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7692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申请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项目名称:农村彩礼飞涨下对高额彩礼分配及其上涨原因的研究 基于江苏、河北、甘肃三地的调查分析项目负责人:刘戬学院年级专业:理学院 2010级 应用心理学联系电话:15011465534电子信箱:313690257指导教师:张登浩指导教师所在学院:理学院指导教师联系电话:13693248416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制表填表日期:2012年5月7日项目名称农村彩礼飞涨下对高额彩礼分配及其上涨原因的研究 基于江苏、河北、甘肃三地的调查分析申请团队情况姓名所在院系专业联系电话EMAIL赵继兵经济学院经济学15201145001Zhaojibing11于婧言经济学院经济学152

2、01144990Yujy9202潘岳邈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1520114559515201145595刘戬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15011465534313690257指导教师情况姓名聂辉华职务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电话82500205E-MAILnie_huihua一、申请理由彩礼水平的快速上涨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6600、8800、18800、28800这个价格不是近年古董字画价格的变化,也不是国际稀土的行情而是山西省某地农村地区的彩礼水平在近几年的变化。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省据不完全数据显示部分县区农村在2005年的彩礼钱是2.6万元以上,2006年的彩礼钱是

3、2.7万元以上,2007年的彩礼钱是2.8万元以上,2008年的彩礼钱是2.9万元以上, 2009年的彩礼钱是3万元以上, 2010年的彩礼钱是4万元以上,2011年的彩礼钱是5万元以上。在一位记者采访时宁县九岘乡左家川村支书表示,他们村三四年没有听到喜庆的唢呐声了,全村光棍有四五十人。村委会副主任无奈地说,他们村2006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娶个媳妇彩礼最少得5万元,还不算送给女方的“三金一冒烟”(即,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和摩托车),再加上办酒席等花费,娶个媳妇“简直揭人一张皮”。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作为婚嫁费用主要组成部分的彩礼数额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4、,高额彩礼成了农民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彩礼在我国广泛存在,尤以农村为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也有极大改善,而与此同时,“彩礼”的数额也是水涨船高,在有的地区甚至远远超出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数额惊人的彩礼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其主要表现为数额巨大、名目繁多;数额持续上涨。现在的彩礼包括实物和现金两部分。实物方面包括家具、家电、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有的还要摩托车、轿车;现金方面花样更多,包括 “见面礼”、“压箱钱”、“开箱钱”、“离娘钱”、“盼女钱”、“谢媒钱”等等。实物和现金部分加起来少的5万元左

5、右,多的10多万元,据有关学者在一地调研时所进行的统计显示,当地44.6%的家庭支付的彩礼钱是他们5-10年的收入。更严重的是,如此高额的彩礼仍然在继续上涨。对于农村中一些有适婚男青年的家庭,即便全家节衣缩食,也难以凑够一路看涨的彩礼钱。因而有的向亲朋好友筹借,有的挪用政府下放的用于支持农耕的贷款,有的只能去借高利贷。彩礼已经成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高额彩礼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超出农民正常负载的高额彩礼无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综合已有文献,以及通过网络搜索、报刊查阅、实际观察等渠道综合分析,高彩礼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影响社会稳定。由于彩礼数目巨大,在发生婚变时所引发

6、的纠纷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高额彩礼也是骗婚、贩卖妇女案件的一大诱因;迫于巨额彩礼压力的青年男性,很容易走上偷盗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许多因高额彩礼而“被光棍”单身大龄男青年,也成为农村社会治安的隐忧。(2)彩礼遗留下的债务负担,往往落在老人身上,为农村养老问题埋下了隐患。 (3) 对农村文明乡风建设有极大地负面影响。高额彩礼使财力成为婚姻成败的关键,让婚姻变了味,由于彩礼金额凑不足,新娘不肯上嫁车,使眼看要成的婚事泡汤的闹剧式的现实数见于报端;高额彩礼牺牲父母,使孝道这一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 (4)高额彩礼对农村生产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居高不下的彩礼是农民再次

7、致贫的重要原因。虽然大部分农民的年收入不高,仅在万元左右,但是基本上能解决温饱,如果没有大的支出,绝大多数农民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基本上能够迈向小康生活。因为给儿子娶媳妇,必须支付高额的彩礼钱,使得这样的家庭非但不能奔小康,反倒欠下高额债务,本来比较富裕的家庭重新致贫。儿子结婚后,父母又要辛苦很多年才能还清债务。同时,高额的彩礼还致使农村各项投资严重不足。第一,婚前被迫性的攀比行为增加奢侈品的消费、大肆修建、亏本经营高收入产业等,导致大规模的资金浪费,进而侵蚀投资。第二,高额彩礼减少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一方面,由于怕花高额彩礼娶进门的媳妇在家里呆得不安稳,男方家人对新媳妇宠爱有加,导致许多正

8、值壮年的女性新婚几年内不会参加劳动;另一方面,彩礼数额变高,媒人的报酬也随之上升,这样,为了追逐说媒的报酬,部分媒人索性成为职业媒人,这些寻租者会退出农业劳动,导致农村有效劳动力数量减少。更甚之,通过职业媒人的牵线,高额彩礼更容易成交,蔓延范围更大。有效解决农村婚嫁中的不良之风对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开拓农村市场、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意义重大魏尚进先生在其性比失衡导致高储蓄一文中从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婚姻市场竞争加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现象的原因,并得到了实证的检验。这为我们分析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根据经济心理学的储蓄动机理论,一般来说人们的储蓄动机分为六个层次:

9、第一阶段,储蓄动机是储蓄本身,没有其他目标,可以说是一种无意储蓄;第二阶段,是保险动机,意在应付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和年老后的生活保障;第三阶段,供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动机第四阶段,婚丧嫁娶的动机。此类储蓄一般都有明确的期限,需求迫切,故此类储蓄动机较强,并且在一个家庭内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一般是全家动员,尽力储蓄。而我国农村储蓄动机的主要方面恰恰就是处在这一阶段。第五阶段,改善生活的动机。一个家庭只有在前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储蓄动机才能进入这个阶段,亦即为此而进行的储蓄才成为可能。这一般是购置耐用消费品,改善住房条件等等。第六阶段,盈利的动机。当居民的剩余收入除了满足之前的各种需要之后还

10、有剩余,居民的储蓄动机就不再局限于消费,而是把收入资本化,赚取收益。面对长期疲软的欧美经济导致的外需动力不足现状,大力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启动内需是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选择。而启动内需关键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开拓农村市场。按照储蓄动机六阶段理论,就是说要使我国农村居民的储蓄动机由第三第四阶段尽快过渡到第五阶段甚至于到第六阶段。但是从现实的总体层面上考察,我国的农村居民储蓄动机目前更多的还处于第三、第四阶段,也就是说农民需要将长期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储存起来以应对婚丧嫁娶的花费。而近些年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民收入增速的婚丧花费尤其是飞涨的彩礼使得农民深深地陷在储蓄动机第四阶段难以跨越。

11、可见,解决农村的高额婚丧花费,遏制彩礼价格的飞涨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意义。高额彩礼为什么会出现以及高彩礼是如何分配的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彩礼数额不断攀升以及高额彩礼到底是如何分配的,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高额彩礼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彩礼的存在并引发彩礼金额的持续上涨?如此高额的彩礼最终是如何分配的呢?通过阅读已有文献及相关信息,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较多为新闻报道,对于彩礼现象的解释理论有限,而且缺少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局限于社会学、人类学在研究农村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时附带进行的讨论缺乏系统性,运用的理论也大多是直接搬用套用国外社会学、人类

12、学的相关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十分稀少。更重要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相关的学术调查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了(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农村彩礼”总共找到56篇相关学术文献,其中分属 经济学类的仅有5篇,而在Google引擎中中检索“农村高额彩礼”共得到368,000条结果前 两位的分别是高额彩礼逼穷娶妻农家黑龙江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致娶妻变“买”妻。更重要的对于高额彩礼的成因学术界相关解释分析虽提出了一些假说,但这些假说缺少实证的检 数据的检验,其解释力有待研究。本项目团队可以胜任该问题调查研究本项目组成员均为2010级本科生,经济学与心理的专业搭配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前者长于经济学模型建构与分析,而后者

13、善于问卷处理、调查及数据分析。经济学专业的成员,已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研究方法。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政治经济学、中级政治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博弈论、当代中国经济、统计学等本专业基础课程,兼修了微积分、线性代数、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理工具课程,同时我们还选修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库等应用课程。具备扎实的和本项目研究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知识,以及进行数据收集、数据选择和数据处理的技术能力。心理学专业的成员从大一就已经开始参与导师的课题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过一系列科研活动;在大二寒假中,参加过系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家乡中学生

14、课外辅导状况进行过调研,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心理统计学、计算机基础、SPSS应用、实验研究课程,已能熟练使用Excel、Epidata、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在下学期将会进一步学习测量与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全体组员都已修完了数C或数A的课程,掌握了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和工具。项目负责人赵继兵:(1)获得20102011学年学习类“光华”奖学金、荣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现为2010级经济学班班委成员多次组织班级活动(2)任职于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多次成功组织举办大学生兼职宣讲会、招聘会(3)社会实践方面,在2011年暑假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成功组织学

15、生团体游学北京并全程负责管理,评价良好并获得实习证明,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4)来自农村地区,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安全意识,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丰富的亲身经验,对于中国农村问题极为关切。成员于静言:(1) 曾获得20102011学年三等奖学金以及“优秀团员”称号。(2) 现任2010级经济学班生活委员,协助组织各项班级活动,有责任心。(3) 多次参加校内外支教等志愿者服务,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4) 多次参与组织跨校的“世界地球日”、“国际艾滋病日”等宣传活动,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5) 曾协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开战项目调查,具备良好的调查、归

16、纳、总结能力。成员刘戬:(1) 2010级心理系本科生,长期服务于理学院心理咨询室,接受过系统的咨询调查、问卷设计训练,并有多次实践经验。(2) 曾担任为期一年的班长职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与班委一起荣获校团队建设优秀奖。优秀共青团员,获20102011优秀干部奖学金。(3) 任职于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部,多次参与支教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在人际交往方面受过较多训练。(4) 已于2011年暑假完成社会实践,拥有较好的社会实地调查经验以及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5) 2011年寒假期间,参加对家乡中学生课外辅导状况进行的实地调研,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活动的经验。成员潘岳邈:(1)曾任职于

17、中国人民大学校学生会公关部、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事业起航部,接受过礼仪培训;在2010年下学期,担任心理咨询室助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2)2010年下学期担任心宇社文艺部部长,擅长宣传材料的制作,掌握一定的宣传技巧。(3)已完成了学校“创新实践计划”第一期的课程,受过社会实践的系统培训(4)2011年寒假期间,对家乡中学生课外辅导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具备实践活动的经验。(5)获得2010年2011年农行励志奖学金。二、立项背景初步的先期实地调研以及充分的理论准备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实中农村的结婚彩礼的情况我们选择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万家寨村进行了预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该地是一个典

18、型的北方平原农村,全村有1500人左右,青年劳动力多到京津等地务工,中年人群一般就近在建筑工地或小工厂就业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平均收入水平在2000元/月左右。目前结婚形式主要还是以媒人介绍为主,自由恋爱案例较少。由于近年来结婚花费飞速上涨,村民将更大部分的收入用作储蓄、消费水平提高缓慢,即便如此因婚致贫返贫的现象仍是极为多发。调研的基本情况如下:1.结婚花费的主要构成:新建住房开支、彩礼钱、婚礼相关花费(租车、婚宴、录像摄影等)2. 我们观察到传统的由女方带到男方的嫁妆的形式在该村也发生了变异。近年来村民一般采取男方直接买嫁妆省去了女方“陪送”这一环节。因而彩礼钱就变成了“礼钱”和“嫁妆钱”两

19、部分礼钱部分在近年的变化: 单位(元)项目目时间“买衣服钱”年/节费(春节/中秋)下轿费2003年4000200、200一条裤子2004年6000200、200一条裤子2005年8000200、2002002006年10000200、2008802008年12000200、20011002010年15000200、20016002011年22000660、6602000 同时,自2010年起礼钱花费中又多了一项“买三金”即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而且这些钱不包括在买衣服钱之内。有意思的是该地近两年又兴起了一种“包干”的形式,即男方一次性给女方一定数目现钱,该钱就包括了买衣服钱、三金钱、新娘家陪

20、送嫁妆钱三项,不包括婚礼的花费,更不包括新建住房的花费。这个数额在2012年是4万元。在调研中我们恰好遇到一门亲事,女方对男方本人条件相当满意,但提出要想结婚必须盖一栋新房子,无奈男方只能全家到北京打工攒钱盖房。目前该地区由于建材成本、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一栋一般水平的瓦房单是建下来就要花费810万,再算上上述花费,一个婚结下来就要花费将近20万。在我们的调研中村民普遍表示“结一次婚扒一层皮”,省吃俭用十来年最后娶一个媳妇没有举债的就算是相当了不起的人家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彩礼水平虽然在固定年份会基本趋于一个水平但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异常的较低值出现在自由恋爱的夫妇中,用当地人的话说“有本事自己

21、领一个媳妇回来”。根据我们关注的两大问题:高额彩礼如何分配、高额彩礼的成因在该地区的具体表现是:一,男方家庭付出的礼钱、嫁妆钱最终都流入新组建的家庭中,女方父母家庭基本没有任何收益;二,关于高额彩礼的成因,村民们基本认同收入水平提高、没有新房以及“别人家给多少咱就给多少”的平均主义等几种观点。高额的结婚花费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飞涨的彩礼使农民境况更加不堪,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的小康令人担忧。国内外研究背景(一) 国外情况国外对于“彩礼”现象的理论分析大多从婚姻支付制度出发,并专注于婚姻支付的分类、功能与意义。其中我们以学术界最有分影响斯皮洛(Melford Spiro)对婚姻支付所作的分类为

22、参考,按其分类婚姻交换有如下四类:(1)男方彩礼(brideprice,bridewealth),指从男方家庭或男方流向女方家庭或女方的财物;(2)女方彩礼(gmomprice,groomwealth),指从女方家庭或女方流向男方家庭或男方的财物;(3)嫁妆(dowry),是指从女方家庭流向女方或者男方的财物;(4)喜钱(dower),指从男方家庭流向女方或者男方的财物。对应到中国文化情境下所说的“彩礼”,主要指该分类下的“男方彩礼”。一些国外学者还对中国社会婚姻支付的具体实践作出了解释,主要围绕两种理论:一种是婚姻偿付理论(marriage payment theory),另一种是婚姻资助理

23、论(marriage endowment theory)。婚姻偿付理论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形成了父系家族体系、从夫居形式和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女性在娘家没有地位,其准确地位是另一个家庭的媳妇,即为另一家庭传宗接代和为公婆养老送终。然而,亲生父母的养育如何报答?于是女方家庭向男方索要一定的彩礼,以补偿养育女儿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根据这一理论,彩礼被诠释为新郎家付给新娘家的费用,用以确认对新娘繁衍后代和家务劳动的权力的转移。作为新娘的妇女被客体化了,并通过彩礼实践而被交换。当她们从娘家的族亲群体中转移出来时,又被完全纳入了新郎家的族亲群体(Freedman 1966,1979)。为

24、了解释革命后中国彩礼依然存在的情况,一些专家(参见Croll 1984;Parish and Whyte 1978)采用了这个理论的修正版本,它强调作为生产者的妇女价值的上涨。“女子出嫁后,到男方家里居住,成为男方家庭劳动力的一份子,对女方家庭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损失” ,因此通过彩礼来弥补新娘家的损失也就理所当然了。总体来说,在婚姻偿付理论中,核心是补偿概念,重点是这一部分补偿向娘家的单向流动。这一理论对于彩礼存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特别是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农村地区。同时,也较能解释彩礼中被称之为“礼钱”或“新娘费”的部分。与此相对的婚姻资助观点,以孔迈隆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孔迈隆认为,

25、因为在婚姻框架中大多数循环流通的财物最终是流向新娘和新郎,所以婚礼交易不能仅仅被视为对娶入妇女的偿付。在多数情况下,双方都花钱,尽管大多的花费是由新郎家来出,但无论如何,婚姻中的财富分配是趋向于对新婚夫妇的资助的。”(孔迈隆,1976)所以说,婚姻资助理论预设了新郎和新娘家间彩礼和间接嫁妆(甚至是直接嫁妆)的平衡交换,强调了婚姻礼物的最终落脚点是新婚夫妇。除了以上两种理论外,不少国外学者在研究他国婚姻支付制度时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婚姻挤压理论。这一理论是一些学者借鉴印度嫁妆上涨的原因而提出来的。在我国彩礼不断上涨,而在印度却是嫁妆金额持续增加。Caldwell把印度嫁妆上涨解释为,二十世纪印度

26、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儿童生存的改善造成了持续的女性过剩,由于在可结婚年龄内,女性比男性多,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因此,印度出现了从彩礼到嫁妆和嫁妆上涨的转变。后来,彩礼挤压理论也成为我国学者在解释彩礼高涨现象时的一种主要视角。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对于“彩礼”现象的分析大多基于社会学角度,对“彩礼”现象的成因分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较少关注该现象可能带来的后续效应特别是经济层面。考虑到中国农村社会又有着不同于国外的特殊社会经济背景,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情况。(二)国内情况国内学术界对于“彩礼”现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各个理论

27、进行了补充调整。民俗学家乌丙安就是婚姻补偿理论的支持者。他也认为,彩礼是族外婚的遗俗,把嫁女看作成年劳动力的转移,所以索取财礼作为补偿。对于妇女作为生育者或生产者的强调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新郎家向新娘家做出补偿却是必须的。费孝通也曾经指出:高额彩礼是男家对女家转让劳动力的补偿。根据他的观点,彩礼的社会重要性在于,“这些聘礼和嫁妆事实上都是双方父母提供给新家庭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为每一家物质基础定期的更新”。在江村的实地调查中他了解到,新娘父母所收下的聘礼并不属于父母,这些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此外,还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礼相等的嫁妆在内,嫁妆的多少对女儿在新家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社

28、会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随着彩礼结构调整和变化,补偿理论的解释力度正在逐渐减弱(李银河,1991;阎云翔,2000)。再看婚姻资助理论,在陈春民对台湾农村婚姻赠礼的分析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论证说因为彩礼被用于购买间接嫁妆,所以它可被视为新郎对他的家产份额的首次“提取”。李银河认为,彩礼从两个家庭之间的交易演变为父辈与子辈之间的馈赠。而且婚姻资助理论更能解释转化为间接嫁妆的彩礼。在讨论一个北方乡村的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中,阎云祥将婚姻偿付理论和婚姻资助理论统一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他认为,看似矛盾的两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下岬村不同时期的婚姻交换。阎云祥突出了夫妇单元在婚姻支付上的积极作

29、用,强调个体性与夫妇关系的需要是彩礼上涨的最重要原因,并且把婚姻交换的意义归结为偿付、资助与财产继承的综合。他指出,要理解当今中国婚姻交换中彩礼的性质,必须详细考察彩礼内容,以及这些礼物的最终接受者。阎云翔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财产继承理论。他在考察下岬村时发现,新郎鼓动新娘向他家索要一份高额彩礼以期汲取更多家产来建立自己的新家。他认为这种新的交换中彩礼可被视为谋求其继承权的新郎所采取的一种财产转移方式。彩礼不再是两个家庭间财产的转移,而成为新娘和新郎在追求夫妻独立性过程中用以索要其家产份额的手段。婚姻资助理论与财产继承理论都预设了,彩礼是财产从父辈向子辈的转移,其区别在于,前者是父辈出于感情的支

30、付,是自愿的,而后者则是父辈在一种强迫力量下实现了财产从父辈向子辈的转移。这一理论是以重视夫妻横向关系和新婚夫妻独立生活为前提的。最后在婚姻挤压理论方面,李树茁在性别歧视与婚姻挤压:中国、韩国和印度比较研究认为中国与印度正好相反,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男性存在一些过剩。他试图扩展Caldwell等人的论点,认为在中国存在男性过剩,而且男性过剩人口不断增加,因此,我国彩礼不断上涨。在婚姻市场上女性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男性则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因此,彩礼一直在中国实行(张庆国,2004)。一些证据也表明由于寻找妻子越来越困难,彩礼在一直上涨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朱明媚

31、,1992)。近几年,魏尚进的性别失衡导致高储蓄中也着重描述了中国男女比例失衡引起彩礼高涨等导致的婚姻花费飞涨所带来的高储蓄现象。综上所述,学术界已经对“彩礼”现象有所涉猎,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上述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分析农村“彩礼”现象及其走势提供了依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仍由不少空白和不足之处:(1)首先对于“彩礼”现象的研究缺乏充分详细的数据支持。我们所能看到的数据都较为零散,在各个理论中的作用只能点到为止,给人们以最基本的整体概念,缺乏进一步的综合数据分析来支持理论。此外,目前可得的数据大多年代久远,跟不上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彩礼数量价值的增长,亟待更新。(2)其次,对于“彩礼

32、”现象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虽然有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发展,使其更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少理论的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这些理论从对于“彩礼”的界定到“彩礼”背后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都缺乏对当下实际情况的适用性的检验。所以,如何合理应用实时数据对于这些理论进行检验,确定其适用范围,对于中国农村“彩礼”现象的影响程度显得尤为重要。理论综述:通过归纳上述的国内外关于彩礼问题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关于彩礼的理论主要有婚姻偿付理论、婚姻资助理论和婚姻挤压理论三种。经过认真的阅读上述理论的有关文献我们发现上述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婚姻偿付、婚姻资助理论

33、属一类;婚姻挤压理论是一类。第一类理论,它们的提出根据是现实中彩礼的流动状况即彩礼分配的不同。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观察某一单一地区时,基于当地的彩礼的不同分配状况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彩礼主要部分留在新娘娘家,一小部分以嫁妆的形式流到新组建的家庭这种彩礼就可以被理解为婚姻偿付理论。彩礼主要以嫁妆的形式跟随新娘进入新组建的家庭甚至于娘家嫁妆超过男方彩礼这种彩礼可以被理解为婚姻资助理论。第二类理论婚姻挤压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根据印度嫁妆不断上涨的现象提出的解释中国彩礼不断上涨的一种理论假说。该理论更倾向于解释为什么彩礼在不断高涨,也就是想用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的变化来解释彩礼的存在和不断高涨。以上理论

34、即为目前关于农村彩礼的相关理论解释,其主要是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观点。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是人民大学的精神内核也是人大学子的最高追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人民大学的本科生我们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研究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学以致用是我们不懈怠的追求。经济学理论的尝试性应用将“信号传递理论”思想应用于婚姻市场虽然经济学家对于此问题的关注还比较少,相关的理论也极为少见。但是,经过观察婚姻市场的诸多条件,我们发现彩礼的存在类似于劳动力市场上学历的性质。一般来说在早期的婚姻市场上男女双方尤其是女方恰恰是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女方的信息基本上完

35、全来自于媒婆,一般来说媒婆对男方信息的掌握程度比较高,但出于利益上的考虑媒婆一般都是“选择性的”向女方提供信息甚至于有的媒婆干脆提供虚假信息把女方“诳到手”使女性深受其害。经济学中模型由于其较为严格的条件假设使得其在分析现实现象时要求较高,但是我们认为如果通过合理地放宽限制条件能够将现实条件与已有理论假设进行匹配,理论的解释能力就是值得进行实证研究的。因而我们关注的是将已有的经济学中如果将基于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条件的“信号传递理论”思想应用于婚姻市场,检验其对彩礼的存在及不断高涨是否具有明显的解释力。信号传递理论思想:Spence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模型的内容是,信号博弈有两类局中人,分别是信号

36、发出方和信号接收方,接收方信息不完全。斯宾塞劳动力模型中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员的教育水平可以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能力越高,教育成本越低。所以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水平不同。正是因为不同能力的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同,教育水平才能作为传递有关能力信息的信号。婚姻市场同时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新娘对于新郎家的具体信息不可能有完全的把握,即接收方的信息不完全。男方对于自己的情况非常了解,女方不了解,但是男方所能够拿出的彩礼的水平可以向女方传递出女方最关注的男方的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原因在于一

37、定的彩礼水平所造成的压力与男方的综合状况水平成反比。正是因为不同综合水平的男方承受彩礼的能力不同,一定的彩礼水平才能具有作为传递有关男方综合状况水平的信号。而且由于彩礼是有实实在在的“成本”所以它区别于“消息”而是“信号”。综上,借用信号传递理论,我们假设在婚姻市场上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彩礼是作为一种女方甄别男方真实情况的“信号”而存在。验证该思想:根据“信号传递理论”思想,甄别标准的存在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当信息完全对称时该标准就对行为人的决策不起决定作用。即如果在实地调查中可以证明自由恋爱条件下的彩礼水平确实低于(不必一定为零)由媒人介绍条件下的彩礼水平,即说明信号传递理论对于婚姻市场

38、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1)该标准有效就应该意味着:男方的高水平综合条件是与高彩礼支付相关的(2)如果实际情况是相反的,也就是说综合条件差的男方是与高彩礼相联系的,那么就证明以彩礼支付能力作为主要信息甄别手段的方式被“逆向滥用”也就说明目前的高额彩礼的存在从甄别男方综合条件来说已经是失去其合理性的了。应用该思想推测彩礼上涨原因:在该理论思想应用在婚姻市场成立的基础上,即可以假设在婚姻市场上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彩礼水平是作为女方决策的主要信息甄别标准。那么:1.无论该标准在现实中是被正向运用还是被逆向利用,日益高涨的彩礼水平都应归结为综合能力高的(主要是收入能力)适婚男性的支付能力的上升导致的

39、(无非是综合水平高的家庭确有能力出高额彩礼,或是综合水平低的家庭为了“证明自己有高综合水平”而逆向出高额彩礼)。2.如果实际中农村多数家庭对于彩礼水平的上涨只能通过借债或是超长时期的抑制消费强制储蓄来应对的话,那就在一个侧面证明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三、提出课题(1)概念界定:彩礼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又称作“聘金”、“聘礼”。“彩礼”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初具雏形。古代社会中婚姻关系的缔结有六个程序,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社会中的彩礼就是从这“六礼”逐步演化来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公社的

40、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婚姻形态也转变为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奴隶社会进一步确立了父权统治。男子成为维系氏族的中心,女子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婚姻制度中,妻子不过是丈夫的财产和附属物,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当妇女丧失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丧失了其独立性,妇女和奴隶一样成为男子的财产和工具时,妇女便可以进行买卖了。”在商周时期便出现了以俪皮为礼的买卖婚姻。俪皮就是成对的鹿皮,由于古人以皮为货币,所以俪皮之礼实际上是买卖婚姻的原始形式。俪皮也成为我国最早的彩礼形式。由于“彩礼”一词从未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因此只能作为民间习俗保留下来。按照习俗,男方娶女方为妻,首先应当向女方父母表

41、明结婚意向,同时送上一定价值的财物。至于彩礼多少本应视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而定本研究参考人类学的观点,同时为方便量化分析,将彩礼定义为:在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基础上,由新郎或新郎家向新娘、新娘家或新建家庭转移的财富。(2)课题“彩礼”作为中华文明发展中遗留下的民俗风俗,由来已久。但正如上文所述,近年来彩礼水平飞涨以来,“高额彩礼”俨然成为了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为此,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展开充分调查和研究,力求以第一手数据、资料来了解农村彩礼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变化,关注高额彩礼是如何分配的,探索农村“彩礼”高涨现

42、象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一方面我们希望能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实际,深入最能代表中国现实的广大农村,认识国情了解民情,加深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习先进知识建设国家和社会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关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的调查研究,具体我们希望达成以下目标:(宏观层面)第一,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典型地区的彩礼水平状况,包括彩礼数额在时间上的变化,在不同地区的差异。第二,了解农村家庭彩礼钱的主要来源,以观察高额彩礼对农民家庭所造成的负担程度。第三, 研究目前不同地区彩礼的流动分配状况,检验目前的彩礼究竟是以婚姻偿付形式存在为主还是以婚姻资助形式为主,

43、亦或是两种彩礼存在形式是明显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第四,检验婚姻“信号传递理论”思想对于彩礼现象的适用性与解释力,基于婚姻挤压理论探索性别比例失衡与彩礼高涨的关联程度,适当探索其他因素对彩礼水平的影响,力求找到彩礼水平不断地高涨的主要原因。(微观层面)第五,探究单个模型中彩礼要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农村地区的普遍的高额彩礼一定是从个别高彩礼的累计开始的,因此要研究彩礼的高涨就必须研究微观中单个彩礼要价决策中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其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层面)第六,在以上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彩礼不断高涨的原因提出遏制高彩礼现象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层次:一是,

44、实地调查中采用的调查问卷(后附)和访谈实录形式;二是,得到数据等资料后的采用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等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学术形式。具体说来:对于彩礼的目前水平及历史变化情况、彩礼的筹集方式、流动分配状况的研究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调查男方付出的彩礼水平和女方带到男方家庭的嫁妆的水平,对比二者,分析彩礼的分配状况,并据此说明目前农村彩礼的分配是以婚姻偿付为主还是以婚姻资助为主。对于研究彩礼水平为何快速上涨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婚姻挤压理论的检验。我们首先要调研得到一定量的彩礼水平数据,尤其重要的是要得到一定时间段内不同年份的彩礼水平,然后查找该地区相关年份的人口性别比例,运用

45、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统计学专业分析软件(SPSS、SAS、EXCEL等)检测两者的相关性显著程度从而判断的该理论对彩礼高涨现象的解释力的大小。第二,对于将“信号传递理论”思想应用到婚姻市场的解释力的实证分析。我们首先要根据自由恋爱与媒人介绍对彩礼水平的影响,检验该理论在婚姻市场是否成立。在假说成立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实地调研中观察高彩礼究竟是与综合水平高(主要是收入、住房等要素)的男方相联系还是综合水平越低的男方越倾向于出高额彩礼,据此来分析导致彩礼水平不断高涨的原因所在。第三:在微观层面探究彩礼要价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在实地调研的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把可能影响彩礼要价决策人决策的因素纳入到考查范

46、围之内,相关因素可能包括:男方收入水平、男方父母收入水平、男方年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是自由恋爱、兄弟姐妹状况、是否有新房、男方相貌人品以及本地区该年彩礼平均水平等等。在遴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将主要通过多元回归方程的方法描述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找到影响彩礼要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与彩礼水平高涨的相关性。数理模型:在我们的研究中因变量彩礼水平y影响彩礼水平的因素会有很多如上面就举出了十几个可能的要素,根据“奥科姆剃刀”基本原理指出线性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模型应包括拟合数据所必需的最少变量。因此我们必须简化自变量。综合来说,彩礼要价水平的影响因素无非

47、来自三个方面:(男方的)个人条件、家庭条件、生活环境。我们选取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主要代表性指标:个人条件个人收入水平i,家庭条件父母收入情况p、住房情况h,生活环境该地平均彩礼要价a,此外我们还必须将因素是否是自由恋爱l纳入模型之中。除此,我们把身体状况、人品、相貌、年龄等,在这里我们将这些相对不太重要且分散的信号统归于随机信号因此我们的研究中的自变量就是个人收入水平i、父母收入情况p、住房情况h、该地平均彩礼要价a、是否是自由恋爱l以及随机信号.据此我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程:y=b0+b1i+b2p+b3h+b4a+b5l+ e 其中b0,b1,b2,b3,b4,b5是参数e 是代表身体状况、相貌等因素的被称为误差项的随机变量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利用在实地调研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运用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我们就可以确定各个参数的具体数值,在进行了相关线性相关性检验、显著性检验等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在单个彩礼要价模型中影响要价水平相关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调研对象的确定:农村地区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