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7766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劳动的开端》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劳动劳动的开端,课文导入,孩子们,你们热爱劳动吗?你都做过哪些劳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劳动有关的文章劳动的开端。 “开端”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你知道这是写谁的第一次劳动?你对吴运铎有哪些了解?,课文导入 孩子们,你们热爱劳动吗?你都做过哪些劳动呢?,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品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3、联系实际,感受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文,理解,作者简介,吴运铎(19171991),江西萍乡人,早年在萍乡煤矿做工。他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作者简介吴运铎(19171991),江西萍乡人,早年在萍乡,字词积累,萍乡 煤窑 棉纱 绑在 菜粥 揭不开锅记账 开磅 欺侮 赌气 威胁 万丈深渊 绊倒 收秤 烫过 耐烦 落在 不声不响,字词积累萍乡 煤窑 棉纱 绑在 菜粥 揭,整体感知,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

3、办法解决。(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找一找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段落。,整体感知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请同学们小声、快速,课文讲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828自然段 通过刚才的读文,作者的第一次挑煤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艰难 默读课文82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语句,好好品读,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并在旁边写上批注。,课文讲解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课文讲解,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 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

4、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课文讲解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课文讲解,看,要去挑煤,什么时候就得动身? 半夜 赶到挑煤的地方是什么时间? 天还没亮 为了挑煤,他起得是多么的早。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当别的挑煤的人早已到车站时,“我”还在哪里?(荒山上)这已经是什么时间了? 太阳落山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时间长,路途远,作者挑煤生活的艰难。,课文讲解 看,要去挑煤,什么时候就得动身?,课文讲解,受欺侮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万丈深渊”是什么意思? 形容极深的

5、水 课文中是说作者突然被重重地摔到地上的感觉。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作者被重重地摔到地上疼痛的感觉)比作(落在万丈深渊里)。 “抽掉”一词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抽掉”一词说明矿上办事人态度很冷漠,动作粗鲁,根本不管桌子上躺着的人的感受。他们根本就不把穷人当人看。,课文讲解 受欺侮,课文讲解,担子重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人小担子重,挑着担子走很艰难。 句子中的“换来移去”一词能不能改为“换来换去”? 不能。作者挑不动煤也不是一下子挑不动的,“换”说明还有些力气,“

6、移”可以看出力气已经很小了。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课文讲解 担子重,课文讲解,山路滑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小路一步三滑“一步三滑”什么意思?走一步滑三下,形容路很滑,极其难走。作者走在这“一步三滑”的路上,两个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这是为什么呀?山路滑;煤筐重;作者力气小,不能控制煤筐。这又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体验“一步三滑”的感觉。,课文讲解山路滑,课文讲解,伤口疼 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挑煤“艰难”? “红肿的肩头跟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7、 “跟水烫过一样”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种感觉吗?这里用“跟水烫过一样”比喻什么? 比喻肩头被重担压得又红又肿、皮也破了那种难忍的疼痛。 这几个句子都是从受伤的角度说明他挑煤的艰难。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作者当时挑煤受伤的画面,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课文讲解 伤口疼,课文讲解,课文讲解,课文讲解,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遍体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艰难的劳动啊!面对着这样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又做了什么? 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母亲为什么流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 辛酸、无奈、心疼、自责 母亲哭了,但是小运铎却没有哭。他只是淡淡地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从这

8、句话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吴运铎? 坚强 孩子们,面对着这样一个懂事、孝顺又坚强的孩子,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课文讲解 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遍体伤痕却一无所获。这,课堂小结,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年幼的吴运铎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这沉重的担子里面,一头挑起了艰难的生活,而另一头则挑起了坚强的意志,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课堂小结 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年幼的吴运铎就挑起了家庭,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及感受最深的语句。 2、搜集有关“劳动”的名言。,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及感受最深的语句。,谢谢观看!,谢谢观看!,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