖砌:涵管端墙采用M10砖砌挡墙,顶部长=涵管外径+100cm(每侧

44、不小于50cm以利于基础施工),宽不小于设计厚度24cm,高不小于设计厚度20cm,外表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厚2cm,涵管顶部最小覆土厚度0.3m。事先洒水浸透、分层铺砌、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厚薄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8).结构回填:经检验证实涵管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水平分层、对称地填筑、夯(压)实。用机械填土时,除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管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3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且在使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禁止开动震动源。4.2.5其他本标工程项目除了上述主要工作内容外,另外还有灌口、农斗沟出水口混凝土衬护等构造,量少且较为分散,施工时根据其他工程进度安排进行,重点控制基础处理和现浇砼施工质量。田间道泥结石路面施工详见导托渠泥结石路面施工方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