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696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工商登记注册看北京经济发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2007年)目 录一、2007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注册情况3(一)内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31内资企业中的公司制企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势大32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公司制企业占比超八成,第一产业增幅最大 33内资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两大行业门类均超十一万户,合计占比过半 44内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超四成,四个功能区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呈下降走势 5(二)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61私营企业中的全部为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占比最大,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 62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有限

2、责任公司占比在九成八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 73私营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合计占比超五成 74私营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过四成 7(三)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情况 81个体工商户户数及从业人数增速上农村增势大于城镇,总体比重上城镇大于农村,第三产业占比超九成,第一产业有大幅增长82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金:第三产业占比过八成,第一产业占比提高2.09个百分点103个体工商户分行业情况:批发和零售业超六成104个体工商户分区县情况:丰台、朝阳户数过十一万10(四)外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111外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势较大112外资

3、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逐年增加13 3外资企业分行业情况:制造业户数最多,但占比呈下降态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呈增长态势 144外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朝阳、海淀合计占比超五成,朝阳超过海淀 145外资投资来源地情况:亚资超五成,港资占亚资数近五成 16二、北京与其他直辖市市场主体登记数据的比较 18(一)北京内资企业户数多 18(二)北京私营企业增速较大,但户均资本较低 18(三)北京个体工商户增速最大,但户均资本很低,户均从业人数很有限 18(四)北京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较低 18三、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的产业、区域汇总情况分析 20(一)三大产业汇总情况分析:第三产业户数

4、占比最大,三大产业个私经济都发展迅猛 20(二)四大城市功能区域汇总情况分析:首都功能核心区各类市场主体占比一成以上,城市功能拓展区五成左右,城市发展新区二成左右,生态涵养发展区一成左右 25附表 26本报告根据北京工商经济信息中心统计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月报及各直辖市工商登记业务主要数据情况表(2007年第三季度报)等有关数据,从北京市市场主体户数、注册资本(金)、行业、区域发展状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2007年北京经济发展的状况。一、2007年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注册情况(一)内资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1内资企业中的公司制企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势大2007年年

5、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累计实有474049户,比2006年同期453787户增长了4.47%。公司的户数呈逐年递增态势;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则呈逐年下降态势。2007年年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分别比2006年同期减少9.63%、12.49%;公司制企业总户数391651户占内资总户数的82.62%,比2006年同期362391户增长了8.07%。相对数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占内资企业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司占比则逐年上升, 如图1-1A所示。图1-1A 内资企业累计户数情况对比图产业类型上,第三产业增势大。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为414214户,比2006年同期394102户增长了5.10

6、%,如图1-1B所示。相对数上,第三产业的占比两年来都在8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态势;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的基本态势是逐年下降。图1-1B 内资企业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2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公司制企业占比超八成,第一产业增幅最大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16676.37亿元,比2006年同期17452.68亿元减少了4.45%。2007年年末,国有企业的注册资本(金)1236.46亿元比2006年同期1214.05亿元增加了1.85%,集体企业的注册资本(金)296.84亿元比2006年同期315.75亿元减少了5.9

7、9%,而公司的注册资本(金)14843.03亿元则比2006年同期15626.28亿元减少了5.01%。相对数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占内资企业的比重逐年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金)占比则连续两年达到89%以上。2007年年末,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按照产业类型分类,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99.13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91.54亿元增长了8.29%;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3627.15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3397.97亿元增长了6.74%;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累计12950.10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3963.17亿元减少了7.26%。 3内

8、资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两大行业门类均超十一万户,合计占比过半内资企业按照具体行业,2007年年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数量最多,达125722户,占26.52%。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达113959户,占24.04%。两行业门类合计占比达到内资企业的50.56%。4内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超四成,四个功能区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呈下降走势内资企业就区县而言,海淀、朝阳最多,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册登记的内资企业数的41.49%。首都功能核心区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北京市从

9、总体上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西、崇、宣)、城市功能拓展区(朝、海、丰、石)、城市发展新区(昌、顺、通、大、房、燕、开发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平、怀、密、延)。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0541户,较2006年同期的69680户增长了1.24%;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5.36%下降为14.88%。城市功能拓展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247373户,较2006年同期的234314户增长了5.57%;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1.64%上升为52.18%。城市发展新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00537户,较2006年同期93205户

10、增长了7.87%;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20.54%上升为21.21%。生态涵养发展区内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42345户,较2006年同期44043户减少了3.86%,占内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9.71%下降为8.93%。如图1-2所示。图1-2 内资企业区域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二)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情况1私营企业中的全部为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占比最大,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累计336684户,比2006年同期的304612户增长了10.53%。绝对数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全部由自然人出

11、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户数呈逐年递增态势;相对数上,全部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累计289878户,占比达86.10。产业类型上,绝对数上,三大产业的户数均逐年上升,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为300180户,比2006年同期269524户增长了11.37%,第一产业为1853户,比2006年同期1686户增长了9.91%,第二产业为34651户,比2006年同期33402户增长了3.74%,如图1-3所示。相对数上,第三产业的占比两年来都在85%以上,第三产业呈逐年增长态势;而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户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郊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地区运用产业政策引导资

12、源向着有利于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各郊区县以“精品、设施、籽种、创汇、加工、观光”六种农业作为切入点,民俗旅游、种植园林、农业采摘等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市场准入时对环保指标要求很严,无形中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占比下降幅度较大。图1-3 私营企业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2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占比在九成八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在八成六以上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累计4181.51亿元,比2006年同期3698.36亿元增长了13.06%。相对数上,全部由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占比几年来都在98%以

13、上,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的绝大部分。2007年年末,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按照产业类型分类,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20.11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8.05亿元增长了11.41%;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538.12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494.95亿元增长了8.72%;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3623.28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3185.35亿元增长了13.75%。相对数上,投入到第三产业注册资本占绝大部分,达到86.65%;第二产业占比为12.87%;第一产业占为0.48%。3私营企业分行业情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合计占比超五成私营企业按照具体行业,200

14、7年年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累计户数最多,达104718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1.10%,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达73718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1.90%,第三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6769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6.86%。4私营企业分区县情况:海淀、朝阳两区户数占比过四成私营企业按区县统计,海淀、朝阳的户数一直遥遥领先,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全市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数的43.90%。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40684户,较2006年同期37236户增长了9.26%;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2.22%下降为12.08%。城市功能拓

15、展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83297户,较2006年同期162457户增长了12.83%;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3.33%上升为54.44%。城市发展新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5512户,较2006年同期67277户增长了12.24%;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22.09%上升为22.43%。生态涵养发展区内私营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31835户,较2006年同期33048户减少了3.67%;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10.85%下降为9.46%。如图1-4所示。图1-4 私营企业区域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三)个

16、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情况1个体工商户户数及从业人数增速上农村增势大于城镇,总体比重上城镇大于农村,第三产业占比超九成,第一产业有大幅增长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累计775496户,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750052户增长了3.39%。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1.75%、6.72%,农村增势大于城镇。相对数上,城镇的个体工商户占全市个体总量的65.95%,比2006年同期67.01%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占全市个体总量的34.05%,比2006年同期32.99%增加了1.06个百分点。从业人数上,2007年年末,北京登记注册的

17、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累计为1028063人,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5.14%。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52%、10.48%。如图1-5。相对数上,城镇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占全部个体从业人数的65.38%,比2006年同期67.05%减少了1.67个百分点,农村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占全部个体从业人数的34.62%,比2006年同期32.95%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个体工商户按照产业类型分类, 2007年年末,第三产业累计738953户比2006年同期715115户增长了3.33%;第二产业22610户比2006年同期22906户减少了1.

18、29%;第一产业13933户比2006年同期12031户增长了15.81%。如图1-6。相对数上,第三产业户数占个体总户数的比例两年来都在95%以上,较上年略有下降,减少了0.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户数的占比为1.79%,较2006年同期的1.61%增长了0.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户数的占比为2.92%较2006年同期的3.05%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图1-5 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图1-6 个体工商户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2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金:第三产业占比过八成,第一产业占比提高2.09个百分点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个体

19、工商户注册资金累计121.80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比2006年同期110.11亿元增长了10.52%。其中城镇、农村的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5.98%、16.29%。相对数上,2007年年末,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本占46.30%,比2006年同期44.00%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07年年末,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按照产业类型分类,三大产业的注册资金绝对数上均较去年同期增长,投入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17.61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13.65亿元增长了29.00%;投入第二产业的注册资本累计6.64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6.40亿元增长了3.75%;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

20、册资本累计97.55亿元,较2006年同期的90.15亿元增长了8.21%。相对数上,投入在第三产业注册资金占据绝大部分,两年来都在80%以上,但第三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由81.81%下降到80.09%,下降了1.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由5.82%下降到5.45%,下降了0.3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注册资金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由12.37%增长到14.46%,提高了2.09个百分点。3个体工商户分行业情况:批发和零售业超六成个体工商户按照具体行业,2007年年末,批发和零售业数量最多,达475083户,占61.26%;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1001

21、46户,占12.91%。由此可见,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全行业中增长幅度较大是:农林牧渔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81%;文化、体育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1%;交通运输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97%。4个体工商户分区县情况:丰台、朝阳户数过十一万 2007年年末,丰台、朝阳户数最多,丰台、朝阳的户数均超过了十一万,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30.89%。首都功能核心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114937户,较2006年同期117905户减少了2.52%;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5.72%下降为14.82%。城市功能拓展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

22、末累计335437户,较2006年同期319235户增长了5.08%;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42.56%上升为43.25%。城市发展新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240805户,较2006年同期233505户增长了3.13%;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31.13%下降为31.05%。生态涵养发展区内个体工商户2007年年末累计82277户,较2006年同期77406户增长了6.29%;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上升的态势,从10.32%上升为10.61%。如图1-7所示。图1-7 个体工商户区域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四)外资企业的登记

23、注册情况1外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增势较大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法人累计13237户,比2006年同期12064户增长了9.72%,其中外商独资企业8048户、中外合资企业4482户、中外合作企业680户、中外股份27户。外资独资化趋势明显:一方面绝对数上合资企业、合作企业数量分别比2006年同期减少1.97%、5.95%,而独资企业则增长了19.26%。相对数上独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户数8048户,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的60.80%,较2006年同期的55.94%增长了4.86个百分点,占比呈上升态势,而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的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37.90%、5.

24、99%分别减少了4.04个百分点、0.85个百分点。如图1-8(1)。外资企业分支机构累计6769户,比2006年同期5167户增长了31.00%。图1-8(1) 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独资化趋势明显的另一体现是在规模上,外资企业(投资总额一千万美元以上)的户数,2007年年末合资企业累计583户,较2006年同期的557户增长了4.67%、2007年年末合作企业累计260户,较2006年同期的272户减少了4.41%,而2007年年末独资企业累计675户,较2006年同期的487户增长了38.60%。如图1-8(2)。图1-8(2)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1000万

25、美元以上统计图(2000-2007年年末)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成为外商投资经营的主要形式。这与北京市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进而外商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密切相关。我国入世后放宽了外资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逐步取消部分行业和领域外商投资限制,是外资引进力度不断加大的重要原因。从产业类型来看,外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势较大。2007年年末,外资投在第三产业的户数累计为9494户,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16.68%,第二产业的户数累计为3649户,较2006年同期下降了4.65%,第一产业的户数累计为94户,较2006年同期下降了6.00%。如图1-8(3)

26、。图1-8(3) 外商投资企业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外资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主要源于:北京确立了“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的方针,第三产业被列为北京发展的重点,北京充分利用首都优势,遵循WTO的开放进程原则,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从而呈现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多行业发展的格局。2外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逐年增加外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均呈增长态势,2007年年末,投资总额为876.21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696.94亿元增长了25.72%;注册资本为480.35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的366.30亿元增长了31.14%,其中外方注册资本为379.

27、00亿元,比2006年同期的276.35亿美元,增长了37.14%。如图1-9所示。图1-9 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3外资企业分行业情况:制造业户数最多,但占比呈下降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呈增长态势按照具体行业分析,2007年年末,制造业户数最多,为3402户,占全部外资企业比最大,但呈下降态势,占比为25.70%,较2006年同期的29.61%下降了3.91个百分点。其次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3378户,占比为25.52%,较2006年的2847户,占比增长了1.92个百分点。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按具体

28、行业分析,2007年年末,房地产业累计396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25.73%,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29.43%下降了3.7个百分点;制造业累计372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24.17%,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27.70%下降了3.53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累计234户,占投资总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总户数的15.20%,占比较2006年同期的13.29%增长了1.91个百分点。4外资企业分区县情况:朝阳、海淀合计占比超五成,朝阳超过海淀外商投资户数按所在区县分析,朝阳、海淀最多,2007年年末,这两区的户数占了北京注

29、册登记的外资企业数的56.59%,超过一半。朝阳的占比逐年增长,超过了海淀。这主要源于CBD具备良好的商务环境,CBD地区无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均有很大的优化,成为外国投资者普遍看好的热点地区。而且绝大部分大使馆也坐落于朝阳区,这也是朝阳区引资的一个明显优势。而海淀区则以其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集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在地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处于发展前列。相比之下,远郊区县外资发展呈下降趋势,外资企业向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等商务成熟区域集中趋势更加明显。首都功能核心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1824户,较2006年同期1669户增长了9.29%;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1

30、3.83%下降为13.78%。城市功能拓展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8039户,较2006年同期7145户增长了12.51%;城市功能拓展区占比最大,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上升态势,从59.23%上升为60.73%。城市发展新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2643户,较2006年同期2491户增长了6.10%;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大致下降态势,从20.65%下降为19.97%。生态涵养发展区内外资企业2007年年末累计711户,较2006年同期743户减少了4.31%;占外资企业总户数百分比呈现下降的态势,从6.16%下降为5.37%。如图1-10所示。图1-10 外资企业区域发

31、展趋势图(2000-2007年年末)5外资投资来源地情况:亚资超五成,港资占亚资数近五成2007年年末,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法人累计13237户,从外资的投资来源地来分析,外资数量上亚洲户数最多(主要包括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累计7083户,呈逐年增长态势,2007年年末较上一年度同期的6527户增长了8.52%;其次是北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累计2334户,较上一年度同期的2213户增长了5.47%;再次是拉丁美洲(主要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累计1768户,增势较大,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552户增长了13.92%;第四是欧洲(主要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累

32、计1514户,增势最大,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294户增长了17.00%。外商投资总额来自亚洲的金额最大,累计468.25亿美元,2007年年末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7.09亿美元增长了20.97%;来自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累计215.84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57.81亿美元增长了36.77%;来自北美洲的投资总额累计76.6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65.93亿美元增长了16.29%;来自欧洲的投资总额累计86.09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58.75亿美元增长了46.54%,增势最大。外商注册资本也绝大部分来自亚洲,2007年年末累计244.4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195.23亿美元增长了

33、25.21%;来自拉丁美洲的注册资本累计118.88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84.55亿美元,增长了40.60%,增势很大;来自欧洲的注册资本,累计55.4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5.01亿美元,增长了58.44%,增势最大;来自北美洲的注册资本,累计46.96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28亿美元,增长了22.68%。相对数上,户数占比尽管亚洲占据绝大部分,但呈下降态势;拉丁美洲和欧洲的户数占比都逐年增加。无论从投资总额还是注册资本上,亚洲占比最大,超过50%,但占比逐年下降,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占比逐年增加。从具体国别来看,2007年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户数(总计13237户)前十位的国

34、别地区如表1-1、图111所示。表1-1 外资企业户数前十名 单位:户国别地区香港美国韩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台湾新加坡开曼群岛加拿大德国户数32741935125612461089613535450373355比例24.73%14.62%9.49%9.41%8.23%4.63%4.04%3.40%2.82%2.68%图1-11 2007年年末外资企业按国别地区户数前十名对比图表1-2 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前十名 单位:亿美元国别地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开曼群岛韩国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投资总额284.66134.3469.3166.9466.7261.5228.9228.9015.1411.36

35、图1-12 2007年年末外资企业按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前十名对比图表1-3 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前十名 单位:亿美元国别地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开曼群岛韩国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注册资金141.4077.8643.4641.7233.5031.0217.5615.4811.328.98其中外方104.0666.4634.9932.0730.9220.4912.8612.7210.017.03图1-13 2007年年末外资企业按注册资本划分前十名对比图综上,截至2007年年末,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亚资企业,其中又以香港企业为主。香港地区投资企业数最多,为3274户,占亚资企业总数的 46.2

36、2%。二、北京与其他直辖市市场主体登记数据的比较本部分根据北京市工商局经济信息中心的四直辖市工商登记业务主要数据情况表(2007年第三季度)主要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间登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一)北京内资企业户数多2007年第三季度末,内资企业的累计户数北京为459431户,但由于北京的内资统计数据包括了私营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298095户),为了与其他省市具有可比性,将其剔除掉之后,北京内资企业净户数为161336户;上海的内资企业户数为96730户;天津37881户;重庆57497户。(二)北京私营企业增速较大,但户均资本较低2007年第三季度末,私营企业累计

37、户数北京为324678户;上海为504707户;天津为94572户;重庆为94395户。2007年第三季度末,私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3987.61亿元;上海8602.20亿元;天津为2166.70亿元;重庆为1576.77亿元。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122.82万元;上海的户均资本为170.44万元;天津为229.11万元;重庆为167.04万元。反映出北京的户均资本规模相对较小,还亟待提高。(三)北京个体工商户增速最大,但户均资本很低,户均从业人数很有限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累计户数北京为773590户,上海为289366户;天津179761户;重庆5433

38、20户。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119.08亿元;上海为42.33亿元;天津为64.34亿元;重庆为105.89亿元。2007年第三季度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累计北京为1013465人;上海为353689人;天津为273597人;重庆为911335人。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1.54万元;上海1.46万元;天津为3.58万元;重庆为1.95万元。反映出北京的个体工商户的户均资本规模相对偏小。在户均从业人员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的个体工商户户均从业人员为1.31人/户;上海为1.22人/户;天津为1.52人/户;重庆为1.68人/户。(四)北京

39、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较低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户数北京为12815户;上海为33666户;天津为11269户;重庆为1469户。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投资总额北京为833.01亿美元;上海为2494.92亿美元;天津为755.84亿美元;重庆为180.16亿美元。2007年第三季度末,外资企业累计注册资本北京为453.56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355.48亿美元,占比为78.38%;上海为1389.56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1121.36亿美元,占比为80.70%;天津为412.93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341.13亿美元,占比为82.61%;重庆为93.33亿美元,其中外方

40、认缴65.78亿美元,占比为70.48%。在户均资本上,2007年第三季度末,北京为353.93万美元;上海为412.75万美元;天津为366.43万美元;重庆为635.31万美元。反映出北京的外资企业户均资本规模在四个直辖市处于较低的水平。三、北京市市场主体工商登记的产业、区域汇总情况分析(一)三大产业汇总情况分析:第三产业户数占比最大,三大产业个私经济都发展迅猛表3-1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的产业分布情况汇总 单位:户内资个体外资合计520855100.0%775496100.0%13237100.0%第一产业47310.91%139331.79%940.71%第二产业6125311.7

41、6%226102.92%364927.57%第三产业45487187.33%73895395.29%949471.72%图3-1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的产业分布图 根据2007年年末的统计数据,从三大产业市场主体户数分布的绝对数上来看,第三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个体最多,其次是内资和外资;第二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内资最多、其次是个体、外资;第一产业市场主体累计户数个体最多、其次是内资、外资。详见表3-1、图3-1。由此可以看出,与其他市场主体类型相比,个体工商户更多地集中在第三和第一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则相对比较少。从相对数来看,第三产业的市场主体数量都最多,其中个体工商户投入在第三产业的户数占

42、整个个体工商户户数的95.29%,相对而言,外资投在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占整个外资户数的71.72%。在第二产业上,个体工商户的比例最小,只有2.92%,而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占整个外资的27.57%,比重最高。详见表3-1。在第一产业上,三大类企业投入的占比都在1%左右。上述结论正好印证了北京市确立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方针,各产业正处于良性发展环节。根据2007年年末的统计数据,按注册资本(金)绝对数比较,三大产业注册资本(金)总额分布,呈现内资最多、其次外资、个体最少的分布趋势;详见表3-2、图3-2。表3-2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的产业分布情况汇总 单位:亿元内

43、资个体外资合计16676.38100.0%121.80100.0%3842.78 100.0%第一产业99.130.59%17.6114.46%22.51 0.59%第二产业3627.1521.75%6.645.45%1148.22 29.88%第三产业12950.1077.66%97.5580.09%2672.05 69.53%注:外资的注册资本按照2007年平均汇率8.00人民币元/美元的汇率换算得到。相对数上,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比例最大,按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注册资本(金)占总注册资本(金)比较,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为80.09%,内资企业占比为77.66%,外资企业占比为69.5

44、3%,相对而言外资投入在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第二产业上,个体工商户的占比较低,仅有5.45%,而外资企业占比29.88%,比重最高。第一产业上,内资、外资的占比均低于1%,而个体工商户占比则为14.46%。这说明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上的投资信心足。图3-2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的产业分布图按户均注册资本(金)比较,三大产业都呈现外资企业户均资本最高的趋势,如图3-3。 图3-3 2007年年末市场主体户均注册资本(金)的产业情况汇总2007年年末,在第一产业上,个体工商户户数增势很大,由图3-4可以看出,个体工商户近三年增势明显,自2003年起户数就超过了内资企业户数,居于第一位。2007年年末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是内资企业户数的2.95倍,这反映出由于政策的引导,个体工商户近些年在第一产业的投资迅猛。图3-4 市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发展图(2000-2007年年末)在第一产业上,内资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如图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