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601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IUJIANG UNIVERSITY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题 目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 英文题目 Analysis of the Trad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inopec Groups Exportation to the USA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院(系):商学院学 生 姓 名论文(设计)题目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题目来源及意义题目来源:学生自选意义: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和国民经济基础工业,随着全球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入世五年来我

2、国兑现承诺全面开放市场所面临的强力挑战,这在推动石化业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仅以中国石化行业比较有实力的中国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分析来反映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列出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希望,中石化的决策者能有借鉴与思考。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和国际石化景气的推动下,国内外市场对石化产品需求大幅上升,我国石化行业的领头羊中石化集团,对外贸易潜力不可低估,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业内人氏的强烈关注。 从国外(主要是美国)来看,西方学者从跨国公司的资本运营角度对中石化集团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索,

3、研究在中石化的资本预算中引入期权和灵活性价值,兼并收购及重组的微观资本增值效应和如何形成有效的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浪费等,并证明了资本运营国际化战略使中石化集团乃至整个我国石化行业对美及世界贸易扩大的巨大作用。国内学者在对中石化的研究成果也颇多,邵素军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框架分析中石化集团对美贸易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中国石化企业的对美贸易的适应能力。成义祥利用入世几年来与国外公司特别是美国石油公司竞争所积累下来的经验,重点提出对中石化进行挖潜增效、节能降耗、政企分开、主辅分离分流等策略,并取得显著进步,中石化的有些石化装置的能

4、耗物耗,产品质量已达到世界较好水平。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本文通过介绍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现状,从中发现制约对美贸易的诸多问题所在,并通过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竞争和挑战进行分析。从中石化对美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着手,论述了中石化通过科技竞争、节能降本、资源替代等诸多可行性发展战略使中国石化对美出口贸易走得更远,效益更高。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未来中石化集团仍将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将促使中石化对美的出口前景更为乐观。但与此同时,中石化集团的出口贸易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诸如: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美国市

5、场需求疲软等。在这些长期制约对美贸易的问题下,中石化应认真对待,切实采取措施对中石化的对美贸易进行战略调整: (1)加快“资源替代进程。 (2)加强中石化集团的管理体制。(3)施行“降本增效”策略。(4)加大实施“科技兴业”力度。(5)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主要参考文献【1】 汪建中. 经济全球化下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 集团经济研 究. 总第241期, 2007 【2】 董秀成. 石油权利与跨国经营. 中国石化出版社M. (2006-09) .63-65【3】 研究报告集.石化行业状况分析.2007年中国沥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M. (2007-05) 18-20【4】 刘国

6、林.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情况简析J. 中国和石油化工分析. 2007(9)【5】 韩冬. 中国石化产品极具竞争力J. 国际化工信息.2006(3):14-15【6】 刘芳. 专业化重组显优势. 中国石化J. 2007(6)【7】 李国洪. 探秘石油石化之大并购J. 化工技术经济. 2006(6)【8】 熊国明、何松彪. 中石化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 经济师. 2006(9)【9】 章建华.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中国石化. 2006(1)【10】 张景廉. 实话实说我国油气资源现状J. 石油科技论坛. (2005-02)【11】 邵素军. 中国石油公司跨国经

7、营的经济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12】 韩平. 2006年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产品进出口特点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07-05)【13】 钱伯章. 新石化公司在中东和亚洲崛起J. 中国石化. (2007-05)【14】 高宁. 新外贸法实施后的我国石化对外贸易J. 化工技术经济. 2005(5)【15】 张景宇. 中石化应用M E S实现精细化生产J. 中国制造信息化. 2005(6): 27-28【16】 MU Zongyan. Imports and Exports of Chemical Products in 2006J. CHINA OIL AND G

8、AS. (2007-1)【17】 Jiang Fang. 27 Chinese Brands on Worlds Top 500 Brand ListJ. ECONOMICTRADE NEWS . (2006-12)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摘 要中石化是中国很有实力的国有控股企业,在对美出口贸易中有着自身的优势,然而在美国石化市场的大环境下,中石化的这些优势并不突出。因此,分析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中石化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式,通过分析制约中石化对美出

9、口贸易的一系列问题来探求对策,从而提高中石化对美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关键词】中石化集团 市场环境 出口贸易 ABSTRACT Sinopec is a great strength of the state-hold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y have their own trade advantages to Exports to the American. How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petrochemical market environment. Sinopecs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So,

10、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the export trande to American,made the Sinopecs products get some Amrican market share under the intens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This is an urgent problem that need to resolve,and have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have descrip the status quo of Sinopec Gro

11、ups exports trade to the U.S. Facing a severe form. Through analysis of constraints in petrochemical exports trade to the U.S. in a range of issues to explore countermeasures,then that is improve the export trad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inopec【KEYWORDS】Sinopec

12、 Groups, Market environment, Export trade目 录引 言1第一章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现状概述21.1中石化简介21.2中石化业务介绍31.3 美国石化市场现状41.4 中石化对美出口贸易现状概述71.5 面对中石化现状的思考9第二章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102.1 技术落后102.2 资源受限102.3 缺乏科技创新112.4 成本相对较高,降低了出口的效益122.5管理体制不成熟,缺乏国际竞争力122.6 人民币升值,化工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132.7 核心竞争力不强142.8 面对中石化对美出口问题的思考14第三章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发展

13、对策分析15 3.1 加快“资源替代”进程153.2 加强中石化集团的管理163.3 施行“降本增效”策略183.4 加大实施“科技兴业”的力度203.5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21结 束 语24参考文献25致 谢26- 23 -引 言自建国以来,中国一直是石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国,供需缺口较大。中国同时也是石化产品的生产大国,但逐年的过量开采,导致石油贮备的下降,原材料上涨,而技术的落后,使中国的石化产品在品质和附加值上仍就低下, 并且我国初级石化产品对外国同级石化产品在价格上不具竞争力。很显然,我国自己的石化行业根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长此以往,将导致中国石化产业的灭亡。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式,中国石化领

14、军人物中石化集团能否利用自身优势在美国市场抢占份额,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作一步步介绍。第一章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现状概述要谈中石化对美的出口贸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首先我们就要先了解中石化及美国的石化市场环境,再结合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方便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1.1中石化简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

15、,社会公众股占4.811 公司简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0071。我们可以看出中石化是一家主要以国家控股,多种资本融合的有一定实力的石油股份公司。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为中石化对美的出口贸易形成坚实的后盾。1.2中石化业务介绍1.2.1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业务介绍在油田勘探、开发和采油技术方面,中石化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包括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优快钻井、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及三次采油技术等。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统计:截止2006年12月31日,累积发现油田248个,含油面积5453.3平方千米,剩余可采储量为3771百万桶油当量,其中原油3295百万桶,天然气28567亿立方英尺。投入开发

16、的产油区块207个,含油面积3386平方千米,剩余可采储量为3168百万桶油当量,其中原油2903百万桶、天然气14718亿立方英尺。目前,油田日产量稳定在58万桶油当量左右2业务概况-油气勘探与生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0072。勘探充足的原油采储量为中石化在对美原油和化工大量出口贸易上提供了保证。1.2.2 中石化石油炼制及石油产品业务介绍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石油炼制能力位居世界第四,同时中石化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轻油、燃料油、溶剂油、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丙烯、聚丙烯、炼油苯类等。1.2.3 中石化

17、化工产品介绍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和分销商,石化生产厂遍布中国东部、中部及南部等经济、市场发达地区,生产和销售各类石化产品,包括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合纤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等。表 1-1 化工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乙烯4,0745,3196,163合成树脂6,2217,6058,619合成橡胶561626668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6,0216,7257,242合成纤维1,6541,5701,502尿素2,6301,7801,609注:2005年和2006年经营数据已包括赛科和扬巴两大合资乙烯的全部产量资料来源:中国石化网中国石化化工

18、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整体效益有了较大提升。化工事业部全年经营收益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加收益人民币29亿元,增长20.6%3 研究报告集.2006-2007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 (2007-07)3。产品的多样性,让中石化对美国出口贸易的选择性更多一些。1.3 美国石化市场现状2000年后期,美国市场上的原料和能源成本窜到了创历史纪录的高水平,加上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导致需求明显下降,该行业再次面临困境,利润率急剧下降,加之2001年911事件的打击,美国经济跌进低谷,但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军需的要求大大增加对美国市场

19、的石油需求4 李长久.用伊拉克打压欧佩克.美将主导世界石油格局.人民网.(2004-04)4。所以,在美国各个方面萧条的情况下,美国石化产业却有所回升。到伊拉克战争结束,美国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也促进了美国石化市场的繁荣,只是由于最近几年,因为种种的不利因素,美国市场开始萎缩。在美国石化市场现状中,我们就分美国原油市场现状、美国石化市场现状两方面进行介绍:1.3.1 美国原油市场现状介绍在目前各大市场纷纷担心可能出现石油供应短缺的背景下,美国原油市场却显露过剩迹象,这种看起来基本是不可能的怪现象的确出现了,而且显露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的分化,一方面是对汽油、取暖油、柴油和航空燃油等

20、成品油的需求持续强劲,另一方面是若隐若现的原油供应过剩,这种现象将引发油价乃至全球经济近期的走势出现一场混乱的景象。造成市场这种成品油供应吃紧而原油供应过剩的分化状态的根源在于:一方面,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国家源源不断地向美输出大量原油,而另一方面,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一带的美国原油提炼厂在两次飓风袭击之后元气大伤,产能受到严重削弱5郑宝山.美国原油市场显露过剩迹象.民生期货有限公司网. (2006-07)5。1.3.2美国石化市场现状介绍对于近期的美国石化行业而言,由于原料成本上升,获利减少,一些厂家大幅降低过剩产能。2007年7月到

21、12月中,占美国乙烯原料3/4的乙烷,价格上涨50%以上,达36美分/加仑(194.6美元/吨)6 YANG .美国石化业及市场的近期动向.化工文摘.(2007-06)6,需求疲软,价格无法转嫁,道化学、莱昂戴尔、Millennium、诺瓦等公司都出现赤字。道化学就决定今年中期关闭得克萨斯城的装置,年内关闭Seadrift的装置(合计113万吨/年),北美乙烯产能下降约5%。 表1-2 美国主要石化品价格和毛利的回顾 (单位:美元/吨)产 品2004年平均2005年平均2006年平均2007年平均价格毛利价格毛利价格毛利价格毛利乙烯626126668326489154529141HDPE101

22、4971080148849104910132LDPE膜11021041168165924117999150LLDPE膜9262099279747982257丙烯,化学级500337551346397328419236聚丙烯875139988218882176820172氯乙烯547-97593-53536-51498-66聚氯乙烯894869661108829783186苯乙烯811957749367010463095聚苯乙烯941-681007428943385737乙二醇(纤维 级)6178869788624143619150精对苯二甲酸70888741119663112672108PET

23、(瓶级)149244160211715431561521134资料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由于美国经济疲软,国内需求不振,消费者库存积压,美国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将被迫降低负荷;另外,欧洲和亚洲生产者一直持续有较低的生产成本,美国的石化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出口量急剧减少。然而,生产者仍然要求提高产品价格,不放弃提价,一些公司已经从可能的市场,而不放弃提价,虽然价格有所改善,但美国主要石化品的现金毛利仍然菲薄(如表1-2),并且这种形势近期无望好转。1.4 中石化对美出口贸易现状概述美国石化企业一度缺少价格优势,中石化对美出口存在可乘之机。中石化有着充足的原油采储量及形式多样的产品,理应有良好的对美出口前

24、景,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中石化对美出口乐少悲多。1.4.1 中石化在对美原油出口贸易上销路不畅2004至2006年间中石化对美的出口贸易额低得可怜,2007年中石化在对美的原油出口贸易总额为10.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还不到0.02%7李时民.出口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2页.(2007-01)7,其在美市场的原油产品销售率低,主要原因是美国饱和的原油市场,而中国经济发展过快,导致原油需求增加。中石化集团每年产量都非常巨大,但国内市场需求更加强劲,只能勉强满足国内市场的中石化集团实在没有多余能力应对美国的原油出口贸易。1.4.2 中石化的石化产品对美出口贸易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

25、暴涨,导致相应石化产品价格上升,毛利微薄。高昂的价格在本地市场上很难打开销路,这就给中石化集团石化产品对美的出口创造了机会。我国天然气的价格虽然没有高于美国市场的天然气价格,但产品的生产技术相较于美国落后,所以中石化集团生产出的石化产品价格和美国目前石化产品价格几乎也是相等。就拿乙烯来说:在美国乙烯的价格是429美元/吨,而中石化集团生产的乙烯价格是423美元/吨,再计算质量、信誉和生产技术维护费用等差价,中石化集团石化产品相对于美国石化产品也没有很明显的价格优势。而在一些有竞争力的石化产品中,美国政府利用技术壁垒来限制中石化集团的进口, 也造成了石化集团的石化产品很难打开美国市场的一个原因。

26、1.4.3 强劲的竞争对手让中石化对美出口困难重重德国的巴斯夫公司,法国的道达尔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美国本地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鲁尔公司等等,都是世界上拥有最顶尖生产技术的石化公司,在美国乃至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不容忽视。由图1-1可以看出,占领美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是壳牌,其占有率达32.7%,而中石化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仅为0.3%8 Jiang Fang. 27 Chinese Brands on Worlds Top 500 Brand ListJ. ECONOMICTRADE NEWS.(2006-12)8,其强大的竞争压力对中石化所带来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就拿最具代表性的壳牌公司

27、来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经营。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勘探和生产石油产品、化学产品、煤气和能量,以及再生资源。它总资产额901.93亿美元,公司拥有国际贸易员工约10万人,生产技术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这种国际性大公司由来已久,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管理体制。在群雄抢占市场份额的严峻形势下,中石化前景堪忧。图1-3 美国石化市场各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资料来源:证券日报 1.4.4 良好的油气资源、过硬的产品质量为出口开通绿色通道随着中石化炼油、加工技术综合配套能力的日趋完善,产品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03年至2005年之间,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了100%。在国际和全国

28、各级政府技术监督部门、中国石化对炼油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抽检合格率均达到了100%9业务概况-油品炼制与销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0079。良好的油气质量为中石化对美的出口打通了绿色放心通道,更加方便中石化将产品大量出口至美国,同时也使美国更放心的进口中石化的产品。 1.5 面对中石化现状的思考由上可见中石化是一家实力和竞争力兼具的石化公司,无论是规模和全面性都独具对美出口贸易的能力。产量充足、质量过硬、产品多样化,这些内部因素都为中石化对美更好的进行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而在美国市场环境的外部因素影响下,这些自身的优势却没有明显的体现。虽然美国石化市场的萎缩和本地生产

29、厂商的移境为中石化的出口提供良好的时机,但面对国际上知名石化公司的强有力竞争和本国国内市场与日俱增的需求量,中石化对美的出口贸易额也不甚理想,面对这些现状,找出问题成了发展的首要步骤。第二章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通过对中石化集团及美国国内市场的了解,和中石化对美出口的现状概述, 并结合内、外部因素两者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剖析中石化对美出口贸易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1 技术落后中石化有着较良好的价格优势,但是相对落后的产品生产技术破坏了企业的形象,甚至影响其出口价格。如在天然气的供应上,我国资源成本低,中石化的产品实际生产成本较美国要低,然而由于其拥有较于落后的技术,算入技术维护费

30、用后,明显提高了中石化天然气的出口价,导致中石化生产出的石化产品价格和美国目前石化产品价格几乎也是相等;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跟不上国际标准,所提供的产品在海外基本都被列为中低级别,导致其海外价格无法提升,更有甚者,美国借此设置技术贸易壁垒,限制对中石化的进口。技术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中石化对美出口。 2.2 资源受限中石化的原油产量很大,但相对于需求就不值得一提,在国内市场都没有达到满足时候和谈对美国的贸易出口?但原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产量是有限的。如何能在原油产量不变情况下能既满足国内市场,又能保证出口,这肯定要找出替代能源。目前中石化存在的成本问题主要有:第一,处于开发中后期的原油生产成本上升

31、,油气勘探开发资金需求大,成为原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力”。从全国情况来看,由于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中后期开采,开发难度增大;储量勘探也向深部和周边区域扩展,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费用大幅度增加。第二,油气工程成本居高不下,施工成本逐年攀升。据统计,石油企业施工成本逐年攀升。第三,措施性工作量逐年增多,操作费用逐年增大。为保持稳定的产量和地层压力,各油田不断增加注水井和注水量,油井的各项维护作业措施也不断增多,井下作业费、油井大修理费、注水注汽费、油气处理费以及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等操作费用逐年增多,这反映了石油企业成本变化的规律。与国外同行相比,吨油完全成本明显偏高。2.3 缺乏科技创新无论是

32、我国较发达国家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还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还是落后采油技术,都体现出中石化集团在出口贸易上的颓势。所以,科技创新已经明显摆在所有层面上来。谁拥有了科技,谁就能在原料、加工、销售、管理各个环节取得优势,从而奠定胜势。2.4 成本相对较高,降低了出口的效益由于美国对本地企业的保护意识,会提高对产品进口的门槛,这将使中石化面临包括营销策略和管理水平,质检的完善在内的综合能力的考验,也复杂了出口产品的生产、审核流程,生产管理费用随之增加,并且中石化产品成本相较美国市场别国竞争对手要高上3到7个百分点,高成本就导致在价格上相对别国没有竞争力。所以,中石化集团要想对美国贸易出口路走得远,

33、降低成本必须提到目前议案上来。2.5管理体制不成熟,缺乏国际竞争力2.5.1 管理机制的不成熟由于是国有控股企业的缘故,中石化在决策和管理环节上实施都相对生硬,产品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有关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运作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即使中石化集团在国贸经营中取得一定成绩,但销售总量和效益远远落后于国际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明显匮乏。2.5.2 海外投资资金受到制约虽然中石化集团已经步入大规模的国际石化公司行列,但是与老牌的西方石化公司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国家又没有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另外我国当前的海外投资管理制度也使中石化的海外投资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缺少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

34、,再加上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近两年来中石化几乎没有投资新的海外开发项目,甚至一些已经中标的海外项目也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进展缓慢,进而直接影响对美的出口贸易。2.5.3 缺乏国际贸易的技术人才本来我国的石化公司起步就较晚,所以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中石化亦是如此)在思维方式、管理经验、市场意识和商务意识上与国外一些跨国公司的技术人员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在语言、独立工作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技术人员虽然业务精通,但对经济评价和合同规则不熟悉,往往从技术而非商务角度考虑问题。2.5.4 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欠缺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条件相差甚远,美

35、国石化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是减少出口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信息咨询与评估产业的的发展比较迟缓,石化企业也未能建立一套能高效、快捷、准确地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及时收集、整理、传递、分析信息的网络,制约了中石化全面开展对美贸易经营的效率。2.6 人民币升值,化工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人民币升值对基础行业影响较大,造成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过高,也抬高了石化行业的原料成本,降低效益。而且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着较大影响,对于在我国发展迅猛的石化行业必定受到较大冲击,使得该行业的出口利润下降,这也间接的减少中石化的产品输出。2.7 核心竞争力不

36、强中石化目前还没有打响世界品牌的主力产品,也就没有制定产品价格的主动权,面对美国技术壁垒也毫无办法。企业没有的核心竞争力,在自己的产品、经营方面都无有独到之处,这样是无法在美国市场上立足的。2.8 面对中石化对美出口问题的思考由上文可以了解到,因原材料的上涨,美国市场上石化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无论从规模、技术、管理、市场占有率各方面都不及美国石化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中石化集团,在其自身不足的影响下,势必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制约出口。而中石化集团如何面对困境找出应对策略,将是下文要着重讨论的问题。第三章 中石化集团对美出口贸易发展对策分析中石化面对日益萎缩的美国市场、异常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自身

37、的优势难以体现,中石化集团对美贸易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解决中石化在对美出口贸易中的种种难题,是中美贸易获利的关键。3.1 加快“资源替代”进程在美国石化市场天燃气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势下,施行油气并举,资源替代就显得尤为重要。石化产业总要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产业链10张景宇. 中石化应用M E S实现精细化生产. 中国制造信息化. (2005-06): 272810。中石化在重组之前主要进行石化中下游的业务,因而油气田储量较之中石油要少。在进行上下游一体化的改革之后,油气田的储量的大小越来越影响了中石化的业绩。而且划归中石化的一些老油田已经经过多年开采,基本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油田含水

38、率升高,递减速度加快,储量动用程度加大,增油措施变差。因此,中石化应该尽早实现资源接替,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中石化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大国内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突破阻碍企业发展的“资源瓶颈”。 近年来,美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天然气产品价格暴涨、能源消费中心由发达国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影响力最大。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中国应该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石油和天然气合作,大力开采天然气。缓解中石化原油市场的供货压力.。又能降低自身石化产品成本。使自己的石化产品在美国石化市场更有价格竞争力。又能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满足对美出口贸易的需求。所以,资

39、源替代战略在对美贸易中占有重要角色。3.2 加强中石化集团的管理近十年来,为了应对美国石化市场激烈的竞争,已迫使石化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士不得不在观念上发生了重大转变,重新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将这些观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之中。技术与知识的管理与整合是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所以,中石化应该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利用先进科技,提高效益,建设自身核心竞争力。迫于美国市场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中石化必须迅速建立一套适应美国石化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以便参与国际竞争。体制改革涉及人事、机构、权益、环境

40、等许多方面的问题,难度较大。但市场竞争是无情和激烈的,中石化集团在这方面的改革必须加快步伐。3.2.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从经营自主权入手,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形成企业整体化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包括中石化集团政企不分,承担了许多本该由政府所承担的职能与责任,公司组建和运行不按美国石化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导致企业不能形成整体优势,有效进行集团经营。因此,要真正建立那种使企业之间共患难、同生死的机制,并正确处理好成员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只有做到了集团经营,中石化才有实力与美国市场上石化巨头进行竞争。所以,集团竞争是中石化集团对美国贸易出口的基础。

41、3.2.2 建立高效的决策责任体系决策对于一个企业尤为重要,这包括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决策体制的建立,赋予相应的决策权力;完善对决策者的监督机制,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使决策者权利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加强对生产经营中重大决策的监督工作,减少决策失误;建立决策咨询机构,发挥智囊团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归纳、评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可行性分析,从而找出最佳方案等等方面,这使得出口贸易要顺畅得多。3.2.3 强化风险管理和约束机制通过做好预算工作,提高风险管理及控制的能力。预算是决策的基础,在数据走势情况下做决策,才能做到行事有依据,以此降低风险。这意味着中石化集团要编制对

42、美国石化市场的贸易输出、投入计划,各下属单位要实行产出的预算制度,以收定支,需求平衡;另外,还要强化约束机制,实行投产全过程管理,明确投资责任主体,谁投产,谁决策,谁承担风险,这就避免对美国贸易出口出现一次亏损大家吃亏的现象。这样有利于中石化各个下属企业放开手脚进行对美贸易出口。3.3 施行“降本增效”策略面对美国石化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国际石油大公司在研究市场的同时,把眼光转向了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据对美国埃克森、雪佛隆、莫比尔、阿莫克、德士古5家石油公司资料统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2007年而言,中石化油田企业的吨油生产成本较去年同期均有不

43、同程度上升,有的油田吨油综合成本上升了60元,钻井单位成本上升了70多元,每亿吨储量发现成本上升了3.4亿元11研究报告集.石化行业状况分析.2007年中国沥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M.(2007-05):182011。为了实现中石化的油气成本进一步与国外接轨,把油气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减少了成本,价格也就相对于降低。这样使得中石化在对美出口贸易中更具竞争力。所以怎么降低成本,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3.3.1 强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从源头上遏制成本增长石油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巨额的投资最后势必要分摊到各项成本中去,这种成本形成后具有刚性、不可逆性

44、和长期性。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大石油公司追逐投资高回报的趋向十分明显,因此,中石化也应该调整投资方向和优化投资结构。具体来说,投资经济管理要做好,预测投资回报指标,使新的投入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投资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向方案设计、施工管理、材料供应、项目审计上要投资,使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从政策上鼓励对已探明储量的动用,提高已发现储量的使用价值,投资大力度向投资汇报率较高的油田倾斜。总之,投资是可以事先控制的,管好投资是降低成本的治本措施,事前控制,长远受益。3.3.2 依靠科技手段大幅降低成本石化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科技进步是最长久、最根本的动力。美国石化市场的

45、竞争对手都已经开始大打科技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也是降低成本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因此,对中石化来说,加大科技投入及科技研究的力度,关注近期迫切需要的、基本有把握带来增值的技术领域,以及注意对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出的生产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比如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井简技术和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以及盆地模拟技术等,这样可以节省勘探成本、提高勘探的准确率。在测井技术方面,由数字测井技术到数控测井技术,发展到成像测井技术,这样大大提高测井的准确度、提高了效率。在钻井工艺方面,不仅能钻中深井,还可钻探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以及高温高压特殊工艺井等12张景廉. 实话实说我国油气资

46、源现状. 石油科技论坛. (2005-02)12。勘探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钻控成功率和勘探效益。3.3.3 开拓国外市场,降低成本积极开展油气国际化经营,在油气资源丰富的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使国内原油生产高成本向国外原油生产低成本转移,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可在资源丰富、开采难度小、油气品位高、与我国关系友好的中亚、西北非和拉美等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积极寻求低成本高效益的资源基地13钱伯章. 新石化公司在中东和亚洲崛起. 中国石化. (2007-05)13。在国外直接开采直接销售美国石化市场。大大降低了国内高成本开采负担,也大大降低了关税成本。最后,搞好油藏经营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3.4 加大实施“科技兴业”的力度在对美国贸易出口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