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060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报告.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消费品工业 主要行业招商报告目 录第一部分 重庆概况1一、重庆印象1二、重庆经济发展2三、重庆投资优势3四、重庆基础设施5第二部分 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6一、国内消费品工业发展情况6二、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6第三部分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分报告14一、重庆钟表和珠宝行业招商报告14二、重庆眼镜行业招商报告33三、重庆家具行业招商报告41四、重庆化妆品行业招商报告50五、重庆服装行业招商报告59六、重庆游艇行业招商报告74第一部分 重庆概况一、重庆印象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2、在1618,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域内水系丰富,流经的重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665公里。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45万人,户籍总人口3343.44万人,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分别有19个区和19个县。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重庆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完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划

3、分功能区域,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全面推进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第 1页 / 共87页二、重庆经济发展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直辖以来,重庆年均GDP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年均增长20以上,保持了较长的经济增长期。初步统计,2013年重庆市生产总值达到12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

4、结构由8.252.439.4调整为7.950.54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增加值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850亿元,同比增长40%。工业基础雄厚。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工业是重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市有工业企业10万余户。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885.6亿元,增长13.6%。目前,重庆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未来3年,将重点振兴电子信息、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新材料、能源、消费类制造业等七大工

5、业产业。外资加速来渝步伐。2013年,重庆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48个,同比下降15.7%,签订合同外资额40.57亿美元,同比下降27.5%;实际利用外资105.97亿美元,增速与上年持平。在国际投资持续走低的形势下,重庆实际利用外资连续3年突破百亿。截止2013年底,重庆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713家;美国福特、惠普、英国BP、瑞典爱立信、瑞士ABB、法国拉法基、家乐福、德国麦德龙、日本五十铃、铃木等23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对外经贸关系发展良好。重庆已与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英国、加拿大、日本、荷兰、丹麦、匈牙利、柬埔寨、菲律宾在重庆设有领事馆;奥地利、德国、比利时、

6、香港、美国在重庆设立了商会办事机构。重庆已与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等16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西南材料加工基地。重庆重点建设钢铁、金色金属、建材三大原材料产业,目前已建成中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大型铝业加工企业,建成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特殊钢、汽车钢、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等高附加值第 3页 / 共87页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产能大幅提高。三、重庆投资优势(一)优惠政策富集重庆有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地区优惠政策和城乡统筹等优惠政策,政策优势

7、十分明显。此外,还有国务院3号文件、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两江新区”、三峡库区、直辖市等独特优势政策,重庆是中国内陆地区优惠政策最富集的地区。 (二)直辖市体制直辖市在国内的政治经济地位比较高,有省级审批权限,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享有国家所赋予直辖市的各项行政权和立法权,在政策的灵活取舍和兼收并蓄方面,显现出直辖市体制的独特优势。(三)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全国范围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重庆将在综合经济、科技创意、国际竞争、辐射带动、交通通达、信息交流、可持续发展等7个

8、方面得到极大提升。(四)区位优势良好重庆处于中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连接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联动东西、带动南北的区位优势。重庆向西北,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有效平台,丰富了沿线国家及地区合作的内涵;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贯通长江经济带;向西南通过云南和滇缅公路直达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大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大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工商业重镇,主城区人口超过600万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大。2010年初,重庆外环高速路全线通车,重庆主城正向1200平方公里拓展,主城人口将超过1200万。各类批发市场

9、400多个,辐射周边地区3亿多人,现代化商贸设施建设居我国西部地区之首;有方便快捷的商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系统和高效通关能力。(六)金融匹配能力强大重庆金融机构门类齐全,外资金融机构数量、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密度居中西部前茅,目前已有汇丰、渣打、花旗等14家外资银行在重庆设立分行或村镇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拨备状况良好,不良率低,有明显的效益优势,存贷比在全国位居前列。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4%,名列全国前茅。 (七)产业优势明显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直辖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步伐加快,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

10、亿级产业集群。2012年,重庆出台了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投2542.4亿元资金发展消费品工业,到2015年,消费品工业将完成总产值3500亿元,累计新吸纳就业16.2万人,达到54万人。(八)人才优势突出重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拥有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67所高等院校,每年毕业生约有16万人。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89万多科技人员。同时,重庆还大力引进各种人才,2009年重庆出台了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用于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九)要素成本较低而且保障有力在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要素紧缺,

11、建设成本、生产营运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重庆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更加突出。总体来说,重庆综合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60%。土地出让金:以现行标准比较,重庆土地出让金远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仅为广州的40%)。与成都相比仍然略低,成本优势明显。水电气价格:重庆拥有富余的水电气资源,同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价格总体更低,供应更稳定。劳动力价格:重庆是劳动力净输出地区,本地劳动力成本总体上在与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对比中处于较低水平。四、重庆基础设施重庆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空港等贸易大通道,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物流枢纽

12、。直辖以来,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陆路方面,基本建成“二环八射”的2000公里高速公路骨架和“一环九射”的2000公里铁路布局,基本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成功实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已成功运行3年,实现常态化运行,实现了长江流域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物流快速畅达,甚至“珠三角”及香港到欧洲的部分货物也通过“渝新欧”运输。水运方面,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长江一级航道、5000吨级深水码头,水运集装箱年通过能力300万标箱的长江上游最大的航运中心。2013年周边地区经由重庆港口转

13、口的集装箱占比达50%。此外,重庆大力发展铁水、公水联运,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航空方面,重庆目前拥有国际客货运航线达到40条,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目前,重庆江北机场正在新建一座53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一条长3800米、宽75米的4F级第三跑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2015年建成投用。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推进,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成为内陆重要口岸,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为支撑的“一江两翼联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骨架基本形成。此外,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

14、供应的保障程度高。第 85页 / 共87页第二部分 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一、国内消费品工业发展情况2013年中国消费品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一是生产总体平稳。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8%,低于全部工业0.12个百分点。轻工、纺织和医药等行业分别增长9.9%、8.3%和12.7%。二是出口稳中有进。消费品工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2%,比全部工业高1.2个百分点。轻工、纺织和医药等行业同比分别增长5.8%、7.2%和6.0%。三是利润保持增长。消费品工业累计完成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全部工业高2.9个百分点。轻工、纺织和医药等行业同比分别

15、增长14.5%、15.8%和17.3%。二、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现状(一)产业总体情况2012年,重庆出台了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投2542.4亿元资金发展消费品工业,到2015年,消费品工业将完成总产值3500亿元,累计新吸纳就业16.2万人,达到54万人。在规划的指引下,2013年重庆消费品工业取得良好发展。1.总体保持平稳运行2013年,重庆市消费品工业总体继续保持稳定运行,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同比增幅相比2012年有一定回落,不过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85.05亿元,同

16、比增长14.2%;实现工业增加值711.28亿元,同比增长19.71%;实现税利总额397亿元,同比增长36.48%。2013年,全市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见下图:序号指标2013年2013年累计完成值(亿元)同比增减 (%)累计完成值(亿元)同比增减 (%)1工业总产值2485.0514.21993.726.32工业增加值711.2819.71634.4924.523营业收入2447.8519.941962.1721.184税利总额39736.48282.7324.275利润总额192.0445.63126.19166资产合计1312.916.291100.1723.6表1:20

17、13年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完成情况表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市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00万以上)户数为1369户,从业人数为30.13万人,同比增长6.67%。玖龙纸业、理文纸业、山东如意、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葵花药业、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我市,重庆烟草、太极集团等本土企业加速做大。目前,消费品工业已拥有百亿级企业1户。 2.主要行业完成情况良好2013年15个主要行业全年累计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如下表:序号指标2013年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减 (%)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减 (%)1食品行业1147.3518.84333.6416.452燃器具、照明器具制造

18、业93.3315.124.4815.233纺织服装业297.0812.5979.3512.954造纸及纸制品业227.3726.1654.4326.165塑料制品业144.4918.2538.1918.256玻璃陶瓷制品工业88.1119.8832.0519.877皮革、羽毛(绒)及制鞋147.8925.3246.61268包装装潢及印刷业81.2212.8422.0213.0510自行车制造业3-62.050.5-62.0511家具及软木竹藤业114.2624.8927.6427.7412金属制品业40.6926.6911.1227.5613日用化学品制造业18.431.615.61.611

19、4工艺美术业43.77119.5822.98119.5815日用杂品制造25.5514.718.5512.42表2:2013年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表图1:2013年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情况图相对2012年,由于工艺美术(1%到2%,金叶珠宝)、家具制造(3%到5%)产值增长迅速,食品行业占比下降了2%,纺织服装下降1%,包印下降1%。 15个主要行业中,2013年经济环境总体不如2012年,但依旧有几个行业保持高增速,工艺美术增速达119.58%,金属制品业26.69%,造纸业为26.16%,皮革与制品业为25.32,家具及软木竹藤业24.89%为增长最快的5个行业;低增长的行业包括自

20、行车制造业-62.05%、纺织服装业12.59%、包装装潢及印刷业12.84%、日用杂品制造14.71%,日用化学品制造业1.61%,其余行业发展平稳。图2:2013年工业总产值增速情况对比柱状图3.产品产量、质量显著改善2013年产品产量增幅在30%以上的有:砖393.29%,光电子器件225%,食品添加剂204.36%,滚动轴承156.74%,混凝土机械120%,发酵酒精117.45%,两脚轮踏自行车77.58%,机制纸及纸板45.96%,家具42.17%,皮革服装41.91%,农产品初加工机械32.32%,光学仪器31.49%。2013年产品产量降幅在30%以上的有:涂料-100%,压实

21、机械-73.58%,化学纤维-78.52%,苎麻布-75.32%,速冻米面食品-58.75%,玻璃保温容器-46.08%。图3:2013年产品产量增速和降幅前5位增减情况对比柱状图轻工、纺织、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个,行业平均利润率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7.3%。药品企业GMP认证比例达到100%,洛伐他汀、氨曲南等20个特色原料药通过欧美国际注册认证。4.区域产值差距逐步缩小2013年,一圈21个区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59.15亿元,同比增长14.97%;完成工业增加值561.56亿元,同比增长15.93%;两翼17个区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25.89亿元,同比增

22、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149.73亿元,同比增长26.85%。一圈地区与两翼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为3.49:1,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75:1,一圈地区总体增速保持平稳;两翼地区增速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不过增速依旧高于一圈,拉近了与一圈地区之间的差距。序号区域2013年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减 (%)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减 (%)1一圈21个区县1959.1514.97561.5618.072两翼17个区县525.8923.00149.7326.85表3:2013年一圈与两翼区域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2013年,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以上的区县达到10个,占40个区县的25%

23、,比2012年减少4个;同比增长超过50%的有6个区县,分别是:渝中区(61.3%,仅有一家规上企业)、綦江县(63.76%)、潼南县(81.33%)、武隆县(61.5%)、酉阳县(104.24%,主因金叶珠宝)、彭水县(52.04%),两翼地区总体增速高于一圈地区。处于负增长的区县有5个,分别是:九龙坡区(-13.79%)、北碚区(-0.01%)、丰都县(-2.53%)、巫山县(-33.27%)、秀山县(-14.24%),相比2012年减少一个。(二)部分行业发展布局1.钟表行业根据市政府规划,钟表产业重点布局“一园三区”模式。将以垫江工业园区、巫山工业园区和保税港区“三区”为依托,共同构建

24、起一园: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产业生态园,该园布局在垫江县。 2.服装行业 根据重庆市的规划,未来重庆轻纺服装将形成主城(巴南、渝北、沙坪坝、朝天门)、渝中(涪陵)、库区(万州)、渝西(合川)、渝东南五大产业板块,形成以主城都市时尚服装为龙头,带动其他板块由纺织到服装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其中,主城以中国轻纺服装城为中心,主打都市时尚服装设计、研发和加工、以及物流,其他区县向服装上游发展,即以都市时尚服装产业链为龙头,带动由纺织到服装的全产业链的发展。3.眼镜行业重庆正在打造高起点眼镜视光产业基地、区域总部和采购中心。3年内,我市将着力打造全球眼镜产业链生产中心,吸引各路企业来渝布局生产

25、零部件。根据眼镜视光产业对物流条件、产业链配套和区位市场辐射能力的需求,首期产业基地布局北碚蔡家工业园区。待一期招商引资项目成功后,再力争引进太阳镜等成品制造企业入驻渝东南、渝东北条件合适的区县园区。4.家具行业由市发改委牵头投资80亿元正在打造规模为1万亩的家具工业园。目前,家具工业园选址初定于巴南区重庆轻工业园,预计分3期开发建成,3年内实现全程运营。届时,重庆家具工业园年产值将达到150亿元以上,创税1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口10万人以上。5.珠宝行业重庆珠宝行业主要分布在九龙坡区、巴南区、保税港区以及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杨家坪、南坪等商圈内。九龙坡和巴南区以珠宝产业链打造为主,含批

26、发、加工、生产、贸易等。保税港区和商圈内主要是珠宝销售为主。(三)行业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重庆市劳动力资源及成本优势逐渐削弱,欧美市场对消费产品准入标准更趋严格,企业平均规模偏小对要素成本及融资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等,对未来我市消费品工业发展提出全新的挑战。1.产业发展正当其时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消费潜能处于快速释放期。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加大对医药、教育、养老保险等领域支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进一步释放城乡消费潜力。预计未来3年,全国食品、服装、皮鞋、家具等消费品市场销售均将保持10%左右

27、的增长率,为我市消费品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同时,国际及沿海产业加速转移,也为我市消费品工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总体而言,我市消费品工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认真落实重庆市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电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为完善重庆消费品的营销渠道,未来3年内重庆市将启动电子商务专项推进工程,计划通过发展B2C电子商务模式,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营销。为推动这一计划实施,重庆市将出台具体的扶持方案。同时,重庆正在发展云计算产业,这将成为推动消费品工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发展电子商务,是重庆市帮助企业完善营销渠道的手段之一。预计到2015年

28、,“开网店”做买卖的重庆消费品工业企业将超过200家,销售的商品将超过200种。此外,针对服装产业,重庆市还将启动重庆国际服装节提升工程;针对医疗行业,鼓励和引导重庆市医疗机构更多地采购本地产医药产品。3.品牌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消费品行业主要涉及纺织业、医药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息息相关。重庆资源非常丰富,目前,重庆市不少地理品牌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消费品工业想做强,离不开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铸就。以服装产业为例,重庆人穿的服装大多数来自外地,主要就是因为本土服装企业品牌价值有限所造成。因此,本土企业正在积极研究如何通过树立品牌形象,

29、拓展在本土服装市场上的份额。4.部分行业发展向中高档定位以钟表行业为例。要推动重庆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少不了钟表行业。重庆的钟表行业从过去的轰轰烈烈到现在基本“归零”,这个行业又是从头开始。恢复钟表生产,重庆在西南地区具有很好的基础和历史优势。但现在要重振钟表产业,“观念”和“定位”显得很重要。钟表产业作为精密、环保的高附加值产业,值得发展。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的越来越高,传统的低端产品几乎没有出路。因此,提高自身定位成为重庆钟表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的定位应该走中高档路线。第三部分 重庆消费品工业主要行业招商分报告一、重庆钟表和珠宝行业招商报告(一)国内钟表和珠宝行业发展情况1.钟表

30、行业发展情况(1)发展概况我国制表业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虽然相比起来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经过十多年的钟表产业第二轮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钟表行业生产大国,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瑞士、日本和中国三大钟表集群的格局已形成。目前中国钟表业逐渐形成了两条路线,一类企业在国内市场做品牌,以品牌与渠道来抓住国内的消费者,另一类企业集中力量做海外市场,以成本、质量来抢占海外市场。2013年,我国钟表制造业主要产品中,累计生产钟表1.4亿只,累计同比下降12.6%;钟表制造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3%,累计产销率达96.9%。在效益方面,1-12月,全国规模以上钟表制造企业累计主营业

31、务收入同比增长11.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27.5%。(2)产业分布从区域格局来看,全国钟表业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辽宁等7大钟表主产区。随着大量外贸型企业转投国内市场,国产钟表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尤其是二线城市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有望在近年显现,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将逐渐成为我国钟表行业的重要新兴市场。中国钟表行业主要分布情况分布区域/省市代表厂商/品牌环渤海天津海鸥手表厂、北京手表厂、辽宁表业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钟表有限公司福建漳州恒丽电子有限公司浙江迈尔格、宝时捷、雷诺、格雅珠三角地区飞亚达、依波

32、、天王、罗西尼表1:中国钟表行业主要分布情况 2.珠宝行业发展情况 (1)发展概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珠宝消费市场,一些重要珠宝产品的消费均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加工及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2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生产国,2013年,我国珍珠年产量约800吨,占据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市场销售额70多亿元,并且出现产量减少、质量提高、价格上升的好局面;我国铂金消费居世界第一,2013年首饰用铂金消费50吨;中国黄金消费量在2013年首次突破1000吨,达到1176.40吨,同比激增41.36%,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33、消费国之一,2013年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交易额达到43.27亿美元,其中成品钻石一般贸易进口17.05亿美元,同比增长7.8%,终端市场钻石镶嵌类产品销售总额在300亿元左右,年消费钻石首饰总额250多亿元。此外,白银首饰的年消费量在1500吨左右,彩宝市场2013年与2012年相比较增幅不大,但是业内外普遍看好。流行饰品企业则在国外市场不断萎缩的现实中,加快了环保型新产品的研发,加大了国内市场拓展的力度。而一些小新品种,诸如南红玛瑙和俄罗斯碧玉等因性价比较高,市场相对活跃。从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各类珠宝产品出口500.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贵金属制品出口金

34、额431亿美元,占据全部珠宝产品出口的86.04%,同比增长了8.8%;宝石或半宝石出口6.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倍,是个亮点;仿首饰出口11.03亿美元,同比增长50.36%。珍珠、钻石等出口分别下降33.24%和7.9%。近年来中国珠宝行业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市场以及全球珠宝业最重要的引擎。业界普遍预测,未来10年内,中国珠宝首饰的整体需求将以15%30%的速度增长。需求按年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市场的珠宝消费总和将与美国市场持平,中国未来将是全球最大、消费增长最快、最富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2)产业分布目前,我国珠宝产

35、业逐步显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这为珠宝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珠宝特色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珠宝产业集聚情况主要集聚地集聚地产业深圳罗湖、广州番禺贵金属首饰镶嵌加工、钻石切磨以及配套产品集聚地区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辽宁岫岩、浙江青田、福州晋安、山东昌乐、江苏东海等地玉石雕刻加工集聚区河南镇平和广东四会、平洲玉石雕刻加工和贸易基地云南瑞丽、云南腾冲、福建莆田珠宝旅游特色产业基地浙江诸暨、苏州相城淡水珍珠产业:珍珠养殖技和珍珠贸易广西梧州人工宝石切磨表2:我国珠宝产业集聚情况(二)重庆钟表和珠宝行业发展情况1.重庆钟表行业的发展情况(1)产业概况从钟表产业布局角度来看,西南片

36、区这块产业处于空白片区,重庆市是唯一的钟表产业几乎处于空白的直辖市,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必然要发展成为经济强市、时尚城市、品味城市,这些都需要钟表产业等消费品的支撑。重庆市具有生产手表的历史。80年代,重庆曾经有一个引以为豪的品牌山城手表,名噪一时,公司员工达到7000余人,到90年代初期,重庆钟表厂已经累计产表1000余万只,实现利税4亿多元。但随着电子计时产品的出现,由于计划经济的不灵活,90 年代中期,重庆钟表厂开始走下坡路,成表生产线逐步停产,到2002年正式破产。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重振重庆钟表产业提上了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的计划,2014年“SHANCHENG”牌手表新闻发布会的召

37、开标志着“SHANCHENG”牌手表重出江湖。目前重庆市的钟表企业大大小小有几十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重庆市力伦达钟表有限责任公司、巫山县源宏钟表有限公司、重庆晨龙精密计时有限公司等。近年来,重庆的钟表产业正在大力开展招商工作。2012年,重庆已完成重庆市钟表计时仪器及精密加工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汇编的制定。2013年9月,香港表厂商会在市经信委的支持下,在解放碑CBD商圈民权路举办了首届中国重庆“香港钟表品牌”展示会,展示销售香港品牌手表2535只,销售2054769元。目前,重庆正在积极筹建“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重庆市发展钟表产业,将采用“大钟表”产业集

38、群链的思路,占领钟表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计划利用510年时间打造成为西部最大钟表生产基地,未来将重点发展产品研发测试集群、产品生产组装集群、产品展示展销集群、产品文化、旅游、科普集群及外延产业集群5大钟表产业集群。 (2)产业布局按照市政府的规划,为推动产业发展,重庆将着手打造“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该园将采取“一园三区”、“一中心两辐射”模式进行规划布局。“一园”即“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三区”即垫江工业园区、巫山工业园区、保税港区。垫江工业园区:作为钟表产业的中心承载地和产业基地,重点布局非出口型钟表计时及相关配套企业,发展钟表核心部件、钟表成表及配件制造、组

39、装,精密加工等相关产业,面积达1平方公里,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产值超过500亿元。巫山工业园区:作为钟表配套产业基地,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带动一批沿海钟表配套企业积。保税港区:主要布局以出口型、外向型为主的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承接以出口、外向型为主导的钟表产业。2.重庆珠宝行业的发展情况 (1)发展概况 重庆珠宝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珠宝行业主要以销售为主,缺乏自主加工及配套产业链。深圳是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的旗帜和风向标,珠宝产量占据中国市场的70%以上,重庆市场90%珠宝都是在深圳完成加工制造的。深圳珠宝产业直接影响着重庆乃至全中国的珠宝行业发展。 随着重庆经济的迅猛发展,重庆市各级政府逐渐意

40、识到发展珠宝产业的重要性,同时越来越多的珠宝企业开始在重庆开疆拓土,重庆珠宝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九龙坡区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捕捉到中国乃至世界珠宝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强了对珠宝产业的调研和与中外珠宝业界的沟通交流,选定深圳作为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经过近3年的交流和筹备,2013年双方就在九龙坡区打造中国最大的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和西部最大的珠宝首饰交易中心达成了共识,计划筹建皇庭珠宝城和重庆九龙国际珠宝产业基地。2012年,作为金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在广东以外地区设立的子公司重庆金叶珠宝加工销售有限公司隆重开业,主要包括酉阳县小坝创业园逾1000平方米的工厂和重庆城区200平方米

41、的营销中心,以及三家自营零售门店。2013年,香港珠宝产业园重庆基地落户巴南区。该园区计划成为中国西部最大,集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珠宝创意产业基地。2013年,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借助西部大开发及重庆两江新区等优惠政策,东莞金叶在重庆两江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两江金叶珠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作为全国最大的直辖市和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口,重庆市无疑是金银珠宝消费品在西部发展的最热门地区。尽管重庆的珠宝市场起步较晚,与临近的成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重庆正在成为新型的消费市场,奢侈品消费意识日益增强,重庆的金银珠宝消费较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提高,2013年重庆市黄金珠宝行业市场

42、规模达80亿元左右,比同期增幅25%左右,新增金银珠宝销售网点100多家。目前,重庆主城区正在筹划打造大型的批零兼专营珠宝城,主要受众为重庆市区消费者,同时也将辐射到附近的区县。(2)产业布局重庆珠宝行业目前主要布局在九龙坡区、巴南和酉阳县,除此之外就是分布在解放碑、观音桥、沙坪坝、杨家坪、南坪等商圈内的传统商场和专卖店,以及保税港区内的珠宝零售店。九龙坡区打造的皇庭珠宝城占据重庆九龙坡区未来区域副中心、第二大步行街盘龙新城的核心地段,项目占地面积2.2万,总建筑面积11.8万,其中商业面积5万,是重庆唯一一座以珠宝为主题的新型商业综合体,未来将打造成西部最大的珠宝交易中心及重庆最大的婚庆广场

43、。作为皇庭珠宝城二期项目的重庆九龙国际珠宝产业基地,地处九龙坡区白市驿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内,占地面积约800亩,总建筑面积近100万。整体规划有一基地、四组团、七中心。一基地即重庆九龙珠宝产业园。四大组团即:生产制造组团、总部基地组团、公共功能组团及和谐民生组团。七大中心即:创意设计中心、生产制造中心、检测鉴定中心、交易展示中心、产业培训中心、生态旅游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巴南区正在打造内陆最大的港资珠宝工业园,即香港珠宝产业园重庆基地。该园区计划成为中国西部最大,集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珠宝创意产业基地。基地占地约540亩,建成后,将引进各类珠宝企业逾300家,预计年产值不低于70

44、0亿人民币,可解决约3万人就业。酉阳县主要是金叶珠宝在小坝创业园建造的逾1000平方米的工厂,该工厂主要以黄金项链、戒指和金条生产加工为主。图1:渝港经贸交流会项目签约仪式(三)重庆发展钟表和珠宝产业的优势 领导的高度重视:随着重庆市工业经济突破万亿大关,调整产业结构,填补空白产业上升为重要任务,为此,重庆市长黄奇帆对于发展钟表及宝石产业给予高度肯定,多次要求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引入钟表、钻石及珠宝等其它相关高端精密加工企业落户重庆,形成高端产业加工产业集群。 直辖体制优势:有省级审批权限,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为推动产业发展,现已专门成立了重庆市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领导小组,全方位、立体化

45、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产业基础良好:重庆市是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很丰富,具备为精密制造提供零部件研发生产的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 要素成本低廉:重庆市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仅相当于东部的50-60%,平均地价在东部的40%以下,劳动力成本是东部的65%左右。 交通物流便捷: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拥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轨道5种完整交通方式的城市,拥有“一江三路三大洋”国际物流出海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渝新欧”国际铁路、“渝深欧”、“渝沪美”铁海联运、“渝昆缅”泛亚铁路,交通物流快速便捷。重庆航空到美国、日本、新加坡、东南亚成本

46、与沿海相差无几,2011年“渝新欧”国际大通道打通,由重庆经新疆可直达欧洲,运输时间仅需13天。 市场辐射广泛:重庆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第五个国家级、中西部唯一的中心城市。重庆处于内需市场中心,可以辐射周边市场及长江流域:以重庆为中心、800公里半径覆盖中国1/4人口(约3亿人口),向南更能辐射到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匹配强大:重庆金融机构门类齐全,目前已有汇丰、渣打等11家外资银行在重庆设立分行。重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票据结算中心,票据市场、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在中西部地区最活跃。 消费潜力大:首先表现在经济快速增长,重庆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重庆市GDP为600亿美元,位列全国24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人均消费支出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同时重庆城市化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城市化率不断提升,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增加大量的消费人群,收入也不断提升,将带来可观的消费潜力。 (四)重庆发展钟表和珠宝行业的优惠政策重庆除拥有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外,还有国务院3号文件、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两江新区”、三峡库区、直辖市等独特优势政策,是中国内陆地区优惠政策最富集的地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